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狸旧伤未痊愈,又添新伤。伤势越发恶劣了。每日脑子都昏昏沉沉的,只想窝着身子闭着眼睛睡觉,别的什么也不想。
梁丘松不愧是捉妖人,对妖物的习性、伤痛十分熟悉,照料起小狐狸来很有一手。
等小狐狸有了好转,梁丘松逐渐空闲下来的时候,他临时做了个决定,今年腊月不再出门捉妖。趁着年关之前的这段时日,和邹平他们四个分头挨家挨户地走访,在石家买了妖物的高门大户,察看妖物们的缚妖绳有没有脱落的迹象,防止再次发生妖物逃脱的事件。几个人早出晚归,走访终于在腊月二十二告一段落,并没发现预想的情况。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早儿起来,就在纷纷扬扬下大雪了。地上积了一层深及小腿肚子的皑皑白雪,踩在上边咯吱咯吱直响。廊檐子下,挂着一溜长长的冰凌,晶莹剔透。
梁丘松请大舅父、二舅父两大家子,到自己院子里来吃饺子。今日算是家宴,梁丘松自然不好再端着石家家主的架子,态度亲和了不少。将将过巳时三刻,饺子还没好。大家伙儿便坐在明间里闲聊。
梁丘松笑问:“二舅父,我上次拿给您的那幅《秋霜染菊图》您临摹得怎么样了?”
二舅父石旭岳一听这个,立即兴致勃勃地笑道:“《秋霜染菊图》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大手笔,气骨古雅,神韵秀逸,秋菊傲霜而开的肃杀之气力透纸背。我描摹了十多次次次都只能得其形,未能得其神。不过,最近我总算摸出些门道来啦。松儿啊,还是你对舅父最好。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舅父。”
二舅母孟氏心有九窍,未语先笑:“大哥大嫂你们都听听,这个没良心的,说的叫什么话!合着我伺候他吃,伺候他穿,到了了还得排在大外甥的后边!”
孟夫人独女石亭灿,坐在母亲旁边,年方十六,颇有其母之风范,恣意笑闹惯了。这个时候,她大声笑道:“表哥,我母亲她这是吃醋了。她嫌你只对二舅父好,不对二舅母好。”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孟夫人作势要打,笑嗔:“好呀你个皮猴儿连你母亲都编派上了。”
石亭灿一躲,还在边笑边说:“表哥,我母亲最喜欢玉镯珠钗,你捡好的送她一些,她一准儿没话说了。再则,这样一来,她整日都摆弄她的首饰盒子去了,就再没闲暇对我管东管西了。一会儿嫌我发髻梳得不好,一会儿嫌我没有亭秋姐姐娴静。”
梁丘松笑道:“你这究竟是想要我对二舅母好,还是想要我对你好啊?”
大舅母俞氏很少开口,忽然,她意有所指地笑道:“亭灿啊,你母亲想要玉镯珠钗,那还不简单。你多求你表哥几句,让他再给你大堂哥开个玉石铺子,到时候,咱们自家人想要什么首饰不都有了。”
明堂里的笑声立刻没了。
俞夫人小女儿石亭秋觉得脸上无光,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道:“娘,您别说了。”
俞夫人犹不自知,嘴里还在说:“唉!原本开个字画铺子也就够了。可亭灿你是不知道啊,这字画生意难做。要不然,那幅出自名家的《秋霜染菊》也不至于卖不出去,让你表哥拿了回来。唉!你大堂哥愁得都瘦了好几圈了。照我说呀,最有前程的自然还是跟着你表哥去捉妖。可你表哥兴许有自己的想法,自家人不用,偏偏用几个小厮。大伯母这才想着退求其次,开个玉石铺子算了。”
等她这一大篇话叨叨完,屋里的气氛更加冷了。连孟夫人都紧紧闭着嘴,不再贸贸然地开口了。大舅父一家子都吓了一跳。
梁丘松目如寒冰,拨弄着手上的碧玉扳指。
大舅父长子石亭寿忐忑不安地看了梁丘松一眼,把怀中两岁多的儿子交给旁边的妻子文氏,沉声道:“娘,你这是做什么!当初表哥让我去暗室看管妖物,我被一只小妖伤到了。你哭天抹泪的,话里话外,责骂表哥居心不良。想那外出捉妖,岂不比看管妖物凶险百倍、千倍?您闹了那么大一出,表哥还敢带我去?这会子又来说这话!我这个亲儿子都替您臊得慌!”
大舅父次子石亭禄喝道:“娘,大过节的你又说这些!晦不晦气!”
俞夫人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孟夫人看梁丘松的脸色和缓了些,赶紧岔开了去:“亭灿,早上不是让你多穿点吗?回头得了风寒有你受的。”
石亭灿心眼子还是没有母亲多,愣了愣,垂首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厚厚的紫金色襦袄,我这不是穿得挺暖和的吗?
如果小狐狸在场,必然又会腹诽一句:小姐姐,有一种冷叫做你娘觉得你冷。
石亭灿还没有反应过来,孟夫人已经看向了梁丘松:“松儿,听说你捉回来的那只小狐狸,毛发暖和,摸起来竟然可比汤婆子,让亭灿抱着暖暖身子可行?往飞猴妖嘴里边塞木棍那法子,还是她想的吧?啧啧,二舅母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小狐狸,也想瞧瞧。”
梁丘松冲门外叫了一声:“邹平!”
不一会儿,邹平把小狐狸抱了来,递给了石亭灿。石亭灿惊道:“呀!还真挺暖和,毛发摸着也舒服。表哥也真是的,有好东西不早点拿出来。我不管!我要把她带走。晚上放到床上给我暖被窝儿,比硬梆梆的汤婆子摸着舒服多了。还能逗着玩儿,比汤婆子有趣。”
小狐狸身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听见石亭灿这么说,打起精神来,凑趣儿地在她身前轻轻蹭。石亭灿欢声笑道:“她可真乖。”
梁丘松笑:“她伤还没养好。你要是想逗她玩儿,每日多往我这儿跑几趟就是了。”
石亭灿道:“我当然要来!这还用你说,就算表哥嫌我烦我也是要来的。”
梁丘松的嘴边,弯上了一抹明净的笑,暖如冬阳。缩在俞夫人身后的石亭秋捕捉到他的那抹笑,脸上一烫,赶紧低下了头。
俞夫人忽然咂了声嘴,道:“还是亭灿讨人喜欢。唉!哪儿像我们家亭秋啊,嘴又笨性子又木讷,一针扎不出个响屁来。我们家的亭寿也是,胆小怕事,外边下场大雨,恨不得就不敢出门了,生怕雨点子把自己给砸着了。还有亭禄,看着人模人样的,一做起事来就有几分傻气,喝个汤,都能把自己的舌头烫了。唉!都说女肖父、儿肖母。我们家这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女儿儿子都肖父。”
小狐狸窝在石亭灿身上,趁众人不注意的时候,扭头观察了一圈,大致已经弄清楚人物关系了。这会儿听俞夫人说了一通,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这是个古代版的祥林嫂呀。
石旭渊气得脸红脖子粗,如果是在自己院子里,早就动手打人了。石亭寿、石亭禄苦着一张脸,生无可恋。石亭秋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头垂得越发低了。
梁丘松、二舅父一家只当作没听见。
俞夫人意犹未尽,扭头看着儿媳妇文氏叹了口气:“鸢儿,我们娘俩儿上辈子造了天大的孽啊,这辈子没嫁个好夫婿。”
文鸢一僵,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只得陪着苦笑,含糊地唔了一声。然后,伸出右手,握了握丈夫的大手。
小狐狸暗暗想:家里有个祥林嫂,怪不得大舅父他们一家子看起来都萎靡不振的,连话都不想多说。一个家的风水是由女主人决定的,果然没说错。
赵婶儿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进来了。众人都松了口气,起身围坐到桌边,端起饺子吃了起来。石亭灿把小狐狸放到腿上,舀起一个饺子,吹凉了喂到小狐狸嘴边。
孟夫人吃了几个,笑道:“嗯!赵婶儿的饺子包得越来越好了。――你们瞧,连中玉这么个小不点儿也爱吃呢。”
众人去看文鸢怀里的石中玉,见他正拽着母亲的腕子,把她手上的汤匙朝自己的小嘴儿里掰,不由得都乐了。
汤匙将将靠到小家伙儿嘴边的时候,梁丘松把自己吹凉了的一个喂了过去,逗道:“中玉!这个,才好吃。那个,不好吃。”
小家伙儿一把推开文鸢的胳膊,扭过头来往梁丘松的饺子前直凑。等要靠近的时候,梁丘松拿开了饺子。小家伙儿见吃不到了,又要来拽文鸢的腕子,却见母亲已经把饺子喂到了口中,小嘴儿一瘪,委屈极了。
众人一阵大笑。
梁丘松立刻喂了过去,笑道:“中玉吃、中玉吃。只给中玉吃,不给别人吃。”
石中玉紧紧拽住梁丘松的手,生怕他又拿走了饺子。众人又是一阵大笑。石中玉盯着梁丘松看了一会儿,确定他不会拿开,才低头喜滋滋地吃了起来。
俞夫人忽然来了句:“松儿,亭寿还比你小几个月,儿子都这般大了。唉!可你至今还是孜然一身。你父母不在了,老爷子他也走了。对外,你是石家家主。可终身大事,还是该由长辈来操持。整个石家,论理,该由你大舅父和我操心你的婚事。可现在这个情况,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和你大舅父苛待了你,背后不知道怎么戳我们的脊梁骨呢。”
大伙儿瞬间都没了心情,都低头默默地吃饺子。梁丘松最讨厌他人对自己指手画脚,极力压住心口的郁气。
俞夫人还在叨叨:“松儿,你也知道,你亭秋表妹她是个糯米团子的性子。如果嫁去别家,还不任人揉搓?你定然也不愿看她跳进火坑。若是父兄有才干也就罢了,唉!松儿啊,亭秋对你的心意,你也明白。你俩儿自小一起长大,说是有青梅竹马的情意也不为过。想当年,你来石家的时候,大舅父、大舅母也悉心地照料过你。那一回,夜里十分热。你正生着病,燥得睡不着觉。还是大舅母给你扇了一晚上扇子。那个时候,你才中玉这么大点儿,想必现在早就不记得了。松儿,大舅母从前照料过你。现在你也替我照顾你亭秋表妹,可好?”
她叨叨了一大堆,连口气儿都没喘。小狐狸十分惊叹,这肺活量可以呀!
石亭秋的脸红透了,像一个等待着被采摘的苹果。她心口突突跳着,低头盯着碗里的饺子,想看梁丘松,又不敢抬头。
俞夫人将将说完,小狐狸留意到孟夫人看了自己女儿一眼,眉眼动了动。
小狐狸立刻明白了:石家两房都在暗暗盘算着,把女儿嫁给梁丘松。他是石家家主,套牢他,就等于把整个石家握在了手中!还不仅仅如此,石家家主可是捉妖人,达官贵人哪个不给几分面子?套牢梁丘松,里子好看面子也光彩。
小狐狸一下子来了精神,俞夫人当面逼婚,不知道梁丘松和孟夫人会怎么应对呢?
梁丘松不愧是捉妖人,对妖物的习性、伤痛十分熟悉,照料起小狐狸来很有一手。
等小狐狸有了好转,梁丘松逐渐空闲下来的时候,他临时做了个决定,今年腊月不再出门捉妖。趁着年关之前的这段时日,和邹平他们四个分头挨家挨户地走访,在石家买了妖物的高门大户,察看妖物们的缚妖绳有没有脱落的迹象,防止再次发生妖物逃脱的事件。几个人早出晚归,走访终于在腊月二十二告一段落,并没发现预想的情况。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早儿起来,就在纷纷扬扬下大雪了。地上积了一层深及小腿肚子的皑皑白雪,踩在上边咯吱咯吱直响。廊檐子下,挂着一溜长长的冰凌,晶莹剔透。
梁丘松请大舅父、二舅父两大家子,到自己院子里来吃饺子。今日算是家宴,梁丘松自然不好再端着石家家主的架子,态度亲和了不少。将将过巳时三刻,饺子还没好。大家伙儿便坐在明间里闲聊。
梁丘松笑问:“二舅父,我上次拿给您的那幅《秋霜染菊图》您临摹得怎么样了?”
二舅父石旭岳一听这个,立即兴致勃勃地笑道:“《秋霜染菊图》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大手笔,气骨古雅,神韵秀逸,秋菊傲霜而开的肃杀之气力透纸背。我描摹了十多次次次都只能得其形,未能得其神。不过,最近我总算摸出些门道来啦。松儿啊,还是你对舅父最好。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舅父。”
二舅母孟氏心有九窍,未语先笑:“大哥大嫂你们都听听,这个没良心的,说的叫什么话!合着我伺候他吃,伺候他穿,到了了还得排在大外甥的后边!”
孟夫人独女石亭灿,坐在母亲旁边,年方十六,颇有其母之风范,恣意笑闹惯了。这个时候,她大声笑道:“表哥,我母亲她这是吃醋了。她嫌你只对二舅父好,不对二舅母好。”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孟夫人作势要打,笑嗔:“好呀你个皮猴儿连你母亲都编派上了。”
石亭灿一躲,还在边笑边说:“表哥,我母亲最喜欢玉镯珠钗,你捡好的送她一些,她一准儿没话说了。再则,这样一来,她整日都摆弄她的首饰盒子去了,就再没闲暇对我管东管西了。一会儿嫌我发髻梳得不好,一会儿嫌我没有亭秋姐姐娴静。”
梁丘松笑道:“你这究竟是想要我对二舅母好,还是想要我对你好啊?”
大舅母俞氏很少开口,忽然,她意有所指地笑道:“亭灿啊,你母亲想要玉镯珠钗,那还不简单。你多求你表哥几句,让他再给你大堂哥开个玉石铺子,到时候,咱们自家人想要什么首饰不都有了。”
明堂里的笑声立刻没了。
俞夫人小女儿石亭秋觉得脸上无光,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道:“娘,您别说了。”
俞夫人犹不自知,嘴里还在说:“唉!原本开个字画铺子也就够了。可亭灿你是不知道啊,这字画生意难做。要不然,那幅出自名家的《秋霜染菊》也不至于卖不出去,让你表哥拿了回来。唉!你大堂哥愁得都瘦了好几圈了。照我说呀,最有前程的自然还是跟着你表哥去捉妖。可你表哥兴许有自己的想法,自家人不用,偏偏用几个小厮。大伯母这才想着退求其次,开个玉石铺子算了。”
等她这一大篇话叨叨完,屋里的气氛更加冷了。连孟夫人都紧紧闭着嘴,不再贸贸然地开口了。大舅父一家子都吓了一跳。
梁丘松目如寒冰,拨弄着手上的碧玉扳指。
大舅父长子石亭寿忐忑不安地看了梁丘松一眼,把怀中两岁多的儿子交给旁边的妻子文氏,沉声道:“娘,你这是做什么!当初表哥让我去暗室看管妖物,我被一只小妖伤到了。你哭天抹泪的,话里话外,责骂表哥居心不良。想那外出捉妖,岂不比看管妖物凶险百倍、千倍?您闹了那么大一出,表哥还敢带我去?这会子又来说这话!我这个亲儿子都替您臊得慌!”
大舅父次子石亭禄喝道:“娘,大过节的你又说这些!晦不晦气!”
俞夫人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孟夫人看梁丘松的脸色和缓了些,赶紧岔开了去:“亭灿,早上不是让你多穿点吗?回头得了风寒有你受的。”
石亭灿心眼子还是没有母亲多,愣了愣,垂首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厚厚的紫金色襦袄,我这不是穿得挺暖和的吗?
如果小狐狸在场,必然又会腹诽一句:小姐姐,有一种冷叫做你娘觉得你冷。
石亭灿还没有反应过来,孟夫人已经看向了梁丘松:“松儿,听说你捉回来的那只小狐狸,毛发暖和,摸起来竟然可比汤婆子,让亭灿抱着暖暖身子可行?往飞猴妖嘴里边塞木棍那法子,还是她想的吧?啧啧,二舅母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小狐狸,也想瞧瞧。”
梁丘松冲门外叫了一声:“邹平!”
不一会儿,邹平把小狐狸抱了来,递给了石亭灿。石亭灿惊道:“呀!还真挺暖和,毛发摸着也舒服。表哥也真是的,有好东西不早点拿出来。我不管!我要把她带走。晚上放到床上给我暖被窝儿,比硬梆梆的汤婆子摸着舒服多了。还能逗着玩儿,比汤婆子有趣。”
小狐狸身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听见石亭灿这么说,打起精神来,凑趣儿地在她身前轻轻蹭。石亭灿欢声笑道:“她可真乖。”
梁丘松笑:“她伤还没养好。你要是想逗她玩儿,每日多往我这儿跑几趟就是了。”
石亭灿道:“我当然要来!这还用你说,就算表哥嫌我烦我也是要来的。”
梁丘松的嘴边,弯上了一抹明净的笑,暖如冬阳。缩在俞夫人身后的石亭秋捕捉到他的那抹笑,脸上一烫,赶紧低下了头。
俞夫人忽然咂了声嘴,道:“还是亭灿讨人喜欢。唉!哪儿像我们家亭秋啊,嘴又笨性子又木讷,一针扎不出个响屁来。我们家的亭寿也是,胆小怕事,外边下场大雨,恨不得就不敢出门了,生怕雨点子把自己给砸着了。还有亭禄,看着人模人样的,一做起事来就有几分傻气,喝个汤,都能把自己的舌头烫了。唉!都说女肖父、儿肖母。我们家这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女儿儿子都肖父。”
小狐狸窝在石亭灿身上,趁众人不注意的时候,扭头观察了一圈,大致已经弄清楚人物关系了。这会儿听俞夫人说了一通,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这是个古代版的祥林嫂呀。
石旭渊气得脸红脖子粗,如果是在自己院子里,早就动手打人了。石亭寿、石亭禄苦着一张脸,生无可恋。石亭秋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头垂得越发低了。
梁丘松、二舅父一家只当作没听见。
俞夫人意犹未尽,扭头看着儿媳妇文氏叹了口气:“鸢儿,我们娘俩儿上辈子造了天大的孽啊,这辈子没嫁个好夫婿。”
文鸢一僵,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只得陪着苦笑,含糊地唔了一声。然后,伸出右手,握了握丈夫的大手。
小狐狸暗暗想:家里有个祥林嫂,怪不得大舅父他们一家子看起来都萎靡不振的,连话都不想多说。一个家的风水是由女主人决定的,果然没说错。
赵婶儿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进来了。众人都松了口气,起身围坐到桌边,端起饺子吃了起来。石亭灿把小狐狸放到腿上,舀起一个饺子,吹凉了喂到小狐狸嘴边。
孟夫人吃了几个,笑道:“嗯!赵婶儿的饺子包得越来越好了。――你们瞧,连中玉这么个小不点儿也爱吃呢。”
众人去看文鸢怀里的石中玉,见他正拽着母亲的腕子,把她手上的汤匙朝自己的小嘴儿里掰,不由得都乐了。
汤匙将将靠到小家伙儿嘴边的时候,梁丘松把自己吹凉了的一个喂了过去,逗道:“中玉!这个,才好吃。那个,不好吃。”
小家伙儿一把推开文鸢的胳膊,扭过头来往梁丘松的饺子前直凑。等要靠近的时候,梁丘松拿开了饺子。小家伙儿见吃不到了,又要来拽文鸢的腕子,却见母亲已经把饺子喂到了口中,小嘴儿一瘪,委屈极了。
众人一阵大笑。
梁丘松立刻喂了过去,笑道:“中玉吃、中玉吃。只给中玉吃,不给别人吃。”
石中玉紧紧拽住梁丘松的手,生怕他又拿走了饺子。众人又是一阵大笑。石中玉盯着梁丘松看了一会儿,确定他不会拿开,才低头喜滋滋地吃了起来。
俞夫人忽然来了句:“松儿,亭寿还比你小几个月,儿子都这般大了。唉!可你至今还是孜然一身。你父母不在了,老爷子他也走了。对外,你是石家家主。可终身大事,还是该由长辈来操持。整个石家,论理,该由你大舅父和我操心你的婚事。可现在这个情况,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和你大舅父苛待了你,背后不知道怎么戳我们的脊梁骨呢。”
大伙儿瞬间都没了心情,都低头默默地吃饺子。梁丘松最讨厌他人对自己指手画脚,极力压住心口的郁气。
俞夫人还在叨叨:“松儿,你也知道,你亭秋表妹她是个糯米团子的性子。如果嫁去别家,还不任人揉搓?你定然也不愿看她跳进火坑。若是父兄有才干也就罢了,唉!松儿啊,亭秋对你的心意,你也明白。你俩儿自小一起长大,说是有青梅竹马的情意也不为过。想当年,你来石家的时候,大舅父、大舅母也悉心地照料过你。那一回,夜里十分热。你正生着病,燥得睡不着觉。还是大舅母给你扇了一晚上扇子。那个时候,你才中玉这么大点儿,想必现在早就不记得了。松儿,大舅母从前照料过你。现在你也替我照顾你亭秋表妹,可好?”
她叨叨了一大堆,连口气儿都没喘。小狐狸十分惊叹,这肺活量可以呀!
石亭秋的脸红透了,像一个等待着被采摘的苹果。她心口突突跳着,低头盯着碗里的饺子,想看梁丘松,又不敢抬头。
俞夫人将将说完,小狐狸留意到孟夫人看了自己女儿一眼,眉眼动了动。
小狐狸立刻明白了:石家两房都在暗暗盘算着,把女儿嫁给梁丘松。他是石家家主,套牢他,就等于把整个石家握在了手中!还不仅仅如此,石家家主可是捉妖人,达官贵人哪个不给几分面子?套牢梁丘松,里子好看面子也光彩。
小狐狸一下子来了精神,俞夫人当面逼婚,不知道梁丘松和孟夫人会怎么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