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眨眼就过去了十八年!
公主府的一座假山上,丛丛芭蕉叶后,一位白衫女子慵懒地躺卧在一块平整大石上,睡眼惺忪地把玩着半张芭蕉叶,似笑非笑地听着下面两个躲懒的侍女闲话。
“听说了没?公主这几日就要定下那位的亲事了。”
“呵,就她啊,能有什么好亲事。”
“你可别说。还真是一门好亲事。兴国公府,多高的门楣,现在的老太太,咱们公主还得叫一声姑母,在陛下面前都不用行礼。”
“是国公府哪位公子呢?”
“你糊涂了,国公府能有几位公子?兴国公府一脉单传,现在这位国公爷和夫人是出名的爱侣,府中没有姬妾,国公夫人只生了一个独苗。”
“天啊。我要晕过去了。我没听错吧,是兴国公世子要娶她?多少高门贵女想嫁给世子爷都不成,她算哪根葱。”
“就是说呢。公主对她,可真是没得说了。兴国公府门第高贵,人口简单,谁能嫁过去,就是掉进福窝窝里了。”
“公主可真是慈心仁厚!她说是主子,也不比我们尊贵多少,竟能得这样一门好亲事。”
“说起这啊,我都替真正的主子们抱屈。一个不知哪儿冒出来的野丫头,竟能占了公主府大小姐的位置,倒让公主肚子里出来的,叫她一声长姐。”
“我还是觉得像在做梦。那样好的一门亲事,怎么就能落到她头上呢。京城谁人不知,公主府的大小姐,是驸马爷在外面和旁的女人生的野种,她娘丢下她跑了,亏得公主心善,将她养在府中。可她自己也不争气,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数次在外面丢丑,还累得公主替她周全。”小丫鬟将声音压低了几分,愤愤不平地说。
“我舅妈的嫂子的侄媳妇就在公主房中侍候,这消息可千真万确呢。”
“你们在这说什么呢?”冷不丁的,有一双手拍在两个丫鬟肩膀上,两个丫鬟吓得花容失色,待转头看清来人后,又都松口气。
“吓我们一跳。好姐姐,这天儿开始热了,你不在房中纳凉,怎么亲自过来了?”
“我不过来,能听到你们俩说的这么些话。”
“好姐姐。”两个丫鬟连忙求饶,“我们手头的活计做好了,这不,趁着正经的主子都出门,到园子里透透气,你疼疼我们,别去给管事嬷嬷说,回头得了赏,一定忘不了姐姐。”
“谁稀罕你们得的那点东西。”
来人是福慧公主身边的三等丫鬟绿玉,平时和小丫鬟们打成一团,但凡小丫鬟们有个什么疏漏,私底下找她求情,总能得到通融。是以那两个小丫鬟并不怎么怕他。
今日却是不同,她两手叉腰,斥道,“主子的婚事也是你们可以妄议的?忘了府里的规矩?回去自己领罚。”
“绿玉姐姐,就饶了我们这遭吧。以后再不敢了。”
“平日里,你们嘴碎些无聊小事,我左耳进右耳出也就罢了。什么时候,我们公主府的下人,敢对主子说三道四了?此次我若不管,你们迟早酿成大祸。我这是为你们好。”
两个丫鬟煞白着脸,到底不敢和绿玉犟嘴,委委屈屈地道,“是。”
两个小丫鬟正想走,又被绿玉唤住,“可瞧见大小姐了?”
“没,没啊……”
“你们先别走,和我一起找找她。宫里赐了东西下来,其他主子都不在,得请她去接赏。”
这厢正说着话,就听见假山上的叶片簌簌抖动,循声望去,却见芭蕉叶间,露出一抹粉色的裙角。
绿玉先是看了眼两个小丫鬟,很是恨铁不成钢,背后说人不是,却说到人面前去了,怕是不好收场。
她提着裙子,想爬到那假山石上去。只是那假山并没可落脚之处,绿玉常年在公主院中侍候,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娇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尚在假山石下折腾。
那两个小丫鬟见状,“绿玉姐姐,且让我们来吧。”
绿玉放下裙子,让到一旁。
三人已经猜到假山上是谁,两个小丫鬟仅惶惶不安了一瞬便淡定了。皆因府中都知道,那位生来便有嗜睡症,读书时能睡着,吃饭时能睡着,就连面圣时也能睡着……从来都是说睡就睡,天大地下,睡觉最大,且睡着了,锣鼓在她耳边敲都吵不醒。她们先前那些闲话,她未必就听真切了。
两个小丫鬟平时做些洒扫杂事,比绿玉有力气,攀着芭蕉树,蹭蹭几下就爬了上去。
“睡得可熟了。刚刚翻身,才弄出动静。”小丫鬟们从芭蕉叶间探出头来,然后发起愁来,这位主钻在如此僻静的地方睡觉,该如何将她搬下去呢?
“等她睡醒,她身边人回来接她。”绿玉招手让两个小丫鬟下去,“我们且先回吧,莫吵了她。”
她也不提让人接赏的话了,那位若是睡着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能醒呢。
两个小丫鬟下来后,见绿玉面色缓和一些,到底不死心,又求情说,“绿玉姐姐,我们真的知道错了,她怎么都是主子。我们以后再来也不敢了,真的。”
说着话,两个小丫鬟立即往脸上扇去。绿玉手中掐着帕子,笑着看两个小丫鬟自扇了十来巴掌,才道,“行了,你们啊,就是看我脾性好。”
“绿玉姐姐人最好了。”
两个小丫鬟顾不得红肿的脸庞,争先恐后地给绿玉说好话。自己扇自己几巴掌算什么呢,几天就好了,若真是去管事嬷嬷面前领罚,少不得要交代前因后果,那位可就睡在芭蕉后头呢,万一传到公主耳朵里,公主掌家一向严明,被逐出公主府都是可能的。
两个小丫鬟心里也觉得委屈,那位的婚事是阖府都传遍了的,也不止她两个私底下在说,只是她们运气特别不好,不但让绿玉给撞见,还说到那位面前去了。
等人渐渐走远,假山石上的女子睁开一双灿若繁星的眼睛,懒洋洋地抬起洁白的皓腕,用纤细洁白的手掌遮住漫天倾洒而下来的日光,嘟囔了一句,“日头大了,还是回房睡吧。”
可这话还没说完,她的脑袋偏在垫着的芭蕉叶上,双颊微红,双眼紧闭,已是沉沉睡去。
美人酣睡黝黑山石之上,园中的虫鸟鸣叫声霎时消失无踪,芭蕉叶无风自动为她带来一隅清凉,更有白云悠悠划过天际遮住日光。
这睡着的女子,正是如今福慧公主府的大小姐,驸马爷姜太清的大女儿姜星临。
她并非公主所出,十年前突然找上门来,在公主府外拦住公主的车驾,哭着说要见爹。
小姑娘浑身脏污得像只小花猫,唯有一双眼睛灵气逼人。到公主府门前打秋风的多的是,侍卫们开始不当回事,驱赶她离开。可没等侍卫们碰到小姑娘的身体,就有一位穿深绿色长袍的老妇人将小姑娘夹在胳膊下,二话不说便要离开。
小姑娘一边挣扎一边嚷喊,“我来找爹爹,我爹爹是姜太清,你们赶我走,是公主吩咐的吗?”
福慧公主坐在马车上,猛地掀起帘子,看向马车外。那小姑娘也正望向马车,手中举着一只快要散架的竹蜻蜓。
同样的竹蜻蜓,福慧公主在姜太清的书房里见过不少。这位驸马爷,除了公务和诗文,平时就爱用竹子、棕榈叶编些小动物。驸马爷这点小爱好不足为外人知,所编成品皆收放在书房内间一口大箱子里,连福慧公主的孩子,都从未得到过其中任何一只。
福慧公主让人擦干净小姑娘脸上的脏污,便见到一张和姜太清有五分神似的小脸。
小姑娘身边那嬷嬷,问什么都不吭声。反倒是小姑娘,古灵精怪的,真到了公主面前,仰着头先夸起来,“公主娘娘,你长得真好看,就像画儿上的仙女。你能留下我吗?”
但当福慧公主问起她娘时,小姑娘将嘴巴闭得紧紧得,泪水在眼里打圈圈,再多问下去,指不定就嚎啕大哭起来。
福慧公主让人将她带进府里,并不接小姑娘递过来的竹蜻蜓信物,吩咐人将这对主仆好生安置在客房中。
几日后,外出公干的姜太清回京,下人将竹蜻蜓呈给他看。当时他就如失了魂般,冲出了书房,可行到院中,又顿住脚步,去见福慧公主。
那天夜里,福慧公主亲自吩咐人收拾出公主府西南角的棠梨院,又往里面安排了两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并十六个粗使丫鬟婆子。
蓬头垢面的小姑娘从此成为公主府大小姐。
原先的大小姐,福慧公主的亲女儿姜玉琳变成了二小姐。
福慧公主待人宽厚,姜星临虽非她所出,但一应用度,皆等同嫡女。
只是这姜星临生来不足,这说睡就睡的毛病,不知看了多少名医,都没个好转,下人们早在传,这样的女子谁家敢娶,怕不是要在公主府赖一辈子。
此次福慧公主带着全家去避暑山庄,唯有姜星临,称她最近困倦得厉害,在哪儿睡不是睡,懒得出门。福慧公主素来不强求她做什么,便由着她去了。
姜星临这一觉,从日照中天,睡到满天星子,才睡意惺忪地醒过来。她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棠梨院温软的床上。不用说,又是竹姑姑找到她,将她抱了回来。
竹姑姑打姜星临记事起就跟在姜星临身边,诸事不理,只管在姜星临睡着时守护她的安全。姜星临在棠梨院安顿下来后,她慢慢懂得将在外面睡着的姜星临抱回屋子里。
“竹姑姑。”姜星临翻身下床,伸着懒腰,娇憨地唤人,却久久无人答应。
“竹姑姑呢?”
姜星临出了卧房,来到前厅,她的大丫鬟醉霞和闻蝉正并排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绣花。
“大小姐你醒啦。”醉霞放下绣活,忙往盆里倒水,侍候姜星临洗脸,“我们一直在房中,倒是有些时候没见着竹姑姑了。”
闻蝉出了房门,吩咐人去端晚饭来,睡到这时候,姜星临铁定饿了。
一番梳洗,醉霞正要从妆台上选合适的发饰给姜星临戴上,却被姜星临拦住,“天都黑了,过不了会又要睡,何必麻烦?”
醉霞早习惯这位主子的脾性,最是不耐烦将时间耗在梳妆打扮上,她甚至怀疑姜星临每回都找借口不出门,就是为了避免盛装打扮的麻烦。
“行行行。”
醉霞到底还是在妆盒里挑挑拣拣,选了一支银簪子,并两支坠南珠金步摇,回头一看,姜星临早用一根竹棍将头发斜挽在脑后,轻爽又利落。
醉霞无奈叹气,“好在夜晚无人来,若是看见你这幅装扮,传出去还以为公主苛待你。”
因为姜星临的嗜睡症,棠梨院设了小厨房,若是过了饭点,便将饭菜温在灶上,随便姜星临什么时候醒过来,都有热菜热饭可用。此时闻蝉刚好带着人端着饭菜进屋,正要请姜星临过去用,却见姜星临神色淡淡地坐回原位,将那竹棍抽出来,满头青丝倾泻而下。
“梳简单点。”姜星临吩咐。
醉霞自知失言,懊恼不已,不敢耽搁,三两下将姜星临的头发分成两部分,头顶的秀发用银簪子斜插出一个云鬟髻,选了两个素淡的镶珍珠花钿略做装饰,剩余部分则自然披洒在肩头,尽显娇俏秀丽。
“醉霞的手艺又长进了。”姜星临毫不吝啬地夸奖,醉霞闻言,迎合着笑起来,总算松了口气。
公主府对姜星临的照顾无疑是十分妥帖的,饭菜精细不说,房中用度和宫里的公主也没什么差别。此时虽然夜深,桌上依旧摆得满满当当,勾人肚中馋虫。
“小姐快来看看,今儿有你喜欢的八宝豆腐。”闻蝉娇声呼唤,和小丫鬟们簇拥着姜星临到饭桌前坐下,忙不迭地为姜星临布菜。
闻蝉性子活泼,又善交友,认识的人没有不和她要好的,知道许多府中趣事,察觉到刚刚气氛不对,加之私下里姜星临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也常和她们玩笑,便捡几样好笑的事情讲来,逗得姜星临和旁边站着的丫鬟们乐不可支。
“闻蝉姐姐。”有小丫头听得高兴,不由好奇地问,“听说那兴国公世子要娶小姐,你消息最灵通,可是真的?”
闻蝉只恨这小丫头长了嘴,觑着姜星临的脸色,一时不敢说话。
姜星临却是浅浅一笑,闻言也看向闻蝉。
公主府的一座假山上,丛丛芭蕉叶后,一位白衫女子慵懒地躺卧在一块平整大石上,睡眼惺忪地把玩着半张芭蕉叶,似笑非笑地听着下面两个躲懒的侍女闲话。
“听说了没?公主这几日就要定下那位的亲事了。”
“呵,就她啊,能有什么好亲事。”
“你可别说。还真是一门好亲事。兴国公府,多高的门楣,现在的老太太,咱们公主还得叫一声姑母,在陛下面前都不用行礼。”
“是国公府哪位公子呢?”
“你糊涂了,国公府能有几位公子?兴国公府一脉单传,现在这位国公爷和夫人是出名的爱侣,府中没有姬妾,国公夫人只生了一个独苗。”
“天啊。我要晕过去了。我没听错吧,是兴国公世子要娶她?多少高门贵女想嫁给世子爷都不成,她算哪根葱。”
“就是说呢。公主对她,可真是没得说了。兴国公府门第高贵,人口简单,谁能嫁过去,就是掉进福窝窝里了。”
“公主可真是慈心仁厚!她说是主子,也不比我们尊贵多少,竟能得这样一门好亲事。”
“说起这啊,我都替真正的主子们抱屈。一个不知哪儿冒出来的野丫头,竟能占了公主府大小姐的位置,倒让公主肚子里出来的,叫她一声长姐。”
“我还是觉得像在做梦。那样好的一门亲事,怎么就能落到她头上呢。京城谁人不知,公主府的大小姐,是驸马爷在外面和旁的女人生的野种,她娘丢下她跑了,亏得公主心善,将她养在府中。可她自己也不争气,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数次在外面丢丑,还累得公主替她周全。”小丫鬟将声音压低了几分,愤愤不平地说。
“我舅妈的嫂子的侄媳妇就在公主房中侍候,这消息可千真万确呢。”
“你们在这说什么呢?”冷不丁的,有一双手拍在两个丫鬟肩膀上,两个丫鬟吓得花容失色,待转头看清来人后,又都松口气。
“吓我们一跳。好姐姐,这天儿开始热了,你不在房中纳凉,怎么亲自过来了?”
“我不过来,能听到你们俩说的这么些话。”
“好姐姐。”两个丫鬟连忙求饶,“我们手头的活计做好了,这不,趁着正经的主子都出门,到园子里透透气,你疼疼我们,别去给管事嬷嬷说,回头得了赏,一定忘不了姐姐。”
“谁稀罕你们得的那点东西。”
来人是福慧公主身边的三等丫鬟绿玉,平时和小丫鬟们打成一团,但凡小丫鬟们有个什么疏漏,私底下找她求情,总能得到通融。是以那两个小丫鬟并不怎么怕他。
今日却是不同,她两手叉腰,斥道,“主子的婚事也是你们可以妄议的?忘了府里的规矩?回去自己领罚。”
“绿玉姐姐,就饶了我们这遭吧。以后再不敢了。”
“平日里,你们嘴碎些无聊小事,我左耳进右耳出也就罢了。什么时候,我们公主府的下人,敢对主子说三道四了?此次我若不管,你们迟早酿成大祸。我这是为你们好。”
两个丫鬟煞白着脸,到底不敢和绿玉犟嘴,委委屈屈地道,“是。”
两个小丫鬟正想走,又被绿玉唤住,“可瞧见大小姐了?”
“没,没啊……”
“你们先别走,和我一起找找她。宫里赐了东西下来,其他主子都不在,得请她去接赏。”
这厢正说着话,就听见假山上的叶片簌簌抖动,循声望去,却见芭蕉叶间,露出一抹粉色的裙角。
绿玉先是看了眼两个小丫鬟,很是恨铁不成钢,背后说人不是,却说到人面前去了,怕是不好收场。
她提着裙子,想爬到那假山石上去。只是那假山并没可落脚之处,绿玉常年在公主院中侍候,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娇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尚在假山石下折腾。
那两个小丫鬟见状,“绿玉姐姐,且让我们来吧。”
绿玉放下裙子,让到一旁。
三人已经猜到假山上是谁,两个小丫鬟仅惶惶不安了一瞬便淡定了。皆因府中都知道,那位生来便有嗜睡症,读书时能睡着,吃饭时能睡着,就连面圣时也能睡着……从来都是说睡就睡,天大地下,睡觉最大,且睡着了,锣鼓在她耳边敲都吵不醒。她们先前那些闲话,她未必就听真切了。
两个小丫鬟平时做些洒扫杂事,比绿玉有力气,攀着芭蕉树,蹭蹭几下就爬了上去。
“睡得可熟了。刚刚翻身,才弄出动静。”小丫鬟们从芭蕉叶间探出头来,然后发起愁来,这位主钻在如此僻静的地方睡觉,该如何将她搬下去呢?
“等她睡醒,她身边人回来接她。”绿玉招手让两个小丫鬟下去,“我们且先回吧,莫吵了她。”
她也不提让人接赏的话了,那位若是睡着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能醒呢。
两个小丫鬟下来后,见绿玉面色缓和一些,到底不死心,又求情说,“绿玉姐姐,我们真的知道错了,她怎么都是主子。我们以后再来也不敢了,真的。”
说着话,两个小丫鬟立即往脸上扇去。绿玉手中掐着帕子,笑着看两个小丫鬟自扇了十来巴掌,才道,“行了,你们啊,就是看我脾性好。”
“绿玉姐姐人最好了。”
两个小丫鬟顾不得红肿的脸庞,争先恐后地给绿玉说好话。自己扇自己几巴掌算什么呢,几天就好了,若真是去管事嬷嬷面前领罚,少不得要交代前因后果,那位可就睡在芭蕉后头呢,万一传到公主耳朵里,公主掌家一向严明,被逐出公主府都是可能的。
两个小丫鬟心里也觉得委屈,那位的婚事是阖府都传遍了的,也不止她两个私底下在说,只是她们运气特别不好,不但让绿玉给撞见,还说到那位面前去了。
等人渐渐走远,假山石上的女子睁开一双灿若繁星的眼睛,懒洋洋地抬起洁白的皓腕,用纤细洁白的手掌遮住漫天倾洒而下来的日光,嘟囔了一句,“日头大了,还是回房睡吧。”
可这话还没说完,她的脑袋偏在垫着的芭蕉叶上,双颊微红,双眼紧闭,已是沉沉睡去。
美人酣睡黝黑山石之上,园中的虫鸟鸣叫声霎时消失无踪,芭蕉叶无风自动为她带来一隅清凉,更有白云悠悠划过天际遮住日光。
这睡着的女子,正是如今福慧公主府的大小姐,驸马爷姜太清的大女儿姜星临。
她并非公主所出,十年前突然找上门来,在公主府外拦住公主的车驾,哭着说要见爹。
小姑娘浑身脏污得像只小花猫,唯有一双眼睛灵气逼人。到公主府门前打秋风的多的是,侍卫们开始不当回事,驱赶她离开。可没等侍卫们碰到小姑娘的身体,就有一位穿深绿色长袍的老妇人将小姑娘夹在胳膊下,二话不说便要离开。
小姑娘一边挣扎一边嚷喊,“我来找爹爹,我爹爹是姜太清,你们赶我走,是公主吩咐的吗?”
福慧公主坐在马车上,猛地掀起帘子,看向马车外。那小姑娘也正望向马车,手中举着一只快要散架的竹蜻蜓。
同样的竹蜻蜓,福慧公主在姜太清的书房里见过不少。这位驸马爷,除了公务和诗文,平时就爱用竹子、棕榈叶编些小动物。驸马爷这点小爱好不足为外人知,所编成品皆收放在书房内间一口大箱子里,连福慧公主的孩子,都从未得到过其中任何一只。
福慧公主让人擦干净小姑娘脸上的脏污,便见到一张和姜太清有五分神似的小脸。
小姑娘身边那嬷嬷,问什么都不吭声。反倒是小姑娘,古灵精怪的,真到了公主面前,仰着头先夸起来,“公主娘娘,你长得真好看,就像画儿上的仙女。你能留下我吗?”
但当福慧公主问起她娘时,小姑娘将嘴巴闭得紧紧得,泪水在眼里打圈圈,再多问下去,指不定就嚎啕大哭起来。
福慧公主让人将她带进府里,并不接小姑娘递过来的竹蜻蜓信物,吩咐人将这对主仆好生安置在客房中。
几日后,外出公干的姜太清回京,下人将竹蜻蜓呈给他看。当时他就如失了魂般,冲出了书房,可行到院中,又顿住脚步,去见福慧公主。
那天夜里,福慧公主亲自吩咐人收拾出公主府西南角的棠梨院,又往里面安排了两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并十六个粗使丫鬟婆子。
蓬头垢面的小姑娘从此成为公主府大小姐。
原先的大小姐,福慧公主的亲女儿姜玉琳变成了二小姐。
福慧公主待人宽厚,姜星临虽非她所出,但一应用度,皆等同嫡女。
只是这姜星临生来不足,这说睡就睡的毛病,不知看了多少名医,都没个好转,下人们早在传,这样的女子谁家敢娶,怕不是要在公主府赖一辈子。
此次福慧公主带着全家去避暑山庄,唯有姜星临,称她最近困倦得厉害,在哪儿睡不是睡,懒得出门。福慧公主素来不强求她做什么,便由着她去了。
姜星临这一觉,从日照中天,睡到满天星子,才睡意惺忪地醒过来。她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棠梨院温软的床上。不用说,又是竹姑姑找到她,将她抱了回来。
竹姑姑打姜星临记事起就跟在姜星临身边,诸事不理,只管在姜星临睡着时守护她的安全。姜星临在棠梨院安顿下来后,她慢慢懂得将在外面睡着的姜星临抱回屋子里。
“竹姑姑。”姜星临翻身下床,伸着懒腰,娇憨地唤人,却久久无人答应。
“竹姑姑呢?”
姜星临出了卧房,来到前厅,她的大丫鬟醉霞和闻蝉正并排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绣花。
“大小姐你醒啦。”醉霞放下绣活,忙往盆里倒水,侍候姜星临洗脸,“我们一直在房中,倒是有些时候没见着竹姑姑了。”
闻蝉出了房门,吩咐人去端晚饭来,睡到这时候,姜星临铁定饿了。
一番梳洗,醉霞正要从妆台上选合适的发饰给姜星临戴上,却被姜星临拦住,“天都黑了,过不了会又要睡,何必麻烦?”
醉霞早习惯这位主子的脾性,最是不耐烦将时间耗在梳妆打扮上,她甚至怀疑姜星临每回都找借口不出门,就是为了避免盛装打扮的麻烦。
“行行行。”
醉霞到底还是在妆盒里挑挑拣拣,选了一支银簪子,并两支坠南珠金步摇,回头一看,姜星临早用一根竹棍将头发斜挽在脑后,轻爽又利落。
醉霞无奈叹气,“好在夜晚无人来,若是看见你这幅装扮,传出去还以为公主苛待你。”
因为姜星临的嗜睡症,棠梨院设了小厨房,若是过了饭点,便将饭菜温在灶上,随便姜星临什么时候醒过来,都有热菜热饭可用。此时闻蝉刚好带着人端着饭菜进屋,正要请姜星临过去用,却见姜星临神色淡淡地坐回原位,将那竹棍抽出来,满头青丝倾泻而下。
“梳简单点。”姜星临吩咐。
醉霞自知失言,懊恼不已,不敢耽搁,三两下将姜星临的头发分成两部分,头顶的秀发用银簪子斜插出一个云鬟髻,选了两个素淡的镶珍珠花钿略做装饰,剩余部分则自然披洒在肩头,尽显娇俏秀丽。
“醉霞的手艺又长进了。”姜星临毫不吝啬地夸奖,醉霞闻言,迎合着笑起来,总算松了口气。
公主府对姜星临的照顾无疑是十分妥帖的,饭菜精细不说,房中用度和宫里的公主也没什么差别。此时虽然夜深,桌上依旧摆得满满当当,勾人肚中馋虫。
“小姐快来看看,今儿有你喜欢的八宝豆腐。”闻蝉娇声呼唤,和小丫鬟们簇拥着姜星临到饭桌前坐下,忙不迭地为姜星临布菜。
闻蝉性子活泼,又善交友,认识的人没有不和她要好的,知道许多府中趣事,察觉到刚刚气氛不对,加之私下里姜星临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也常和她们玩笑,便捡几样好笑的事情讲来,逗得姜星临和旁边站着的丫鬟们乐不可支。
“闻蝉姐姐。”有小丫头听得高兴,不由好奇地问,“听说那兴国公世子要娶小姐,你消息最灵通,可是真的?”
闻蝉只恨这小丫头长了嘴,觑着姜星临的脸色,一时不敢说话。
姜星临却是浅浅一笑,闻言也看向闻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