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月倒也不是真的就那么“临危不乱”。
在医院把一切都安顿好了以后,林江月来到街边,打了辆出租车。也许是放松了,她终于也开始觉得困,上车后不久,就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脑海里绷紧了一天的弦开始放松,她久违的在睡梦中又想起了那把小提琴。
那是林江月刚刚开始学琴的时候,1/2大小的琴对8岁的初学者来说大小正好。窄细的琴弦嵌入弯曲的琴头,明明演奏时看起来一切照常,但只有身为演奏者的自己才知道,弦轴早已滑丝,绷紧的琴弦已经有了一些音准的差异。演奏中是没法调音的,只有靠着指法的轻微调整,音准的瑕疵才能被暂时掩盖。
林江月还记得那张小提琴的背板和侧板是深棕色的枫木,上面有着好看的纹理,浅褐色的交错,像是一张虎皮,演奏时琴身的共振能跟着心脏一起跳动,威风得很。那是少年宫的老师帮忙在琴行挑的,老师说,这把琴的音色干净透亮,是把好琴。江思齐并不懂音律,但对老师的权威有着不容置喙的信任,才上了第一次体验课,她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这把昂贵的琴。
“以后要认真学琴,不要辜负妈妈的投资。”将这份礼物送给林江月的时候,江思齐认真地嘱咐着她。
没错,这是一场投资。只是那时候的林江月还不懂,这份投资的标的物,是江思齐摇摇欲坠的婚姻。
林江月的头左右摇晃,轻轻地磕到了车窗玻璃上,不疼,但足够让人从过往的沉溺中清醒。她望着窗外,夜幕将尽,天边出现一点点朦胧的晨曦。她最近总是反复地想起买琴的那一天,江思齐的脸上跳跃着兴奋的火花。那天夜色朦胧,她牵着林江月的手回家,小提琴用双肩背仔细背好,手里提着乐谱架……
那时候父母还没有离婚,但摇摇欲坠的婚姻生活早已经不起一点考验。爸爸林中华刚刚从倒闭的机械厂下岗,他日夜都在沉默,不去找工作也不爱出门,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摆满了他工笔细描的大作。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并没有系统的学过美术,不过是兴趣所致,血液里又刚好多了一点天赋。
家庭生活的压力都压在妈妈江思齐身上,身为小学老师的她,对人对事很讲规矩,一丝不苟。她勤奋上进,三十出头的年级就当上了学校的教导主任。常年保持一头齐耳短发,修剪的干净利落,戴一副常见的黑框眼镜,是个说一不二的严谨女人。
林江月其实很难理解,浪漫主义的爸爸和现实主义的妈妈是如何凑到了一起,但这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在买琴回家的那天晚上,颠倒着擦出了火苗。
林中华那天的工笔画上,是一个眉眼低垂的温柔女子。轻罗小扇扑流萤,长发微挽,柳叶眉梢上是无尽的缱绻。林中华的天赋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上眉目传情的女子像一只火把,瞬间照亮了这段压抑婚姻里江思齐的脸庞。
江思齐怒火中烧,仿佛一只被激怒的豹子,冲进家门,一把撕烂了那张画纸。她瞪着眼,用恶毒的话语滔滔不绝的咒骂。林中华只是低垂着头,不出声,也不辩解。
林江月隐约听了个大概,画中人曾是爸爸的心上人,唱歌很是动听。因为家庭的关系,爸爸十五岁的时候随着父母从南方来到宜城谋生,岁月更迭,两人从此断了联系。但年少的感情就好像大浪淘沙,越是在人生的低洼处,越是只记得闪闪发亮的爱恋懵懂。
江思齐带林江月去报名小提琴的时候,也只是想跟丈夫示个弱,她独立要强,从不懂撒娇卖乖那一套,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冷战了数月。她幻想能用一个闪闪发亮的女儿去替换丈夫心中那个闪闪发亮的初恋,让一切重回正轨。
可当家门打开,看到那幅画的时候,江思齐的理智断掉了。她甚至有些不记得那晚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想必是很难听的话。
林江月一进门就被推进了小房间,甚至来不及取下肩头新买的小提琴,当然也还来不及关紧房门。她听见外面江思齐歇斯底里的叫喊,而林中华的回应冷淡又低沉,听不清都说了什么。林江月只觉得,在这次的格斗场上,只有江思齐在重拳出击,但拳拳都打在棉花上,直到她真切的听到了一声闷哼,紧接着是入户铁门被甩上的声音,林中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林江月悄悄打开卧室门,这个家长期经济状况不佳,客厅里其实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连吃饭喝水都用的是摔不坏的不锈钢餐具。要说起来,只有林中华的画作被撕了个粉碎,给这场冲突增添了一些狼藉。
江思齐坐在地上,头和嘴角都挂了彩,血迹尚未干涸,黏稠的裹着头发。江思齐从没有这么狼狈过,跟林中华结婚十年,他虽然有些冷漠,但也从来都是礼貌的,从没有动过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江思齐的辱骂也越来越失去了分寸,直到今天,理智崩坏,双方都失了控。
江思齐的狼狈只在一瞬间,她迅速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冷静地指挥林江月扶起自己,在小包里装上看病需要的证件和钱包,有条不紊地下楼,前往医院,出门前还不忘带上一顶帽子遮住不断流血的头。
那是林江月第一次去医院的急诊科。什么临危不乱,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姑娘,到了。”司机转头叫醒了林江月,她睡得正熟,但眉头确是紧锁的,像是做了一场噩梦。大梦初醒,脸上也泛起了一层薄汗,睡意倒是消散的很快。
清晨的小区里,时间还早,阳光只有几个带孩子散步的阿姨。想到陆亦知的嘱托,林江月径直走向了陆亦知家的单元门。
昨夜来的匆忙,林江月并没有细看,今天再次进入陆亦知的房间,才觉得有些忐忑。
这是一个男生的卧室,面积不大,格局和姑妈家自己住的那间很是相似,但堆的满满当当。房间的正中摆着一张略大的单人床铺着皱巴巴的深蓝色床单,昨晚看的不真切,应该就是从这儿把陆亦知捞起来的吧。
正对门口靠窗的地方摆着一张书桌,书桌上下摆满了书本和画材,显得有些凌乱。书桌左侧靠墙是一个立式展示柜,带着玻璃罩,里面摆满了各色手办,从摆放的位置就能看出,主人家很是珍惜。走近一点才发现,各种手办的中间,突兀的有个红色格子图案的领结,像是JK制服配套的,但又不像是成人的大小,更像是小孩子的东西。
林江月笑了笑,没有再去细看,总觉得在别人的私人空间里觊觎不太礼貌。她按照陆亦知的嘱咐,从书桌上的一堆杂物里刨出了他的钱包,她想打开钱包确认下几个证件是不是都在,却意外的看到了钱包里的一张旧照——那是儿时的陆亦知,正骑在儿童公园的恐龙雕塑上,一边害怕,一边努力憋出笑容,眼泪在眼眶里打着圈。
照片里的陆亦知顶着西瓜太郎一样的锅盖头,林江月忍不住在心里和今天见到的他默默做了个对比:五官还是很像的,只是骨骼没有现在这般立体;肤色也一样,一个男孩子,也太白了些;小时候的眼窝好像更深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哭的多……
林江月在心里絮絮叨叨,却不曾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嘴角带着上扬的笑意。
不过说起来,这张陆亦知小时候的脸,总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从陆亦知家出来的时候,林江月的手上多了一只双肩包,里面按照陆亦知的嘱咐,装了各种证件,水杯,漫画书和换洗的衣物。除此之外,又额外装了速写本和画笔。虽然大家都在放暑假,但是美术生的集训却没有停。住院这些天,陆亦知也担心自己的手感会有所下降。
林江月在微信上找赵涵曦要到了乔小芸的电话,看着时间正好,也不犹豫,一个电话就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时候,乔小芸似乎也还没醒。她前一天还病着,这会儿被从睡梦中被吵醒,说话都带着鼻音。
“喂,哪位?”
“是,乔小芸吗?”乔小芸的声音有些沙哑,林江月一时没有听出来。她迟疑了一瞬,又生怕电话挂断,赶紧补充了一句,“别挂,我是林江月。陆亦知让我给你打个电话,他昨晚急性囊尾炎紧急进医院了,不过现在没事了,他说让你帮忙跟他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乔小芸的脑袋渐渐清明了起来,虽然也在病中,但也飞快的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
“急性囊尾炎?要手术吗?”乔小芸很是熟稔的样子,急切的询问。
“不用,医生说还不太严重,输液就好了,不过这会儿正在医院呢”林江月说完,感觉自己的描述好像有点严重,又赶紧补充说道。“他现在已经完全没事了,只是没拿手机,等下我给他送过去之后你就可以联系他了。”
“为什么是林江月来通知?昨晚是林江月送他去的医院吗?手机都没有带的话,昨晚是不是很紧急很严重?林江月,你是他的“救命恩人”吗?”
这些问题卡在乔小芸的嘴边,却一句也问不出口。她感觉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是长长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好像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我这重感冒是有传染性的,我这两天就不过去看他了,谢谢你照顾他。”乔小芸迟疑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陆亦知父母那边,我会好好解释的,你让他放心。”
“嗯,好。”
林江月也同样不知道怎么回,她本就不太擅长解释,索性也不再出声。她想着,手机和从家里带的东西,还是早点给陆亦知送过去比较好。
在医院把一切都安顿好了以后,林江月来到街边,打了辆出租车。也许是放松了,她终于也开始觉得困,上车后不久,就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脑海里绷紧了一天的弦开始放松,她久违的在睡梦中又想起了那把小提琴。
那是林江月刚刚开始学琴的时候,1/2大小的琴对8岁的初学者来说大小正好。窄细的琴弦嵌入弯曲的琴头,明明演奏时看起来一切照常,但只有身为演奏者的自己才知道,弦轴早已滑丝,绷紧的琴弦已经有了一些音准的差异。演奏中是没法调音的,只有靠着指法的轻微调整,音准的瑕疵才能被暂时掩盖。
林江月还记得那张小提琴的背板和侧板是深棕色的枫木,上面有着好看的纹理,浅褐色的交错,像是一张虎皮,演奏时琴身的共振能跟着心脏一起跳动,威风得很。那是少年宫的老师帮忙在琴行挑的,老师说,这把琴的音色干净透亮,是把好琴。江思齐并不懂音律,但对老师的权威有着不容置喙的信任,才上了第一次体验课,她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这把昂贵的琴。
“以后要认真学琴,不要辜负妈妈的投资。”将这份礼物送给林江月的时候,江思齐认真地嘱咐着她。
没错,这是一场投资。只是那时候的林江月还不懂,这份投资的标的物,是江思齐摇摇欲坠的婚姻。
林江月的头左右摇晃,轻轻地磕到了车窗玻璃上,不疼,但足够让人从过往的沉溺中清醒。她望着窗外,夜幕将尽,天边出现一点点朦胧的晨曦。她最近总是反复地想起买琴的那一天,江思齐的脸上跳跃着兴奋的火花。那天夜色朦胧,她牵着林江月的手回家,小提琴用双肩背仔细背好,手里提着乐谱架……
那时候父母还没有离婚,但摇摇欲坠的婚姻生活早已经不起一点考验。爸爸林中华刚刚从倒闭的机械厂下岗,他日夜都在沉默,不去找工作也不爱出门,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摆满了他工笔细描的大作。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并没有系统的学过美术,不过是兴趣所致,血液里又刚好多了一点天赋。
家庭生活的压力都压在妈妈江思齐身上,身为小学老师的她,对人对事很讲规矩,一丝不苟。她勤奋上进,三十出头的年级就当上了学校的教导主任。常年保持一头齐耳短发,修剪的干净利落,戴一副常见的黑框眼镜,是个说一不二的严谨女人。
林江月其实很难理解,浪漫主义的爸爸和现实主义的妈妈是如何凑到了一起,但这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在买琴回家的那天晚上,颠倒着擦出了火苗。
林中华那天的工笔画上,是一个眉眼低垂的温柔女子。轻罗小扇扑流萤,长发微挽,柳叶眉梢上是无尽的缱绻。林中华的天赋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上眉目传情的女子像一只火把,瞬间照亮了这段压抑婚姻里江思齐的脸庞。
江思齐怒火中烧,仿佛一只被激怒的豹子,冲进家门,一把撕烂了那张画纸。她瞪着眼,用恶毒的话语滔滔不绝的咒骂。林中华只是低垂着头,不出声,也不辩解。
林江月隐约听了个大概,画中人曾是爸爸的心上人,唱歌很是动听。因为家庭的关系,爸爸十五岁的时候随着父母从南方来到宜城谋生,岁月更迭,两人从此断了联系。但年少的感情就好像大浪淘沙,越是在人生的低洼处,越是只记得闪闪发亮的爱恋懵懂。
江思齐带林江月去报名小提琴的时候,也只是想跟丈夫示个弱,她独立要强,从不懂撒娇卖乖那一套,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冷战了数月。她幻想能用一个闪闪发亮的女儿去替换丈夫心中那个闪闪发亮的初恋,让一切重回正轨。
可当家门打开,看到那幅画的时候,江思齐的理智断掉了。她甚至有些不记得那晚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想必是很难听的话。
林江月一进门就被推进了小房间,甚至来不及取下肩头新买的小提琴,当然也还来不及关紧房门。她听见外面江思齐歇斯底里的叫喊,而林中华的回应冷淡又低沉,听不清都说了什么。林江月只觉得,在这次的格斗场上,只有江思齐在重拳出击,但拳拳都打在棉花上,直到她真切的听到了一声闷哼,紧接着是入户铁门被甩上的声音,林中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林江月悄悄打开卧室门,这个家长期经济状况不佳,客厅里其实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连吃饭喝水都用的是摔不坏的不锈钢餐具。要说起来,只有林中华的画作被撕了个粉碎,给这场冲突增添了一些狼藉。
江思齐坐在地上,头和嘴角都挂了彩,血迹尚未干涸,黏稠的裹着头发。江思齐从没有这么狼狈过,跟林中华结婚十年,他虽然有些冷漠,但也从来都是礼貌的,从没有动过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江思齐的辱骂也越来越失去了分寸,直到今天,理智崩坏,双方都失了控。
江思齐的狼狈只在一瞬间,她迅速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冷静地指挥林江月扶起自己,在小包里装上看病需要的证件和钱包,有条不紊地下楼,前往医院,出门前还不忘带上一顶帽子遮住不断流血的头。
那是林江月第一次去医院的急诊科。什么临危不乱,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姑娘,到了。”司机转头叫醒了林江月,她睡得正熟,但眉头确是紧锁的,像是做了一场噩梦。大梦初醒,脸上也泛起了一层薄汗,睡意倒是消散的很快。
清晨的小区里,时间还早,阳光只有几个带孩子散步的阿姨。想到陆亦知的嘱托,林江月径直走向了陆亦知家的单元门。
昨夜来的匆忙,林江月并没有细看,今天再次进入陆亦知的房间,才觉得有些忐忑。
这是一个男生的卧室,面积不大,格局和姑妈家自己住的那间很是相似,但堆的满满当当。房间的正中摆着一张略大的单人床铺着皱巴巴的深蓝色床单,昨晚看的不真切,应该就是从这儿把陆亦知捞起来的吧。
正对门口靠窗的地方摆着一张书桌,书桌上下摆满了书本和画材,显得有些凌乱。书桌左侧靠墙是一个立式展示柜,带着玻璃罩,里面摆满了各色手办,从摆放的位置就能看出,主人家很是珍惜。走近一点才发现,各种手办的中间,突兀的有个红色格子图案的领结,像是JK制服配套的,但又不像是成人的大小,更像是小孩子的东西。
林江月笑了笑,没有再去细看,总觉得在别人的私人空间里觊觎不太礼貌。她按照陆亦知的嘱咐,从书桌上的一堆杂物里刨出了他的钱包,她想打开钱包确认下几个证件是不是都在,却意外的看到了钱包里的一张旧照——那是儿时的陆亦知,正骑在儿童公园的恐龙雕塑上,一边害怕,一边努力憋出笑容,眼泪在眼眶里打着圈。
照片里的陆亦知顶着西瓜太郎一样的锅盖头,林江月忍不住在心里和今天见到的他默默做了个对比:五官还是很像的,只是骨骼没有现在这般立体;肤色也一样,一个男孩子,也太白了些;小时候的眼窝好像更深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哭的多……
林江月在心里絮絮叨叨,却不曾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嘴角带着上扬的笑意。
不过说起来,这张陆亦知小时候的脸,总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从陆亦知家出来的时候,林江月的手上多了一只双肩包,里面按照陆亦知的嘱咐,装了各种证件,水杯,漫画书和换洗的衣物。除此之外,又额外装了速写本和画笔。虽然大家都在放暑假,但是美术生的集训却没有停。住院这些天,陆亦知也担心自己的手感会有所下降。
林江月在微信上找赵涵曦要到了乔小芸的电话,看着时间正好,也不犹豫,一个电话就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时候,乔小芸似乎也还没醒。她前一天还病着,这会儿被从睡梦中被吵醒,说话都带着鼻音。
“喂,哪位?”
“是,乔小芸吗?”乔小芸的声音有些沙哑,林江月一时没有听出来。她迟疑了一瞬,又生怕电话挂断,赶紧补充了一句,“别挂,我是林江月。陆亦知让我给你打个电话,他昨晚急性囊尾炎紧急进医院了,不过现在没事了,他说让你帮忙跟他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乔小芸的脑袋渐渐清明了起来,虽然也在病中,但也飞快的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
“急性囊尾炎?要手术吗?”乔小芸很是熟稔的样子,急切的询问。
“不用,医生说还不太严重,输液就好了,不过这会儿正在医院呢”林江月说完,感觉自己的描述好像有点严重,又赶紧补充说道。“他现在已经完全没事了,只是没拿手机,等下我给他送过去之后你就可以联系他了。”
“为什么是林江月来通知?昨晚是林江月送他去的医院吗?手机都没有带的话,昨晚是不是很紧急很严重?林江月,你是他的“救命恩人”吗?”
这些问题卡在乔小芸的嘴边,却一句也问不出口。她感觉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是长长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好像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我这重感冒是有传染性的,我这两天就不过去看他了,谢谢你照顾他。”乔小芸迟疑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陆亦知父母那边,我会好好解释的,你让他放心。”
“嗯,好。”
林江月也同样不知道怎么回,她本就不太擅长解释,索性也不再出声。她想着,手机和从家里带的东西,还是早点给陆亦知送过去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