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方逝,京城最大的茗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伙计娴熟,往来于茗铺之间,奔忙无休。
“客官!您的茶来咯!”
方桌周围坐着几名高谈阔论的男子,其中一位身着窄袖半臂长衫,端起茶碗,大口饮茗,顿而蹙眉,高声唤来小厮,神情不悦道:“此茶怎的无味?加点盐来!”
旁的圆领长衫男子附和:“再来点桂皮!”
伙计忙应好。
继而,方桌有人挑起话头。
“听说了吗?咱们大盛朝出了一位女将军!”
圆领长衫男子惊奇道:“竟有这等事?”
半臂长衫男子咂舌:“这倒是件稀奇事儿!”
另一位褐色长衫男子则是早有听闻,“传闻这位女将军英姿飒爽,身量如男子般高挑,最为关键的是她力大无比!赤手空拳便可打穿一堵墙,单手可举起一头猪!”
男子声音洪亮,不远处的雅座,形容貌美的白衣公子也不禁莞尔。
方桌另三人纷纷停下动作,表示不信。
男子感慨道:“有此神力,上阵杀敌,报效家国,乃是一位女英雄。”
圆领男子好奇:“可知这位女将军芳龄?”他不由想象出一个面目狰狞且四肢壮实的轮廓。
“不知,只是传言似乎还未成亲。”
半臂长衫断言:“看来这位女将军的婚事难咯!”
“时下以白皙瘦弱为美,这位女将军征战沙场,想必是皮肤黝黑,又力大无比,必然身形粗壮,军营中多是男子,行为粗犷,说不定这女将军也是如此。”
雅座的白衣公子很是认可,微微颔首,“有理。”纤细修长的手指拿起茶杯轻啄一口。
身旁的侍从也是点头:“这样的女子,京城世家断然看不上。”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方桌四人的话题变了变。
“我还听闻一件趣事儿,几日前,赵国公的幼子在云春楼喝得酩酊大醉,被赵国公动了家法,还在祠堂跪了一夜呢!”
“荒唐的是,他第二日又去了云春楼,活脱脱一个轻薄浮浪子弟。”
白衣公子面无表情,一时间觉得手里的糕点有些难以下咽,后背的伤口痛感清晰了几分。
侍从想要出面制止几人的谈论,却被一把折扇拦下,白衣公子勾唇一笑,“算了,今日本公子心情甚好,不与他们计较,回府。”
白衣公子走后,方桌那几人的继续闲谈。“赵国公是何等人物,大盛朝人尽皆知的功勋,家中怎么会有这般纨绔子弟!”
“他的两位兄长都在朝为官,可都是大有作为的君子做派......”
几人摇头,为之惋惜。
翌日。
太子率众臣于城门外等候凯旋归来的大盛将士。
众人望着远处的将士,初见一个挺拔的身姿,而整齐有力的马蹄声愈发清晰,太子问:“那便是谢将军?”
有人立马答道:“是的,是一位女将军。”
太子轻捻手中的白玉扳指,若有所思。
谢姞身穿铠甲,端立于骏马之上,望向京城的城门,目光灼灼,神色从容,微微牵起唇角,遽然一笑。
等靠近些,众将士下马,步行至太子面前,单膝叩首。
“参见太子!”
太子:“各位快快请起,此次成功击退外敌,保我大盛百姓安康,各位功不可没!”
谢姞行叉手礼:“臣等誓死效忠大盛!”
身后众将士亦齐声大喊:“誓死效忠大盛!”
太子热泪盈眶,连连称好:“父皇今日于宫中设宴,为各位庆功!”
谢姞自喜上眉梢,身后的盛军欢欣鼓舞。
京城百姓皆知朝廷打了胜仗,各家各户夹道欢迎,谢姞乘黑马徐行,眉欢眼笑,一派喜气洋洋。
马上之人鼻梁高挺,英气勃发,唇角挂着笑。
人群中有人惊叹:“真是一位俊俏的女将军啊!”
还有未出阁的女子红了脸,低头绞着手中的帕子,不敢多看谢姞。
大胆些的女子则是直接对着谢姞喊道:“将军英姿,美且帅也!”
谢姞闻言,唇角微凝。
酒楼二楼,几位贵公子品茗看戏,今日这大街小巷好不热闹。几位向来是喜欢凑热闹的主,自然不会错过,早早地订下这雅间,悠闲地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
左闻不禁调侃:“看来过了今日,瑜公子在京城女子心中的地位有些不稳当了。”
旁侧一声嗤笑。
明瑜半倚椅背,精致的眉眼染上笑意,目视下方骑马而过之人,嗓音慵懒:“放心,也不会有多少时日。”
有人附和:“也是,在她们的心中定然还是瑜公子貌美。”
明瑜瞥了这人一眼,没有说话。
左闻笑笑,“都说这谢将军力大无穷,我还以为会是一副壮实的模样,没想到就是比寻常女子稍挺拔些,都有些怀疑这传闻的真假了。”
明瑜作认真状:“要不你去试试?一定很好玩。”
“呵,你是不顾我的死活了。”左闻没给他好脸色。
雅间之人纷纷出主意,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想法子如何去探一探这女将军的实力,吵得明瑜头疼,轻揉了一下太阳穴。
左闻见状,“行了,你们那都是馊主意,且看着吧,自然有人按耐不住。”
明瑜挑眉,望向谢姞的背影,不知在想什么。
将军府门前。
高公公堆着笑脸,显然是在将军府等候多时了,一见到谢姞,便小步迎上来,“陛下的意思是谢将军一路幸苦了,便命人来打扫这将军府,将军可提前住下。”
谢姞神色犹豫,欲言又止。
高公公笑意更甚,“将军不用担心,今晚宫宴陛下自然会下旨嘉奖众将士,都是陛下的安排,不碍事。”
“既是如此,臣听陛下的。”
“将军是大功臣,陛下也派人从丰州把将军的家人接到了京城,此刻正在府中等您呢!”高公公还是一副笑意盎然的样子。
谢姞自然是喜笑颜开,“多谢公公告之。”
高公公:“如此便不打扰将军和家人叙旧了。”言毕,笑眯眯地盯着谢姞,似乎在等什么。
谢姞也站在原地,眨了眨眼,等着高公公离去。
就差大眼瞪小眼了,高公公等了一小会儿,也没见谢姞有什么动作,表情淡了下来,挥了一下拂尘,转身离去。
走远了似乎还听到一声骂。
谢姞也不理会,抬头看着将军府牌匾上的红绸,微不可察地叹气,抬脚走入府中,身后的副将张文栋紧随其上。
两人踏入府中后,仆从上前掩门。
谢姞对着两个小厮吩咐道:“你们下去吧。”
此时就两人立于庭前,谢姞知道她这副将憋了一路,“说吧。”
张文栋刚才还能勉强笑笑,现下显然忧心如焚,“将军为何要一路喜色?”
谢姞垂眸,拍了拍袖子的灰尘,复而盯着他,眸中冷静:“我又为何不能高高兴兴地入京?我等在边境鏖战数月击退蛮人,打了胜仗,班师回朝,同家人团聚,这不值得兴奋吗?”
“可......”张文栋语气顿了顿,环顾四周,低声说道:“可丞相之子战死沙场,上回在军营里属下便同将军说过京城的形势......”
“丞相一手遮天,他的儿子战死了,此时府中还挂着白绫,而将军战功赫赫,今日出尽风头,一路眉开眼笑,丞相必然会觉得将军对其不敬!”张文栋越说越沮丧,眉头紧锁,愁眉苦脸地在谢姞面前走来走去。
谢姞点点头,颇为赞许的目光,“不错,有长进。”
张文栋没想到谢姞还有心情开玩笑,寻到一张石凳坐下,脑中想着补救之策,猛地站起来,“对了,牌匾上的红绸,要不先把红绸撤下来?”
谢姞也在石凳坐下,不免给他泼冷水:“那是陛下赏的。”这能拆?
“唉。”张文栋像是霜打的茄子,他本以为打了胜仗回京就能高高兴兴地过点好日子了,没承想还有这种事,丞相恐怕要把将军视作眼中钉,除之而后快了。
谢姞倒也不急着解释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相信我,没事。”
张文栋立马一声痛呼,苦着脸:“将军,您下手注意点儿力气。”心里更苦,肩膀这会儿肯定淤青了。
“啊...噢不好意思。”谢姞歉意地笑笑,“总之,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张文栋想起许多个似乎陷入绝境的紧急关头,众人无计可施之时,他的这位上司,总是临危不惧,泰然处之。
莫名地,他再次选择相信谢姞。
“行了,回去准备准备今晚的庆功宴。”说完,谢姞便转身朝着前厅走去。
张文栋又想到什么,大步跟上来,“刚才那个传话的公公......您没给赏钱。”一般公公传话,都是应该给点赏钱的吧?
谢姞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张文栋不明所以,“您看属下作何?”
谢姞忍不住骂道:“你是头一天认识我吗?我看起来像是有银子的样子吗?”
张文栋抿唇,扭过头,挠了挠后脑勺,这......倒也是,他们将军一如既往地穷。
谢父已在前厅等候多时,看着女儿身披铠甲地走近,神情动容。
“好样的!不愧是谢家之后!”
姑母肖氏也是咋咋呼呼,“哎呦,往日是姑母小看你了,这么大个宅子,真是好看!”笑得合不拢嘴。
堂兄谢奇文站在一旁,也祝贺道:“恭喜妹妹凯旋!在坊间听了许多妹妹的英勇事迹,雄才大略,令人佩服!”
谢姞摆摆手,环顾了一下前厅,问道:“姑父呢?”
肖氏争着大声讥讽道:“他就是个傻的,非要守着家里的那几亩地,说什么也不肯来京城,要我说,京城多好啊,我看他脑子就是被驴踢了!”
谢父只言:“姊兄有自己的想法。”
肖氏翻了个白眼,还想接着嘲谑。
谢姞不管她,对着谢父说道:“父亲和我先去给阿娘上柱香吧。”
将军府祠堂。
这处府邸原先是前朝一位大将军的住处,祠堂本有些破败,谢父饭都不吃,而是先动手来清理这个祠堂。
案桌之上,摆着亡妻的牌位,萧氏讳婉月之灵。
婉月婉月,听着名字便觉得是温柔善良之人。
谢姞点燃香烛,朝着阿娘的牌位鞠了一躬,露出笑容:“阿娘,孩儿打了胜仗,回来看您了。”
“阿娘,您放心,孩儿定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谢姞眼眶微红,将香烛插入香炉中。
谢父不忍,转身抹了一把眼泪。
伙计娴熟,往来于茗铺之间,奔忙无休。
“客官!您的茶来咯!”
方桌周围坐着几名高谈阔论的男子,其中一位身着窄袖半臂长衫,端起茶碗,大口饮茗,顿而蹙眉,高声唤来小厮,神情不悦道:“此茶怎的无味?加点盐来!”
旁的圆领长衫男子附和:“再来点桂皮!”
伙计忙应好。
继而,方桌有人挑起话头。
“听说了吗?咱们大盛朝出了一位女将军!”
圆领长衫男子惊奇道:“竟有这等事?”
半臂长衫男子咂舌:“这倒是件稀奇事儿!”
另一位褐色长衫男子则是早有听闻,“传闻这位女将军英姿飒爽,身量如男子般高挑,最为关键的是她力大无比!赤手空拳便可打穿一堵墙,单手可举起一头猪!”
男子声音洪亮,不远处的雅座,形容貌美的白衣公子也不禁莞尔。
方桌另三人纷纷停下动作,表示不信。
男子感慨道:“有此神力,上阵杀敌,报效家国,乃是一位女英雄。”
圆领男子好奇:“可知这位女将军芳龄?”他不由想象出一个面目狰狞且四肢壮实的轮廓。
“不知,只是传言似乎还未成亲。”
半臂长衫断言:“看来这位女将军的婚事难咯!”
“时下以白皙瘦弱为美,这位女将军征战沙场,想必是皮肤黝黑,又力大无比,必然身形粗壮,军营中多是男子,行为粗犷,说不定这女将军也是如此。”
雅座的白衣公子很是认可,微微颔首,“有理。”纤细修长的手指拿起茶杯轻啄一口。
身旁的侍从也是点头:“这样的女子,京城世家断然看不上。”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方桌四人的话题变了变。
“我还听闻一件趣事儿,几日前,赵国公的幼子在云春楼喝得酩酊大醉,被赵国公动了家法,还在祠堂跪了一夜呢!”
“荒唐的是,他第二日又去了云春楼,活脱脱一个轻薄浮浪子弟。”
白衣公子面无表情,一时间觉得手里的糕点有些难以下咽,后背的伤口痛感清晰了几分。
侍从想要出面制止几人的谈论,却被一把折扇拦下,白衣公子勾唇一笑,“算了,今日本公子心情甚好,不与他们计较,回府。”
白衣公子走后,方桌那几人的继续闲谈。“赵国公是何等人物,大盛朝人尽皆知的功勋,家中怎么会有这般纨绔子弟!”
“他的两位兄长都在朝为官,可都是大有作为的君子做派......”
几人摇头,为之惋惜。
翌日。
太子率众臣于城门外等候凯旋归来的大盛将士。
众人望着远处的将士,初见一个挺拔的身姿,而整齐有力的马蹄声愈发清晰,太子问:“那便是谢将军?”
有人立马答道:“是的,是一位女将军。”
太子轻捻手中的白玉扳指,若有所思。
谢姞身穿铠甲,端立于骏马之上,望向京城的城门,目光灼灼,神色从容,微微牵起唇角,遽然一笑。
等靠近些,众将士下马,步行至太子面前,单膝叩首。
“参见太子!”
太子:“各位快快请起,此次成功击退外敌,保我大盛百姓安康,各位功不可没!”
谢姞行叉手礼:“臣等誓死效忠大盛!”
身后众将士亦齐声大喊:“誓死效忠大盛!”
太子热泪盈眶,连连称好:“父皇今日于宫中设宴,为各位庆功!”
谢姞自喜上眉梢,身后的盛军欢欣鼓舞。
京城百姓皆知朝廷打了胜仗,各家各户夹道欢迎,谢姞乘黑马徐行,眉欢眼笑,一派喜气洋洋。
马上之人鼻梁高挺,英气勃发,唇角挂着笑。
人群中有人惊叹:“真是一位俊俏的女将军啊!”
还有未出阁的女子红了脸,低头绞着手中的帕子,不敢多看谢姞。
大胆些的女子则是直接对着谢姞喊道:“将军英姿,美且帅也!”
谢姞闻言,唇角微凝。
酒楼二楼,几位贵公子品茗看戏,今日这大街小巷好不热闹。几位向来是喜欢凑热闹的主,自然不会错过,早早地订下这雅间,悠闲地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
左闻不禁调侃:“看来过了今日,瑜公子在京城女子心中的地位有些不稳当了。”
旁侧一声嗤笑。
明瑜半倚椅背,精致的眉眼染上笑意,目视下方骑马而过之人,嗓音慵懒:“放心,也不会有多少时日。”
有人附和:“也是,在她们的心中定然还是瑜公子貌美。”
明瑜瞥了这人一眼,没有说话。
左闻笑笑,“都说这谢将军力大无穷,我还以为会是一副壮实的模样,没想到就是比寻常女子稍挺拔些,都有些怀疑这传闻的真假了。”
明瑜作认真状:“要不你去试试?一定很好玩。”
“呵,你是不顾我的死活了。”左闻没给他好脸色。
雅间之人纷纷出主意,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想法子如何去探一探这女将军的实力,吵得明瑜头疼,轻揉了一下太阳穴。
左闻见状,“行了,你们那都是馊主意,且看着吧,自然有人按耐不住。”
明瑜挑眉,望向谢姞的背影,不知在想什么。
将军府门前。
高公公堆着笑脸,显然是在将军府等候多时了,一见到谢姞,便小步迎上来,“陛下的意思是谢将军一路幸苦了,便命人来打扫这将军府,将军可提前住下。”
谢姞神色犹豫,欲言又止。
高公公笑意更甚,“将军不用担心,今晚宫宴陛下自然会下旨嘉奖众将士,都是陛下的安排,不碍事。”
“既是如此,臣听陛下的。”
“将军是大功臣,陛下也派人从丰州把将军的家人接到了京城,此刻正在府中等您呢!”高公公还是一副笑意盎然的样子。
谢姞自然是喜笑颜开,“多谢公公告之。”
高公公:“如此便不打扰将军和家人叙旧了。”言毕,笑眯眯地盯着谢姞,似乎在等什么。
谢姞也站在原地,眨了眨眼,等着高公公离去。
就差大眼瞪小眼了,高公公等了一小会儿,也没见谢姞有什么动作,表情淡了下来,挥了一下拂尘,转身离去。
走远了似乎还听到一声骂。
谢姞也不理会,抬头看着将军府牌匾上的红绸,微不可察地叹气,抬脚走入府中,身后的副将张文栋紧随其上。
两人踏入府中后,仆从上前掩门。
谢姞对着两个小厮吩咐道:“你们下去吧。”
此时就两人立于庭前,谢姞知道她这副将憋了一路,“说吧。”
张文栋刚才还能勉强笑笑,现下显然忧心如焚,“将军为何要一路喜色?”
谢姞垂眸,拍了拍袖子的灰尘,复而盯着他,眸中冷静:“我又为何不能高高兴兴地入京?我等在边境鏖战数月击退蛮人,打了胜仗,班师回朝,同家人团聚,这不值得兴奋吗?”
“可......”张文栋语气顿了顿,环顾四周,低声说道:“可丞相之子战死沙场,上回在军营里属下便同将军说过京城的形势......”
“丞相一手遮天,他的儿子战死了,此时府中还挂着白绫,而将军战功赫赫,今日出尽风头,一路眉开眼笑,丞相必然会觉得将军对其不敬!”张文栋越说越沮丧,眉头紧锁,愁眉苦脸地在谢姞面前走来走去。
谢姞点点头,颇为赞许的目光,“不错,有长进。”
张文栋没想到谢姞还有心情开玩笑,寻到一张石凳坐下,脑中想着补救之策,猛地站起来,“对了,牌匾上的红绸,要不先把红绸撤下来?”
谢姞也在石凳坐下,不免给他泼冷水:“那是陛下赏的。”这能拆?
“唉。”张文栋像是霜打的茄子,他本以为打了胜仗回京就能高高兴兴地过点好日子了,没承想还有这种事,丞相恐怕要把将军视作眼中钉,除之而后快了。
谢姞倒也不急着解释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相信我,没事。”
张文栋立马一声痛呼,苦着脸:“将军,您下手注意点儿力气。”心里更苦,肩膀这会儿肯定淤青了。
“啊...噢不好意思。”谢姞歉意地笑笑,“总之,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张文栋想起许多个似乎陷入绝境的紧急关头,众人无计可施之时,他的这位上司,总是临危不惧,泰然处之。
莫名地,他再次选择相信谢姞。
“行了,回去准备准备今晚的庆功宴。”说完,谢姞便转身朝着前厅走去。
张文栋又想到什么,大步跟上来,“刚才那个传话的公公......您没给赏钱。”一般公公传话,都是应该给点赏钱的吧?
谢姞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张文栋不明所以,“您看属下作何?”
谢姞忍不住骂道:“你是头一天认识我吗?我看起来像是有银子的样子吗?”
张文栋抿唇,扭过头,挠了挠后脑勺,这......倒也是,他们将军一如既往地穷。
谢父已在前厅等候多时,看着女儿身披铠甲地走近,神情动容。
“好样的!不愧是谢家之后!”
姑母肖氏也是咋咋呼呼,“哎呦,往日是姑母小看你了,这么大个宅子,真是好看!”笑得合不拢嘴。
堂兄谢奇文站在一旁,也祝贺道:“恭喜妹妹凯旋!在坊间听了许多妹妹的英勇事迹,雄才大略,令人佩服!”
谢姞摆摆手,环顾了一下前厅,问道:“姑父呢?”
肖氏争着大声讥讽道:“他就是个傻的,非要守着家里的那几亩地,说什么也不肯来京城,要我说,京城多好啊,我看他脑子就是被驴踢了!”
谢父只言:“姊兄有自己的想法。”
肖氏翻了个白眼,还想接着嘲谑。
谢姞不管她,对着谢父说道:“父亲和我先去给阿娘上柱香吧。”
将军府祠堂。
这处府邸原先是前朝一位大将军的住处,祠堂本有些破败,谢父饭都不吃,而是先动手来清理这个祠堂。
案桌之上,摆着亡妻的牌位,萧氏讳婉月之灵。
婉月婉月,听着名字便觉得是温柔善良之人。
谢姞点燃香烛,朝着阿娘的牌位鞠了一躬,露出笑容:“阿娘,孩儿打了胜仗,回来看您了。”
“阿娘,您放心,孩儿定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谢姞眼眶微红,将香烛插入香炉中。
谢父不忍,转身抹了一把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