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了,青瑶没说话。
叶家小儿叫叶秀,叶秀才起的名字,刚三岁非常可爱,不过平时不唤名字,都叫他叶小郎。这会儿正骑着个竹竿满院子跑,一会儿跑到她跟前乖巧的说:“阿姊,我以后不让你给我摘杏吃了,你说话好不好?”
青瑶摸了摸他的头,微笑说:“好。”
既来之则安之吧。暮春,鸟鸣啾啾。
杏娘也正坐在院子里绣花,半人高的秀架,正秀着一副竹报平安。听闻她说话了,惊喜的抬起头,笑的温柔又美丽。
碰!碰!碰!
“秀才娘子在家吗?”
杏娘赶紧放下针线迎上去:“是武二嫂子啊,快进来。”
“听说青娘醒了,拿十几个鸡子给孩子补补身子。”武二嫂年纪不小了,洁净爽利。看见杏娘的绣品,不住的赞到:“哎呀,你说你这手艺可是真好,十里八乡谁见过这个!真不愧是府城来的!”
二人坐在当院。
杏娘笑笑:“不过是小时候学过几天,能帮衬家里点嚼用。武二嫂家三郎不是要去县里书院读书了么?可还顺当?”
“顺当顺当,夫子很是喜欢我家三郎,真是祖宗保佑,这几天正准备学服。”武二嫂眉开眼笑,扭头看了一眼青娘道,“如今你也是旺夫旺家当了秀才娘子,原不该来说这个,不过咱姐俩亲香,我家你大侄女也十岁了,再过两年该相婆家了,你武二哥在县里做上了衙役班头,我想让春妮儿跟你学学绣活儿,以后给她往上找个好婆家。”
“嫂子说这话就见外了,我家得了里长不少帮衬,都是宗族一家,嫂子只管让春妮儿来,就只怕教的不好,耽误了孩子呢。”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春妮儿只要能学了你三成本事,我就烧高香啦。那就这么说定了,你放心,一众布匹丝线我一并送过来。”武二嫂喜滋滋的边说边往外走,走过青瑶身边笑咪咪道:“你这孩子是真有福气,赶上了这么个好婆婆。”
婆婆!O_O!
杏娘送了武二嫂回来,看青瑶还睁大眼呆楞着,着急上前拍了拍:“青娘你怎么了,青娘”
“娘,你不是我娘吗?”青瑶语速缓慢。
看她能说出整句话来,杏娘松了一口气,“你不记得了,没事,娘说给你听,你太小,就怕你听不明白。”
“娘,我能听明白。”
杏娘一边继续绣竹子,一边跟她说话。
天雷滚滚!(@_@) !
青瑶不但到了个天天吃粟米白水面条盐渍菜的穷家,还是个纯纯的拖油瓶!
心好累,累觉不爱。
杏娘还真不是她亲娘,叶秀才也不是她亲爹。她亲爹姓岳是个猎户,去年进山打猎,就再也没回来,村里找了半个月,也没办法了。岳爹和叶秀才自幼交好,叶秀才是村里叶家族长旁支的旁支,门丁稀薄,又穷,靠两亩薄田加租种里长家地过日子。谁知道祖坟冒青烟出了叶秀才这么个读书的苗子。读书可不是谁想读就读的起的,能养着一个少年完全脱产,还要束脩笔墨纸砚书本,村里等闲富户也养不起。穷人要想上学,就得是真正的天资聪颖,才有可能得到宗族的投资,倾全族之力培养出来几个有出息的苗子,期待能当官,庇佑宗族。对小族来说哪怕能出个秀才公,那也是能在县里说上话的人物了。
叶秀才家贫,即便上学不花钱,补充点营养也是不容易。叶老爹起早贪黑,只是能让叶秀才吃上几顿汤饼。多亏了岳猎户三五不时的拿来点山鸡野兔,叶秀才才算见到点荤腥。可这叶秀才早早的过了童生,却迟迟考不上秀才。叶老爹故去后,靠着一手好字抄书才得以继续读书。
这天岳小哥和叶童生结伴去县里,遇上牙婆在打骂两个姑娘。两个姑娘是府城大户人家婢女,主母交代务必卖到穷苦之地,两个姑娘自觉无望,断食两天了。牙婆虽然没花本钱,但是还着急等着事办完了回去领赏。
年轻人血气方刚出手相助,气得牙婆说:“你二人有本事就把这两个贱婢买了去!为妻做奴随你的意!何苦跟我在这里绕舌!”一句话说的两个小哥儿满脸通红,再看那姑娘,虽然不是什么绝色,但在这小小宁县却很是出挑。正赶上两人一个刚结了半年的抄书钱,一个结了酒店送野味的钱,就还真的把两个姑娘赎了下来。他二人连秀才都不是,哪里有资格使奴唤婢,到了县衙找本家衙役武二哥帮忙,换了奴籍放了良,娶来做老婆。
就是杏娘和莺歌。
“你爹和你公公虽然穷苦,我姐妹二人却不再任人打骂有了盼头。你娘在府里小郎主起的名字,叫莺歌,娘家姓胡,却不知道本名叫什么了。我进府晚,娘家姓王,叫杏果。”
“婆婆虽然开始不满意我,但是我秀活儿好,省去了相公每日辛苦抄书,第二年县试就考中了秀才。当了秀才就可免徭役赋税,就有富户拿地来投,这日子才好了些。”
“你娘……你娘嫁与岳大哥后就生了你,可惜她身子弱……又爱多思,早早的就去了。”
“去年你爹进了林子,就没出来……你本家堂叔要把你卖给人牙子,我说你我两家早有婚约,才算是以童养媳的名义出钱把你买下……”
“青娘你放心,娘会对你好的”
杏娘说完已是泪如雨下,不知何时叶秀才站在了杏娘身后,轻轻拥住她:“杏娘,你受苦了”。
叶家小儿叫叶秀,叶秀才起的名字,刚三岁非常可爱,不过平时不唤名字,都叫他叶小郎。这会儿正骑着个竹竿满院子跑,一会儿跑到她跟前乖巧的说:“阿姊,我以后不让你给我摘杏吃了,你说话好不好?”
青瑶摸了摸他的头,微笑说:“好。”
既来之则安之吧。暮春,鸟鸣啾啾。
杏娘也正坐在院子里绣花,半人高的秀架,正秀着一副竹报平安。听闻她说话了,惊喜的抬起头,笑的温柔又美丽。
碰!碰!碰!
“秀才娘子在家吗?”
杏娘赶紧放下针线迎上去:“是武二嫂子啊,快进来。”
“听说青娘醒了,拿十几个鸡子给孩子补补身子。”武二嫂年纪不小了,洁净爽利。看见杏娘的绣品,不住的赞到:“哎呀,你说你这手艺可是真好,十里八乡谁见过这个!真不愧是府城来的!”
二人坐在当院。
杏娘笑笑:“不过是小时候学过几天,能帮衬家里点嚼用。武二嫂家三郎不是要去县里书院读书了么?可还顺当?”
“顺当顺当,夫子很是喜欢我家三郎,真是祖宗保佑,这几天正准备学服。”武二嫂眉开眼笑,扭头看了一眼青娘道,“如今你也是旺夫旺家当了秀才娘子,原不该来说这个,不过咱姐俩亲香,我家你大侄女也十岁了,再过两年该相婆家了,你武二哥在县里做上了衙役班头,我想让春妮儿跟你学学绣活儿,以后给她往上找个好婆家。”
“嫂子说这话就见外了,我家得了里长不少帮衬,都是宗族一家,嫂子只管让春妮儿来,就只怕教的不好,耽误了孩子呢。”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春妮儿只要能学了你三成本事,我就烧高香啦。那就这么说定了,你放心,一众布匹丝线我一并送过来。”武二嫂喜滋滋的边说边往外走,走过青瑶身边笑咪咪道:“你这孩子是真有福气,赶上了这么个好婆婆。”
婆婆!O_O!
杏娘送了武二嫂回来,看青瑶还睁大眼呆楞着,着急上前拍了拍:“青娘你怎么了,青娘”
“娘,你不是我娘吗?”青瑶语速缓慢。
看她能说出整句话来,杏娘松了一口气,“你不记得了,没事,娘说给你听,你太小,就怕你听不明白。”
“娘,我能听明白。”
杏娘一边继续绣竹子,一边跟她说话。
天雷滚滚!(@_@) !
青瑶不但到了个天天吃粟米白水面条盐渍菜的穷家,还是个纯纯的拖油瓶!
心好累,累觉不爱。
杏娘还真不是她亲娘,叶秀才也不是她亲爹。她亲爹姓岳是个猎户,去年进山打猎,就再也没回来,村里找了半个月,也没办法了。岳爹和叶秀才自幼交好,叶秀才是村里叶家族长旁支的旁支,门丁稀薄,又穷,靠两亩薄田加租种里长家地过日子。谁知道祖坟冒青烟出了叶秀才这么个读书的苗子。读书可不是谁想读就读的起的,能养着一个少年完全脱产,还要束脩笔墨纸砚书本,村里等闲富户也养不起。穷人要想上学,就得是真正的天资聪颖,才有可能得到宗族的投资,倾全族之力培养出来几个有出息的苗子,期待能当官,庇佑宗族。对小族来说哪怕能出个秀才公,那也是能在县里说上话的人物了。
叶秀才家贫,即便上学不花钱,补充点营养也是不容易。叶老爹起早贪黑,只是能让叶秀才吃上几顿汤饼。多亏了岳猎户三五不时的拿来点山鸡野兔,叶秀才才算见到点荤腥。可这叶秀才早早的过了童生,却迟迟考不上秀才。叶老爹故去后,靠着一手好字抄书才得以继续读书。
这天岳小哥和叶童生结伴去县里,遇上牙婆在打骂两个姑娘。两个姑娘是府城大户人家婢女,主母交代务必卖到穷苦之地,两个姑娘自觉无望,断食两天了。牙婆虽然没花本钱,但是还着急等着事办完了回去领赏。
年轻人血气方刚出手相助,气得牙婆说:“你二人有本事就把这两个贱婢买了去!为妻做奴随你的意!何苦跟我在这里绕舌!”一句话说的两个小哥儿满脸通红,再看那姑娘,虽然不是什么绝色,但在这小小宁县却很是出挑。正赶上两人一个刚结了半年的抄书钱,一个结了酒店送野味的钱,就还真的把两个姑娘赎了下来。他二人连秀才都不是,哪里有资格使奴唤婢,到了县衙找本家衙役武二哥帮忙,换了奴籍放了良,娶来做老婆。
就是杏娘和莺歌。
“你爹和你公公虽然穷苦,我姐妹二人却不再任人打骂有了盼头。你娘在府里小郎主起的名字,叫莺歌,娘家姓胡,却不知道本名叫什么了。我进府晚,娘家姓王,叫杏果。”
“婆婆虽然开始不满意我,但是我秀活儿好,省去了相公每日辛苦抄书,第二年县试就考中了秀才。当了秀才就可免徭役赋税,就有富户拿地来投,这日子才好了些。”
“你娘……你娘嫁与岳大哥后就生了你,可惜她身子弱……又爱多思,早早的就去了。”
“去年你爹进了林子,就没出来……你本家堂叔要把你卖给人牙子,我说你我两家早有婚约,才算是以童养媳的名义出钱把你买下……”
“青娘你放心,娘会对你好的”
杏娘说完已是泪如雨下,不知何时叶秀才站在了杏娘身后,轻轻拥住她:“杏娘,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