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宅,东院房内。
薛南星坐在窗前红木案几边,反复端详着手里的图纸。
两日前,她在古董铺找到一位经验老道的雕刻师傅,推测这图腾外轮廓是龙蟒之纹,中间貌似是……一朵花。
原本只有模糊轮廓的图腾,也根据老师傅的推断,被填上一些细节。
但如今,也只能通过这龙蟒之纹判断出,那与信放在一起的硬物可能是皇室贵族随身携带之物,可究竟是甚么,是余佩、匕首、令牌还是印信?为何会与信压放在一起?中间的花又是何种花,有何含义呢?
千头万绪之际,她将图纸叠好塞入袖口,准备再出门逛逛。
刚抬脚,便见麦冬急匆匆跑过来:“小姐小姐,外头有人找……”她顺了口气,接着道:“就是前几日在望月楼的那位世子。”
凌皓?她陡然想起修觉寺遇险当晚,凌皓那把“龙鳞”匕首。
或许线索是送上门了。
“那现在人呢?”薛南星问道。
“被忠叔堵在门口呢。”
闻言,薛南星稍稍整理衣袖,摩挲了一下袖里的图纸,便匆忙往大门走去。
程宅门口,程忠负手立在一旁,紧紧地盯着凌皓,心中满是疑惑。自家小姐这是如何与琝王世子扯上关系的。
初夏的日头本就猛,此时的凌皓被盯得心里瘆得慌,一边来回踱步,一边默默祈祷着“北年兄,北年兄,你可得赶紧出来……”霎时间,额头竟布满细汗。
“在下有失远迎,还望世子见谅。”薛南星清朗的声音打破尴尬。
凌皓转头,只见宅门打开,薛南星逆光而立,她身形瘦削,却不失挺拔,宛若迎风翠竹,给人坚韧而不失风骨之感。
凌皓松了口气,快步上前,瞥了眼程忠,才略带歉意道:“无妨,是我来得突然。本是说过两日就来,可前天突然被我娘拉着去了趟相国寺,今日才得了空。”
薛南星想到,是自己前几日交代忠叔不要轻易迎外人进来。此刻见他满额细汗,心中多有愧疚,微笑道:“世子百忙之中能抽空前来,在下实在受宠若惊。家仆甚少外出,不知世子大名,多有怠慢。”她微微侧身,做出个请的手势:“还请世子莫要嫌弃,进屋稍息片刻,品一杯香茗。”
凌皓见她态度不似前几日那般拒人于千里之外,心中开怀不少,毫不犹疑地抬脚步入宅内。
他前脚刚迈进门槛,忽听得身后一声轻呼。
转瞬间,他敏捷转身,只见薛南星脚下一滑,身体失去了平衡,向前扑来。他迅速伸手,稳稳地扶住了眼前之人。
“北年兄当心……”话音刚落,目光无意中扫过地面,发现一张图纸从薛南星袖口中飘落。
他下意识弯腰拾起,顺手递给薛南星,又随口问道:“北年兄,这是……?”
薛南星心中早有盘算,佯装无奈道:“世子,实不相瞒,在下此次回京并不只是为寻亲,还为了解个心结。”
“哦?”凌皓果然满脸好奇,接着问道:“可是与这纸上的图腾有关?”
薛南星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哀愁:“正是。其实我在家乡曾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本想着待在京中寻到亲人,就正式向她提亲。然命运弄人,就在我离乡前夕,她不幸染上了重病,很快便离世了。”
她声音渐渐低沉,仿佛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我本以为这段感情就这样结束了,但就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封由京城寄来的信。也不知是预感还是鬼迷了心窍,我偷看了那封信,竟是封情信。原来,她这几年一直与京中一人往来,而我却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十余年的感情付诸东流,我不愿相信这一切。但如今人已经不在了,唯一的线索就是那封情信,信上隐约可见一个奇特的图腾压痕。于是,我便临摹下来,想着到京城看看,能否查到那人是谁,为何我那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会移情别恋?”只见她双拳紧握,眼中竟隐约泛起泪光。
凌皓闻言,对眼前之人除了赏识,又多添了几分同情。同身为男子,他太能理解程北年的这份愤怒与不甘了。
他紧抿双唇,同情地抬起手,拍了拍薛南星的肩头,无声安慰。
薛南星心中微恸,看来这个理由是奏效了,趁机问道:“这图腾不似平常人家所用,我来京城这几日也毫无线索。世子乃皇亲贵族,又见多识广,不知可曾见过?”
凌皓这才拿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片晌,他拧眉摇头道:“这图腾的龙蟒之纹,确是皇族常用。可如今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也可用蟒纹,这范围一下大了不少。中间这朵花也辨不大清楚,怕是一时半会难寻啊……”
见薛南星的眼神由期待转为失望,凌皓心中甚为不忍,转念想到甚么,又道:“北年兄不必失落。过两日便是一年一度的望月楼诗会,届时京中不少有才情的王孙贵胄,文臣武将子女都会应邀出席,说不定能寻到蛛丝马迹。”
听罢,薛南星难掩期待:“当真?世子的意思,可是能带我进去?”
“你这是什么话。何止进去,你是我凌皓的兄弟,当晚自然是座上宾。”他眸光转动,又安慰了一句:“放心,绿帽之仇不共戴天。若真是有皇亲贵族做出如此下作之事,我必当替你讨个明白。”
薛南星尴尬一笑:……
诗会当晚,星河灿烂,月色如水。
望月楼灯火辉煌,楼阁檐角挂着串串风铃,微风轻拂,发出清脆之音,宛若仙乐飘渺。
楼外的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照亮了通往望月楼的路,马蹄声、车轮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如一曲愉悦序章。
刚入夜,薛南星与凌皓便一同进入楼内。
今年的诗会定了以“石”为主题,四周壁画均已替换成包含“石”的名家作品。
楼内更是处处可见奇珍异石,或通透如翡翠,名曰“碧海潮生”,或散布点点银斑如星辰,名曰“星辰坠落”,或能随光影流动发出七彩光泽,名曰“云梦泽国”。
大厅内的舞台中央,矗立着一块两层楼高的巨大奇石,宛若天外陨石,沉稳神秘。此石上部尖锐如剑锋,直指苍穹,下部则渐渐收敛,形成一个稳固的基座,表层玄黑如墨,中央有一空洞贯穿,内里嵌满了大小不一的紫色晶石,宛若天地造化之窗,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光芒。
此奇石名曰“紫霄洞天”。
连凌皓这种见惯了宫中宝物的,都惊叹不已,一时看入了神。
“世子,我正思忖着是否要亲去接你,没想到你到得如此早。”一道温润的声音传入。
薛南星顺着方向看去,目光落在一贵公子身上。他身量颀长挺拔,面容俊朗,腰间一块通透碧绿的玉佩点缀在华丽衣袍之上,增添了一份古雅风韵。
凌皓见到来人,微微颔首,回道:“你我之间不必客气。今日无事便来早了些,恰巧能好好欣赏你这些个宝石。”
言罢,介绍起眼前二人来:“这位便是今日诗会的主人家——晋平侯世子魏知砚,这位是我在禹州认的兄弟,程北月。”
魏知砚拱手温声道:“久仰程兄大名。早前便听凌世子提过,在禹州遇到一位智勇双全的人才,如今见着,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薛南星见对方如此客气,颇为不好意思,立即拱手回礼:“魏世子实在客气,有幸参与如此盛会,见识这众多奇珍异石,实乃三生有幸。”
寒暄几句后,见众多宾客们纷沓而至,魏知砚便令人带凌皓与薛南星到二楼景观最好的雅阁,自己抬手告辞,往门口方向迎客去了。
魏知砚离开后,凌晧又向薛南星介绍道:“这望月楼是知砚兄母家的产业,如今他还未入仕,这楼中大小事务得空了都会打点一二。自前年起,这办了八年的诗会就开始由他接手。往年都是七夕前后,今年说是得了不少宝石,意欲早些与众人同赏,这才提前了两月。我原先没当回事,今日一看,还真是有些开眼界。”
薛南星颔首,微笑道:“难怪望月楼环境别致,品味高尚,处处透着精致与考究,原来是出自魏世子的手笔。”
二人正欲入雅阁品茗等待,忽然间,听得一道清脆的声音划破喧闹。
“世子殿下……”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与娇羞。
只见一容貌秀丽、举止优雅的女子快步上前,先是向世子行了个福礼,遂又柔声道:“世子殿下,许久不见,可还安好?”
薛南星见状,暗自思忖:没想到这看似玩世不恭,潇洒自如的琝王世子,还有如此桃花。不禁多看了来人两眼。
只见那女子面容清秀,五官精致,打扮简洁而不失品味,宛如初绽莲花,清新脱俗。仔细端详,外轮廓竟与自己女装时有着几分相似,只是对方更为温婉细腻。
“薛茹心?”凌皓闻言转身,见到来人,面露意外之色。
“姓薛……”薛南星听到凌皓口中这三个字,不觉心中一紧,还有这与自己略为相似的轮廓,莫非……
待对方站到眼前,凌皓这才回了个礼,疑惑道:“薛小姐有礼。薛小姐今日是来参加诗会吧,为何不在一楼就坐?”
望月楼大厅设置了八围雅座,男女分区,均已放好铭牌,便于今日参加诗会的王孙贵胄、世家子女比试。
此刻诗会即将开始,若是来参加诗会,应已经对号入座了才是。
薛茹心未立即接话,只见她纤手轻绞手帕,指尖微有发白,两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欲语还休。
片晌才声若游丝道:“民女是跟着世子殿下特意上来的,不知王爷他……”
凌皓身平拿姑娘家最没办法,薛茹心这般含羞带怯,满眼期待,着实是我见犹怜。
可一想到昭王那生人勿近的脸,不觉背脊一寒,无奈叹声道:“表哥他很好。只是他一向不喜这种人多的场合,你若是想偶遇他,怕是来错地方了。”
对方闻言,脸色霎时泛白,却也勉强维持着笑容,尴尬回应道:“民女知晓王爷不喜热闹,能从世子口中得知王爷一切安好,便已心满意足。”
凌皓见她语气平淡无波,这才颔首回道:“方才是我多虑了。薛小姐若是参加诗会,怕是时辰已到了。”
说罢,抬手一揖,做了个“请”的姿势,便转身拉着薛南星进了雅阁。
薛茹心站在原地,望着紧闭的檀木门,心中失落与尴尬交织,眼底渐渐泛起一层怒意。她轻咬下唇,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片刻后才缓缓转身,踏着优雅的步伐离开。
薛南星还沉浸在方才的震惊与无措中,陡然被拉进雅阁。只听凌皓疑惑道:“这薛小姐要真是放下了才好,可我看她适才那模样,倒是未必。”
薛南星还是未能忍住,开口道:“这位薛小姐是……?”
“哦,她是如今中书令薛以言的女儿,才情在京中世家贵女中算是数一数二,这两年在诗会都曾大放异彩。”凌皓答道。
果然,是父亲的女儿,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母亲去世后不久,父亲就续弦再娶,两年后生了个女儿,便逐她去了程家。
薛南星一时恍惚,心中五味杂陈。
凌皓以为她对昭王与薛茹心的旧时有兴趣,于是坐到桌边,轻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去年春猎,她跟着薛丞相一同出席,不幸被一头野兽所困,四周的侍卫和随从皆因恐惧退缩,恰巧表哥经过,挺身而出,将她从险境中救出。自那以后,薛茹心便多次往昭王府去,又是送香囊,又是送手帕,说是答谢表哥。可明眼人都看得出,她这是对我表哥情根深种了。”
“那王爷是何态度呢?”薛南星疑惑,昭王看着已逾二十,薛茹心温婉秀丽,优雅端庄,又是名门世家,没道理不动心啊。
凌皓放下茶盏,眉头微挑,故作神秘道:“我表哥如今已二十有二,足足大我四年。可他仍是孑然一身,别说对女人了,就是对活人,他都是一如既往冷若冰霜。任何女子钟情于他,无疑是将自己的一颗真心往冰湖里扔啊。”
说着,只见他眸光悠远,略带感慨道:“料这薛茹心如何示好,如何倾诉衷肠,我表哥都无动于衷。她送来的东西,不是退了就是扔了,路上碰见人家,更是正眼也不瞧一下。”
“太后和皇上屡次提及他的婚事,他总声称自己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儿女私情。你说我表哥如此惊才绝艳,俊美无俦,文韬武略,风华绝代,可怎的就对男女之事少了根筋。时日长了,京中竟有传闻说他……”言及此,凌皓方才察觉到自己有些过了头,立马噤声,对薛南星尴尬一笑。
薛南星眉心微蹙,没想到自己这素未谋面的妹妹与昭王还有如此一段孽缘。
可转念一想,这所谓的妹妹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心中不觉冷笑一声。
薛南星坐在窗前红木案几边,反复端详着手里的图纸。
两日前,她在古董铺找到一位经验老道的雕刻师傅,推测这图腾外轮廓是龙蟒之纹,中间貌似是……一朵花。
原本只有模糊轮廓的图腾,也根据老师傅的推断,被填上一些细节。
但如今,也只能通过这龙蟒之纹判断出,那与信放在一起的硬物可能是皇室贵族随身携带之物,可究竟是甚么,是余佩、匕首、令牌还是印信?为何会与信压放在一起?中间的花又是何种花,有何含义呢?
千头万绪之际,她将图纸叠好塞入袖口,准备再出门逛逛。
刚抬脚,便见麦冬急匆匆跑过来:“小姐小姐,外头有人找……”她顺了口气,接着道:“就是前几日在望月楼的那位世子。”
凌皓?她陡然想起修觉寺遇险当晚,凌皓那把“龙鳞”匕首。
或许线索是送上门了。
“那现在人呢?”薛南星问道。
“被忠叔堵在门口呢。”
闻言,薛南星稍稍整理衣袖,摩挲了一下袖里的图纸,便匆忙往大门走去。
程宅门口,程忠负手立在一旁,紧紧地盯着凌皓,心中满是疑惑。自家小姐这是如何与琝王世子扯上关系的。
初夏的日头本就猛,此时的凌皓被盯得心里瘆得慌,一边来回踱步,一边默默祈祷着“北年兄,北年兄,你可得赶紧出来……”霎时间,额头竟布满细汗。
“在下有失远迎,还望世子见谅。”薛南星清朗的声音打破尴尬。
凌皓转头,只见宅门打开,薛南星逆光而立,她身形瘦削,却不失挺拔,宛若迎风翠竹,给人坚韧而不失风骨之感。
凌皓松了口气,快步上前,瞥了眼程忠,才略带歉意道:“无妨,是我来得突然。本是说过两日就来,可前天突然被我娘拉着去了趟相国寺,今日才得了空。”
薛南星想到,是自己前几日交代忠叔不要轻易迎外人进来。此刻见他满额细汗,心中多有愧疚,微笑道:“世子百忙之中能抽空前来,在下实在受宠若惊。家仆甚少外出,不知世子大名,多有怠慢。”她微微侧身,做出个请的手势:“还请世子莫要嫌弃,进屋稍息片刻,品一杯香茗。”
凌皓见她态度不似前几日那般拒人于千里之外,心中开怀不少,毫不犹疑地抬脚步入宅内。
他前脚刚迈进门槛,忽听得身后一声轻呼。
转瞬间,他敏捷转身,只见薛南星脚下一滑,身体失去了平衡,向前扑来。他迅速伸手,稳稳地扶住了眼前之人。
“北年兄当心……”话音刚落,目光无意中扫过地面,发现一张图纸从薛南星袖口中飘落。
他下意识弯腰拾起,顺手递给薛南星,又随口问道:“北年兄,这是……?”
薛南星心中早有盘算,佯装无奈道:“世子,实不相瞒,在下此次回京并不只是为寻亲,还为了解个心结。”
“哦?”凌皓果然满脸好奇,接着问道:“可是与这纸上的图腾有关?”
薛南星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哀愁:“正是。其实我在家乡曾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本想着待在京中寻到亲人,就正式向她提亲。然命运弄人,就在我离乡前夕,她不幸染上了重病,很快便离世了。”
她声音渐渐低沉,仿佛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我本以为这段感情就这样结束了,但就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封由京城寄来的信。也不知是预感还是鬼迷了心窍,我偷看了那封信,竟是封情信。原来,她这几年一直与京中一人往来,而我却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十余年的感情付诸东流,我不愿相信这一切。但如今人已经不在了,唯一的线索就是那封情信,信上隐约可见一个奇特的图腾压痕。于是,我便临摹下来,想着到京城看看,能否查到那人是谁,为何我那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会移情别恋?”只见她双拳紧握,眼中竟隐约泛起泪光。
凌皓闻言,对眼前之人除了赏识,又多添了几分同情。同身为男子,他太能理解程北年的这份愤怒与不甘了。
他紧抿双唇,同情地抬起手,拍了拍薛南星的肩头,无声安慰。
薛南星心中微恸,看来这个理由是奏效了,趁机问道:“这图腾不似平常人家所用,我来京城这几日也毫无线索。世子乃皇亲贵族,又见多识广,不知可曾见过?”
凌皓这才拿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片晌,他拧眉摇头道:“这图腾的龙蟒之纹,确是皇族常用。可如今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也可用蟒纹,这范围一下大了不少。中间这朵花也辨不大清楚,怕是一时半会难寻啊……”
见薛南星的眼神由期待转为失望,凌皓心中甚为不忍,转念想到甚么,又道:“北年兄不必失落。过两日便是一年一度的望月楼诗会,届时京中不少有才情的王孙贵胄,文臣武将子女都会应邀出席,说不定能寻到蛛丝马迹。”
听罢,薛南星难掩期待:“当真?世子的意思,可是能带我进去?”
“你这是什么话。何止进去,你是我凌皓的兄弟,当晚自然是座上宾。”他眸光转动,又安慰了一句:“放心,绿帽之仇不共戴天。若真是有皇亲贵族做出如此下作之事,我必当替你讨个明白。”
薛南星尴尬一笑:……
诗会当晚,星河灿烂,月色如水。
望月楼灯火辉煌,楼阁檐角挂着串串风铃,微风轻拂,发出清脆之音,宛若仙乐飘渺。
楼外的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照亮了通往望月楼的路,马蹄声、车轮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如一曲愉悦序章。
刚入夜,薛南星与凌皓便一同进入楼内。
今年的诗会定了以“石”为主题,四周壁画均已替换成包含“石”的名家作品。
楼内更是处处可见奇珍异石,或通透如翡翠,名曰“碧海潮生”,或散布点点银斑如星辰,名曰“星辰坠落”,或能随光影流动发出七彩光泽,名曰“云梦泽国”。
大厅内的舞台中央,矗立着一块两层楼高的巨大奇石,宛若天外陨石,沉稳神秘。此石上部尖锐如剑锋,直指苍穹,下部则渐渐收敛,形成一个稳固的基座,表层玄黑如墨,中央有一空洞贯穿,内里嵌满了大小不一的紫色晶石,宛若天地造化之窗,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光芒。
此奇石名曰“紫霄洞天”。
连凌皓这种见惯了宫中宝物的,都惊叹不已,一时看入了神。
“世子,我正思忖着是否要亲去接你,没想到你到得如此早。”一道温润的声音传入。
薛南星顺着方向看去,目光落在一贵公子身上。他身量颀长挺拔,面容俊朗,腰间一块通透碧绿的玉佩点缀在华丽衣袍之上,增添了一份古雅风韵。
凌皓见到来人,微微颔首,回道:“你我之间不必客气。今日无事便来早了些,恰巧能好好欣赏你这些个宝石。”
言罢,介绍起眼前二人来:“这位便是今日诗会的主人家——晋平侯世子魏知砚,这位是我在禹州认的兄弟,程北月。”
魏知砚拱手温声道:“久仰程兄大名。早前便听凌世子提过,在禹州遇到一位智勇双全的人才,如今见着,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薛南星见对方如此客气,颇为不好意思,立即拱手回礼:“魏世子实在客气,有幸参与如此盛会,见识这众多奇珍异石,实乃三生有幸。”
寒暄几句后,见众多宾客们纷沓而至,魏知砚便令人带凌皓与薛南星到二楼景观最好的雅阁,自己抬手告辞,往门口方向迎客去了。
魏知砚离开后,凌晧又向薛南星介绍道:“这望月楼是知砚兄母家的产业,如今他还未入仕,这楼中大小事务得空了都会打点一二。自前年起,这办了八年的诗会就开始由他接手。往年都是七夕前后,今年说是得了不少宝石,意欲早些与众人同赏,这才提前了两月。我原先没当回事,今日一看,还真是有些开眼界。”
薛南星颔首,微笑道:“难怪望月楼环境别致,品味高尚,处处透着精致与考究,原来是出自魏世子的手笔。”
二人正欲入雅阁品茗等待,忽然间,听得一道清脆的声音划破喧闹。
“世子殿下……”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与娇羞。
只见一容貌秀丽、举止优雅的女子快步上前,先是向世子行了个福礼,遂又柔声道:“世子殿下,许久不见,可还安好?”
薛南星见状,暗自思忖:没想到这看似玩世不恭,潇洒自如的琝王世子,还有如此桃花。不禁多看了来人两眼。
只见那女子面容清秀,五官精致,打扮简洁而不失品味,宛如初绽莲花,清新脱俗。仔细端详,外轮廓竟与自己女装时有着几分相似,只是对方更为温婉细腻。
“薛茹心?”凌皓闻言转身,见到来人,面露意外之色。
“姓薛……”薛南星听到凌皓口中这三个字,不觉心中一紧,还有这与自己略为相似的轮廓,莫非……
待对方站到眼前,凌皓这才回了个礼,疑惑道:“薛小姐有礼。薛小姐今日是来参加诗会吧,为何不在一楼就坐?”
望月楼大厅设置了八围雅座,男女分区,均已放好铭牌,便于今日参加诗会的王孙贵胄、世家子女比试。
此刻诗会即将开始,若是来参加诗会,应已经对号入座了才是。
薛茹心未立即接话,只见她纤手轻绞手帕,指尖微有发白,两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欲语还休。
片晌才声若游丝道:“民女是跟着世子殿下特意上来的,不知王爷他……”
凌皓身平拿姑娘家最没办法,薛茹心这般含羞带怯,满眼期待,着实是我见犹怜。
可一想到昭王那生人勿近的脸,不觉背脊一寒,无奈叹声道:“表哥他很好。只是他一向不喜这种人多的场合,你若是想偶遇他,怕是来错地方了。”
对方闻言,脸色霎时泛白,却也勉强维持着笑容,尴尬回应道:“民女知晓王爷不喜热闹,能从世子口中得知王爷一切安好,便已心满意足。”
凌皓见她语气平淡无波,这才颔首回道:“方才是我多虑了。薛小姐若是参加诗会,怕是时辰已到了。”
说罢,抬手一揖,做了个“请”的姿势,便转身拉着薛南星进了雅阁。
薛茹心站在原地,望着紧闭的檀木门,心中失落与尴尬交织,眼底渐渐泛起一层怒意。她轻咬下唇,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片刻后才缓缓转身,踏着优雅的步伐离开。
薛南星还沉浸在方才的震惊与无措中,陡然被拉进雅阁。只听凌皓疑惑道:“这薛小姐要真是放下了才好,可我看她适才那模样,倒是未必。”
薛南星还是未能忍住,开口道:“这位薛小姐是……?”
“哦,她是如今中书令薛以言的女儿,才情在京中世家贵女中算是数一数二,这两年在诗会都曾大放异彩。”凌皓答道。
果然,是父亲的女儿,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母亲去世后不久,父亲就续弦再娶,两年后生了个女儿,便逐她去了程家。
薛南星一时恍惚,心中五味杂陈。
凌皓以为她对昭王与薛茹心的旧时有兴趣,于是坐到桌边,轻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去年春猎,她跟着薛丞相一同出席,不幸被一头野兽所困,四周的侍卫和随从皆因恐惧退缩,恰巧表哥经过,挺身而出,将她从险境中救出。自那以后,薛茹心便多次往昭王府去,又是送香囊,又是送手帕,说是答谢表哥。可明眼人都看得出,她这是对我表哥情根深种了。”
“那王爷是何态度呢?”薛南星疑惑,昭王看着已逾二十,薛茹心温婉秀丽,优雅端庄,又是名门世家,没道理不动心啊。
凌皓放下茶盏,眉头微挑,故作神秘道:“我表哥如今已二十有二,足足大我四年。可他仍是孑然一身,别说对女人了,就是对活人,他都是一如既往冷若冰霜。任何女子钟情于他,无疑是将自己的一颗真心往冰湖里扔啊。”
说着,只见他眸光悠远,略带感慨道:“料这薛茹心如何示好,如何倾诉衷肠,我表哥都无动于衷。她送来的东西,不是退了就是扔了,路上碰见人家,更是正眼也不瞧一下。”
“太后和皇上屡次提及他的婚事,他总声称自己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儿女私情。你说我表哥如此惊才绝艳,俊美无俦,文韬武略,风华绝代,可怎的就对男女之事少了根筋。时日长了,京中竟有传闻说他……”言及此,凌皓方才察觉到自己有些过了头,立马噤声,对薛南星尴尬一笑。
薛南星眉心微蹙,没想到自己这素未谋面的妹妹与昭王还有如此一段孽缘。
可转念一想,这所谓的妹妹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心中不觉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