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德十年,三月十五。

    天蒙蒙亮,京城城门刚刚打开,就有一匹马迫不及待冲进了城里,朝着中轴线上的皇宫跑去。

    刚刚把城门打开的侍卫昨夜和其他人赌了一夜,根本没睡觉,现在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存粹靠着本能在活动,马蹄声彻底将其脑海中的瞌睡虫驱了出去,手忙脚乱地拿起刚刚放在墙根处的枪,撒开腿往跟在马屁股后面。

    可是两条腿的人怎么可能赶得上四条腿的马呢,没跑一会,连马屁股都没有了。

    早起做早点的小贩一手拿着巨大的圆心锅盖抵挡在灶台和面团的前面,马蹄掀起的灰尘还是绕过锅盖扑到了面剂子上,不过小贩倒也没恼,反而看见拿着枪追赶的侍卫,还颇为愉悦叫住他。

    “别追了,八成是从漠北跑回来的。”

    侍卫单手扶着膝盖,缓了一会,才略带忐忑地问:“马上的人状态怎么样?”

    漠北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启国以北地区的统称,那里的人们多数以游牧为主,人群扎堆,但是物产不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群人骑着马成群结队的骚扰启国边境。

    起初启太祖没当回事。

    那些人不过抢够东西就撤了,除了边境的百姓生活得差些,对启国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可是这一切都在十年前变了。

    启太祖因早年四处征战而身体状况欠佳,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愈发频繁地侵袭他的身体。尽管他全国范围内积极寻找名医,但他们的努力也仅能稍稍减轻痛苦。最终,在三十五岁之际,启太祖驾崩了。

    然而,幸运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启太祖为江山选定了下一位继承者,即当今的圣上李承。然而,当时李承年仅十岁,一个幼童如何能够独自承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

    为此,启太祖特地委托了相国公进行辅佐,以确保国家能够正常循行。

    漠北方面似乎也看到了这一契机。在启太祖驾崩仅两个月后,他们便推举出一位名叫努斯勒多的人作为领袖,并正式向启国发起了进攻。

    眼下,已经是开战的第十年了。

    “那马跑得太快,没咋看清楚,”灰尘差不多都没了,小贩才将锅盖放下,继续做面剂子,“不过应该是好事,我都在这开早点十几年了,这会的马蹄声听着虽快,但是不急,不乱,八成是好事。”

    侍卫还以为小贩看到些什么特别的东西,结果只是听到了马蹄声,还说些马蹄声是否急促或杂乱的浑话。

    说的这么玄妙,那不过是四蹄踏地的声音,又能有多大的差异呢?

    还在这开了十几年的早点,他还守城门守了六年呢,怎么就没听出来差别。

    “你这包子怎么卖?”侍卫看着小贩将一笼刚蒸好的包子打开笼屉拿下来,瞬间包子味道充斥进他的鼻孔。

    昨个夜里光顾着赌钱了,饭都没吃,肚子里本来就没东西,这一闻,更是饿了。

    “素的五文,肉的十文,你要哪呢?”小贩说。

    侍卫掂量了几下钱包,里面没有多少钱,勉为其难的说“一个素的。”

    小贩说得没错,这次从漠北传来的是好消息。

    护国将军林书友率领的军队锐不可当,一举摧毁了漠北的大本营,将残余的抵抗力量也逐一击溃,几乎彻底清除。其首领努斯勒多更是被斩于马下。至此,漠北地区正式纳入启国的广阔疆域,不会再有人随时来骚扰边关了。

    皇帝李承一听这消息,大喜,直接召集群臣商议怎么管理漠北这块地,毕竟突然多出来这么多地,地上的人们的生活习性显然和中原人不同,要顾及的地方有很多。

    有人提议在漠北地区设置都护府,派驻中央官员,以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辖和控制。这一建议得到了不少文臣的支持。

    但有人觉得,习俗不同,直接派人很有可能会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和不满,引起新一轮的反抗。

    启国才打玩仗,目前国库空虚,根本经受不住更大的开支。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放弃漠北地区来的划算。

    此话一出,站在一旁的武将就不高兴了。

    这可是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得到了土地,就因为管理不方便,说不要就不要了,这算什么道理。中央派人不合适,直接在漠北当地找人来当就好了。

    经过激烈地讨论和权衡,李承最终决定在漠北地区设立都护府,并计划由中央官员与当地选举出的一名代表共同担任管理职务。

    然而,在挑选合适的人选时,朝堂上却掀起了轩然大波。群臣们各抒己见,为了这个人选争论不休,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宫殿掀翻。

    李承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为了人选吵得不可开交,内心感到一阵烦闷,头都快要炸开了。

    有提议让李承的哥哥肃亲王李诺去。李承心里盘算着,这人可不行。

    本来李诺身为长子,最后却没有继承皇位,李诺对他就多有苛责。早些年还经常进宫酸几句,现在好了些,但是见面也没有什么好脸色,不过野心倒是看着收了一些。

    尽管兄弟之间相比外人更为可靠,但李诺的野心并未完全熄灭。漠北地区天高皇帝远,若将这片土地交给李诺,难保他的野心不会再度燃起。

    “还有没有其他人。”李承问。

    刑部尚书颜硕听见有人说他的名字,连连上前拒绝,一口一个上虽然他也想为皇帝分忧,上有老下有小,还身患腿疾,实在是做不到呀。

    李承还从来没有见过颜硕哭成这个样子,形象都顾不上,鼻涕都快哭出来了。

    想想也是,漠北是什么地方,生活在那里的人为了生存还得骑马南下抢劫才能过活,生存能力可见一斑。他从中央去漠北,无异于发配边疆。尽管颜硕在授课时常常以难题来考验他,甚至有时显得颇为刁钻,但他对颜硕的情感却并未因此达到厌恶的程度。

    既然中央没人去,那其他地方的呢?

    李承看着颜硕满头的白发,伸手示意他退下,“还有没有其他人推荐?”

    一时间,鸦雀无声。

    漠北在他们眼里看来,真的不算是个好地方。贫穷,荒凉,交通不便,都是其次,最重要是是漠北表面是被收复了,但是谁又能确定这个时间有多长呢?如果漠北起义造反,第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都护府,第一个拿刀祭旗的就是他们。

    他们还想活的时间长一些。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传报:“相国公到。”

    听到这话,站在大殿的大臣们,纷纷往两侧走去,就连李承也站了起来。

    紧接着,四名侍从抬着一顶轿子缓缓步入大殿,轿子中间端坐着的是相国公王守德。王守德虽已头发花白,身着略显陈旧的便服,看似只是一位普通的老者,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轻视他。

    李承提起身前的袍子,走下来,关心的问道:“相国公您怎么来了,万一骨头错位了就不合适了。”

    相国公前三天下朝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李承特地让太医去诊治,当听到太医说,王守德的腿至少要休养一个月,他直接大手一挥,给其休了三个月的病假。

    明面上看着是君明臣贤,其实李承烦死王守德了。

    在尚未加冠之前,王守德时常以先帝的遗愿为名,对他进行严厉地管教,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他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皇帝。

    甚至他的后宫也成为了王守德干涉的对象。上个月,王守德更是企图将自己的女儿送入他的后宫。

    别以为他长居皇宫,就完全不知道外界的消息。他的女儿完全是被宠坏了,不仅当街强抢民男还殴打百姓。这些行为不仅让百姓怨声载道,更是让她成为了京城有名的霸王。

    王守德连连替他女儿找了几家家世清白的男子,但是只要听到她的名字,直接连面都不见了。

    当发现女儿实在难以觅得佳婿时,王守德竟然开始打起了他的主意?

    这其中的逻辑,实在是让人费解。

    他堂堂一个天子,居然不是王守德的女婿首选,而是备胎。

    简直岂有此有,是他不够帅?还是不够高?反正不管如何,绝对不是因为地位不够高。

    面对这样的提议,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承果断以漠北战事吃紧为由,拒绝了。

    “岁月不饶人,但我闲不住。”相国公轻轻抚过自己的胡须,悠然说道:“听闻家中传来捷报,说战事已胜,我满心欢喜,便忍不住匆匆赶来,远远就听到你们在谈论都护府的事务。”说罢,他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

    李承也随声附和,但心中却不禁泛起涟漪:“这王守德究竟在暗中谋划什么呢?”反正能够让相国公亲自出面的事情,绝对不小。

    “若您真的放心不下,只需派人前来即可,您亲自前来,确实有些……”李承委婉地提醒。

    “无妨,我早已做好徇国忘身的准备。”王守德坚定地说。

    一听到“徇国忘身”这四个字,李承的眼皮就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

    每当王守德提及此事,便意味着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上次他悄无声息地从御书房带走了一块柳州上供的珍贵砚台,上上次则从他这里带走了三名技艺高超的歌舞伎,上上次……

    这次,他又在打什么主意?难道……

    “既然众人都对前往漠北之事避之不及,我虽知小儿尚显稚嫩,但他心怀国家,愿为朝廷献身,主动请缨前往。”王守德说着,作势要起身请旨。

    果然不出所料。

    李承脸上虽然还挂着微笑,但是已经偷偷给颜硕使眼色,颜硕接收到后虽然不是很情愿,但还是主动上前,“王老,您多虑了,启国幅员辽阔,人才济济,自有人愿意承担此重任。实在不行,我这把老骨头也是可以的。”

    李承也不闲着,连忙扶住王守德,劝说道:“更何况今年三月刚刚举行完殿试,何不将那些尚未安置的进士派往漠北,既能历练他们,也解了燃眉之急。”

    比起肃亲王前往漠北的决策,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国公派遣的人选。

    若说李诺去漠北,可能会危及他的皇位,那么若是相国公的儿子真的去都护府,怕是不出七天,漠北就得造反。

    为了让好不容易扩充的土地能被启国多统治一些时日,再加上目前尚无合适的人选,李承觉得暂且搁置此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待护国将军林书友归来,看他那边是否有更为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再做定夺。

    而这一拖,就拖了一个月。

章节目录

为了国家,陛下献身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风起春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起春回并收藏为了国家,陛下献身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