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瑞庆四年夏,京城。
今年春意去得早,热气早早就袭了来。于京中权贵本无甚太大影响,令仆役将冰窖中的冰早些取出来便是。然而刚入夏的时候,镇北军在凯旋路上竟直接举旗反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仅仅月余的光景就眼见着要奔到京城的城门口。
当家的大人们提着口气,什么贪凉怎还顾得上!各个私底下吩咐家仆赶紧收拾好全家细软,接着翘首期盼,等宫城里高坐龙椅的那位开尊口,想出个法子,给大家个安排——
那可是威名赫赫的镇北军啊!他们原先只听得镇北军在尉迟家那小子麾下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打关外的蛮夷跟赶鸭子一样。谁料这战报一点水分没掺。不仅没掺,还低估了许多!厉兵秣马的重骑一入关,那可当真是势不可挡。
京畿的守防对上能有几成胜算?他们不想赌,也不敢赌。
“公主,甘露殿传旨,陛下召见。”贴身大宫女佩兰轻手轻脚地步近床帏,低声回禀。
李夕午觉向来睡得浅,闻言即刻睁了眼,目光清明。
佩兰候了几息,似听得帐中隐隐绰绰叹一声,尚来不及辨明,便听得李夕沉静道:“起了。”
宫人们得令,井然有序地鱼贯而入。两名宫女儿手脚麻利将帐纱挽上金钩,垂眉顺目地退居两侧。紧接是端着各式用具的宫人们服侍漱口洁面后,李夕才扶着佩兰的手臂起身,娉娉婷婷坐到妆奁台前。
铜镜映出张娇柔秀美的容颜,如一副精雕细琢的工笔美人图,眉目流转间,自有光华潋滟。翊阳公主李夕素以美貌闻名,哪怕是从未见过她面的文人骚客,也为她谱下诸多诗篇。
李夕在冬春交替之际染了风寒,断断续续地咳,一直都没好。不仅没有减损她的容色,反倒令她多出了我见犹怜的韵味。
她微微垂着眼,浓密的睫毛在眼睑处落下阴影:“郎君传消息来了么。”
佩兰正替她梳着头发,手顿了顿。
李夕轻轻咳了一声,唇色更加苍白,平和道:“说罢。”
“奴婢惶恐,”佩兰放下梳篦,“驸马他……他前日便得诏进宫了。”
李夕“喔”了一声,没对自己被幽禁宫中半月,丈夫不闻不问的行为发表任何看法。或许曾经有过期盼,但日复一日的杳无音讯终究还是将其掐灭了。
李夕是经历过父皇十数年如一日的冷待的,一些幽微的人心抉择她明白得很快。
只是难免有些怅茫。
然而作为主心骨的她不能乱,李夕拍拍佩兰的手背:“既来之,则安之。”
“快些,”李夕说,“皇兄近来耐性愈发不好。”
佩兰抽抽鼻子,恢复了往日里板着脸的大宫女模样。她仔仔细细地替李夕挽好头发,望向金背凤鸟纹菱花镜中难掩病容的李夕,再次没忍住鼻子一酸,絮絮道:“奴婢发过誓会一直伴在公主身边的……”
“好了好了,”李夕失笑,“让人把衣裳拿来罢。”
在宫人捧来的衣裳中,她随意指了件款式颜色淡雅的。
御前大太监李进宝亲自候在殿外,见到李夕素净的装扮,妆后才勉强看出几分血色的芙蓉面,笑容不变迎上前:“公主。”
李夕颔首:“李公公。”
李公公虾腰道:“陛下体谅公主身体欠安,已备好步辇,公主请。”
待李夕坐稳,李公公挥了一下拂尘,笑面当即散了去,扬声吩咐抬辇的宫人:“起——”
因着是李公公来接人,看守鸾鸣殿的禁军们不敢多加阻拦便放行了。
“谢大人那边嘱托过末将,”为首的武将刻意压低,多叮嘱了句,“公主的安危……”
李公公嗳了一声打断他:“刘统领说的什么话!公主金枝玉叶,又是陛下亲自召见,皇宫里谁敢造次?”
武将抱拳,赶忙道不敢,回退列队。
佩兰和李夕距离他们远,只听到李公公尖利的嗓音。佩兰道:“先前和他说话可是闹得没面。”
李夕倦怠地闭目摇头,示意佩兰莫要多嘴。
金丝在绸伞上交织出精细的纹案,于午后耀目的光下遮出一片阴凉。李夕支着手臂,目光悠悠经由朱红宫墙和剔透的琉璃瓦,望向湛蓝无垠的天空。
宫人们抬得很谨慎,很小心,步辇上的坐感十分妥当。不论皇城外的京城权贵们有多惴惴不安,乃至更远地域的黎民百姓们在战乱中如何流离失所、哀痛嚎哭,象征着最高权力中心的皇宫一直是安静肃穆的,它的凛然不可侵将会维持到这个王朝生命中止的最后一刻。
甘露殿的飞檐翘角逐渐映入眼帘,李夕敛眸,遮住其中沉沉郁色。
*
瑞庆帝年近而立,皇家人各个都有副好样貌,他也不例外,是个俊秀挺拔的郎君。他是先帝嫡长子,母亲谢太后出自名门谢氏,自出生起在先帝眼中就与旁的兄弟不同。李夕记忆里的这位大兄一直习惯性微扬着下颌,有种不必多言的骄矜在。
现如今哪怕颓势已现,狂澜难挽,他仍撑着这副做派。虽是皇帝应有的体面,但在知晓内情的人,譬如李夕看来,倒显得如同纸老虎外强中干般的滑稽了。
半月前,李夕应诏入宫,瑞庆帝把她好好地养着,却不允许她离开。她像只被豢养的漂亮鸟儿,一枚恍若举足轻重的珍贵筹码,等待着出手换取最大利益的那一刻。
她已嫁过人,作为兄长的瑞庆帝想做什么?她是谢氏的宗妇,作为丈夫的谢瑾又想做什么?
过去的半月里,瑞庆帝也曾宣她来说过话。李夕正是女郎最风华正茂的年纪,皇帝盯着妹妹娇丽的侧颜,冷不丁道:“翊阳,你悔过吗?”
李夕稳稳当当拜服:“臣妹不知皇兄何意。”
“哈哈,”皇帝笑,“先帝将你指给尉迟玄,想必是对尉迟氏的不臣之心有所察觉。当年你费尽心机嫁予谢瑾时,可预料到会有今天?”
李夕柔顺地垂首,抿唇不答。
皇帝慢条斯理道:“你是李氏的公主,天家给了你尊荣和体面,你要记住。”
今日的瑞庆帝相较李夕上次见他更加憔悴了,支着手臂斜靠在龙椅上,一双眼瞳亮着,直勾勾地自上而下俯视李夕。
侍奉的宫人们皆屏退在外,偌大的宫殿内空余天家兄妹二人。
李夕跪拜行大礼。皇帝没开口让她起身,李夕只得伏着听。
地砖上绽开的莲纹精细生动,触感冰凉。
“翊阳,”皇帝声音沙哑,像某种在角落盘起吐嘶的动物,“你来了。”
“大抵不出三日,尉迟玄便会攻到京城门下。”皇帝不等李夕答话,自顾自道,“在此之前,朕总得给天下人交代。”
语毕,他仿佛才意识到自己未让李夕平身。随意补上后,李夕规规矩矩地再谢拜。他见李夕落座时一副病体柔弱的模样,语气和缓了些。
翊阳出降谢氏后,一直为他筹谋,功劳和苦劳都有。况且他接下来要说的话……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得安抚着翊阳的情绪。
“九娘,”他斟酌着语句,“朕决定封尉迟玄为镇北王,赐他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
“陛下圣明。”李夕从善如流奉承。
青丝拢在她瘦削的肩头,肌肤细腻似甜白釉,睫羽微微颤动时,有种令人忍不住屏息的、易碎的美丽。
“此外还有黄金万两,良田美婢等,以及……”
李夕想瑞庆帝自小眼高于顶,至少得要些颜面。
“以及你。”瑞庆帝说出了口。
皇帝总归是可以理直气壮的,他飞速道:“朕派人私下去刺探过——”
“尉迟玄想要你。”
瑞庆帝站起身,一步步往阶下来,踱向李夕:“九娘,你听懂了吗。”
他毕竟是个成年郎君,身量的阴影轻易将李夕盖住了,是很有威压的。
寂静中,李夕缓缓抬头,生平头次不顾礼节,大不敬地直视天颜。似是觉得荒谬,她笑出了声:“陛下,妾已经嫁人了。”
“你是李氏公主,”瑞庆帝沉声道,“大难当前,不可因私欲胡闹。”
李夕笑得更恳切,眉眼弯弯,明眸善睐。
“谢瑾呢?”她问,声音反而很镇定。
瑞庆帝仿佛等她这句问话等了很久了。他召李进宝进殿,后者将一纸放妻书与一白玉酒壶并杯奉置李夕身前案上。
瑞庆帝道:“子修托朕把这些给你。”
李夕安静垂眸,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那纸放妻书。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她喃喃,柔软指腹拂过那风骨巍然的字迹。
“谢家嫡长的郎君,卖妻求荣……他也硬得下心肠,不怕世人耻笑。我倒是看错他了。”
见她未有刨根究底的意思,瑞庆帝暗自松了口气。
面上依旧疾言厉色:“九娘,当初你为尉迟玄陈情,他大抵是铭记于心,倒也算福祸相依。你去后,切记柔顺,想法子……”
李夕没有细听瑞庆帝道貌岸然的嘱托,自顾自拿起玉壶斟酒。
这是谢瑾最爱的一套酒具,壶中则为她最喜爱的桂花酿。谢瑾有心,记得新婚夜的约定。
饮完一杯,也算缘分尽。
此后的路,她继续独身行。
李夕思量,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初她如何从深宫角落里的不受宠公主走到现在,未来——
稠酒入喉,甘甜过后倏然是腹中剧痛!
李夕猝不及防地睁大眼,入目所及天旋地转,一口锈腥自唇角蜿蜒滴落。
“翊阳?!”瑞庆帝戛然失声,目眦欲裂。
他接住李夕,发觉她是那样的瘦,素裙下支棱着硌手的病骨。生气散逸,血色褪去,像一朵迅速凋零的花。
曾有人为她作翊阳赋,脍炙人口引得京城纸贵。谁会想到倾城绝代的美人末路竟是如此这般!
“太医令呢?!给朕滚过来!”
想到尉迟玄的雷霆之怒,那双煌煌冰冷、异于常人的黄金瞳,瑞庆帝仿佛见到了自己身首异处之时!
失去所有意识前,李夕仍感到如梦似幻。
酒中有毒。瑞庆帝不会杀她,那会是谁?谢瑾?亦或是藏于幕后的他人?
她朦胧听得瑞庆帝惊慌失态的破口大骂,众宫人的叩首求饶,佩兰的哭喊声……还有,还有……
这一生身若浮萍,总是仰赖他人鼻息,又结束得太过匆忙。
她好不甘心。
今年春意去得早,热气早早就袭了来。于京中权贵本无甚太大影响,令仆役将冰窖中的冰早些取出来便是。然而刚入夏的时候,镇北军在凯旋路上竟直接举旗反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仅仅月余的光景就眼见着要奔到京城的城门口。
当家的大人们提着口气,什么贪凉怎还顾得上!各个私底下吩咐家仆赶紧收拾好全家细软,接着翘首期盼,等宫城里高坐龙椅的那位开尊口,想出个法子,给大家个安排——
那可是威名赫赫的镇北军啊!他们原先只听得镇北军在尉迟家那小子麾下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打关外的蛮夷跟赶鸭子一样。谁料这战报一点水分没掺。不仅没掺,还低估了许多!厉兵秣马的重骑一入关,那可当真是势不可挡。
京畿的守防对上能有几成胜算?他们不想赌,也不敢赌。
“公主,甘露殿传旨,陛下召见。”贴身大宫女佩兰轻手轻脚地步近床帏,低声回禀。
李夕午觉向来睡得浅,闻言即刻睁了眼,目光清明。
佩兰候了几息,似听得帐中隐隐绰绰叹一声,尚来不及辨明,便听得李夕沉静道:“起了。”
宫人们得令,井然有序地鱼贯而入。两名宫女儿手脚麻利将帐纱挽上金钩,垂眉顺目地退居两侧。紧接是端着各式用具的宫人们服侍漱口洁面后,李夕才扶着佩兰的手臂起身,娉娉婷婷坐到妆奁台前。
铜镜映出张娇柔秀美的容颜,如一副精雕细琢的工笔美人图,眉目流转间,自有光华潋滟。翊阳公主李夕素以美貌闻名,哪怕是从未见过她面的文人骚客,也为她谱下诸多诗篇。
李夕在冬春交替之际染了风寒,断断续续地咳,一直都没好。不仅没有减损她的容色,反倒令她多出了我见犹怜的韵味。
她微微垂着眼,浓密的睫毛在眼睑处落下阴影:“郎君传消息来了么。”
佩兰正替她梳着头发,手顿了顿。
李夕轻轻咳了一声,唇色更加苍白,平和道:“说罢。”
“奴婢惶恐,”佩兰放下梳篦,“驸马他……他前日便得诏进宫了。”
李夕“喔”了一声,没对自己被幽禁宫中半月,丈夫不闻不问的行为发表任何看法。或许曾经有过期盼,但日复一日的杳无音讯终究还是将其掐灭了。
李夕是经历过父皇十数年如一日的冷待的,一些幽微的人心抉择她明白得很快。
只是难免有些怅茫。
然而作为主心骨的她不能乱,李夕拍拍佩兰的手背:“既来之,则安之。”
“快些,”李夕说,“皇兄近来耐性愈发不好。”
佩兰抽抽鼻子,恢复了往日里板着脸的大宫女模样。她仔仔细细地替李夕挽好头发,望向金背凤鸟纹菱花镜中难掩病容的李夕,再次没忍住鼻子一酸,絮絮道:“奴婢发过誓会一直伴在公主身边的……”
“好了好了,”李夕失笑,“让人把衣裳拿来罢。”
在宫人捧来的衣裳中,她随意指了件款式颜色淡雅的。
御前大太监李进宝亲自候在殿外,见到李夕素净的装扮,妆后才勉强看出几分血色的芙蓉面,笑容不变迎上前:“公主。”
李夕颔首:“李公公。”
李公公虾腰道:“陛下体谅公主身体欠安,已备好步辇,公主请。”
待李夕坐稳,李公公挥了一下拂尘,笑面当即散了去,扬声吩咐抬辇的宫人:“起——”
因着是李公公来接人,看守鸾鸣殿的禁军们不敢多加阻拦便放行了。
“谢大人那边嘱托过末将,”为首的武将刻意压低,多叮嘱了句,“公主的安危……”
李公公嗳了一声打断他:“刘统领说的什么话!公主金枝玉叶,又是陛下亲自召见,皇宫里谁敢造次?”
武将抱拳,赶忙道不敢,回退列队。
佩兰和李夕距离他们远,只听到李公公尖利的嗓音。佩兰道:“先前和他说话可是闹得没面。”
李夕倦怠地闭目摇头,示意佩兰莫要多嘴。
金丝在绸伞上交织出精细的纹案,于午后耀目的光下遮出一片阴凉。李夕支着手臂,目光悠悠经由朱红宫墙和剔透的琉璃瓦,望向湛蓝无垠的天空。
宫人们抬得很谨慎,很小心,步辇上的坐感十分妥当。不论皇城外的京城权贵们有多惴惴不安,乃至更远地域的黎民百姓们在战乱中如何流离失所、哀痛嚎哭,象征着最高权力中心的皇宫一直是安静肃穆的,它的凛然不可侵将会维持到这个王朝生命中止的最后一刻。
甘露殿的飞檐翘角逐渐映入眼帘,李夕敛眸,遮住其中沉沉郁色。
*
瑞庆帝年近而立,皇家人各个都有副好样貌,他也不例外,是个俊秀挺拔的郎君。他是先帝嫡长子,母亲谢太后出自名门谢氏,自出生起在先帝眼中就与旁的兄弟不同。李夕记忆里的这位大兄一直习惯性微扬着下颌,有种不必多言的骄矜在。
现如今哪怕颓势已现,狂澜难挽,他仍撑着这副做派。虽是皇帝应有的体面,但在知晓内情的人,譬如李夕看来,倒显得如同纸老虎外强中干般的滑稽了。
半月前,李夕应诏入宫,瑞庆帝把她好好地养着,却不允许她离开。她像只被豢养的漂亮鸟儿,一枚恍若举足轻重的珍贵筹码,等待着出手换取最大利益的那一刻。
她已嫁过人,作为兄长的瑞庆帝想做什么?她是谢氏的宗妇,作为丈夫的谢瑾又想做什么?
过去的半月里,瑞庆帝也曾宣她来说过话。李夕正是女郎最风华正茂的年纪,皇帝盯着妹妹娇丽的侧颜,冷不丁道:“翊阳,你悔过吗?”
李夕稳稳当当拜服:“臣妹不知皇兄何意。”
“哈哈,”皇帝笑,“先帝将你指给尉迟玄,想必是对尉迟氏的不臣之心有所察觉。当年你费尽心机嫁予谢瑾时,可预料到会有今天?”
李夕柔顺地垂首,抿唇不答。
皇帝慢条斯理道:“你是李氏的公主,天家给了你尊荣和体面,你要记住。”
今日的瑞庆帝相较李夕上次见他更加憔悴了,支着手臂斜靠在龙椅上,一双眼瞳亮着,直勾勾地自上而下俯视李夕。
侍奉的宫人们皆屏退在外,偌大的宫殿内空余天家兄妹二人。
李夕跪拜行大礼。皇帝没开口让她起身,李夕只得伏着听。
地砖上绽开的莲纹精细生动,触感冰凉。
“翊阳,”皇帝声音沙哑,像某种在角落盘起吐嘶的动物,“你来了。”
“大抵不出三日,尉迟玄便会攻到京城门下。”皇帝不等李夕答话,自顾自道,“在此之前,朕总得给天下人交代。”
语毕,他仿佛才意识到自己未让李夕平身。随意补上后,李夕规规矩矩地再谢拜。他见李夕落座时一副病体柔弱的模样,语气和缓了些。
翊阳出降谢氏后,一直为他筹谋,功劳和苦劳都有。况且他接下来要说的话……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得安抚着翊阳的情绪。
“九娘,”他斟酌着语句,“朕决定封尉迟玄为镇北王,赐他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
“陛下圣明。”李夕从善如流奉承。
青丝拢在她瘦削的肩头,肌肤细腻似甜白釉,睫羽微微颤动时,有种令人忍不住屏息的、易碎的美丽。
“此外还有黄金万两,良田美婢等,以及……”
李夕想瑞庆帝自小眼高于顶,至少得要些颜面。
“以及你。”瑞庆帝说出了口。
皇帝总归是可以理直气壮的,他飞速道:“朕派人私下去刺探过——”
“尉迟玄想要你。”
瑞庆帝站起身,一步步往阶下来,踱向李夕:“九娘,你听懂了吗。”
他毕竟是个成年郎君,身量的阴影轻易将李夕盖住了,是很有威压的。
寂静中,李夕缓缓抬头,生平头次不顾礼节,大不敬地直视天颜。似是觉得荒谬,她笑出了声:“陛下,妾已经嫁人了。”
“你是李氏公主,”瑞庆帝沉声道,“大难当前,不可因私欲胡闹。”
李夕笑得更恳切,眉眼弯弯,明眸善睐。
“谢瑾呢?”她问,声音反而很镇定。
瑞庆帝仿佛等她这句问话等了很久了。他召李进宝进殿,后者将一纸放妻书与一白玉酒壶并杯奉置李夕身前案上。
瑞庆帝道:“子修托朕把这些给你。”
李夕安静垂眸,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那纸放妻书。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她喃喃,柔软指腹拂过那风骨巍然的字迹。
“谢家嫡长的郎君,卖妻求荣……他也硬得下心肠,不怕世人耻笑。我倒是看错他了。”
见她未有刨根究底的意思,瑞庆帝暗自松了口气。
面上依旧疾言厉色:“九娘,当初你为尉迟玄陈情,他大抵是铭记于心,倒也算福祸相依。你去后,切记柔顺,想法子……”
李夕没有细听瑞庆帝道貌岸然的嘱托,自顾自拿起玉壶斟酒。
这是谢瑾最爱的一套酒具,壶中则为她最喜爱的桂花酿。谢瑾有心,记得新婚夜的约定。
饮完一杯,也算缘分尽。
此后的路,她继续独身行。
李夕思量,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初她如何从深宫角落里的不受宠公主走到现在,未来——
稠酒入喉,甘甜过后倏然是腹中剧痛!
李夕猝不及防地睁大眼,入目所及天旋地转,一口锈腥自唇角蜿蜒滴落。
“翊阳?!”瑞庆帝戛然失声,目眦欲裂。
他接住李夕,发觉她是那样的瘦,素裙下支棱着硌手的病骨。生气散逸,血色褪去,像一朵迅速凋零的花。
曾有人为她作翊阳赋,脍炙人口引得京城纸贵。谁会想到倾城绝代的美人末路竟是如此这般!
“太医令呢?!给朕滚过来!”
想到尉迟玄的雷霆之怒,那双煌煌冰冷、异于常人的黄金瞳,瑞庆帝仿佛见到了自己身首异处之时!
失去所有意识前,李夕仍感到如梦似幻。
酒中有毒。瑞庆帝不会杀她,那会是谁?谢瑾?亦或是藏于幕后的他人?
她朦胧听得瑞庆帝惊慌失态的破口大骂,众宫人的叩首求饶,佩兰的哭喊声……还有,还有……
这一生身若浮萍,总是仰赖他人鼻息,又结束得太过匆忙。
她好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