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母亲要是问起来我的伤,你就说是我摔的。遇到大将军的事情,你也别提。”回去途中,李淑有些祈求地看向阿蓉。
“这……”阿蓉很是为难,想到方才李淑差点命丧大将军刀下,自己也是一阵后怕,就此轻易瞒过,她心中不安。
李淑扭着阿蓉的袖子,“我不想母亲担心。何况,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郑美人没有权势,皇后陛下也不会在乎这种事情。李淑要做的,就是不给任何人惹麻烦,母亲也就不会因此而烦恼。
心中郁闷,李淑放过阿蓉,自己低着头往前走。
“你别跟着我了,我去芳荷院自己散散。”芳荷院离静安殿不远,近乎冷宫一般,是一处僻静所在。李淑常爱一个人去玩,郑美人也放任。
正值初夏,院中一池荷只有花苞,荷叶倒是长开不少。
不得贵人青睐,扫洒的宫人也就常常偷懒。此刻院中安静,只有风偶尔吹动荷叶,片片摇曳。
李淑走到里处的一间小室,探身往门缝里觑。
果然是在。
李淑轻扣门三声,这才推门进去。
寇柏坐在室内窗下,正在看书。
“我就知道你在这里。”李淑在角落扯了张椅子,靠着寇柏坐下。
“今日不是去太子生辰宴吗?怎的回来这般早?”寇柏没动,继续翻着眼前的书页。
“宴会上太吵了,听得我耳朵痛。”李淑顺势趴在桌前,拿过寇柏面前的书,举了起来——
“《齐书》。”她抚了抚破旧封面上的墨字,念道。
“前朝的事情,这有什么好看的?”
“读史使人明智。”
“你要这么聪慧做什么?”李淑侧头问他。
寇柏笑笑。“那你为何又十分敬慕太子博学多识呢?”
李淑抱头,沮丧着脸,无话说了。书很破旧,李淑拿着它都怕散页,她小心递给他:”这么旧的书,你在哪里得来的?“
“文翰阁近日在翻修,找出许多旧书。宫人们不认识这些东西,许是看它太久,丢了烧了许多,我偶然捡得。”寇柏庆幸道,“虽然书是旧,可若不是他们弃了,我也看不了。”
李淑觉出他话里淡淡的心酸。寇柏为孟国质子,自十岁时来到梁国,现如今已待了九年。孟国似乎也没有要接他回去的打算,母国不重视,梁国哪里又会在意?且不说读书,连日常的衣食也时常克扣。
“这样啊,”李淑若有所思,她又看了看那书,“那这书好看吗?”
“史书,无非写的都是生杀夺权之事——阴谋、私欲、公道、人心。但世间更多的是芸芸众生,活如牛马,你连个名字也翻不到。”
“……”李淑点点头,似乎深以为然。
“但这书看着实在太烂了,我要是宫人,估计也看不上。”她又补充道。
“生辰宴上,朝臣们不知为何吵起来,太傅被大将军一拳打晕了。”她忽然说。
“太傅的新政惹得很多人不快,想必两人是积怨已久。”
“新政?”李淑迷茫,“那是要做什么?”
国库捉襟见肘,政事上也早有积弊。太傅继承先师遗志,想回收私田,遣散家奴,施行善币……寇柏一本正经解释,李淑却听得一头雾水。
“这是好事吗?”
这算是问倒了寇柏,他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算吧。上古葛天氏之时,据说是没有争乱、一派祥和的时代。这大概是太傅一生的心愿了。”
“原来如此。那大将军等人为何又不满?”
“因为私田家奴是他们自己的财产,谁又愿意让出自己的所有呢?”
李淑似乎懂了,似乎又没懂。好像谁都没有错,却又好像有什么地方是不合适的。
“好麻烦。”她抱头伏在桌上。“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寇柏晃了晃手里的书:“我捡得的书可不止这一本。”不过这书实在经不起折腾,不过一晃,书页倒是真的散落一地。
“哎,这书真的太烂了。”李淑忍不住笑。正要捡,一阵大风刮过,书页全都飞了起来,门窗未关,好几页就这么被吹到了外面的池水里。
李淑挽了挽袖子,忙着要下水捞书页,被寇柏赶快制住。“你别去,这池水可不浅。书掉了便掉了。”
知道他读书不易,尽管她虽为公主,却也因女子身份被限制入文翰阁,无法对他有所帮助。她抬头望天,“从来没人跟我讲过这些。”
“上宫学的时候,我总是坐在最后角落,有时候连太傅的话也听不清。”李淑有些羞愧,“我看着太子哥哥和几位兄长高谈阔论,看太傅欣赏的眼神,我也替他们高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又有点难过。”
“我不希望你回国。”
“我不会走的。”他倒是应答得很快。
“永远不走吗……”
寇柏从怀中掏出一个金印放到她手上——东西不大,虎状方印,下面结着金线流苏。阳光照在金印上,精致绚丽。“孟国的皇子都有一个金印,是身份的象征。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孟国。”
“真好看,不过你不要给我。”李淑还了回去。
寇柏却把金印扔到了池中。小东西被小荷挡住视线,“哗”的一声沉入水中,李淑只能看见被砸出的水纹,再不辨踪迹。
“你做什么!”李淑跳脚,忙着就要下水去捞。寇柏把住冲动的李淑,脸上笑着,“这样你该相信我了。”
李淑忍不住抱住了寇柏,她没有他高,整个人倚在他胸膛上。拥抱的实感让他的心落到实处,曾纠结不断的错过仿佛有了追悔的可能。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在七年前,那天的雨很大。
李淑昏倒在芳荷院院外的小径中,身上还有着伤。他那时也是一个在梁国不为人重视的质子,本想着在冷僻的地方自由些,遇上大雨在芳荷院避雨,意外发现了她。
寇柏不认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她,只能将她拖入院中暂时照顾。高烧、噩梦、呓语,她仿佛碰见过什么可怕遭遇,在院中昏迷了一夜,也哭了一夜。天明时候,她惊醒了,沉默了许久,然后抓住他的衣服嘶哑着对他说了第一句话,“是你……处理了那人吗?”
“不是。”
李淑眼里的光一下子就黯淡了。
“是你带我到这里来的吗?”
寇柏点点头,告诉了她他的身份,不过她或许并不知道。李淑确实不认识他,她甚至不知道孟国。像是一只总是被庇护在巢穴里的幼鸟。
寇柏想,她看着实在是很脆弱。
就此,两人成为了朋友。
雨夜的事情,李淑不太记得了,只是时不时会做梦。梦到有一个神,为她遮风避雨,每次铃铛响起的时候,神一定会出来。
只是每一次,她都看不清神的面容。
————
回到静安殿,郑美人又在中室拜神。
李淑看着虔诚的母亲,心中却有种莫名的冲动。
“阿淑回来了。”郑美人放下手里的念珠,向李淑招手。李淑就势要跪坐在蒲垫上,却被郑美人拉着去了偏室。
回头看堂上的神龛,木刻神像虽已被薄纱遮了面容,但其中肃穆的气质还是显露几分。李淑闻到母亲手里熟悉的檀香气味,吸了吸鼻子。
“听阿蓉说你摔了,怎么这般不小心?”郑美人心疼地察看李淑的手掌,又忙着去找纱布药膏。
阿蓉此刻不在房间,屋内只母女两个。
“母亲,無婐为何没有庇佑我。”
郑美人翻找的动作顿住,良久,转过身来苦笑道,“大抵是我不够虔诚。”
夜里,李淑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思绪繁多,索性坐了起来。
李淑一个人睡的偏室,阿蓉早已被她打发去休息。她去到院中,凉爽的夜里可以听见院中的虫鸣,没有星星,月亮倒是很亮。李淑轻轻推开门,走到中室,去到供奉無婐的地方。小小的地方被收拾的很干净,郑美人平日不让人碰,只自己接近这里。
李淑跪在了神像前,双手合十,闭上了眼。
“阿淑祈求什么?”李淑被吓一跳,转过头看,郑美人倚在门上,温柔地看着她。
“今晚的月色极好,我睡不着,不曾想在这里看见阿淑。”女儿对于神明依顺让她很愉悦,脸上的笑意在朦胧月色下更显出美人姿态。
李淑缄默地望着她。求什么?她不知道,或许只是求个安慰。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让母亲误会了,此刻脑海中有些懵。
其实,她没有信奉。李淑想对母亲说。
郑美人走过来,同她一起跪下,然后将李淑揽进了自己怀里。
“我在家里的时候并不受重视。有人告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去找他。如果找不到,就在心里想他。如果心里不能想,那就信一座神。神永远不会欺骗我,他也永远不会欺骗我……”
“母亲——”李淑忽然感觉到害怕,连忙捂住郑美人的嘴,不让她继续说下去。
郑美人把她的手握在自己手里,眉眼如水一般轻柔,“陛下是很好的,并不太管民间这些信仰。”
“阿淑有喜欢的男孩子吗?”郑美人用手描摹着李淑的眉眼,她的五官还未长开,神态间总带着一股稚气。
“太子!”她马上想到了李煦。
果然是个孩子。郑美人忍不住发笑。
“他读很多书,知道很多东西,写的文章又好,他是太傅最看好的学生!”
“父皇也最喜欢他!所有的人都喜欢他。”
郑美人忽然把李淑拥得很紧,有些愧疚道:“如果你生在皇后膝下,会不会开心一些?”
李淑被抱的有些喘不过气,她感觉母亲要哭了,只是她不懂郑美人为何忽然间就悲哀起来。
“不,我要和母亲在一起。”
只要我是一个男子,一切都会不一样的,李淑还想说。只是不知为何,这话就这么藏在喉头,一直没出口。
“这……”阿蓉很是为难,想到方才李淑差点命丧大将军刀下,自己也是一阵后怕,就此轻易瞒过,她心中不安。
李淑扭着阿蓉的袖子,“我不想母亲担心。何况,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郑美人没有权势,皇后陛下也不会在乎这种事情。李淑要做的,就是不给任何人惹麻烦,母亲也就不会因此而烦恼。
心中郁闷,李淑放过阿蓉,自己低着头往前走。
“你别跟着我了,我去芳荷院自己散散。”芳荷院离静安殿不远,近乎冷宫一般,是一处僻静所在。李淑常爱一个人去玩,郑美人也放任。
正值初夏,院中一池荷只有花苞,荷叶倒是长开不少。
不得贵人青睐,扫洒的宫人也就常常偷懒。此刻院中安静,只有风偶尔吹动荷叶,片片摇曳。
李淑走到里处的一间小室,探身往门缝里觑。
果然是在。
李淑轻扣门三声,这才推门进去。
寇柏坐在室内窗下,正在看书。
“我就知道你在这里。”李淑在角落扯了张椅子,靠着寇柏坐下。
“今日不是去太子生辰宴吗?怎的回来这般早?”寇柏没动,继续翻着眼前的书页。
“宴会上太吵了,听得我耳朵痛。”李淑顺势趴在桌前,拿过寇柏面前的书,举了起来——
“《齐书》。”她抚了抚破旧封面上的墨字,念道。
“前朝的事情,这有什么好看的?”
“读史使人明智。”
“你要这么聪慧做什么?”李淑侧头问他。
寇柏笑笑。“那你为何又十分敬慕太子博学多识呢?”
李淑抱头,沮丧着脸,无话说了。书很破旧,李淑拿着它都怕散页,她小心递给他:”这么旧的书,你在哪里得来的?“
“文翰阁近日在翻修,找出许多旧书。宫人们不认识这些东西,许是看它太久,丢了烧了许多,我偶然捡得。”寇柏庆幸道,“虽然书是旧,可若不是他们弃了,我也看不了。”
李淑觉出他话里淡淡的心酸。寇柏为孟国质子,自十岁时来到梁国,现如今已待了九年。孟国似乎也没有要接他回去的打算,母国不重视,梁国哪里又会在意?且不说读书,连日常的衣食也时常克扣。
“这样啊,”李淑若有所思,她又看了看那书,“那这书好看吗?”
“史书,无非写的都是生杀夺权之事——阴谋、私欲、公道、人心。但世间更多的是芸芸众生,活如牛马,你连个名字也翻不到。”
“……”李淑点点头,似乎深以为然。
“但这书看着实在太烂了,我要是宫人,估计也看不上。”她又补充道。
“生辰宴上,朝臣们不知为何吵起来,太傅被大将军一拳打晕了。”她忽然说。
“太傅的新政惹得很多人不快,想必两人是积怨已久。”
“新政?”李淑迷茫,“那是要做什么?”
国库捉襟见肘,政事上也早有积弊。太傅继承先师遗志,想回收私田,遣散家奴,施行善币……寇柏一本正经解释,李淑却听得一头雾水。
“这是好事吗?”
这算是问倒了寇柏,他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算吧。上古葛天氏之时,据说是没有争乱、一派祥和的时代。这大概是太傅一生的心愿了。”
“原来如此。那大将军等人为何又不满?”
“因为私田家奴是他们自己的财产,谁又愿意让出自己的所有呢?”
李淑似乎懂了,似乎又没懂。好像谁都没有错,却又好像有什么地方是不合适的。
“好麻烦。”她抱头伏在桌上。“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寇柏晃了晃手里的书:“我捡得的书可不止这一本。”不过这书实在经不起折腾,不过一晃,书页倒是真的散落一地。
“哎,这书真的太烂了。”李淑忍不住笑。正要捡,一阵大风刮过,书页全都飞了起来,门窗未关,好几页就这么被吹到了外面的池水里。
李淑挽了挽袖子,忙着要下水捞书页,被寇柏赶快制住。“你别去,这池水可不浅。书掉了便掉了。”
知道他读书不易,尽管她虽为公主,却也因女子身份被限制入文翰阁,无法对他有所帮助。她抬头望天,“从来没人跟我讲过这些。”
“上宫学的时候,我总是坐在最后角落,有时候连太傅的话也听不清。”李淑有些羞愧,“我看着太子哥哥和几位兄长高谈阔论,看太傅欣赏的眼神,我也替他们高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又有点难过。”
“我不希望你回国。”
“我不会走的。”他倒是应答得很快。
“永远不走吗……”
寇柏从怀中掏出一个金印放到她手上——东西不大,虎状方印,下面结着金线流苏。阳光照在金印上,精致绚丽。“孟国的皇子都有一个金印,是身份的象征。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孟国。”
“真好看,不过你不要给我。”李淑还了回去。
寇柏却把金印扔到了池中。小东西被小荷挡住视线,“哗”的一声沉入水中,李淑只能看见被砸出的水纹,再不辨踪迹。
“你做什么!”李淑跳脚,忙着就要下水去捞。寇柏把住冲动的李淑,脸上笑着,“这样你该相信我了。”
李淑忍不住抱住了寇柏,她没有他高,整个人倚在他胸膛上。拥抱的实感让他的心落到实处,曾纠结不断的错过仿佛有了追悔的可能。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在七年前,那天的雨很大。
李淑昏倒在芳荷院院外的小径中,身上还有着伤。他那时也是一个在梁国不为人重视的质子,本想着在冷僻的地方自由些,遇上大雨在芳荷院避雨,意外发现了她。
寇柏不认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她,只能将她拖入院中暂时照顾。高烧、噩梦、呓语,她仿佛碰见过什么可怕遭遇,在院中昏迷了一夜,也哭了一夜。天明时候,她惊醒了,沉默了许久,然后抓住他的衣服嘶哑着对他说了第一句话,“是你……处理了那人吗?”
“不是。”
李淑眼里的光一下子就黯淡了。
“是你带我到这里来的吗?”
寇柏点点头,告诉了她他的身份,不过她或许并不知道。李淑确实不认识他,她甚至不知道孟国。像是一只总是被庇护在巢穴里的幼鸟。
寇柏想,她看着实在是很脆弱。
就此,两人成为了朋友。
雨夜的事情,李淑不太记得了,只是时不时会做梦。梦到有一个神,为她遮风避雨,每次铃铛响起的时候,神一定会出来。
只是每一次,她都看不清神的面容。
————
回到静安殿,郑美人又在中室拜神。
李淑看着虔诚的母亲,心中却有种莫名的冲动。
“阿淑回来了。”郑美人放下手里的念珠,向李淑招手。李淑就势要跪坐在蒲垫上,却被郑美人拉着去了偏室。
回头看堂上的神龛,木刻神像虽已被薄纱遮了面容,但其中肃穆的气质还是显露几分。李淑闻到母亲手里熟悉的檀香气味,吸了吸鼻子。
“听阿蓉说你摔了,怎么这般不小心?”郑美人心疼地察看李淑的手掌,又忙着去找纱布药膏。
阿蓉此刻不在房间,屋内只母女两个。
“母亲,無婐为何没有庇佑我。”
郑美人翻找的动作顿住,良久,转过身来苦笑道,“大抵是我不够虔诚。”
夜里,李淑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思绪繁多,索性坐了起来。
李淑一个人睡的偏室,阿蓉早已被她打发去休息。她去到院中,凉爽的夜里可以听见院中的虫鸣,没有星星,月亮倒是很亮。李淑轻轻推开门,走到中室,去到供奉無婐的地方。小小的地方被收拾的很干净,郑美人平日不让人碰,只自己接近这里。
李淑跪在了神像前,双手合十,闭上了眼。
“阿淑祈求什么?”李淑被吓一跳,转过头看,郑美人倚在门上,温柔地看着她。
“今晚的月色极好,我睡不着,不曾想在这里看见阿淑。”女儿对于神明依顺让她很愉悦,脸上的笑意在朦胧月色下更显出美人姿态。
李淑缄默地望着她。求什么?她不知道,或许只是求个安慰。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让母亲误会了,此刻脑海中有些懵。
其实,她没有信奉。李淑想对母亲说。
郑美人走过来,同她一起跪下,然后将李淑揽进了自己怀里。
“我在家里的时候并不受重视。有人告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去找他。如果找不到,就在心里想他。如果心里不能想,那就信一座神。神永远不会欺骗我,他也永远不会欺骗我……”
“母亲——”李淑忽然感觉到害怕,连忙捂住郑美人的嘴,不让她继续说下去。
郑美人把她的手握在自己手里,眉眼如水一般轻柔,“陛下是很好的,并不太管民间这些信仰。”
“阿淑有喜欢的男孩子吗?”郑美人用手描摹着李淑的眉眼,她的五官还未长开,神态间总带着一股稚气。
“太子!”她马上想到了李煦。
果然是个孩子。郑美人忍不住发笑。
“他读很多书,知道很多东西,写的文章又好,他是太傅最看好的学生!”
“父皇也最喜欢他!所有的人都喜欢他。”
郑美人忽然把李淑拥得很紧,有些愧疚道:“如果你生在皇后膝下,会不会开心一些?”
李淑被抱的有些喘不过气,她感觉母亲要哭了,只是她不懂郑美人为何忽然间就悲哀起来。
“不,我要和母亲在一起。”
只要我是一个男子,一切都会不一样的,李淑还想说。只是不知为何,这话就这么藏在喉头,一直没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