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家后院。
今日是新启元年七月初,正是云沅及笄的日子。一大早府中人开始准备,嘈杂喊嚷声此起彼伏,按着时辰她还有点闲暇,趁人不注意,她偷溜来后院研究树。
这树十分奇特从不见它结果,后来问了二兄才知道,它是银杏。
不过是雄树,当初陛下分赏这处宅子,还是在云沅八岁时。听闻此树是先帝派人栽种,它历经多年风霜仍屹立于后院中,与凉亭交相辉映,颇具一番风情。
自从跟父亲回京受赏,云家的一切都在陛下眼前,她再不能如漠北的鹰儿那般自由,后院便是她心中唯一的慰藉。
一阵阵清风温柔地拂过脸颊,带下些许树叶撒在云沅脚边,她随手捡起一片举到光处,手中的叶子随风在手中摇曳。
云沅捏着叶把不断旋转翻看,青青的叶子上长着均匀的脉络,一条条分布整齐。
“小姐啊,你这是又去哪了?”
远处传来秦总管焦急的声音,树后的云沅朝他摆手示意:“秦叔,我……”
“哎呦,我的小姐!小姐你可让老奴好找啊,老爷在前厅等着你呢?还有大少爷和二少爷呢!”
说着就伸手引荐,让云沅随他快走。
“好吧好吧。”云沅一下子泄气,把叶子放进袖口里,由他引着赶去前厅。
笄礼刚进行一半,门口就有宦官通报,陈皇后代陛下前来送贺。
跪在地上等待的云沅和父兄嫂嫂,乃至满屋宾客齐齐行礼拜见。
“见过皇后娘娘!”
陈皇后性情温良,当今陛下甚喜之。她进门后立马开口:“诸位都是大洲建功立业的肱骨之臣,今日拜我实在是折煞我也,免礼,诸位免礼,快快请起。”
众人纷纷道谢,云沅父亲恭请皇后上座,他自己则坐到客位上。待皇后坐下后,才将仪式完成下去。
陈皇后自知今日有要事,推杯换盏间推脱自己不胜酒力,提早离场移驾云家南苑。
满堂宾客无不放下心来,小酌几杯后渐渐散去。
自从官居于大将军一职,云父没有一天不提心吊胆,如今皇后亲自送贺礼。
没等云父抬脚出门,陈皇后就出现在前厅门口,“老臣,见过皇后娘娘……”
陈皇后笑看他行礼,走上前扶起他抱拳的胳膊,“这些虚礼就免了吧,云将军可知吾今日为何要来?”
“老臣愚钝。”
“吾不过是来看看,顺便做个媒。陛下的五弟仁王殿下自今未有婚配,吾与陛下自是日夜忧心。今日见了令嫒也就明白,仁王为何非要吾来做这个媒人了。”
云父面色沉重,硬着头皮说:“老臣万分荣幸,可小女自幼长在漠北,更何况小女母亲早逝,她随臣沙场征战,怕是礼数不能周全。”
陈皇后却柔声道:“将军不必担心,吾一见人就知,你那小女是有分寸的。婚事不用急,学规矩吾亲自照看,万不会亏了她的。”说话间眼神里又多了几分怜惜。
事已至此,云父再不能多言推脱,只能咬牙艰难答应,“臣……多谢皇后娘娘挂心。”
“好,这样吾回去也算有个交代。好事成双,今日刘太尉上了折说要嫁女,他家的要学些规矩。依吾看便这月十二一同进宫,下月十二便回,也省得将军念叨。”
“是。”
云父轻点头恭送陈皇后出门,眼见她坐上了马车离去才慢慢挪动脚步回府。
“娘娘,大内到了。”
掀帘子的伺候着陈皇后小心下了马车,她步行宫道上,火红的云彩炙热而又绚烂,从狭窄的宫道望去别有一番滋味。
犹如那天仁王前来求亲时,说的难般情真意切,他走后陛下坐着独自哀叹良久。
私下与陛下交谈时才知他不想让阿琰用自己的婚姻大事捆绑,还笑那小子撒谎都不会。
从没见过面,何来的情深似海,真是把他当小孩子哄。
为给林帝分忧,她想了个两全的法子,有空她上门瞧人。要是人合眼缘就以学礼为由带进宫来,慢慢培养感情,待他二人有了情意自然就成了一段佳缘,也不算埋没仁王的一番心意。
听人通传陈皇后回来了,林帝撇下一众宫女宦官,早早等候在殿内。
陈皇后还没进门就看见林帝在殿内走来走去。
她不紧不慢行礼,林帝一把把她拽进殿内询问,她也不恼细细同他讲完。
林帝竟欢喜到摩拳擦掌,在屋中来回踱步,“好好好,这可太好了!”
“陛下,接下来可就看你了。”陈皇后抬起手腕倒了杯茶,白净的手指并在一起示意林帝饮茶。
林帝絮叨着往前迈步,“孤明日把阿琰召来,让他陪孤日日住在宫内。一个月时间有点短。”说完端过茶杯,润一口喉咙又慢慢品起来。
“陛下,一月不短了。您是没见今日云大将军的神情,他舍不得女儿,都是人之常情,陛下您能理解。”陈皇后拍拍林帝的手,让他不要心急。
林帝反握住她的手,放在手心里,“孤没那么不讲道理。”
林帝第二日就遣人颁了旨意。
刘太尉全家无一不叩谢圣恩,上朝时不自觉腰板硬了几分。
同是嫁女周丞相却没得此殊荣,官员下朝无不问候他。
仁王府中林琰接了旨意,对兄长为何突然召自己入宫,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还是暗卫程颐来报昨日城中之事,他才明白自己的心思向来瞒不住兄长。
今日是新启元年七月初,正是云沅及笄的日子。一大早府中人开始准备,嘈杂喊嚷声此起彼伏,按着时辰她还有点闲暇,趁人不注意,她偷溜来后院研究树。
这树十分奇特从不见它结果,后来问了二兄才知道,它是银杏。
不过是雄树,当初陛下分赏这处宅子,还是在云沅八岁时。听闻此树是先帝派人栽种,它历经多年风霜仍屹立于后院中,与凉亭交相辉映,颇具一番风情。
自从跟父亲回京受赏,云家的一切都在陛下眼前,她再不能如漠北的鹰儿那般自由,后院便是她心中唯一的慰藉。
一阵阵清风温柔地拂过脸颊,带下些许树叶撒在云沅脚边,她随手捡起一片举到光处,手中的叶子随风在手中摇曳。
云沅捏着叶把不断旋转翻看,青青的叶子上长着均匀的脉络,一条条分布整齐。
“小姐啊,你这是又去哪了?”
远处传来秦总管焦急的声音,树后的云沅朝他摆手示意:“秦叔,我……”
“哎呦,我的小姐!小姐你可让老奴好找啊,老爷在前厅等着你呢?还有大少爷和二少爷呢!”
说着就伸手引荐,让云沅随他快走。
“好吧好吧。”云沅一下子泄气,把叶子放进袖口里,由他引着赶去前厅。
笄礼刚进行一半,门口就有宦官通报,陈皇后代陛下前来送贺。
跪在地上等待的云沅和父兄嫂嫂,乃至满屋宾客齐齐行礼拜见。
“见过皇后娘娘!”
陈皇后性情温良,当今陛下甚喜之。她进门后立马开口:“诸位都是大洲建功立业的肱骨之臣,今日拜我实在是折煞我也,免礼,诸位免礼,快快请起。”
众人纷纷道谢,云沅父亲恭请皇后上座,他自己则坐到客位上。待皇后坐下后,才将仪式完成下去。
陈皇后自知今日有要事,推杯换盏间推脱自己不胜酒力,提早离场移驾云家南苑。
满堂宾客无不放下心来,小酌几杯后渐渐散去。
自从官居于大将军一职,云父没有一天不提心吊胆,如今皇后亲自送贺礼。
没等云父抬脚出门,陈皇后就出现在前厅门口,“老臣,见过皇后娘娘……”
陈皇后笑看他行礼,走上前扶起他抱拳的胳膊,“这些虚礼就免了吧,云将军可知吾今日为何要来?”
“老臣愚钝。”
“吾不过是来看看,顺便做个媒。陛下的五弟仁王殿下自今未有婚配,吾与陛下自是日夜忧心。今日见了令嫒也就明白,仁王为何非要吾来做这个媒人了。”
云父面色沉重,硬着头皮说:“老臣万分荣幸,可小女自幼长在漠北,更何况小女母亲早逝,她随臣沙场征战,怕是礼数不能周全。”
陈皇后却柔声道:“将军不必担心,吾一见人就知,你那小女是有分寸的。婚事不用急,学规矩吾亲自照看,万不会亏了她的。”说话间眼神里又多了几分怜惜。
事已至此,云父再不能多言推脱,只能咬牙艰难答应,“臣……多谢皇后娘娘挂心。”
“好,这样吾回去也算有个交代。好事成双,今日刘太尉上了折说要嫁女,他家的要学些规矩。依吾看便这月十二一同进宫,下月十二便回,也省得将军念叨。”
“是。”
云父轻点头恭送陈皇后出门,眼见她坐上了马车离去才慢慢挪动脚步回府。
“娘娘,大内到了。”
掀帘子的伺候着陈皇后小心下了马车,她步行宫道上,火红的云彩炙热而又绚烂,从狭窄的宫道望去别有一番滋味。
犹如那天仁王前来求亲时,说的难般情真意切,他走后陛下坐着独自哀叹良久。
私下与陛下交谈时才知他不想让阿琰用自己的婚姻大事捆绑,还笑那小子撒谎都不会。
从没见过面,何来的情深似海,真是把他当小孩子哄。
为给林帝分忧,她想了个两全的法子,有空她上门瞧人。要是人合眼缘就以学礼为由带进宫来,慢慢培养感情,待他二人有了情意自然就成了一段佳缘,也不算埋没仁王的一番心意。
听人通传陈皇后回来了,林帝撇下一众宫女宦官,早早等候在殿内。
陈皇后还没进门就看见林帝在殿内走来走去。
她不紧不慢行礼,林帝一把把她拽进殿内询问,她也不恼细细同他讲完。
林帝竟欢喜到摩拳擦掌,在屋中来回踱步,“好好好,这可太好了!”
“陛下,接下来可就看你了。”陈皇后抬起手腕倒了杯茶,白净的手指并在一起示意林帝饮茶。
林帝絮叨着往前迈步,“孤明日把阿琰召来,让他陪孤日日住在宫内。一个月时间有点短。”说完端过茶杯,润一口喉咙又慢慢品起来。
“陛下,一月不短了。您是没见今日云大将军的神情,他舍不得女儿,都是人之常情,陛下您能理解。”陈皇后拍拍林帝的手,让他不要心急。
林帝反握住她的手,放在手心里,“孤没那么不讲道理。”
林帝第二日就遣人颁了旨意。
刘太尉全家无一不叩谢圣恩,上朝时不自觉腰板硬了几分。
同是嫁女周丞相却没得此殊荣,官员下朝无不问候他。
仁王府中林琰接了旨意,对兄长为何突然召自己入宫,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还是暗卫程颐来报昨日城中之事,他才明白自己的心思向来瞒不住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