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洝,港口。
码头边的清晨永远是喧闹的,急躁的。船只靠岸离岸,货物来回挪移。长工早已干腻了活儿,却还是要光着油亮的膀子日日上工,以求生路。
来者是谁,去者是谁,船承何物,这对盼望收工,盼望安逸的几百位工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
他们只知道半月前开始,在此停靠的船只就越发多了起来,工作量也直线增加。
这里已是整个北方最大的港口。
此刻,伴随着轰鸣的汽笛声,一辆豪华的白色双层客轮缓缓驶来,庞然大物般的甲板上站着几个倚栏眺望的人。仰视过去,总有种他们远在天上的错觉。
船是从东边来的。因此在靠了岸,搭好渡板后,下来的人八成是东方面孔。也有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戴着样式夸张的帽子,动不动发出几个怪声怪调的语气词。
一对洋人夫妇走了下来。面对异国风光没有惊讶的神态,而是带着微笑交谈了几句。
他们身后原本跟着一个小男孩,金发,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戴一顶白色宽沿礼帽。他在上岸的接口前停下,浅蓝色的眼睛盯着那块随海浪微微摇摆的长条木头。
他的眼睛也像是一片闪烁着星光的海。
“来吧,海兹!别怕!”同样金发的女人回头,灿烂地笑着鼓励他。
被称为海兹的男孩点点头,试探着,把穿黑色皮靴的脚放到木板上,确认踩实后才放心地走过来。
女人热情地抱住他,称赞着“我的天使”。男孩便露出一个很浅的笑容。
一旁,有码头工人叫住他们身旁那位高大的外国男人,因为语言不通,只能边说边比划着。男人艰难理解后对女人示意了一个方向。女人点点头,微微俯下身对男孩说:“我们去取行李,你先留在这里,可以吗?”
海兹点点头,有些不熟练但努力字正腔圆地答道:“可以。我说这里的话。”
“好,我们马上就回来。”
女人转头离开。昂扬的步子踏在地上,走路带风,留下一个窈窕的背影。
“诶!”
远处的一个女孩快跑两步,凑了上来。
圆眼睛,皮肤是小麦色的。一身绿衣服,散着头发,样子一点也不羞怯。和他之前在船上接触的那些总垂着头的东方女孩不太像。
“你是洋人吧。”她看着海兹的蓝眼睛了然说道。声音中气十足。
“是。”海兹点点头,前额的金色发丝跟着摆动。
“还会说这儿的话啊!那就方便了。”少女笑嘻嘻地从身后掏出一个烧得像碳的东西,手掌大小,粗糙又怪异。
她把那个四不像递到海兹面前,发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他用干净的手指在边缘处摸了摸,只觉得粗糙干涩,对她摇摇头。女孩有些着急:“瓷器,瓷器你不知道吗?很有名的。艺术品!”
海兹露出了抱歉的苦笑,嘴唇抿成一条线,面颊微微皱起。
“知道。但是。”
少女松了口气:“知道就好!大老远来一趟,不想带个纪念品什么的回去吗?就算你十文钱啦。”
算……是什么意思?
但是听到十文钱,他大概明白女孩想把这东西卖给他。对着她期待的目光,海兹摸了摸口袋,里面只有五枚钱,一枚手帕和一只金怀表。
他直接把五枚闪闪发光的银币都掏出来,放在展开的手上。少女瞬间眼睛发直,差点惊掉了下巴。
“你你,你这是银元啊。”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她有些说不出话来,“我说的是那种铜钱,你没有吗?”
海兹摇摇头。手却没有收回。
五枚银元还在艳阳下闪着光。
“你真的想要吗?我也不是说……非要你买。”
对着他神色认真的蓝色瞳孔,少女反而有些良心发现。她支支吾吾地解释着,再看上几眼手中有如黑炭,不成形状的“瓷器”,更是声音渐小,越说越没底气。
海兹点头:“我想要。”
得见曙光般充满希望的目光瞬间投到他身上。少女盯着五枚银元,试探着说道:“那我拿一个?”
“嗯。”他点头。
把“艺术品”完好交付后,她便用手指轻轻捏起一枚银元。先是小心翼翼地揣起来,没过多久却又不惴惴不安地拿出来,攥在手里。
少年却拉过她的手,把剩下四枚银元也放到她手里。
“谢谢。”
背靠大海和船只,拿着奇怪的不明物体,他竟在认真地道谢。
他个子不算很高,只比她略高些。一身白衬衫,柔软干净。白皙得不健康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吧,笑袋却很重,缀在眼睛下面。
真要认真地看他,她却忽然有些害羞起来,更不知要说些什么。于是匆匆辞别道:“那个,谢也应该是我谢你啦!回见啊!”
说罢她便一路跑着离开了。过程中一共躲开了四个抬箱子的工人和一群乱跑的小孩子。跑得很快,还很灵敏。让他想起了草丛里的兔子,总一倏忽就不见了。
“海兹,这是什么?”金发女人的确很快就回来了,一切顺利使她更加意气风发。她从远处便望见海兹一直看着离岸的方向,垂下的左手上多了个奇怪的东西。
海兹思考了下,磕绊答道:“她说艺术品。不像。”
女人有些哭笑不得:“看来我的宝贝是遇到骗子了。”
她把海兹搂到怀里,面上却没有失落的情绪,而是一种爱怜。
-
四条巷,叶家后门。
“叶之复!”
“叶之复——”
叶菱攥着银币,头发披散着如脱缰野马般冲进自己家。不知道的,怕会以为她是哪里来的强盗。整条街都听得到她嘹亮的声音:“叶之复!我回来啦!”
叶菱在院中溜了一圈,终于在后院窗户下找到叶之复。
他头发不长不短,人很瘦。一双眼睛细长,平时恹恹的,里面却尽是精光。正躺在摇椅上摆出一副瘫痪的样子,有气无力地招呼着:“哟,小疯子回来啦?”
“你才疯呢。”叶菱鼓起嘴,不满道,“大中午的,你怎么还在这儿歇起来了,爹也不管你?”
叶之复抿着嘴摇摇头:“他让我罚站。”
“你就这样罚站?”
“横着罚站,当然也是罚站。”
“你又惹出祸了吧。”
“没有,”叶之复挑起眉,信誓旦旦,“我就只是靠做生意挣了些钱而已。”
叶菱没再反驳下去,而是眼睛一亮,说道:“你看,这是什么!”
她的手心里放着一枚银币。许是之前攥得太紧,有了清洁的效果,现在便更是闪亮了。
叶之复见了它,便从摇椅上跳起来,吞了下口水,迟疑道:“你……”
“嗯?”
“真拦路抢劫去了?”
“啧!会不会说话啊,我也可以做生意嘛!”叶菱微微扬起下巴,“说得好像就你能挣钱似的。我把之前咱们去烧窑时候做的瓷器卖出去了!”
“我天!就那块炭?都在家里摆了三年了。”叶之复盯着银币喃喃道,“今天这是撞上了哪里来的瞎子,还这么有钱。我也沾沾光去。”
叶菱张开的的手瞬间合上。
“是个买纪念品的洋人,会说这儿的话。眼睛可蓝了,才不是什么瞎子。”
“蓝眼睛都是染色的,你不知道吗?”叶之复煞有介事,“都是用厂里产的蓝染料,染完了人就看不见了。真可怜。”
“切,你骗谁呢?”叶菱一脸不屑,“我又不是没见过洋人。”
她今年十五。而叶之复长她两岁,已经十七了。之前小时就仗着几岁的差距和她胡编乱造,净叫她在外面丢人。
自己是绝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了。
叶菱把银币抛起又接住:“总之,你今天学了什么,还是温习了什么。通通教给我。这一块银元够你教我很久了吧?”
“唉,妹妹有钱就变心啊……”叶之复故作悲伤。
“之复!你反省得怎么样了?”
一个高大的人影从院中走了出来,见他没有罚站,如此喝道。
他语气严肃,威慑力十足。但也许是从小到大听惯了,叶之复散漫地拖长声音道:“下次不会了——”
“你这孩子。”叶屹承果然没有生气,只是摇了摇头。他瞥见叶菱右手一直握着什么似的,心觉奇怪:“菱儿,你手里是?”
“这个。”
叶菱大大方方打开手,笑容里有几分邀功的意味。
父亲却皱起眉担忧:“这银元是怎么来的?谁给你的?姑娘家可不能随意收人家的东西!”
叶之复嘴欠插话:“她拦路抢来的呗。”
叶菱干脆装作没听到,直接解释:“是我卖了瓷碗挣的!就是之前咱们一起回乡下,我俩在邻居家的窑里烧的那个。”
瓷碗?
想起那个瓷碗可怜的丑样子,叶屹承更加担忧:“既知道你哥哥成天鬼话连篇不对,你便不能也学他来蒙我啊!”
叶之复抿起嘴跟着点头,投来一个“我很忧心”的眼神。丝毫不在意自己身上“鬼话连篇”的评语。
“唉,我说的都是真的啊。”叶菱无奈。如果那个洋人也在,倒可以让他也来帮自己说句话。毕竟他也会说话……
“想什么呢?”叶之复拍她的脑袋,“参悟哪本秘籍了啊?”
叶菱如梦初醒,凑近叶之复耳边小声道:“对了,你说好教我的东西,可还是要教我啊!”
“行行行,先吃饭行吗?这位武学天才。”叶之复语气敷衍,“武林高手不吃饭也是会饿的。”
“只有你饿。”
嘴上这样说,其实叶菱奔波半天,也是又饥又累。二人便乖乖跟在叶屹承身后,一齐吃饭去了。没几步的道上,叶屹承还不断提醒她,如果银元是人家给的,定要快些归还。叶菱已有些懒于辩解,只点头称是。
唉,可是真的是卖出去了啊。
她心烦地甩甩头,头发便又有些毛躁起来。
正是此时,学徒叶乔当当当几步跑过来,他才十二岁,头发短得像刺猬,个子只到成年人的腰部,稳了稳身子才站定,大声喊道: “师父!外面有人踢馆!”
“踢馆?来的是谁?”
“是个二十来岁,黑脸的青年人,后面跟着的是个矮胖子!徒儿都没见过!”
“不认识……那便不是镇上其他武馆的人,还说是来踢馆的,便告诉他们今日——”
“今日有空。”叶之复懒洋洋答道。
“是,师哥!”叶乔原本就想看比武的热闹,一溜烟拔腿跑走了。
“今日有空?今日年长的弟子一个不在,怎么应战?再者依照规矩,要踢馆总也不该是想来便来的,要提前三日呈上拜帖才是。”叶屹承忧心忡忡,“最有功夫的大弟子李江如今不在,何人可以应战?”
叶之复仰仰头:“我啊。”
叶屹承气得跺脚:“你……你平时不用心练武,如今要和人家比试,当真以为自己能赢?”
叶之复只揽过叶菱,笑嘻嘻道:“小疯子,走!打架去了!”
码头边的清晨永远是喧闹的,急躁的。船只靠岸离岸,货物来回挪移。长工早已干腻了活儿,却还是要光着油亮的膀子日日上工,以求生路。
来者是谁,去者是谁,船承何物,这对盼望收工,盼望安逸的几百位工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
他们只知道半月前开始,在此停靠的船只就越发多了起来,工作量也直线增加。
这里已是整个北方最大的港口。
此刻,伴随着轰鸣的汽笛声,一辆豪华的白色双层客轮缓缓驶来,庞然大物般的甲板上站着几个倚栏眺望的人。仰视过去,总有种他们远在天上的错觉。
船是从东边来的。因此在靠了岸,搭好渡板后,下来的人八成是东方面孔。也有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戴着样式夸张的帽子,动不动发出几个怪声怪调的语气词。
一对洋人夫妇走了下来。面对异国风光没有惊讶的神态,而是带着微笑交谈了几句。
他们身后原本跟着一个小男孩,金发,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戴一顶白色宽沿礼帽。他在上岸的接口前停下,浅蓝色的眼睛盯着那块随海浪微微摇摆的长条木头。
他的眼睛也像是一片闪烁着星光的海。
“来吧,海兹!别怕!”同样金发的女人回头,灿烂地笑着鼓励他。
被称为海兹的男孩点点头,试探着,把穿黑色皮靴的脚放到木板上,确认踩实后才放心地走过来。
女人热情地抱住他,称赞着“我的天使”。男孩便露出一个很浅的笑容。
一旁,有码头工人叫住他们身旁那位高大的外国男人,因为语言不通,只能边说边比划着。男人艰难理解后对女人示意了一个方向。女人点点头,微微俯下身对男孩说:“我们去取行李,你先留在这里,可以吗?”
海兹点点头,有些不熟练但努力字正腔圆地答道:“可以。我说这里的话。”
“好,我们马上就回来。”
女人转头离开。昂扬的步子踏在地上,走路带风,留下一个窈窕的背影。
“诶!”
远处的一个女孩快跑两步,凑了上来。
圆眼睛,皮肤是小麦色的。一身绿衣服,散着头发,样子一点也不羞怯。和他之前在船上接触的那些总垂着头的东方女孩不太像。
“你是洋人吧。”她看着海兹的蓝眼睛了然说道。声音中气十足。
“是。”海兹点点头,前额的金色发丝跟着摆动。
“还会说这儿的话啊!那就方便了。”少女笑嘻嘻地从身后掏出一个烧得像碳的东西,手掌大小,粗糙又怪异。
她把那个四不像递到海兹面前,发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他用干净的手指在边缘处摸了摸,只觉得粗糙干涩,对她摇摇头。女孩有些着急:“瓷器,瓷器你不知道吗?很有名的。艺术品!”
海兹露出了抱歉的苦笑,嘴唇抿成一条线,面颊微微皱起。
“知道。但是。”
少女松了口气:“知道就好!大老远来一趟,不想带个纪念品什么的回去吗?就算你十文钱啦。”
算……是什么意思?
但是听到十文钱,他大概明白女孩想把这东西卖给他。对着她期待的目光,海兹摸了摸口袋,里面只有五枚钱,一枚手帕和一只金怀表。
他直接把五枚闪闪发光的银币都掏出来,放在展开的手上。少女瞬间眼睛发直,差点惊掉了下巴。
“你你,你这是银元啊。”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她有些说不出话来,“我说的是那种铜钱,你没有吗?”
海兹摇摇头。手却没有收回。
五枚银元还在艳阳下闪着光。
“你真的想要吗?我也不是说……非要你买。”
对着他神色认真的蓝色瞳孔,少女反而有些良心发现。她支支吾吾地解释着,再看上几眼手中有如黑炭,不成形状的“瓷器”,更是声音渐小,越说越没底气。
海兹点头:“我想要。”
得见曙光般充满希望的目光瞬间投到他身上。少女盯着五枚银元,试探着说道:“那我拿一个?”
“嗯。”他点头。
把“艺术品”完好交付后,她便用手指轻轻捏起一枚银元。先是小心翼翼地揣起来,没过多久却又不惴惴不安地拿出来,攥在手里。
少年却拉过她的手,把剩下四枚银元也放到她手里。
“谢谢。”
背靠大海和船只,拿着奇怪的不明物体,他竟在认真地道谢。
他个子不算很高,只比她略高些。一身白衬衫,柔软干净。白皙得不健康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吧,笑袋却很重,缀在眼睛下面。
真要认真地看他,她却忽然有些害羞起来,更不知要说些什么。于是匆匆辞别道:“那个,谢也应该是我谢你啦!回见啊!”
说罢她便一路跑着离开了。过程中一共躲开了四个抬箱子的工人和一群乱跑的小孩子。跑得很快,还很灵敏。让他想起了草丛里的兔子,总一倏忽就不见了。
“海兹,这是什么?”金发女人的确很快就回来了,一切顺利使她更加意气风发。她从远处便望见海兹一直看着离岸的方向,垂下的左手上多了个奇怪的东西。
海兹思考了下,磕绊答道:“她说艺术品。不像。”
女人有些哭笑不得:“看来我的宝贝是遇到骗子了。”
她把海兹搂到怀里,面上却没有失落的情绪,而是一种爱怜。
-
四条巷,叶家后门。
“叶之复!”
“叶之复——”
叶菱攥着银币,头发披散着如脱缰野马般冲进自己家。不知道的,怕会以为她是哪里来的强盗。整条街都听得到她嘹亮的声音:“叶之复!我回来啦!”
叶菱在院中溜了一圈,终于在后院窗户下找到叶之复。
他头发不长不短,人很瘦。一双眼睛细长,平时恹恹的,里面却尽是精光。正躺在摇椅上摆出一副瘫痪的样子,有气无力地招呼着:“哟,小疯子回来啦?”
“你才疯呢。”叶菱鼓起嘴,不满道,“大中午的,你怎么还在这儿歇起来了,爹也不管你?”
叶之复抿着嘴摇摇头:“他让我罚站。”
“你就这样罚站?”
“横着罚站,当然也是罚站。”
“你又惹出祸了吧。”
“没有,”叶之复挑起眉,信誓旦旦,“我就只是靠做生意挣了些钱而已。”
叶菱没再反驳下去,而是眼睛一亮,说道:“你看,这是什么!”
她的手心里放着一枚银币。许是之前攥得太紧,有了清洁的效果,现在便更是闪亮了。
叶之复见了它,便从摇椅上跳起来,吞了下口水,迟疑道:“你……”
“嗯?”
“真拦路抢劫去了?”
“啧!会不会说话啊,我也可以做生意嘛!”叶菱微微扬起下巴,“说得好像就你能挣钱似的。我把之前咱们去烧窑时候做的瓷器卖出去了!”
“我天!就那块炭?都在家里摆了三年了。”叶之复盯着银币喃喃道,“今天这是撞上了哪里来的瞎子,还这么有钱。我也沾沾光去。”
叶菱张开的的手瞬间合上。
“是个买纪念品的洋人,会说这儿的话。眼睛可蓝了,才不是什么瞎子。”
“蓝眼睛都是染色的,你不知道吗?”叶之复煞有介事,“都是用厂里产的蓝染料,染完了人就看不见了。真可怜。”
“切,你骗谁呢?”叶菱一脸不屑,“我又不是没见过洋人。”
她今年十五。而叶之复长她两岁,已经十七了。之前小时就仗着几岁的差距和她胡编乱造,净叫她在外面丢人。
自己是绝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了。
叶菱把银币抛起又接住:“总之,你今天学了什么,还是温习了什么。通通教给我。这一块银元够你教我很久了吧?”
“唉,妹妹有钱就变心啊……”叶之复故作悲伤。
“之复!你反省得怎么样了?”
一个高大的人影从院中走了出来,见他没有罚站,如此喝道。
他语气严肃,威慑力十足。但也许是从小到大听惯了,叶之复散漫地拖长声音道:“下次不会了——”
“你这孩子。”叶屹承果然没有生气,只是摇了摇头。他瞥见叶菱右手一直握着什么似的,心觉奇怪:“菱儿,你手里是?”
“这个。”
叶菱大大方方打开手,笑容里有几分邀功的意味。
父亲却皱起眉担忧:“这银元是怎么来的?谁给你的?姑娘家可不能随意收人家的东西!”
叶之复嘴欠插话:“她拦路抢来的呗。”
叶菱干脆装作没听到,直接解释:“是我卖了瓷碗挣的!就是之前咱们一起回乡下,我俩在邻居家的窑里烧的那个。”
瓷碗?
想起那个瓷碗可怜的丑样子,叶屹承更加担忧:“既知道你哥哥成天鬼话连篇不对,你便不能也学他来蒙我啊!”
叶之复抿起嘴跟着点头,投来一个“我很忧心”的眼神。丝毫不在意自己身上“鬼话连篇”的评语。
“唉,我说的都是真的啊。”叶菱无奈。如果那个洋人也在,倒可以让他也来帮自己说句话。毕竟他也会说话……
“想什么呢?”叶之复拍她的脑袋,“参悟哪本秘籍了啊?”
叶菱如梦初醒,凑近叶之复耳边小声道:“对了,你说好教我的东西,可还是要教我啊!”
“行行行,先吃饭行吗?这位武学天才。”叶之复语气敷衍,“武林高手不吃饭也是会饿的。”
“只有你饿。”
嘴上这样说,其实叶菱奔波半天,也是又饥又累。二人便乖乖跟在叶屹承身后,一齐吃饭去了。没几步的道上,叶屹承还不断提醒她,如果银元是人家给的,定要快些归还。叶菱已有些懒于辩解,只点头称是。
唉,可是真的是卖出去了啊。
她心烦地甩甩头,头发便又有些毛躁起来。
正是此时,学徒叶乔当当当几步跑过来,他才十二岁,头发短得像刺猬,个子只到成年人的腰部,稳了稳身子才站定,大声喊道: “师父!外面有人踢馆!”
“踢馆?来的是谁?”
“是个二十来岁,黑脸的青年人,后面跟着的是个矮胖子!徒儿都没见过!”
“不认识……那便不是镇上其他武馆的人,还说是来踢馆的,便告诉他们今日——”
“今日有空。”叶之复懒洋洋答道。
“是,师哥!”叶乔原本就想看比武的热闹,一溜烟拔腿跑走了。
“今日有空?今日年长的弟子一个不在,怎么应战?再者依照规矩,要踢馆总也不该是想来便来的,要提前三日呈上拜帖才是。”叶屹承忧心忡忡,“最有功夫的大弟子李江如今不在,何人可以应战?”
叶之复仰仰头:“我啊。”
叶屹承气得跺脚:“你……你平时不用心练武,如今要和人家比试,当真以为自己能赢?”
叶之复只揽过叶菱,笑嘻嘻道:“小疯子,走!打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