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深锁紫衣官,铁面无私震四方。
杜若进了衙门,便立刻有一小厮前来引路。
县衙大堂两侧有廊房,左边是文官办公的地方,右边是武官办公的地方。文官办公的地方又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其中吏房掌管着官员任免,杜若便是要将敕牒送到吏房。
不多会,小厮就将他带到了一个挂着“退思堂”牌匾的屋子外面。
这是二堂,独属于知县裴谙。
小厮丢下杜若说要先进去通报,没一会便一副为难的模样出来了。
他告诉杜若裴谙在休息。
杜若便站在门口左等右等,转眼就是申时,二堂的大门依旧没有半点要打开的迹象。
杜若恭恭敬敬鞠一躬,便打算先去呈交了敕牒再来拜见。可吏房大门也是紧闭,旁边一位洒扫的老妇这才告诉他,大人们今日休沐半日。
杜若明白过来,这是人家特地想给他下马威呢。
他双手抱拳,恭恭敬敬道:“在下杜若,前几日因故耽误了时间,今日已是这敕牒呈交的最后期限,还请姑姑行个方便。”
那洒扫的老妇一开始还以为杜若是哪位大人的亲戚,没想到竟然就是传闻中即将上任的那祸害。她警惕地将杜若打量一番,既没有三头又没有六臂,身材单薄,有礼有节,怎么看都与传闻大相径庭。
老妇腹诽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来传言并不可信。
“在下还急着前去找吏房大人呈交敕牒,就不打扰姑姑了。”
杜若正要离开,老妇忽然道:
“衙门往东走上一盏茶的功夫有做石桥,过了桥再拐个弯,有间汤泉,你现在去或许还来得及。”
竹木依依,春风和煦。
裴谙一行人早已经泡完了汤泉,此刻正围坐在十里汤泉的“一字房”内,共用晚膳。
其中有一披头散发男子格外显眼,他容颜姣好,眼角下一颗朱红泪痣,浑身上下穿金戴银,叫人见之不忘。
“叶大人啊,到时候升了官可要记得我们啊。”
“承蒙诸位看得起,那就希望诸位一诺千金到时候记得多多提携。”
这话拒绝得很有水平。
“楠儿这张嘴啊!没谁能说得过他。”知县大人裴谙笑道。
叶赤楠随机应变地倒满两杯酒,对着裴谙道:“近朱者赤,这些年多亏了义父照料”
说完便十分干脆地一仰脖子喝得滴水不漏。
众人一阵喝彩。
末了终于有人发现不知何时就站在门外
的杜若,杜若意识到有人在看他,立马自然而然地进了门,随后对着上座裴谙便是恭恭敬敬一拜。
“裴大人,下官杜若特来拜见。”
不等裴谙说话,那叶赤楠便开口:
“杜大人您可叫我们好等。”
分明是他们故意避而不见,杜若从未见过如此倒打一耙之人,眉心一跳,还不待他说话,便有人阴阳怪气开口配合道:
“副市司,你这话说的,杜大人可不是一般人,现在让你等是你的福气。”
“下辈子我也要做王爷。”
“那你可当心点,别和杜大人一样贻笑大方了哈哈哈!”
这几句话一出,可以说是哄堂大笑。
杜若平淡地抱拳行礼,“裴大人,这是下官的敕牒,还请大人过目。”
裴谙眼皮抬了一下,全场立马非常有眼力见地寂然了。
“呈上来。”
叶赤楠端着酒杯立马起身走到杜若身边,
“裴大人辛苦多日,好不容易有了半日休沐之暇,却还要被副节度使这样打搅,实在是没天理啊。”
杜若将敕牒恭恭敬敬送到叶赤楠手里,道:
“前些日因为岭南大雨路上耽搁了些时日,因此来迟,还望裴大人见谅。”
“杜大人的话说得漂亮,就是不知诚心不诚心?”
叶赤楠将酒杯轻轻搁置杜若面前,其意图再明显不过。
叶赤楠不怀好意地将酒壶递给杜若。杜若大大方方接过酒壶:
“辛苦裴大人,此杯敬裴大人,愿您事事顺心,万事如意,心愿早日达成。”
杜若并非情窦初开的年纪,方才进门那一刻便瞧见裴谙看叶赤楠时眼底有情。
裴谙虎躯一震,这人与他不过初次见面,怎么就拿捏准了他心中装着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心愿呢?
但越是不可能裴谙便越想实现,他竟然真的端起了酒杯,和杜若一饮而尽。
众人见裴谙给了杜若面子,便将敌对的心思暂时隐忍不发。
叶赤楠翻开敕牒,明知故问:
“杜若,这上面如何这么多水渍?”
杜若顿了一下,随即莞尔。一五一十又交代了一遍自己掉入河中的经过。
叶赤楠从桌上摸出两个酒杯,倒好酒,道:“这么说,我叶赤楠还必须敬杜大人一杯了,去去晦气。”
杜若不好推脱,只能照喝。
突然又有人提议道:
“照理来说,杜若你也应该敬圣师大人一杯,要不是他救你,你恐怕早变成水鬼了啊。”
“对啊对啊,做人可不能忘恩负义。”
杜若内心也觉得这话说得不错,只是此番时机不对。
她三分醉意演到五六分,动作略显笨拙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阿多伦面前,
“在下谢过圣师大人救命之恩。”
阿多伦不接他话茬,玩味地看着杜若,从桌上摸出五个酒碗,不慌不忙亲自斟满,道:
“既然要谢,就好好谢。五碗不多不少,无灾避祸。”
声音略带点笑意,十分得意。
阿多伦明显是在报复昨夜的事,杜若傻眼了。
此时,其他人见杜若这么好欺负,也纷纷准备为难她。
危急关头,杜若心生一计,壮士断腕般地端起酒杯,一口气连喝三杯,然后眼睛一闭,就开始躺在地上装烂醉如泥。
想我杜若一世英名,今天没想到竟然要用这种方法脱身。
不管了,总比真的喝死在这里强。
众人见杜若这样,都怕闹出事来,便纷纷找借口散了。
话说祥云那头,瞧见天黑了主子还没回来已经急得满地找人了。等找到人已是深夜,
杜若曲着一条腿,独自靠在明月桥边。阿多伦身上的香囊有催发酒性的作用,杜若一下轿子,就在明月桥真的烂醉如泥了。
月明星稀,无比凄凉。
祥云看着主子摔破的额头,想触碰又不敢。他真是第一次看见主子这么狼狈,哭的泪珠串起来都够变成好几串项链了。
“轰!”
乌云遮月,春雨如丝,一夜飘洒惠州城。
衙门前,跪着一个女子。
发丝凌乱,衣物湿润,似一尊铜人。
谁也不知道她跪了多久,兴许昨夜祥云出去寻找杜若后就跪着了。
“大人,民妇有话要说!”
“大人,民妇有话要说!”
“大人,民妇有话要说!”
……
这话一夜下来,看门的仆从不知听了多少次。
天终于亮了,可雨还没停。
裴谙一大早就听人来禀有冤情。冒着大雨急匆匆赶到衙门,却是一个可怜女子。
再一看,这不是赵六的娘子吗?
赵六已经亡故,衙门也已经给了他们钱。这女人又来这里做什么?
赵家娘子一字一句道:“民妇要替死去的赵六说一句话!恳请大人尽快派人修整落花镇被毁坏的官道。否则民妇的丈夫死不瞑目,民妇和肚子里的孩子也死不瞑目啊!”
门外虽然下着雨,但不乏一些爱看热闹的闲人,此刻竟是围着衙门外站了一排。
裴谙看了看门外,又看了看赵家娘子隆起的肚子,眉头紧蹙起来。
若是这女人在衙门一尸两命,那他裴谙头上的乌纱帽恐怕要变成狗头铡。
若是真的派人去休整那条官道,他一时又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惊堂木一拍,裴谙道:“念及赵六舍己为人之品行,今日本官便不追究赵氏言辞顶撞之罪。赵氏,三日后,本官会派往官员前往落花镇休整毁坏官道,你可听清楚了?”
赵氏娘子听见丈夫生前最后的愿望得到回应,喜极而泣,磕头谢恩。
裴暗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夜,也没想出来到底安排个什么人才能胜任这差事。
第二日傍晚,门童进来禀报叶赤楠来了。叶赤楠一身红衣,妖娆艳丽。
“义父,为何事愁苦?”
裴谙叹了口气,只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清。
奇也怪哉,每回碰上再烦心的事情只要和叶赤楠说一说,烦恼好像立马就少了一半。
叶赤楠听完后哈哈大笑,道:“义父,这有何难?义父若是信得过我,我愿意领下这差事,即刻便可出发。”
“不”
这个字一出口裴谙自己都惊讶了,叶赤楠胆大心细,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人选,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不必了,我已经想到合适的人选了。”
“哦,是谁?”
这时,门外司吏大人求见。
他是为杜若敕牒损坏一事而来。
“大人,南远军副节度使的敕牒损坏严重,实乃大罪。下官不敢自作主张,还请大人定夺。”
裴谙坐在太师椅上,一手按头,一手有
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子。
杜若这人,太折磨人。
若是照着太后的心思说,那定然是要杜若死,并且不能死得太容易才称心如意。
可若是照着皇帝的心思,那就不好说了。大庆第一异姓王自幼奉旨进宫,没多久就成了太子伴读,与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新帝那是一同长大。说完全没有情谊那是骗人的鬼话。
所以裴谙既不敢不要杜若的性命,也不敢随便就叫杜若丢了性命。
叶赤楠一边玩着发梢一边走近裴谙,道:
“那落花镇的事,义父何不就派杜若去?”
此举甚妙!落花镇之官道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若是在休整期间出了什么差池丢了性命,太后皇上两头都好交代。
杜若进了衙门,便立刻有一小厮前来引路。
县衙大堂两侧有廊房,左边是文官办公的地方,右边是武官办公的地方。文官办公的地方又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其中吏房掌管着官员任免,杜若便是要将敕牒送到吏房。
不多会,小厮就将他带到了一个挂着“退思堂”牌匾的屋子外面。
这是二堂,独属于知县裴谙。
小厮丢下杜若说要先进去通报,没一会便一副为难的模样出来了。
他告诉杜若裴谙在休息。
杜若便站在门口左等右等,转眼就是申时,二堂的大门依旧没有半点要打开的迹象。
杜若恭恭敬敬鞠一躬,便打算先去呈交了敕牒再来拜见。可吏房大门也是紧闭,旁边一位洒扫的老妇这才告诉他,大人们今日休沐半日。
杜若明白过来,这是人家特地想给他下马威呢。
他双手抱拳,恭恭敬敬道:“在下杜若,前几日因故耽误了时间,今日已是这敕牒呈交的最后期限,还请姑姑行个方便。”
那洒扫的老妇一开始还以为杜若是哪位大人的亲戚,没想到竟然就是传闻中即将上任的那祸害。她警惕地将杜若打量一番,既没有三头又没有六臂,身材单薄,有礼有节,怎么看都与传闻大相径庭。
老妇腹诽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来传言并不可信。
“在下还急着前去找吏房大人呈交敕牒,就不打扰姑姑了。”
杜若正要离开,老妇忽然道:
“衙门往东走上一盏茶的功夫有做石桥,过了桥再拐个弯,有间汤泉,你现在去或许还来得及。”
竹木依依,春风和煦。
裴谙一行人早已经泡完了汤泉,此刻正围坐在十里汤泉的“一字房”内,共用晚膳。
其中有一披头散发男子格外显眼,他容颜姣好,眼角下一颗朱红泪痣,浑身上下穿金戴银,叫人见之不忘。
“叶大人啊,到时候升了官可要记得我们啊。”
“承蒙诸位看得起,那就希望诸位一诺千金到时候记得多多提携。”
这话拒绝得很有水平。
“楠儿这张嘴啊!没谁能说得过他。”知县大人裴谙笑道。
叶赤楠随机应变地倒满两杯酒,对着裴谙道:“近朱者赤,这些年多亏了义父照料”
说完便十分干脆地一仰脖子喝得滴水不漏。
众人一阵喝彩。
末了终于有人发现不知何时就站在门外
的杜若,杜若意识到有人在看他,立马自然而然地进了门,随后对着上座裴谙便是恭恭敬敬一拜。
“裴大人,下官杜若特来拜见。”
不等裴谙说话,那叶赤楠便开口:
“杜大人您可叫我们好等。”
分明是他们故意避而不见,杜若从未见过如此倒打一耙之人,眉心一跳,还不待他说话,便有人阴阳怪气开口配合道:
“副市司,你这话说的,杜大人可不是一般人,现在让你等是你的福气。”
“下辈子我也要做王爷。”
“那你可当心点,别和杜大人一样贻笑大方了哈哈哈!”
这几句话一出,可以说是哄堂大笑。
杜若平淡地抱拳行礼,“裴大人,这是下官的敕牒,还请大人过目。”
裴谙眼皮抬了一下,全场立马非常有眼力见地寂然了。
“呈上来。”
叶赤楠端着酒杯立马起身走到杜若身边,
“裴大人辛苦多日,好不容易有了半日休沐之暇,却还要被副节度使这样打搅,实在是没天理啊。”
杜若将敕牒恭恭敬敬送到叶赤楠手里,道:
“前些日因为岭南大雨路上耽搁了些时日,因此来迟,还望裴大人见谅。”
“杜大人的话说得漂亮,就是不知诚心不诚心?”
叶赤楠将酒杯轻轻搁置杜若面前,其意图再明显不过。
叶赤楠不怀好意地将酒壶递给杜若。杜若大大方方接过酒壶:
“辛苦裴大人,此杯敬裴大人,愿您事事顺心,万事如意,心愿早日达成。”
杜若并非情窦初开的年纪,方才进门那一刻便瞧见裴谙看叶赤楠时眼底有情。
裴谙虎躯一震,这人与他不过初次见面,怎么就拿捏准了他心中装着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心愿呢?
但越是不可能裴谙便越想实现,他竟然真的端起了酒杯,和杜若一饮而尽。
众人见裴谙给了杜若面子,便将敌对的心思暂时隐忍不发。
叶赤楠翻开敕牒,明知故问:
“杜若,这上面如何这么多水渍?”
杜若顿了一下,随即莞尔。一五一十又交代了一遍自己掉入河中的经过。
叶赤楠从桌上摸出两个酒杯,倒好酒,道:“这么说,我叶赤楠还必须敬杜大人一杯了,去去晦气。”
杜若不好推脱,只能照喝。
突然又有人提议道:
“照理来说,杜若你也应该敬圣师大人一杯,要不是他救你,你恐怕早变成水鬼了啊。”
“对啊对啊,做人可不能忘恩负义。”
杜若内心也觉得这话说得不错,只是此番时机不对。
她三分醉意演到五六分,动作略显笨拙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阿多伦面前,
“在下谢过圣师大人救命之恩。”
阿多伦不接他话茬,玩味地看着杜若,从桌上摸出五个酒碗,不慌不忙亲自斟满,道:
“既然要谢,就好好谢。五碗不多不少,无灾避祸。”
声音略带点笑意,十分得意。
阿多伦明显是在报复昨夜的事,杜若傻眼了。
此时,其他人见杜若这么好欺负,也纷纷准备为难她。
危急关头,杜若心生一计,壮士断腕般地端起酒杯,一口气连喝三杯,然后眼睛一闭,就开始躺在地上装烂醉如泥。
想我杜若一世英名,今天没想到竟然要用这种方法脱身。
不管了,总比真的喝死在这里强。
众人见杜若这样,都怕闹出事来,便纷纷找借口散了。
话说祥云那头,瞧见天黑了主子还没回来已经急得满地找人了。等找到人已是深夜,
杜若曲着一条腿,独自靠在明月桥边。阿多伦身上的香囊有催发酒性的作用,杜若一下轿子,就在明月桥真的烂醉如泥了。
月明星稀,无比凄凉。
祥云看着主子摔破的额头,想触碰又不敢。他真是第一次看见主子这么狼狈,哭的泪珠串起来都够变成好几串项链了。
“轰!”
乌云遮月,春雨如丝,一夜飘洒惠州城。
衙门前,跪着一个女子。
发丝凌乱,衣物湿润,似一尊铜人。
谁也不知道她跪了多久,兴许昨夜祥云出去寻找杜若后就跪着了。
“大人,民妇有话要说!”
“大人,民妇有话要说!”
“大人,民妇有话要说!”
……
这话一夜下来,看门的仆从不知听了多少次。
天终于亮了,可雨还没停。
裴谙一大早就听人来禀有冤情。冒着大雨急匆匆赶到衙门,却是一个可怜女子。
再一看,这不是赵六的娘子吗?
赵六已经亡故,衙门也已经给了他们钱。这女人又来这里做什么?
赵家娘子一字一句道:“民妇要替死去的赵六说一句话!恳请大人尽快派人修整落花镇被毁坏的官道。否则民妇的丈夫死不瞑目,民妇和肚子里的孩子也死不瞑目啊!”
门外虽然下着雨,但不乏一些爱看热闹的闲人,此刻竟是围着衙门外站了一排。
裴谙看了看门外,又看了看赵家娘子隆起的肚子,眉头紧蹙起来。
若是这女人在衙门一尸两命,那他裴谙头上的乌纱帽恐怕要变成狗头铡。
若是真的派人去休整那条官道,他一时又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惊堂木一拍,裴谙道:“念及赵六舍己为人之品行,今日本官便不追究赵氏言辞顶撞之罪。赵氏,三日后,本官会派往官员前往落花镇休整毁坏官道,你可听清楚了?”
赵氏娘子听见丈夫生前最后的愿望得到回应,喜极而泣,磕头谢恩。
裴暗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夜,也没想出来到底安排个什么人才能胜任这差事。
第二日傍晚,门童进来禀报叶赤楠来了。叶赤楠一身红衣,妖娆艳丽。
“义父,为何事愁苦?”
裴谙叹了口气,只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清。
奇也怪哉,每回碰上再烦心的事情只要和叶赤楠说一说,烦恼好像立马就少了一半。
叶赤楠听完后哈哈大笑,道:“义父,这有何难?义父若是信得过我,我愿意领下这差事,即刻便可出发。”
“不”
这个字一出口裴谙自己都惊讶了,叶赤楠胆大心细,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人选,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不必了,我已经想到合适的人选了。”
“哦,是谁?”
这时,门外司吏大人求见。
他是为杜若敕牒损坏一事而来。
“大人,南远军副节度使的敕牒损坏严重,实乃大罪。下官不敢自作主张,还请大人定夺。”
裴谙坐在太师椅上,一手按头,一手有
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子。
杜若这人,太折磨人。
若是照着太后的心思说,那定然是要杜若死,并且不能死得太容易才称心如意。
可若是照着皇帝的心思,那就不好说了。大庆第一异姓王自幼奉旨进宫,没多久就成了太子伴读,与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新帝那是一同长大。说完全没有情谊那是骗人的鬼话。
所以裴谙既不敢不要杜若的性命,也不敢随便就叫杜若丢了性命。
叶赤楠一边玩着发梢一边走近裴谙,道:
“那落花镇的事,义父何不就派杜若去?”
此举甚妙!落花镇之官道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若是在休整期间出了什么差池丢了性命,太后皇上两头都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