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半月时间已过,今日正是元宵佳节,宫中设了宴席邀五品以上的臣子携家眷入宫赴宴。
连溪这半个月这一心钻在厨房中,那几样糕点来来回回去做,哪怕连父连母当真疼爱她,在看到这些糕点时,也难免有些犯难,恨不得把万念叫到家里,教连溪一些其他花样。
你当连父为什么会这么想,自然是因为他与连诚轮番上阵想转移连溪的注意力,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哪怕两人最后妥协,将广福楼的大厨请到家里来教导连溪,让她学着做些别的糕点,也都未能如愿。
连溪像是认准了一般,只肯做这几样,广福楼的大厨京城世家贵族抢着邀请,可连溪却是不屑一顾,像是没看到人一般,大厨若是强行要教,连溪便像是受到刺激一般,缩在一个角落,不言一语,谁来也没用,连续两天不吃不喝,把丞相府上下吓得够呛。
最后不得已,还是连相臭着一张脸,亲自去户部请了摄政王,连溪才恢复正常。
说来,摄政王这半个月递了好几次贴,但都被连相以各种理由回绝了,如今却要他亲自去请人,这不是自打脸面?
可为了自家女儿,连相也是豁出去了。
经此一事,连相对万念的态度更加恶劣,但也不再阻拦万念入府,连他总是有意无意地迷路,继而碰到了连溪一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两人的关系是越发的好,连溪渐渐地也爱笑爱说话了,只不过这只是在面对万念的情况下。
连相对此竟是无可奈何。
等到元宵宫宴前,看到连溪专程来书房找自己,连相在那一瞬间是惊喜的,但听到连溪的话后,心中真是又酸又涩。
连溪提出,她想随父亲母亲一同参加宫中夜宴。
至于缘由,她并没有多说,但连相也猜到了,他苦笑一声,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不过对于连溪难得的主动,连相自是说不出什么不允的,连忙叫了人带连溪去自家夫人那儿,今晚便是宫中夜宴,自是不可失了规矩,而连溪从未参加过这些宴席,首饰衣衫什么的想来也是短缺的,只能拜托夫人临时去置办了。
不过出乎连相预料的是,下人回来后禀报,连母一早便梳洗完毕,在花厅内等候连溪,衣裳首饰什么的也早已摆放一旁,想来是提前备好了的。
连相听罢,哪里还能不明白,原来妻女早就计划好了。
连相轻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提笔作画。
华灯初上,街上却是热闹非凡,有做生意的小商贩,有杂耍的街头艺人,更多的是三两结伴的普通百姓,与酒楼里高谈阔论的少年书生,欢声笑语间,尽显上京之繁华。
连溪坐在马车上,却不为外界所动容,只垂眸看着手中的紫檀小提盒,提盒分上下两层,里面放了不同样式的糕点,都是连溪亲手所做。
方才一路上连诚都央着她要品尝一番,连溪却紧攥着提盒把手,怎么也不肯松口。
想到兄妹二人方才的逗趣,再瞧瞧连溪此刻抚摸提盒的小动作,连母拿起手帕捂嘴轻笑,“快别抱着那提盒了,拿了一路了,溪儿不觉累吗?”
连溪这才回过神,耳根微红,却坚定地摇了摇头。
连母再次失笑,却不由劝道,“溪儿,我们是要去宫中赴宴,宫中规矩严,是不允许外人带着一个装满点心的提盒进去的。”
连溪怔愣片刻,才听懂了连母的话,眼中顿时露出一丝无措,连母在一旁瞧着心疼,忙轻声哄道,“溪儿乖,先别急,阿娘帮你想想办法,可好?”
连溪听罢,连忙点了点头,两手轻轻拽着连母的袖口,眼含依赖。
连母见她如此,从车厢壁上的小抽屉中拿出一方干净的丝帕,一边包着糕点,一边叹息道,“你这鬼灵精,还未及笄,便如此多的小心思。”
因今天出门前连母略感不适,便耽搁了片刻,如今到了宫门口,虽宴席未开,但对于臣子来说已是晚了些许。
几人连忙下车,刚行至宫门口,便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正是从另一条小道走来的摄政王。
连相携妻儿上前见礼,却不想连溪不仅没有行礼,反而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帕子连同里面的糕点一同交与了摄政王。
连相虽知女儿不谙世事,并非有意冒犯,此时也碍于出门在外,轻声呵斥,“溪儿,不得无礼。”
“无妨。”摄政王接过糕点,眼中含了一抹笑意。
也幸得此时宫门口除了远处的几个侍卫外,并无什么人看见,更何况连相本就疼爱女儿,此事也便就此揭过。
“王爷,臣等先行一步。”连相知此处不宜多说什么,若让人瞧见,或与摄政王一同入席,恐多生事端,便带着妻儿先行告退。
摄政王将糕点藏进袖中,垂眸颔首,却在几人走远后,按捺不住瞧了眼那乖巧的身影。
宫宴上讲究男女分席,连相与连诚去了前厅入座,而连母与连溪则由宫人带着前往花园女眷处。
席至半处,突然听见宫人唱和声,“南国使臣觐见。”
众大臣纷纷望向殿门处,却并不显意外,只是难免愤愤,南国不过一个战败国,此次前来上京也是为求和而来,却不想如此无礼,宫宴上也敢迟到,还如此大张旗鼓,实在惹人不快。
却见南国正使携两位副使前来,身后还跟着几名侍卫,抬着一个大箱子,箱子由黑布遮挡,并不能窥视里面为何物,只是看那几个侍卫小心翼翼的动作,便知里面的东西珍贵异常。
“我等为准备贺礼来迟,还望陛下见谅。”南国正使行礼后,不等北国发难,主动开口道。
小皇帝看着他身后的箱子,极为感兴趣的样子,并未追究他的过错,而是急忙开口问道,“哦?是什么样的礼物值得使臣如此费心思,快些打开给朕一观。”
见小皇帝如此说,下面想借此发难的大臣们也不再言语,只个别几个老臣见陛下如此作为,不由得摇头叹息。
“此礼异常珍贵,也是我等前来北国求和的最大诚意,陛下请看。”
说着,南国正使示意几个侍卫掀开黑布。
便见黑布遮住的并不是什么箱子,而是一个牢笼。
连溪这半个月这一心钻在厨房中,那几样糕点来来回回去做,哪怕连父连母当真疼爱她,在看到这些糕点时,也难免有些犯难,恨不得把万念叫到家里,教连溪一些其他花样。
你当连父为什么会这么想,自然是因为他与连诚轮番上阵想转移连溪的注意力,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哪怕两人最后妥协,将广福楼的大厨请到家里来教导连溪,让她学着做些别的糕点,也都未能如愿。
连溪像是认准了一般,只肯做这几样,广福楼的大厨京城世家贵族抢着邀请,可连溪却是不屑一顾,像是没看到人一般,大厨若是强行要教,连溪便像是受到刺激一般,缩在一个角落,不言一语,谁来也没用,连续两天不吃不喝,把丞相府上下吓得够呛。
最后不得已,还是连相臭着一张脸,亲自去户部请了摄政王,连溪才恢复正常。
说来,摄政王这半个月递了好几次贴,但都被连相以各种理由回绝了,如今却要他亲自去请人,这不是自打脸面?
可为了自家女儿,连相也是豁出去了。
经此一事,连相对万念的态度更加恶劣,但也不再阻拦万念入府,连他总是有意无意地迷路,继而碰到了连溪一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两人的关系是越发的好,连溪渐渐地也爱笑爱说话了,只不过这只是在面对万念的情况下。
连相对此竟是无可奈何。
等到元宵宫宴前,看到连溪专程来书房找自己,连相在那一瞬间是惊喜的,但听到连溪的话后,心中真是又酸又涩。
连溪提出,她想随父亲母亲一同参加宫中夜宴。
至于缘由,她并没有多说,但连相也猜到了,他苦笑一声,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不过对于连溪难得的主动,连相自是说不出什么不允的,连忙叫了人带连溪去自家夫人那儿,今晚便是宫中夜宴,自是不可失了规矩,而连溪从未参加过这些宴席,首饰衣衫什么的想来也是短缺的,只能拜托夫人临时去置办了。
不过出乎连相预料的是,下人回来后禀报,连母一早便梳洗完毕,在花厅内等候连溪,衣裳首饰什么的也早已摆放一旁,想来是提前备好了的。
连相听罢,哪里还能不明白,原来妻女早就计划好了。
连相轻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提笔作画。
华灯初上,街上却是热闹非凡,有做生意的小商贩,有杂耍的街头艺人,更多的是三两结伴的普通百姓,与酒楼里高谈阔论的少年书生,欢声笑语间,尽显上京之繁华。
连溪坐在马车上,却不为外界所动容,只垂眸看着手中的紫檀小提盒,提盒分上下两层,里面放了不同样式的糕点,都是连溪亲手所做。
方才一路上连诚都央着她要品尝一番,连溪却紧攥着提盒把手,怎么也不肯松口。
想到兄妹二人方才的逗趣,再瞧瞧连溪此刻抚摸提盒的小动作,连母拿起手帕捂嘴轻笑,“快别抱着那提盒了,拿了一路了,溪儿不觉累吗?”
连溪这才回过神,耳根微红,却坚定地摇了摇头。
连母再次失笑,却不由劝道,“溪儿,我们是要去宫中赴宴,宫中规矩严,是不允许外人带着一个装满点心的提盒进去的。”
连溪怔愣片刻,才听懂了连母的话,眼中顿时露出一丝无措,连母在一旁瞧着心疼,忙轻声哄道,“溪儿乖,先别急,阿娘帮你想想办法,可好?”
连溪听罢,连忙点了点头,两手轻轻拽着连母的袖口,眼含依赖。
连母见她如此,从车厢壁上的小抽屉中拿出一方干净的丝帕,一边包着糕点,一边叹息道,“你这鬼灵精,还未及笄,便如此多的小心思。”
因今天出门前连母略感不适,便耽搁了片刻,如今到了宫门口,虽宴席未开,但对于臣子来说已是晚了些许。
几人连忙下车,刚行至宫门口,便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正是从另一条小道走来的摄政王。
连相携妻儿上前见礼,却不想连溪不仅没有行礼,反而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帕子连同里面的糕点一同交与了摄政王。
连相虽知女儿不谙世事,并非有意冒犯,此时也碍于出门在外,轻声呵斥,“溪儿,不得无礼。”
“无妨。”摄政王接过糕点,眼中含了一抹笑意。
也幸得此时宫门口除了远处的几个侍卫外,并无什么人看见,更何况连相本就疼爱女儿,此事也便就此揭过。
“王爷,臣等先行一步。”连相知此处不宜多说什么,若让人瞧见,或与摄政王一同入席,恐多生事端,便带着妻儿先行告退。
摄政王将糕点藏进袖中,垂眸颔首,却在几人走远后,按捺不住瞧了眼那乖巧的身影。
宫宴上讲究男女分席,连相与连诚去了前厅入座,而连母与连溪则由宫人带着前往花园女眷处。
席至半处,突然听见宫人唱和声,“南国使臣觐见。”
众大臣纷纷望向殿门处,却并不显意外,只是难免愤愤,南国不过一个战败国,此次前来上京也是为求和而来,却不想如此无礼,宫宴上也敢迟到,还如此大张旗鼓,实在惹人不快。
却见南国正使携两位副使前来,身后还跟着几名侍卫,抬着一个大箱子,箱子由黑布遮挡,并不能窥视里面为何物,只是看那几个侍卫小心翼翼的动作,便知里面的东西珍贵异常。
“我等为准备贺礼来迟,还望陛下见谅。”南国正使行礼后,不等北国发难,主动开口道。
小皇帝看着他身后的箱子,极为感兴趣的样子,并未追究他的过错,而是急忙开口问道,“哦?是什么样的礼物值得使臣如此费心思,快些打开给朕一观。”
见小皇帝如此说,下面想借此发难的大臣们也不再言语,只个别几个老臣见陛下如此作为,不由得摇头叹息。
“此礼异常珍贵,也是我等前来北国求和的最大诚意,陛下请看。”
说着,南国正使示意几个侍卫掀开黑布。
便见黑布遮住的并不是什么箱子,而是一个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