地白风色寒。
这是祁玉第一次看到南城的雪。
她把阳台的窗推开一个小缝,北风“呼——”地一声挤进来,使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好冷。”
关上窗,祁玉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准备回客厅再窝上一会儿。
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她刚转头又折步回来,从睡衣兜里摸出手机。
“咔嚓。”
新年的消息实在太多,祁玉在列表翻了好半天。
“J“排在不前不后的位置。
还是置顶比较方便,她想。
下意识般地选择照片、按下发送,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等回过神来,她又毫不犹豫地,把对话框的文字尽数删除。
敲下一句:“家里下雪了。”
/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年味开始变得很淡。
晚餐过后,老祁同志又抱着电脑钻进了书房。
按他老人家的话来说,现在正是研究的关键时刻,他需要一些个人空间。
但其实祁玉几次路过门口,都能隐约听到“不要”、“叫地主”、“超级加倍”的声音。
电视里阵阵欢歌笑语,祁玉望着客厅的顶灯发呆。
无聊到想打哈欠。
关了灯,手机在背光处亮起来。
两条新信息。
一张照片,点开是映入眼帘的白,纯净、辽阔。
比起黑暗中高饱和的红色背景,祁玉说不出两者哪个更刺眼。
附文:“我这边也是。”
熄掉手机屏幕,祁玉揉了揉眼睛。
一个大包袱落地,观众们哄堂大笑。
这个梗她听过好几遍,于是她也笑。
是啊,加拿大的冬天很长。
雪,再寻常不过了。
/
虽然正值春节假期,但祁玉仍保留着工作以来的最大后遗症——八点准时自然醒。
这该死的生物钟。
她扫了一眼手机,翻过身准备睡个回笼觉。
五分钟后,祁玉携3m耳塞向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举旗投降。
早知道昨天就不守岁了。
几乎是半闭着眼睛,祁玉趿着拖鞋走去洗漱。
“小玉起了啊。”
祁玉在这一句招呼里惊醒,顺着声音望过去,老祁同志正悠然坐在客厅沙发上,旁边是一老一少,两张半生不熟的面孔。
说话的这位看年岁比她爸还长一辈,祁玉在大脑里疯狂检索,没有匹配到与当前面容适配的称呼。
“这是你姨奶奶。”
老祁常年欠费的眼力见儿竟破天荒地在线了一回。
“姨奶奶好。”
祁玉挤出一丝略带尴尬的笑,心想怎么家里来人了老祁也不叫她一声。
“小婷,快叫姐姐。”
老人推了身旁的孩子一把,名叫小婷的姑娘站起来,垂着眼,怯生生地道,“姐姐。”
“大点声!没吃饭吗!”
一巴掌落在背上,小婷一个踉跄,冲着茶几倒了过去。
“小心!”
祁玉一个箭步冲上前,攥住了她的手臂。
那手臂很细,祁玉一只手就能抓住,发觉自己因着急而用力过度,她缓缓松开手,轻声问:“弄疼你了吗?”
小婷眼眶闪闪,抿着嘴,摇了摇头。
“孩子小,怕生。祁玉小时候也这样。”
老祁出来打圆场,往面前仍有八九分满的杯子里虚倒了几滴茶。
“您喝口茶,消消气。”
所谓姨奶奶的这号人物仍不罢休,反而捡起了这道话茬,“小玉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和你一样。”
“老祁家有福啊,你是咱村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还成了大学教授。小玉更出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也是铁饭碗,又找了个好对象。要是苏清还在……”
“大过年的,唉,不说了。以后我们小婷啊,能有小玉一半出息,我就知足了。”
眼看老祁一副左耳进右耳出的模样,祁玉可没有这本事。
絮絮叨叨听得她头疼。
“我先回屋换身衣服。”
不是征询同意的询问语气,而是掷地有声的通知。
祁玉转身回房,紧紧关上了卧室的门。
夹杂着方言的牢骚声从门缝钻进她的耳朵里,祁玉忍无可忍地掏出手机,电话只响一声就通了。
仍然是陈述句,不过语气稍缓和了些:”来接我吧。“
/
昨晚的飘雪终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硬要说的话,路边的水渍勉强能算作证据。
今年是暖冬。
”心情不好吗?“
一米八几的成权斜挎着祁玉淡粉色的小包,如今并不觉得有什么违和。
这倒不光因为他自己习惯了祁玉男朋友,不,现在应该说,是未婚夫的身份。
更多则得益于当下的爱女热潮,马路上净是给自己女伴拎这背那的男同胞,袖手旁观的反而成了另类。
”没有呀。“
祁玉化了淡淡的妆,遮住由于熬夜而愈青的黑眼圈,还有脸上鲜活的表情。
”贺岁档的电影,你想看哪部?听说《泰坦尼克号》又重映了。“
在两人不算久的相处中,祁玉与成权之间养成了一种”不说不问“的默契,这也是她答应对方求婚的原因之一。
对祁玉来说,与其说求婚,这更像一笔各取所需的交易。
毕竟走到相亲这一步的青年男女,早不奢求风花雪月,生活里只剩下柴米油盐。
拿到一本结婚证,和在一份合同上签字画押,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好啊,就看这个吧。”
祁玉此刻兴致不高,也无心做选择,《泰坦尼克号》她看了很多遍,昏暗的影院正适合补觉。
成权曾对她这种淡淡的态度颇有微词,但最终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他是很欣赏祁玉的。
以至于毫无理由的包容。
虽然他期望从这个即将奔三的大龄少女身上,读到一丁点与年龄不相符的任性、不理智、乃至于胡搅蛮缠。
但祁玉始终像一汪清澈却深不见底的小潭,任凭他投下多少枚石子,水面依然毫无波澜。
/
祁玉是被散场灯光照醒的,醒来时身上还盖着成权的呢子大衣。
“不好意思,实在太困了。”
身边陆续有人走过,祁玉有些难为情。
“没事,再睡会儿吗?”
成权握着祁玉的左手,在掌心摩挲。
“不了,回去吧。”
祁玉自然地抽回手,掀起盖在身上的外套。
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陆续进场,她看着几乎没怎么动过的爆米花桶,心底感到一阵可惜。
/
明亮的街灯把并不宽的单行道照得恍若白昼。
车窗外行人如织,偶尔能听到一两声汽车的鸣笛。
一个红绿灯的当口,她望着街边的小摊发呆。
招牌是红底黄字加粗印刷的,“正宗烤鱿鱼 5元1串 10元3串”,“5”字是用黑色马克笔后涂上去的,祁玉看到下面原本是数字“4”。
摆摊的大哥约莫着50来岁,眉间的皱纹像一道道深深的沟壑,但仔细看,他的五官可算得上端正。
还挺像一个人的。
思绪忽然飘了很远,祁玉没听到成权在耳边说什么,兀自笑了出来。
“对不起,对不起。你说。”
祁玉讪讪地收回笑容,成权也不气:“我下周去外地出差,你生日,恐怕不能一起过了。”
信号交替的瞬间,她突然问:“你想吃烤鱿鱼吗?”
“啊?”
“没事。我本来也不过生日的。”
话题转了一圈,祁玉的视线移回车内,空调的温度有点高,吹得她双颊发痒。
“挺难得的,三十以前就这一次了。”成权没发现她的这一点小心思,食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两下。
祁玉点点头:“嗯。不过。”
/
春风扫残雪。
二月末便有回暖的预兆。
祁玉把羽绒服收进衣橱深处,坐回床角,望着满柜黑白灰底色的衣服。
认命似的仰倒在床上。
最终还是穿的和昨天一模一样。
没刻意打扮,尽管她也想过。
但各种意义上,今天都不是值得大张旗鼓庆祝的一天。
祁玉的生日。
母亲的忌日。
/
成权也考虑过要不要给祁玉打个电话。
还是保留点惊喜。
他订了花和蛋糕,在CBD某星级饭店的顶楼预留了位置。
这是他所能想到,最浪漫的安排了。
学校的人说,祁老师下午没课就提前请假回去了。
祁父说,祁玉去城郊的墓园看她妈妈了。
太阳穴跳了两下。
成权张开手,伸出拇指和中指使劲儿按了按。
四年一日。
从16岁起,她就不过生日了。
/
“你还专门回来一趟。”
蓝色的五瓣小花中间点缀着嫩黄的花心,祁玉认出那是父亲一早放下的勿忘草。
“还行,不远。”
“也是,就8个钟头的飞机,再倒两路地铁,回家开一个半小时车。不远。”
“祁玉我发现你真一点儿没变。还跟个小孩似的。”
祁玉不搭腔,就是笑,笑得她肚子痛,蹲下来抱着腿接着笑。
她把头深深埋在臂弯里,衣角湿了。
旁边的人也蹲下来,宽厚的手掌抚过她的头:“有这么好笑吗?”
祁玉不动声色地在膝盖上胡乱抹了两把,仰起脸:“也就你还把我当小孩。”
很自然地搭了把手,他把祁玉拉起来,顺带着拍了拍她衣角的土。
两个人并肩站在“爱妻苏清之墓”前,不约而同地穿了深灰色的风衣。
“叔叔最近还好吗?”
“嗯,挺好的。”
“多少年没回来了,这边变化还挺大的。”
“是,挺大的。”
“今年冬天挺暖和,下飞机就我一个穿羽绒服的,幸好家里还有几件旧衣服。”
“对,挺暖和。”
“听说你要结婚了。”
祁玉转过头看他,明明已经三十的人了,还留着微鬈的短发,和记忆里的样子重叠。
仿佛一切都还在原点,一切又都走了很远。
末了,她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问道:“姜洵,你有什么遗憾吗?”
这是祁玉第一次看到南城的雪。
她把阳台的窗推开一个小缝,北风“呼——”地一声挤进来,使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好冷。”
关上窗,祁玉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准备回客厅再窝上一会儿。
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她刚转头又折步回来,从睡衣兜里摸出手机。
“咔嚓。”
新年的消息实在太多,祁玉在列表翻了好半天。
“J“排在不前不后的位置。
还是置顶比较方便,她想。
下意识般地选择照片、按下发送,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等回过神来,她又毫不犹豫地,把对话框的文字尽数删除。
敲下一句:“家里下雪了。”
/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年味开始变得很淡。
晚餐过后,老祁同志又抱着电脑钻进了书房。
按他老人家的话来说,现在正是研究的关键时刻,他需要一些个人空间。
但其实祁玉几次路过门口,都能隐约听到“不要”、“叫地主”、“超级加倍”的声音。
电视里阵阵欢歌笑语,祁玉望着客厅的顶灯发呆。
无聊到想打哈欠。
关了灯,手机在背光处亮起来。
两条新信息。
一张照片,点开是映入眼帘的白,纯净、辽阔。
比起黑暗中高饱和的红色背景,祁玉说不出两者哪个更刺眼。
附文:“我这边也是。”
熄掉手机屏幕,祁玉揉了揉眼睛。
一个大包袱落地,观众们哄堂大笑。
这个梗她听过好几遍,于是她也笑。
是啊,加拿大的冬天很长。
雪,再寻常不过了。
/
虽然正值春节假期,但祁玉仍保留着工作以来的最大后遗症——八点准时自然醒。
这该死的生物钟。
她扫了一眼手机,翻过身准备睡个回笼觉。
五分钟后,祁玉携3m耳塞向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举旗投降。
早知道昨天就不守岁了。
几乎是半闭着眼睛,祁玉趿着拖鞋走去洗漱。
“小玉起了啊。”
祁玉在这一句招呼里惊醒,顺着声音望过去,老祁同志正悠然坐在客厅沙发上,旁边是一老一少,两张半生不熟的面孔。
说话的这位看年岁比她爸还长一辈,祁玉在大脑里疯狂检索,没有匹配到与当前面容适配的称呼。
“这是你姨奶奶。”
老祁常年欠费的眼力见儿竟破天荒地在线了一回。
“姨奶奶好。”
祁玉挤出一丝略带尴尬的笑,心想怎么家里来人了老祁也不叫她一声。
“小婷,快叫姐姐。”
老人推了身旁的孩子一把,名叫小婷的姑娘站起来,垂着眼,怯生生地道,“姐姐。”
“大点声!没吃饭吗!”
一巴掌落在背上,小婷一个踉跄,冲着茶几倒了过去。
“小心!”
祁玉一个箭步冲上前,攥住了她的手臂。
那手臂很细,祁玉一只手就能抓住,发觉自己因着急而用力过度,她缓缓松开手,轻声问:“弄疼你了吗?”
小婷眼眶闪闪,抿着嘴,摇了摇头。
“孩子小,怕生。祁玉小时候也这样。”
老祁出来打圆场,往面前仍有八九分满的杯子里虚倒了几滴茶。
“您喝口茶,消消气。”
所谓姨奶奶的这号人物仍不罢休,反而捡起了这道话茬,“小玉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和你一样。”
“老祁家有福啊,你是咱村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还成了大学教授。小玉更出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也是铁饭碗,又找了个好对象。要是苏清还在……”
“大过年的,唉,不说了。以后我们小婷啊,能有小玉一半出息,我就知足了。”
眼看老祁一副左耳进右耳出的模样,祁玉可没有这本事。
絮絮叨叨听得她头疼。
“我先回屋换身衣服。”
不是征询同意的询问语气,而是掷地有声的通知。
祁玉转身回房,紧紧关上了卧室的门。
夹杂着方言的牢骚声从门缝钻进她的耳朵里,祁玉忍无可忍地掏出手机,电话只响一声就通了。
仍然是陈述句,不过语气稍缓和了些:”来接我吧。“
/
昨晚的飘雪终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硬要说的话,路边的水渍勉强能算作证据。
今年是暖冬。
”心情不好吗?“
一米八几的成权斜挎着祁玉淡粉色的小包,如今并不觉得有什么违和。
这倒不光因为他自己习惯了祁玉男朋友,不,现在应该说,是未婚夫的身份。
更多则得益于当下的爱女热潮,马路上净是给自己女伴拎这背那的男同胞,袖手旁观的反而成了另类。
”没有呀。“
祁玉化了淡淡的妆,遮住由于熬夜而愈青的黑眼圈,还有脸上鲜活的表情。
”贺岁档的电影,你想看哪部?听说《泰坦尼克号》又重映了。“
在两人不算久的相处中,祁玉与成权之间养成了一种”不说不问“的默契,这也是她答应对方求婚的原因之一。
对祁玉来说,与其说求婚,这更像一笔各取所需的交易。
毕竟走到相亲这一步的青年男女,早不奢求风花雪月,生活里只剩下柴米油盐。
拿到一本结婚证,和在一份合同上签字画押,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好啊,就看这个吧。”
祁玉此刻兴致不高,也无心做选择,《泰坦尼克号》她看了很多遍,昏暗的影院正适合补觉。
成权曾对她这种淡淡的态度颇有微词,但最终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他是很欣赏祁玉的。
以至于毫无理由的包容。
虽然他期望从这个即将奔三的大龄少女身上,读到一丁点与年龄不相符的任性、不理智、乃至于胡搅蛮缠。
但祁玉始终像一汪清澈却深不见底的小潭,任凭他投下多少枚石子,水面依然毫无波澜。
/
祁玉是被散场灯光照醒的,醒来时身上还盖着成权的呢子大衣。
“不好意思,实在太困了。”
身边陆续有人走过,祁玉有些难为情。
“没事,再睡会儿吗?”
成权握着祁玉的左手,在掌心摩挲。
“不了,回去吧。”
祁玉自然地抽回手,掀起盖在身上的外套。
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陆续进场,她看着几乎没怎么动过的爆米花桶,心底感到一阵可惜。
/
明亮的街灯把并不宽的单行道照得恍若白昼。
车窗外行人如织,偶尔能听到一两声汽车的鸣笛。
一个红绿灯的当口,她望着街边的小摊发呆。
招牌是红底黄字加粗印刷的,“正宗烤鱿鱼 5元1串 10元3串”,“5”字是用黑色马克笔后涂上去的,祁玉看到下面原本是数字“4”。
摆摊的大哥约莫着50来岁,眉间的皱纹像一道道深深的沟壑,但仔细看,他的五官可算得上端正。
还挺像一个人的。
思绪忽然飘了很远,祁玉没听到成权在耳边说什么,兀自笑了出来。
“对不起,对不起。你说。”
祁玉讪讪地收回笑容,成权也不气:“我下周去外地出差,你生日,恐怕不能一起过了。”
信号交替的瞬间,她突然问:“你想吃烤鱿鱼吗?”
“啊?”
“没事。我本来也不过生日的。”
话题转了一圈,祁玉的视线移回车内,空调的温度有点高,吹得她双颊发痒。
“挺难得的,三十以前就这一次了。”成权没发现她的这一点小心思,食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两下。
祁玉点点头:“嗯。不过。”
/
春风扫残雪。
二月末便有回暖的预兆。
祁玉把羽绒服收进衣橱深处,坐回床角,望着满柜黑白灰底色的衣服。
认命似的仰倒在床上。
最终还是穿的和昨天一模一样。
没刻意打扮,尽管她也想过。
但各种意义上,今天都不是值得大张旗鼓庆祝的一天。
祁玉的生日。
母亲的忌日。
/
成权也考虑过要不要给祁玉打个电话。
还是保留点惊喜。
他订了花和蛋糕,在CBD某星级饭店的顶楼预留了位置。
这是他所能想到,最浪漫的安排了。
学校的人说,祁老师下午没课就提前请假回去了。
祁父说,祁玉去城郊的墓园看她妈妈了。
太阳穴跳了两下。
成权张开手,伸出拇指和中指使劲儿按了按。
四年一日。
从16岁起,她就不过生日了。
/
“你还专门回来一趟。”
蓝色的五瓣小花中间点缀着嫩黄的花心,祁玉认出那是父亲一早放下的勿忘草。
“还行,不远。”
“也是,就8个钟头的飞机,再倒两路地铁,回家开一个半小时车。不远。”
“祁玉我发现你真一点儿没变。还跟个小孩似的。”
祁玉不搭腔,就是笑,笑得她肚子痛,蹲下来抱着腿接着笑。
她把头深深埋在臂弯里,衣角湿了。
旁边的人也蹲下来,宽厚的手掌抚过她的头:“有这么好笑吗?”
祁玉不动声色地在膝盖上胡乱抹了两把,仰起脸:“也就你还把我当小孩。”
很自然地搭了把手,他把祁玉拉起来,顺带着拍了拍她衣角的土。
两个人并肩站在“爱妻苏清之墓”前,不约而同地穿了深灰色的风衣。
“叔叔最近还好吗?”
“嗯,挺好的。”
“多少年没回来了,这边变化还挺大的。”
“是,挺大的。”
“今年冬天挺暖和,下飞机就我一个穿羽绒服的,幸好家里还有几件旧衣服。”
“对,挺暖和。”
“听说你要结婚了。”
祁玉转过头看他,明明已经三十的人了,还留着微鬈的短发,和记忆里的样子重叠。
仿佛一切都还在原点,一切又都走了很远。
末了,她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问道:“姜洵,你有什么遗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