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瑶听了一个不复杂的故事,抬眼看了看正光屁股拿着小木棍玩蚯蚓的“郎君”,一脸无语的抬头望天。
天上的云真像棉花糖。
好饿啊……>o<
青瑶每天都很饿,饿到能吃下一整头猪!
杏娘不敢让她吃太多,怕她几天没吃饭,吃多了撑到。再说,一个六岁的小女娘,一顿吃上一大碗汤饼加一个鸡蛋已经不少了。可青瑶还是好饿,饿到不想说话。
这个时代一天只有两餐,朝食和夕食。还没什么油水。面食已经算是改善伙食,有时候是煮豆饭,粟米菜粥。
青瑶急需吃肉,吃上点油水。
***
青瑶还是管杏娘叫娘,管叶秀才叫爹。头上好些了,就开始领着叶小郎满村里溜达。
村子不大,也就百十户。都是低矮的土房子。唯二好些的一个是村里的祠堂,一个是族长家。平日里大事小情都是族长说了算,因为里长也是族长家的。自古皇权不下县,更别说进村了。
在村里就能看见山,看起来还是挺大一片连绵不绝的山脉。杏娘说走上一个时辰就能到山脚,岳大哥家就在那边。村后头也有土坡山,植被茂盛,是村里捡柴的地方。
青瑶平日背着竹筐领着叶小郎在土坡捡柴,一开始想着能不能捉只野兔吃吃,后来就知道是想多了,顶多是能在下过雨以后捡几朵蘑菇,挖几棵野菜。村里七八岁以下的孩子基本都在这里,再大点的都要跟着爹娘下地干活了。小孩子之间也打打闹闹,青瑶是不可能参与的,只是离他们远远的抬头搜寻能不能搞到几个鸟蛋。
这天青瑶没出门,一大早的坐在叶秀才窗户底下听叶秀才读书。听了半天,能听懂的不多。叶秀才的一架子书是他的宝贝,平时手洗干净才会取书。青瑶和叶小郎都不允许进这个小小的书房。
叶秀才的主要收入是靠着秀才功名有免税额,有富户为了少交粮税会把土地挂靠在有功名的人身上,说是富户也不过是土地多一点,平日里雇上几个长工自己也下地。叶秀才每年都能收上几十石粮食。还有就是杏娘的绣品。古代刺绣打络子是女人能傍身的手艺,尤其是水平高的,说亲都是大大的加分项,轻易不会教外人。当然,真正的穷苦人家也学不起,丝线布匹绸缎金贵着呢。
平遥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用树枝在地上乱划。叶秀才听到了,走出来道:“过几日等你娘闲了,就教你做衣裳绣荷包吧,你这碰了头以后,可不像以前跟着你父亲满山跑的欢实了。”
“爹,你能教我念书吗?”
叶秀才抿嘴轻笑:“小女娘家的,念书做什么。跟你娘学好绣活儿才是正经。”
青瑶正色道:“爹,我能学会。——我还能把大郎教会。”
叶秀才刚要张嘴,青瑶又紧说道:“我跟爹打个赌吧,爹教我一句话,我若能在一炷香之内会读会写,爹就教我。”
叶秀才哑然失笑:“你以为读书这么容易的么?”
“爹试试又何妨。”
“好,就以《急就篇》首句写给你。”
叶秀才拿过青瑶手里的树枝,在沙土地上边读边写下『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然后转身回屋点上了一支香。
青瑶不动声色,在旁边描划起来,字虽难看,笔顺却对。
叶秀才喝了一口温茶,这茶叶是师长所赠,轻易舍不得拿出来喝,昨日听说了那事,顿感世事无常,这世道,及时享乐吧?
一炷香尚未燃尽,青瑶脆声说道:“爹,我可以写了。”
叶秀才不过拿她是小儿凑趣,回道:“哦?来见识一下我儿大才。”
秀才出屋,青瑶当着他的面把地上的字迹全部抹掉铺平,拿着一根粗点的树枝一笔一划写起来,边写边念: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写完,抬头平静的看他。
叶秀才脸上的微笑定格,逐渐敛去。
“可曾有什么人教过你”
“不曾”
“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不懂,只知道大概意思是记下一些奇异的人物事情给别人看”
叶秀才定定的看着她,沉吟半晌。岳大哥不识字,断不可能教她,莫非是?
“可是你母亲曾教过你?”
“以前的事我不记得了。”
叶秀才幼时便是村里最聪慧的孩子,在县里文会上也见过惊才之人,可这过目不忘的本领,仅在书中听过。且这小儿眼中沉静异常,毫无沾沾自喜的邀功之态,心性更是难得……一时思绪翻飞。
青瑶见叶秀才两眼放空,口中喃喃“怎么竟是个女郎,怎么竟是个女郎……”轻笑,不去扰他,转头去厨房帮杏娘烧火做起朝食。
等用过朝食,叶秀才把青瑶叫进书房,温声说:“你虽天资绝佳,可你只是个女郎,学这圣人之言恐怕无用啊。”
青瑶透过木窗看向远处:“这茶盘山上的树有的活上千年,有的活上百年,有的还未成才就倒了,山火不时,以后的事谁知道呢?多知道些道理总不会错的。”
叶秀才惊道:“你竟然自己就悟出了‘朝问道,夕死可以’的精髓!”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
若在盛世,此等必是兴家之子,于这乱世能大大做出一翻成就也未尝可知。只可惜,怎么竟是个女郎?怎么竟是个女郎!……
青瑶看他纠结,一锤定音:“那从明日辰时朝食前,爹爹教我半个时辰可好?或是酉时用过夕食后?”
“……辰时吧?”
青瑶满意的去找杏娘,要把叶秀才幼时用的沙板找出来,小儿初习字哪里舍得用纸笔,都是用木板框上,细纱做纸木枝为笔。
叶秀才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被这个小女娘牵着鼻子走了半日,可这心里怎么也生气不起来,若秀儿(叶小郎)也如这小女娘一般多好。转头从书匣中找出幼时启蒙的《急就篇》来。
天上的云真像棉花糖。
好饿啊……>o<
青瑶每天都很饿,饿到能吃下一整头猪!
杏娘不敢让她吃太多,怕她几天没吃饭,吃多了撑到。再说,一个六岁的小女娘,一顿吃上一大碗汤饼加一个鸡蛋已经不少了。可青瑶还是好饿,饿到不想说话。
这个时代一天只有两餐,朝食和夕食。还没什么油水。面食已经算是改善伙食,有时候是煮豆饭,粟米菜粥。
青瑶急需吃肉,吃上点油水。
***
青瑶还是管杏娘叫娘,管叶秀才叫爹。头上好些了,就开始领着叶小郎满村里溜达。
村子不大,也就百十户。都是低矮的土房子。唯二好些的一个是村里的祠堂,一个是族长家。平日里大事小情都是族长说了算,因为里长也是族长家的。自古皇权不下县,更别说进村了。
在村里就能看见山,看起来还是挺大一片连绵不绝的山脉。杏娘说走上一个时辰就能到山脚,岳大哥家就在那边。村后头也有土坡山,植被茂盛,是村里捡柴的地方。
青瑶平日背着竹筐领着叶小郎在土坡捡柴,一开始想着能不能捉只野兔吃吃,后来就知道是想多了,顶多是能在下过雨以后捡几朵蘑菇,挖几棵野菜。村里七八岁以下的孩子基本都在这里,再大点的都要跟着爹娘下地干活了。小孩子之间也打打闹闹,青瑶是不可能参与的,只是离他们远远的抬头搜寻能不能搞到几个鸟蛋。
这天青瑶没出门,一大早的坐在叶秀才窗户底下听叶秀才读书。听了半天,能听懂的不多。叶秀才的一架子书是他的宝贝,平时手洗干净才会取书。青瑶和叶小郎都不允许进这个小小的书房。
叶秀才的主要收入是靠着秀才功名有免税额,有富户为了少交粮税会把土地挂靠在有功名的人身上,说是富户也不过是土地多一点,平日里雇上几个长工自己也下地。叶秀才每年都能收上几十石粮食。还有就是杏娘的绣品。古代刺绣打络子是女人能傍身的手艺,尤其是水平高的,说亲都是大大的加分项,轻易不会教外人。当然,真正的穷苦人家也学不起,丝线布匹绸缎金贵着呢。
平遥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用树枝在地上乱划。叶秀才听到了,走出来道:“过几日等你娘闲了,就教你做衣裳绣荷包吧,你这碰了头以后,可不像以前跟着你父亲满山跑的欢实了。”
“爹,你能教我念书吗?”
叶秀才抿嘴轻笑:“小女娘家的,念书做什么。跟你娘学好绣活儿才是正经。”
青瑶正色道:“爹,我能学会。——我还能把大郎教会。”
叶秀才刚要张嘴,青瑶又紧说道:“我跟爹打个赌吧,爹教我一句话,我若能在一炷香之内会读会写,爹就教我。”
叶秀才哑然失笑:“你以为读书这么容易的么?”
“爹试试又何妨。”
“好,就以《急就篇》首句写给你。”
叶秀才拿过青瑶手里的树枝,在沙土地上边读边写下『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然后转身回屋点上了一支香。
青瑶不动声色,在旁边描划起来,字虽难看,笔顺却对。
叶秀才喝了一口温茶,这茶叶是师长所赠,轻易舍不得拿出来喝,昨日听说了那事,顿感世事无常,这世道,及时享乐吧?
一炷香尚未燃尽,青瑶脆声说道:“爹,我可以写了。”
叶秀才不过拿她是小儿凑趣,回道:“哦?来见识一下我儿大才。”
秀才出屋,青瑶当着他的面把地上的字迹全部抹掉铺平,拿着一根粗点的树枝一笔一划写起来,边写边念: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写完,抬头平静的看他。
叶秀才脸上的微笑定格,逐渐敛去。
“可曾有什么人教过你”
“不曾”
“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不懂,只知道大概意思是记下一些奇异的人物事情给别人看”
叶秀才定定的看着她,沉吟半晌。岳大哥不识字,断不可能教她,莫非是?
“可是你母亲曾教过你?”
“以前的事我不记得了。”
叶秀才幼时便是村里最聪慧的孩子,在县里文会上也见过惊才之人,可这过目不忘的本领,仅在书中听过。且这小儿眼中沉静异常,毫无沾沾自喜的邀功之态,心性更是难得……一时思绪翻飞。
青瑶见叶秀才两眼放空,口中喃喃“怎么竟是个女郎,怎么竟是个女郎……”轻笑,不去扰他,转头去厨房帮杏娘烧火做起朝食。
等用过朝食,叶秀才把青瑶叫进书房,温声说:“你虽天资绝佳,可你只是个女郎,学这圣人之言恐怕无用啊。”
青瑶透过木窗看向远处:“这茶盘山上的树有的活上千年,有的活上百年,有的还未成才就倒了,山火不时,以后的事谁知道呢?多知道些道理总不会错的。”
叶秀才惊道:“你竟然自己就悟出了‘朝问道,夕死可以’的精髓!”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
若在盛世,此等必是兴家之子,于这乱世能大大做出一翻成就也未尝可知。只可惜,怎么竟是个女郎?怎么竟是个女郎!……
青瑶看他纠结,一锤定音:“那从明日辰时朝食前,爹爹教我半个时辰可好?或是酉时用过夕食后?”
“……辰时吧?”
青瑶满意的去找杏娘,要把叶秀才幼时用的沙板找出来,小儿初习字哪里舍得用纸笔,都是用木板框上,细纱做纸木枝为笔。
叶秀才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被这个小女娘牵着鼻子走了半日,可这心里怎么也生气不起来,若秀儿(叶小郎)也如这小女娘一般多好。转头从书匣中找出幼时启蒙的《急就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