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松放下汤匙,定定地看向俞夫人,笑着说道:“松儿幼年的时候,得大舅母悉心照料,一日不曾或忘。但松儿如果因为感激大舅母就娶了亭秋表妹,那我给她的,也只是感恩戴德。而非两心缱绻的夫妻之情。这才是把亭秋推进火坑。松儿早就把亭秋、亭灿看成了亲妹妹。他日,妹夫们如果欺负了两位妹妹,松儿第一个不答应。”

    眼中含笑,声音不大,却隐隐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迫力。逼得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俞夫人是个二皮脸,她才不管梁丘松说了什么,不屈不挠地说道:“松儿啊,你说的这些大舅母何尝不懂。只是这世上的事儿哪有两全的?亭秋从来都不是那贪心的孩子,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唉!话说回来,就是贪心也得有些本钱呀。就亭秋这样的……”

    忽然,石亭秋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将将张开了嘴想说什么,没想到心慌意乱间打翻了手边的碗,饺子、汤水泼了一桌。石亭秋心里一慌,手足无措地用手去捡饺子,想把它们装回碗里。

    石亭灿咋呼道:“三姐姐!烫――”

    她话还没说完,石亭秋已经捡了一个,烫得嘶了一声,立即又丢到桌上。石亭秋沮丧极了,神色十分狼狈,紧紧咬着下唇,眼眶里忍了很久的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滚了下来。

    梁丘松看她失魂落魄,心里有些不忍,想温言安慰几句,但立即意识到不妥。

    石亭秋再也待不下去了,竭力压住哭腔,沙哑地丢下了一句:“娘,我吃饱了,先回去了。”说完就匆匆转身冲进漫天大雪里,仓惶而逃。她只顾着抬袖抹泪,也不看路,经过院子里一株石榴树时,被伸出来的树枝狠狠地刮了一下,看着都觉得疼。

    石亭寿、石亭禄一脸忧色。石亭寿正要示意妻子去看看,文鸢已经将怀中的儿子抱给了他,匆忙追了出去。哥俩儿这才稍稍放心。

    女儿被梁丘松如此直白的拒绝,石旭渊觉得很没有面子,心里老大不是滋味儿。想拍案而起为女儿出头,又没那么大胆子,只趁外甥不注意,阴沉地盯了他几眼。

    明堂里的氛围顿时有些僵,没人说话,也没人再吃饺子了。孟夫人原本就和俞夫人明争暗斗,她也有意将女儿许给梁丘松,好牢牢套住整个石家。但她也知道,依梁丘松的性子,他未必会答应。俞夫人方才已证明,此路的确不通。再者,她见方才外甥说,他只是把两个表妹当成亲妹妹的时候,女儿神色如常,就猜到女儿对松儿并无男女之情。她不愿委屈掌上明珠。看来,要套住外甥,得改变策略了。她心思一转,已有了主意。

    孟夫人一边起身收拾泼到桌上的饺子,一边盈盈一笑,道:“唉哟我的大嫂子,你也真是的,这种事儿,你该私下跟孩子们说才是呀。你倒好,当着一大家子,直统统说了出来,连我这个半老徐娘的听了都要害羞,别说是亭秋了。羞得连饺子都不吃了,直接跑了。”

    石旭岳没忍住,喷地一笑:“哟!你这么个泼皮破落户儿也会害羞?”

    孟夫人瞪了丈夫一眼,笑嗔:“好不容易捡到个机会装装样子,你尽来拆台。”

    石亭灿笑嘻嘻地也来凑趣儿:“娘,你平常是怎么说我的?光说不做假把式。你也别光嘴上说说了,快装一个给你女儿瞧瞧。”

    孟夫人笑道:“好你个死丫头,和你爹合起伙儿来对付你母亲是吧?好、好、好,你俩儿都姓石,你们父女才是自己人。大嫂、松儿啊,赶明儿呀,咱们三个外姓人再凑一桌儿,不叫他们姓石的。”

    众人都笑了。只有俞夫人严肃惯了,很是老不惯孟夫人一家子没上没下、没大没小的样子,蹙着眉,勉强弯了弯嘴角,笑了笑,算是为融入大家伙儿做出了努力。

    气氛渐渐缓和了些,大家接着吃饺子。

    孟夫人瞧着时机差不多了,眉眼一动。一边吃,一边似乎十分随意地提道:“松儿,你这院儿里,小厮有邹平他们几个,厨房里有赵婶儿。说起来,也有四五个下人。但小厮们是小子,没有丫头贴心。赵婶儿呢又太老了,难免力不从心。松儿,我看哪,你这儿缺个照顾你生活起居的丫鬟。”

    小狐狸:孟夫人脑子转得挺快呀,逼婚行不通,就改成了塞丫鬟。

    梁丘松拿着汤匙的手一顿,但很快就恢复如常了,笑了笑,顺着孟夫人说道:“二舅母说的是。今天这顿饺子,赵婶儿就不比她年轻的时候,一个人足足忙活了两个时辰。”

    孟夫人一听有戏,闲聊般地趁热打铁:“丫鬟虽说是个下人,但也得找那知根知底的才放心。松儿,二舅母从前有个闺中好友,夫家着实有些穷寒。她向我打听了好几回,问我们石家要不要使唤丫头,想把她小女儿卖进我们府来。她那女儿我见过,比亭灿小一岁,长得干干净净,老实本分,干活也灵得很。不如二舅母叫那丫头过来?”

    俞夫人看了一眼梁丘松,见他神色平静,自顾吃着饺子,似乎没有顶回去的意思,心里有些着急,生怕他答应了。

    梁丘松咽下口中的饺子,笑道:“二舅母费心了,我这儿有服侍的丫鬟了。”

    孟夫人一愣:“我怎么没看见哪?”

    梁丘松应道:“亭灿妹妹抱着的就是了。”

    孟夫人乐了:“你说这只小狐狸?”

    梁丘松道:“等她的伤好得差不多了,我便命她化成人形,做我这院儿里的丫鬟。她修为尚浅,一时半会儿不会再卖出去,物尽其用,岂不更好。况且,又省了另卖丫头的花费。这样一举数得,二舅母觉得怎么样?”

    俞夫人松了口气。

    小狐狸心里打了个激灵,大喜过望。这样一来,不就能名正言顺留在捉妖人身边了!

    孟夫人又一愣,但立即就反应过来了,心眼子又转了个弯儿,笑道:“还是松儿想得周到。只是这小狐狸不过是只畜牲罢了,她如何知道怎么伺候人?”

    石亭灿摸了摸蜷在她腿上的小狐狸:“这有何难,咱们考考她烧菜做饭那些个伺候人的功夫,不就行了?”

    这话说到了孟夫人的心坎儿里,她赞赏地看了女儿一眼,道:“这个办法好,咱们也不用小狐狸完全自己动手,照着赵婶儿的样子做得像那么回事就算过关。”

    梁丘松再清楚不过,当今世上,妖物们终日东躲西藏,狼狈不堪,断断没有闲暇来学凡人的这些细致功夫。他心里有些打鼓,但二舅母穷追不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勉力一试,怎么着都好过叫二舅母直接送个密友的女儿来,处处掣肘。

    他面儿上不显,恭敬地笑:“松儿听二舅母的。”

    ……

    翌日,雪停了。但还是冷得出奇。

    小狐狸化成了人形,接受孟夫人关于“是否有资格出任梁丘松贴身丫鬟”的测试。

    主考官:孟夫人。

    评分人:孟夫人、赵婶儿。

    旁观者:梁丘松、石亭灿、邹平周言等几个小厮,老闫、老郑两个家丁。另外,还有石家大房、二房院儿里的五六个丫鬟,远远围在家主院门外边,不住往里边张望。

    梁丘松需要避嫌,只能当旁观者。

    昨天刚吃过饺子,第一关就是包饺子。

    厨房里,孟夫人命小狐狸照着赵婶儿的样子做。但她似乎做得更快,和面、擀皮、包馅儿,十分熟练。包馅儿的时候,甚至还在口子上折了一层花边。

    孟夫人吃惊极了,一副失算了的表情。梁丘松也露出惊诧之色,心里暗暗高兴。

    叶潇姗十二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跟着叶妈和姥姥一起生活。叶妈是个药罐子,整天躺在床上咳嗽个不停,干不了什么活儿。姥姥有青光眼,行动不方便。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落在了叶潇姗的头上。

    开始的时候,叶潇姗老背着叶妈和姥姥偷偷地哭。后来她就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她能指望的人只有她自己,没有别人。渐渐地她就不哭了。硬着头皮一件件地去解决,生活扔给她的难题,学着苦中作乐。今年叶潇姗二十五岁,已经过了十三年这样的日子,包饺子、做饭,对她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

    等小狐狸的饺子下锅煮好后,孟夫人和赵婶儿一尝,味道很是不错。孟夫人心里十分失望。

    最后评分:优。

    第二关:做枣泥糕。

    这个小狐狸没做过,就老老实实跟着赵婶儿一步步做下来,竟也似模似样。只是红枣放少了点,味道不够甜。

    最后评分:良。

    第三关:自由发挥。

    孟夫人看小狐狸竟然轻轻松松地就连过了两关,索性临时改了题目,让她自由发挥。小狐狸做了一道豆腐鱼汤,汤色奶白,鲜美无比。资深吃货石亭灿像得了宝贝似的,把一锅汤全端走了。

    最后评分:优。

    孟夫人颇有些郁闷。而梁丘松看小狐狸的眼神,则又多了几分不可思议的惊诧。

    俞夫人和孟夫人的逼婚事件,以小狐狸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结束。她正式晋升为捉妖人的贴身丫鬟,照料他的饮食起居。

章节目录

吾家有间卖妖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折花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折花客并收藏吾家有间卖妖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