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桥畔,站着个人。

    是个女子,二十来许,广袖长衫,如墨的青丝被一枝流云簪半束耳后。春风拂过,光看背影也飘飘若仙。

    “主子!您怎么自个儿来这了?这儿风大,虽说已经开了春,但大夫说了,您还是要格外当心的,万一风寒再犯,祥云就是死一万次也不能赎清罪过了。”

    祥云这孩子打小就操心。

    “嗯,走罢。”

    那女子转过身来,眉眼如画,双瞳剪水,鼻梁挺直,嘴若三月吐花。她五官生得极其端正,好像被能工巧匠精心雕刻的一般,横竖都挑不出一点差错。

    暮云合璧,落日熔金。

    惠州不比京城繁华,此刻大多数人都还在外劳作,街忂上十分冷清,并没有多少行人。

    “主子,等等我呀”

    祥云的主子姓杜,单名一个若字。杜若此时已经上前进了一间酒肆。

    酒肆的小二正小心翼翼地给门前的几盏灯笼更换蜡烛,瞧见来了位肤白貌美谪仙般的客人,高兴地立马起身招待。

    小二殷勤地跟在杜若身后,杜若将整个酒肆淡淡扫视一圈。这间酒肆不算大,但桌椅铺陈都还算规整,且客人较少,不会太过吵闹。

    她不喜欢太热闹。挑挑拣拣,最后选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了。

    “小二,一壶招牌茶。”

    小二答应一声,一溜烟跑了。

    祥云屁颠屁颠赶来,看见主子面前只摆着一壶清茶,便知道主子这是又犯了不知道吃什么的老毛病。

    他想着主子连日舟车劳顿的,此刻应当不爱荤腥油腻,便贴心地点了几道清新爽口的小菜以及一道当地名菜,莲藕排骨汤。

    小菜都是一些新鲜的时令,味道虽然不错,

    但杜若都只是给面子似的浅尝半口。唯有那道汤,鲜美醇厚,唇齿留香,叫人喝了一口只觉流连忘返,祥云将茶替主子续上递过去提醒道:

    “主子,食不过三,您这已经是第四口了”

    杜若的手顿了一下,还是喝下了那口汤,平铺直叙地道:

    “岭南,无妨。”

    短短四个字,但祥云分明从平淡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点失意。

    也是,一夜之间,从京城名声赫赫的王爷变成下放到岭南之地的逐臣。谁看了不摇头说一句“造化弄人”?

    邻桌的客人乃是一位少年,玄衣箭袖,腰间别一把绯红聚头扇,端的是无限飞流。在他身后还有一个高大威猛、体型彪悍的武士。

    这二位俱不是中原人。

    那武士粗声大气道:

    “小二,结账!”

    “阿赤儿,你要打雷么?”那少年轻声道。

    “好嘞!一壶酒、五六……七碟小菜,圣师大人,您给二十文就成”

    小二的声音不大,但还是被祥云听得一清二楚。

    “主子,这家店价格倒是良心”

    杜若放下碗筷,“结账。”

    祥云有个习惯,每次买什么东西都会先估算价格,这样结账时就不至于心里没数多花冤枉钱。

    这顿饭最多二十文。

    “这位客人您真有眼光,这乃是小店最妙的位置,您瞧”小二手指窗外,“明月河近在眼前,您再瞧”小二手指天空,“明月也近在眼前,简直是手可摘星辰,所以二十文不够,至少还得再添三十文”

    这说辞也不知用了多少回,那小二一口气说完竟都不带喘气的。

    祥云与他理论道:

    “河是护城河,月也不是你家月。不是你家的东西你凭什么要收钱?”

    “小相公远道而来,有所不知。这就是小店的规矩。您进门没问,我以为您知道这规矩呢!二位爷别恼,也别为难小的,这价钱都是我们掌柜定下的,你们不出这个钱,回头我就得被掌柜扣工钱。”

    小二话说完后便把手一摊,等他们掏银子。

    这时,店内不少双眼睛都被他们的谈话声吸引过来,纷纷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眼看今日就要吃了这哑巴亏,祥云气得脸都红了,争执道:

    “有这规矩,你为何不先与我们说明白?”

    “这,小的以为您先就知道呢。”小二眼珠子一转,回答道。

    杜若拿着茶盖拨了拨碗里的茶叶,连眼皮也没抬一下,不慌不忙道:“祥云,去请市司大人来评理。”

    这人看着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却没想到竟还知道打蛇打七寸的道理。提到市司,小二到底有些心虚,他吞了吞口水,虚张声势道:

    “这跟市司大人有什么关系,吃饭给钱天经地义!”

    杜若一听此话,登时将茶碗放下,俨乎其然道:

    “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不假,坐地起价便对么?”

    “对!方才邻桌圣师大人也是坐在窗边,你给他结账就并未说这么多,到了我们这里却一下子要多收几十文。难道是觉得我们只是平民百姓,便要欺负我们么?”

    祥云此话一出,店内有几桌同样坐在窗边的客人立马开始坐立难安。

    “开门做生意,讲究以诚为贵。大家都不容易,贵店这样的话谁下次还敢照顾生意呢?”

    “爹,想不到这家店竟然这样黑,我不要在这样的黑店吃饭呜呜呜!”

    “退钱!退钱!”

    ……

    眼看抗议的人越来越多,掌柜灵机一动,立马扯出一张黑脸大声呵斥:

    “李二,你都来店里帮了三天忙了,怎么还爱跟客人开这样的玩笑?快道歉!”

    转而又是一副极尽谄媚的笑脸,毕恭毕敬走到杜若身边,双手抱拳,

    “这位客人,今日都是小店的不是。这桌饭菜是小店的一点心意,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不必。”杜若整整袖子,云淡风轻地起身道,

    “掌柜既然知错,那就去帮需要退钱的客人退钱吧。只是此类事情,下不为例。”

    掌柜本来就觉得杜若浑身气质不俗,见杜若如此警告他,不疑有他,只觉得杜若真能将市司请来,忙点头如捣蒜。

    华灯初上,街面渐渐热闹起来。

    “今夕何夕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羞羞被好兮……”

    河面上传来一位年轻女子的歌声,婉转多情,醉倒岸边一大片往来者。

    “主子,前面有人献唱。”

    转眼,祥云已经牵了马车出来,那马车实在谈不上体面,车身破旧,车轮磨损也十分严重,十分风尘仆仆,。

    “无妨,绕道即可”

    杜若这么说完就上了马车。

    主子自幼喜静,不愿凑那热闹倒是情理之中。只是自从此次被革去官职后,主子便变得整日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祥云一想到这些就忍不住担忧起来,他真怕这样下去主子会出事。

    好在他驾车的技术还算不错,再曲折的道路经了他的手也能驾驶得安稳平和,叫坐在马车里面的人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躲开!快躲开!!”

    就在祥云刚把马车调转到一半的时候,

    一匹受惊的烈马向他们狂奔而来!

    祥云坐在马车上,双手握着缰绳,急得满头大汗,只想要将马车退后躲避,可偏偏他们身下的这条路一半都遭雨水毁坏严重,马车实在退无可退。

    眼看烈马就要朝他们冲刺过来,祥云迅速翻过身去想要拉着主子一起躲避,一阵颠簸,他直感觉自己从马车上飞了出去,低头一看,马车果然和自己分道扬镳了。

    主子,主子!

    马车冲着河面去了!

    主子不会水啊!

    祥云顾不上身上的疼痛,还没站稳就要跳河,却被众人拉住,迷迷糊糊间,他听见有人告诉他,已经有人跳河救人了。

    反观杜若这边,许是连日舟车劳顿,才这么一会杜若竟然就撑着手臂睡着了。

    他梦见自己回到了十六岁那年,三月春风,花香无限。

    “阿若,你来了?”

    “殿下。”

    “阿若,你变了。”

    “殿下!”

    “阿若,孤要成婚了。”

    “殿下,我……”

    突然,在梦中的他只觉得自己浑身一震。被惊醒后,睁眼看到的竟然是波光粼粼的河水。接着一阵天旋地转,她便“咕咚”一声连人带车落入了水中,惊得方才那位献唱的年轻女子差点失声。

    若是这个人还惧怕死亡,那说明他的心中还有挂念。

    杜若看着自己下意识牢牢握住一根浮木的手想。

    我挂念什么呢?

    挂念上京。

    上京是个春暖花开的好地方,就是冷,需要她三伏穿貂来过活。

    那还挂念么?

    青丝在水中散开,像一只巨大的网,又像一朵绽放的花。凄美清冷,在河水的波光粼粼下,他更似谪仙。

    杜若的脑子突然一空,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她任由自己下沉去。

    然而还没多会,她就突然觉得身子一轻,但此刻眼皮似有千斤重,杜若用尽力气才好不容易看见一点点光亮,光亮中间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可惜,还没来得及多看他就彻底晕死过去了。

    阿多伦自幼习武,没几下就将人带到了那位年轻女子所在的画舫上。

    “主人”

    “阿赤儿,去找两身干净的衣物,再请个大夫来。”

    阿多伦一边如是吩咐一边抱着人径直往屋里走去了。

    屋内,茶香四溢。

    每月十五阿多伦便会包下这艘画舫,所以他今天才能这么及时地救下杜若。

    阿多伦将人轻轻放在塌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杜若。方才一直没来得及细看,这么一打量,他竟觉得塌上这人他好像在哪见过。

    祥云在得知主子落水后,便马上去寻了大夫,这会带着大夫紧赶慢赶到了。

    强忍的眼泪终于决堤,祥云再也忍不住,眼泪跟不要钱的珍珠似的一颗接一颗下落。

    阿多伦嫌他吵闹,皱了皱眉,道:

    “小朋友,别下雨了,跟着阿赤儿去煎药去。”

    他自己则背着手送客。

    不知是哪个缺德的打开了窗户,杜若是被一阵风吓醒的。

    她醒的时候看见了一张脸。

    是个有些脸熟的少年。大约十八九来岁,一双眸子比最亮的夜明珠还要明亮,纵然站在暗地里也炯炯有神,他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

    “您是?”

    杜若挣扎着坐起来。

    “我是阿多伦,救你落水的人。”

    阿多伦抱着手臂,眼带笑意,漏出一对小虎牙,笑得不怀好意。

    真是漏屋偏逢连夜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三年前,大庆大败北古,北古自此俯首称臣,十五六岁的北圣大人阿多伦就这样来到了大庆。

    按理来说,质子大多都要待在京城。但恰逢新帝上位后首战大捷。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北圣大人就这样被烧到了岭南惠州。

    杜若自幼父亡母故,先帝感念人情,一纸诏书将六七岁的杜若送进了皇城。说是好方便照料,实际只是为了避免其他势力将她拉拢。

    或许正是这段从小背井离乡的经历,叫杜若觉得和阿多伦有些同病相怜。当初离京之时,他还特意去了十里长亭。没想到阿多伦误以为他是训诫嘲讽之意,将他的良言都当做了驴肝肺,并扬言要走着瞧。

    老天就是这样爱捉弄人,原本天南地北的俩人没想到走着走着还真就又瞧见了。此刻杜若虽然内心十分惊讶,但她混迹官场多年,修的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她扯出一张十分得体的笑脸,

    “多谢圣师救命之恩,敢问此地是?还有祥云呢?”

    圣师是揽古对下一任继承人的统称,类似中原的“太子殿下”。

    “中原说贵人多忘事,没成想王爷还记得在下,真是不胜荣幸。”

    阿多伦故意将“王爷”两个字咬得极重。这人当初不就是仗着爵位在他面前耀武扬威的吗?

    杜若因为极力主张抗东夷一事惹得龙颜大怒,而被下放岭南的事早已传开,如今在整个大庆算是头等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再称呼杜若“王爷”,实在是往人伤口撒盐。

    “圣师大人,既救了我定然知道我的再遇,何必苦苦相逼?”

    “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大庆第一异姓王明月竟然这么快就被削爵下放。三年前分别那日你不是还耀武扬威代替皇帝训诫我谨言慎行以避天威吗?如今你怎么也得罪皇帝啦?”

    杜若无言以对。

    “王爷”阿多伦俯身凑近,话中带刺,“可是想起什么悲伤啦,不妨说出来,让我高兴高兴?”

    阿多伦一脸期待杜若脸上能被他激出点花样,没想到杜若只是轻轻从他手中地接过汤药,道:

    “大人,食不言寝不语。”

    阿多伦难得吃了瘪,他退后两步,直勾勾看着喝药的杜若,讥笑道:

    “好啊,那王爷慢用。”

章节目录

新帝杂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宗师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宗师明月并收藏新帝杂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