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女儿也想去…”知画拽着陈夫人的衣角,嘟着嘴道。
“知画,你如今大了,不可再这样调皮了,要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陈夫人怜爱的为她这 位小女儿梳着头。
“额娘,女工书画礼仪女儿哪一项落下了?可女儿已经很久没出门了,都快忘了外头什么样的了。”
“额娘,姐姐们都出阁了,家里都没有人跟女儿玩,闷得紧,如今好容易苏肯表哥哥来了,您就让女儿出去玩一会儿吧,就一会儿。”知画央求道。
“知画,你如今长大了,怎么能还和小时候一样。”
“嗯~呀~有什么不一样的。”知画小声的嘟囔道。忽然眼珠一转,像想起什么似的,“额娘,晴姐姐上次还说,让我帮她带咱们这边好玩的东西呢,您看,晴姐姐都送了我玉镯,这可是晴姐姐最爱的玉镯呢,额娘,女儿答应晴姐姐的。”
“青莲表姐,太后娘娘说,要叫着知画一起去呢。”这时如懿进来,见她们母女正聊着天,冲着知画眨眨眼,看着知画粉雕玉琢的模样,甚是喜欢,她想,她的璟兕若是活着,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吧。
“皇后娘娘,这孩子,太不懂规矩了…”
“表姐,她这个年纪正是对外面的世界新鲜的时候呢,咱们小时候何尝不是呢?”
“毕竟是女孩子家…”
“那女儿穿男装!”知画说着跑去拿出自己的行头。
“知画,不许胡闹。”陈夫人摇摇头冲如懿一个无奈的表情。
“表姐,难得大家高兴,随她去吧,她总共还能闹几年呢?左右过两年大了你拉她出去她都未必肯呢。”陈夫人长叹一口气,也只好由着知画。
一行人穿了便装出门,走到热闹的集市上,便下了马车自是一番游览。永璂没有出过宫兴奋的手舞足蹈,看到什么都新鲜,买了红颜六色的纸鸢和鬼脸面具还有那做的极可爱的瓷娃娃,纵然宫里锦衣玉食,但这民间的小玩意儿便是见都没见过的。就连永琪和永璋他们都兴致勃勃,跑着去看耍杂技的、比武卖艺的。“这里真是太热闹了太好玩了!”永璂一边拍着手一边说道。“到了晚上,这边的夜市还更好玩呢,是吧苏肯表哥哥。”苏肯看她一眼“嗯”了一声。永琪看看知画,她正一脸认真的为台上的人鼓掌,又看看苏肯,这个少年看上去比自己小两岁的样子,却是那么清峻、沉默稳重。
“苏肯可也曾学过武吗?”永琪好奇的问道。
“跟着家父略学过些皮毛。”苏肯朝他微微低头。
“苏肯表哥哥就知道谦虚,明明很厉害。”知画在一旁歪头说道。
“那是你见过的厉害的人少。”苏肯笑笑。这个少年笑起来甚是俊朗,连永琪都看呆了一下子。
如懿和海兰她们亦是满心欢喜,跟在后面打量这热闹非凡的集市。“最是人间烟火气。宫里的日子惯了,竟觉得民间的烟火气息如此生动。”如懿不禁脱口而出。海兰看了她一眼复而看弘历,露出一丝担忧的神色,但听弘历说道“如懿最是亲民,”才放下一颗心来。经过一个小绣坊,一对年轻夫妻,外头摆着各式各样的手绣丝绸和罗扇,还有些许字画,甚是温馨风雅,如懿竟生出几分羡艳来。海兰说道,“百姓安居乐业,当真是太平盛世了。”
也走到卖武艺的地方,弘历说道“上头的人身手不错”,示意傅恒给了些打赏。“你们几个可有兴趣切磋切磋?”弘历看向几个晚辈。“永璋?”永璋看着弘历有些怯怯的,弘历看他那个样子,想起那一世,自己对他过于苛责,最后竟是惶惶而终。“去吧,朕记得前几日见到你,武艺精湛了不少。”弘历拍拍他的肩膀。一旁的纯贵妃绿筠先是捏了一把汗而后竟有些心酸闪出几滴泪光来,弘历甚少对永璋如此温和。
永璋上台,与那其中一人过了十几招,虽然说不上身手非凡,但也算的上不错。“承让了。”比完永璋向那人作揖。“不错,是比从前精进了”,弘历朝着绿筠说道。绿筠点头“永璋,他很用心了。”接着永琪与福康安亦分别跟那两人过了招,几乎几招便见分晓,弘历满意的颔首,绿筠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记得苏肯也是学过武的。”弘历问道。“回…老爷,只是学了些皮毛。”
“那也让我们瞧瞧,你就权当练练手了。”弘历看着这个孩子颇为内敛,鼓励的说道。
“去吧,姑母也没见过你练武呢。”如懿向他示意。
“是。”说罢便也飞身上台,□□招的样子便也降服那人。“不错,你年纪还小,底子却已不错,以后就跟着永琪他们一处学,必也能卓尔不群。”一旁的纳里既感欣慰又有些担忧,如懿则有些诧异,海兰看着如懿不禁舒展眉头又放下一丝心,绿筠的忧虑仿佛又多了一层,傅恒则打量着这个少年,多年经验他心知这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既欣赏又闪过一丝微微的紧张。
次日,一行人又乘马车去了观海塘,登上观海塘阁,海塘江潮之势浩然,雾气绕天,浪潮翻滚,颇有龙飞凤舞之势。“涛似连山喷雪来,海塘之景,是不容错过的壮观景色”弘历赞叹道,他记得那一世南巡,每一次他必来观海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怪不得历代诗人都喜称颂,连臣妾一女子亦觉其浩然之气。”如懿亦赞。“如懿,这就是我们的大清江山。” 弘历当下便下令兴修水利。接着又去海神庙与如懿一同祭拜海神。
这数十日,弘历问过海宁总督事宜,白日常带着永璋永琪富察父子等人走访民巷,行之所至民有疾苦处,便免了当地赋税,一时间民众拥戴感念。另亦遍访古迹,晚间十分同太后与如懿一众人请了民间戏班赏戏,抑或欣赏夜晚街市之灯如昼花千树之景。如此便辞了海宁,前往金陵。因太后极其喜爱四姑娘,便带在身边,封了荣格格。
金陵古都,秦淮之畔,一行人乘御船居于江上。微风柔煦,水波潋滟,歌舞升平,秦淮之醉人,果然名不虚传。
“四姑娘在做什么呢?”永琪带着永璂于长廊走过,路过太后的御船,看到知画正摆弄着一个偌大的荷花。
“五阿…五公子竟不知么,这是许愿灯啊。”知画举起手里的荷花给永琪看。
“额,哦,方才没有看见灯,是以没认出来。”永琪挠了下头。
知画点了灯,放于那荷花中间,置于水上,双手合十许了愿。
“你…许的什么愿?”永琪问道。
“人家说许了的愿说出来就不灵了呢。”知画摇着头看着永琪。
“四姐姐,你便告诉我们罢,愿既许了,那灯飘远了,又跟说和不说有什么关系呢。”永璂好奇的说道。
“嗯…不行,那我要再许一个愿,才能告诉你们。”说着她又点了一盏灯,复又双手合十。
“刚才那个愿望是,愿这太平之世,永盛不衰。”说罢便起身回御船。永琪听言一怔,这个小小女子,竟有如此之胸怀。
“好姐姐,那后一个愿望又是什么呢?”永璂朝着知画的背影喊着。
“自己———去猜————”知画回应。
永琪笑着摸一摸永璂的头,“后一个愿望是,前一个愿望说出来也不会不灵。”
永璂恍然大悟“还是五哥聪明!”说罢二人便继续前往弘历的御船。
弘历此时刚接到寒部再起纷乱,正与傅恒、纳里一起商议对策。
“寒部几番作乱,朕要御驾亲征!”弘历颇有些愤然。
“皇上,御驾亲征固然能威震寒部,但区区寒部,却劳圣上亲征,会让他人以为我大清无可用之将。臣愿领兵前往,不平寒部不归!”傅恒俯身请命。
“儿臣亦愿随征!”永琪才刚进来,便听到寒部作乱之势,旋即附身请命。
“好!富察傅恒,爱新觉罗永琪,富察福康安,朕命你们即刻回京领兵,出征寒部!”
“儿臣遵旨!”“臣遵旨!”
燕婉有了身孕的消息传到如懿这里时,如懿与海兰和绿筠正在御船闲话赏景。
“皇上这两个月来并不曾宠幸她,去她宫里也只是看看永璐和璟妘,怎得,还能有了身孕?”绿筠一脸狐疑。
“说是已经三个月了,算起来那时她正盛宠优渥,若说有身孕也不惊奇。”如懿说道。
“咱们的皇上,这阵子怎得就忽然有些冷落了她呢?难道,难道皇上知道了些什么她见不得人的事?”绿筠不解的问。
“但说无凭的事,咱们还是不要胡乱猜测。”如懿想起嘉贵妃去世时所说并没有害璟兕之言,她一直心有疑虑,永璇落马与璟兕之死是否是他人的圈套。但空想无凭,尽管她对燕婉并无好感,却也无法证实她做了什么。
“我倒觉得,皇上不是对她冷落了,而是忽然转了性子。”海兰说道。
“是了,就比方说南巡,这一次皇上更多的注重民生朝政,这一次连歌舞登船都免了呢。以前南巡,必去杭州西湖观景,这一次也免了呢。”绿筠想起弘历对永璋太多的转变,温声赞同。
三人都颇有疑虑,却又难猜因由。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帘外是永琪的声音。绿筠便起身回自己船上。
“永琪快进来吧。”永琪走进便俯身叩首。“儿臣即将随傅恒将军出征寒部,特来与皇额娘额娘辞行。”
“什么?!”如懿和海兰几乎异口同声。如懿扶起永琪,心疼的说道,“永琪,此番前去,务必小心,答应皇额娘,一定要毫发无损的回来。”
海兰握着永琪的手说道,“永琪,这是你第一次出征,不要辜负你皇阿玛的期望。”
永琪用力的点头,再次俯身叩首,“儿臣定能平安归来,请皇额娘额娘切勿挂怀。”
如懿紧紧握住海兰的手,那力量厚重的让人安下心来。
“知画,你如今大了,不可再这样调皮了,要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陈夫人怜爱的为她这 位小女儿梳着头。
“额娘,女工书画礼仪女儿哪一项落下了?可女儿已经很久没出门了,都快忘了外头什么样的了。”
“额娘,姐姐们都出阁了,家里都没有人跟女儿玩,闷得紧,如今好容易苏肯表哥哥来了,您就让女儿出去玩一会儿吧,就一会儿。”知画央求道。
“知画,你如今长大了,怎么能还和小时候一样。”
“嗯~呀~有什么不一样的。”知画小声的嘟囔道。忽然眼珠一转,像想起什么似的,“额娘,晴姐姐上次还说,让我帮她带咱们这边好玩的东西呢,您看,晴姐姐都送了我玉镯,这可是晴姐姐最爱的玉镯呢,额娘,女儿答应晴姐姐的。”
“青莲表姐,太后娘娘说,要叫着知画一起去呢。”这时如懿进来,见她们母女正聊着天,冲着知画眨眨眼,看着知画粉雕玉琢的模样,甚是喜欢,她想,她的璟兕若是活着,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吧。
“皇后娘娘,这孩子,太不懂规矩了…”
“表姐,她这个年纪正是对外面的世界新鲜的时候呢,咱们小时候何尝不是呢?”
“毕竟是女孩子家…”
“那女儿穿男装!”知画说着跑去拿出自己的行头。
“知画,不许胡闹。”陈夫人摇摇头冲如懿一个无奈的表情。
“表姐,难得大家高兴,随她去吧,她总共还能闹几年呢?左右过两年大了你拉她出去她都未必肯呢。”陈夫人长叹一口气,也只好由着知画。
一行人穿了便装出门,走到热闹的集市上,便下了马车自是一番游览。永璂没有出过宫兴奋的手舞足蹈,看到什么都新鲜,买了红颜六色的纸鸢和鬼脸面具还有那做的极可爱的瓷娃娃,纵然宫里锦衣玉食,但这民间的小玩意儿便是见都没见过的。就连永琪和永璋他们都兴致勃勃,跑着去看耍杂技的、比武卖艺的。“这里真是太热闹了太好玩了!”永璂一边拍着手一边说道。“到了晚上,这边的夜市还更好玩呢,是吧苏肯表哥哥。”苏肯看她一眼“嗯”了一声。永琪看看知画,她正一脸认真的为台上的人鼓掌,又看看苏肯,这个少年看上去比自己小两岁的样子,却是那么清峻、沉默稳重。
“苏肯可也曾学过武吗?”永琪好奇的问道。
“跟着家父略学过些皮毛。”苏肯朝他微微低头。
“苏肯表哥哥就知道谦虚,明明很厉害。”知画在一旁歪头说道。
“那是你见过的厉害的人少。”苏肯笑笑。这个少年笑起来甚是俊朗,连永琪都看呆了一下子。
如懿和海兰她们亦是满心欢喜,跟在后面打量这热闹非凡的集市。“最是人间烟火气。宫里的日子惯了,竟觉得民间的烟火气息如此生动。”如懿不禁脱口而出。海兰看了她一眼复而看弘历,露出一丝担忧的神色,但听弘历说道“如懿最是亲民,”才放下一颗心来。经过一个小绣坊,一对年轻夫妻,外头摆着各式各样的手绣丝绸和罗扇,还有些许字画,甚是温馨风雅,如懿竟生出几分羡艳来。海兰说道,“百姓安居乐业,当真是太平盛世了。”
也走到卖武艺的地方,弘历说道“上头的人身手不错”,示意傅恒给了些打赏。“你们几个可有兴趣切磋切磋?”弘历看向几个晚辈。“永璋?”永璋看着弘历有些怯怯的,弘历看他那个样子,想起那一世,自己对他过于苛责,最后竟是惶惶而终。“去吧,朕记得前几日见到你,武艺精湛了不少。”弘历拍拍他的肩膀。一旁的纯贵妃绿筠先是捏了一把汗而后竟有些心酸闪出几滴泪光来,弘历甚少对永璋如此温和。
永璋上台,与那其中一人过了十几招,虽然说不上身手非凡,但也算的上不错。“承让了。”比完永璋向那人作揖。“不错,是比从前精进了”,弘历朝着绿筠说道。绿筠点头“永璋,他很用心了。”接着永琪与福康安亦分别跟那两人过了招,几乎几招便见分晓,弘历满意的颔首,绿筠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记得苏肯也是学过武的。”弘历问道。“回…老爷,只是学了些皮毛。”
“那也让我们瞧瞧,你就权当练练手了。”弘历看着这个孩子颇为内敛,鼓励的说道。
“去吧,姑母也没见过你练武呢。”如懿向他示意。
“是。”说罢便也飞身上台,□□招的样子便也降服那人。“不错,你年纪还小,底子却已不错,以后就跟着永琪他们一处学,必也能卓尔不群。”一旁的纳里既感欣慰又有些担忧,如懿则有些诧异,海兰看着如懿不禁舒展眉头又放下一丝心,绿筠的忧虑仿佛又多了一层,傅恒则打量着这个少年,多年经验他心知这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既欣赏又闪过一丝微微的紧张。
次日,一行人又乘马车去了观海塘,登上观海塘阁,海塘江潮之势浩然,雾气绕天,浪潮翻滚,颇有龙飞凤舞之势。“涛似连山喷雪来,海塘之景,是不容错过的壮观景色”弘历赞叹道,他记得那一世南巡,每一次他必来观海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怪不得历代诗人都喜称颂,连臣妾一女子亦觉其浩然之气。”如懿亦赞。“如懿,这就是我们的大清江山。” 弘历当下便下令兴修水利。接着又去海神庙与如懿一同祭拜海神。
这数十日,弘历问过海宁总督事宜,白日常带着永璋永琪富察父子等人走访民巷,行之所至民有疾苦处,便免了当地赋税,一时间民众拥戴感念。另亦遍访古迹,晚间十分同太后与如懿一众人请了民间戏班赏戏,抑或欣赏夜晚街市之灯如昼花千树之景。如此便辞了海宁,前往金陵。因太后极其喜爱四姑娘,便带在身边,封了荣格格。
金陵古都,秦淮之畔,一行人乘御船居于江上。微风柔煦,水波潋滟,歌舞升平,秦淮之醉人,果然名不虚传。
“四姑娘在做什么呢?”永琪带着永璂于长廊走过,路过太后的御船,看到知画正摆弄着一个偌大的荷花。
“五阿…五公子竟不知么,这是许愿灯啊。”知画举起手里的荷花给永琪看。
“额,哦,方才没有看见灯,是以没认出来。”永琪挠了下头。
知画点了灯,放于那荷花中间,置于水上,双手合十许了愿。
“你…许的什么愿?”永琪问道。
“人家说许了的愿说出来就不灵了呢。”知画摇着头看着永琪。
“四姐姐,你便告诉我们罢,愿既许了,那灯飘远了,又跟说和不说有什么关系呢。”永璂好奇的说道。
“嗯…不行,那我要再许一个愿,才能告诉你们。”说着她又点了一盏灯,复又双手合十。
“刚才那个愿望是,愿这太平之世,永盛不衰。”说罢便起身回御船。永琪听言一怔,这个小小女子,竟有如此之胸怀。
“好姐姐,那后一个愿望又是什么呢?”永璂朝着知画的背影喊着。
“自己———去猜————”知画回应。
永琪笑着摸一摸永璂的头,“后一个愿望是,前一个愿望说出来也不会不灵。”
永璂恍然大悟“还是五哥聪明!”说罢二人便继续前往弘历的御船。
弘历此时刚接到寒部再起纷乱,正与傅恒、纳里一起商议对策。
“寒部几番作乱,朕要御驾亲征!”弘历颇有些愤然。
“皇上,御驾亲征固然能威震寒部,但区区寒部,却劳圣上亲征,会让他人以为我大清无可用之将。臣愿领兵前往,不平寒部不归!”傅恒俯身请命。
“儿臣亦愿随征!”永琪才刚进来,便听到寒部作乱之势,旋即附身请命。
“好!富察傅恒,爱新觉罗永琪,富察福康安,朕命你们即刻回京领兵,出征寒部!”
“儿臣遵旨!”“臣遵旨!”
燕婉有了身孕的消息传到如懿这里时,如懿与海兰和绿筠正在御船闲话赏景。
“皇上这两个月来并不曾宠幸她,去她宫里也只是看看永璐和璟妘,怎得,还能有了身孕?”绿筠一脸狐疑。
“说是已经三个月了,算起来那时她正盛宠优渥,若说有身孕也不惊奇。”如懿说道。
“咱们的皇上,这阵子怎得就忽然有些冷落了她呢?难道,难道皇上知道了些什么她见不得人的事?”绿筠不解的问。
“但说无凭的事,咱们还是不要胡乱猜测。”如懿想起嘉贵妃去世时所说并没有害璟兕之言,她一直心有疑虑,永璇落马与璟兕之死是否是他人的圈套。但空想无凭,尽管她对燕婉并无好感,却也无法证实她做了什么。
“我倒觉得,皇上不是对她冷落了,而是忽然转了性子。”海兰说道。
“是了,就比方说南巡,这一次皇上更多的注重民生朝政,这一次连歌舞登船都免了呢。以前南巡,必去杭州西湖观景,这一次也免了呢。”绿筠想起弘历对永璋太多的转变,温声赞同。
三人都颇有疑虑,却又难猜因由。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帘外是永琪的声音。绿筠便起身回自己船上。
“永琪快进来吧。”永琪走进便俯身叩首。“儿臣即将随傅恒将军出征寒部,特来与皇额娘额娘辞行。”
“什么?!”如懿和海兰几乎异口同声。如懿扶起永琪,心疼的说道,“永琪,此番前去,务必小心,答应皇额娘,一定要毫发无损的回来。”
海兰握着永琪的手说道,“永琪,这是你第一次出征,不要辜负你皇阿玛的期望。”
永琪用力的点头,再次俯身叩首,“儿臣定能平安归来,请皇额娘额娘切勿挂怀。”
如懿紧紧握住海兰的手,那力量厚重的让人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