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浮氏的族医分外见效,或许是王对于御女的看望令她精神见长。女王养母似乎的确渐渐好了起来。
她甚至于某一天前往神庙在孟华天女的神像前磕了一个头
“你知道,我本身没有病得那么重。”御女在群庙中漫无目的地逛着,她的脸被寒气和脂粉映衬得格外苍白。
“再过几日,就应该下雪了。”
也许就是因为王来看过御女的缘故,北宫贵妃给予了御女诸多赏赐,浮氏的族医来往也愈发频繁。某日就连王女也得到了封赏;贵妃身旁最得用的寿嬷嬷亲自捧着一顶御赐的凤簪,十余匹布匹,西洋进口的万花筒、琉璃瓶、怀表等物,驾临了翠微阁殿。
“根据王女的星盘,三日后是很吉祥的日子。”寿嬷嬷满脸堆笑。
“所以她到底是要做什么呢?”女王一边研究着万花筒,一边和养母嘀咕道。
“北宫娘娘很喜欢你,这不好么?”御女抚摸着女王的背脊。这个动作总是让她想起那只将猫幼崽丢到翠微阁的老猫。
御女的确是要丢掉她。
三日后,女王被送往北辰宫。
公主坐在软轿间楞楞地望着窗外。
“娘不会有事吧?”她小心问道。
同乘的寿嬷嬷挑起了眉毛,“现在北宫娘娘才是你的娘!”女王立刻把头缩了回去。寿嬷嬷于是改缓和了语气,“娘娘慈爱,对御女多有照顾。圆姑姑和方姑姑也是难得的忠仆。公主宅心仁厚不假,可是殿下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王女,不,我们现在可以称呼她为公主了,因为刻有她姓名的玉牌被放在了北宫贵妃的玉牌旁,这就意味着北宫认同王女为自己的子嗣。凭空捏造的蓝血给予了公主公主般的尊荣,但公主只感受到了不知所措。
女王公主略过了这篇对话,她研究起北宫赏赐的万花筒,随后又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我能把我的猫儿也抱到北辰宫来么?”
“娘娘一碰见猫就会起疹子,陛下又怎么好让娘娘烦忧呢?”
公主不说话了,寿嬷嬷给予了公主许多点心,她全吃了下去。
高高矮矮的宫墙在窗外飞奔,北辰宫终于缓步走来。
抬到宫门口时,轿子落停了。公主以为要下轿,却被寿嬷嬷拦住。公主发现她闹了乌龙:抬轿的宦官皆歇下退出,另换了几个一样服色、衣帽周全的健妇抬轿。
轿子没有走正门,走了西角边门,“只有大王才从正门进来。”寿嬷嬷解释道。公主从帘子缝里瞄了眼正门。
轿子穿过了三重回廊,终于落定。轿后跟随的仆妇围拥而上,打起轿帘,扶公主下轿。
公主不太想让她们扶,但也没办法。众仆妇带公主走入一雕花门内,门口放着一张通体翠绿的玉插屏,上面刻着百鸟朝凤的图样。
转过插屏,又是几间小厅,而后才是北宫贵妃的正院。几个穿红着绿,如花似玉的宫女正捧着手炉,坐在台阶上闲聊,“公主来了。”她们笑了起来,声音犹如初春的鸟雀。公主隐约觉得听到了杜鹃的声音。她们争相为女王打起门帘,一面又回话道,“娘娘,公主到了。”
北宫贵妃被一群年轻的宫娥簇拥出来,将女王公主抱入怀里。
她抱了一下就放开了。
“好孩子,”她说,“以后你就跟着娘了,有什么吃的穿的缺的都和娘说,娘会照顾好你的。”
她又给女王递了点心,女王在车上吃了太多点心,嘴实在很干,可是她还是把点心吃了下去。杜鹃前来倒茶,偏偏又只倒了贵妃的。幸好浮氏算不上多话,她只略略叮嘱一二,便令人将公主领到新收拾的院落里去。
寿嬷嬷答应了,不久后又钻到了贵妃面前来,“娘娘放心,那只是个贪吃的傻孩子。咱们这儿可比翠微阁阔多了,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毕竟我不是她的生母,总是要小心一些。当然,那位也不是亲生的。”浮氏轻轻地垂下细长的眉眼,叹了口气,“我只希望,大王能看在我照料女王的情分上,能多记得我一点。”
寿嬷嬷也卡壳了。她与贵妃一同想起了早逝的章怀太子。她想,要是娘娘的孩子活着就好了。要是娘娘…能和王再有一个孩子…
…一个男孩子…就更好了。
王至今还没有成活的子嗣。
人们已隐隐将王的兄弟跋克作为下一任王来奉承,浮氏家族也试图抛却旧怨,将几个偏支的浮氏女子塞入跋克的帐中。可是宫中的浮氏们又如何甘心?王由得姓浮的太后所生,又由这个了不起的女人扶持上了王位,迎娶了浮氏的贵女,意图继续这个权势的循环。浮氏的妃嫔接连生下了被立为太子的子嗣,为她们的家族带来了短暂的荣耀。如今,王太后年迈,王子凋零,王后薨没,宫外浮氏的族人非但不感激挖井人带来的恩德,反而…
昨日权杖上最耀眼的宝石,明日就将成为丢弃在角落中的装饰。
“要是王后所生的那个孩子也活着就好了。”寿嬷嬷叹气道。
“浮梦境的贱种,我见一次扑杀一次。”浮梦境正是前王后的闺名。
寿嬷嬷后悔漏出了这句话。
浮氏的悲剧更多地出于人为,而非自然的灾祸。浮氏姐妹的纠葛也实在是难以一言尽述。
昔年北宫主位另有其人,而如今的贵妃当年只是一个贵人。
那位名为浮梦境的王后为固宠将她的庶妹送入宫中。浮贵人福德洪厚,率先生下一子。因为王登基十年只有这样一个儿子的缘故,这个孩子很快被浮梦境抱走作为养子,五岁后又得封太子。这就是本朝大名鼎鼎的章怀太子。
孰知浮梦境在养子册封后怀孕,养子因此成为了权势的阻碍而非助力。章怀太子因此夭亡,而浮王后和她新生的男孩也随即陪葬。
寿嬷嬷是亲手捧着那碗补药到王后殿去的。不得不承认,相比于贵妃心中仇恨的火焰,她投入毒药的剂量算得上是克制。
高楼的坍塌往往由木梁中的蛀洞引发。然而,哪怕木质的栋梁保养得再好,一场居心叵测的火焰也可以毁灭所有巍峨的建筑。
与此同时,大正宫内,王正为朝堂上的政事感到恼怒。
异国的使者需要做更多的生意,这是委婉的说法。殖民的流氓需要吸吮更多的鲜血,这才是事实的真相。他们从远方而来,带着火枪,铁船和杨梅疮病前来掠夺,却因为王对国家仍有掌控能力带上了温情默默的面纱。
请赐予我们购买香料的权限吧!这是我们远道而来至此的唯一目的。请放开口岸,请可怜可怜我们。我们的国家物产贫瘠,唯有得到上国和仁慈天子的施舍才勉强得以生存。
请收下我们的礼物吧!看看这些缎纱和棉布,上面的织花是多么的精致喜人。您为什么不放开口岸,让您的百姓也享受到如此高质且廉价的商品呢?王您为什么要考虑当地织工的死活?这不是您这样高贵的君王该思考的事情。您应当喝酒、抽烟、修建宫殿,玩弄珠宝,观看醉人的歌舞。那些贱民的生计与宫中花枝招展的嫔御又有什么关系?
请卖给我们更多的奴隶吧!我们会用那些棉纱、药物还有那些精巧到像是魔鬼的造物来换取。
你说轮船上那些被捆绑住的大梁人?他们生来就是奴隶,他们赌博欠了钱,他们想要到海外去找好生活…哎,都是些合法的来源!
不够多,不够多,大海对面那块殖民地上开荒的奴隶数量远远不够多。您为什么不把囚犯也卖给我呢?罗织罪名,哦不,执行正义的律法是最恰当不过的事情的事情。您为什么不肯耗费些微一点点的精力,动用些微微的权柄,为您和您的朋友谋取好处呢?
请进口更多的乌香吧!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快乐,不是么?尤其在这该死的世道?作为止痛剂,当然。不仅仅作为止痛剂。王的小儿麻痹症也需要更多的药物,您是感受过它的好处的。您为什么要反对这样利国利民的生计,将我们的诚心弃如敝屣?
王或许不擅长分辨人心的叵测。但是他至少拥有将原因和结果相连的智力。
他容许了官奴婢和囚犯的贩卖,国中的拐卖因此络绎不绝,乡野的田间再也看不见一个年轻人。
他接受了布匹交易的提议,繁荣集市上的工匠因此一户一户地饿死。他们没有了收入,而和殖民者的交易则买空了国中多余的粮食,他们往年的积蓄在通胀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他得到了乌香的治疗,却不幸变成了这种药物的瘾君子,国内所有的贵族子弟因此纷纷效仿,远远看去,仿佛大梁被一群鬼混所笼罩。
他这次想要拒绝了,除非那些外国人愿意把手里的火枪卖给他。
“那样的话,请出于友谊,为我们帮一个小小的忙。”一个秃顶黄须的胖子露出了熟念的微笑。
王又有点不确定了。他歪在床上,宣称自己的旧疾复发。
外国的使者退了下去。
“请普道大人来,我要问问他关于神灵的意见。”他抽了两管烟,才想起自己要做些什么。随后他顿了顿,说道,“也请我的兄弟来。”
她甚至于某一天前往神庙在孟华天女的神像前磕了一个头
“你知道,我本身没有病得那么重。”御女在群庙中漫无目的地逛着,她的脸被寒气和脂粉映衬得格外苍白。
“再过几日,就应该下雪了。”
也许就是因为王来看过御女的缘故,北宫贵妃给予了御女诸多赏赐,浮氏的族医来往也愈发频繁。某日就连王女也得到了封赏;贵妃身旁最得用的寿嬷嬷亲自捧着一顶御赐的凤簪,十余匹布匹,西洋进口的万花筒、琉璃瓶、怀表等物,驾临了翠微阁殿。
“根据王女的星盘,三日后是很吉祥的日子。”寿嬷嬷满脸堆笑。
“所以她到底是要做什么呢?”女王一边研究着万花筒,一边和养母嘀咕道。
“北宫娘娘很喜欢你,这不好么?”御女抚摸着女王的背脊。这个动作总是让她想起那只将猫幼崽丢到翠微阁的老猫。
御女的确是要丢掉她。
三日后,女王被送往北辰宫。
公主坐在软轿间楞楞地望着窗外。
“娘不会有事吧?”她小心问道。
同乘的寿嬷嬷挑起了眉毛,“现在北宫娘娘才是你的娘!”女王立刻把头缩了回去。寿嬷嬷于是改缓和了语气,“娘娘慈爱,对御女多有照顾。圆姑姑和方姑姑也是难得的忠仆。公主宅心仁厚不假,可是殿下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王女,不,我们现在可以称呼她为公主了,因为刻有她姓名的玉牌被放在了北宫贵妃的玉牌旁,这就意味着北宫认同王女为自己的子嗣。凭空捏造的蓝血给予了公主公主般的尊荣,但公主只感受到了不知所措。
女王公主略过了这篇对话,她研究起北宫赏赐的万花筒,随后又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我能把我的猫儿也抱到北辰宫来么?”
“娘娘一碰见猫就会起疹子,陛下又怎么好让娘娘烦忧呢?”
公主不说话了,寿嬷嬷给予了公主许多点心,她全吃了下去。
高高矮矮的宫墙在窗外飞奔,北辰宫终于缓步走来。
抬到宫门口时,轿子落停了。公主以为要下轿,却被寿嬷嬷拦住。公主发现她闹了乌龙:抬轿的宦官皆歇下退出,另换了几个一样服色、衣帽周全的健妇抬轿。
轿子没有走正门,走了西角边门,“只有大王才从正门进来。”寿嬷嬷解释道。公主从帘子缝里瞄了眼正门。
轿子穿过了三重回廊,终于落定。轿后跟随的仆妇围拥而上,打起轿帘,扶公主下轿。
公主不太想让她们扶,但也没办法。众仆妇带公主走入一雕花门内,门口放着一张通体翠绿的玉插屏,上面刻着百鸟朝凤的图样。
转过插屏,又是几间小厅,而后才是北宫贵妃的正院。几个穿红着绿,如花似玉的宫女正捧着手炉,坐在台阶上闲聊,“公主来了。”她们笑了起来,声音犹如初春的鸟雀。公主隐约觉得听到了杜鹃的声音。她们争相为女王打起门帘,一面又回话道,“娘娘,公主到了。”
北宫贵妃被一群年轻的宫娥簇拥出来,将女王公主抱入怀里。
她抱了一下就放开了。
“好孩子,”她说,“以后你就跟着娘了,有什么吃的穿的缺的都和娘说,娘会照顾好你的。”
她又给女王递了点心,女王在车上吃了太多点心,嘴实在很干,可是她还是把点心吃了下去。杜鹃前来倒茶,偏偏又只倒了贵妃的。幸好浮氏算不上多话,她只略略叮嘱一二,便令人将公主领到新收拾的院落里去。
寿嬷嬷答应了,不久后又钻到了贵妃面前来,“娘娘放心,那只是个贪吃的傻孩子。咱们这儿可比翠微阁阔多了,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毕竟我不是她的生母,总是要小心一些。当然,那位也不是亲生的。”浮氏轻轻地垂下细长的眉眼,叹了口气,“我只希望,大王能看在我照料女王的情分上,能多记得我一点。”
寿嬷嬷也卡壳了。她与贵妃一同想起了早逝的章怀太子。她想,要是娘娘的孩子活着就好了。要是娘娘…能和王再有一个孩子…
…一个男孩子…就更好了。
王至今还没有成活的子嗣。
人们已隐隐将王的兄弟跋克作为下一任王来奉承,浮氏家族也试图抛却旧怨,将几个偏支的浮氏女子塞入跋克的帐中。可是宫中的浮氏们又如何甘心?王由得姓浮的太后所生,又由这个了不起的女人扶持上了王位,迎娶了浮氏的贵女,意图继续这个权势的循环。浮氏的妃嫔接连生下了被立为太子的子嗣,为她们的家族带来了短暂的荣耀。如今,王太后年迈,王子凋零,王后薨没,宫外浮氏的族人非但不感激挖井人带来的恩德,反而…
昨日权杖上最耀眼的宝石,明日就将成为丢弃在角落中的装饰。
“要是王后所生的那个孩子也活着就好了。”寿嬷嬷叹气道。
“浮梦境的贱种,我见一次扑杀一次。”浮梦境正是前王后的闺名。
寿嬷嬷后悔漏出了这句话。
浮氏的悲剧更多地出于人为,而非自然的灾祸。浮氏姐妹的纠葛也实在是难以一言尽述。
昔年北宫主位另有其人,而如今的贵妃当年只是一个贵人。
那位名为浮梦境的王后为固宠将她的庶妹送入宫中。浮贵人福德洪厚,率先生下一子。因为王登基十年只有这样一个儿子的缘故,这个孩子很快被浮梦境抱走作为养子,五岁后又得封太子。这就是本朝大名鼎鼎的章怀太子。
孰知浮梦境在养子册封后怀孕,养子因此成为了权势的阻碍而非助力。章怀太子因此夭亡,而浮王后和她新生的男孩也随即陪葬。
寿嬷嬷是亲手捧着那碗补药到王后殿去的。不得不承认,相比于贵妃心中仇恨的火焰,她投入毒药的剂量算得上是克制。
高楼的坍塌往往由木梁中的蛀洞引发。然而,哪怕木质的栋梁保养得再好,一场居心叵测的火焰也可以毁灭所有巍峨的建筑。
与此同时,大正宫内,王正为朝堂上的政事感到恼怒。
异国的使者需要做更多的生意,这是委婉的说法。殖民的流氓需要吸吮更多的鲜血,这才是事实的真相。他们从远方而来,带着火枪,铁船和杨梅疮病前来掠夺,却因为王对国家仍有掌控能力带上了温情默默的面纱。
请赐予我们购买香料的权限吧!这是我们远道而来至此的唯一目的。请放开口岸,请可怜可怜我们。我们的国家物产贫瘠,唯有得到上国和仁慈天子的施舍才勉强得以生存。
请收下我们的礼物吧!看看这些缎纱和棉布,上面的织花是多么的精致喜人。您为什么不放开口岸,让您的百姓也享受到如此高质且廉价的商品呢?王您为什么要考虑当地织工的死活?这不是您这样高贵的君王该思考的事情。您应当喝酒、抽烟、修建宫殿,玩弄珠宝,观看醉人的歌舞。那些贱民的生计与宫中花枝招展的嫔御又有什么关系?
请卖给我们更多的奴隶吧!我们会用那些棉纱、药物还有那些精巧到像是魔鬼的造物来换取。
你说轮船上那些被捆绑住的大梁人?他们生来就是奴隶,他们赌博欠了钱,他们想要到海外去找好生活…哎,都是些合法的来源!
不够多,不够多,大海对面那块殖民地上开荒的奴隶数量远远不够多。您为什么不把囚犯也卖给我呢?罗织罪名,哦不,执行正义的律法是最恰当不过的事情的事情。您为什么不肯耗费些微一点点的精力,动用些微微的权柄,为您和您的朋友谋取好处呢?
请进口更多的乌香吧!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快乐,不是么?尤其在这该死的世道?作为止痛剂,当然。不仅仅作为止痛剂。王的小儿麻痹症也需要更多的药物,您是感受过它的好处的。您为什么要反对这样利国利民的生计,将我们的诚心弃如敝屣?
王或许不擅长分辨人心的叵测。但是他至少拥有将原因和结果相连的智力。
他容许了官奴婢和囚犯的贩卖,国中的拐卖因此络绎不绝,乡野的田间再也看不见一个年轻人。
他接受了布匹交易的提议,繁荣集市上的工匠因此一户一户地饿死。他们没有了收入,而和殖民者的交易则买空了国中多余的粮食,他们往年的积蓄在通胀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他得到了乌香的治疗,却不幸变成了这种药物的瘾君子,国内所有的贵族子弟因此纷纷效仿,远远看去,仿佛大梁被一群鬼混所笼罩。
他这次想要拒绝了,除非那些外国人愿意把手里的火枪卖给他。
“那样的话,请出于友谊,为我们帮一个小小的忙。”一个秃顶黄须的胖子露出了熟念的微笑。
王又有点不确定了。他歪在床上,宣称自己的旧疾复发。
外国的使者退了下去。
“请普道大人来,我要问问他关于神灵的意见。”他抽了两管烟,才想起自己要做些什么。随后他顿了顿,说道,“也请我的兄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