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念头,薛南星这才留意起四周。
雅阁之内,布置典雅华贵,前方是一扇落地门窗,推开竟是一个布置精巧的露台,栏杆上缠绕着常青藤蔓,一对红木雕花椅并排而置。
坐在红木椅上,大厅舞台景象尽收眼底,又因有藤蔓枝叶巧妙遮挡,楼下的宾客却是看不到露台上的人。
二人一同站到露台,俯瞰而下,楼下布局清晰可见。
舞台前方,错落有致地布置了八张典雅的圆桌,每张桌子周围摆放着四把雕花木椅。
桌中央放置着形态各异的小型奇石,或峻峭如峰,或温润如玉。奇石旁,笔墨纸砚整齐陈列,空白书笺铺展开来,等待着才子佳人们妙笔生花。
各王孙贵胄,世家子女陆续依铭牌指引就坐。如今景瑄帝文治武功兼备,教化天下,因此本次诗会特尊圣谕,破除往昔陈贵,男女同席,共赏风雅。
薛南星仔细观察着每位落座嘉宾,然而从进门到现在,都并未看到有人佩戴龙蟒配饰。
凌皓见她目光如炬,眉头微皱,也随着她的视线寻了片刻,仍是一无所获。随即安慰道:“北年兄莫着急。兴许有些贵宾上了二楼雅阁,未曾见到。待诗会结束前,我们再想办法见见雅阁中的贵宾。”
薛南星抱拳多谢,紧张的情绪不觉松了些。
不多时,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诗会开始了。
一位耳顺之年的长者步伐稳健,缓缓移步舞台中间,立于“紫霄洞天”石前,举手投足间尽是儒雅之气。
凌皓轻声惊呼:“竟是请来了柳公?”
“可是紫云书院的柳公?”
凌皓见薛南星竟听过,面露惊讶:“是,北年兄知道?”
柳公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紫云书院掌事人,数十载以来,培养出的英年才俊数不胜数,其中不乏皇室贵胄,朝廷重臣。
从前在京城,外祖父也曾找过柳公,想让薛南星进入紫云书院旁听学习,可那柳公一听是女子,便严词拒绝了。不知他如今见到圣上亲办女子学堂,又鼓励诗会男女同席,会做何感想?
薛南星心中竟有一丝得意,面上却显露出无比崇敬之情:“紫云书院是京中第一书院,柳公学识渊博,乃文坛泰斗,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自然是名扬四海。”言毕,又将眼神转向舞台上。
只听柳公以沉稳有力的声音开口道:“诸位雅士,今宵明月交接,星河灿烂,吾等齐聚于此,共襄诗坛盛事。承蒙圣上恩典,特赐此良宵,让吾等得意畅叙幽怀,挥洒翰墨。今日诗会,主题为‘石’,愿诸君以石为媒,以笔为剑,以墨为马,一展才华。”
说罢,他轻摇手中折扇,环视一周后,缓缓下台。
计时的第一炷香还未烧到一半,就有不少才子佳人起身而立,高声吟诵:
“山巅巨石立千秋,风雨沧桑不动摇。岁月悠悠凝厚重,人间万事任风流。”
“这是老翰林学士之子,林景钰,他爹是个老古董。”凌皓一边听一边介绍。
“砚中墨海藏乾坤,石质温存蕴雅魂。笔走龙蛇书壮志,文光射斗映星辰。”
“这是韩峥,他爹是骠骑大将军韩越。可他从小喜文不喜武,把他爹给气的。今日来参加诗会,应是他爹又离京了。”
薛南星捂嘴掩笑,眼眸里露出难得的轻松。
“奇石玲珑映日光,纹理交织似文章。莫道顽石无情物,内含天地万象藏。”笔触细腻,情感丰富,尤其是这句“莫道顽石无情物”似意有所指。作诗人不用凌皓介绍,正是薛茹心。
凌皓听着更是面露惋惜,叹道:“唉,果真是还未放下。可惜了这满腹才情和一颗真心啊!”
诗会渐入佳境,见诸位才子佳人,或低吟浅唱,或高谈阔论,诗篇如泉涌,佳句频出。
随着最后一轮掌声渐渐平息,魏知砚登上舞台,立于奇石左侧不远处。
他深鞠一躬,用温润又沉稳的声音道:“承蒙诸位厚爱,拨冗出席本次诗会。早前,在下无意获此奇石‘紫霄洞天’,惊为天物,便迫不及待欲与诸位才子佳人共赏。”
随后他将“紫霄洞天”的传说及由来娓娓道来:“相传此奇石来自仙境‘紫霄宫’,洞中紫色晶石乃天界仙人化身,可聚集灵气与智慧。”
说及此,众人不禁纷纷抬头仰望,似是身临仙境,感受灵气。
薛南星与凌皓也随着众人抬头。
皓月当空,银辉洒落。
就在这宁静祥和的一刻,忽然间,一道黑影出现在月华之中,如同一块沉重的乌云,遮蔽了月光。
只见那黑影越来越近,直直坠下。
“啊——”一道凄惨的女声划破天际,紧接着,一声怦然巨响“砰——”,黑影重重摔下,正中那锥形的“紫霄洞天”石之巅。
石尖锋利如刀,直插尸身中间,将其从背后硬生生折断。
只见她全身抽搐两下后,喷出满口鲜血,便再无生机。
尸体上半身后仰倒挂于石尖左侧,下半身垂挂在石尖右侧,以诡异而扭曲的姿态悬挂于石尖之上。面容因极度疼痛和惊恐而扭曲,双目圆瞪,死死盯着前方,触目惊心,可怖至极。
鲜血如泉涌般,顺着石尖,染红了奇石的每一寸纹理,宛如点点猩红的泪珠。
在场之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惊恐异常。有人忍不住呕吐,有人捂眼不敢直视,不少女子当场昏厥。霎时间,大厅内一片混乱与哀鸣。
原本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魏知砚,被鲜血溅满全身,瞬间吓得脸色苍白如纸,浑身发颤。
他恍惚片刻,抬抬头,似意识到人是从望月阁坠落,也不顾身上的血渍,转身往楼上赶去。
二楼雅阁内,薛南星与凌皓相视一望:“四楼的望月阁!?”
二人几乎同时转身,冲向门外。
凌皓眼含怒意,一边疾行,一边吩咐身后侍从:“你二人快去望月阁查探,上楼途中遇到可疑之人,无需多问直接拿下。你,即刻带人封锁大门和窗口,不许任何人出入。你去通知京兆尹快派人来,你……”还有一人未接到指令。
事发突然,凌皓一时竟想不起还要作何安排。
“你,去找魏世子拿今晚诗会的座位图,让所有人坐回原位,绝不可擅自离席。”薛南星接话,语气果断坚定,眼神里透出一股凌厉。
“对对对,速速去办!”凌皓说完,径直往楼下去。
今日来参加诗会之人皆是身份显赫,背后牵扯的是错综复杂的家族势力,凌皓虽是琝王世子,但毕竟无实权,即便报了京兆府派人来查,也未必压得住场。
如今这局面,怕是只有一人能镇住。
思及此,薛南星拉住凌皓衣袖:“世子,这次怕是要请昭王前来。”
凌皓瞬间明白她的意思,他眼神坚毅,从怀中掏出琝王府的印信递予她:“我有匹快马停在后院,你拿着这个印信去昭王府找表哥。这里有我,暂时可顶一会。”
薛南星点了点头,叮嘱一句:“世子,切勿让任何人移动尸体,等我来。”随即,紧握手中印信,转身朝门外奔去。
此刻,昭王府内。
陆乘渊端坐于书房之内,案前堆叠如山的文书,皆是换粮案的供词。
“就这些?”他黑瞳微缩,沉声开口道。
负手立于对面的影卫司左直使墨翎见状,心中一紧,惶恐回道:“启禀王爷,地牢的刑拘用了个遍,如今已然奄奄一息……”
“妻儿亲眷呢?”陆乘渊未抬头,摩挲着拇指的白玉扳指,冷声问道。
“都已幽禁,也取了贴身信物和女死囚的手指给他们看,二人都是吓得不轻,哭喊到失禁,但仍旧只是交待了这些,似是真不知晓幕后之人。”言语间满是无奈。
陆乘渊闻言,轻吸一口气,缓缓合上双眸。虽未发一言,然其周身之气已如秋后寒霜,冷冽刺骨。
片晌后,他睁开眼,眼底锋芒渐露:“明日移送至大理寺与刑部,依律定罪。一旦落罪,立即处以极刑,且尸首不得入土,悬挂于城门之上,任由烈日暴晒七日,以昭天下。亲属家眷按老规矩办即可。”
“还有,如此‘好消息’不妨提前告知他二人。”说完,眼中寒光一闪。
墨翎听罢,恭敬低头,应声道:“是,属下领命。”
“王爷——王爷——”崔公公急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启禀王爷,门外有人骑着世子的‘追风’,手持琝王府印信,声称有万分紧急之事求见王爷。”
“‘追风’?此马乃千里良驹,只认凌皓,如何会有人能驾驭得了?”陆乘渊闻言心中疑惑,授意高泽上前开门。
“人呢?”高泽问道。
崔公公喘息未定,回应道:“来人持有印信,奴婢不敢怠慢,如今人……”他面露无奈,微微侧身,只见一风尘仆仆的少年正站在后面。
薛南星见门已开,刻不容缓,立即弓步向前,抱拳半跪到陆乘渊书案前,道:“王爷,草民程北月,有急事禀告。”
“说。”陆乘渊淡淡开口,目光落在眼前的少年身上,只见他杏眸半垂,长睫下透出熟悉的焦灼与坚毅。
“禀王爷,望月楼诗会出了命案,如今世子已命人封楼,然滞留其中的有三十余人,皆是高阶名门,他们耐心优先,若长时间受困于此,恐引发不满及骚动。能在如此盛大的诗会犯下命案,背后或许牵连甚广,一旦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风波。草民斗胆恳请王爷亲自出面,稳定局势。”言辞恳切,声音坚定而清晰。
她将头再低了低,凝视地面不敢妄动,双拳不自觉握得更紧了些。
话音刚落,陆乘渊眼底染上一层冷冽,只听他厉声命令道:“传本王命令,今夜无需当值的影卫司即刻前往望月楼,维持秩序,不得有误。通知沈逸,命其派数名大理寺精干人员前往望月楼一同审讯此案。”
“备马!”说着已径直向门口疾行而去。声音沉稳有力,不带片刻犹疑。
只觉一阵疾风掠过,薛南星眼前就没了人。
崔公公急匆匆过来,催促道:“公子,还跪着作甚?”
薛南星这才缓过神来,立马转身跟了上去。
昭王府门口,二人翻身上马,疾驰风中,衣袂飞扬,宛如两道闪电划破夜空,直奔望月楼而去……
雅阁之内,布置典雅华贵,前方是一扇落地门窗,推开竟是一个布置精巧的露台,栏杆上缠绕着常青藤蔓,一对红木雕花椅并排而置。
坐在红木椅上,大厅舞台景象尽收眼底,又因有藤蔓枝叶巧妙遮挡,楼下的宾客却是看不到露台上的人。
二人一同站到露台,俯瞰而下,楼下布局清晰可见。
舞台前方,错落有致地布置了八张典雅的圆桌,每张桌子周围摆放着四把雕花木椅。
桌中央放置着形态各异的小型奇石,或峻峭如峰,或温润如玉。奇石旁,笔墨纸砚整齐陈列,空白书笺铺展开来,等待着才子佳人们妙笔生花。
各王孙贵胄,世家子女陆续依铭牌指引就坐。如今景瑄帝文治武功兼备,教化天下,因此本次诗会特尊圣谕,破除往昔陈贵,男女同席,共赏风雅。
薛南星仔细观察着每位落座嘉宾,然而从进门到现在,都并未看到有人佩戴龙蟒配饰。
凌皓见她目光如炬,眉头微皱,也随着她的视线寻了片刻,仍是一无所获。随即安慰道:“北年兄莫着急。兴许有些贵宾上了二楼雅阁,未曾见到。待诗会结束前,我们再想办法见见雅阁中的贵宾。”
薛南星抱拳多谢,紧张的情绪不觉松了些。
不多时,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诗会开始了。
一位耳顺之年的长者步伐稳健,缓缓移步舞台中间,立于“紫霄洞天”石前,举手投足间尽是儒雅之气。
凌皓轻声惊呼:“竟是请来了柳公?”
“可是紫云书院的柳公?”
凌皓见薛南星竟听过,面露惊讶:“是,北年兄知道?”
柳公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紫云书院掌事人,数十载以来,培养出的英年才俊数不胜数,其中不乏皇室贵胄,朝廷重臣。
从前在京城,外祖父也曾找过柳公,想让薛南星进入紫云书院旁听学习,可那柳公一听是女子,便严词拒绝了。不知他如今见到圣上亲办女子学堂,又鼓励诗会男女同席,会做何感想?
薛南星心中竟有一丝得意,面上却显露出无比崇敬之情:“紫云书院是京中第一书院,柳公学识渊博,乃文坛泰斗,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自然是名扬四海。”言毕,又将眼神转向舞台上。
只听柳公以沉稳有力的声音开口道:“诸位雅士,今宵明月交接,星河灿烂,吾等齐聚于此,共襄诗坛盛事。承蒙圣上恩典,特赐此良宵,让吾等得意畅叙幽怀,挥洒翰墨。今日诗会,主题为‘石’,愿诸君以石为媒,以笔为剑,以墨为马,一展才华。”
说罢,他轻摇手中折扇,环视一周后,缓缓下台。
计时的第一炷香还未烧到一半,就有不少才子佳人起身而立,高声吟诵:
“山巅巨石立千秋,风雨沧桑不动摇。岁月悠悠凝厚重,人间万事任风流。”
“这是老翰林学士之子,林景钰,他爹是个老古董。”凌皓一边听一边介绍。
“砚中墨海藏乾坤,石质温存蕴雅魂。笔走龙蛇书壮志,文光射斗映星辰。”
“这是韩峥,他爹是骠骑大将军韩越。可他从小喜文不喜武,把他爹给气的。今日来参加诗会,应是他爹又离京了。”
薛南星捂嘴掩笑,眼眸里露出难得的轻松。
“奇石玲珑映日光,纹理交织似文章。莫道顽石无情物,内含天地万象藏。”笔触细腻,情感丰富,尤其是这句“莫道顽石无情物”似意有所指。作诗人不用凌皓介绍,正是薛茹心。
凌皓听着更是面露惋惜,叹道:“唉,果真是还未放下。可惜了这满腹才情和一颗真心啊!”
诗会渐入佳境,见诸位才子佳人,或低吟浅唱,或高谈阔论,诗篇如泉涌,佳句频出。
随着最后一轮掌声渐渐平息,魏知砚登上舞台,立于奇石左侧不远处。
他深鞠一躬,用温润又沉稳的声音道:“承蒙诸位厚爱,拨冗出席本次诗会。早前,在下无意获此奇石‘紫霄洞天’,惊为天物,便迫不及待欲与诸位才子佳人共赏。”
随后他将“紫霄洞天”的传说及由来娓娓道来:“相传此奇石来自仙境‘紫霄宫’,洞中紫色晶石乃天界仙人化身,可聚集灵气与智慧。”
说及此,众人不禁纷纷抬头仰望,似是身临仙境,感受灵气。
薛南星与凌皓也随着众人抬头。
皓月当空,银辉洒落。
就在这宁静祥和的一刻,忽然间,一道黑影出现在月华之中,如同一块沉重的乌云,遮蔽了月光。
只见那黑影越来越近,直直坠下。
“啊——”一道凄惨的女声划破天际,紧接着,一声怦然巨响“砰——”,黑影重重摔下,正中那锥形的“紫霄洞天”石之巅。
石尖锋利如刀,直插尸身中间,将其从背后硬生生折断。
只见她全身抽搐两下后,喷出满口鲜血,便再无生机。
尸体上半身后仰倒挂于石尖左侧,下半身垂挂在石尖右侧,以诡异而扭曲的姿态悬挂于石尖之上。面容因极度疼痛和惊恐而扭曲,双目圆瞪,死死盯着前方,触目惊心,可怖至极。
鲜血如泉涌般,顺着石尖,染红了奇石的每一寸纹理,宛如点点猩红的泪珠。
在场之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惊恐异常。有人忍不住呕吐,有人捂眼不敢直视,不少女子当场昏厥。霎时间,大厅内一片混乱与哀鸣。
原本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魏知砚,被鲜血溅满全身,瞬间吓得脸色苍白如纸,浑身发颤。
他恍惚片刻,抬抬头,似意识到人是从望月阁坠落,也不顾身上的血渍,转身往楼上赶去。
二楼雅阁内,薛南星与凌皓相视一望:“四楼的望月阁!?”
二人几乎同时转身,冲向门外。
凌皓眼含怒意,一边疾行,一边吩咐身后侍从:“你二人快去望月阁查探,上楼途中遇到可疑之人,无需多问直接拿下。你,即刻带人封锁大门和窗口,不许任何人出入。你去通知京兆尹快派人来,你……”还有一人未接到指令。
事发突然,凌皓一时竟想不起还要作何安排。
“你,去找魏世子拿今晚诗会的座位图,让所有人坐回原位,绝不可擅自离席。”薛南星接话,语气果断坚定,眼神里透出一股凌厉。
“对对对,速速去办!”凌皓说完,径直往楼下去。
今日来参加诗会之人皆是身份显赫,背后牵扯的是错综复杂的家族势力,凌皓虽是琝王世子,但毕竟无实权,即便报了京兆府派人来查,也未必压得住场。
如今这局面,怕是只有一人能镇住。
思及此,薛南星拉住凌皓衣袖:“世子,这次怕是要请昭王前来。”
凌皓瞬间明白她的意思,他眼神坚毅,从怀中掏出琝王府的印信递予她:“我有匹快马停在后院,你拿着这个印信去昭王府找表哥。这里有我,暂时可顶一会。”
薛南星点了点头,叮嘱一句:“世子,切勿让任何人移动尸体,等我来。”随即,紧握手中印信,转身朝门外奔去。
此刻,昭王府内。
陆乘渊端坐于书房之内,案前堆叠如山的文书,皆是换粮案的供词。
“就这些?”他黑瞳微缩,沉声开口道。
负手立于对面的影卫司左直使墨翎见状,心中一紧,惶恐回道:“启禀王爷,地牢的刑拘用了个遍,如今已然奄奄一息……”
“妻儿亲眷呢?”陆乘渊未抬头,摩挲着拇指的白玉扳指,冷声问道。
“都已幽禁,也取了贴身信物和女死囚的手指给他们看,二人都是吓得不轻,哭喊到失禁,但仍旧只是交待了这些,似是真不知晓幕后之人。”言语间满是无奈。
陆乘渊闻言,轻吸一口气,缓缓合上双眸。虽未发一言,然其周身之气已如秋后寒霜,冷冽刺骨。
片晌后,他睁开眼,眼底锋芒渐露:“明日移送至大理寺与刑部,依律定罪。一旦落罪,立即处以极刑,且尸首不得入土,悬挂于城门之上,任由烈日暴晒七日,以昭天下。亲属家眷按老规矩办即可。”
“还有,如此‘好消息’不妨提前告知他二人。”说完,眼中寒光一闪。
墨翎听罢,恭敬低头,应声道:“是,属下领命。”
“王爷——王爷——”崔公公急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启禀王爷,门外有人骑着世子的‘追风’,手持琝王府印信,声称有万分紧急之事求见王爷。”
“‘追风’?此马乃千里良驹,只认凌皓,如何会有人能驾驭得了?”陆乘渊闻言心中疑惑,授意高泽上前开门。
“人呢?”高泽问道。
崔公公喘息未定,回应道:“来人持有印信,奴婢不敢怠慢,如今人……”他面露无奈,微微侧身,只见一风尘仆仆的少年正站在后面。
薛南星见门已开,刻不容缓,立即弓步向前,抱拳半跪到陆乘渊书案前,道:“王爷,草民程北月,有急事禀告。”
“说。”陆乘渊淡淡开口,目光落在眼前的少年身上,只见他杏眸半垂,长睫下透出熟悉的焦灼与坚毅。
“禀王爷,望月楼诗会出了命案,如今世子已命人封楼,然滞留其中的有三十余人,皆是高阶名门,他们耐心优先,若长时间受困于此,恐引发不满及骚动。能在如此盛大的诗会犯下命案,背后或许牵连甚广,一旦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风波。草民斗胆恳请王爷亲自出面,稳定局势。”言辞恳切,声音坚定而清晰。
她将头再低了低,凝视地面不敢妄动,双拳不自觉握得更紧了些。
话音刚落,陆乘渊眼底染上一层冷冽,只听他厉声命令道:“传本王命令,今夜无需当值的影卫司即刻前往望月楼,维持秩序,不得有误。通知沈逸,命其派数名大理寺精干人员前往望月楼一同审讯此案。”
“备马!”说着已径直向门口疾行而去。声音沉稳有力,不带片刻犹疑。
只觉一阵疾风掠过,薛南星眼前就没了人。
崔公公急匆匆过来,催促道:“公子,还跪着作甚?”
薛南星这才缓过神来,立马转身跟了上去。
昭王府门口,二人翻身上马,疾驰风中,衣袂飞扬,宛如两道闪电划破夜空,直奔望月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