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渐至,天色也昏暗得早了。
不过戌时初,外面便不大看得见了,宋雁书换上夜行衣,偷偷翻墙出去。
上次王元说自己去李府一事恐怕已被中书令安插在李府的人知晓,此次还得更小心避过所有人才是。
亥正,宋雁书已到了李府外,她绕过李府正门,沿着高高的院墙来到东南角,倾耳听了一阵,环顾一周,登上高墙,翻了进去。
宋雁书脚步极轻,脚下又是荒草,动静几不可闻。
她小心地向那日的院子探去。
亥正一刻,桌上的茶已凉了,李深伸手去端,被大竹制止。
“凉。”
李深愣了一下,向大竹微微一笑,轻声道:“不碍事。”
大竹显然不赞同他这一观点,不由分说地拿开他的手,将茶杯递给靠在廊柱百无聊赖的人。
“换茶。热的。”
那人一横眉,环抱着双臂,并不伸手去接,“你怎么不去换?”
大竹不屑地看着他的细胳膊细腿,“你,没用。”
“你!”那人眼睛一瞪,正要反驳。
李深突然开口,制止了两人之间令人心烦的打闹,“闭嘴。”
那人心口一堵,瞧了眼李深的表情,一脸憋屈地拿过大竹一直递向他的茶杯,转身去换热茶了。
走出好几步,他才回头对李深冷哼道:“臭脾气。”
说完,果然见大竹对他怒目而视,于是哈哈一笑,向他做个了鬼脸,一溜烟跑开了。
那人热茶还没端来,宋雁书已到了凉亭。
她趴在亭上,见李深端坐在桌前,面色似乎有些焦躁。
大竹守在他身后,警惕地看着四周。
宋雁书见四下再无他人,正准备下去,忽然听见有脚步声,不由缩回身子,向那边看去。
只见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少年,面如冠玉,身着锦服,脚下慢悠悠地向这边来,但即便手中端着托盘,上放两盏茶,亦像是哪家备受宠爱的公子哥。
洪文瑞走近,见李深频频看向早已高悬的明月,将茶杯放到桌上,哼哼一笑道:“还没到时辰呢,李大哥你也忒沉不住气了,而且……”洪文瑞眼珠一转,“那宋小姐是大家闺秀,你偏要夜间相约,要我是宋小姐,我也不来。”
“洪文瑞!”李深沉下脸。
洪文瑞撇撇嘴举手道:“好好好,是我说错话了,宋小姐要来,肯定会来。”
李深拧起眉,正要斥责他不该拿宋雁书调笑,便听见一道清朗女声与一道飘逸的身形一起飘下。
“李公子相约,雁书怎会不来?”
李深定神看去,宋雁书已站在亭下,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皎白的月光倾泄在她身上,平添了几分朦胧,犹如月下仙子,带着些微寒月凉意,霎时就浇灭了他今夜的不安焦躁。
他本以为,宋雁书得知真相后,不会再来。
宋雁书的视线移向那个正瞪大眼睛看着她的锦衣公子。
“就是公子来送信的?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洪文瑞愣愣地抬头看了一眼亭子,又愣愣地转向宋雁书,意识到她是从何处突然出现时,双眼顿时一亮,“哇,宋小姐什么时候来的,”他哈哈看向大竹,“你厉害,宋小姐都到我们头顶了你都不知道,你可真厉害。”
大竹却不理会他的挑衅,眼神直直地看向宋雁书,显然他还记得那日的情形,身子已微微前倾,似乎下一秒便要窜上前来。
李深微微转动轮椅,上前道:“是,他是尚书右丞洪大人幼子洪文瑞。”
洪文瑞回头不满道:“我的老底怎么能你来揭呢?!”
说完,他笑嘻嘻地转向宋雁书,夸张地一揖礼道:“小生洪文瑞,字文乐,爱好鼓瑟吹笙,流连古玩字画……”
洪文瑞话还没说完,李深便示意大竹将他拖下来。
洪文瑞的滔滔不绝顿时被大竹一掌拍了回去,他夸张地捂住右肩,死死拉住亭柱,“没天理啦!……”
见李深瞪向他,又噎了回去,嘟囔着跟大竹坐到一旁去了。
宋雁书上前道:“李公子今夜相约,所为何事?”
李深将热茶端给宋雁书,道:“王元那边出事了。”
宋雁书心中一沉,手轻轻一颤,茶便泼出来了少许,荡在手上有些刺痛。
果然,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是她太着急了。
李深看向宋雁书的手,道:“宋小姐不必担心,王元此刻被他父亲关在府中,并无大事,而宋小姐与他相约之事,他也未曾吐露一字。”
宋雁书看向李深,李深看向洪文瑞道。
“因我身有残缺,王元每日都会来我这里看我有何需要,今日却迟迟未到,午间我担心他是否出了什么事,便让文瑞借口去王元府上找他,他便让文瑞带了消息出来,让你务必小心,最好能将人先送出城去。我便让文瑞来找宋小姐了。”
洪文瑞见宋雁书看向他,点头撇嘴道:“是,他还说,宋小姐的猜测属实,他有愧。”
宋雁书心下巨震,尽管她早已有此猜测,此刻听见洪文瑞这话,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她不由道:“他如何了?”
洪文瑞拧起眉,面上满是不忿,想起今日强闯进去看到的情形,似乎想说什么,但被李深一瞪,又偃旗息鼓地嘟囔道:“好得很。”
说完,他似乎是不甘心,又补了一句,“只是受了打击。”
宋雁书沉默片刻,愧疚道:“我不应当让他去的。”
那毕竟是他父亲……
李深看向宋雁书,轻声宽慰道:“王大人有此行径,王元早晚都会知道的,何况他是明事理的君子,早些知道对他来说或许是好事。”
见宋雁书脸上仍然难掩愧色,李深转移话题道:“宋小姐可将那几人送出城去了?”
宋雁书回神,摇头叹道:“城门处戒备森严,这几日又增了几队巡逻驻守,出城恐怕不易。”
李深沉默片刻,“宋小姐若信得过李某,李某愿意一试。”
宋雁书看向李深,那双黑色的眼珠不再如初见那日一般透着一股阴寒森意与死气,此刻定定地看着她时,愈发明亮如珠,一眼望去如初生婴孩一般纯粹,只是那眼底依旧藏着黑云翻涌。
宋雁书道:“李公子可有什么法子?”
李深顿了一顿,摇了摇头,似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因事发仓促,城中又已戒严多日,我此刻并无什么好办法,只是……”
李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李某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将他们安全送出去!”
果然……
宋雁书默了一瞬,还未说话,洪文瑞就悄无声息地弯腰凑到李深耳边,语气极轻地幽怨道:“你的命没了也送不出去他们。”
见李深脸色骤变,洪文瑞哈哈一笑,立马跳离李深身边,正好避过大竹一把擒向他的巨掌。
动作熟练地这一幕似乎已经发生过很多遍了。
洪文瑞见大竹怒目冲向他,忙逃出亭子举手大叫,“李大哥救命!”
“大竹。”
大竹停了下来,洪文瑞折返过来,躲着大竹身侧,绕进了亭子,嘟囔道:“说实话嘛。”
李深不再看向洪文瑞,见宋雁书的脸色似乎也不甚赞同,想了想道:“宋小姐可有法子?”
宋雁书问道:“李公子手中可还有那日的那些人?”
顾忌着洪文瑞在此,宋雁书并未说得太明白,李深却瞬间就反应过来。
“有,宋小姐需要几人?”
说完,他似乎有些犹豫,道:“只是他们擅长暗杀,若是在城门处与守城兵起冲突,恐怕不是对手。”
宋雁书笑道:“不需要起冲突,只是以防万一,若事情有变,只需要他们突然出现搅乱局面即可。”
到时候另一队做同样装扮的人就会趁乱窜出,混淆视听,让于浩他们能够脱离敌人视线,趁乱逃出城去。
而在此之前,城门处不可有半分异常,擅长暗杀隐匿的人用在此处正合适。
宋雁书又在脑中演练了几遍,见似乎已无什么大的错漏,略略松了口气。
若这一招再行不通,她还有最后一招偷梁换柱,只是风险太大,还会在中书令面前暴露自己,不得万不得已时,还是不用为好。
见宋雁书脸色渐渐松快,李深叫道:“文瑞?”
洪文瑞本在一旁把玩腰间玉佩,突然听见这一声,直起腰来,茫然道:“怎么?”
见李深瞪向他,恍然大悟,对宋雁书道:“宋小姐有什么需要也可找我,我虽然不大爱管官场上的事——”
他嘻嘻一笑,冲李深抛了个媚眼,“——但李大哥的事,我都管!”
李深并未顾忌洪文瑞在此,直言自己手中有擅长暗杀之人,宋雁书就隐隐感到洪文瑞或许并不像他表面那样,是个天真无邪的富贵公子,此刻更是确信了。
于是微微一笑道:“若有需要,雁书便不与洪公子客气了。”
洪文瑞摆摆手道:“好说好说。”
李深补充道:“暗处之事我或可相助,朝廷明面上的一些事情,文瑞或还说得上两句话。”
从李府出来,宋雁书绕去城门处,避过夜巡的将士,将周围形势屋檐一一摸清,连街边商户用来压旗杆的石头也没放过,直至天边泛白,这才回家。
钟承守了一夜,见宋雁书平安归来,也松了一口气。
宋雁书心中有数后,这几日的困倦一下子都涌了上来,胡乱糊弄了两句,便回屋补觉去了。
不过戌时初,外面便不大看得见了,宋雁书换上夜行衣,偷偷翻墙出去。
上次王元说自己去李府一事恐怕已被中书令安插在李府的人知晓,此次还得更小心避过所有人才是。
亥正,宋雁书已到了李府外,她绕过李府正门,沿着高高的院墙来到东南角,倾耳听了一阵,环顾一周,登上高墙,翻了进去。
宋雁书脚步极轻,脚下又是荒草,动静几不可闻。
她小心地向那日的院子探去。
亥正一刻,桌上的茶已凉了,李深伸手去端,被大竹制止。
“凉。”
李深愣了一下,向大竹微微一笑,轻声道:“不碍事。”
大竹显然不赞同他这一观点,不由分说地拿开他的手,将茶杯递给靠在廊柱百无聊赖的人。
“换茶。热的。”
那人一横眉,环抱着双臂,并不伸手去接,“你怎么不去换?”
大竹不屑地看着他的细胳膊细腿,“你,没用。”
“你!”那人眼睛一瞪,正要反驳。
李深突然开口,制止了两人之间令人心烦的打闹,“闭嘴。”
那人心口一堵,瞧了眼李深的表情,一脸憋屈地拿过大竹一直递向他的茶杯,转身去换热茶了。
走出好几步,他才回头对李深冷哼道:“臭脾气。”
说完,果然见大竹对他怒目而视,于是哈哈一笑,向他做个了鬼脸,一溜烟跑开了。
那人热茶还没端来,宋雁书已到了凉亭。
她趴在亭上,见李深端坐在桌前,面色似乎有些焦躁。
大竹守在他身后,警惕地看着四周。
宋雁书见四下再无他人,正准备下去,忽然听见有脚步声,不由缩回身子,向那边看去。
只见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少年,面如冠玉,身着锦服,脚下慢悠悠地向这边来,但即便手中端着托盘,上放两盏茶,亦像是哪家备受宠爱的公子哥。
洪文瑞走近,见李深频频看向早已高悬的明月,将茶杯放到桌上,哼哼一笑道:“还没到时辰呢,李大哥你也忒沉不住气了,而且……”洪文瑞眼珠一转,“那宋小姐是大家闺秀,你偏要夜间相约,要我是宋小姐,我也不来。”
“洪文瑞!”李深沉下脸。
洪文瑞撇撇嘴举手道:“好好好,是我说错话了,宋小姐要来,肯定会来。”
李深拧起眉,正要斥责他不该拿宋雁书调笑,便听见一道清朗女声与一道飘逸的身形一起飘下。
“李公子相约,雁书怎会不来?”
李深定神看去,宋雁书已站在亭下,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皎白的月光倾泄在她身上,平添了几分朦胧,犹如月下仙子,带着些微寒月凉意,霎时就浇灭了他今夜的不安焦躁。
他本以为,宋雁书得知真相后,不会再来。
宋雁书的视线移向那个正瞪大眼睛看着她的锦衣公子。
“就是公子来送信的?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洪文瑞愣愣地抬头看了一眼亭子,又愣愣地转向宋雁书,意识到她是从何处突然出现时,双眼顿时一亮,“哇,宋小姐什么时候来的,”他哈哈看向大竹,“你厉害,宋小姐都到我们头顶了你都不知道,你可真厉害。”
大竹却不理会他的挑衅,眼神直直地看向宋雁书,显然他还记得那日的情形,身子已微微前倾,似乎下一秒便要窜上前来。
李深微微转动轮椅,上前道:“是,他是尚书右丞洪大人幼子洪文瑞。”
洪文瑞回头不满道:“我的老底怎么能你来揭呢?!”
说完,他笑嘻嘻地转向宋雁书,夸张地一揖礼道:“小生洪文瑞,字文乐,爱好鼓瑟吹笙,流连古玩字画……”
洪文瑞话还没说完,李深便示意大竹将他拖下来。
洪文瑞的滔滔不绝顿时被大竹一掌拍了回去,他夸张地捂住右肩,死死拉住亭柱,“没天理啦!……”
见李深瞪向他,又噎了回去,嘟囔着跟大竹坐到一旁去了。
宋雁书上前道:“李公子今夜相约,所为何事?”
李深将热茶端给宋雁书,道:“王元那边出事了。”
宋雁书心中一沉,手轻轻一颤,茶便泼出来了少许,荡在手上有些刺痛。
果然,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是她太着急了。
李深看向宋雁书的手,道:“宋小姐不必担心,王元此刻被他父亲关在府中,并无大事,而宋小姐与他相约之事,他也未曾吐露一字。”
宋雁书看向李深,李深看向洪文瑞道。
“因我身有残缺,王元每日都会来我这里看我有何需要,今日却迟迟未到,午间我担心他是否出了什么事,便让文瑞借口去王元府上找他,他便让文瑞带了消息出来,让你务必小心,最好能将人先送出城去。我便让文瑞来找宋小姐了。”
洪文瑞见宋雁书看向他,点头撇嘴道:“是,他还说,宋小姐的猜测属实,他有愧。”
宋雁书心下巨震,尽管她早已有此猜测,此刻听见洪文瑞这话,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她不由道:“他如何了?”
洪文瑞拧起眉,面上满是不忿,想起今日强闯进去看到的情形,似乎想说什么,但被李深一瞪,又偃旗息鼓地嘟囔道:“好得很。”
说完,他似乎是不甘心,又补了一句,“只是受了打击。”
宋雁书沉默片刻,愧疚道:“我不应当让他去的。”
那毕竟是他父亲……
李深看向宋雁书,轻声宽慰道:“王大人有此行径,王元早晚都会知道的,何况他是明事理的君子,早些知道对他来说或许是好事。”
见宋雁书脸上仍然难掩愧色,李深转移话题道:“宋小姐可将那几人送出城去了?”
宋雁书回神,摇头叹道:“城门处戒备森严,这几日又增了几队巡逻驻守,出城恐怕不易。”
李深沉默片刻,“宋小姐若信得过李某,李某愿意一试。”
宋雁书看向李深,那双黑色的眼珠不再如初见那日一般透着一股阴寒森意与死气,此刻定定地看着她时,愈发明亮如珠,一眼望去如初生婴孩一般纯粹,只是那眼底依旧藏着黑云翻涌。
宋雁书道:“李公子可有什么法子?”
李深顿了一顿,摇了摇头,似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因事发仓促,城中又已戒严多日,我此刻并无什么好办法,只是……”
李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李某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将他们安全送出去!”
果然……
宋雁书默了一瞬,还未说话,洪文瑞就悄无声息地弯腰凑到李深耳边,语气极轻地幽怨道:“你的命没了也送不出去他们。”
见李深脸色骤变,洪文瑞哈哈一笑,立马跳离李深身边,正好避过大竹一把擒向他的巨掌。
动作熟练地这一幕似乎已经发生过很多遍了。
洪文瑞见大竹怒目冲向他,忙逃出亭子举手大叫,“李大哥救命!”
“大竹。”
大竹停了下来,洪文瑞折返过来,躲着大竹身侧,绕进了亭子,嘟囔道:“说实话嘛。”
李深不再看向洪文瑞,见宋雁书的脸色似乎也不甚赞同,想了想道:“宋小姐可有法子?”
宋雁书问道:“李公子手中可还有那日的那些人?”
顾忌着洪文瑞在此,宋雁书并未说得太明白,李深却瞬间就反应过来。
“有,宋小姐需要几人?”
说完,他似乎有些犹豫,道:“只是他们擅长暗杀,若是在城门处与守城兵起冲突,恐怕不是对手。”
宋雁书笑道:“不需要起冲突,只是以防万一,若事情有变,只需要他们突然出现搅乱局面即可。”
到时候另一队做同样装扮的人就会趁乱窜出,混淆视听,让于浩他们能够脱离敌人视线,趁乱逃出城去。
而在此之前,城门处不可有半分异常,擅长暗杀隐匿的人用在此处正合适。
宋雁书又在脑中演练了几遍,见似乎已无什么大的错漏,略略松了口气。
若这一招再行不通,她还有最后一招偷梁换柱,只是风险太大,还会在中书令面前暴露自己,不得万不得已时,还是不用为好。
见宋雁书脸色渐渐松快,李深叫道:“文瑞?”
洪文瑞本在一旁把玩腰间玉佩,突然听见这一声,直起腰来,茫然道:“怎么?”
见李深瞪向他,恍然大悟,对宋雁书道:“宋小姐有什么需要也可找我,我虽然不大爱管官场上的事——”
他嘻嘻一笑,冲李深抛了个媚眼,“——但李大哥的事,我都管!”
李深并未顾忌洪文瑞在此,直言自己手中有擅长暗杀之人,宋雁书就隐隐感到洪文瑞或许并不像他表面那样,是个天真无邪的富贵公子,此刻更是确信了。
于是微微一笑道:“若有需要,雁书便不与洪公子客气了。”
洪文瑞摆摆手道:“好说好说。”
李深补充道:“暗处之事我或可相助,朝廷明面上的一些事情,文瑞或还说得上两句话。”
从李府出来,宋雁书绕去城门处,避过夜巡的将士,将周围形势屋檐一一摸清,连街边商户用来压旗杆的石头也没放过,直至天边泛白,这才回家。
钟承守了一夜,见宋雁书平安归来,也松了一口气。
宋雁书心中有数后,这几日的困倦一下子都涌了上来,胡乱糊弄了两句,便回屋补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