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的时间不长,今日府中要宴客,丫鬟们起的格外早,平霓睡的稍过一些,被绿绕的声音惊醒,她抬眼看去,绿绕冰凉的手抚摸着她微热的脸蛋,她莫名觉得有些不对。
“门外有人寻你。”说完这一句话,绿绕扭头便走了。
平霓只睡了半觉,迷迷糊糊的张开眼睛,披衣下床——门外果然站着一个人影,背着身子在等她,一身朱红色的深衣,腰间居然佩戴双鱼青玉佩,这分明不是民间的人,那人听到脚步声,调转头来,平霓认出此人居然是太后的心腹太监。
太监笑的见牙不见眼,向她走了几步:“太后特意叫我来看看,平姑娘有没有按时服药。”
平霓摸索着怀中的药瓶,知道此事恐怕是躲不过去了,她一激灵的闪身:“公公好本事,这守卫森严的镇北侯府也能进得来。”
太监继续笑道:“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一介无名小卒,只是仗着太后的权利,姑娘可别忘了,府上的主母,可是经常要去拜访太后。”
他这话说的十分妙,若是寻常官眷去拜访太后,必然会说是会去拜访太后,而这要去拜访太后,则是有一些不得不去的意思。
平霓心中一凉,瞬间闪过一个惊人的想法——太后她十有八九也知道万夫人与皇帝通奸之事。
只是她似乎不知道谢兰是皇帝所出这个事实,不然她也不会如此狂妄扶持自己的儿子。
她有些头痛了,意识到皇宫之中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即使现在她知道了一些宫中秘密,但她觉得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太监失去了耐性,假模假式的走过来,直白道:“平姑娘莫要害怕,太后吩咐过,每日吃药一次就可以了,不用多吃。”
他挑起眼皮,阉人的丑态展露:“老奴会召太后的旨意,每天亲自来监督平姑娘吃药,平姑娘无比当面吞服。”
平霓没想到这太后居然谨慎如此,只好不甘不愿的拿出那瓶丸药,吞了一粒,那太监检查过她是真的吃了下去,才幽幽离去。
平霓体力不支,回房躺下,慢慢的滑入梦境之中,梦见在海边,海浪滔天,母亲身着襦裙,似乎是少女时期的样子。
她冷冷的看着母亲,发现这次的梦境之中,居然没有自身的实体。她茫然,看着母亲转过身来,那张面孔绝美无双,气质极佳,她淡淡笑起来,便会有人因为她而牵动心神。
母亲缓缓踱步,面上忽然飞红,含情脉脉的抬起头,平霓注意到,母亲的对面,站着一个身着破烂衣衫的少年,少年很激动,攥住母亲的双手,高兴的说道:“玉倾,玉倾,昨日官家来了家中,说要从宗室子弟中挑选一个作为太子!如今宗室血脉飘零,官家病重,我是不是很快就要成为皇帝了,若我成了皇帝,我便要封玉倾为皇后。”
他高兴的失去理智,手舞足蹈起来,是一副很傻的样子。
母亲温柔的笑着,她看着那个男子,忽然忧虑的叹了一口气:“如今战乱,官家病重,若是太子册立,恐怕很快便要受理国事,你能够胜任吗?”
那男子仍是高兴的笑着,平霓猛然间发觉,这个男子在眉眼间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男子高兴的忘乎所以,执起母亲的手:“我从小熟读诗词歌赋,国事那种东西,难不倒我的。”
母亲看上去颇为担心,但还是鼓励似的点了点头。
海潮涌来,画面一转,母亲一身华服,站立在海边,眉眼间有淡淡的忧伤。男子已经长了几岁,身上穿着明黄的龙袍,极年轻气盛的样子,他捧起母亲的脸,朝脸上吹了一口气,安慰道;“好了,莫要叹气了,那些老家伙说我要当皇帝,就必须立那女人为皇后,我虽然只能立你为妃,但是你莫要忧心,我不会看那女人一眼的。”
母亲相信了他的承诺,点了点头。
画面一转,又是几年之后了。
母亲还是站在那里,身上的衣裙却不如曾经鲜艳了,似乎有些陈旧的感觉,一头墨发上,并无多少珠钗点缀。她垂头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她已经怀孕了。但是她的眼中,却有着掩藏不住的忧虑,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大步走来,却面无表情;“玉妃,因为皇后的关系,我不能经常来见你,你莫要怪我。你怀孕了,朕很为你高兴,但钦天监说这孩子似乎预兆不祥,你还是早点放手为好。”
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皇帝面上染上几丝怨恨,又狠狠的压制下,大步走远了。
平霓跟着母亲的视角看去,自己慢慢呱呱坠地,母亲含辛茹苦,可是父亲几乎从没出现过。
她幼年时期,母亲终于梳洗打扮了一番,穿上自己还不算旧的衣服,给她换上一身合适的衣服,因为皇帝的命令,宫中的人不太待见她,尚衣局的人并不会为这个最小的公主准备衣服。
她身上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成的,或是用母亲自己的衣物裁剪缝成。
她虽是公主,吃喝却很简朴,幼年时期都没有一丝孩童的莹润感,反而身材有些瘦小单薄。
母亲手里发汗,带着她往皇帝宫中走去。她猜测应该是想让她见见父亲的意思。走到了皇帝宫中,却听见宫内破口大骂的声音,声音很大,即使母亲及时捂住了她的耳朵她也能听清楚。
“都怪那贱妇,生下那该死的孩子来,如今前朝乱作一团,全是那贱妇的错!”
“陛下莫要生气,玉妃虽然执意生下孩子,可是这总归还是会有补救之法的,只消在……”
宦官悄悄的在皇帝耳边耳语一番,皇帝眼睛一亮。母亲的面色确实惨白,她没有进去,而是头也不回的走出了皇帝的居所,平霓被她抱在怀里,忽然感觉衣服被濡湿了,母亲居然在落泪。
此后她几乎不被母亲允许出宫门,因为宫中总有人想要她的性命,连入口之物都会细细排查,不多时,因为饭菜几乎都被下遍了毒,她更加面黄肌瘦。
而那天真自私的父亲,自始至终都认为只要除去她的命,国就不会亡。
民间对于皇帝无能的辱骂朝堂上人人都知,皇帝越发暴戾,却根本不会打仗,敌军的战火飞至宫门前,官员们纷纷倒戈,终于在一个即将城破的下午,他颈间系着一条白绫,悬梁自裁了。
宫中宦官匆匆敛葬。葬入皇陵之中,嫔妃自裁甚多,皇后住持的葬仪上,却没有玉妃和孝音公主的身影。
民间有许多猜测,有人说玉妃顾念着年少时皇帝对于自己的深情,为皇帝殉葬,也有人说,玉妃早带着孝音公主逃出宫中,行踪成谜。
最终还是亡国了,新君乃是与旧帝极为相似的寒门中的宗室子弟,起兵谋反得其皇位,只是不同的是,新君雷霆手段,另立心朝,硬生生将一个死去的国度挽救的欣欣向荣。
对于玉妃和孝音公主,民间有许多传说。国破的那一天,新君的军队进入宫中,宫中的嫔妃被屠戳尽了,都没有找到玉妃和孝音公主的影子。宫中有一位宫女,大概是服侍玉妃许多年的老人,是深谙此事的,她在国破前一日在城门之中,悠悠的唱着一首歌——
一朝封妃,为帝宠爱,皇帝不贤,国力将倾,所欲非人,可悲可叹。
她唱了一整天,最后大笑几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只是可怜了这个孩子,孝音公主。”
说完,便跳下城楼,自尽了。
平霓悠悠的从梦中醒来,她知道是那药的效果,她真的想起了许多前程往事了。她走出门去,看着不远处的楼阁,忽然感到一阵头晕眼花,待清醒过来,几乎是记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过了好一会,她才辨认出这里是镇北侯府,发出了一声苦笑。
果真是邪门的药丸,居然那么快就起效,这样看来,自己很快就会记不清谢浪闻姓甚名甚,也会忘记他那张颠倒众生的英俊脸蛋。
她站着笑了一笑,便悠悠的走远了。
现在还是初夏,府中各色奇珍异花迎春开放了,她一路看过去,淡淡的嗅闻清香。却听见前头人影响动,似乎是一个少女被丫鬟婆子簇拥着,摇着团扇走了过来。
平霓定睛一瞧,此人面若桃花,身着桃红色纱衣,头上散散的梳着两个垂簪,气质娇柔可人。她神色天真,像是被娇宠长大的,行为举止散漫,和身后的丫鬟婆子说笑个不停。
平霓面色淡淡,下意识想要避开去,此人却迎了上来,她像是有几分惊讶的样子,睁大了一双杏眼,高兴的说:“本小姐日日闷在府中,本以为没有什么玩伴了,如今这园子里的漂亮姐姐是从哪儿来的?”
平霓躲闪不急,硬着头皮回话:“不知小姐是何人,我是二公子房中的书童。”
谢梳楠暧昧的笑了几声:“原是二哥房中的,怪不得我没有见过。”
“门外有人寻你。”说完这一句话,绿绕扭头便走了。
平霓只睡了半觉,迷迷糊糊的张开眼睛,披衣下床——门外果然站着一个人影,背着身子在等她,一身朱红色的深衣,腰间居然佩戴双鱼青玉佩,这分明不是民间的人,那人听到脚步声,调转头来,平霓认出此人居然是太后的心腹太监。
太监笑的见牙不见眼,向她走了几步:“太后特意叫我来看看,平姑娘有没有按时服药。”
平霓摸索着怀中的药瓶,知道此事恐怕是躲不过去了,她一激灵的闪身:“公公好本事,这守卫森严的镇北侯府也能进得来。”
太监继续笑道:“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一介无名小卒,只是仗着太后的权利,姑娘可别忘了,府上的主母,可是经常要去拜访太后。”
他这话说的十分妙,若是寻常官眷去拜访太后,必然会说是会去拜访太后,而这要去拜访太后,则是有一些不得不去的意思。
平霓心中一凉,瞬间闪过一个惊人的想法——太后她十有八九也知道万夫人与皇帝通奸之事。
只是她似乎不知道谢兰是皇帝所出这个事实,不然她也不会如此狂妄扶持自己的儿子。
她有些头痛了,意识到皇宫之中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即使现在她知道了一些宫中秘密,但她觉得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太监失去了耐性,假模假式的走过来,直白道:“平姑娘莫要害怕,太后吩咐过,每日吃药一次就可以了,不用多吃。”
他挑起眼皮,阉人的丑态展露:“老奴会召太后的旨意,每天亲自来监督平姑娘吃药,平姑娘无比当面吞服。”
平霓没想到这太后居然谨慎如此,只好不甘不愿的拿出那瓶丸药,吞了一粒,那太监检查过她是真的吃了下去,才幽幽离去。
平霓体力不支,回房躺下,慢慢的滑入梦境之中,梦见在海边,海浪滔天,母亲身着襦裙,似乎是少女时期的样子。
她冷冷的看着母亲,发现这次的梦境之中,居然没有自身的实体。她茫然,看着母亲转过身来,那张面孔绝美无双,气质极佳,她淡淡笑起来,便会有人因为她而牵动心神。
母亲缓缓踱步,面上忽然飞红,含情脉脉的抬起头,平霓注意到,母亲的对面,站着一个身着破烂衣衫的少年,少年很激动,攥住母亲的双手,高兴的说道:“玉倾,玉倾,昨日官家来了家中,说要从宗室子弟中挑选一个作为太子!如今宗室血脉飘零,官家病重,我是不是很快就要成为皇帝了,若我成了皇帝,我便要封玉倾为皇后。”
他高兴的失去理智,手舞足蹈起来,是一副很傻的样子。
母亲温柔的笑着,她看着那个男子,忽然忧虑的叹了一口气:“如今战乱,官家病重,若是太子册立,恐怕很快便要受理国事,你能够胜任吗?”
那男子仍是高兴的笑着,平霓猛然间发觉,这个男子在眉眼间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男子高兴的忘乎所以,执起母亲的手:“我从小熟读诗词歌赋,国事那种东西,难不倒我的。”
母亲看上去颇为担心,但还是鼓励似的点了点头。
海潮涌来,画面一转,母亲一身华服,站立在海边,眉眼间有淡淡的忧伤。男子已经长了几岁,身上穿着明黄的龙袍,极年轻气盛的样子,他捧起母亲的脸,朝脸上吹了一口气,安慰道;“好了,莫要叹气了,那些老家伙说我要当皇帝,就必须立那女人为皇后,我虽然只能立你为妃,但是你莫要忧心,我不会看那女人一眼的。”
母亲相信了他的承诺,点了点头。
画面一转,又是几年之后了。
母亲还是站在那里,身上的衣裙却不如曾经鲜艳了,似乎有些陈旧的感觉,一头墨发上,并无多少珠钗点缀。她垂头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她已经怀孕了。但是她的眼中,却有着掩藏不住的忧虑,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大步走来,却面无表情;“玉妃,因为皇后的关系,我不能经常来见你,你莫要怪我。你怀孕了,朕很为你高兴,但钦天监说这孩子似乎预兆不祥,你还是早点放手为好。”
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皇帝面上染上几丝怨恨,又狠狠的压制下,大步走远了。
平霓跟着母亲的视角看去,自己慢慢呱呱坠地,母亲含辛茹苦,可是父亲几乎从没出现过。
她幼年时期,母亲终于梳洗打扮了一番,穿上自己还不算旧的衣服,给她换上一身合适的衣服,因为皇帝的命令,宫中的人不太待见她,尚衣局的人并不会为这个最小的公主准备衣服。
她身上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成的,或是用母亲自己的衣物裁剪缝成。
她虽是公主,吃喝却很简朴,幼年时期都没有一丝孩童的莹润感,反而身材有些瘦小单薄。
母亲手里发汗,带着她往皇帝宫中走去。她猜测应该是想让她见见父亲的意思。走到了皇帝宫中,却听见宫内破口大骂的声音,声音很大,即使母亲及时捂住了她的耳朵她也能听清楚。
“都怪那贱妇,生下那该死的孩子来,如今前朝乱作一团,全是那贱妇的错!”
“陛下莫要生气,玉妃虽然执意生下孩子,可是这总归还是会有补救之法的,只消在……”
宦官悄悄的在皇帝耳边耳语一番,皇帝眼睛一亮。母亲的面色确实惨白,她没有进去,而是头也不回的走出了皇帝的居所,平霓被她抱在怀里,忽然感觉衣服被濡湿了,母亲居然在落泪。
此后她几乎不被母亲允许出宫门,因为宫中总有人想要她的性命,连入口之物都会细细排查,不多时,因为饭菜几乎都被下遍了毒,她更加面黄肌瘦。
而那天真自私的父亲,自始至终都认为只要除去她的命,国就不会亡。
民间对于皇帝无能的辱骂朝堂上人人都知,皇帝越发暴戾,却根本不会打仗,敌军的战火飞至宫门前,官员们纷纷倒戈,终于在一个即将城破的下午,他颈间系着一条白绫,悬梁自裁了。
宫中宦官匆匆敛葬。葬入皇陵之中,嫔妃自裁甚多,皇后住持的葬仪上,却没有玉妃和孝音公主的身影。
民间有许多猜测,有人说玉妃顾念着年少时皇帝对于自己的深情,为皇帝殉葬,也有人说,玉妃早带着孝音公主逃出宫中,行踪成谜。
最终还是亡国了,新君乃是与旧帝极为相似的寒门中的宗室子弟,起兵谋反得其皇位,只是不同的是,新君雷霆手段,另立心朝,硬生生将一个死去的国度挽救的欣欣向荣。
对于玉妃和孝音公主,民间有许多传说。国破的那一天,新君的军队进入宫中,宫中的嫔妃被屠戳尽了,都没有找到玉妃和孝音公主的影子。宫中有一位宫女,大概是服侍玉妃许多年的老人,是深谙此事的,她在国破前一日在城门之中,悠悠的唱着一首歌——
一朝封妃,为帝宠爱,皇帝不贤,国力将倾,所欲非人,可悲可叹。
她唱了一整天,最后大笑几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只是可怜了这个孩子,孝音公主。”
说完,便跳下城楼,自尽了。
平霓悠悠的从梦中醒来,她知道是那药的效果,她真的想起了许多前程往事了。她走出门去,看着不远处的楼阁,忽然感到一阵头晕眼花,待清醒过来,几乎是记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过了好一会,她才辨认出这里是镇北侯府,发出了一声苦笑。
果真是邪门的药丸,居然那么快就起效,这样看来,自己很快就会记不清谢浪闻姓甚名甚,也会忘记他那张颠倒众生的英俊脸蛋。
她站着笑了一笑,便悠悠的走远了。
现在还是初夏,府中各色奇珍异花迎春开放了,她一路看过去,淡淡的嗅闻清香。却听见前头人影响动,似乎是一个少女被丫鬟婆子簇拥着,摇着团扇走了过来。
平霓定睛一瞧,此人面若桃花,身着桃红色纱衣,头上散散的梳着两个垂簪,气质娇柔可人。她神色天真,像是被娇宠长大的,行为举止散漫,和身后的丫鬟婆子说笑个不停。
平霓面色淡淡,下意识想要避开去,此人却迎了上来,她像是有几分惊讶的样子,睁大了一双杏眼,高兴的说:“本小姐日日闷在府中,本以为没有什么玩伴了,如今这园子里的漂亮姐姐是从哪儿来的?”
平霓躲闪不急,硬着头皮回话:“不知小姐是何人,我是二公子房中的书童。”
谢梳楠暧昧的笑了几声:“原是二哥房中的,怪不得我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