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体态甄选后分了房,留下的五十二名家人子就进入了学习的阶段。此后,一直到殿选,都不会再减人了。

    虽然不用提心吊胆被请回家,但紧凑的学习阶段并不好过。

    因为课业多,时间紧,这些训导就进行得极快。姑姑们严格,又有测验来评判高低,有学的不好的,整日都提心吊胆。

    杜若却是个例外的。

    虽态度端正,但无论学什么,都不得其法。凡考评,都是末等。这与她同屋的李宁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但她却仿佛认命了一般,心态并无影响。

    全甲等与全末等同屋,这件事成了家人子们每日必笑谈的话头,杜若也因此受了杜蔷不少的奚落。

    此时大家等候在舞房,相熟的家人子三五成群的站在一起,免不了又要议论纷纷。

    杜蔷和几人站在一处交谈,声音虽压低,但却并不小。

    “我这个妹妹呀,你说她考一个丙等也好啊,继续这么全丁下去,待回了家,怎好向我娘亲交代。”

    杜若虽然听到了,但是左耳进右耳出,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李宁瞧着她放松闲适的模样,恍惚觉得自己的担心都比她多。

    “杜若妹妹,待会儿考评,你站在我后面,跟着我跳吧。你现在错的动作如果做对了,应当能评高些。”

    面对李宁有意的相助,杜若心里感动,嘴上却说:“不用了宁宁,我没有那个天分,就不白费力气了,跟你站一块,影响了你发挥怎么办,还是不要了。”

    杜若坚持,李宁又劝不动,只好随她了。

    然后不出意外,杜若又是丁等。

    “都是丁等?”

    陈皇后听完莫典赞的汇报,李宁全甲等尚在意料之中,杜若全丁等却是多少有些意外的。

    从没听说过采选授课,有人一无是处到每一门考评都在末等的。

    规矩不行,学问不行,舞乐也不行。

    这样的人在殿选时,只要看到册子记录的成绩,不管人多妙,也不会留牌。

    可偏偏这个姑娘是太子唯一另眼相看的人。

    陈皇后想到儿子那可称之为天家典范的言表,东宫三师三少无一不夸的学问。若配上这样的姑娘,场面倒是有趣。

    在陈皇后心中,太子赵谨良是全天下最好的人儿,所以并没有往因为不想进宫所以故意藏拙想落选的方向想。

    更何况只要太子喜欢,女子不愿意也得愿意。一无是处也不是问题,能被太子看上,就是她的能耐。

    “本宫知道了,这件事你办的很好。采选结束后,本宫有大赏。”

    莫典赞行礼谢恩,察觉到陈皇后并无不悦,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她的身份,除了告知皇后实情,别的不能多说什么。

    近一个月来,据她细细观察着,对杜若这个姑娘是有几分喜欢的。

    虽然这个年纪的姑娘家心思单纯,但掐尖要强、爱美攀比、歪酸嫉妒,那是正常且常有的。

    五十多个姑娘每日吃住上课都在一处,难免有人起些嫌隙。

    再加上杜若的堂姐又是个多事的,常常不着痕迹的取笑杜若。人一贯爱踩高捧低,杜若考评低,于是便有不少人煽风点火看笑话。

    莫典赞瞧着,杜若那姑娘年纪虽小,却是个心宽稳重的。

    在宫里生存,这四个字比什么都好。

    舞乐考评结束后,家人子们有几日的休息,放松几日后,就要迎来最终的殿选。

    四月初六这一天,挟芳殿摆花设屏、烹茶端果,早早侯着几十名太监宫女,供殿选差使。

    家人子们等候在挟芳殿前花园庭廊旁,略低着头,耳边是细碎近乎不可闻的宫女太监走路的声音,众人心中多少都有些紧张。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一队仪仗到了撷芳殿宫门前。

    守在门前的太监唱道:“淑妃娘娘驾到——”

    薛淑妃身后跟着四名宫女、两名太监,朝殿门走来。

    姑姑带着家人子行叩首礼,口中齐齐道:“淑妃娘娘万福金安——。”因一直埋着头,也没瞧见淑妃娘娘长什么样穿着打扮如何。

    莫典赞候在正殿门口,行完礼,躬身请薛淑妃入座。

    薛淑妃坐在了右首的交椅上,正中和左首的椅子还空着。正中是皇后的座位,左尊右卑,薛淑妃坐了右边,左边空着的,便是留给魏贵妃的座位。

    不一会儿,陈皇后的仪仗也到了,满宫的人再次跪迎皇后。

    家人子们虽毕恭毕敬的跪着,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大赵国母,中宫皇后。耳朵纷纷支起来,从说话走路的动静中捕捉皇后娘娘的动向。

    能听到大殿中淑妃起身迎皇后的请安声。

    陈皇后同她说话:“劳烦晴妹妹今日走这一趟,有你帮本宫掌掌眼,多少放心些。”

    语气甚是亲昵,可见陈皇后同淑妃薛晴关系极为亲近。

    薛淑妃道:“皇后娘娘客气,各宫娘娘还不知道怎么羡慕臣妾呢!何况能见着这群水灵灵的家人子,臣妾感觉自己都年轻了许多。”

    两位娘娘在殿内寒暄,殿外的家人子们只能听个大概,却听得无比向往。

    陈皇后声音清透大气,薛淑妃声音温婉柔和,但不管声音如何,说话间都透着身居高位的气势。

    女人一旦进了宫,日日悬在头上的就是受宠、位份、子嗣,三把大刀。

    然而即便这条路如此难走,依然会有数不清的人为了荣华富贵前赴后继。

    不说皇后,就说坐到淑妃这个位子,吃着全国上供的山珍海味,穿着最精美的绫罗绸缎,数不清的下人伺候,宫里除了上头几位主子,人人都要朝自己下跪。

    光是想一想,都令人眼红。

    魏贵妃到的晚,进了宫门后,路走的也极慢。家人子们感觉这次跪的比前两次都要久许多。

    心里不禁要对这位传闻中盛宠不衰的魏贵妃犯些嘀咕。

    人人都知道当今圣上疼宠贵妃魏妙宜,不仅让她位尊贵妃,十几年来,将她的父亲魏广孝自从五品吏部郎中擢升为正三品吏部尚书。

    吏部为六部之首,掌管官员任免、考课、升降、勋封,兼管科举考试。权力大,影响范围广,手中捏着朝堂官员的命脉,门下附庸文官众多。

    她生的皇长子赵谨穹,三岁就被册封为恭亲王,皇帝时常抱在身边亲自教管。赵谨穹弱冠后,更是派他协管兵部。

    魏贵妃这一系,可以说即有宠、又有权,且手捏文武两派。在宫中风头无两。

    因着此次大选,实际是给太子选妾,恭亲王只是顺带,所以陈皇后对魏贵妃到得晚并无不满,起码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赐了座,双方不咸不淡的对了两句话,陈皇后就下令殿选可以开始了。

    随着队伍中的家人子不断被叫走,不知是赐了花还是留了牌,还在等候宣召的姑娘们心中砰砰直跳,反复想着行礼的姿势,口中喃喃着向三位主子请安的吉祥话。

    杜若心里想着,都一个月了,回家了又该给贝壳刷毛,那缺的草料也不知续上没。

    想着事,时间过得快。不一会儿就叫到她了。

    殿旁有太监唱着名册:“奉议郎杜有德之侄女,已故宣威将军杜有行嫡女,杜若——”

    杜若跟着姑姑,走到了正殿。端端正正跪下行礼道:“民女杜若参见皇后娘娘、贵妃娘娘、淑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相较别的家人子还要说些诸如凤体安康、吉祥如意的问候词,杜若的请安话说得极为简单。

    大宫女春华手捧家人子考评的册子,立在陈皇后身边。因着关于杜若的内容,陈皇后都知晓,所以她并未去看册子,而是叫了起,细细去观察杜若。

    瞧着杜若进殿中的走路姿势,陈皇后算是明白她的宫规考评为何丁等了。

    宫中女子讲究柔美内敛,尤其是低等妃嫔,更是要求谨慎本分。所以教导家人子的宫规中,要求行走需小露脖颈,低眉敛目,收肩塌腰,行似扶风。

    而杜若却是低眉不低头,肩展臂开,踏步坚定稳重。

    看着她行走,若不去注意那家人子统一的发髻服饰,还以为是哪宫的娘娘。

    陈皇后甚至觉得她有点像自己。

    被皇后叫起后,家人子仍然不能抬头乱看,只能静静候着,等待主子娘娘问话。

    杜若听见陈皇后问她:“平时爱做些什么?”

    她有点讶异,为何看了册子、见到她不合适的规矩,听闻普普通通的行礼。陈皇后还有问话的意愿。

    她虽然想落选,但是都挑着无关紧要的方面伪装,关键时候还是不能失了礼数,惹得主子不喜,也会连累她亡父亡母的风评。

    杜若恭敬回答道:“回皇后娘娘,民女平时里爱看些地方志,做一些刻活。”

    她没有编造,也没有说假话的必要。因为说实话可能更会引起娘娘们的不喜。毕竟正经的大家闺秀都爱女子八雅,谁会像她一样。

    陈皇后点点头,又道:“抬起头来给本宫瞧瞧。”

    杜若闻声抬头,眼睛还是像姑姑教的那样,低垂看着地面。

    陈皇后细细瞧着杜若的长相,观她柔中带刚、美而不媚。站在三个宫中最高位的娘娘身前,也能面容沉静,唇含微笑,不卑不亢。

    这之前本来无甚感觉,此时也心生了两分好感。

    爱看地方志,做刻活,说明平素在闺中有几分闲心,过得轻松自在顺应本心。且这话说出口,也证明是个讲实话不弄虚的好孩子。

    太子的后宫中有娇俏跋扈的太子妃、美艳动人的萧良娣、婉约文静的祝良媛,还有环肥燕瘦各式各样的承徽、昭训、奉仪。

    这么些美人,竟也没有太子看得入眼的。

    如今殿内站着的这个叫杜若的有趣小姑娘,也不知能不能撬动太子那颗不懂怜香惜玉的心。

    陈皇后宣道:“杜若,留牌。”

    一直到被姑姑领着从掖庭到东宫,杜若都还没想通皇后娘娘给她留牌的缘由。

    她没想通,杜蔷没想通,其他家人子也没想通。

    除了莫典赞,其他训导的姑姑也意外非常。

    殿选完所有家人子回到掖庭,杜蔷红着眼,眼看就要跟杜若吵起来,被身边的姑姑眼疾手快地拖走了。

    此次大选,共八人留牌,其中六人赐下品阶,分到东宫,另外两名则要去到恭亲王府。

    东宫六人中,李宁赐良娣,杜若、董春春、陈婉儿赐良媛,另有两位家人子赐了承徽。

    她们被掖庭的姑姑领着,送到东宫的姑姑面前。可以看出这些姑姑宫女除了对李宁态度恭敬,余下最关注的便数杜若了。

    一个父母具亡、家世不显、考评垫底,连长相也不是倾国倾城之姿的姑娘,竟入了皇后娘娘的眼,送到了东宫。

    关注归关注,这些宫里的人精儿面上还是做得十分得益。

    掌管东宫内坊的张姑姑领着一行将要入主东宫的小主们走在东宫的小巷中,一路经过右春坊、崇文馆。沿途的宫女太监行礼,口中喊着小主万福。

    几个小姑娘这才有了已经成为正经主子的真实感。

    张姑姑笑道:“皇后娘娘开恩,准许各位小主带一名自家的丫鬟进宫伺候,另赐一道心愿口谕,小主们有什么要求,都可提出来,不违例的都能办到。各位小主待想好了,吩咐宫女报上来即可。”

    大家互相看了看,一脸的喜色。董春春更喜得忍不住拍了拍手。

    皇后娘娘此举,可真是实打实的大恩赏。

    原本只有太子妃身边能自带丫鬟进宫,现在大家都能带一个用惯了的丫鬟。深宫寂寞,有了熟悉的陪伴,多少能好过些。

    另外还能满足一个要求,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杜若原本还忧心忡忡,担心她不在家,珍珠受伯母和堂姐的欺负,这下能把珍珠带进来,她突然觉得进宫也没什么不好了。

    脱离了伯父一家子,不再低头躲在人家的屋檐下。她在宫里只要本分处事,应当能过得比之前好。

    这个令人惊喜的开端,给了几个小姑娘无限的遐想,然而当她们以后回过头来看,才会知道这份恩赏,其实更像是给她们进东宫的补偿。

章节目录

独占东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午时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时雨并收藏独占东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