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之道:“猎物呢?”
康兴视线正在步行和骑马两处徘徊,听见康哲之问话,下意识道:“或许是提前购买了马匹……啊?”
话说到一半,康兴才意识到自己答非所问,惊出一身冷汗,忙翻看手中记录,道:“宋小姐携两只野兔三只山鸡,钟承携一只野兔一只山鸡。”
见头顶久久没有声响,康兴忍不住偷眼看去。
康哲之似乎有些失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整个人透出浓厚的不满,看得康兴连忙垂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地在心中默数。
数到一百四十三时,康哲之终于开口,“还有吗?”
康兴忙道:“宋小姐似乎与王勇发生了冲突。”
康哲之拧眉。
康兴将记录的原委一一道出。
康哲之皱眉,“他还没找到那些逆贼?”
康兴回道:“听王公子说,他已有了线索,这几日一直在街上搜寻,昨日便搜查了两户人家,只是暂时还没有抓到人。”
康哲之显然更加不满,只是东南军的人能逃过他一路的重重封锁,携着证据到达京陵城,显然不是泛泛之辈,王勇一个京陵城的浪荡公子,找不到也是常事,他安排的大批街上搜寻的人也是一无所获。
他转而想起另一件事,“鲁博到哪了?”
康兴回道:“鲁将军已到越城湾了,想来再过五六日便能到景城接管东南军了。”
康哲之道:“再传书一封,让他到了之后尽快了结东南军投敌一案,只要他汇报的奏章一到,东南军的案子就算结了,他这个将军之位才能坐得稳!”
说完,他阴恻恻地看向康兴,“让王勇抓紧些,一定不能让东南军那些逆贼在京陵城生事。”
“是。”康兴忙躬身道。
“大人,王大人在门外求见。”门口有人进来禀告。
康兴见中书令朝他摆摆手,忙退了出去。
与王大人擦肩而过时,康兴没忍住看了他一眼。
竟是他?
王正进内下拜,“下官见过中书令大人。”
康哲之笑着抬手道:“王大人请起,不知王大人来此有何要事?”
王正跪直叩首,久久不肯起身。
“请大人救我!”
康哲之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他看着王正缓慢道:“王大人此言何意?”
王正不敢抬起头,只伏身道:“东南军兵械一事恐怕要事发了!”
“什么?!”康哲之一惊,脸色阴沉下来。
王正苦着脸,昨夜家宴,他与儿子多喝了几杯,便有些口无遮拦,竟一时嘴快说出了东南军一事,虽然话一出口他便惊醒了,但见到儿子脸上的表情,他还是意识到恐怕王元已知此事,此番也不是他口无遮拦,而是王元刻意诱导灌醉他的。
只是这话毕竟不能跟中书令说,于是他道:“前几日张简大人借口要查这些年的账目,让我们将各个军中的军需用量账本都拿去,本来下官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回来后愈想愈觉得不对,与各位大人一对,发现只有下官所管辖的东南军的账簿有翻阅痕迹,下官担心张大人或许发现了什么端倪,这才来向大人禀告。”
这话自然是瞎编的,取账簿一事是真,但被翻阅的并不独独是东南军的账簿。
只是为保儿子,又不让此事进一步发展,这是最好的法子了。
而且这些年中书令对张简的打压有目共睹,他这也是顺水推舟,想来张简也怪不了他什么。
王正在心中自我安慰着,一滴冷汗慢慢从脸颊滑向鼻端,如同一只只蚂蚁在他脸上爬过,他却不敢动弹。
就在那滴冷汗要落未落时,中书令终于开口,“本官知道了。”
康哲之看着王正因惊惧而不断颤抖的身子,背后也已是一片潮湿,不由皱眉道:“不过是查看账本,就把你吓成这样,他若是真发现了什么,你还能到本官这里来?”
王正连忙道:“是,下官也知单从账簿上难寻端倪,亦不足为证,只是张大人平白起此疑心,怕是已知道了什么其他的消息,”他抬头小心看了康哲之一眼,“或许……是那日逃出去的那三个逆贼被张大人藏起来了,这才一直在城中寻不到他们的踪迹。”
他猜测,王元便是因此知晓此事的,只是无论他如何逼问王元那三人的下落,王元都一声不吭,甚至对于自己如何知晓东南军之事都闭口不言。
康哲之嘴角抽搐了一下,脸色显得有些狰狞,毫无感情地看着跪伏在案前的人,一缕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亮他浅棕色的瞳孔,看起来愈发如毒蛇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他语气阴冷地缓慢道:“张简!”
晚间,张玉偷偷来了一趟,将找来的三张画像和这几人的名字籍贯拿给宋雁书看。
宋雁书惊讶他如此快便找到了合适的人,接过看了一会,叫来乔州,乔州点头表示可以。
宋雁书便将画像交还给张玉,张玉拿过便走,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似乎有些不高兴。
乔州在一旁似乎有些担心,“小姐,如果这是他们的引诈之计呢?”
宋雁书沉吟片刻,看了一眼他的脚,经过这几日的修养,乔州的脚看起来已经好全了,于是道:“你乔装出去打探一下,这几人情况是否与张玉带来的记录一致,另外于浩他们易容的工具准备两套。”
乔州领命前去。
宋雁书在院角站了一会,便想去看看星榆如何了。
“咚!”
一声极轻的石子敲击声传来。
宋雁书的身形凝滞了片刻,侧耳细听。
“咚!”
又是一声,宋雁书视线转向院子东墙,那边是一个断巷,里面没有人家,于是附近人家一起搭了一个棚,作为存放不常用杂物的公用仓储,日头一落便少有人去。她见钟承听见动静,从屋内出来,便向他轻轻摆手,脚步极轻地向东墙移去。
宋雁书轻轻贴在墙上,见墙外似乎没有动静,便后退两步,正想翻墙上去看看。
谁知刚退了两步,正仰头看着墙蓄力,一颗人头突兀地从墙头冒了出来,露出一双黑色的眼珠,与她四目相对。
那双眼珠凝固了片刻,似乎有些猝不及防,手上一松,顿时从墙头消失,发出“嘭”地一声,似乎摔得不轻。
宋雁书无语片刻,估摸着是什么小贼,便打算翻出去看看,一张纸条裹着石子,在墙头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带着凌厉的风声,直冲宋雁书额头而来。
宋雁书抬手捏住,眉宇间浮起疑惑。
墙那边淅淅索索的声音渐渐远去,似乎是那人已逃离了。
她止住钟承要翻墙追去的动作,看向手中的那颗石子,石子上包裹的纸张雪白,还点缀着些许碎金,细闻去还有一缕竹木清香,一看便是价值不菲,纸条一角有些破损,似乎是被人刻意撕掉。
她打开纸条。
“亥正二刻,东南角亭,恭候。”
钟承凑上来看了两眼,盯着那陌生的字迹皱眉道:“怎么落款都没有,这是谁送来的?”
宋雁书将纸条翻来覆去看了一会,盯着那角破损出神,听见钟承的话,微微摇头道:“恐怕王元那里出事了。”
“!”钟承一惊,“王公子送来的?”
宋雁书默了片刻,“应是李深送来的。”
造价昂高的纸张,表示送信人身份不凡,刻意撕毁的纸张一角,可以表示事情败露,然而“角”与“脚”同音,若是李深用来表明身份也说得过去。
而让她真正想到李深身上去的,还是“东南角亭,恭候”六字,她与王元相见都在永寿寺,并无东南亭,若是王元相约,应当不会出现如此指代不明的地点,而上次李深那个院落旁边,便有一个小亭,方位正是东南角,而“恭候”二字……
宋雁书思绪顿了顿,不知为何,看到这两字她便只觉得是李深会说的。而李深在此时刻联系她,又约在东南亭,便只能是王元那边出事了。
宋雁书心中略有不安。
别急,或许只是李深也发现了东南军的事,所以想约她相商。
她想了想,看向钟承道:“你去吴家与李川一起……不,让贾虎去,让于浩他们今夜躲在井中不要出来,你留在家中照看家里人,若是有异动,先离开藏起来。”
钟承拧眉道:“你要一个人去赴约?”
宋雁书目光中含着忧虑,“若真是王元那边出事了,难保中书令不会来家中搜查于浩等人,家中都是女眷幼子,舅舅又是书生,你在此我才能放心。”
钟承默了片刻,宋雁书笑道:“你别忘了,是我赢了。”
钟承脸色凝固了一下,沉默着点点头,“小心。”
“放心。”
待贾虎离开,宋雁书走进星榆的屋子,文绣正坐在床边做绣活,见宋雁书进来了,忙站起来唤道:“小姐。”
宋雁书向她摆摆手,走近见星榆睡得极好,脸上的潮红也褪去了。
文绣在旁小声道:“热已退了,只是人还疲倦,吃过晚饭便睡了。”
宋雁书点点头,转头看向文绣。
自第一面起,宋雁书便觉出文绣有着不符合她这个年龄的沉稳,此刻她垂眉姿态恭敬地站在她面前时,这样的感觉便更明显了。
宋雁书道:“星榆病着,今夜辛苦你好好照看她。”
文绣忙蹲身回道:“是,文绣明白。”
宋雁书看了她半晌,又看了一眼星榆,转身出了房。
康兴视线正在步行和骑马两处徘徊,听见康哲之问话,下意识道:“或许是提前购买了马匹……啊?”
话说到一半,康兴才意识到自己答非所问,惊出一身冷汗,忙翻看手中记录,道:“宋小姐携两只野兔三只山鸡,钟承携一只野兔一只山鸡。”
见头顶久久没有声响,康兴忍不住偷眼看去。
康哲之似乎有些失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整个人透出浓厚的不满,看得康兴连忙垂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地在心中默数。
数到一百四十三时,康哲之终于开口,“还有吗?”
康兴忙道:“宋小姐似乎与王勇发生了冲突。”
康哲之拧眉。
康兴将记录的原委一一道出。
康哲之皱眉,“他还没找到那些逆贼?”
康兴回道:“听王公子说,他已有了线索,这几日一直在街上搜寻,昨日便搜查了两户人家,只是暂时还没有抓到人。”
康哲之显然更加不满,只是东南军的人能逃过他一路的重重封锁,携着证据到达京陵城,显然不是泛泛之辈,王勇一个京陵城的浪荡公子,找不到也是常事,他安排的大批街上搜寻的人也是一无所获。
他转而想起另一件事,“鲁博到哪了?”
康兴回道:“鲁将军已到越城湾了,想来再过五六日便能到景城接管东南军了。”
康哲之道:“再传书一封,让他到了之后尽快了结东南军投敌一案,只要他汇报的奏章一到,东南军的案子就算结了,他这个将军之位才能坐得稳!”
说完,他阴恻恻地看向康兴,“让王勇抓紧些,一定不能让东南军那些逆贼在京陵城生事。”
“是。”康兴忙躬身道。
“大人,王大人在门外求见。”门口有人进来禀告。
康兴见中书令朝他摆摆手,忙退了出去。
与王大人擦肩而过时,康兴没忍住看了他一眼。
竟是他?
王正进内下拜,“下官见过中书令大人。”
康哲之笑着抬手道:“王大人请起,不知王大人来此有何要事?”
王正跪直叩首,久久不肯起身。
“请大人救我!”
康哲之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他看着王正缓慢道:“王大人此言何意?”
王正不敢抬起头,只伏身道:“东南军兵械一事恐怕要事发了!”
“什么?!”康哲之一惊,脸色阴沉下来。
王正苦着脸,昨夜家宴,他与儿子多喝了几杯,便有些口无遮拦,竟一时嘴快说出了东南军一事,虽然话一出口他便惊醒了,但见到儿子脸上的表情,他还是意识到恐怕王元已知此事,此番也不是他口无遮拦,而是王元刻意诱导灌醉他的。
只是这话毕竟不能跟中书令说,于是他道:“前几日张简大人借口要查这些年的账目,让我们将各个军中的军需用量账本都拿去,本来下官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回来后愈想愈觉得不对,与各位大人一对,发现只有下官所管辖的东南军的账簿有翻阅痕迹,下官担心张大人或许发现了什么端倪,这才来向大人禀告。”
这话自然是瞎编的,取账簿一事是真,但被翻阅的并不独独是东南军的账簿。
只是为保儿子,又不让此事进一步发展,这是最好的法子了。
而且这些年中书令对张简的打压有目共睹,他这也是顺水推舟,想来张简也怪不了他什么。
王正在心中自我安慰着,一滴冷汗慢慢从脸颊滑向鼻端,如同一只只蚂蚁在他脸上爬过,他却不敢动弹。
就在那滴冷汗要落未落时,中书令终于开口,“本官知道了。”
康哲之看着王正因惊惧而不断颤抖的身子,背后也已是一片潮湿,不由皱眉道:“不过是查看账本,就把你吓成这样,他若是真发现了什么,你还能到本官这里来?”
王正连忙道:“是,下官也知单从账簿上难寻端倪,亦不足为证,只是张大人平白起此疑心,怕是已知道了什么其他的消息,”他抬头小心看了康哲之一眼,“或许……是那日逃出去的那三个逆贼被张大人藏起来了,这才一直在城中寻不到他们的踪迹。”
他猜测,王元便是因此知晓此事的,只是无论他如何逼问王元那三人的下落,王元都一声不吭,甚至对于自己如何知晓东南军之事都闭口不言。
康哲之嘴角抽搐了一下,脸色显得有些狰狞,毫无感情地看着跪伏在案前的人,一缕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亮他浅棕色的瞳孔,看起来愈发如毒蛇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他语气阴冷地缓慢道:“张简!”
晚间,张玉偷偷来了一趟,将找来的三张画像和这几人的名字籍贯拿给宋雁书看。
宋雁书惊讶他如此快便找到了合适的人,接过看了一会,叫来乔州,乔州点头表示可以。
宋雁书便将画像交还给张玉,张玉拿过便走,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似乎有些不高兴。
乔州在一旁似乎有些担心,“小姐,如果这是他们的引诈之计呢?”
宋雁书沉吟片刻,看了一眼他的脚,经过这几日的修养,乔州的脚看起来已经好全了,于是道:“你乔装出去打探一下,这几人情况是否与张玉带来的记录一致,另外于浩他们易容的工具准备两套。”
乔州领命前去。
宋雁书在院角站了一会,便想去看看星榆如何了。
“咚!”
一声极轻的石子敲击声传来。
宋雁书的身形凝滞了片刻,侧耳细听。
“咚!”
又是一声,宋雁书视线转向院子东墙,那边是一个断巷,里面没有人家,于是附近人家一起搭了一个棚,作为存放不常用杂物的公用仓储,日头一落便少有人去。她见钟承听见动静,从屋内出来,便向他轻轻摆手,脚步极轻地向东墙移去。
宋雁书轻轻贴在墙上,见墙外似乎没有动静,便后退两步,正想翻墙上去看看。
谁知刚退了两步,正仰头看着墙蓄力,一颗人头突兀地从墙头冒了出来,露出一双黑色的眼珠,与她四目相对。
那双眼珠凝固了片刻,似乎有些猝不及防,手上一松,顿时从墙头消失,发出“嘭”地一声,似乎摔得不轻。
宋雁书无语片刻,估摸着是什么小贼,便打算翻出去看看,一张纸条裹着石子,在墙头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带着凌厉的风声,直冲宋雁书额头而来。
宋雁书抬手捏住,眉宇间浮起疑惑。
墙那边淅淅索索的声音渐渐远去,似乎是那人已逃离了。
她止住钟承要翻墙追去的动作,看向手中的那颗石子,石子上包裹的纸张雪白,还点缀着些许碎金,细闻去还有一缕竹木清香,一看便是价值不菲,纸条一角有些破损,似乎是被人刻意撕掉。
她打开纸条。
“亥正二刻,东南角亭,恭候。”
钟承凑上来看了两眼,盯着那陌生的字迹皱眉道:“怎么落款都没有,这是谁送来的?”
宋雁书将纸条翻来覆去看了一会,盯着那角破损出神,听见钟承的话,微微摇头道:“恐怕王元那里出事了。”
“!”钟承一惊,“王公子送来的?”
宋雁书默了片刻,“应是李深送来的。”
造价昂高的纸张,表示送信人身份不凡,刻意撕毁的纸张一角,可以表示事情败露,然而“角”与“脚”同音,若是李深用来表明身份也说得过去。
而让她真正想到李深身上去的,还是“东南角亭,恭候”六字,她与王元相见都在永寿寺,并无东南亭,若是王元相约,应当不会出现如此指代不明的地点,而上次李深那个院落旁边,便有一个小亭,方位正是东南角,而“恭候”二字……
宋雁书思绪顿了顿,不知为何,看到这两字她便只觉得是李深会说的。而李深在此时刻联系她,又约在东南亭,便只能是王元那边出事了。
宋雁书心中略有不安。
别急,或许只是李深也发现了东南军的事,所以想约她相商。
她想了想,看向钟承道:“你去吴家与李川一起……不,让贾虎去,让于浩他们今夜躲在井中不要出来,你留在家中照看家里人,若是有异动,先离开藏起来。”
钟承拧眉道:“你要一个人去赴约?”
宋雁书目光中含着忧虑,“若真是王元那边出事了,难保中书令不会来家中搜查于浩等人,家中都是女眷幼子,舅舅又是书生,你在此我才能放心。”
钟承默了片刻,宋雁书笑道:“你别忘了,是我赢了。”
钟承脸色凝固了一下,沉默着点点头,“小心。”
“放心。”
待贾虎离开,宋雁书走进星榆的屋子,文绣正坐在床边做绣活,见宋雁书进来了,忙站起来唤道:“小姐。”
宋雁书向她摆摆手,走近见星榆睡得极好,脸上的潮红也褪去了。
文绣在旁小声道:“热已退了,只是人还疲倦,吃过晚饭便睡了。”
宋雁书点点头,转头看向文绣。
自第一面起,宋雁书便觉出文绣有着不符合她这个年龄的沉稳,此刻她垂眉姿态恭敬地站在她面前时,这样的感觉便更明显了。
宋雁书道:“星榆病着,今夜辛苦你好好照看她。”
文绣忙蹲身回道:“是,文绣明白。”
宋雁书看了她半晌,又看了一眼星榆,转身出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