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魔族在魔尊魇罗麾下共有五位魔王。钟山神族长久避世,近万年来都不曾过问三界纷争。而月夕与花辰皆不足五千岁,从前对于这几位魔王之事属实知之甚少。
然而,这一次的“天魔之战”凶险异常,竟令月夕提早半月结束了凡间一世,她悻悻而归后也不免关心起这场战事。今日在花辰仙府拜访时,她才得知那位玄天魔王竟在此战重伤后生死未卜,至今仍是下落不明,整个魔族上下都在寻找他。
而天帝也已降下玉旨,法遣众神布下天网恢恢,掀天斡地也要搜到玄天魔王的下落。既有天帝的玉旨束缚,下界的山神们无论其山之大小,任谁也不敢在这个当口贸然离山疏忽职守,生怕自己成为这恢恢天网的漏洞。而花辰身为北极天柜山的山神,自然也是脱不开身,这才趁机嘱托月夕替他来哄一哄他的“醋坛子公主”。
其实,月夕连其他四位魔王的名字都不晓得,却唯独记得这位恶名昭著的“玄天魔王”炎朗。
传言中魔尊魇罗并无子嗣,炎朗为魔尊收养的义子。其年岁与功绩虽远不如其他几位魔王叔伯,却能授封“五魔”中最上一等——“天魔”一支的魔王之位,又力压群魔横扫千军成为整个魔族的储君,其雷霆手段已可想而知。
但月夕之所以知晓魔王炎朗,是因他的名号在三界龙族之中最为响亮。炎朗手中原有一柄无名魔刀,曾在几千年前的一场仙魔之战中斩杀过近千数龙众,故而被魔尊亲口赐名——“惊蛰”。
这位魔族储君又素来与妖族交好。自那一战后,就连妖族也开始盛传他“玄天千龙斩”的赫赫威名,“惊蛰”也一度令三界鳞虫、水族闻风丧胆。
可无论是“千龙斩”还是“万龙斩”,身为龙祖的涯晓上神偏偏对此安之若素。他既不过问,也不理会,始终笃守自上古遗留下来的法度——钟山绝不干涉天庭与魔族之争。
不仅如此,涯晓还十分不喜他们兄妹二人多打听天界之事。月夕唯一一次踏入天门,还是在飞升太乙散仙之时。若非仙者得道登仙之时,皆须拜木公、谒金母、升九天后入参三清,再拜太上而观元始【1】,恐怕涯晓当真是连一次天门也不想教她入得。
是以月夕若想听一听这些三界逸闻,还需得跑到静瑶这里打听。
月夕一念及此便惆怅万分,眼见静瑶一提及炎朗后酒喝得也愈发快了些,便宽慰道:“既然天庭与魔族皆在搜寻炎朗,却又迟迟没有他的下落,那他大约是已经死了吧?若是被天曹抢先寻得他尸身押回玉京山去,不知会被天界大殿下如何处置……”
“剥皮抽筋!” 静瑶蓦地拍案而起,半樽琼酿洒在了案上也置若罔闻,只顾一脸愤恨道,“大殿下最好再以天雷鞭尸三百,否则难解我龙族心头之恨!而且此番我北海龙祖——还要千恩万谢那最后一位‘伏魔神将’!若非他以‘和光剑’一剑重刺炎朗,这场仗打得怕是也没这么痛快!”
“哪一位神将?”月夕被静瑶一番动作惊得微微愣怔,又恍惚问道,“你说此次重伤炎朗的……竟不是战神?”
静瑶颇为无奈地一笑:“夕儿,在你眼中除了杳冥大元帅,天界怕是再无旁的英雄了吧?你大约还不知道,就在你投生凡界这段时日,天帝已经敕封了第七位‘伏魔神将’,正是这位扭转乾坤的——凌夜真君!”
“我仿佛从未听过这名号……” 月夕思来想去依旧费解,“一位藉籍无名的真君,你说他得了太上老君所铸的‘和光剑’?还一剑扭转乾坤?这位凌夜真君到底什么来头?”
“这……可是天界秘辛,我这下界小仙能得知也实属不易。你, 真想听?”静瑶一根玉指在青丝间轻绕了绕,同时挑眉瞟向月夕发髻间,显然是想卖个关子。
月夕心领神会,当即从发间取下了一枚通体莹润雪白却似玉非玉的雕龙簪子小心置于案上,继而嬉笑道:“借你把玩半个时辰。过会我若是醉了,小心它也跟着发疯!”
这支簪子是今年月夕的生辰宴上龙祖涯晓所赠的生辰礼,而且是他亲自锻造的独一无二的神器。簪首被雕琢成活神活现的“蟠龙翘首”模样,龙口中还衔着一颗绯红剔透的红珠。
此珠更是三界至宝,乃是缘于烛龙一族出生时便衔于口中的火精,可烛亮世间九阴之地。
静瑶轻轻执起宝簪,满意地一笑。她只晓得这是件稀世珍宝,名为“称心”。但花辰却曾打趣地唤它为“如意覆海簪”。她便一直好奇这根簪子到底能不能覆海,又到底厉害在何处,故而总想借来瞧瞧其中玄妙。
夜色虽已渐浓,二人依旧浅啄慢饮。月夕目光愈发迷离,透过一树流光溢彩的映水珊瑚凝在静瑶的眉眼之间,只听她将那所谓的天界“秘辛”娓娓道来。
静瑶所打探到的凌夜真君,原也只是天界众多真君中“平平无奇”的一位。过往的三千年里,他一直神隐于三十三重天的太清境中,跟随太上老君清修。至于他进入太清境之前的事迹,就连三十六诸天内诸多灵官、天曹也并不清楚。更不用问下界那些不足千岁的地仙、散仙,便是连听也未曾听过天界中还有这么一位神秘仙君。
原本在魔族攻破西北天关之时,天庭尚且只有六位“伏魔神将”,即:身为天兵主帅的战神——杳冥大元帅,久居北方荡魔的北极四圣真君,以及天帝陛下的长子——景晟大殿下。
可大元帅杳冥在此次出朝迎战前,竟伏乞天帝准允他在天界调遣一仙随军出战,此仙便是尚在太清天境修行未满的凌夜真君。
因此,这第七位“伏魔神将”其实是临危受命、破格授封的。不料他竟早已得了老君所赐“和光剑”,一剑刺中炎朗的同时也恰好扰乱了魔尊心神,又协助另五位神将破了“天魔诛仙阵”,为战神杳冥争取到了封印魔尊的绝妙时机。
由此可见,这位凌夜真君正是此次击退魔族四十万大军的关键。月夕猜他既能勇冠三军又一战成名,必是一位神威绝伦的奇男子。只可惜,静瑶毕竟身处下界,鲜少有机会入得天门,无法细微打探三十六天界之事,更遑论冠那于诸天中最上一层的渺渺大罗天。
那些大罗神仙真正的久远秘辛,于寻常地仙而言实在遥不可及。
谈天论地后已是酒过数巡。月夕已两靥飞霞、醉眼朦胧,匆匆收回“称心”后便要打道回府。临行前,她仍是不忘一阵软磨硬泡劝和兄嫂二人。静瑶被她磨得无可奈何,终于还是改口妥协:“罢了……过几日待我得了空,顺路去趟天柜山,瞧瞧他便是!”
月夕这才醉意盎然地作礼告辞。甫一遁出北海龙宫她便再懒得挪步,干脆从发间取下“称心”向前潇洒一掷,“龙簪”转眼间便化作一条威风凛凛的银龙伏于面前,只待她乘龙而归。
*
倏忽神龙摆尾,蜿蜒遨游。一路行随心动,心随意动,好一番称心快意。
片刻后,龙背上的月夕便忍不住恣意清歌起来,无奈她已酩酊不知醉,御龙时早就辨不清东南西北,托生水族入凡尘一世后,连醒酒诀也忘在了脑后。
待她稍微清醒些时,才发现眼前的水路已然不大对劲。不仅周遭越来越暗,还愈发弥漫起一股令她毛骨悚然的阴煞之气,想必是早已走错了方向。眼见前方几乎就要变得浑然一片黑,她猛然间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该不会是不知不觉走到了北海禁地——北溟魔渊?
北溟魔渊是上古北溟海底一处阴暗如幽冥般的万丈深壑,万年来聚九阴、集怨煞。倘若不足三千岁的寻常龙族误入其中,根本撑不住半个时辰。也正因如此,早在约万年之前龙祖涯晓便将此渊划为所有龙族的禁地。
关于这禁地的渊源,涯晓也曾私下里零零星星透露过:那深渊之下原来是上古鲲鹏一族被天庭灭族后的葬骨之地。鲲鹏原本是上古妖族,却在最后一任族长的带领下,几乎合族上下皆已堕魔,那埋骨之地也因此成了“魔渊”。
前方不足百丈处果然是一处怨煞沉沉的深渊,下方浑然一片黑暗,全然看不清到底有何物。
这些年月夕在龙族中曾听过不少关于北海的传说,深知北海自上古时期便诞生过不少大妖。此处既连龙族都不敢冒入的禁地,自然不宜久留。
可就她转身要溜走时,身后的北冥魔渊中却蓦地传来一声痛苦的哀鸣,吓得她愣愣顿在原地。凤鸣鹤唳、虎啸龙吟,她一听便能辨别出来,却唯独未曾听过哪一种生灵的哀鸣是这般悲彻心髓。
遽然一声龙吟接踵而至,正是来自银龙“称心”。好似在回应那声哀鸣,又仿佛在警惕她下方危险。正带她踌躇之际,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道已自前方深渊中漫溢而来。
月夕惊地一个激灵从龙背上跌落下来,不自觉间已凝神用灵力去探。结果却出乎意料,这血的主人根本毫无敌意。紧接着又是一声缠绵哀鸣响起,纵使她不是水族,也能真真切切听出这一声中带着极深的痛苦与不甘。
一个莫名其妙的念头油然而生,月息隐约觉得方才那一声哀鸣倒像是来自一只庞然大鱼。北海龙宫的仙酿一向后劲十足,借着酒劲,她终于拿定主意要去见识一下那条大鱼。
心念电转间,银龙已将口中所衔的红珠吞下。随后那两只龙眼竟合二为一,顷刻化作一只灯笼般大小的“巨目”,宛如一盏灼烁明灯将原本幽暗无垠的海水照得一片通明。
“称心”犹如白练飞流,逶迤千丈,载着月夕悄无声息地闯入那片死寂沉沉的海底墓穴。血红的暗流在四周悬腾时宛如狰狞的恶鬼,却皆也逃不过被万重绝壑所吞噬,任谁也无法窥见这阴暗淼茫的魔渊之底。
也不知过了多久,银龙倏然在虚空的海底逡巡不下,下方的水路也终于变得豁然开阔,却惊现一片骇目惊心的白色,几乎绵延覆盖了整个渊底,又被团团散开的浓郁鲜血所笼罩,令“称心”几乎没有落脚之地。
月夕极目之处尽是浩荡千里的森森骸骨,似鱼亦或似鸟,庞然如山且陈列有序。仿佛是由鲜血与白骨渲染出的诡异画境,足以令天宇骇、地庐惊。
?
然而,这一次的“天魔之战”凶险异常,竟令月夕提早半月结束了凡间一世,她悻悻而归后也不免关心起这场战事。今日在花辰仙府拜访时,她才得知那位玄天魔王竟在此战重伤后生死未卜,至今仍是下落不明,整个魔族上下都在寻找他。
而天帝也已降下玉旨,法遣众神布下天网恢恢,掀天斡地也要搜到玄天魔王的下落。既有天帝的玉旨束缚,下界的山神们无论其山之大小,任谁也不敢在这个当口贸然离山疏忽职守,生怕自己成为这恢恢天网的漏洞。而花辰身为北极天柜山的山神,自然也是脱不开身,这才趁机嘱托月夕替他来哄一哄他的“醋坛子公主”。
其实,月夕连其他四位魔王的名字都不晓得,却唯独记得这位恶名昭著的“玄天魔王”炎朗。
传言中魔尊魇罗并无子嗣,炎朗为魔尊收养的义子。其年岁与功绩虽远不如其他几位魔王叔伯,却能授封“五魔”中最上一等——“天魔”一支的魔王之位,又力压群魔横扫千军成为整个魔族的储君,其雷霆手段已可想而知。
但月夕之所以知晓魔王炎朗,是因他的名号在三界龙族之中最为响亮。炎朗手中原有一柄无名魔刀,曾在几千年前的一场仙魔之战中斩杀过近千数龙众,故而被魔尊亲口赐名——“惊蛰”。
这位魔族储君又素来与妖族交好。自那一战后,就连妖族也开始盛传他“玄天千龙斩”的赫赫威名,“惊蛰”也一度令三界鳞虫、水族闻风丧胆。
可无论是“千龙斩”还是“万龙斩”,身为龙祖的涯晓上神偏偏对此安之若素。他既不过问,也不理会,始终笃守自上古遗留下来的法度——钟山绝不干涉天庭与魔族之争。
不仅如此,涯晓还十分不喜他们兄妹二人多打听天界之事。月夕唯一一次踏入天门,还是在飞升太乙散仙之时。若非仙者得道登仙之时,皆须拜木公、谒金母、升九天后入参三清,再拜太上而观元始【1】,恐怕涯晓当真是连一次天门也不想教她入得。
是以月夕若想听一听这些三界逸闻,还需得跑到静瑶这里打听。
月夕一念及此便惆怅万分,眼见静瑶一提及炎朗后酒喝得也愈发快了些,便宽慰道:“既然天庭与魔族皆在搜寻炎朗,却又迟迟没有他的下落,那他大约是已经死了吧?若是被天曹抢先寻得他尸身押回玉京山去,不知会被天界大殿下如何处置……”
“剥皮抽筋!” 静瑶蓦地拍案而起,半樽琼酿洒在了案上也置若罔闻,只顾一脸愤恨道,“大殿下最好再以天雷鞭尸三百,否则难解我龙族心头之恨!而且此番我北海龙祖——还要千恩万谢那最后一位‘伏魔神将’!若非他以‘和光剑’一剑重刺炎朗,这场仗打得怕是也没这么痛快!”
“哪一位神将?”月夕被静瑶一番动作惊得微微愣怔,又恍惚问道,“你说此次重伤炎朗的……竟不是战神?”
静瑶颇为无奈地一笑:“夕儿,在你眼中除了杳冥大元帅,天界怕是再无旁的英雄了吧?你大约还不知道,就在你投生凡界这段时日,天帝已经敕封了第七位‘伏魔神将’,正是这位扭转乾坤的——凌夜真君!”
“我仿佛从未听过这名号……” 月夕思来想去依旧费解,“一位藉籍无名的真君,你说他得了太上老君所铸的‘和光剑’?还一剑扭转乾坤?这位凌夜真君到底什么来头?”
“这……可是天界秘辛,我这下界小仙能得知也实属不易。你, 真想听?”静瑶一根玉指在青丝间轻绕了绕,同时挑眉瞟向月夕发髻间,显然是想卖个关子。
月夕心领神会,当即从发间取下了一枚通体莹润雪白却似玉非玉的雕龙簪子小心置于案上,继而嬉笑道:“借你把玩半个时辰。过会我若是醉了,小心它也跟着发疯!”
这支簪子是今年月夕的生辰宴上龙祖涯晓所赠的生辰礼,而且是他亲自锻造的独一无二的神器。簪首被雕琢成活神活现的“蟠龙翘首”模样,龙口中还衔着一颗绯红剔透的红珠。
此珠更是三界至宝,乃是缘于烛龙一族出生时便衔于口中的火精,可烛亮世间九阴之地。
静瑶轻轻执起宝簪,满意地一笑。她只晓得这是件稀世珍宝,名为“称心”。但花辰却曾打趣地唤它为“如意覆海簪”。她便一直好奇这根簪子到底能不能覆海,又到底厉害在何处,故而总想借来瞧瞧其中玄妙。
夜色虽已渐浓,二人依旧浅啄慢饮。月夕目光愈发迷离,透过一树流光溢彩的映水珊瑚凝在静瑶的眉眼之间,只听她将那所谓的天界“秘辛”娓娓道来。
静瑶所打探到的凌夜真君,原也只是天界众多真君中“平平无奇”的一位。过往的三千年里,他一直神隐于三十三重天的太清境中,跟随太上老君清修。至于他进入太清境之前的事迹,就连三十六诸天内诸多灵官、天曹也并不清楚。更不用问下界那些不足千岁的地仙、散仙,便是连听也未曾听过天界中还有这么一位神秘仙君。
原本在魔族攻破西北天关之时,天庭尚且只有六位“伏魔神将”,即:身为天兵主帅的战神——杳冥大元帅,久居北方荡魔的北极四圣真君,以及天帝陛下的长子——景晟大殿下。
可大元帅杳冥在此次出朝迎战前,竟伏乞天帝准允他在天界调遣一仙随军出战,此仙便是尚在太清天境修行未满的凌夜真君。
因此,这第七位“伏魔神将”其实是临危受命、破格授封的。不料他竟早已得了老君所赐“和光剑”,一剑刺中炎朗的同时也恰好扰乱了魔尊心神,又协助另五位神将破了“天魔诛仙阵”,为战神杳冥争取到了封印魔尊的绝妙时机。
由此可见,这位凌夜真君正是此次击退魔族四十万大军的关键。月夕猜他既能勇冠三军又一战成名,必是一位神威绝伦的奇男子。只可惜,静瑶毕竟身处下界,鲜少有机会入得天门,无法细微打探三十六天界之事,更遑论冠那于诸天中最上一层的渺渺大罗天。
那些大罗神仙真正的久远秘辛,于寻常地仙而言实在遥不可及。
谈天论地后已是酒过数巡。月夕已两靥飞霞、醉眼朦胧,匆匆收回“称心”后便要打道回府。临行前,她仍是不忘一阵软磨硬泡劝和兄嫂二人。静瑶被她磨得无可奈何,终于还是改口妥协:“罢了……过几日待我得了空,顺路去趟天柜山,瞧瞧他便是!”
月夕这才醉意盎然地作礼告辞。甫一遁出北海龙宫她便再懒得挪步,干脆从发间取下“称心”向前潇洒一掷,“龙簪”转眼间便化作一条威风凛凛的银龙伏于面前,只待她乘龙而归。
*
倏忽神龙摆尾,蜿蜒遨游。一路行随心动,心随意动,好一番称心快意。
片刻后,龙背上的月夕便忍不住恣意清歌起来,无奈她已酩酊不知醉,御龙时早就辨不清东南西北,托生水族入凡尘一世后,连醒酒诀也忘在了脑后。
待她稍微清醒些时,才发现眼前的水路已然不大对劲。不仅周遭越来越暗,还愈发弥漫起一股令她毛骨悚然的阴煞之气,想必是早已走错了方向。眼见前方几乎就要变得浑然一片黑,她猛然间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该不会是不知不觉走到了北海禁地——北溟魔渊?
北溟魔渊是上古北溟海底一处阴暗如幽冥般的万丈深壑,万年来聚九阴、集怨煞。倘若不足三千岁的寻常龙族误入其中,根本撑不住半个时辰。也正因如此,早在约万年之前龙祖涯晓便将此渊划为所有龙族的禁地。
关于这禁地的渊源,涯晓也曾私下里零零星星透露过:那深渊之下原来是上古鲲鹏一族被天庭灭族后的葬骨之地。鲲鹏原本是上古妖族,却在最后一任族长的带领下,几乎合族上下皆已堕魔,那埋骨之地也因此成了“魔渊”。
前方不足百丈处果然是一处怨煞沉沉的深渊,下方浑然一片黑暗,全然看不清到底有何物。
这些年月夕在龙族中曾听过不少关于北海的传说,深知北海自上古时期便诞生过不少大妖。此处既连龙族都不敢冒入的禁地,自然不宜久留。
可就她转身要溜走时,身后的北冥魔渊中却蓦地传来一声痛苦的哀鸣,吓得她愣愣顿在原地。凤鸣鹤唳、虎啸龙吟,她一听便能辨别出来,却唯独未曾听过哪一种生灵的哀鸣是这般悲彻心髓。
遽然一声龙吟接踵而至,正是来自银龙“称心”。好似在回应那声哀鸣,又仿佛在警惕她下方危险。正带她踌躇之际,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道已自前方深渊中漫溢而来。
月夕惊地一个激灵从龙背上跌落下来,不自觉间已凝神用灵力去探。结果却出乎意料,这血的主人根本毫无敌意。紧接着又是一声缠绵哀鸣响起,纵使她不是水族,也能真真切切听出这一声中带着极深的痛苦与不甘。
一个莫名其妙的念头油然而生,月息隐约觉得方才那一声哀鸣倒像是来自一只庞然大鱼。北海龙宫的仙酿一向后劲十足,借着酒劲,她终于拿定主意要去见识一下那条大鱼。
心念电转间,银龙已将口中所衔的红珠吞下。随后那两只龙眼竟合二为一,顷刻化作一只灯笼般大小的“巨目”,宛如一盏灼烁明灯将原本幽暗无垠的海水照得一片通明。
“称心”犹如白练飞流,逶迤千丈,载着月夕悄无声息地闯入那片死寂沉沉的海底墓穴。血红的暗流在四周悬腾时宛如狰狞的恶鬼,却皆也逃不过被万重绝壑所吞噬,任谁也无法窥见这阴暗淼茫的魔渊之底。
也不知过了多久,银龙倏然在虚空的海底逡巡不下,下方的水路也终于变得豁然开阔,却惊现一片骇目惊心的白色,几乎绵延覆盖了整个渊底,又被团团散开的浓郁鲜血所笼罩,令“称心”几乎没有落脚之地。
月夕极目之处尽是浩荡千里的森森骸骨,似鱼亦或似鸟,庞然如山且陈列有序。仿佛是由鲜血与白骨渲染出的诡异画境,足以令天宇骇、地庐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