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后户伶便雪虐风饕,银装的天,花瓣皑皑。素裹的泥地积雪厚笨,不经意间纺织房半边的门墙已被染冻。

    今日的灶房门紧紧闭着。

    裴楒安静地坐着,咬了一口馍馍。她习惯将四周景物映入双瞳深处,知觉不动声色地参与其中。

    像一只懵懂的蝴蝶,乐忠于将鲜活温暖的春天,一点点地镌刻在记忆里面。

    “庆桓阿兄,得亏你做了木锁呢,这下我们织布和吃饭,可没那样冷了呢。”

    茴笑嘻嘻地看着庆桓,庆桓啜了口粥,脸上笑着,嘴里没话。

    “鸳鸯。”万逢夹了些辣咸菜给鸳鸯,鸳鸯用碗接过,只是一笑。两个人头低着更是没话。

    裴楒吞完最后一口馍馍,与裴椿之对视后,对大伙道:“芰荷吃饱了。”

    这道细柔的声音扎入静默,打破了当下奇怪的氛围。

    “吃饱了,那就歇着。”开口的是纺主。

    她吃了一口黍米饭,神情淡漠,眉间有郁色。嚼着嚼着,又止不住地颤肩作笑,将木箸“啪”地覆在桌上。挂着迷茫的神情,愤声道:“乡厌还不回来,别是冻死在外边了。”

    万逢抬眼看纺主,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用咸菜堵住了嘴。那股寂静的气味又回来了,静到只有呼吸声和吞咽声。

    纺主今时不惑之年。十指柔柳,姿态万千,多时慈眸。乡厌,是她的弟弟。眼下根本没有这个人,或者说,早就死了。

    她总念叨这个名,他们也都习惯了。

    未几,她又捡起木箸,没事人一般吃起了米饭。有些时候她一顿下来没想过要夹菜,也不准谁给她夹。即使她吃的是新鲜的菜叶子。

    有好几次万逢和庆桓都给纺主夹过菜,都被她给赏了好一顿唾沫星子。

    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美人。

    纺主细腕忽顿,抬首定睛,一下笑出声来:“你们是不知道,万逢和鸳鸯啊,外边一些多舌的说般配呢。我仔细一瞧啊,倒是没有说错呢。”

    万逢才放下碗筷,就被噎了一下。

    茴蹭了蹭鸳鸯,打趣道:“万逢兄年方十八,鸳鸯姐年方二八。这都有容有貌的,人眼见了能不般配么?”

    “你凑个什么……”

    鸳鸯垂着眉,云娇雨怯地喃言。

    茴悄悄闭上了嘴。

    “你们两个,从来到这里便缠在一起。性子这般有差有别的,也是有趣的很。”

    纺主这会也已饱腹,放下碗筷,对着鸳鸯和茴笑道。

    庆桓钻了出来:“那可真是不一样,一个温雅安静,一个噪若蜩螗。”

    茴不服道:“你懂什么,我与鸳鸯姐姐,就好比两块玉。我是圆润之玉,她是镂雕之玉。圆润之玉,滑美在外泽,而慧在其剔透。镂雕之玉,精美在外状,而妙在其内心。”

    裴椿之来了兴致:“好妹妹,你从哪里悟得这种道理?如此了得。”

    万逢道:"你说你慧在其剔透,可你又如何懂得什么剔透?你这般年纪,如何剔透?莫不是又跑去偷听哪个先生的瞎话,囫囵吞枣吃了去不成……"

    说到这,万逢像是想起什么,变了脸色,闭了嘴。

    裴楒有些困倦,瘦弱的身子骨一个没撑住,靠着裴椿之睡了过去。裴椿之见状,笑了笑轻轻刮过她的鼻尖,抱起她就要回睡房。

    茴支支吾吾:“我……”

    她一时答不上来,心堵得慌。

    纺主也笑:"知其剔透而不剔透者,才是满玉之慧根呢。"

    庆桓收拾了碗筷,回来一屁股坐下:“茴才多大呀。就冲她不顾被那个破学堂的老先生臭骂一顿,也要跑去偷听讲学的劲,我就佩服她。”

    “是不?”

    茴付之一笑:“那个先生,偏偏只给男儿讲学。他哪里会知道,我偏要听。不过我这段时日都没去,也不知道那边讲的怎么样了……”

    “对了!”

    万逢惊醒般拍了一掌:“我昨日去跑船,听人家说,那位先生活活吊死了。”

    他们昨日没有出街,没听到什么事情。纺织的时候,也没有人说。都惊讶地看了一眼万逢。

    万逢又道:“那个老先生,偷偷养蚕。在前一段秋蚕时日,说是没有。藏的紧,到底是没有搜到。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他那个傻儿子,去街上听说书。喝酒上了脸,被人连逼带哄地,一下把他亲爹偷养蚕给他买了个老婆这事,给弄了出来。这人里人外的,哪个不是眼红?”

    “这不,老先生被那个养蚕苛税的给逼上了梁。老子走了儿子还税呀,他那儿子哪受的住,哄着妻两人也一头撞死了。”

    庆桓听了呸了一声:“这个摇尾巴的娘养的齐啬夫。”又瞄了一眼不说话的茴。

    “他一个先生,教了大半辈子的学问,怎的生了个这样的儿子!”茴忿然,又叹了一气:“他虽然总是赶我,可我总还是听了他不少讲学。”

    纺主幽幽开口:“唉,芰荷没生那会。乡里人都压不住气,为了给养蚕苛税讨个说法和公道,被砍的人还少么?哪个还敢去闹?都缩着脖子回家了不是。”

    他们虽是那会还小,但也有印象,只是心口压着气,道不出话来。

    “我去看看雪停了没有,乡厌是不是要回来了。我去休憩,他回来了可一定要告诉我啊。”

    纺主起身,自言自语,晃着脚步出了门。留三个心神不宁的人在灶房里边。

    裴楒自被带回睡房后就半睡半醒的。她睁开眼睛便看见阿娘和鸳鸯姐姐沉睡在旁。

    大半天都在织布,两个人已经是沾床就睡了。

    她起身套上鞋,披着斗篷出了门。天空的明亮快要消掉了,冬天的夜藏在云眼里面,蠢蠢欲动。

    有些雪花飘忽着融在了半空中,她欣喜地小跑,踏出一步又一步。雪地的痕印连接在后,前方传来茴的笑声,荡漾起空中的风筝。

    “芰荷来了!芰荷跑慢点儿!”

    庆桓大步跑过来,泛红的脸,明亮的眼。

    他一把将裴楒举起来骑在自己的肩上,双手握住她的两只脚踝,冲万逢和茴小跑而去。

    茴骑着万逢,见裴楒两个人跑来了,一激动大笑不止:“快跑,他们抢风筝来了!”

    万逢来了劲,一下飞也似的蹿了出去。

    裴楒笑得灿烂,单薄的双臂展在寒风里,口里也呼着风喊:“追上他们!”

    他们朝摆着燕尾的风筝追去。

    纸燕子洄游漂亮。“呼哧呼哧”地,好似一不留神就飞能走。

    万逢有些跑不动了,被脚下的地圈住了一样,傻呆地看着远方。此时的天快全暗了,雪花也变得稀稀疏疏,风稍微烈得紧些。

    “天快黑了!芰荷,接着!”

    裴楒接过风筝线,看着,笑着。线很轻,被她握在手心,变得沉甸甸的。

    万逢和茴嘻嘻哈哈,一会而说要追上庆桓,一会儿又在风里乱跑、转圈。万逢眼睛进了风声,于是眨眨眼。喊道:

    “燕子飞到尽头,春天就来了!”

    他们浑身血热,仿佛感受不到周身的冷风。庆桓下意识地冒出一句:“这样也省了回灶房烤冷炭。”

    裴楒抓着风筝线,看着天上的纸燕子。

    笑声划过天际,他们好似看到了绮丽的彩虹,沿着天空的弧度扎进彼此的心头里边。

    天披着黑甲到来时,他们放着风筝往睡房的方向走去。可风声逐浓,刮得人紧,不一会便哀嚎了起来。雪降的更是迅捷,裴楒听到茴说:“芰荷,快把风筝放下来。”

    裴楒循着声收线,可风筝不受控制,线被揉着雪的大风刹那咬断。

    风筝踏着染尽黑暗的雪花,毫不犹豫地飞向了远方。

    “好日子风筝!”

    茴惊叫道。

    “庆桓阿兄,你画着麦穗、梨花糕和糖葫芦的好日子风筝飞走了!”

    “没了就没了,快走!下次阿兄再做一个就是了!”庆桓带着肩上的裴楒,边跑边说。

    原来这是庆桓做的风筝,可风筝早已淹没在夜里了。

    裴楒不再笑着,喉间难受,眼中生涩。她心里的彩虹此刻是灰蒙蒙的,蕴出来零星雨水,浇在血肉上,又酸又麻。真叫她想哭。

    在那之后,似乎每个人都在梦里念着好日子风筝,每个人心底里都有一只好日子风筝。可谁也没有再提起过。他们不知道它飞去了哪里,也许早就被人给捡走了,也许已经烂在雪地里了。

    也许燕子飞到尽头,春天就来了。

    仲冬过半,户伶乡街格外热闹。各种摊子展露头貌,家家户户门前泼一大盆清水,人人嘴里念着祈祷之语。

    “祈生节,祈民生,泼得流油满街去。”

    “祈生节,祈民生,暖衣热食如泼来。”

    “……”

    红蓼额上围着布,圆瞪的大眼褶子更显疲惫,红血丝也变得与先前更多了。她在门槛前站着,泼出一大盆水:“祈生节,请保佑我的女儿……”

    “泼完没有你,絮絮聒聒。要不是今日有别,那盆水泼的就是你。”

    扯着大鸭嗓的,是她的丈夫。

    红蓼没有理会。放好木盆走到食案前,倒了一杯水走到睡房内,给那个瘸了双腿的男人。

    男人面色苍白,捧起水就灌进喉里,也不曾洒出一滴,当真是个绝活。

    他从鼻腔里轻哼一声。

    “渴死了我,你就可以带着你那个丑八怪女儿走了,另寻良人不是。 ”

    “我何曾这样想过,是你自己病了腿也把脑子个病了去罢。有本事你就给我休书,你怎么样我可不爱管。”

    红蓼说完就走,男人一下被噎住了,好久才砸出喝水的家伙喊:“滚!”

    红蓼抚摸着女儿的脑袋,看着她用轻布掩着的半张脸,满眼怜爱:“浣浣,你这个病不比寻常的病。虽是砸了钱喝了许多药也无用,但是娘去求了方子,挨过今日,你就能好了。”

    浣浣蹙着眉心,眼眸扯出一抹笑痕。

    午后的万里纺坐落在鹅绒下。雪瓣抹在地上,积攒多了,叫风一吹,便又成了微小的雪尘。不断漫散的雪尘在空中逝去,鸳鸯和茴穿透而过打起了雪仗。

    今日是祈生节,户伶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得以歇息。

    万里纺也停了纺织,人人都在为祈生节做准备。

    灶房内裴椿之正给裴楒套着蓑衣,庆桓已经捏好了黍粉团子,走来利索地取下蓑衣自个套上。

    “纺主呢?”裴椿之问。

    庆桓看向裴椿之,回道:“纺主哪年去过啊,只管等着她的乡厌回来。”

    裴椿之顿了顿,心里面说不尽的滋味,绞着她的思绪明暗交错。

    万逢从灶房一脚踏了出去,冲鸳鸯和茴跑去。庆桓随后冲上,四个蓑衣人儿就这样打起了雪仗。

    “裴姐姐,快来!”

    茴吃了一雪球,边抹边喊,忍不住笑。

    “来了!”裴椿之应道。

    他们的笑声越走越远,裴椿之牵着裴楒跟上他们。

    祈生节,是十几年前的户伶饱受饥荒,为了祭奠和安抚曾经在折磨中而去的人,和祈愿日后的日子而定的节日。每年今日,户伶人便要早晨泼水冲晦,洗净门前迎来福气、举行祈神仪式、吃汤圆子。

    裴楒不解地问:“阿娘,明明是求生,为何要去求神呢?”

    裴椿之倒是没想过这个,一时不知如何。太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心水涌出。缓缓开口:“大概是因为,神明在人们的心里,是救世主的存在。人们的眼泪流到大地上,淹没了一寸又一寸。大地承受不住的时候,泪水就会流向天空……”

    这时前方的人已经踏出了万里纺的门槛。他们回过身来,笑着对她们招手:“快点儿!”

    茫茫大风将两方人割裂开来,中间降下一大片雪花,遥遥一望像极了一道疤痕模样的鸿沟。

    裴楒冲他们也招了招手。

    看着前方越来越远的人影,她们不知道,此刻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

    裴椿之加快了脚步,又接着道:“泪水流向天空,可天空也承受不住,于是就变天了。”

    “变天了会怎么样?”裴楒问。

    “变天……变天的时候,曾经种满大地和流向天空的泪水就会回到人们的心里面。人们心间的位置无处安放,便会渴望救世主,渴求神明。”

    裴椿之语毕,紧紧地牵着裴楒。两人加快脚步,向前方小跑而去。

    街上沸反盈天,人头攒动。许多平日里看不到的活技,都在今日一一展露。

    人人笑脸相迎,亲语互道,好不快活。

    万里纺的人儿刚走上街,就见一人扎在百声的边上,身旁放着一个木箱,正捏好一朵昙花糖。

    昙花让光一染,已经沾上一点糊里糊涂的雪絮。

    庆桓道:“瞧,卖糖的糖人。”

    茴俏皮道:“糖人捏糖人,不知是糖捏了人,还是人捏了糖?糖人,糖人,糖与人,糖被人吃人做糖。”

    “你又在胡说些什么。”

    他们相继大笑。旁边有个男人卡着喉里的怪声,抚掌作笑。没一会便将一口痰逼了出来,随地弄舌一吐。后将目光瞥上天去,一副看一眼都觉得浪费时间的模样。

    裴楒捏了捏鼻。

    “干什么呢你,差些吐我鞋了。”人群里一个女子趔趄怒骂。

    万逢眼前一亮,忽然向前方跑去。

    庆桓朝万逢的方向看去,道出一声:  “嘿,百戏伙计。”后追了上去。

    “他们也疯去了,那边有做花圈的,我们去看看。今日特别,东西比平日里的要便宜呢。”鸳鸯雀跃地拉住茴,看着裴楒和裴椿之。

    “好,去看看!”裴楒被裴椿之抱起,四人一同去往花圈摊子。

    欢呼圈内,四人卧在小台上一排而过。

    蹬弄纸伞、蹬弄布毯、蹬弄铁坛、蹬弄大缸。

    纸伞四个色,两柄抵足心,伞沿急轮转,弹戏舞间雪。另有两花握掌心,遂开惊绝人间色。

    男人们呼叫咧嘴,女人们眉开眼笑。孩童围着老人的腿绕圈学蹬转的伞。

    万逢也附和地捧彩一声,在掌声中拍了一下庆桓的肩:“你看那伞,敢情你做的伞也不能媲美。倒是你的风筝,来街上一摊,定能叫人买了去。”

    “是吗?”庆桓微微一笑,心盘玉珠掉落,大小有不一,轻重有异声。

    他盯着蹬弄铁坛的百戏人,溘然想到红蓼的丈夫,曾经也是一位专蹬弄铁坛的百戏伙计。只是长年累月的缘故,患了腿疾。却又在去年祈生节毅然上台,腿骨一酥,不幸让铁坛砸坏了大半辈子。

    天黑的时候,街的中央风声警觉,每个人的脸都挂上了属于自己的情绪。有人不停地磕头,有人执香起舞,有人伫立以歌……然而相同的是,每个人都虔诚不已。

    重头戏来了。

    “鸳鸯,你不是最喜欢红色么?怎的买了白花。”

    鸳鸯摸了摸头顶的花圈,看着万逢道:“卖花圈的说,我戴白色好看。还有平日里……你们也都说我最适合白色……”

    万逢刚想说话,顷刻间一声爆响,空中撒来万瓣璀璨,如火树盛银花。人们欢叫、幻想着祥龙摆兴,瑞凤驱祸赐福底下的户伶。

    “打铁梨花!”茴鼓舞欢忻地喊。

    “还得是重头戏呢!”庆桓没有笑,眼里凝光庄重。

    花棚上的打花人轮流接替,一棒又一棒地传承绵密的夙愿,击碎无限的尘世苦水。

    无数人开始念声祈祷。

    裴椿之眼冒火漪,心里低吟:醉仙踢金流,天坛坠八荒。

    茴拉着裴楒的手晃来晃去:“芰荷的愿望是什么呀?”

    愿望……

    裴楒垂首沉思,默默地开口:“希望燕子能够飞到尽头。”

    “那样春天就会回来!”茴冲裴楒笑,

    裴楒眨了一下眼点点头。两个人戴着雪帽裹着蓑衣,亲切地靠在一起,笑得比空中的铁梨花还要热烈。

    花棚盛景后,是一座菩萨雕像。

    菩萨细眼慈容,含笑如生,左手与愿印右手无畏印。

    户伶原本有两座菩萨雕像,另外一尊,早已塌陷在风尘之中。只留当前的这尊菩萨,永无休止地看着一切,平和宁静地守护日夜。

    铁梨花飞尽后,热闹便清醒逐凉,众人也都陆续退散。

    “鸳鸯……”

    万逢想拉住鸳鸯,却不料她已卡了个缝眼脱身,独自穿梭在寒冷的街道上。

    鸳鸯摸了摸头顶的花圈,脸上浮出失落的神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前方,走来十个打着火灯的人,纵成一列隐隐绰绰,刮起一阵怪风掠过鸳鸯。

    这是什隐人。

    什,音通十。在户伶意为被杀戮的、被遗忘的。而隐,则意为安抚、消散。

    什隐人白日里会收没有棺椁葬身之体,将其弄成沫子,放入调制的隐香做成囊子吊在寺里。此囊汇聚阳灼之气,驱邪避祸,可佑户伶,也能更好地让囊子之魂超度转生。而夜晚他们会燃着隐香出街进行喊灯,安抚什魂,让他们快快超生。

    鸳鸯耸了耸肩,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冷。

    她踏着暧昧不清的月影,街道两旁摆摊子的人家时不时看她一眼。鸳鸯越过一个卖平安伞的摊子,侧耳便听见杂乱的脚步声。往前一看,才知是三个乡吏。

    乡吏直戳戳走来,像夜里的针凝结凉风,扎向靠他们最近的馍馍铺。

    “没、没付钱……”

    卖馍馍的人警惕又卑敛地看着官吏,终是被踹得铺子摇摇晃晃。

    “我还没吃,给、给给什么钱!你他嘴子的,吃了什么鬼药。再胡说一句给你关到啬夫那里去。”

    鸳鸯吓得钻进另一旁,沿着稀疏的摊子边低头加快步伐。

    “菩萨啊……菩萨救我……”

    寂静里一声声叫喊腔里发着弱颤,让人感到心悸。她没忍住看了过去,顺着那个衣外淌着血的男人,又看见了个哭喊着的小姑娘……此刻正被一个女子拉紧往回拽……

    “又来了!这个疯子……”

    “唉,自从前两年家里死的一个不剩,这个疯子,就变得古怪至极。一到祈神节,就挑晚上出来割血示天……”

    “那个小姑娘……”

    “——关你什么事,没事别瞎管……”

    “……”

    鸳鸯越走越快,听着听着,眼一急,滚出泪来。白色的花圈被风刮落,她没跑回去捡。糊着眼睛转过黑压压的路,直到听不见那些声音,才舒了口气。

    方才好像看见了乞讨的人?

    算了算了。

    她捋了捋情绪没再去想,径直回了万里纺。

    睡房的门被推开,晃来一道斜影。剪碎愔愔的鞋吟声,搅缠心里起落的疙瘩。

    鸳鸯惊坐。

    “你回来了,陪我说说话吧。”

    纺主幽幽开口,门也没关,就走到镜台前借着微光梳起了头发。

    “好。”鸳鸯平淡地回应。

    这个镜台,还是昔日纺主念她们姑娘多,割爱送过来的。

    外面竟然刮风下雨了,也不知道他们回来没有。

    估计回来了,也早待在灶房了。

    “你呀……”纺主放下梳子,回了回神叹一口气,把身子转向鸳鸯:“乡厌,我同血同宗的弟弟啊。当年舅母把我们交给牙婆,阿姐哭了大半条路。最终命好从船上逃到这户伶,投靠了万里纺。那个男人待我是好的,是我的恩人。可是他死了……阿姐没有去处,尽管这万里纺是个空壳……我也得守着。”

    “乡厌啊……我怎么就把你落在船上了啊?不要怪阿姐……阿姐一直都有在等你回来的。”

    “纺主?”鸳鸯看着她发问一句。

    她又胡乱说话了。虽是时不时这样,但今夜这揩泪的情况倒是少见。

    “鸳鸯?你怎么把我拉来你们的睡房里了?”

    “我去关门。”鸳鸯无心回她,起身去推木门,却遇裴椿之在门口收伞。她将裴椿之拉进屋里,最后关上了门。

    “裴姐姐莫要让雨淋坏了身子。”

    “鸳鸯、纺主,汤圆子快煮好了。”

    纺主盯着裴椿之,冷不丁地道:“奇怪,我怎的忘了你是如何被我带回这里的?五年多了……”

    “——想当初万逢和他的娘来万里纺时,也和芰荷差不多大。只是他没有那个福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娘亲和别的男人恩爱、坐船离开。他那个娘啊,就这样把自己的亲儿子扔在我这里……”

    “还有那个庆桓!”她猛然一道,吓了鸳鸯和裴椿之一激灵。

    “那个庆桓,我记得是红蓼捡来的。她从哪里捡来的?”

    纺主突然叨咕着起身,旁若无人地开门走了。剩下的两人神色淡然,在黯淡的房里相视微微一笑,也一齐出门。

    这些年,这些话,她反反复复地说。忘了又说,说了又忘。

    什么顾着自己丢了弟弟啦,什么弟弟每天晚上都会回来找她啦……街上的人只当闲里的玩笑,饭里的闲菜。久而久之,玩笑淡了,闲菜咸了,就再也没人去理会她这些话了。

    然而纺主在万里纺记了又忘,忘了又记的因果,早已经合成了好几个无法抹去、篡改的事实:

    万逢的娘在万里纺做女工时,和乡里一个攒了点小钱、没妻没妾的男人坐船跑了,将他弃掉在万里纺。纺主见他年纪小,无处可去,又无工可分配,便自个收养了。

    庆桓是个孤儿,跟着商队混口饭吃,结果跟丢了队,差点饿死在户伶。红蓼在街上看到心生怜悯,又没钱养他,就只好送到万里纺。在灶房干做了好几年的烟火活。

    鸳鸯本是一位县吏的女儿,被休了的娘因怨气过深,来户伶才到半路便咽了气。万里纺是那时的她唯一的去处。

    茴是本土人,家里边吃饭的嘴多了容不下她,于是被送来了这个地方。

    裴椿之是纺主夜里发了疯,在林前的小河边遇到捡回来的。

    在万里纺吃住要扣工钱,留下来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有家难回的人。外面风雪不断,可他们心能感受到时节更替,能感受到自己活着。

    万里纺,就是烟火暖然的家。

章节目录

绘梦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不如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如师并收藏绘梦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