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书政殿,明媚阳光铺满宫道,隔几步便能遇上朝中之人打招呼,苏晏清一一点头应过。良久,才走出外宫门。

    身后有人追上,苏晏清放缓步子。

    “将军。”杨博上前与她并行。

    “嗯。”

    杨博打量着她的脸色,瞧不出什么,“将军真要去兵马指挥司做总指挥使?”

    苏晏清瞥了他一眼,“我已在朝堂上应下,自然是要去。”

    “可您堂堂大将军,去什么兵马指挥司呀?他们的人一天满京跑,不是抓囚犯,就是挖沟渠,您去岂不是大材小用?圣上也不知是怎么了,前日回京时什么也没说,今日在朝上却突然这样。”他忿忿不平,实在是难以释怀。

    “阿博,官无大小,各司其职,不要妄言。”

    像被兜头浇了盆冷水,杨博垮了脸回道:“是,末将失言。”

    “可指挥使便算了,那裴相提议的什么京卫武学的教习先生,将军为何也要应?”他仍然不服气,越想越难受,“他们真是将您当什么使。既如此,那我干脆也不干了,我继续去将军手下做事。”

    苏晏清盯着他:“你再妄言?”

    他是尚京兵部左侍郎家的独子,之前一直是她的副将,跟着她出生入死。今日朝堂上,谢靖安授忠武将军,封了禁卫军统领,而他授明远将军,封了禁卫军副统领,从此便要共事。

    “这不是在北境,要撑起担子。你的能力,我相信的。”

    “将军。”杨博嘴唇紧闭,喉咙艰涩,他望着对面人那坚毅的眼神,点了头,“我记得了。”

    苏晏清转回头,继续前行。

    “那将军何时去上职?”杨博换了话题又问。

    苏晏清想了想,“过段日子吧,指挥司最近还在调整。”

    “也好,将军正好休息休息。”说着他突然笑了:“这样看闲点也并非全是坏处,您之前太累了。”

    “到时候上职,我去看您。”

    “好。”苏晏清配合道。

    下边又摆起了小摊,乱中有序,可与那日苏晏清回京的人流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中梁虽叫中梁,其实更偏西北,它毗邻南陈和北岐,方位在二者之间。而作为中梁的京都,尚京四季分明,如今进了十月,日渐寒冷。这里没有南陈四季如春的气候,也没有南陈繁华辉煌的车水马龙,瞧着有些贫瘠。

    阿钰支着下颌继续看人流,对面卖酒的中年人在揽客,从他来聆雅阁的第一天他就在那儿了,嘴里喊的仍是那句万年不变的吆喝。

    “走一走看一看,醇香的引州殇,苏将军喝了都说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那酒叫引州殇,听说很烈,最早是中梁人为了铭记被北岐割去引州城的屈辱而起的名。而如今,那遥远北境的引州,已经被苏晏清夺了回来。

    对于烈酒,阿钰喝过北岐的渡黄沙,确实很烈,这引州殇,他还未曾尝过,所以无从评判。可他觉得,这吆喝应当是添了水分的。

    毕竟前些日子的那个傍晚,那人说过,她不喝酒。

    轻笑了下,阿钰移开视线。

    身后“吱呀”一声,他以为是墨烟,所以没动。

    “世子。”

    久违的称呼。

    阿钰回过头,挑眉,“别,可别这样叫我。”

    “公子。”来人换了称呼。

    阿钰眼尾微弯,笑意盈盈,“大白天的就敢闯进来,看来任务艰巨呀。”

    来人看到他这样就发怵,每次他闯祸前,都是这副表情。可出于职业素养,他还是面无表情地传话:“公子,王爷问您,准备何时回安陵?”

    “呵。”阿钰歪头,“我还没玩够呢,回什么安陵,告诉老头,我暂时不打算回去,让他少操点心吧。”

    “公子!”

    “别喊了,老头有功夫瞎操心,不如将我的人放了送来,一天天地本末倒置。”

    “公——”

    阿钰抬手,淡了表情,无声制止了一切,来人无法,只得闭门离开。

    重新回去窗边,有个小孩在吵闹,只因母亲不愿给他买摊上的糖葫芦。

    身后开门声又起,轻啧了下,还没转身,墨烟熟悉的声音传来。

    “钰公子在看什么?”

    阿钰缓了神色,依旧倚着窗边,那小孩哭喊不止,气得旁边的女子大声训他:“你再哭,我让苏将军过来收拾你,给你拉去军营,天天拿鞭子抽。”

    那小孩一听这话,立马止了哭声,只余抽噎,瞧着甚是可怜。

    墨烟听到了窗边之人带笑的一句叹息,“我在想,为何苏将军这几日都不见踪影了呢?”

    “苏将军?”墨烟疑惑,却还是替他解释,“苏将军这几日不在尚京,她回老家了。”

    “嗯?”阿钰回头,有些惊讶。

    “钰公子不知道吗,苏将军被封为兵马指挥司的总指挥使,还没上职,这几日得了假,便回江和了,她是江和人。”

    “是吗?”

    “是呀,苏将军出身寒门,本不是尚京人,这中梁都知道的,她许是想回乡瞧瞧吧,毕竟很多年都没回去了。”

    “原来如此。”阿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一路骑马,观赏了许多年都没再见过的风景,可故地重游,年少的记忆仿佛也会随着浮现。苏晏清紧了紧缰绳,让马悠哉前行,她已经很久没有骑得这么慢过,在战场上,时间意味着生命,从来不允许你犹豫。

    看到了一处客栈,她停下,自己栓了马进去。

    店内环境简陋,可在小小的江和县,已经算得上上乘。店小二懒懒散散,突然看到一位美貌非常的女子进来,立刻提起了精神。

    “客官住店?”小二殷勤地笑着。

    “嗯。”苏晏清从腰间拿了块碎银给他。

    小二收了,然后麻利地递给她一枚钥匙:“好嘞,客官,二楼三号房,您拿好。”

    苏晏清接过钥匙放去腰间,却没上楼,直接转身走向门口。

    小二见此主动搭话:“客观可是要出去?”

    苏晏清停下,点头。

    “这天色瞧着,怕要下雨了,客官拿把伞吧。”他很快从后边柜子里取出一把油纸伞,白色的伞面已经泛黄,瞧着有些旧。

    苏晏清重新回去柜台,接过伞,“多谢。”

    小二笑着摆摆手:“欸,客官客气。”

    独自走了许久,来到一处空旷辽阔的空地,高山在一望无垠的远方,而这里,只有一株依然翠绿的松柏。

    苏晏清在松柏处停下,旁边有两个小小隆起的土包,她注视着,然后蹲下,单膝跪地。

    “阿爹,阿娘,晏清回来了。”

    “前些日子,北岐已经求和,所以至少接下来几年,阿爹你在另一边,便不要再唠叨阿娘了。”

    “我如今一切都好,在尚京也安了家,所以不必担心我,往后有机会,我会再来看你们的。”

    低语随着风被吹去了远方,沉默了片刻,苏晏清站起,她折了片柏树叶子放进了怀里胸口处,然后拿着油纸伞离开了那里。

    还没走多远,蒙蒙银丝粘湿眼睫,果然下起了雨。江和偏南,所以多细雨。

    撑着伞一路向前,见到了熟悉的街道,苏晏清低头踩在青石板上,一步一步,回想起了儿时的游戏。

    脚下是那块有着长长裂痕的青石,她驻足,这是小时候阿爹用带链条的锤子砸破的。抬头,陈旧不堪的牌匾,依稀可见那几个大字——苏家武馆。

    无声望了良久,今日的她,变得不太果决。

    刚想离开,有人隔着雨雾试着喊。

    “倾娘?”

    苏晏清撑着伞扭头。

    “是倾娘吗?”

    须臾后。

    “是。”苏晏清点头,微微抬起唇角:“是我,阿嬷。”

    “哎呦,我就说。”那老妇人放下伞走近,抬起胳膊去摸她的脸,她身量高,还颇费劲。

    苏晏清弯了腰,用手中的伞将二人盖住。

    “我就说,远远瞧见一个俊得不行的姑娘站在这儿,阿嬷还以为是看错了呢,没想到还真是你,倾娘什么时候回来的?”那老妇人笑着,已经枯皱的手亲昵地替她别去额边的碎发。

    苏晏清轻声答:“今日刚回来的。”

    “那随阿嬷回家,阿嬷给你做饭吃。”

    苏晏清用空着的手搭去脸颊一边盖着的手掌,摇头:“不用了,阿嬷,我一会儿就走了。”

    “刚回来就要走?”

    “对,尚京还有差事呢。”她没有多说。

    “哎。”那老妇人放下胳膊,转而握住她的手,“阿嬷知道,倾娘这些年受苦了。”

    “都怪你那杀千刀的爹,从小将你当小子养就不说了,还让这么一个漂亮的姑娘去参军,真真是铁石心肠。将人磋磨得,看看这嘴上的口子,都熬成什么样了。”

    那老妇人连连叹气,说着又自己好起来:“往后回了尚京城,要好好照顾自己,虽然现在不一样了,但别忘了,你可是个姑娘。”

    苏晏清点头:“阿嬷也要照顾好自己。”

    “我你就别管了,老婆子活了这么多年,还能顾不了自己嘛。”那老妇人牵着她的手去拾伞:“走,阿嬷送你到巷口。”

    没有拒绝,苏晏清由她握着。仿佛只过了片刻,就该分离。

    “阿嬷回去吧,小心路滑。”苏晏清叮嘱道。

    那老妇人摇手招呼她:“你先走,阿嬷看着你走。”

    苏晏清不再看向那双湿润的布满皱纹的眼,转身大步离开。

    回到客栈,还了东西,苏晏清去牵马。

    那店小二追出来,喊道:“客官不住店了吗?”

    “不住了。”苏晏清开口:“今日,多谢你的伞。”

    然后一跃上马,绝尘而去。

章节目录

欲与朔风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布洛芬zip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洛芬zip并收藏欲与朔风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