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弘历要接太后回宫的消息传出,海兰便知皇上对如懿有转圜之心,尽管她不知其中缘由,但终于长舒一口气,她深知如懿的心系在那人身上怕是一生都放不下了,只盼着他对她能好一些便好一些。
这一日,海兰正整理孩子们的衣物,弘历行至延禧宫,免了通传,径直走进殿内。还是熟悉的样子。如懿搬至翊坤宫前,海兰与其同住延禧宫,风雨同舟相知相持,如懿搬走后,海兰成延禧宫主位,延禧宫的一应摆设还保留着如懿在时的模样。
一袭月蓝色长锦衣,点缀着一缕烟紫色藤蔓蔷花,发丝简单挽成髻,仅装饰一枚银绿色镂花长簪。海兰与那一世无差,还是那样淡淡的,像她宫里的白色蔷薇,静静的却有一种柔韧的清丽。
他想起那一世,他与海兰也算相敬如宾偶尔闲话家常,也许是因着有共同爱护之人吧,他们之间多出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无关情爱无关风月,却让人舒服的十分美好。
风至卷珠帘,闲来拣衣裳。弘历看着这个景象,开始有些明白如懿所向往的寻常生活。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弘历扶起海兰,“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你宫里的蔷薇开的甚好。怎么,在收拾衣物吗。”
“臣妾想着夏天来了,在整理永琪和永璂换季的衣裳,索性把从前的也一并整理了。”
永璂…那一世也曾养在愉妃膝下,所以此时…
弘历拿起一件绣着如意祥纹的马褂。“这是…皇后的针脚,看大小,是永璂的衣裳吗?但朕瞧着仿佛有些年岁了。”
听她提起姐姐,海兰心里一动,面上还是那样淡笑着,“是永琪小时候,皇后娘娘绣的。”
“是了,她最喜欢绣这样的如意祥纹。”
那应该是帝后和睦的年岁,如懿给孩子们绣着小衣裳,弘历还调笑“有了孩子们,朕的衣裳要没着落了。”“皇上这么大人了,还吃自己儿子的醋么…”多年以后,那些当时只觉寻常的日子,被定格成画布,一帧一帧,不时于脑海闪过。岁月,总是把逝去的日子打磨的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朕瞧着永琪益发精进了,你教的很好。”
“臣妾愚钝,全赖早年养于皇后姐姐膝下,姐姐悉心教导。永琪的很多见闻是臣妾都不知的,他总说是从他皇阿玛和皇额娘那里学来的呢。”
“永琪天资聪颖,是不可多得的好孩子。”弘历想起那一世永琪英年早逝,不禁心中一恸。“朕看着永璂也长高了不少,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朕总觉得那孩子有些怕朕似的。”
“皇上,永璂还小,却已经很懂事,那么小小的人儿,臣妾瞧着他想额娘想的辛苦,却还是自己忍着不说。”
“那么往后还是让他跟着他皇额娘吧。”
(二)
“小主,明明合宫都知道是您用自己的血做药引救了皇上,可皇上却一点赏赐也没有。要迎太后回宫不说,还先去了愉妃那里,这不明摆着…”,永寿宫这里春蝉正伺候燕婉梳妆。
“本想着借这次机会,扳倒那一位…现在且不说赏赐,若能借此将功抵过过了这一关才好。”燕婉摆弄着手里的红宝石扳指暗暗思量“本宫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小主,您生养七公主九公主还有十四阿哥,又盛宠优渥,掌管后宫,借着这次的功劳,本可以一举登上皇贵妃之位。”春蝉安慰道:“奴婢觉得这次的事,干净利落,并没有任何纰漏。”
“皇上大病初愈,那些东西暂时不要再用了。”
“是,小主不用担心,皇上的病,乃是因着十三阿哥的死,加之与那一位和太后不睦,皇上自己不堪重负过度沉迷,又怎会怪到小主头上来。”
“还有,皇上初醒时一直唤着什么如意,不知是何意…”
“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外头的奴才越发不当心了!皇上来了也不通传。”
“是朕没让他们通传。”永寿宫富丽堂皇金碧耀眼的气派,当真的不减当年。燕婉还是那副娇弱温顺的模样。
“皇上~终于把您盼来了,永璐和璟妘天天盼着皇阿玛呢。”燕婉坐在偏榻上,为弘历捶着肩膀。那一世魏氏害死了他那么多孩子,害的他与如懿反目,这一世如懿被冷落十有八九也是她的原因,弘历思忖着道:“永璐和璟妘是朕的孩子,朕自是牵挂的紧。”
“是啊皇上~燕婉也是日夜记挂着孩子,只盼着他们健康成长,永璐从小体弱,臣妾真是怕…”燕婉拭去眼角的泪珠,“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臣妾听闻皇上要把十二阿哥送回翊坤宫,臣妾想着,十二阿哥是嫡子,凡事谨慎些确保万无一失的好,不妨再请钦天监瞧瞧。臣妾也是人母,只要孩子们平安,臣妾什么苦都愿承受,我想皇后姐姐应是与臣妾一样的心思。十三阿哥新去,不可重蹈覆辙啊。”
“放肆!钦天监的人胡言乱语,你贵为贵妃,也跟着人云亦云吗!”
“臣妾不敢!”燕婉慌忙跪倒在地,她深知皇后和十三阿哥的事是皇上的大忌,可眼看着皇后有东山再起之势,她却对皇上的心意摸不清头脑,不由的着急。“臣妾只是觉得请钦天监瞧瞧,若是无事,不光是臣妾,皇上和皇后娘娘也安心呐。”
“那就请钦天监来。”弘历听着像是永璟去世那一年,那是如懿与他毕生之痛,那时他误会如懿,让他们之间的隔阂开始深不见底。弘历恍然,方知不祥之气乃是说的如懿,那一世仿佛也是钦天监,直指永璟去世乃是和如懿八字相克,而那一世的事实却是…弘历的眼里闪着凌厉的光直指燕婉。可那一世,明明是令妃怀着七公主,而如今永璐璟妘都已出世…
“臣钦天监正史姜或语叩见皇上。”
“朕问你,如今朕大安了,定是不祥之气已过,十二阿哥送回翊坤宫可有什么不妥?”
“回禀皇上,恕臣直言,如臣之前所说,皇后娘娘生辰属阴,纵然贵为国母,沾染祥瑞之气,却有支撑不力之感。若遇流年或流月阴滞,加之阿哥或公主年幼,无以挡阴,便易相克而致阿哥体弱。另外,微臣…微臣上次未敢明言,微臣以为皇后娘娘的名字…略为单薄,纵使如今不详之气已过,为保万全,仍需三思,臣以为可待十二阿哥年岁稍长些再由皇后娘娘亲自抚养。”
“胡言乱语!”弘历按捺住自己的怒火。“皇后与朕夫妻本为一体,是不是连朕也要远离朕的皇子和公主?!还是说朕的皇后损朕龙体?!”
“皇上!微臣不敢!”姜或语闻言急急叩首,紧攥着的手心直冒冷汗。“皇上贵为天子,自是集日月之华,万邪不侵,皇子公主若能与皇上多亲近,必能福泽延绵。”
“照你如此说辞,若十二阿哥回翊坤宫抚养,朕每天去翊坤宫看他是不是就能保他不为阴气所侵?还能保皇后不为阴气所伤?”弘历提高了音调,大有震喝之意,旁边的令妃听闻心头一紧不禁眉头微锁。弘历瞧了她一眼,轻嗤一声。
“若如此,十二阿哥必能天佑无忧…皇后娘娘也,也能避阴就阳…”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诋毁皇后的名讳!”
“回…回皇上,臣罪该万死!但樱树多为粉,青色固然雅致,却有清凉孤寂之感。”弘历大惊,青樱,这一世的青樱为何没有改名字呢?弘历记得那一世如懿这个名字是太后所赐。
“无妨,朕为她赐个名便是。朕与皇后夫妻同体,诋毁皇后便是诋毁朕了。”燕婉听言猛吸一口凉气,浑然不知所措。底下跪着的姜或语早已颤颤发抖。
弘历径直起身出门,边走边下口谕“钦天监正史姜或语诋毁帝后,即刻杖毙。”
燕婉惊得愣在那里,待弘历走至院中才呆呆的说了句:“臣妾…恭送皇上。”
弘历要接太后回宫的消息传出,海兰便知皇上对如懿有转圜之心,尽管她不知其中缘由,但终于长舒一口气,她深知如懿的心系在那人身上怕是一生都放不下了,只盼着他对她能好一些便好一些。
这一日,海兰正整理孩子们的衣物,弘历行至延禧宫,免了通传,径直走进殿内。还是熟悉的样子。如懿搬至翊坤宫前,海兰与其同住延禧宫,风雨同舟相知相持,如懿搬走后,海兰成延禧宫主位,延禧宫的一应摆设还保留着如懿在时的模样。
一袭月蓝色长锦衣,点缀着一缕烟紫色藤蔓蔷花,发丝简单挽成髻,仅装饰一枚银绿色镂花长簪。海兰与那一世无差,还是那样淡淡的,像她宫里的白色蔷薇,静静的却有一种柔韧的清丽。
他想起那一世,他与海兰也算相敬如宾偶尔闲话家常,也许是因着有共同爱护之人吧,他们之间多出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无关情爱无关风月,却让人舒服的十分美好。
风至卷珠帘,闲来拣衣裳。弘历看着这个景象,开始有些明白如懿所向往的寻常生活。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弘历扶起海兰,“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你宫里的蔷薇开的甚好。怎么,在收拾衣物吗。”
“臣妾想着夏天来了,在整理永琪和永璂换季的衣裳,索性把从前的也一并整理了。”
永璂…那一世也曾养在愉妃膝下,所以此时…
弘历拿起一件绣着如意祥纹的马褂。“这是…皇后的针脚,看大小,是永璂的衣裳吗?但朕瞧着仿佛有些年岁了。”
听她提起姐姐,海兰心里一动,面上还是那样淡笑着,“是永琪小时候,皇后娘娘绣的。”
“是了,她最喜欢绣这样的如意祥纹。”
那应该是帝后和睦的年岁,如懿给孩子们绣着小衣裳,弘历还调笑“有了孩子们,朕的衣裳要没着落了。”“皇上这么大人了,还吃自己儿子的醋么…”多年以后,那些当时只觉寻常的日子,被定格成画布,一帧一帧,不时于脑海闪过。岁月,总是把逝去的日子打磨的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朕瞧着永琪益发精进了,你教的很好。”
“臣妾愚钝,全赖早年养于皇后姐姐膝下,姐姐悉心教导。永琪的很多见闻是臣妾都不知的,他总说是从他皇阿玛和皇额娘那里学来的呢。”
“永琪天资聪颖,是不可多得的好孩子。”弘历想起那一世永琪英年早逝,不禁心中一恸。“朕看着永璂也长高了不少,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朕总觉得那孩子有些怕朕似的。”
“皇上,永璂还小,却已经很懂事,那么小小的人儿,臣妾瞧着他想额娘想的辛苦,却还是自己忍着不说。”
“那么往后还是让他跟着他皇额娘吧。”
(二)
“小主,明明合宫都知道是您用自己的血做药引救了皇上,可皇上却一点赏赐也没有。要迎太后回宫不说,还先去了愉妃那里,这不明摆着…”,永寿宫这里春蝉正伺候燕婉梳妆。
“本想着借这次机会,扳倒那一位…现在且不说赏赐,若能借此将功抵过过了这一关才好。”燕婉摆弄着手里的红宝石扳指暗暗思量“本宫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小主,您生养七公主九公主还有十四阿哥,又盛宠优渥,掌管后宫,借着这次的功劳,本可以一举登上皇贵妃之位。”春蝉安慰道:“奴婢觉得这次的事,干净利落,并没有任何纰漏。”
“皇上大病初愈,那些东西暂时不要再用了。”
“是,小主不用担心,皇上的病,乃是因着十三阿哥的死,加之与那一位和太后不睦,皇上自己不堪重负过度沉迷,又怎会怪到小主头上来。”
“还有,皇上初醒时一直唤着什么如意,不知是何意…”
“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外头的奴才越发不当心了!皇上来了也不通传。”
“是朕没让他们通传。”永寿宫富丽堂皇金碧耀眼的气派,当真的不减当年。燕婉还是那副娇弱温顺的模样。
“皇上~终于把您盼来了,永璐和璟妘天天盼着皇阿玛呢。”燕婉坐在偏榻上,为弘历捶着肩膀。那一世魏氏害死了他那么多孩子,害的他与如懿反目,这一世如懿被冷落十有八九也是她的原因,弘历思忖着道:“永璐和璟妘是朕的孩子,朕自是牵挂的紧。”
“是啊皇上~燕婉也是日夜记挂着孩子,只盼着他们健康成长,永璐从小体弱,臣妾真是怕…”燕婉拭去眼角的泪珠,“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臣妾听闻皇上要把十二阿哥送回翊坤宫,臣妾想着,十二阿哥是嫡子,凡事谨慎些确保万无一失的好,不妨再请钦天监瞧瞧。臣妾也是人母,只要孩子们平安,臣妾什么苦都愿承受,我想皇后姐姐应是与臣妾一样的心思。十三阿哥新去,不可重蹈覆辙啊。”
“放肆!钦天监的人胡言乱语,你贵为贵妃,也跟着人云亦云吗!”
“臣妾不敢!”燕婉慌忙跪倒在地,她深知皇后和十三阿哥的事是皇上的大忌,可眼看着皇后有东山再起之势,她却对皇上的心意摸不清头脑,不由的着急。“臣妾只是觉得请钦天监瞧瞧,若是无事,不光是臣妾,皇上和皇后娘娘也安心呐。”
“那就请钦天监来。”弘历听着像是永璟去世那一年,那是如懿与他毕生之痛,那时他误会如懿,让他们之间的隔阂开始深不见底。弘历恍然,方知不祥之气乃是说的如懿,那一世仿佛也是钦天监,直指永璟去世乃是和如懿八字相克,而那一世的事实却是…弘历的眼里闪着凌厉的光直指燕婉。可那一世,明明是令妃怀着七公主,而如今永璐璟妘都已出世…
“臣钦天监正史姜或语叩见皇上。”
“朕问你,如今朕大安了,定是不祥之气已过,十二阿哥送回翊坤宫可有什么不妥?”
“回禀皇上,恕臣直言,如臣之前所说,皇后娘娘生辰属阴,纵然贵为国母,沾染祥瑞之气,却有支撑不力之感。若遇流年或流月阴滞,加之阿哥或公主年幼,无以挡阴,便易相克而致阿哥体弱。另外,微臣…微臣上次未敢明言,微臣以为皇后娘娘的名字…略为单薄,纵使如今不详之气已过,为保万全,仍需三思,臣以为可待十二阿哥年岁稍长些再由皇后娘娘亲自抚养。”
“胡言乱语!”弘历按捺住自己的怒火。“皇后与朕夫妻本为一体,是不是连朕也要远离朕的皇子和公主?!还是说朕的皇后损朕龙体?!”
“皇上!微臣不敢!”姜或语闻言急急叩首,紧攥着的手心直冒冷汗。“皇上贵为天子,自是集日月之华,万邪不侵,皇子公主若能与皇上多亲近,必能福泽延绵。”
“照你如此说辞,若十二阿哥回翊坤宫抚养,朕每天去翊坤宫看他是不是就能保他不为阴气所侵?还能保皇后不为阴气所伤?”弘历提高了音调,大有震喝之意,旁边的令妃听闻心头一紧不禁眉头微锁。弘历瞧了她一眼,轻嗤一声。
“若如此,十二阿哥必能天佑无忧…皇后娘娘也,也能避阴就阳…”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诋毁皇后的名讳!”
“回…回皇上,臣罪该万死!但樱树多为粉,青色固然雅致,却有清凉孤寂之感。”弘历大惊,青樱,这一世的青樱为何没有改名字呢?弘历记得那一世如懿这个名字是太后所赐。
“无妨,朕为她赐个名便是。朕与皇后夫妻同体,诋毁皇后便是诋毁朕了。”燕婉听言猛吸一口凉气,浑然不知所措。底下跪着的姜或语早已颤颤发抖。
弘历径直起身出门,边走边下口谕“钦天监正史姜或语诋毁帝后,即刻杖毙。”
燕婉惊得愣在那里,待弘历走至院中才呆呆的说了句:“臣妾…恭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