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清晨的薄雾笼罩江面,朦胧天水一色,只有一艘二层画舫缓缓向北驶去。
高芥弥有些晕船,又加之因拒婚一事和高文大闹一场,这两天总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终日在船舱内小憩。
她倒不是不愿意听阿父的安排嫁人,只是那王家郎君是个实在不堪托付的,终日斗鸡走狗,始安郡艳名远播的花魁娘子都受过他的恩惠。这样的人,高芥弥实在不愿意。
她思来想去一夜,打定主意去外祖家避一避,若是能顺道遇个如意郎君,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忽然高芥弥听到船舱外有动静,担心遇了水匪,她正想悄悄出舱探探动静,莺儿就急冲冲地进来了,“女郎!有位郎君拦了船需要我们搭救一把,那郎君说他归家途中不幸遇了歹人谋财,身上中了刀。”
听闻此言,高芥弥暗自斟酌了一下:船上只有她和莺儿两个女子,再加上船夫一个壮汉,若外面这位需要搭救的郎君是什么居心不良之人,那岂不是让他们三人都陷入险境?
“他穿着打扮如何?看着多大年岁?”高芥弥压低了声音发问。
“那郎君通身气度不凡,锦衣华服,玉冠环珮皆齐整”,莺儿皱眉思索道,“他腰腹有条受伤的刀口。”
高芥弥还是有些不放心,便用团扇遮了面出了船舱,想一探究竟。
只见船头甲板上躺着位高大的男子,通身华服已经湿透,还有股血腥味。那男子模样俊美,看着就气度不凡。
那男子见有女公子前来,便稍稍往后移了些许,开口道,“叨扰女公子实属无心,我归家途中不幸遭了歹人谋财,只得跳水求生,力竭之际,正好看到了不远处女公子的船,便向船夫求救。女郎待会儿将我放在就近的码头即可。”
高芥弥疑心并未尽消,借了助人的幌子继续打探道:“郎君家在何处?不妨告知一二,若是顺道,我们还可送郎君一程。”
那郎君问言抬头看向高芥弥,纵然是有团扇遮挡,但高芥弥没由来地觉得周身似乎有种压迫感。
“我乃邺城杜氏旁支”,说完,他便伸手取下腰间令牌,伸手递往莺儿的方向,“劳烦这位女使将我的令牌给女郎看看。”
莺儿往前走了几步接过沾血令牌后,用丝帕包了之后递给了高芥弥。
高芥弥伸手接过令牌,翻转到底部侧边一看,这确实是杜氏族令。
高芥弥的舅母是杜氏女,所以她知道杜氏族令底部侧边有处月牙印记,而外人并不知这处关窍。
高芥弥确认过后便将令牌还了回去,在团扇后莞尔一笑:“郎君身上有伤,不如进船舱内歇息吧。”
又转头对莺儿说道:“去二层把我箱笼里的金疮药拿给郎君。”
待高芥弥上了二层后,谢寻这才从甲板站起身来进了一层船舱内。
*
高芥弥在小榻上盘算着:这郎君模样倒好,可惜只是个杜氏旁支,应该家世不怎得显赫,倒有些配不上自己。
不过高芥弥又转念一想:何必拘泥于此,网撒大些才能捞到大鱼大虾。
“莺儿,去把我准备送给表哥的那件披风找出来。”
莺儿翻找不到片刻便捧着那披风来了,“女郎,找到了。”
高芥弥摸了摸披风,小声喃喃道:“这可是金银丝的面料呢,本来是要给表哥的,真是便宜你了。你可一定要上道啊……”
莺儿不明所以,也有些没听清,便问了一声。
高芥弥摇摇头:“无事,随我下去把这披风给那位杜郎君吧。”
两人下了雕花镂空步梯,莺儿敲了敲一楼船舱的门。
吱呀一声——门从里面打开了。
高芥弥此番没有用团扇遮面,她知道自己颜色好,既然起了心思,何故不用这容貌当当诱饵。
“三月天还有些寒,郎君衣衫湿漉,这披风便赠与郎君吧。”高芥弥将披风递了过去,莞尔一笑,暗送秋波。
谢寻接过披风,“多谢女公子,女公子如此心善,在下倒有些无以为报了。”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天色不早了,郎君早些歇息吧,明日清早应该就可到邺城码头了。”
高芥弥说完便回了二层,心里有些舍不得那金银丝的披风,不过现下她带的行囊不多,一时只拿的出这个。
第二日清早便到了邺城码头,那郎君临别前隔着门再次向高芥弥致谢。
高芥弥上岸后租赁了一辆马车便再次上路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谢府。
高芥弥被莺儿扶下了马车,只见府门口站了不少人,丫鬟婆子也是一大堆,正中央是她外祖母——老夫人,
“弥儿来了!快来给外祖母瞧瞧,我可怜的弥儿。”高芥弥被她外祖母拉着手左看右看,两人又抱着哭作一团。
“表姑娘这模样生的实在是好,真是个美人”,杜夫人满面堆笑,继续道:“外头春寒,都快进去吧,可得仔细着身子。”
高芥弥这才转头一一见过各位亲戚,如此,一大家子人这才入了院子。
“弥儿,你受苦了,这些孩子里面我最疼你阿母,可惜她是个没福气的,竟然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高芥弥外祖母又哭了起来,高芥弥丧母之痛也被勾的一并发作,也跟着哭了起来。
周围其他女眷七嘴八舌地安慰着。
这时,突然有小厮来报,“郎君回了!郎君回了!”
杜夫人呵斥道:“没看到表姑娘来了吗?如此大呼小叫,失了礼数!”
那小厮咚一声跪下,“回夫人的话,是郎君受伤了,奴才这才慌忙失了规矩,请夫人责罚。”
杜氏听到这话险些晕死过去,两个丫鬟将她扶住,“快,快带我去看他!”
这一屋子人又风风火火地走了,高芥弥自是跟着她外祖母一同去了。
“我的儿啊,伤到哪里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杜夫人一把扑了过去。
“好了,阿母,我这不是没事吗?伤口一到邺城就找大夫处理过了。”
高芥弥本来只在人堆里凑热闹,直到她听到这声音,她惊觉这是那日她在船上救的那位郎君。
高芥弥不禁暗自窃喜:原来阴差阳错救的正是表哥,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披风也不算糟蹋了。
高芥弥外祖母开口道:“快,见过你高妹妹,说来你二人应该还不相识,幼时省亲时你们还不记事呢!”
高芥弥略略行了个礼,抬起头莞尔一笑,“见过表哥。”
谢寻目现精光,一副打趣的模样看着高芥弥:“原来这就是高妹妹。”
谢寻又转头对杜夫人说道:“母亲可得备份厚礼多谢高妹妹,此番遇险若不是高妹妹相救,恐怕我已葬身鱼腹了。说来还好我遇险时身上还有块杜氏令牌,若没有这令牌作证,表妹估计把我当成歹人让船夫把我扔下船去了。”
说完他爽朗一笑,在座各位只当这是玩笑打趣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又说这些玩笑话”,老夫人笑着将高芥弥揽到怀中,亲昵地看着谢寻说道:“你姑母是最良善的人了,每次路上见了可怜人定要丢几个子儿的,弥儿定和她阿母一样良善。”
高芥弥心中警铃大作,刚刚的窃喜荡然无存,因为她知道谢寻这不是玩笑话,而是实话。
但她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也装作把这番话当玩笑话的样子,“是表哥福大命大,我不敢邀功。”
高芥弥说完瞥了一眼谢寻,只见谢寻面上无甚异常,和众人笑作一团。而高芥弥心里却忐忑得很,她不断回想自己当时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竟然让谢寻一眼就看了出来。
这下不单单是未钓成郎君,还见罪于谢寻了。
高芥弥觉得万分可惜,谢寻如今是太子近臣,官至太仆令,是未来的谢氏家主。这么好一块肥肉,她自以为是快到嘴了,未曾想是一点未沾着。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让寻儿好好修养吧”,老夫人发话后,又转头看向高芥弥,“弥儿,你跟我来,去看看你的住处。”
高芥弥跟着老夫人出了暮苍院,穿过回廊后又绕过府中的花园,穿过竹林小径到了一处院子。
“这还是你小时候和你阿母住过的院子呢,独一份的安静,我一直没让人住,特意留着等你们来住”,老夫人用帕子拭了拭泪,“谁曾想你阿母这就去了……”
谢清才去世不到一个月,高芥弥本就伤心,这下被勾起情绪来,也落下了眼泪。
“好弥儿,你就在这住下,多陪陪外祖母。”
高芥弥应声点了点头。
两人叙了些家常后,老夫人便回去午憩了。
*
高芥弥甫一落座,莺儿连箱笼都没收拾出来,就听见了敲门声。
门本就是开着的,高芥弥转头闻声望去——竟是谢寻。
高芥弥正欲起身,但谢寻早已旁若无人般,径直入了主屋。
“表哥怎么来了?”高芥弥笑道。
“来给表妹还披风,本来以为日后是再也见不到好心的女公子了,没想到竟然是表妹,这不是巧了吗?”谢寻虽是笑着说这话,但高芥弥在他眉眼中没看出一丝笑意。
“啊,表哥说的是呢”,高芥弥并不接谢寻递过来的披风,只道,“但是这披风本就是我带来要送给表哥的礼物,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提前到了表哥手中而已,所以表哥便不必归还于我了。”
谢寻站起身来,“行,那我便多谢表妹了,危急关头赠我披风,实乃雪中送炭之举,表妹真乃仁义之士。”
高芥弥听出谢寻话中的讥讽,一口银牙几欲咬碎,但谢寻既没有直说,高芥弥便也无法挑明了去,“区区小事,表哥不必如此。”
谢寻走后,高芥弥气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女郎,郎君好像很感谢我们呢。”莺儿兴冲冲地说了句。
高芥弥一时不知道怎么和莺儿解释谢寻是个心眼和针尖一样小的假君子,便默不作声了。
高芥弥从前总听人说邺城谢氏的嫡长公子模样生的如何好,人品又是如何端方,才学又是如何过人。
今日高芥弥一见,觉得这些全是谣言,谢寻明明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就算自己对谢寻有别的心思,也想过不救他,但是那又如何,高芥弥当然第一考虑的事是自己和莺儿的安危。
况且高芥弥就不信这么多年没有别的女子对谢寻示好,难不成谢寻个个都要去这样讥讽刁难两下?并且自己最后不是也救下了他吗?
谢寻竟然一点恩情都不念。
若早知会是如此境况,高芥弥只恨自己当时没有扔瓶金疮药和浮木板子让谢寻自己游回邺城。
高芥弥有些晕船,又加之因拒婚一事和高文大闹一场,这两天总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终日在船舱内小憩。
她倒不是不愿意听阿父的安排嫁人,只是那王家郎君是个实在不堪托付的,终日斗鸡走狗,始安郡艳名远播的花魁娘子都受过他的恩惠。这样的人,高芥弥实在不愿意。
她思来想去一夜,打定主意去外祖家避一避,若是能顺道遇个如意郎君,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忽然高芥弥听到船舱外有动静,担心遇了水匪,她正想悄悄出舱探探动静,莺儿就急冲冲地进来了,“女郎!有位郎君拦了船需要我们搭救一把,那郎君说他归家途中不幸遇了歹人谋财,身上中了刀。”
听闻此言,高芥弥暗自斟酌了一下:船上只有她和莺儿两个女子,再加上船夫一个壮汉,若外面这位需要搭救的郎君是什么居心不良之人,那岂不是让他们三人都陷入险境?
“他穿着打扮如何?看着多大年岁?”高芥弥压低了声音发问。
“那郎君通身气度不凡,锦衣华服,玉冠环珮皆齐整”,莺儿皱眉思索道,“他腰腹有条受伤的刀口。”
高芥弥还是有些不放心,便用团扇遮了面出了船舱,想一探究竟。
只见船头甲板上躺着位高大的男子,通身华服已经湿透,还有股血腥味。那男子模样俊美,看着就气度不凡。
那男子见有女公子前来,便稍稍往后移了些许,开口道,“叨扰女公子实属无心,我归家途中不幸遭了歹人谋财,只得跳水求生,力竭之际,正好看到了不远处女公子的船,便向船夫求救。女郎待会儿将我放在就近的码头即可。”
高芥弥疑心并未尽消,借了助人的幌子继续打探道:“郎君家在何处?不妨告知一二,若是顺道,我们还可送郎君一程。”
那郎君问言抬头看向高芥弥,纵然是有团扇遮挡,但高芥弥没由来地觉得周身似乎有种压迫感。
“我乃邺城杜氏旁支”,说完,他便伸手取下腰间令牌,伸手递往莺儿的方向,“劳烦这位女使将我的令牌给女郎看看。”
莺儿往前走了几步接过沾血令牌后,用丝帕包了之后递给了高芥弥。
高芥弥伸手接过令牌,翻转到底部侧边一看,这确实是杜氏族令。
高芥弥的舅母是杜氏女,所以她知道杜氏族令底部侧边有处月牙印记,而外人并不知这处关窍。
高芥弥确认过后便将令牌还了回去,在团扇后莞尔一笑:“郎君身上有伤,不如进船舱内歇息吧。”
又转头对莺儿说道:“去二层把我箱笼里的金疮药拿给郎君。”
待高芥弥上了二层后,谢寻这才从甲板站起身来进了一层船舱内。
*
高芥弥在小榻上盘算着:这郎君模样倒好,可惜只是个杜氏旁支,应该家世不怎得显赫,倒有些配不上自己。
不过高芥弥又转念一想:何必拘泥于此,网撒大些才能捞到大鱼大虾。
“莺儿,去把我准备送给表哥的那件披风找出来。”
莺儿翻找不到片刻便捧着那披风来了,“女郎,找到了。”
高芥弥摸了摸披风,小声喃喃道:“这可是金银丝的面料呢,本来是要给表哥的,真是便宜你了。你可一定要上道啊……”
莺儿不明所以,也有些没听清,便问了一声。
高芥弥摇摇头:“无事,随我下去把这披风给那位杜郎君吧。”
两人下了雕花镂空步梯,莺儿敲了敲一楼船舱的门。
吱呀一声——门从里面打开了。
高芥弥此番没有用团扇遮面,她知道自己颜色好,既然起了心思,何故不用这容貌当当诱饵。
“三月天还有些寒,郎君衣衫湿漉,这披风便赠与郎君吧。”高芥弥将披风递了过去,莞尔一笑,暗送秋波。
谢寻接过披风,“多谢女公子,女公子如此心善,在下倒有些无以为报了。”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天色不早了,郎君早些歇息吧,明日清早应该就可到邺城码头了。”
高芥弥说完便回了二层,心里有些舍不得那金银丝的披风,不过现下她带的行囊不多,一时只拿的出这个。
第二日清早便到了邺城码头,那郎君临别前隔着门再次向高芥弥致谢。
高芥弥上岸后租赁了一辆马车便再次上路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谢府。
高芥弥被莺儿扶下了马车,只见府门口站了不少人,丫鬟婆子也是一大堆,正中央是她外祖母——老夫人,
“弥儿来了!快来给外祖母瞧瞧,我可怜的弥儿。”高芥弥被她外祖母拉着手左看右看,两人又抱着哭作一团。
“表姑娘这模样生的实在是好,真是个美人”,杜夫人满面堆笑,继续道:“外头春寒,都快进去吧,可得仔细着身子。”
高芥弥这才转头一一见过各位亲戚,如此,一大家子人这才入了院子。
“弥儿,你受苦了,这些孩子里面我最疼你阿母,可惜她是个没福气的,竟然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高芥弥外祖母又哭了起来,高芥弥丧母之痛也被勾的一并发作,也跟着哭了起来。
周围其他女眷七嘴八舌地安慰着。
这时,突然有小厮来报,“郎君回了!郎君回了!”
杜夫人呵斥道:“没看到表姑娘来了吗?如此大呼小叫,失了礼数!”
那小厮咚一声跪下,“回夫人的话,是郎君受伤了,奴才这才慌忙失了规矩,请夫人责罚。”
杜氏听到这话险些晕死过去,两个丫鬟将她扶住,“快,快带我去看他!”
这一屋子人又风风火火地走了,高芥弥自是跟着她外祖母一同去了。
“我的儿啊,伤到哪里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杜夫人一把扑了过去。
“好了,阿母,我这不是没事吗?伤口一到邺城就找大夫处理过了。”
高芥弥本来只在人堆里凑热闹,直到她听到这声音,她惊觉这是那日她在船上救的那位郎君。
高芥弥不禁暗自窃喜:原来阴差阳错救的正是表哥,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披风也不算糟蹋了。
高芥弥外祖母开口道:“快,见过你高妹妹,说来你二人应该还不相识,幼时省亲时你们还不记事呢!”
高芥弥略略行了个礼,抬起头莞尔一笑,“见过表哥。”
谢寻目现精光,一副打趣的模样看着高芥弥:“原来这就是高妹妹。”
谢寻又转头对杜夫人说道:“母亲可得备份厚礼多谢高妹妹,此番遇险若不是高妹妹相救,恐怕我已葬身鱼腹了。说来还好我遇险时身上还有块杜氏令牌,若没有这令牌作证,表妹估计把我当成歹人让船夫把我扔下船去了。”
说完他爽朗一笑,在座各位只当这是玩笑打趣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又说这些玩笑话”,老夫人笑着将高芥弥揽到怀中,亲昵地看着谢寻说道:“你姑母是最良善的人了,每次路上见了可怜人定要丢几个子儿的,弥儿定和她阿母一样良善。”
高芥弥心中警铃大作,刚刚的窃喜荡然无存,因为她知道谢寻这不是玩笑话,而是实话。
但她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也装作把这番话当玩笑话的样子,“是表哥福大命大,我不敢邀功。”
高芥弥说完瞥了一眼谢寻,只见谢寻面上无甚异常,和众人笑作一团。而高芥弥心里却忐忑得很,她不断回想自己当时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竟然让谢寻一眼就看了出来。
这下不单单是未钓成郎君,还见罪于谢寻了。
高芥弥觉得万分可惜,谢寻如今是太子近臣,官至太仆令,是未来的谢氏家主。这么好一块肥肉,她自以为是快到嘴了,未曾想是一点未沾着。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让寻儿好好修养吧”,老夫人发话后,又转头看向高芥弥,“弥儿,你跟我来,去看看你的住处。”
高芥弥跟着老夫人出了暮苍院,穿过回廊后又绕过府中的花园,穿过竹林小径到了一处院子。
“这还是你小时候和你阿母住过的院子呢,独一份的安静,我一直没让人住,特意留着等你们来住”,老夫人用帕子拭了拭泪,“谁曾想你阿母这就去了……”
谢清才去世不到一个月,高芥弥本就伤心,这下被勾起情绪来,也落下了眼泪。
“好弥儿,你就在这住下,多陪陪外祖母。”
高芥弥应声点了点头。
两人叙了些家常后,老夫人便回去午憩了。
*
高芥弥甫一落座,莺儿连箱笼都没收拾出来,就听见了敲门声。
门本就是开着的,高芥弥转头闻声望去——竟是谢寻。
高芥弥正欲起身,但谢寻早已旁若无人般,径直入了主屋。
“表哥怎么来了?”高芥弥笑道。
“来给表妹还披风,本来以为日后是再也见不到好心的女公子了,没想到竟然是表妹,这不是巧了吗?”谢寻虽是笑着说这话,但高芥弥在他眉眼中没看出一丝笑意。
“啊,表哥说的是呢”,高芥弥并不接谢寻递过来的披风,只道,“但是这披风本就是我带来要送给表哥的礼物,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提前到了表哥手中而已,所以表哥便不必归还于我了。”
谢寻站起身来,“行,那我便多谢表妹了,危急关头赠我披风,实乃雪中送炭之举,表妹真乃仁义之士。”
高芥弥听出谢寻话中的讥讽,一口银牙几欲咬碎,但谢寻既没有直说,高芥弥便也无法挑明了去,“区区小事,表哥不必如此。”
谢寻走后,高芥弥气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女郎,郎君好像很感谢我们呢。”莺儿兴冲冲地说了句。
高芥弥一时不知道怎么和莺儿解释谢寻是个心眼和针尖一样小的假君子,便默不作声了。
高芥弥从前总听人说邺城谢氏的嫡长公子模样生的如何好,人品又是如何端方,才学又是如何过人。
今日高芥弥一见,觉得这些全是谣言,谢寻明明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就算自己对谢寻有别的心思,也想过不救他,但是那又如何,高芥弥当然第一考虑的事是自己和莺儿的安危。
况且高芥弥就不信这么多年没有别的女子对谢寻示好,难不成谢寻个个都要去这样讥讽刁难两下?并且自己最后不是也救下了他吗?
谢寻竟然一点恩情都不念。
若早知会是如此境况,高芥弥只恨自己当时没有扔瓶金疮药和浮木板子让谢寻自己游回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