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南丘在吏部的头一个月过得并不顺遂。这个闻名遐迩的骁骑尉,居然甘愿屈身到吏部当一个小小的主簿,吏部怀疑她的人有,看好戏的人也有。

    晏南丘刚到吏部之时,部中很多事务都不清楚,免不了要向人询问。这一询问,就让某些人趾高气扬起来,认为区区一个骁骑尉,还不是要向他低声下气地问东问西,因此不免膨胀。

    晏南丘对这些暗地里的小动作通通无视,然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给众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吏部主簿是个文职,主掌朝廷大小官员贬谪、升迁等人员调动登记及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在晏南丘来之前,因为历任主簿之间交接不清楚,导致部分官员调动记录含糊不清,或者履职文档归档混乱,查询起来很是费劲。

    然而受影响的毕竟只是小部分人微言轻的地方县官,若无人问起,吏部也懒得处理。

    但晏南丘上任之后,很快便发现了吏部这一隐患。

    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是主簿失职,往大了说则是整个吏部部门管理不善,出现问题不及时呈报,反而敷衍塞责。

    晏南丘自是不会直接将这一问题捅出去,而是先找到她的直属上峰,说了另一件事。

    在吏部一个月的学习摸索过程中,她还发现吏部以往的文档检索方式十分老旧且繁复,每次大理寺或其他部门找他们调官员档案时少则一个时辰,多则半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晏南丘在原有的档案存储方式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精巧的设计,这使得以后的检索流程变得更加清晰、直观,就算是从未经手过官员档案的人也能轻松找出要查询的人员档案。

    吏部主事徐昭为官十余载,他也是在吏部主簿这一职位上熬了七八年才得以升迁至主事一职,自然知道主簿所掌握的文书登记及档案管理工作有多繁琐。早年他也想过改善存档方式,但因各方面原因最后不了了之。

    往后吏部倒是也来了几个主簿,但多是捐钱买官想蹭个闲职的主。吏部主簿虽主掌官员人事变迁登记及档案管理,但并无实权,是个无甚油水的闲差。加上晋升空间有限,久而久之,想要捞油水的走了,一心想升迁的人也走了,短短几年间,竟是连换了好几个主簿。

    晏南丘是这些年以来的第四个。

    说来也巧,她前面那位月前刚办好职位调动手续,岗位空缺,后脚晏南丘就申请调到吏部任主簿,徐昭不得不怀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门道。

    然而晏南丘进入吏部之后,确实有干实事。不仅每天准时上卯,明明没什么急事的闲差她却整日熬到夜深才归。

    之前徐昭不理解,待到看到晏南丘手绘的一整本《档案文库改良方案》之后,心中不禁叹服。

    她从制度到方法,一一罗列,言语无法形容之处,辅以简图说明。

    一眼看去,制度详尽、方案清晰,条理清楚、示例简洁。其中有些观点,与他早年所想不谋而合,只是晏南丘的构想更为精妙一些。

    徐昭心中隐隐有了决断,他看着晏南丘道:

    “你这套设计确实能极大提高档案存取的效率,不过,按照你的描述,历年文档怕是要重新编号,工作量大就不说,若是操作之人别有用心,很可能导致重要文档遗失、原有文档顺序混乱。”

    这些自然在晏南丘的考虑之内。

    她恭敬地拱手回道:“实行专人分块分区即可。实操之前,也会对工人进行专门培训,若最终效果不如预期,下官也能保证将档案一一复原。至于耗时,根据下官测算,五人一组,工期一月,足矣。”

    她说得这般笃定,又面面俱到,倒是将徐昭原有的话堵回了肚里。

    徐昭没有立即应下,而是道:“此事本官知道了,兹事体大,上面不一定会准。”

    晏南丘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道:“无妨,下官先行谢过主事。另外,还有一事下官也想向主事禀报。”

    听到还有事,徐昭道:“哦?何事?”

    晏南丘便将最初的问题说了出来:

    “下官在整理人员档案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官员履历模糊、档案缺失,料想是前几位同僚在整理档案时有所疏漏又不曾注明所致。下官便想趁着这个机会,查漏补缺,若有人问起,便说是这次改良所致。吏部文库之大,档案众多,若是不小心‘损毁’几本,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晏南丘话说得极巧,没有明说是谁的过错,反而为这些过错找了个极好的借口。

    做过七八年主簿的徐昭自然知道,人员履历缺失、档案不全之事早有发生,从他做主簿之时起就是一笔烂账。他也曾有心将此问题从源头上根治,奈何那时的主事听完他的话之后竟是劈头盖脸地将他骂了一顿。

    “徐昭!想升官想疯了吧?别以为你识得几个字就想学人家革故鼎新,也不掂量掂量自个儿有几两重。我告诉你,此事休想再提!对外也别说,若说了,你这辈子的官运也就到头了!”

    徐昭性格保守,想事情爱钻牛角尖,读书时便被同窗嘲笑过,说他迂腐死板、不知变通。但夫子很是喜欢他,还说他的性格很适合为官。

    后来参加科举,侥幸上榜,虽与榜首遥遥相望,但也在吏部谋了一份差事,也就是后来的吏部主簿。

    新官上任,总想着做点成绩出来,徐昭这才鼓起勇气向主事提出了补齐档案缺漏的申请。

    然而得到的却是一顿谩骂。

    那时的徐昭不明白自己一片好心为何会得到无端责骂,单纯地以为那主事嫉贤妒能,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性格本就保守,不善推陈出新,自此之后更是毫无建树,再无建言。

    只是心里免不了怨怼,哀叹自己怀才不遇,怪这世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直到后来,主事致仕,他继任,应酬多了之后他才明白,当初提出补齐档案缺漏的自己有多么的鼠目寸光、不识大体!

章节目录

疯批反派调教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狐狐一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狐狐一笑并收藏疯批反派调教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