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她从梨花木柜子的抽屉里取出信,颤颤巍巍地打开,心快从嗓子眼蹦出来,她目光顺着信扫下,都像是些寻常的问候。
不对,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终于,她目光落在信中的那句“可否提前归京”上,林时禹早已知道她归期,为何还要突然问她能否早些回去?
如今看来,这句话在整封信中显得有些突兀,这几个字写得也比其他字看起来要用力不少,他当时应是想提醒她。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一道巨石向她压过来,不行,不能再等了,今日就得出发回京。
她小心收起那信,简单将翻乱的物件归置整齐,走到衣橱往床上的包袱里胡乱塞着衣服,还好三日后本就是回京过年的归期,她提前一月便开始收拾起了行囊,这会再装几件衣服便能立刻出发。
叶尘三人回了裴家堡便径直追来了元介处,正巧碰见她挎着包袱,一手提着剑,刚下了门廊的台阶。
楚安走在前头,赶忙小跑上前去拦住她道:“小师妹,你要去哪?”
“不是三日后吗,怎么这会就要走了?”明彦也出声问道。
“家中来信,说是出了些事,让我速速归家,这会还能赶得上去城里租辆马车,我不便再多耽搁。多谢各位这几年来的关照,若得了空一定去宣京找我,我必好好招待各位,若是师父回来问起我的去向,还请帮我转告。”
元介向几人拱手行礼,便要往门外去,突然又想起什么,对着叶尘道:“对了,师姐,我曾答应了王大姐明日去豆腐坊中寻她,这下该是去不了了,能否劳烦师姐替我转告她一声,就说若她去宣京寻我,就照我之前同你们说的法子传信给我就成。”
叶尘几人对视一眼,不可能放心让她一个人就这么往宣京去,挪了挪位置,一人一边,将她围在中间。
“小师妹,师姐虽是不知出了何事,但想来应当是十分紧急。你莫要着急,这会儿天都快黑了,何况路途遥远,没个十天半个月的车程怎么到得了?你自己走我们都不放心,不如等到明日,禀了师父,请师父派辆马车送你回宣京。”叶尘上前拉住她道。
“是啊,小师姐,你自己一个人回去太危险了,还是等师父回来吧。”楚安扯住她挎在肩上的包袱带子。
明彦是唯一一个知道裴政今日去向的,估摸着他这会也快回来了,稍加思索,对她道:“师妹,你莫要着急,幽云到宣京再快也得十五日的路程,不差这一时半会的,我们在堡中再等师父半个时辰,若是这半个时辰内师父还未归,师兄陪你回宣京去。”
果不其然,裴政才从幽云处理了货物的事,这会刚回到堡中,听玉铭说元介方才急冲冲地来找过他,便猜到今日城中疯传的宣京一事定是让她知道了,带着玉川去了元介住的院子。
他才跨进外院的门,就看到元介几人正拉扯着。
“阿泠。”他出声唤道。
叶尘几人见他来,对他道:“师父,小师妹打算今日独自提前回京,您快来劝劝她。”
“裴政!”元介见到那一身白衣的裴政带着玉川自门外进来,满腔的情绪似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推开拦住她的手,冲到他跟前去。
“你为何要瞒着我宣京的消息!”她双眼气得通红,裴政虽然有时不太靠谱,但她一直坚信他是个值得信赖的,这会知道被他骗了,心里堵着一股气。
其他人见她直呼师父姓名,一时愣愣在原地。师父平日里脾气算不上好,换做往日早罚她后山挑水去了。
“你们几个都回去吧,我同你们师妹有些话要说。”裴政对他们几个道。
玉川连忙朝他们使眼色,把院中几人都带了出去,天色渐暗,院子里只剩元介和裴政二人面对面站着。
“宣京的事,你早就知道,是不是?”元介先开口问道,攥紧了拳头,压抑住那快要夺眶而出的泪。
沉默片刻,裴政点头答道:“是。”
“为什么不告诉我!”她那股恨意像是被浇上了火油,又熊熊燃烧起来。
“是你父亲的意思。”裴政将手背过身后,垂下眼眸,轻叹了口气,对她解释道:“离京前他曾交代,你在幽云期间,宣京发生的任何事,都不必让你知晓。”
裴政的确是不得已有许多事瞒着她,这会觉得有些心虚,不再主动开口。
“罢了,事已至此,再追问你们为何瞒着我也毫无意义,不等到三日后了,我现在就要回宣京。”说着,她松开紧握的拳,绕开裴政,就要往外走去。
“阿泠!”裴政向前半步,伸手拦住她道:“你若执意要走,我让玉川回去收拾收拾,既是我带你来的幽云,自然该由我送你回去。”
----------------------------
出发前,裴政提前派人快马传了消息回京,他和玉川带着元介日夜兼程,中途换了好几次马车,也用了十日才到了宣京。
京中得了裴政来的消息,皇帝专程派了宋安吾来城外接她。裴政的人入宫时,元汤正好在宫里,得知她回京,今日也跟着一道来了。
城外高处的望亭里,元汤一行下了车,便到了亭中等候。这会虽是晴天丽日的,可毕竟是腊月深冬,望亭那顶上都还铺着厚厚的雪,地势又高,站久了难免有些发冷。
“怎的还没来?”她们已经比预计的晚了一个时辰,元汤披着一袭绛红狐皮披风,在亭中来回踱步,不时往官道上看去。
“恒王殿下,您别着急,公主兴许是被什么耽搁了,这路上的事,不好预估的。”宋安吾在一旁站着,将双手藏在灰鼠皮袍子底下的一个兔毛手套子里,嘴上虽这么说,眼睛却直直望着官道。
昨日宫中出了大事,他陪着陛下一夜未眠,这会还封锁着消息,陛下特地吩咐他接到公主后将她直接带回立阳宫,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万万不可出差错。
元汤习武,倒不是觉得冷,他着急的是出来时给元介带的汤婆子,这会等得太久,都有些凉了,他转身对一旁候着的南川道:“南川,你带两个人上前去瞧瞧公主到哪了,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南川应下,三步两步走至亭下,刚翻身上了马,却远远看见自官道上驶来两辆马车,前头那辆马车上坐着的人,南川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几日前收到裴政消息后,派去接公主的扶砚。
“殿下,是扶砚,公主到了。”南川从马上下来,伸手朝向官道的方向。
元汤和宋安吾终于舒缓了神色,提步向亭下走去。
扶砚架马坐在车前,望见前方的南川,拉马停下,他轻敲车门,对着车里道:“殿下,到了。”
不知为何,这话像是一句咒语,让她顿时心下一紧,她似乎有些明白了自那日得知消息后,一直笼罩在她心头的不安和恐惧是因何而起。
对于此次回京面临的是何种局面她心里完全没底,不安与焦虑,使她有些失了去推开眼前这两道车门的勇气,仿佛再晚一会儿,就一会儿,她就能有多一会儿的时间去思考对策。
扶砚像是知道她此刻的心事,未直接替她将门拉开,只静静地在车外候着。
裴政自后边的马车下来,见扶砚在一旁低头候着一言不发,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可元汤一行越来越近,他只得轻敲车门,对她道:“殿下,快出来吧,恒王和宋公公就快到跟前了。”
元介闻言,未曾料想到元汤也跟着来接她了,心里更是打起鼓。打小这位堂兄就对她照顾有加,两人一直走得很近,可这会先太子被杀一事水落石出,事情虽是谢氏做的,但说到底,被杀的是他的父亲,受益最大却是她的父皇。
片刻后,她终是鼓足了勇气,深深地吸了口气,将那车门推开来,眼神正巧撞见到手上拿着汤婆子跨步走过来的元汤。
她眼中的情绪一时明灭,强迫自己在脸上挤出一抹笑来,翻身下车,对元汤道:“兄长!”
她又瞥见被元汤甩在身后的宋安吾,对他道:“宋公公也来了,公公近来身子可还好?”
元汤朝着向他行礼的几人挥挥手,走到她面前去,将手里的汤婆子递到了她手上,又替她捻了捻身上的披肩道:“介儿,这一路可还顺利?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冷不冷,上前面车里去说吧。”
待他语毕,宋安吾笑眯眯地对着元介行礼,道:“见过公主殿下,劳殿下挂念,老奴这身子骨还算硬朗。”
他又侧身对裴政说道:“有劳裴先生护送公主回京,这一路辛苦了,陛下特地吩咐,请裴先生随公主一同入宫休整。”
裴政心里向来对那监牢一般的皇宫是说不出的厌恶,可想到目前的形势,皇帝既发了话,他也不放心元介独自回去,连忙行礼谢过。
“好了,既然人已经接到了,就别在这处站着了,今日天凉,上车里去吧。介儿,你与我同乘。”元汤对众人说道。
见他发了话,一行人便各自上车,往城中去了。
元汤这车比她先前的坐的那辆要大上不少,也要里头的设施摆件也是处处透露着奢华,离开这皇家生活太久,她竟有些不习惯。
这些年在幽云跟着裴政习武,裴政这人虽出身世家,但平时生活极为朴素,还爱好劫富济贫,她跟着裴政也过得简单。当然,得除去裴政刚带她出宣京时,变着法子坑她,把她身上带的银两全都花光那会儿。
她进了车里,一眼瞧见那小桌上竟摆着几盘自己最爱的吃食,心下一暖,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对元汤道:“桃花酥,栗子糕,猪肉脯,香药翠梅,都是介儿爱吃的,兄长都还记得,有劳兄长费心了。”
“我想着这些吃食你在幽云定是吃不到的,昨日特地吩咐了九如备上,也不知道你口味变了没有,这些还合不合你胃口?”元汤见她欢喜,心中甚是满足,理了理长袖,将手收回膝上放好,宠溺地看着她道。
两人四年未见,这会久别重逢,本就生出些距离,近日宣京发生的那些事,里头的弯弯绕绕复杂得很,她们都不愿主动提起,便随意聊了些吃食一类的话题,倒是让气氛缓和不少。
她从梨花木柜子的抽屉里取出信,颤颤巍巍地打开,心快从嗓子眼蹦出来,她目光顺着信扫下,都像是些寻常的问候。
不对,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终于,她目光落在信中的那句“可否提前归京”上,林时禹早已知道她归期,为何还要突然问她能否早些回去?
如今看来,这句话在整封信中显得有些突兀,这几个字写得也比其他字看起来要用力不少,他当时应是想提醒她。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一道巨石向她压过来,不行,不能再等了,今日就得出发回京。
她小心收起那信,简单将翻乱的物件归置整齐,走到衣橱往床上的包袱里胡乱塞着衣服,还好三日后本就是回京过年的归期,她提前一月便开始收拾起了行囊,这会再装几件衣服便能立刻出发。
叶尘三人回了裴家堡便径直追来了元介处,正巧碰见她挎着包袱,一手提着剑,刚下了门廊的台阶。
楚安走在前头,赶忙小跑上前去拦住她道:“小师妹,你要去哪?”
“不是三日后吗,怎么这会就要走了?”明彦也出声问道。
“家中来信,说是出了些事,让我速速归家,这会还能赶得上去城里租辆马车,我不便再多耽搁。多谢各位这几年来的关照,若得了空一定去宣京找我,我必好好招待各位,若是师父回来问起我的去向,还请帮我转告。”
元介向几人拱手行礼,便要往门外去,突然又想起什么,对着叶尘道:“对了,师姐,我曾答应了王大姐明日去豆腐坊中寻她,这下该是去不了了,能否劳烦师姐替我转告她一声,就说若她去宣京寻我,就照我之前同你们说的法子传信给我就成。”
叶尘几人对视一眼,不可能放心让她一个人就这么往宣京去,挪了挪位置,一人一边,将她围在中间。
“小师妹,师姐虽是不知出了何事,但想来应当是十分紧急。你莫要着急,这会儿天都快黑了,何况路途遥远,没个十天半个月的车程怎么到得了?你自己走我们都不放心,不如等到明日,禀了师父,请师父派辆马车送你回宣京。”叶尘上前拉住她道。
“是啊,小师姐,你自己一个人回去太危险了,还是等师父回来吧。”楚安扯住她挎在肩上的包袱带子。
明彦是唯一一个知道裴政今日去向的,估摸着他这会也快回来了,稍加思索,对她道:“师妹,你莫要着急,幽云到宣京再快也得十五日的路程,不差这一时半会的,我们在堡中再等师父半个时辰,若是这半个时辰内师父还未归,师兄陪你回宣京去。”
果不其然,裴政才从幽云处理了货物的事,这会刚回到堡中,听玉铭说元介方才急冲冲地来找过他,便猜到今日城中疯传的宣京一事定是让她知道了,带着玉川去了元介住的院子。
他才跨进外院的门,就看到元介几人正拉扯着。
“阿泠。”他出声唤道。
叶尘几人见他来,对他道:“师父,小师妹打算今日独自提前回京,您快来劝劝她。”
“裴政!”元介见到那一身白衣的裴政带着玉川自门外进来,满腔的情绪似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推开拦住她的手,冲到他跟前去。
“你为何要瞒着我宣京的消息!”她双眼气得通红,裴政虽然有时不太靠谱,但她一直坚信他是个值得信赖的,这会知道被他骗了,心里堵着一股气。
其他人见她直呼师父姓名,一时愣愣在原地。师父平日里脾气算不上好,换做往日早罚她后山挑水去了。
“你们几个都回去吧,我同你们师妹有些话要说。”裴政对他们几个道。
玉川连忙朝他们使眼色,把院中几人都带了出去,天色渐暗,院子里只剩元介和裴政二人面对面站着。
“宣京的事,你早就知道,是不是?”元介先开口问道,攥紧了拳头,压抑住那快要夺眶而出的泪。
沉默片刻,裴政点头答道:“是。”
“为什么不告诉我!”她那股恨意像是被浇上了火油,又熊熊燃烧起来。
“是你父亲的意思。”裴政将手背过身后,垂下眼眸,轻叹了口气,对她解释道:“离京前他曾交代,你在幽云期间,宣京发生的任何事,都不必让你知晓。”
裴政的确是不得已有许多事瞒着她,这会觉得有些心虚,不再主动开口。
“罢了,事已至此,再追问你们为何瞒着我也毫无意义,不等到三日后了,我现在就要回宣京。”说着,她松开紧握的拳,绕开裴政,就要往外走去。
“阿泠!”裴政向前半步,伸手拦住她道:“你若执意要走,我让玉川回去收拾收拾,既是我带你来的幽云,自然该由我送你回去。”
----------------------------
出发前,裴政提前派人快马传了消息回京,他和玉川带着元介日夜兼程,中途换了好几次马车,也用了十日才到了宣京。
京中得了裴政来的消息,皇帝专程派了宋安吾来城外接她。裴政的人入宫时,元汤正好在宫里,得知她回京,今日也跟着一道来了。
城外高处的望亭里,元汤一行下了车,便到了亭中等候。这会虽是晴天丽日的,可毕竟是腊月深冬,望亭那顶上都还铺着厚厚的雪,地势又高,站久了难免有些发冷。
“怎的还没来?”她们已经比预计的晚了一个时辰,元汤披着一袭绛红狐皮披风,在亭中来回踱步,不时往官道上看去。
“恒王殿下,您别着急,公主兴许是被什么耽搁了,这路上的事,不好预估的。”宋安吾在一旁站着,将双手藏在灰鼠皮袍子底下的一个兔毛手套子里,嘴上虽这么说,眼睛却直直望着官道。
昨日宫中出了大事,他陪着陛下一夜未眠,这会还封锁着消息,陛下特地吩咐他接到公主后将她直接带回立阳宫,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万万不可出差错。
元汤习武,倒不是觉得冷,他着急的是出来时给元介带的汤婆子,这会等得太久,都有些凉了,他转身对一旁候着的南川道:“南川,你带两个人上前去瞧瞧公主到哪了,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南川应下,三步两步走至亭下,刚翻身上了马,却远远看见自官道上驶来两辆马车,前头那辆马车上坐着的人,南川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几日前收到裴政消息后,派去接公主的扶砚。
“殿下,是扶砚,公主到了。”南川从马上下来,伸手朝向官道的方向。
元汤和宋安吾终于舒缓了神色,提步向亭下走去。
扶砚架马坐在车前,望见前方的南川,拉马停下,他轻敲车门,对着车里道:“殿下,到了。”
不知为何,这话像是一句咒语,让她顿时心下一紧,她似乎有些明白了自那日得知消息后,一直笼罩在她心头的不安和恐惧是因何而起。
对于此次回京面临的是何种局面她心里完全没底,不安与焦虑,使她有些失了去推开眼前这两道车门的勇气,仿佛再晚一会儿,就一会儿,她就能有多一会儿的时间去思考对策。
扶砚像是知道她此刻的心事,未直接替她将门拉开,只静静地在车外候着。
裴政自后边的马车下来,见扶砚在一旁低头候着一言不发,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可元汤一行越来越近,他只得轻敲车门,对她道:“殿下,快出来吧,恒王和宋公公就快到跟前了。”
元介闻言,未曾料想到元汤也跟着来接她了,心里更是打起鼓。打小这位堂兄就对她照顾有加,两人一直走得很近,可这会先太子被杀一事水落石出,事情虽是谢氏做的,但说到底,被杀的是他的父亲,受益最大却是她的父皇。
片刻后,她终是鼓足了勇气,深深地吸了口气,将那车门推开来,眼神正巧撞见到手上拿着汤婆子跨步走过来的元汤。
她眼中的情绪一时明灭,强迫自己在脸上挤出一抹笑来,翻身下车,对元汤道:“兄长!”
她又瞥见被元汤甩在身后的宋安吾,对他道:“宋公公也来了,公公近来身子可还好?”
元汤朝着向他行礼的几人挥挥手,走到她面前去,将手里的汤婆子递到了她手上,又替她捻了捻身上的披肩道:“介儿,这一路可还顺利?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冷不冷,上前面车里去说吧。”
待他语毕,宋安吾笑眯眯地对着元介行礼,道:“见过公主殿下,劳殿下挂念,老奴这身子骨还算硬朗。”
他又侧身对裴政说道:“有劳裴先生护送公主回京,这一路辛苦了,陛下特地吩咐,请裴先生随公主一同入宫休整。”
裴政心里向来对那监牢一般的皇宫是说不出的厌恶,可想到目前的形势,皇帝既发了话,他也不放心元介独自回去,连忙行礼谢过。
“好了,既然人已经接到了,就别在这处站着了,今日天凉,上车里去吧。介儿,你与我同乘。”元汤对众人说道。
见他发了话,一行人便各自上车,往城中去了。
元汤这车比她先前的坐的那辆要大上不少,也要里头的设施摆件也是处处透露着奢华,离开这皇家生活太久,她竟有些不习惯。
这些年在幽云跟着裴政习武,裴政这人虽出身世家,但平时生活极为朴素,还爱好劫富济贫,她跟着裴政也过得简单。当然,得除去裴政刚带她出宣京时,变着法子坑她,把她身上带的银两全都花光那会儿。
她进了车里,一眼瞧见那小桌上竟摆着几盘自己最爱的吃食,心下一暖,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对元汤道:“桃花酥,栗子糕,猪肉脯,香药翠梅,都是介儿爱吃的,兄长都还记得,有劳兄长费心了。”
“我想着这些吃食你在幽云定是吃不到的,昨日特地吩咐了九如备上,也不知道你口味变了没有,这些还合不合你胃口?”元汤见她欢喜,心中甚是满足,理了理长袖,将手收回膝上放好,宠溺地看着她道。
两人四年未见,这会久别重逢,本就生出些距离,近日宣京发生的那些事,里头的弯弯绕绕复杂得很,她们都不愿主动提起,便随意聊了些吃食一类的话题,倒是让气氛缓和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