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乔跟着林家兄弟进了前厅坐下,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女人带着丫鬟赶过来。
看见宁乔,她的眼中多了防备。
夜里跟别的男人回家的女人,有什么好的。
宁乔乖乖给肖雯行礼,“见过林夫人。”
肖雯此时更觉得她不是个好女人。
肖雯给宁乔倒茶,宁乔接过,说了句“谢谢”。
肖雯没搭话,转头给林泉和林沉倒茶。
宁乔也察觉到肖雯对自己的不欢迎。
宁乔放下茶杯,再次拿出信件,“林公子,这是我离开南欢郡时,林伯交与我的东西,让我交于,”宁乔看了两人一眼,“他的儿子。”
宁乔把信给了林沉,也就林沉看起来不是肖雯的丈夫。
“你叫什么名字?”
林泉毫不避讳,大声问道。
“宁乔。”
“是宁丞相家的人?”肖雯问道。
“宁丞相是我舅舅,但是林伯我好久之前就认识了。”
林沉此时也是记起来了,“你娘是我爹的救命恩人?”
宁乔:“我不清楚,但是林伯伯这么说过。”
林泉也想起来了,“你父亲是言清辞?”
宁乔苦笑,“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
宁乔谈及伤心事,不愿再说:“夜深了,我还有事,不便在府上叨扰,就先回去了。”
林沉心思多,看出来宁乔不远提及父母,就让人送宁乔。
“不用了,没多远就到了。”
宁乔起身双手相搭,行了礼,就退了出去。
林府规矩不多,没几个人行礼,说话文绉绉的,就是肖雯,都是武将后人。
几个人稀得看宁乔行礼。
“她就是那个被母亲扔在别人家十几年的宁乔?”
肖雯看着宁乔的背影,说道。
林泉附和,“怪不得呢,性子这么沉闷。”
林泉眼珠子一转,就转到林沉这里,“哥,你看你都二十七了,该娶妻了。”
“什么意思?”
“你要不娶了这个小可怜,你看啊,你话少,她也话少,你俩天生一对!”
林沉一脚踢过去,“你娶,让肖雯天天打你。”
肖雯闻言脸上一红。
林泉怎么什么事都往外说。
宁乔回到家,明月提着灯在门口。
宁乔看到后不自觉加快脚步,走到明月面前接过灯,“对不起,这么晚了。”
明月打打哈欠,摇摇头,“睡吧。丞相让人送了周家小姐成亲的帖子过来。”
宁乔点点头,后知后觉地问道:“周家小姐?叫我干嘛?”
明月说:“相爷觉得啊,”明月狡黠地看着她,“你该出阁了,多多看看京中公子。”
宁乔有些后悔听这个了。
观宁十八年秋,阴历九月十日。
东巷口有个小院子,是东巷最小的院子,住着两个人,一个医女和她花十两银子买来的小乞丐。
医女叫俞采令,是个善良的人。
“俞姑娘!俞姑娘!”
一个老婆婆跑进了东巷那个小院子。
正在晾晒药材的小姑娘听到动静赶紧跑出来,扶住了蹒跚的老婆婆。
老婆婆受了不少俞采令的帮助,看见俞采令还没开口,泪水先流了下来,“俞姑娘,你快去看看吧,周侍郎家。”
“发生了什么?”
俞采令还以为是有人出了事需要医治。
可是老婆婆接下来的话就像是晴天霹雳,让她心口顿顿的疼。
“赵瑜,他和周家小姐,,成亲了!”
俞采令顿时觉得世界安静了,怎么会呢,他不是去山上给自己找药材去了吗?怎么会和别人成亲呢?
俞采令还打着哈哈给老婆婆说:“姚婆婆,定是你看错了。”
语气透着颤抖,三个月了,他怎么会回不来呢?
姚婆婆拉着俞采令就往外走,俞采令嘴里说着不信,可出了门,她也不自信了,周家小姐是独苗,那婚事隆重的隔了两条街她都能听见唢呐声和炮仗声。
俞采令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脚步也由走变成了跑。
怎么会呢?
这么多年,再苦再难都是他们两个人走下来的,那个倔脾气的少年怎么会不要自己呢?他说过会娶她的,他说回来就娶她,他们都买了新宅子了,她能去仁心堂坐堂了,他们,明明就要好起来了,为什么成这个样子了?
一定是姚婆婆骗自己的。
要不然就是周家小姐仗势欺人,绑了赵瑜!一定是这样!
俞采令没多久就到了周府门上。
红色的缎绸宣告着这门亲事多么隆重,成亲的两人多么相爱。
来来往往都是人,有高门大户,达官显贵,也有着在门上道喜的百姓。
俞采令突然怕了。
姚婆婆是周府后厨帮工的,来往于周侍郎和周小姐之间,怎么可能看错呢?
宁乔下了马车,明月扶着宁乔。
别人都乌泱泱的带了一帮子人,宁乔让明月拿上贺礼。
俞采令想都没想,跟在了宁乔和明月身后。
宁乔有事耽搁了下,来的算迟了。
门上的人也看的松。
俞采令很容易混了进去。
宁乔到的时候新郎新娘开始拜堂了。
宁乔刚刚站定,明月扶着宁乔站在外面。
“二拜高堂!”
观礼的人声音拉的老长,还有夸夫妻相配的人。
“赵瑜!”
一道女声传来,坐在上位的两个老人家闻言变了脸色。
随着声音而来的,就是东巷那位小医女,俞采令。
俞采令还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身上是铺药材时穿的衣服,灰头土脸的,与各位来宾甚至是赵府丫鬟形成对比,仿佛是在两个世界。
刚刚准备拜堂的新婚夫妇怔了一下,男人明显已经知道来的人是谁。
男人慢慢回头,双眸对上俞采令的眼睛。
俞采令看见男人,红了眼眶。
赵瑜婚服很好看,料子看起来很贵,是她永远买不起的样子。
像她想象中的一样,只是新娘——
不是她俞采令!
俞采令抬头克制自己的眼泪。
真的是赵瑜。
周侍郎叫来下人,“赶她出去!”
“住手!”
俞采令跪下,“周大人,我有几句话问赵瑜,问完我就走!”
周侍郎坚持让下人赶走俞采令。
堂下自然不缺看好戏的人,只要不是自家的笑话,人人都爱去看别人家的伤疤,痛不在己,谁去管别人疼不疼?没人希望别人过得好。
“周侍郎也别急着赶人走啊,要是还能趁今日一并给这位公子纳个妾呢?”
“就是啊,要是这赵公子是个有妻子的人呢?抛妻弃子?”
……
堂下声音不断,无疑是赶人会伤及名声,但是不赶,今日的糗事也会让他难堪一阵子。
迫于压力,周侍郎让人退下了。
俞采令看下人撤下了,大声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赵瑜,我今日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告诉我!”
“好。”赵瑜回道。
这时那周家小姐周安乐掀了盖头。
一旁的的丫鬟过去,说:“小姐,这盖头不能掀,不合礼仪!”
周安乐推开她,向前几步,“这位姑娘,你若是要钱,我可以给你,但求你,别毁了我和瑜哥哥的婚事。”
说着,周安乐拉上了俞采令的手。
“瑜哥哥?”俞采令冷笑,“你们这么熟了啊?”
俞采令甩开周安乐的手,看着乌泱泱的人群,“好啊!我们来算一笔!
他赵瑜,是我俞采令十年前在人伢子那里花了十两银子买的!
当时他受伤了,我花光了所有积蓄给他治病。
这十年,他吃我的,喝我的,穿我的。
五千两,我与他,再无瓜葛!”
周安乐转头吩咐丫鬟,“关关,去取钱!”
丫鬟还想劝周安乐,眼看劝不动,只好去取钱。
俞采令看着赵瑜,“赵瑜,我问你,你说的要娶我,爱我,是真是假?”
赵瑜张张口,欲言又止。
“第二个问题,你与周家小姐,早就认识?”
没等赵瑜回答,俞采令又问:“第三个,此婚事是你的意思吗?”
赵瑜木讷的点点头。
俞采令抬头擦擦眼泪,“好,我不想听你说了,我早就说过,你若负我,这辈子,你都不会好过,”说着,她看看周安乐,她知道,周家小姐是好人,“如今,我收回我的诅咒,”恰好丫鬟取了钱来,给了周安乐,“我希望你好好的过日子,与周小姐一起,从此你我,再无干系!”
俞采令拿过银票,在赵瑜眼前晃了晃,“今日毁了你们的大礼,是我冲动,”俞采令跪下,磕了一个头,“这一跪,给周侍郎,是我的冲动毁了此事。”
她又磕了一个头,“这一跪,给周小姐,是我让你们不高兴了,此事千错万错只错在了赵瑜一人,却要这么多人给他承担。”
俞采令再磕了一个,“这一跪,对不起各位,扰了你们的兴致!”
俞采令站起来,向门外去,最后,她回头,笑了一下,像十年前她救赵瑜那天一样,她笑得好看。
“别怕,以后我们会一起好好活下去。”
“赵瑜,好好对待周小姐,你欠她的,好好弥补!”
“我走了。”
不再多说,俞采令一头扎进了烈日熄灭火焰,准备下山的那刻。
宁乔不知为什么,就追着俞采令出去了。
明月没来得及。
周侍郎瘫坐在椅子上,大手一挥,管家立马上前,“各位大人既然观礼已经结束,就不留各位了!”
周家自然是知道这样的待遇今后在京城是要被耻笑的。
大家也看完了热闹,就各自回家了。
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大堂已经空了。
赵瑜还是愣的。
周安乐手里的盖头从手中滑落在地。
赵瑜木讷寡言,一双眼睛幽幽地看着周安乐,一时周安乐的脸在他眼中变成了俞采令。
“采令,”他喃喃开口,“不会原谅我了……”
往日不管他做什么,她都会原谅自己,可他知道,俞采令这次不会原谅他了。
他的仇,他从未告诉她,太痛苦了,他不想她也同自己一样痛苦。
他回神,他报仇,报完仇,他们还会在一起的。
他伸手想要抚上面前人的脸,可是周安乐躲开了,“赵瑜,”她第一次叫他的全名,“我们先各自冷静一下,今晚,我去偏房。”
赵瑜何尝不知自己对不起周安乐,可是他也没得选。
周侍郎被周夫人扶走了,丫鬟也带着周安乐离开,这诺大的屋子,只有他一人。
满堂满府的红绸看着讽刺极了。
宁乔追着俞采令到了东巷口,宁乔拉住了俞采令,满脸是泪。
宁乔一下子就怔在了原地,自己还是太冲动了。
“你,还好吧?”
“喝酒吗?”
两人异口同声。
宁乔皱皱眉,她,没喝过酒。
但是她点头了。
明月就看着她俩走进了酒楼,还单独开了房间。
宁乔让明月守在门外。
关上了门,宁乔走到了桌前。
不一会儿就有小二送着酒上来。
俞采令手法娴熟的要开酒盖子,宁乔一只手横在酒坛上。
“我学过一点武术,你打不过我的。”
俞采令愣在原地,眼里有什么东西碎掉了。
泪水砸在了宁乔手背上。
这一滴泪滚烫,竟然让宁乔收回了手。
“抱歉。”
宁乔小声道歉。
“我只是,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俞采令趁机拿过酒坛子,自嘲道,“有什么好听的?”
宁乔咬着唇,“我与甘回,在故事的开头,也与你们一般……”
“那现在呢?”
“他在边疆打仗,未归,大事,未曾有着落……”
“没有着落又何尝不是好事?”
俞采令美美喝了一口,“有了承诺,就有了期待,有了希望,那么,给你打击的时候,是致命的。”
俞采令给宁乔倒了一杯酒,推过去,“任何事都没有既定的结局,”她抬头,悠悠地看了宁乔一眼,“开头一样了,不一定结局就是一样的。”
宁乔双手拿起小小的酒杯,低头浅浅抿了一口酒,辛辣刺激,不好喝。
宁乔拿手扇着,想减轻嘴里的辛辣滋味。
俞采令苦笑一下,“你没怎么吃过苦吧?”
宁乔想要反驳,自己被父母抛弃,寄人篱下,怎么没吃苦?
却听,“吃过苦的人没你那么善变,情绪都是压抑着的。”
宁乔张口,想说什么,但是说不出口。
是的,自己被寄养在他人篱下,但是舅舅又何尝不是给了自己世家小姐的待遇,平民百姓进不去的皇宫,她都可以进。
原来一直以来,都只有自己把自己困在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不去接纳别人。
“明白了?”
此刻的她尚清醒。
“相见即是有缘,小姑娘,我啊,蹉跎了自己最好的岁月给赵瑜那个狗男人了。”
宁乔看着烂醉如泥的俞采令,揉了揉太阳穴,“那你错了没?”
“错?!”俞采令情绪变得特别激动,“我有什么错?”
“错的是他赵瑜,我和周家小姐都没有错,千错万错都是赵瑜的罪过。”
俞采令趴在宁乔耳边,气息如丝,吹的宁乔的碎发都飘起来,“周家小姐是个好人。”
俞采令捧着酒坛子站起来,泪水划过脸颊,掉在地上。
“我们只是遇人不淑,我们没有错,无论有没有男人,我都是我,他只是拥有我的爱,可是要放下他也是极其容易的事!”
“我俞采令的父亲是前太医院院正,若不是父亲死了,我俞家不会落魄。”
“我俞采令,三岁识字,六岁认药材,十岁看医书,十三岁家破人亡,独自乞讨,顺便买了赵瑜,我精通医术,有着救人之才,想要悬壶济世,我有我的事,有没有赵瑜,我都应该好好活着,传承我俞家医术!”
宁乔闻言内心震惊,是自己,狭隘了。
她也不应该困在父母抛弃的阴翳中。
她不是个废物,何必放弃自己?
宁乔最后跟俞采令一样烂醉如泥。
明月也不知道俞采令家在哪里,就把俞采令也带到了宁乔家。
“别动我,我还能喝!”
明月左边扶着俞采令,本来就够累了,俞采令还不是个老实的。
可能是酒到深处了,心里的事也就出来了,俞采令心里委屈,刚到厢房,就呜呜大哭起来。
“赵瑜你个狗男人!我给你花了那么多钱,五千两就把我打发了?”
明月腹诽:五千两不少了吧!
“老娘天下第一,是赵瑜配不上老子!”
……
宁乔倒是安静,坐在床角,抱着双膝,点着下巴。
明月安置好宁乔和俞采令已经是后半夜了。
明月高照,照在明月身上,散发出微微的光晕。
兰姨早就睡了,偌大的院子只有明月一个人在活动。
今日俞采令闯入周府的时候明月也在,说实话,她还挺心疼这个姑娘的,陪一个男孩长成了少年郎,那个少年郎也是个俊俏的人,她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用宁乔说的话来说就是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么说也不对,那是姑娘用来形容甘回小郎君的,也不知道甘回小郎君回来会不会娶了她家姑娘……
明月下微风不燥,吹起了春思,忘记了秋日私语,一夜好梦。
宁乔喝了三杯就倒在了酒桌上,自然醒起来比俞采令快些许。
宁乔醒的时候也已经日上三竿了。
明月给她准备好洗漱用的水,伺候她梳洗。
明月不是大户人家丫鬟出身,不会京中贵女们的发髻,宁乔也觉得自己不用这些,一直梳的简单发髻,有时甚至一根簪子就搞定了。
宁乔往日不觉得有什么,今日却突然想起了俞采令的一句话:“你没怎么吃过苦吧?”
也是,她到现在都保留着舅舅家惯出来的臭毛病,什么事都要别人搭一把,看着确实没吃苦,舅母虽然不喜欢自己,但是吃穿从来没亏待过自己。
镜子中的自己已经二十岁了,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巴掌大的小脸上有着璀璨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和明媚的嘴唇,她的脸上,确实没有苦难二字。
但是俞采令也没有说对,她也有自己不愿告诉别人的痛——她宁乔是母亲抛弃在繁华里的物件!
“姑娘?”
明月出声叫了宁乔一下。
宁乔闻声回神,才发现自己攥紧了梳妆匣里的一根簪子,她“咻”的放手,装作无事的样子,“什么事?”
明月:“我看你把簪子握的太紧了……”
宁乔尴尬笑笑,“想到一些事情,哈哈。”
明月看着铜镜中的宁乔,“姑娘,自从在西南,你与甘回小郎君一起回来的那天开始,你就总是发呆,不高兴,我和娘都感受得到,但是我们不敢问,怕触了你的霉头。来了京城之后你虽然也会笑,但你还是不开心。娘也不知道你怎么了,我也不敢问 ,姑娘啊,一切都会过去的,苦难,快乐,没有什么能够永存,我只是希望你能开心快乐点,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问什么不好好的走下去?
我和娘是你亲手买的,你也见过我爹,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他以前也是村子里人人夸的相公和爹,他会在干活之余给我做好玩的,也会给我买好吃的,可是这一切在五叔带他去赌坊之后就变了,也许在这三年半,他已经死在了哪个街头,我也没有要怪你的意思,你确实救了我和娘,后来的他身上再也没有以前的影子了,我和娘也在向前看,一切都过去了。”
宁乔听着动容,却没说什么话,想来是听进去了。
看见宁乔,她的眼中多了防备。
夜里跟别的男人回家的女人,有什么好的。
宁乔乖乖给肖雯行礼,“见过林夫人。”
肖雯此时更觉得她不是个好女人。
肖雯给宁乔倒茶,宁乔接过,说了句“谢谢”。
肖雯没搭话,转头给林泉和林沉倒茶。
宁乔也察觉到肖雯对自己的不欢迎。
宁乔放下茶杯,再次拿出信件,“林公子,这是我离开南欢郡时,林伯交与我的东西,让我交于,”宁乔看了两人一眼,“他的儿子。”
宁乔把信给了林沉,也就林沉看起来不是肖雯的丈夫。
“你叫什么名字?”
林泉毫不避讳,大声问道。
“宁乔。”
“是宁丞相家的人?”肖雯问道。
“宁丞相是我舅舅,但是林伯我好久之前就认识了。”
林沉此时也是记起来了,“你娘是我爹的救命恩人?”
宁乔:“我不清楚,但是林伯伯这么说过。”
林泉也想起来了,“你父亲是言清辞?”
宁乔苦笑,“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
宁乔谈及伤心事,不愿再说:“夜深了,我还有事,不便在府上叨扰,就先回去了。”
林沉心思多,看出来宁乔不远提及父母,就让人送宁乔。
“不用了,没多远就到了。”
宁乔起身双手相搭,行了礼,就退了出去。
林府规矩不多,没几个人行礼,说话文绉绉的,就是肖雯,都是武将后人。
几个人稀得看宁乔行礼。
“她就是那个被母亲扔在别人家十几年的宁乔?”
肖雯看着宁乔的背影,说道。
林泉附和,“怪不得呢,性子这么沉闷。”
林泉眼珠子一转,就转到林沉这里,“哥,你看你都二十七了,该娶妻了。”
“什么意思?”
“你要不娶了这个小可怜,你看啊,你话少,她也话少,你俩天生一对!”
林沉一脚踢过去,“你娶,让肖雯天天打你。”
肖雯闻言脸上一红。
林泉怎么什么事都往外说。
宁乔回到家,明月提着灯在门口。
宁乔看到后不自觉加快脚步,走到明月面前接过灯,“对不起,这么晚了。”
明月打打哈欠,摇摇头,“睡吧。丞相让人送了周家小姐成亲的帖子过来。”
宁乔点点头,后知后觉地问道:“周家小姐?叫我干嘛?”
明月说:“相爷觉得啊,”明月狡黠地看着她,“你该出阁了,多多看看京中公子。”
宁乔有些后悔听这个了。
观宁十八年秋,阴历九月十日。
东巷口有个小院子,是东巷最小的院子,住着两个人,一个医女和她花十两银子买来的小乞丐。
医女叫俞采令,是个善良的人。
“俞姑娘!俞姑娘!”
一个老婆婆跑进了东巷那个小院子。
正在晾晒药材的小姑娘听到动静赶紧跑出来,扶住了蹒跚的老婆婆。
老婆婆受了不少俞采令的帮助,看见俞采令还没开口,泪水先流了下来,“俞姑娘,你快去看看吧,周侍郎家。”
“发生了什么?”
俞采令还以为是有人出了事需要医治。
可是老婆婆接下来的话就像是晴天霹雳,让她心口顿顿的疼。
“赵瑜,他和周家小姐,,成亲了!”
俞采令顿时觉得世界安静了,怎么会呢,他不是去山上给自己找药材去了吗?怎么会和别人成亲呢?
俞采令还打着哈哈给老婆婆说:“姚婆婆,定是你看错了。”
语气透着颤抖,三个月了,他怎么会回不来呢?
姚婆婆拉着俞采令就往外走,俞采令嘴里说着不信,可出了门,她也不自信了,周家小姐是独苗,那婚事隆重的隔了两条街她都能听见唢呐声和炮仗声。
俞采令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脚步也由走变成了跑。
怎么会呢?
这么多年,再苦再难都是他们两个人走下来的,那个倔脾气的少年怎么会不要自己呢?他说过会娶她的,他说回来就娶她,他们都买了新宅子了,她能去仁心堂坐堂了,他们,明明就要好起来了,为什么成这个样子了?
一定是姚婆婆骗自己的。
要不然就是周家小姐仗势欺人,绑了赵瑜!一定是这样!
俞采令没多久就到了周府门上。
红色的缎绸宣告着这门亲事多么隆重,成亲的两人多么相爱。
来来往往都是人,有高门大户,达官显贵,也有着在门上道喜的百姓。
俞采令突然怕了。
姚婆婆是周府后厨帮工的,来往于周侍郎和周小姐之间,怎么可能看错呢?
宁乔下了马车,明月扶着宁乔。
别人都乌泱泱的带了一帮子人,宁乔让明月拿上贺礼。
俞采令想都没想,跟在了宁乔和明月身后。
宁乔有事耽搁了下,来的算迟了。
门上的人也看的松。
俞采令很容易混了进去。
宁乔到的时候新郎新娘开始拜堂了。
宁乔刚刚站定,明月扶着宁乔站在外面。
“二拜高堂!”
观礼的人声音拉的老长,还有夸夫妻相配的人。
“赵瑜!”
一道女声传来,坐在上位的两个老人家闻言变了脸色。
随着声音而来的,就是东巷那位小医女,俞采令。
俞采令还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身上是铺药材时穿的衣服,灰头土脸的,与各位来宾甚至是赵府丫鬟形成对比,仿佛是在两个世界。
刚刚准备拜堂的新婚夫妇怔了一下,男人明显已经知道来的人是谁。
男人慢慢回头,双眸对上俞采令的眼睛。
俞采令看见男人,红了眼眶。
赵瑜婚服很好看,料子看起来很贵,是她永远买不起的样子。
像她想象中的一样,只是新娘——
不是她俞采令!
俞采令抬头克制自己的眼泪。
真的是赵瑜。
周侍郎叫来下人,“赶她出去!”
“住手!”
俞采令跪下,“周大人,我有几句话问赵瑜,问完我就走!”
周侍郎坚持让下人赶走俞采令。
堂下自然不缺看好戏的人,只要不是自家的笑话,人人都爱去看别人家的伤疤,痛不在己,谁去管别人疼不疼?没人希望别人过得好。
“周侍郎也别急着赶人走啊,要是还能趁今日一并给这位公子纳个妾呢?”
“就是啊,要是这赵公子是个有妻子的人呢?抛妻弃子?”
……
堂下声音不断,无疑是赶人会伤及名声,但是不赶,今日的糗事也会让他难堪一阵子。
迫于压力,周侍郎让人退下了。
俞采令看下人撤下了,大声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赵瑜,我今日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告诉我!”
“好。”赵瑜回道。
这时那周家小姐周安乐掀了盖头。
一旁的的丫鬟过去,说:“小姐,这盖头不能掀,不合礼仪!”
周安乐推开她,向前几步,“这位姑娘,你若是要钱,我可以给你,但求你,别毁了我和瑜哥哥的婚事。”
说着,周安乐拉上了俞采令的手。
“瑜哥哥?”俞采令冷笑,“你们这么熟了啊?”
俞采令甩开周安乐的手,看着乌泱泱的人群,“好啊!我们来算一笔!
他赵瑜,是我俞采令十年前在人伢子那里花了十两银子买的!
当时他受伤了,我花光了所有积蓄给他治病。
这十年,他吃我的,喝我的,穿我的。
五千两,我与他,再无瓜葛!”
周安乐转头吩咐丫鬟,“关关,去取钱!”
丫鬟还想劝周安乐,眼看劝不动,只好去取钱。
俞采令看着赵瑜,“赵瑜,我问你,你说的要娶我,爱我,是真是假?”
赵瑜张张口,欲言又止。
“第二个问题,你与周家小姐,早就认识?”
没等赵瑜回答,俞采令又问:“第三个,此婚事是你的意思吗?”
赵瑜木讷的点点头。
俞采令抬头擦擦眼泪,“好,我不想听你说了,我早就说过,你若负我,这辈子,你都不会好过,”说着,她看看周安乐,她知道,周家小姐是好人,“如今,我收回我的诅咒,”恰好丫鬟取了钱来,给了周安乐,“我希望你好好的过日子,与周小姐一起,从此你我,再无干系!”
俞采令拿过银票,在赵瑜眼前晃了晃,“今日毁了你们的大礼,是我冲动,”俞采令跪下,磕了一个头,“这一跪,给周侍郎,是我的冲动毁了此事。”
她又磕了一个头,“这一跪,给周小姐,是我让你们不高兴了,此事千错万错只错在了赵瑜一人,却要这么多人给他承担。”
俞采令再磕了一个,“这一跪,对不起各位,扰了你们的兴致!”
俞采令站起来,向门外去,最后,她回头,笑了一下,像十年前她救赵瑜那天一样,她笑得好看。
“别怕,以后我们会一起好好活下去。”
“赵瑜,好好对待周小姐,你欠她的,好好弥补!”
“我走了。”
不再多说,俞采令一头扎进了烈日熄灭火焰,准备下山的那刻。
宁乔不知为什么,就追着俞采令出去了。
明月没来得及。
周侍郎瘫坐在椅子上,大手一挥,管家立马上前,“各位大人既然观礼已经结束,就不留各位了!”
周家自然是知道这样的待遇今后在京城是要被耻笑的。
大家也看完了热闹,就各自回家了。
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大堂已经空了。
赵瑜还是愣的。
周安乐手里的盖头从手中滑落在地。
赵瑜木讷寡言,一双眼睛幽幽地看着周安乐,一时周安乐的脸在他眼中变成了俞采令。
“采令,”他喃喃开口,“不会原谅我了……”
往日不管他做什么,她都会原谅自己,可他知道,俞采令这次不会原谅他了。
他的仇,他从未告诉她,太痛苦了,他不想她也同自己一样痛苦。
他回神,他报仇,报完仇,他们还会在一起的。
他伸手想要抚上面前人的脸,可是周安乐躲开了,“赵瑜,”她第一次叫他的全名,“我们先各自冷静一下,今晚,我去偏房。”
赵瑜何尝不知自己对不起周安乐,可是他也没得选。
周侍郎被周夫人扶走了,丫鬟也带着周安乐离开,这诺大的屋子,只有他一人。
满堂满府的红绸看着讽刺极了。
宁乔追着俞采令到了东巷口,宁乔拉住了俞采令,满脸是泪。
宁乔一下子就怔在了原地,自己还是太冲动了。
“你,还好吧?”
“喝酒吗?”
两人异口同声。
宁乔皱皱眉,她,没喝过酒。
但是她点头了。
明月就看着她俩走进了酒楼,还单独开了房间。
宁乔让明月守在门外。
关上了门,宁乔走到了桌前。
不一会儿就有小二送着酒上来。
俞采令手法娴熟的要开酒盖子,宁乔一只手横在酒坛上。
“我学过一点武术,你打不过我的。”
俞采令愣在原地,眼里有什么东西碎掉了。
泪水砸在了宁乔手背上。
这一滴泪滚烫,竟然让宁乔收回了手。
“抱歉。”
宁乔小声道歉。
“我只是,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俞采令趁机拿过酒坛子,自嘲道,“有什么好听的?”
宁乔咬着唇,“我与甘回,在故事的开头,也与你们一般……”
“那现在呢?”
“他在边疆打仗,未归,大事,未曾有着落……”
“没有着落又何尝不是好事?”
俞采令美美喝了一口,“有了承诺,就有了期待,有了希望,那么,给你打击的时候,是致命的。”
俞采令给宁乔倒了一杯酒,推过去,“任何事都没有既定的结局,”她抬头,悠悠地看了宁乔一眼,“开头一样了,不一定结局就是一样的。”
宁乔双手拿起小小的酒杯,低头浅浅抿了一口酒,辛辣刺激,不好喝。
宁乔拿手扇着,想减轻嘴里的辛辣滋味。
俞采令苦笑一下,“你没怎么吃过苦吧?”
宁乔想要反驳,自己被父母抛弃,寄人篱下,怎么没吃苦?
却听,“吃过苦的人没你那么善变,情绪都是压抑着的。”
宁乔张口,想说什么,但是说不出口。
是的,自己被寄养在他人篱下,但是舅舅又何尝不是给了自己世家小姐的待遇,平民百姓进不去的皇宫,她都可以进。
原来一直以来,都只有自己把自己困在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不去接纳别人。
“明白了?”
此刻的她尚清醒。
“相见即是有缘,小姑娘,我啊,蹉跎了自己最好的岁月给赵瑜那个狗男人了。”
宁乔看着烂醉如泥的俞采令,揉了揉太阳穴,“那你错了没?”
“错?!”俞采令情绪变得特别激动,“我有什么错?”
“错的是他赵瑜,我和周家小姐都没有错,千错万错都是赵瑜的罪过。”
俞采令趴在宁乔耳边,气息如丝,吹的宁乔的碎发都飘起来,“周家小姐是个好人。”
俞采令捧着酒坛子站起来,泪水划过脸颊,掉在地上。
“我们只是遇人不淑,我们没有错,无论有没有男人,我都是我,他只是拥有我的爱,可是要放下他也是极其容易的事!”
“我俞采令的父亲是前太医院院正,若不是父亲死了,我俞家不会落魄。”
“我俞采令,三岁识字,六岁认药材,十岁看医书,十三岁家破人亡,独自乞讨,顺便买了赵瑜,我精通医术,有着救人之才,想要悬壶济世,我有我的事,有没有赵瑜,我都应该好好活着,传承我俞家医术!”
宁乔闻言内心震惊,是自己,狭隘了。
她也不应该困在父母抛弃的阴翳中。
她不是个废物,何必放弃自己?
宁乔最后跟俞采令一样烂醉如泥。
明月也不知道俞采令家在哪里,就把俞采令也带到了宁乔家。
“别动我,我还能喝!”
明月左边扶着俞采令,本来就够累了,俞采令还不是个老实的。
可能是酒到深处了,心里的事也就出来了,俞采令心里委屈,刚到厢房,就呜呜大哭起来。
“赵瑜你个狗男人!我给你花了那么多钱,五千两就把我打发了?”
明月腹诽:五千两不少了吧!
“老娘天下第一,是赵瑜配不上老子!”
……
宁乔倒是安静,坐在床角,抱着双膝,点着下巴。
明月安置好宁乔和俞采令已经是后半夜了。
明月高照,照在明月身上,散发出微微的光晕。
兰姨早就睡了,偌大的院子只有明月一个人在活动。
今日俞采令闯入周府的时候明月也在,说实话,她还挺心疼这个姑娘的,陪一个男孩长成了少年郎,那个少年郎也是个俊俏的人,她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用宁乔说的话来说就是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么说也不对,那是姑娘用来形容甘回小郎君的,也不知道甘回小郎君回来会不会娶了她家姑娘……
明月下微风不燥,吹起了春思,忘记了秋日私语,一夜好梦。
宁乔喝了三杯就倒在了酒桌上,自然醒起来比俞采令快些许。
宁乔醒的时候也已经日上三竿了。
明月给她准备好洗漱用的水,伺候她梳洗。
明月不是大户人家丫鬟出身,不会京中贵女们的发髻,宁乔也觉得自己不用这些,一直梳的简单发髻,有时甚至一根簪子就搞定了。
宁乔往日不觉得有什么,今日却突然想起了俞采令的一句话:“你没怎么吃过苦吧?”
也是,她到现在都保留着舅舅家惯出来的臭毛病,什么事都要别人搭一把,看着确实没吃苦,舅母虽然不喜欢自己,但是吃穿从来没亏待过自己。
镜子中的自己已经二十岁了,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巴掌大的小脸上有着璀璨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和明媚的嘴唇,她的脸上,确实没有苦难二字。
但是俞采令也没有说对,她也有自己不愿告诉别人的痛——她宁乔是母亲抛弃在繁华里的物件!
“姑娘?”
明月出声叫了宁乔一下。
宁乔闻声回神,才发现自己攥紧了梳妆匣里的一根簪子,她“咻”的放手,装作无事的样子,“什么事?”
明月:“我看你把簪子握的太紧了……”
宁乔尴尬笑笑,“想到一些事情,哈哈。”
明月看着铜镜中的宁乔,“姑娘,自从在西南,你与甘回小郎君一起回来的那天开始,你就总是发呆,不高兴,我和娘都感受得到,但是我们不敢问,怕触了你的霉头。来了京城之后你虽然也会笑,但你还是不开心。娘也不知道你怎么了,我也不敢问 ,姑娘啊,一切都会过去的,苦难,快乐,没有什么能够永存,我只是希望你能开心快乐点,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问什么不好好的走下去?
我和娘是你亲手买的,你也见过我爹,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他以前也是村子里人人夸的相公和爹,他会在干活之余给我做好玩的,也会给我买好吃的,可是这一切在五叔带他去赌坊之后就变了,也许在这三年半,他已经死在了哪个街头,我也没有要怪你的意思,你确实救了我和娘,后来的他身上再也没有以前的影子了,我和娘也在向前看,一切都过去了。”
宁乔听着动容,却没说什么话,想来是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