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倒霉。
须发皆白的皇上皱着眉头,半靠着龙椅,陷入了冥想。
屋内的龙涎香幽微绵长,屋外的太监、奴婢如履薄冰、不敢吱声。
他好像已经很久都没有过,怀疑自己的运气、或者怀疑这个王朝命数的时候了。
他向来成竹在胸,杀伐果断。
夺嫡那时何等凶险,伴在父王身侧时,多说、说错、办错差事,都会引来父王的不悦,他常常因着白天的细枝末节,在夜里忽然醒来,浑身冷汗。
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实力和运气,兄弟们在他眼里与草包无异。
他笃信自己是天选之子,能带领这个王朝开创更辉煌的篇章。
从还未被立储开始,他就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并确保势力内部互相独立、各自为营,他认为,这才是皇权长久稳固之道。
如今十余年过去,太子也渐渐得到了他的真传,不仅如此,太子还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权力与皇权的势力范围达到微妙的平衡。
可从这个冬天开始,好像有什么事情改变了。
先是户部无缘无故的大亏空让国库一下捉襟见肘了起来,还没查出原因,陈尚书就在除夕晚宴上被刺杀,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几番犹豫后,他选择了勤恳能干的杜尚书接任,不久后却又收到杜尚书无故家中暴毙的消息。
太医院上了折子,说是杜尚书旧疾未愈,可说不出是什么旧疾沉疴,只怀疑是怪病。
户部接二连三的离奇事件,像是受到了诅咒一般。
接着就是西北和南方战事的发酵。
这两处边疆一带,十余年来其实都算不得安稳。但太子手握兵部,打点得还算差强人意。虽然小摩擦不断,也没出过什么大战事。
那年自己一怒之下降罪温秋白,实在是因为他交友太广,以至于威胁皇权了。试问哪个皇上,能接受臣子交友遍布朝野,能接受这臣子征战过的地方,留下的全是美名?
若哪日温秋白振臂一呼,这朝堂,会不会就改名换姓了呢?
他只是做了所有皇上都会做的选择。
但他没有想到,温秋白这一死,疆场上再无人能如他般无往不胜。
永祚朝从开疆拓土、四处征战,逐渐变成以退为进、以和为贵。
世间竟再无温秋白。
现在南方的萝蔓族、北方的胡羌族都不愿意偏安一隅,大战一触即发,派去的将军节节败退,他寝食难安,可良将与良策实在难得。
方才吏部严阶明分别递了户部尚书和南北战事人选的折子来,他左看右看,只看出严阶明确实费了心思,但也没看到中意的人才。
户部尚书尚可暂时空缺,甚至胡羌族也可靠去年联姻的公主暂时稳定几个月的局势,可萝蔓族野心昭昭,对长洲城势在必得,实在难以招架了。
他长叹了一口气,发觉自己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身侧默立着的小太监看到皇上的异样,颇有眼力见地迎上来,作势要为皇上捏捏肩。
皇上抬手一挥拒绝了他,兀自站起身,踱向窗前。
窗边迎春花和含笑花的花骨朵含羞带怯,分明是娇嫩薄弱的身姿,却勇敢地开在了最冷寂无声的时刻。
皇上伸手揉搓上那簇鹅黄色的花瓣,花瓣在他手中卷起又飘落,他顺手掐掉了整株枝头,漠然道:“通知礼部和钦天监,今年春猎取消,改为去浅草寺祈福,让他们拟几个日期过来,同时做好准备。”
***
谧宓宫。
临才人好像已经失去了时辰的概念,在这深宫里,看花开花谢、一年又一年。
那时她还是临嫔,比她位高权重的嫔妃常来她面前耀武扬威,炫耀她们所拥有的时令珍稀水果、江南进贡的绫罗绸缎……以及,腹中孕育的龙子。
有时也有一些不大叫得上名号的新人,来她这里走动。
临才人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任谁受宠受辱,面上也看不出她待人接物的区别。
后来萝蔓族愈发不受朝堂约束,临嫔便顺理成章被降罪,成了临才人。
走动的嫔妃少了,宫中也有些流言,说什么临才人年老色衰,不被皇上待见。
此刻,这位传闻中“年老色衰”的女人坐在窗边,眼神深邃,眉目平和。
在中原生活了二十多年,她还是对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想法十分不以为然。
但失去宠爱、君恩凋零,对她来说也不是坏事。
她伸手抚上面前的花花草草,轻柔地分类放好。
如果不是因为门可罗雀,她哪里会有闲功夫,侍弄这些生灵呢?
萝蔓族可是最擅长毒药和巫蛊之术的民族呀。
可惜巫蛊之术需要严格保密的场地才能实施,宫中戒备森严,毫无转圜余地。
再加上她心地善良柔软,深知巫蛊之术害人不浅,若走火入魔更是自伤无解,所以能沉醉于在这无人打扰的清净之地,研究些毒药解药,她便很知足了。
十二皇子敲了门,问候了母亲一声,便跨步走了进来。
只有一个宫女的谧宓宫,除了外人来往,早就没有着人事先禀报的习惯了。
“母亲宫里怎的这般冷?”十二皇子走到铜炭火盆旁边,蹲下来,拿起炭箕拨弄里面的炭块。
在炭火盆里被歪歪扭扭随意放置的炭火块,经由他仔细翻弄,和火焰接触更多,火焰便“噗”地一声烧大了起来。
“不碍事的,我不怕冷。”临才人温言解释。
“总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缺物什也不和我说。” 十二皇子仰头看着悠悠走来的母亲,嘟囔道。
临才人已经失宠十余年,母子之间甚少受到旁人的关注与约束,相处时便更像寻常百姓家的母子一般。
“宫中之物,皆按照礼制每月发放,旁人都能好好地过冬,怎么到我这里就缺了呢?”临才人无奈笑道,她跟着十二皇子蹲下来,素手遥遥一指:“这景泰蓝烧制的炭火盆,宫里多少娘娘都没有,你送了我,知道的夸你孝心可嘉,不知道的,指不定如何编排你逾矩呢。”
十二皇子爽朗一笑,站起身来靠着椅背懒散坐下:“母亲都不在意,我又在意这些口舌之争做什么?”
临才人凝视着火盆里被烧焦了的那部分炭火,低声问道:“我听说,户部尚书杜守节去世了?”
十二皇子神色严肃地盯着她。
“我在宫中虽势单力薄,但也多少能打听到一点消息。”临才人解释道。
“可母亲以前,从不关注这些的。”十二皇子追问。
“可你以前,在朝堂中也没有过如今这般多的活动。”临才人悠悠抬眸。
世人常说,萝蔓族出美人,一颦一笑便有风情横生,尤其是眼波,或妩媚、或纯粹,总有摄人心魄的魅力。
临才人这一抬眸,却生生让十二皇子感到了寒意。
他硬生生打了个颤。
就说这屋内不暖和吧……
儿子的反应自是没逃出临才人的眼睛:“看来我没有猜错。有一个出身异族的母亲,你怎敢有此等非分之想?”
“母亲出身异族,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吗?”十二皇子反问:“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想谋一己私利,难道不是更见不得人?”
临才人看到儿子眼里的不屑和桀骜,想起多年前还未出阁时,闺中密友对她的评价:“像一柄趁手的宝剑,收藏起来有百般温和,出鞘时便有千分杀意。”
熟悉的锐气。
与这昏昏暮年的王朝格格不入的锐气。
着实让她满意。
但她面上仍旧不动声色:“你可知前路艰险,一着不慎便万劫不复?”
“心系苍生之人,万劫不复,也在所不辞。”
临才人微微笑着,并不言语。
十二皇子也静静与她对视,目光交汇间,看到了母亲眼里的骄傲、豪气……与心疼。
临才人引十二皇子走向窗边,片刻前她曾在窗边檀木桌上整理了数种草药。
十二皇子小的时候常常见到这些草药,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但临才人从不允许他多问,遑论触摸把玩。
“你我母子二人,在宫中朝中根基浅薄,我鲜少能有帮到你的地方。”临才人缓缓坐下,将草药一一摊开在十二皇子面前:“以目前的形势看,你若能争取到南取萝蔓族的机会,才算是扭转乾坤的开始。萝蔓族擅长用药用毒,我自小习药,大概也只有这方面能帮上你一些了。”
“母亲……”十二皇子的声音一滞。
他最近一直没敢来探望母亲,因为不知该如何开口自己接下来的打算。
正如母亲所说,能顺利南征,才是他真正培养势力的开始。
可是那里,是母亲从小长大的地方。
如今双方冲突激烈,战争在所难免,想兵不血刃,可能性微乎其微……
临才人望着他,异色的眼瞳里尽是平和:“你是朝廷和萝蔓族血脉上的纽带,自然是朝廷中最不希望萝蔓族损伤惨重的人。现在双方积怨已久,已非你一己之力能破局。綦儿,尽你最大的努力吧,母亲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十二皇子神情肃穆地点头,他站起身,走到正对着临才人的地方,双膝跪地,向临才人磕了三个头。
临才人伸手扶起他,长叹一口气,说道:“若一切顺利,等你羽翼渐丰,或许还能了却我一份夙愿。”
“什么夙愿?”十二皇子仰头问母亲。
“我嫁入你父亲三十年间,在萝蔓族的宗亲皆已离开人世。惟有我闺中密友的女儿,流落民间多年,若得上天垂怜,兴许还有一线生机。我势单力薄,多次找寻未果……”
“母亲的闺中密友……是谁?”
“已故温大将军的夫人,宋如韵。”临才人缓缓回道。
须发皆白的皇上皱着眉头,半靠着龙椅,陷入了冥想。
屋内的龙涎香幽微绵长,屋外的太监、奴婢如履薄冰、不敢吱声。
他好像已经很久都没有过,怀疑自己的运气、或者怀疑这个王朝命数的时候了。
他向来成竹在胸,杀伐果断。
夺嫡那时何等凶险,伴在父王身侧时,多说、说错、办错差事,都会引来父王的不悦,他常常因着白天的细枝末节,在夜里忽然醒来,浑身冷汗。
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实力和运气,兄弟们在他眼里与草包无异。
他笃信自己是天选之子,能带领这个王朝开创更辉煌的篇章。
从还未被立储开始,他就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并确保势力内部互相独立、各自为营,他认为,这才是皇权长久稳固之道。
如今十余年过去,太子也渐渐得到了他的真传,不仅如此,太子还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权力与皇权的势力范围达到微妙的平衡。
可从这个冬天开始,好像有什么事情改变了。
先是户部无缘无故的大亏空让国库一下捉襟见肘了起来,还没查出原因,陈尚书就在除夕晚宴上被刺杀,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几番犹豫后,他选择了勤恳能干的杜尚书接任,不久后却又收到杜尚书无故家中暴毙的消息。
太医院上了折子,说是杜尚书旧疾未愈,可说不出是什么旧疾沉疴,只怀疑是怪病。
户部接二连三的离奇事件,像是受到了诅咒一般。
接着就是西北和南方战事的发酵。
这两处边疆一带,十余年来其实都算不得安稳。但太子手握兵部,打点得还算差强人意。虽然小摩擦不断,也没出过什么大战事。
那年自己一怒之下降罪温秋白,实在是因为他交友太广,以至于威胁皇权了。试问哪个皇上,能接受臣子交友遍布朝野,能接受这臣子征战过的地方,留下的全是美名?
若哪日温秋白振臂一呼,这朝堂,会不会就改名换姓了呢?
他只是做了所有皇上都会做的选择。
但他没有想到,温秋白这一死,疆场上再无人能如他般无往不胜。
永祚朝从开疆拓土、四处征战,逐渐变成以退为进、以和为贵。
世间竟再无温秋白。
现在南方的萝蔓族、北方的胡羌族都不愿意偏安一隅,大战一触即发,派去的将军节节败退,他寝食难安,可良将与良策实在难得。
方才吏部严阶明分别递了户部尚书和南北战事人选的折子来,他左看右看,只看出严阶明确实费了心思,但也没看到中意的人才。
户部尚书尚可暂时空缺,甚至胡羌族也可靠去年联姻的公主暂时稳定几个月的局势,可萝蔓族野心昭昭,对长洲城势在必得,实在难以招架了。
他长叹了一口气,发觉自己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身侧默立着的小太监看到皇上的异样,颇有眼力见地迎上来,作势要为皇上捏捏肩。
皇上抬手一挥拒绝了他,兀自站起身,踱向窗前。
窗边迎春花和含笑花的花骨朵含羞带怯,分明是娇嫩薄弱的身姿,却勇敢地开在了最冷寂无声的时刻。
皇上伸手揉搓上那簇鹅黄色的花瓣,花瓣在他手中卷起又飘落,他顺手掐掉了整株枝头,漠然道:“通知礼部和钦天监,今年春猎取消,改为去浅草寺祈福,让他们拟几个日期过来,同时做好准备。”
***
谧宓宫。
临才人好像已经失去了时辰的概念,在这深宫里,看花开花谢、一年又一年。
那时她还是临嫔,比她位高权重的嫔妃常来她面前耀武扬威,炫耀她们所拥有的时令珍稀水果、江南进贡的绫罗绸缎……以及,腹中孕育的龙子。
有时也有一些不大叫得上名号的新人,来她这里走动。
临才人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任谁受宠受辱,面上也看不出她待人接物的区别。
后来萝蔓族愈发不受朝堂约束,临嫔便顺理成章被降罪,成了临才人。
走动的嫔妃少了,宫中也有些流言,说什么临才人年老色衰,不被皇上待见。
此刻,这位传闻中“年老色衰”的女人坐在窗边,眼神深邃,眉目平和。
在中原生活了二十多年,她还是对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想法十分不以为然。
但失去宠爱、君恩凋零,对她来说也不是坏事。
她伸手抚上面前的花花草草,轻柔地分类放好。
如果不是因为门可罗雀,她哪里会有闲功夫,侍弄这些生灵呢?
萝蔓族可是最擅长毒药和巫蛊之术的民族呀。
可惜巫蛊之术需要严格保密的场地才能实施,宫中戒备森严,毫无转圜余地。
再加上她心地善良柔软,深知巫蛊之术害人不浅,若走火入魔更是自伤无解,所以能沉醉于在这无人打扰的清净之地,研究些毒药解药,她便很知足了。
十二皇子敲了门,问候了母亲一声,便跨步走了进来。
只有一个宫女的谧宓宫,除了外人来往,早就没有着人事先禀报的习惯了。
“母亲宫里怎的这般冷?”十二皇子走到铜炭火盆旁边,蹲下来,拿起炭箕拨弄里面的炭块。
在炭火盆里被歪歪扭扭随意放置的炭火块,经由他仔细翻弄,和火焰接触更多,火焰便“噗”地一声烧大了起来。
“不碍事的,我不怕冷。”临才人温言解释。
“总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缺物什也不和我说。” 十二皇子仰头看着悠悠走来的母亲,嘟囔道。
临才人已经失宠十余年,母子之间甚少受到旁人的关注与约束,相处时便更像寻常百姓家的母子一般。
“宫中之物,皆按照礼制每月发放,旁人都能好好地过冬,怎么到我这里就缺了呢?”临才人无奈笑道,她跟着十二皇子蹲下来,素手遥遥一指:“这景泰蓝烧制的炭火盆,宫里多少娘娘都没有,你送了我,知道的夸你孝心可嘉,不知道的,指不定如何编排你逾矩呢。”
十二皇子爽朗一笑,站起身来靠着椅背懒散坐下:“母亲都不在意,我又在意这些口舌之争做什么?”
临才人凝视着火盆里被烧焦了的那部分炭火,低声问道:“我听说,户部尚书杜守节去世了?”
十二皇子神色严肃地盯着她。
“我在宫中虽势单力薄,但也多少能打听到一点消息。”临才人解释道。
“可母亲以前,从不关注这些的。”十二皇子追问。
“可你以前,在朝堂中也没有过如今这般多的活动。”临才人悠悠抬眸。
世人常说,萝蔓族出美人,一颦一笑便有风情横生,尤其是眼波,或妩媚、或纯粹,总有摄人心魄的魅力。
临才人这一抬眸,却生生让十二皇子感到了寒意。
他硬生生打了个颤。
就说这屋内不暖和吧……
儿子的反应自是没逃出临才人的眼睛:“看来我没有猜错。有一个出身异族的母亲,你怎敢有此等非分之想?”
“母亲出身异族,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吗?”十二皇子反问:“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想谋一己私利,难道不是更见不得人?”
临才人看到儿子眼里的不屑和桀骜,想起多年前还未出阁时,闺中密友对她的评价:“像一柄趁手的宝剑,收藏起来有百般温和,出鞘时便有千分杀意。”
熟悉的锐气。
与这昏昏暮年的王朝格格不入的锐气。
着实让她满意。
但她面上仍旧不动声色:“你可知前路艰险,一着不慎便万劫不复?”
“心系苍生之人,万劫不复,也在所不辞。”
临才人微微笑着,并不言语。
十二皇子也静静与她对视,目光交汇间,看到了母亲眼里的骄傲、豪气……与心疼。
临才人引十二皇子走向窗边,片刻前她曾在窗边檀木桌上整理了数种草药。
十二皇子小的时候常常见到这些草药,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但临才人从不允许他多问,遑论触摸把玩。
“你我母子二人,在宫中朝中根基浅薄,我鲜少能有帮到你的地方。”临才人缓缓坐下,将草药一一摊开在十二皇子面前:“以目前的形势看,你若能争取到南取萝蔓族的机会,才算是扭转乾坤的开始。萝蔓族擅长用药用毒,我自小习药,大概也只有这方面能帮上你一些了。”
“母亲……”十二皇子的声音一滞。
他最近一直没敢来探望母亲,因为不知该如何开口自己接下来的打算。
正如母亲所说,能顺利南征,才是他真正培养势力的开始。
可是那里,是母亲从小长大的地方。
如今双方冲突激烈,战争在所难免,想兵不血刃,可能性微乎其微……
临才人望着他,异色的眼瞳里尽是平和:“你是朝廷和萝蔓族血脉上的纽带,自然是朝廷中最不希望萝蔓族损伤惨重的人。现在双方积怨已久,已非你一己之力能破局。綦儿,尽你最大的努力吧,母亲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十二皇子神情肃穆地点头,他站起身,走到正对着临才人的地方,双膝跪地,向临才人磕了三个头。
临才人伸手扶起他,长叹一口气,说道:“若一切顺利,等你羽翼渐丰,或许还能了却我一份夙愿。”
“什么夙愿?”十二皇子仰头问母亲。
“我嫁入你父亲三十年间,在萝蔓族的宗亲皆已离开人世。惟有我闺中密友的女儿,流落民间多年,若得上天垂怜,兴许还有一线生机。我势单力薄,多次找寻未果……”
“母亲的闺中密友……是谁?”
“已故温大将军的夫人,宋如韵。”临才人缓缓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