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永嘉坊坊门刚开,静谧的庆隆街也随着初升的日头逐渐沸腾起来。

    孟晚正推着辆木推车,穿过坊门,朝前面的集市走去。

    一路上,各式各样的朝食摊子应接不暇。

    喷洒着热气的竹屉里,肉包大肚圆滚,雪白油润;刚出炉的胡饼圆盘似的,一口下去,金黄焦脆,满口芝麻香。

    孟晚不觉咽了咽嗓。

    不远处的李婶见到她,连忙招呼,“孟小娘子,快些过来,我这边东西都已备好,就等你了。”

    孟晚笑着应了声好,遂将木推车停稳,着手支摊。

    先将一块平整的木板搭到推车上,再铺一张浅碧色碎花棉布,最后又将各种配菜、佐料一一摆放到整齐。

    随着竹竿上挂的红色小幌迎风而舞,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不知何时,摊前默默排起了一列小长队,井然有序。

    李婶的铁锅里,沸水咕咚,面条银丝般在锅里涌动。快出锅时,孟晚叮嘱她往里面撒了几颗翠绿的小白菜。

    待捞起装碗后,面条又被递到孟晚的木案上。

    她动作娴熟地往里加入食盐、花椒、以及熬得耙糯的豌豆,最后麻利地盖上一勺咸香杂酱。

    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豌杂面便做好了。

    “要加辣吗?”孟晚抬头问最前面的食客。

    她微笑时,明媚娇柔,像朵开在阳光下的凤凰花。

    对面的人忙不迭道:“要,多加一些。”

    “好的!”孟晚将东西递给他时,不忘细心叮嘱,“当心烫!”

    “感谢孟小娘子。”

    那位郎君笑着接过去,迫不及待地端到旁边的长条桌上,充分搅拌后,用竹筷挑起嗦了一大口。

    面条劲道,豌杂绵软,加上茶油熬制的辣椒,麻辣鲜香之味萦绕味蕾,久久不散。

    再饮上一口豆芽猪骨熬制的高汤,空了一夜的腹中顿时活色生香,整个人都跟着精神起来。

    食客连连赞道:“搭配新颖,味道一绝,着实妙哉!”

    孟晚莞尔道:“郎君过奖了!”

    旁人见状,忍不住舔唇,嘴里急忙催促着,恨不得下一刻就能一饱口福。

    孟晚不由加快手里的动作。

    辰时刚过,所备食材便售卖一空。

    李婶收拾完摊子,一个劲儿的夸她:“孟小娘子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儿,竟将这面条做出花儿来。”

    听到夸奖的孟晚盈盈一笑,坐到长凳上,拿出沉甸甸的钱袋开始清点银钱。

    今日的收入比昨日足足多了两倍!

    她分出一部分,装进布袋,递到李婶面前。

    “婶子,这是付您的面条钱,您数数。”

    “嗐,你我之间的关系,不用数!”李婶接过布袋,手上顿时一沉,惊喜道:“哟,这么多?”

    孟晚点点头,“婶子应得的。”

    谁不知整个集市上,手擀面做得最好的唯独李婶一家。

    孟晚不善做面食,故而在计划做豌杂面时就决心找她合作,让其为自己提供现擀面,而她只需制作各种配料即可。

    省时省力不说,二人还能达成双赢局面。

    李婶将银钱收入钱袋,挑着担子准备归家。

    临走时还特意叮嘱孟晚早点回去,不然天该热了。

    孟晚嘴上应着,却没急着收摊,而是坐在木凳上,望着周边熙攘的人群出神。

    半年前,孟晚还是一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因迟迟找不到称心的工作,长期焦虑到失眠。

    某天,睡前吃了安眠药的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穿越了。穿到大益朝与她同名同姓,但在水灾中遇难的原主身上。

    看着躺在身边没了气息的原主父母,孟晚这才意识到,现在的她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女。

    父母双亡,房屋土地也被洪水摧毁,还未及笄的她必然独木难支。

    安排好了父母身后事,孟晚通过原主记忆,拿着家人留下的信物一路北上,到长安访亲。

    孰料,这门远亲竟是荣升户部尚书的林家。

    林尚书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念及当年许家祖父对他求学的资助之恩,便将孟晚安顿下来。想着将她照料至出阁,也算报恩了。

    刚入住的时候,林府上下对她还算客气。

    然而,没过几天,府里的小厮丫鬟便开始对她摆各种脸色,甚至克扣她的吃穿用度。

    孟晚心知肚明,这一切都是受府内二姨娘的指使。

    不然,下人哪有那个胆子。

    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二姨娘见孟晚生得娇俏,企图将她作为利益牺牲品,给一个糟老头子做通房。

    林尚书得知此事后,不仅不同意,还将二姨娘痛斥一顿,罚她闭门思过。

    二姨娘也因此怀恨在心,处处给孟晚使绊子。

    寄人篱下哪有不受气的。

    孟晚也想过离开,但手里没有银钱,哪里都去不了。

    她只能一边机智周旋,一边计划如何攒钱。

    思来想去,拥有一手好厨艺的她决定撸起袖子做美食。

    没有巨额启动资金,就从摆摊开始!

    路边摊,小食肆,大酒楼,女富商……孟晚要一步一步,做大做强。

    等赚够了钱,她还要给自己买座大宅子,养猫养狗,栽花种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再养个俊俏的小郎君……那日子想想都觉得美。

    打探长安城一圈下来。

    孟晚用所剩无几的银钱定制了一辆小推车,从小吃摊开始做起,主打家乡特色美食。

    钵钵鸡、麻辣烫、夫妻肺片、豌杂面……

    三个月后,她凭着“特色美食”的招牌在庆隆街小有名气,每日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

    渐渐,孟晚发现自己拥有一个神奇的技能——读心术。

    凡是吃过她食物的人,都能被她听见心声。

    这倒有趣了。

    孟晚自然没有偷听别人秘密的癖好。

    不过,偶尔八卦吃吃瓜,也算一种娱乐消遣了。

    这不,刚吃完豌杂面的一对年轻妇人,正挎着菜篮聊天。二人时不时低声细语,然后捂嘴偷笑。

    孟晚凝神一听,原来……她赶紧将意识退出,因为那种尺度内容放在这里是要被口口的。

    她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哪能听这些?

    倒是旁边的一群小娘子,个个打扮娇丽,连说话的声音都如沐春风,看样子准是在闲聊哪家郎君更俊俏。

    孟晚调整了一下坐姿,准备洗耳恭听,因为这种八卦对她来说很重要。

    几个小娘子唠了半天,话题皆围绕着大理寺少卿转。

    孟晚没见过此人,但从女孩们眉飞色舞的神情来看,想必是位不可多得的美男子。

    吃了个瓜的功夫,孟晚回过神来已是正午。

    夏日烈阳高悬,卖朝食的流动摊贩基本都走光了,热闹的大街突然就空了大半。

    两侧的树荫小道上,卖各种饮子、凉糕的摊子却一排排支棱起来。

    有酸甜解暑的酸梅汤,清凉甜润的绿豆粥,以及各式果脯花糕,种类繁多,精致可口,皆是众多小娘子们追捧的畅销零嘴。

    推陈出新,孟晚今日也做了一款源自家乡的甜品,名叫水果豆花。

    与寻常的咸豆花不同,水果豆花通常会浇上奶白浓郁的椰浆。

    大益朝没有椰浆,孟晚便用冰糖熬煮过的牛乳代替。

    将剥了皮的时令鲜果,花生碎,白芝麻混入其中,再淋上一勺秘制的玫瑰酱,普通豆花也能花样百出。

    孟晚想,这道另类甜品定能再次折服长安饕客的胃。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摊位前除了几片飘落的树叶,一个客人都没有。

    孟晚拢在树荫下,咬着一张比脸还大的胡饼,边吃边吆喝。

    “水果豆花,七文一碗。解暑佳品,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哟。”

    路人伫足,好奇地瞧一眼,最后都摇着头离开。

    有位好心妇人劝她,“小娘子,长安人向来喜食咸豆花,我看你还是因地制宜,这样才有销路。”

    孟晚笑道:“好的,多谢婶子提醒。”

    不同地方饮食文化差异大,孟晚当然知道,但她主打的就是小众特色,自然与别人卖的不一样。

    再等等吧,一定会有喜好相投之人出现的。

    此时,坊口那头缓缓驶来一辆马车。

    白马高大,气宇轩昂,周围的人立刻退让,也不知里面坐的何许人也。

    倏然,一道清冽低沉的声音从轿内传出。

    “阿才,刚刚旁边叫卖的是什么豆花?去买一碗我尝尝。”

    车上的青衣小厮立马应道:“家主请稍等,我这就去办。”

    马车在阴凉处停稳,阿才纵身一跃,稳稳落地。

    向孟晚走去时,他心里直犯嘀咕。

    这段时日,家主时常被圣上召进宫议事,一去就是大半日,每次都顾不上吃喝。加上天气炎热,家主茶饭不思好几日,人都瘦了一圈。

    今日,倒难得他主动开口,想吃一碗豆花。

    暑气袭人,阿才擦着额上的汗,瞥了一眼整洁的案上,干净的碗碟里放着各式鲜果粒。

    碧绿的葡萄,翠红的西瓜,橘黄的甜杏,清爽的脆桃……光看着就能让人顿觉凉爽。

    阿才虽满腹狐疑,但还是礼貌道:“小娘子,劳烦来碗豆花。”

    见事情迎来转机,孟晚放下手中的饼,脆声道:“好嘞!”

    盯着孟晚手上的动作,阿才的两道粗眉逐渐扭成麻花状。

    待东西递到面前时,他完全傻了眼。

    “小哥,你要的水果豆花好了。”孟晚唤他。

    “你管它叫什么?”

    “水果豆花啊,你瞧,多贴切的名字!”

    阿才扫了一眼碗里的鲜果粒,无奈一笑:“的确贴切。”

    可……家主会喜欢吗?

    旁边的白马不时抖动蹄子,有些不耐烦。

    阿才不敢耽搁,硬着头皮付了钱,小跑着将东西呈给轿中人。

    轿帘掀起一角,许子谦伸手来接,露出的手腕洁白修长。

    孟晚好奇,偏头想一看究竟。

    然而,除了一抹绯色衣袍,什么都没瞧见。

    轿中的许子谦端详着碗里的东西,一时竟无从下手。

    他将碗凑到鼻尖,轻轻一嗅,隐约闻到一股馥郁花香。

    随后,他拿起勺子浅尝一口。脆甜的果肉清凉,带着醇厚奶香的豆花细腻爽滑,那感觉如一阵清风吹过,一扫盛暑的炎热。

    许子谦轻轻撩开轿帘,看着外面的孟晚,心道:“这位小娘子心思竟如此巧妙。”

    注:1、读心术属于主动技能,不会随便开启,且时效维持在一个时辰左右。

    2、为饱个人口腹,私设有辣椒,切莫考究。

章节目录

神奇小食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以木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以木桑并收藏神奇小食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