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城的夏天总是如此燥热,阳光穿过杨树照在错落有致的巷子里,红砖绿瓦,青泥白墙。院儿里栽着不少菜,全是应晓爷爷奶奶退休后种的。

    窗户上映着蓝天白云,还有少女热红了的脸庞。忽地,水管里的水溅了一窗,模糊地倒映着应晓穿着运动短裤短袖,正用水管冲凉洗脸的肆意神态。

    尽管家里早就装上了空调,应晓还是着迷于这种出一身汗,再用水管冲凉的感觉。为此,她爸没少说她是个野孩子。

    十五岁的夏天,快乐简单又纯粹。可以是半个冰镇西瓜带来的解暑好滋味,也可以是傍晚温度下行后坐在院儿里望天发呆的自在。

    -

    这样好的年纪,有些失落也无伤大雅。应晓朋友不多,院子里一起长大的小六和乐乐都考上了英华附中,而她则要去英才附中。一字之差,分数线差了二十多分。

    初中的应晓并不是个爱学习的小孩儿,而是有着无穷无尽的探索欲。这三年里,她参加过不少音乐社团,都是因为她打小就爱听歌。

    事实证明爱音乐和爱玩音乐还是两回事。应晓有些老神在在的想。

    吉他、架子鼓、街舞……应晓总在放学前就写完作业,放学后的时间对她来说就像拼图的碎片,每张碎片上都记录着她对这些兴趣的浅尝辄止,拼凑出她的三年。

    -

    应晓的母亲是位地质学者,在一个信息与网络还不普及的年代,由于遭遇泥石流和救援的不及时,在应晓三岁时离开。

    早年丧妻后,原本在学校教书混口饭吃的应晓父亲应远辞了工作,转而开了一家修表店。因为爱人最常待在身上的便是各种怀表,至今家里仍有几块珍藏。

    由于常看父亲修表,应晓对时间也十分敏感。譬如明天要去学校报到,今天早上她就已经看好了去学校的路线和时长,并决定预二十分钟的试错时间。

    进屋里把头发吹干后,应晓打算出去吃个晚饭,顺便买下明天的早餐。

    巷子尽头是一家卖馒头和老面包的店,原本只卖大馒头的老板在应晓第七次来问“会有面包卖吗”并许诺一周至少来买一次后,终于上了老面包。

    应晓并非不爱吃馒头,只是加了黄油和鸡蛋后麦子的甜味更突出。.或金黄或棕褐,全看老板今天的火候,对应晓来说,这都是面包带给她的不同体验。

    “嘿,丫头来啦!”还没走到跟前,老板瞥见应晓已经会心一笑,“还是老样子不?”

    应晓点点头,两个老面包,每个都切成四份方便保存,这是她一周的存粮。

    接过面包,习惯性的撕了一块来吃,应晓决定今天去喝个馄饨。

    喝完馄饨回家,应远也到家了。中考完他有察觉到应晓的失落,但还没找到时机和她聊聊。修表店工作时间不规律,有客人来就得上钟,难得今天清闲。

    -

    八月底的B城,太阳落山后微风习习,在院子的大树下坐着别提有多惬意。爷爷奶奶已经睡下,院子里只能听到模糊的蝉鸣声响。

    看出今天应远想和她聊天,应晓搬了两个板凳在石桌旁放下,又进去拿了两听凉茶。

    “三年结束,有什么感悟吗?”应远打开凉茶,变戏法一般拿出一根吸管插好放在应晓手侧,率先问道。

    应晓是个常有生活感悟,并爱做阶段性总结的人。应远总打趣她是天选科研人,无须上级要求,应晓自发的体会都能写好工作总结。

    “爸爸,我觉得好像广撒网去做很多事,有时得到的不如专注去做一件事。”应晓挠了挠头,有些郁结的闷声道。

    其实应晓不是个专注度低的小孩儿,应远一直知道。她只是在喜欢探索的年纪探索,虽然受挫是人生常态,但他还是不免有些心疼女儿。

    措辞片刻,应远摸摸应晓的脑袋:“广撒网不是坏事,专注做一件事也不一定有收获。这只能说明你从探险家向学者转变了。下个阶段你大可以去试试专注做事,如果这带来的成就感比遍地开花要好,说明这就是你需要的。”

    应远给应晓的感觉正像是院子里的这棵大树,为她遮荫挡风,让她觉得安心。偶有叶片掉落在脸上时,也不必担心是否会刮伤自己。

    应远掌心的温度从应晓头顶一直传到她心里,但青春期的好胜欲还是让她有些难过,“可是爸爸,我是院子里唯一一个要去英才的人。”

    压在心里两个月的话终于说了出来,应晓是有些好强的人,在社团里她的成绩算优秀,可出了社团,她并不

    再拔得头筹。

    由于放学常待在琴房里,应晓对同龄人的成绩了解不多。信息茧房让她误以为自己仍走在前列,中考不算理想的成绩是她栽的第一个跟头。

    “在社团的时候,晓晓快乐吗?”应远拿出一个扇子,给自己和女儿扇风。

    应晓点头,每探索一种乐器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段新的旅程,只是她移情有些快。

    “那就够了,虽然你现在可能不太懂,但爸爸想跟你说,要活在当下。”应远叹了口气。

    活在当下。

    虽然不是晦涩难懂的辞藻,但十五岁的应晓还是难以完全理解,似懂非懂的她晃了晃自己已经喝完的汽水瓶,“就是过好每天吗?爸爸,你会不会觉得我三分钟热度。”

    应远笑着拍了拍她,又摇头说,“有探索欲是好事,想法落地的过程本身就需要行动力。晓晓,你是爸爸眼里最好的小孩。”

    虽然天色渐沉,应远看不清应晓的表情,但却隐约看到有水光浮现。想了想,他又补充道,“你应该说,爸

    爸,我是唯一一个能去英才的人!”

    黑暗中,应晓重重的点头,想忍住眼泪却发现早已无处躲藏,于是干脆做了个鬼脸。父女俩一同笑出声来。

    大概是家人的爱太浓墨重彩,应晓鲜少会关注身边不熟的人。哪怕是仔细去想高中的第一学期,她也只记得入学第一天就认识了林可。

章节目录

贝果恋爱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紫苏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苏桃并收藏贝果恋爱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