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蘅先将李无忧抱至马背上,随后也跃了上去,他的双手从李无忧的腰间穿过,拉起缰绳朝城门口疾驰而去。
李无忧感觉有些别扭,但形势所迫,又非对方刻意为之,她也不便说什么。
紧赶慢赶,总算在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入了城。
“去哪儿?”李蘅问李无忧。
李无忧也正纠结这事,毕竟她说的投亲是假的,但若不找个“亲戚”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对方是绝不会放她离开的。
可这亲戚也实是不好找。
直接去公主府,她怕吓着他。
去京兆府?太兴师动众了,会给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烦。
李无忧张望着前方的岔道,陷入两难之中。
“该不会——”李蘅歪头凑近她的耳边,压低声音道,“你所说的投亲是骗本官的吧?”
李蘅的声音像是恶魔低语,吓得李无忧缩起了脖子,尽显心虚和无助。
“大人,其实我——”此时,前方有一队巡逻兵在朝着这边靠近,李无忧心中瞬间有了些底气,可正当他准备向李蘅坦白身份时,突然于半途上杀出了个程咬金来。
“公主殿下!”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侧旁传来。
闻言,李无忧和李蘅同时一怔。
李蘅看着眼前僵硬起来的脊背,并未理会旁人的呼唤,而是径自家驾马向前行进着。
李无忧原本也不想搭理那人,奈何对方直接追了上来,察觉到腰间小臂有所收紧,李无忧紧张加剧。
虽说不想面对,但眼下无疑是证明自己身份以便脱困的最好时机。
想到这里,李无忧眼一闭心一横:该来的终归是躲不掉的。
“大人,请停下。”李无忧微微侧头对李蘅道。
但李蘅并未停下,直到李无忧再次提出恳求,李蘅才意味不明地问了一句,“你确定?”
李无忧短暂地沉默地一会儿,“是的,大人不是想知道我的身份吗,现下就有人能够证明。”
李蘅深吸一口气,终是驻了马。
李无忧下马后,殷伯廷刚好追过来,后者瞧着李蘅时,眼底的诧异未消,只匆匆朝李蘅揖了一礼后便转向了李无忧。
“听闻殿下今日回京,臣特地在此迎候!”殷伯廷打量着一身狼狈的李无忧,无比担忧地关切道,“殿下这是怎么了?”
看着殷伯廷伸过来的手,李无忧侧身躲开,她端起身段道:“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已,无甚要紧。”
闻言,殷伯廷忽地松了口气,他的目光在李无忧和李蘅之间逡巡了片刻,正欲询问时,却听李无忧道:“幸得这位大人出手搭救。”
殷伯廷这才又朝李蘅揖了一礼,谢道:“多谢指挥使大人!”
李蘅却并不领情,抱起手阴阳了一句:“我救的是公主殿下,殷少卿谢的这是哪门子礼?”
殷伯廷当场怔住,李无忧亦是一惊,她偏头看向李蘅,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刚才开始,这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后并未有过惊讶的表情,好似.......
好似他早就知道她的身份。
“指挥使大人许是忘了,殿下之前......”殷伯廷心虚地看了李无忧一眼,“与我殷家有亲。”
李无忧闻言,脸倏地沉了下来,那段往事,是她最不愿提及的。
“是吗?”李蘅敲着自己的额头哂笑道,“殷侍郎不说我还真给忘了。说起这事,我还想问问殷侍郎,令弟最近身体如何?”
殷伯廷担心地看了李无忧一眼,脸色铁青地回道:“拖指挥使大人的福,吾弟身体尚佳。”
本是一番托辞,可李无忧听起来却格外的刺耳,她定了又定,稳了又稳,才没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失了态。
李蘅却是颇为遗憾地感叹道:“那还真是可惜了,我还盼着能早日去国公府吃席呢。看来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叫什么遗千年来着?”
“指挥使大人,你这是何意?”殷伯廷面露愠色,“我殷家从未得罪过大人吧,大人又为何如此咒我二弟?”
李蘅但笑未语,视线在李无忧和殷伯廷二人身上默默打量着。
殷家虽有爵位在身,可到底没法跟陛下面前的红人抗衡,尤其是此人还有“疯阎罗”的诨名在外,殷伯廷惹不起只能躲。他横了李蘅一眼,随即转向李无忧,“殿下舟车劳顿定是疲累得很,臣这便送殿下回府。”
李无忧再次避开了殷伯廷,她道:“从这里到公主府的路,我倒隐约还能记得清。”
无视掉殷伯廷变换的面色,李无忧又转向李蘅道:“刚才之所以请大人停下来便是想证明我的身份,如今我的身份已然明了,不知能否打消大人心中疑虑?”
李蘅道:“自然。”
“如此,我便先行离开了。”李无忧道,“今日大人搭救之恩,来日必会重谢!大人再会!”
说罢,李无忧便自顾转身走了,丝毫不给殷伯廷示好的机会。李蘅见状,几步越过殷伯廷对李无忧道:“金羽卫的首要职责便是保护主子的安全,现下还未将殿下安全送回府上,臣又怎能擅自离开?”
“那便辛苦大人多走几步了。”李无忧没有拒绝。
“臣,荣幸之至!”说着,李蘅便伸出手欲扶李无忧上马。
李无忧愣了一瞬,眼角余光瞥见想近前又不敢上前的殷伯廷后,还是搭上了李蘅的手。
“殿下!”殷伯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无忧和李蘅同乘一骑消失在了街角。
及至公主府门口,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府门紧闭,黑灯瞎火。
“今日多谢大人相送!”李无忧欠身道。
李蘅俯视着李无忧,须臾才道:“殿下折煞臣了,此乃臣分内之责。”
“不管如何,今日若非大人及时出手,我怕是早已命落黄泉。”李无忧望着李蘅,诚心感激。
“殿下可知对方是谁?”李蘅问道。
李无忧摇了摇头,“不知。”
她是真的不知道,毕竟她一直觉得在过去的二十来年里从未得罪过任何人,除了——
“殿下想起什么了?”见李无忧眉头微蹙,李蘅追问道。
“没什么。”李无忧回道,“也许是山贼拦路抢劫吧,现下我既毫发无损,便不愿再追究此事。至于我那命薄的侍从,我会妥善处理他的后事的。”
时隔多年再返京,她已不想与外界有太多的牵扯,只要今后她再谨慎些,少与人交道,想在天子脚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了她,应该也没那么容易。
“殿下真是好度量!”李蘅似笑非笑,“连被刺杀这么大的事都可以不予计较。”
非是李无忧大度不想计较,而是她无能为力罢了。
“个中原由不便赘述。”李无忧道,“总之,今日谢谢大人了。”
李蘅笑了一声,道:“今日,殿下已经跟臣说了很多次‘谢谢’了,真是让臣——受宠若惊啊!”
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能从对方的话里听出一丝不对劲了,况且李无忧非是那种蠢笨之人。她抬起头,借着街对面的微光认真打量了李蘅一番,忽觉面前之人似曾相识。
“大人,我们之前可曾在哪里见过?”李无忧直白地问出了口。
李蘅丹眸微狭,眼中转瞬即逝地划过一丝失落,随即却自嘲道:“臣身微言轻,哪里入得殿下凤眼?许是殿下把臣的容貌与哪位世家公子混淆了罢!”
这下,李无忧确认此人对自己有敌意无疑了。但她又联想起刚才他与殷伯廷之间的对话,猜想这人应是性格如此,便也未作多想。
李无忧回头望了眼门楣上那只在夜风中飘摇的灯笼壳子,眼角余光又瞥见从远处赶来的萍儿等人,对李蘅道:“天色已晚,就不留大人喝茶了。”
李蘅随之望去,挑起眉梢,毫不客气地回道:“殿下府上,怕是也没有能喝茶的地方罢?”
李无忧面露尬意,这时萍儿直奔至李无忧身边,围着她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受伤后才放下心来。
“大人,这丫头一直叫唤说是公主府的丫鬟,无奈之下我们只得随她来了这里,没想到还真在这里碰上大人了。”青言道。
李蘅颔首道:“这位确实是本朝的九公主殿下。”
青书、青言二人不可置信地看了彼此一眼,反应过来后又赶忙抱拳行礼道:“拜见公主殿下。”
李无忧抬手道:“二位大人免礼,今日多亏了两位大人,我这丫头才得以平安归来,他日必会重谢!”
青书、青言二兄弟还未来得及谢恩,便听到李蘅一声窃笑。
李蘅道:“殿下再谢的话,这公主府怕是都要被搬空了才谢得完吧?”
被戳穿后有些无地自容的李无忧稳住心神,面不改色地对李蘅道:“还不知大人尊姓大名,他日我又当去何处致谢?”
李蘅面色一沉,淡淡扫了李无忧一眼,转身边走边回道:“举手之劳,不足以让殿下记挂。他日——也不一定会再见面。”
李无忧看着李蘅渐渐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殿下,怎么了?”萍儿叩了门回头,见主子还愣在原处。
李无忧甩甩头道:“没事。就是眼皮一直跳着,让我感觉有些心慌。”
“可能是殿下这几日没怎么休息好的缘故吧。”萍儿道。
李无忧沉吟一声,“但愿是吧。”
话音刚落,两扇掉了朱漆的木门缓慢地稀开了一条缝,紧接着从缝中挤出了一只眼睛来。
“贵公公,是我,我回来了。”李无忧欣喜地对那人道。
那只眼睛怔了一瞬后,肉眼可见地瞪大了些,接着又轰地拉开了大门,激动地朝李无忧扑了上去。
“公主殿下?真的是你么?”即便看清了眼前人,曹贵仍是不敢相信,他将眼睛揉了又揉,就差把眼珠子抠出来了。
“是我!”李无忧亦是喜极而泣,她抚着曹贵的肩道,“我回来了。”
曹贵颤巍巍地起身,捏着袖口揩去了眼角的泪珠,一边将李无忧主仆往府中引,一边朝着内院高呼,“云姑,快出来,殿下回来了,咱们公主殿下回家了——”
一旁的萍儿也是哭成了泪人。
李无忧站在檐下,目光一寸一寸地抚过院中的每一处,原以为离开了这么多年,这里早已破败不堪,未曾想,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与过去无甚差别。
一切都恍如昨日,好像什么也未曾发生过。
唯有那两个日夜盼着她归来的老者发间添了不少白发。
“回来了,我的小殿下终于回来了。”云姑也奔上前将李无忧紧紧抱住,生怕一松手就又变成了一场空。
“是啊,我李无忧,最终还是回来了。”两行清泪从李无忧的双颊滑落,无声诉说着她这些年来的委屈与不甘。
李无忧感觉有些别扭,但形势所迫,又非对方刻意为之,她也不便说什么。
紧赶慢赶,总算在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入了城。
“去哪儿?”李蘅问李无忧。
李无忧也正纠结这事,毕竟她说的投亲是假的,但若不找个“亲戚”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对方是绝不会放她离开的。
可这亲戚也实是不好找。
直接去公主府,她怕吓着他。
去京兆府?太兴师动众了,会给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烦。
李无忧张望着前方的岔道,陷入两难之中。
“该不会——”李蘅歪头凑近她的耳边,压低声音道,“你所说的投亲是骗本官的吧?”
李蘅的声音像是恶魔低语,吓得李无忧缩起了脖子,尽显心虚和无助。
“大人,其实我——”此时,前方有一队巡逻兵在朝着这边靠近,李无忧心中瞬间有了些底气,可正当他准备向李蘅坦白身份时,突然于半途上杀出了个程咬金来。
“公主殿下!”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侧旁传来。
闻言,李无忧和李蘅同时一怔。
李蘅看着眼前僵硬起来的脊背,并未理会旁人的呼唤,而是径自家驾马向前行进着。
李无忧原本也不想搭理那人,奈何对方直接追了上来,察觉到腰间小臂有所收紧,李无忧紧张加剧。
虽说不想面对,但眼下无疑是证明自己身份以便脱困的最好时机。
想到这里,李无忧眼一闭心一横:该来的终归是躲不掉的。
“大人,请停下。”李无忧微微侧头对李蘅道。
但李蘅并未停下,直到李无忧再次提出恳求,李蘅才意味不明地问了一句,“你确定?”
李无忧短暂地沉默地一会儿,“是的,大人不是想知道我的身份吗,现下就有人能够证明。”
李蘅深吸一口气,终是驻了马。
李无忧下马后,殷伯廷刚好追过来,后者瞧着李蘅时,眼底的诧异未消,只匆匆朝李蘅揖了一礼后便转向了李无忧。
“听闻殿下今日回京,臣特地在此迎候!”殷伯廷打量着一身狼狈的李无忧,无比担忧地关切道,“殿下这是怎么了?”
看着殷伯廷伸过来的手,李无忧侧身躲开,她端起身段道:“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已,无甚要紧。”
闻言,殷伯廷忽地松了口气,他的目光在李无忧和李蘅之间逡巡了片刻,正欲询问时,却听李无忧道:“幸得这位大人出手搭救。”
殷伯廷这才又朝李蘅揖了一礼,谢道:“多谢指挥使大人!”
李蘅却并不领情,抱起手阴阳了一句:“我救的是公主殿下,殷少卿谢的这是哪门子礼?”
殷伯廷当场怔住,李无忧亦是一惊,她偏头看向李蘅,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刚才开始,这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后并未有过惊讶的表情,好似.......
好似他早就知道她的身份。
“指挥使大人许是忘了,殿下之前......”殷伯廷心虚地看了李无忧一眼,“与我殷家有亲。”
李无忧闻言,脸倏地沉了下来,那段往事,是她最不愿提及的。
“是吗?”李蘅敲着自己的额头哂笑道,“殷侍郎不说我还真给忘了。说起这事,我还想问问殷侍郎,令弟最近身体如何?”
殷伯廷担心地看了李无忧一眼,脸色铁青地回道:“拖指挥使大人的福,吾弟身体尚佳。”
本是一番托辞,可李无忧听起来却格外的刺耳,她定了又定,稳了又稳,才没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失了态。
李蘅却是颇为遗憾地感叹道:“那还真是可惜了,我还盼着能早日去国公府吃席呢。看来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叫什么遗千年来着?”
“指挥使大人,你这是何意?”殷伯廷面露愠色,“我殷家从未得罪过大人吧,大人又为何如此咒我二弟?”
李蘅但笑未语,视线在李无忧和殷伯廷二人身上默默打量着。
殷家虽有爵位在身,可到底没法跟陛下面前的红人抗衡,尤其是此人还有“疯阎罗”的诨名在外,殷伯廷惹不起只能躲。他横了李蘅一眼,随即转向李无忧,“殿下舟车劳顿定是疲累得很,臣这便送殿下回府。”
李无忧再次避开了殷伯廷,她道:“从这里到公主府的路,我倒隐约还能记得清。”
无视掉殷伯廷变换的面色,李无忧又转向李蘅道:“刚才之所以请大人停下来便是想证明我的身份,如今我的身份已然明了,不知能否打消大人心中疑虑?”
李蘅道:“自然。”
“如此,我便先行离开了。”李无忧道,“今日大人搭救之恩,来日必会重谢!大人再会!”
说罢,李无忧便自顾转身走了,丝毫不给殷伯廷示好的机会。李蘅见状,几步越过殷伯廷对李无忧道:“金羽卫的首要职责便是保护主子的安全,现下还未将殿下安全送回府上,臣又怎能擅自离开?”
“那便辛苦大人多走几步了。”李无忧没有拒绝。
“臣,荣幸之至!”说着,李蘅便伸出手欲扶李无忧上马。
李无忧愣了一瞬,眼角余光瞥见想近前又不敢上前的殷伯廷后,还是搭上了李蘅的手。
“殿下!”殷伯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无忧和李蘅同乘一骑消失在了街角。
及至公主府门口,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府门紧闭,黑灯瞎火。
“今日多谢大人相送!”李无忧欠身道。
李蘅俯视着李无忧,须臾才道:“殿下折煞臣了,此乃臣分内之责。”
“不管如何,今日若非大人及时出手,我怕是早已命落黄泉。”李无忧望着李蘅,诚心感激。
“殿下可知对方是谁?”李蘅问道。
李无忧摇了摇头,“不知。”
她是真的不知道,毕竟她一直觉得在过去的二十来年里从未得罪过任何人,除了——
“殿下想起什么了?”见李无忧眉头微蹙,李蘅追问道。
“没什么。”李无忧回道,“也许是山贼拦路抢劫吧,现下我既毫发无损,便不愿再追究此事。至于我那命薄的侍从,我会妥善处理他的后事的。”
时隔多年再返京,她已不想与外界有太多的牵扯,只要今后她再谨慎些,少与人交道,想在天子脚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了她,应该也没那么容易。
“殿下真是好度量!”李蘅似笑非笑,“连被刺杀这么大的事都可以不予计较。”
非是李无忧大度不想计较,而是她无能为力罢了。
“个中原由不便赘述。”李无忧道,“总之,今日谢谢大人了。”
李蘅笑了一声,道:“今日,殿下已经跟臣说了很多次‘谢谢’了,真是让臣——受宠若惊啊!”
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能从对方的话里听出一丝不对劲了,况且李无忧非是那种蠢笨之人。她抬起头,借着街对面的微光认真打量了李蘅一番,忽觉面前之人似曾相识。
“大人,我们之前可曾在哪里见过?”李无忧直白地问出了口。
李蘅丹眸微狭,眼中转瞬即逝地划过一丝失落,随即却自嘲道:“臣身微言轻,哪里入得殿下凤眼?许是殿下把臣的容貌与哪位世家公子混淆了罢!”
这下,李无忧确认此人对自己有敌意无疑了。但她又联想起刚才他与殷伯廷之间的对话,猜想这人应是性格如此,便也未作多想。
李无忧回头望了眼门楣上那只在夜风中飘摇的灯笼壳子,眼角余光又瞥见从远处赶来的萍儿等人,对李蘅道:“天色已晚,就不留大人喝茶了。”
李蘅随之望去,挑起眉梢,毫不客气地回道:“殿下府上,怕是也没有能喝茶的地方罢?”
李无忧面露尬意,这时萍儿直奔至李无忧身边,围着她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受伤后才放下心来。
“大人,这丫头一直叫唤说是公主府的丫鬟,无奈之下我们只得随她来了这里,没想到还真在这里碰上大人了。”青言道。
李蘅颔首道:“这位确实是本朝的九公主殿下。”
青书、青言二人不可置信地看了彼此一眼,反应过来后又赶忙抱拳行礼道:“拜见公主殿下。”
李无忧抬手道:“二位大人免礼,今日多亏了两位大人,我这丫头才得以平安归来,他日必会重谢!”
青书、青言二兄弟还未来得及谢恩,便听到李蘅一声窃笑。
李蘅道:“殿下再谢的话,这公主府怕是都要被搬空了才谢得完吧?”
被戳穿后有些无地自容的李无忧稳住心神,面不改色地对李蘅道:“还不知大人尊姓大名,他日我又当去何处致谢?”
李蘅面色一沉,淡淡扫了李无忧一眼,转身边走边回道:“举手之劳,不足以让殿下记挂。他日——也不一定会再见面。”
李无忧看着李蘅渐渐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殿下,怎么了?”萍儿叩了门回头,见主子还愣在原处。
李无忧甩甩头道:“没事。就是眼皮一直跳着,让我感觉有些心慌。”
“可能是殿下这几日没怎么休息好的缘故吧。”萍儿道。
李无忧沉吟一声,“但愿是吧。”
话音刚落,两扇掉了朱漆的木门缓慢地稀开了一条缝,紧接着从缝中挤出了一只眼睛来。
“贵公公,是我,我回来了。”李无忧欣喜地对那人道。
那只眼睛怔了一瞬后,肉眼可见地瞪大了些,接着又轰地拉开了大门,激动地朝李无忧扑了上去。
“公主殿下?真的是你么?”即便看清了眼前人,曹贵仍是不敢相信,他将眼睛揉了又揉,就差把眼珠子抠出来了。
“是我!”李无忧亦是喜极而泣,她抚着曹贵的肩道,“我回来了。”
曹贵颤巍巍地起身,捏着袖口揩去了眼角的泪珠,一边将李无忧主仆往府中引,一边朝着内院高呼,“云姑,快出来,殿下回来了,咱们公主殿下回家了——”
一旁的萍儿也是哭成了泪人。
李无忧站在檐下,目光一寸一寸地抚过院中的每一处,原以为离开了这么多年,这里早已破败不堪,未曾想,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与过去无甚差别。
一切都恍如昨日,好像什么也未曾发生过。
唯有那两个日夜盼着她归来的老者发间添了不少白发。
“回来了,我的小殿下终于回来了。”云姑也奔上前将李无忧紧紧抱住,生怕一松手就又变成了一场空。
“是啊,我李无忧,最终还是回来了。”两行清泪从李无忧的双颊滑落,无声诉说着她这些年来的委屈与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