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初三年,卫君下嫁同胞小妹与温氏嫡子,期年生得一女,名唤辞筠。卫君大喜亲封郁离郡主,将惠州自彭城边郡共五城封邑尽数予这亲外甥女。
因着宫中尚无公主,温辞筠便自幼养在太后膝下,久居宫中,吃穿用度与公主无二差异。
温辞筠八岁时,先失怙后失恃,大病半年。
又遇云秦使者入卫议和言:“后丧两年,此番入卫愿为王聘请郁离郡主为后,以结两国永好。”
温辞筠自是不能嫁的,一是年纪太小,二来温辞筠是王室亦是权臣遗孤,怎能送去和亲,寒了一众朝臣的心,她的婚事定是慎之又慎。
却不好得罪云秦使者,恐又生事,正一筹莫展之时,温辞筠独自冒着春雪,一步一叩拜上松鹤观,当着卫君和云秦使者的面出家做坤道。
如此云秦使者不再多言,不多时便归国而去,倒也未将战事再起,边郡太平数年。
久居山中修习道法,温辞筠磨出了半颗济世苍生、求天地致道的道心,只可惜困于观之中不得游历,学得一身道医也只是用来开解自己的。
温辞筠虽说是出了家,但婚配之事,宫里却一直着急着,寻不到好人家将温辞筠拖到十七岁,成了个老姑娘。
卫君一想,不可再拖下去,便打算将温辞筠聘与太子做侧妃,名义上是侧妃,可实际上用度仪仗皆与太子妃无异,如此便不会落人口实,招了太子与近臣将这想法一言,皆叹好,便在端午之际招了温辞筠进宫,打算过过她的意思便准备婚礼事宜。
端午时节倒是闷热,温辞筠身着道袍跟着小公公走在廊道上,偏头看着廊外天色,蝉鸣蛙叫在耳边聒噪,心里却盘算着午后落雨该如何回去。
“郡主稍候。”
立身整理衣袍,待通传的内侍出来,温辞筠方才进了殿内去拜见卫君,自己的亲娘舅。
五步之外,温辞筠见着卫君坐于殿上,俯身跪拜道:“臣拜见王上。”
“筠儿见外,舅舅忙于国事倒是疏忽了你,莫要怪舅舅。”
起身俯首温辞筠拜道:“王上日理万机,不必为臣忧心。”
“怎不忧心,你父母早逝,舅舅自然要操心你的大事。”卫君走下台阶行至温辞筠身前,抬手将温辞筠挡住脸的手臂拉下,仔细端详着她的容颜,“筠儿出落成大姑娘,可有意亲事?你太子哥哥如何?暂予你侧妃之位,来日登上王位便由你做王后如何?”
温辞筠闻言,立时跪下大拜不发一言。
卫君心想着这事儿算是成了,躬身亲自扶起温辞筠,却不想温辞筠竟附身不动,以为是喜极不知所措,憨笑一声道:“筠儿羞了?舅舅面前不碍事……”
“王上,臣已与一云秦游医定下亲事,不可再应!”温辞筠道,“劳王上为臣费心。”
“游医……游医?游医!”卫君面目发嗔,握拳而立,“本王为你亲事劳心劳力,你竟与一游医定下亲事?温辞筠你好大本事!”
难忍怒气,一脚踹上温辞筠。
疼得温辞筠捂着胸口不住低咳,却依坚持道:“臣不敢,帖子已供奉案前,不日便成婚,望舅舅来喝杯喜酒。”
卫君怒视着温辞筠笑意盈盈的脸色,心中立时起了要将她拖去斩了的心思,她不是不懂是太懂了,才在此时反了他。
“温辞筠。”卫君捏着温辞筠下颌转怒为笑,“……本王才是卫国的天,你能奈何什么?别同你父亲一般不自量力,嫁给太子,本王当此事没发生,你依旧是本王的好外甥女……”
“王上,多虑了。”温辞筠迎上卫君的目光,毫不畏惧,“无论如何,臣都是您的外甥女,不必非要嫁给太子。”
“你便偏要吃这罚酒?”卫君松开被捏红的下颌转身道:“霍舒是不是?云秦大族霍氏三公子,传言为一个卫女抛家弃国,对嘛,这才是我亲外甥女能干出来的事……哪日你再用这姣好的容颜去引引季卿砚如何?让他带你去云秦,你再去靠近云秦王,搅得他们天昏地暗如何?”
“噗呲——”温辞筠跌坐在地上,听着卫君之言笑出声,“如何同舅舅相较?云秦王后逝去多年,云秦王不娶不纳,言要与王后一生一世一双人,至于云秦太子早有青梅竹马的言氏女,同他老子般是个痴情人……舅舅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见都没见如何知晓?”卫君坐上高位笑言,“……不过,你如此好,孤怎敢送你去云秦?便回你的封地,无诏不得回京亦不得出府,你是本王亲外甥女,本王自然要好生相待。”
温辞筠依是大笑着起身上前伏拜道:“谢王上……不杀之恩!”
“即刻启程,入了六月雨水多路难行,本王会担心。”卫君招了御前卫道,“便由本王亲卫送郁离郡主前往封地。”
如囚犯般被人押解着,温辞筠并不恼怒,她八岁之时便看清了这宫里人两幅嘴脸,她的母亲是棋子,她便是质子。
温辞筠是王室向权臣妥协的产物,她本不会过得如此艰难,便怪她的双亲当真从这场博弈的婚姻中爱上了彼此,她的父亲向王室妥协却依是救不得妻女,反将自己性命和家族前程赔了进去……
“那个霍三公子,便逐出卫境永世不得再入,否则就地格杀,筠儿觉得如何?”卫君看着温辞筠被押解的背影商量着。
温辞筠高声而言:“想不到舅舅不仅畏惧云秦,连云秦氏族都畏惧,只能对自己的外甥女施怒……当真是……好舅舅!”
“郁离郡主突发癔症神智不醒,送归彭城封地静养,令人好生看护……”卫君不怒反道,“直至清醒再迎回京中,行婚礼之事。”
要将她关上吗?以为如此便可叫她妥协?
松鹤观清冷,温辞筠也数十年如一日般过来了,彭城不过是换了个“押解”之处,只要活着休言其他。
——————————
窗隙处偷漏进的寒风闯入温辞筠的床帐,让她知道外面已是隆冬了。
“又要……过年了……”
透过纱帐,温辞筠望见一旁妆台上放着的纸花,是宫里年节赏的,千里迢迢加急为她送来,以示京中时刻挂念这位“久病”的郡主。
“戴了又给谁看?”温辞筠坐起身轻声讪笑,将扣在脚腕上的链子往外扯了扯,“……舅舅当真仔细,用玄铁所铸,便是怕我逃了?我又能去何处?多此一举……”
也幸得常年修道,温辞筠早已习惯独坐念经,被关押的日子于旁人而言水深火热,于她却是习以为常,只是刚开始不习惯整日见不得光,日子久了也习惯了。
久而久之与这院中的守卫打了关系,偶尔也会为她托几册书卷纸笔供她消遣,逢年过节还会为她捎上些酒来,让她解馋过瘾,毕竟是郡主不可过于怠慢了去。
粗服乱头、不施粉黛。
浅望镜中憔悴白皙的容颜,温辞筠还是如常日般将为自己梳顺头发,盘了个髻子,摇晃手边的铜铃让人传膳来。
这僵局,何时可破?
你可敢破……温辞筠?
心魔,她有心魔故而只修得半颗道心,于善于恶,温辞筠皆只有一步之遥……
她不是无争,而是……不知如何争……
终究与王室一脉相承……
今夜不知为何,外面嘈杂极了,却不是院内在院外,关在此处久了,温辞筠的听力要比常人敏感多了,只有如此她方可畅游于天地,游走于街市之上不受束缚……
半梦半醒间,院中一阵窸窣脚步惊醒温辞筠,她分得清院中所有人的脚步气息,这是闯入者,要做什么?
有人忍不住了,要向她下手了?
静默躺在床上不出声,仔细听着细碎的声音,猜测这人来此作甚,若是真为杀他而来,怕是难逃了。
温辞筠隔着帘子眼见着人持刀推开房门,那人先是愣一番尔后迅速合上门,朝着床榻的另一方向的角落去,似不想打扰了她。
将刀立搁在墙边,季卿砚抽出怀中的绷带将手臂上的伤简单缠住,吃了颗止血药靠在墙边紧盯着对面的床榻。
这是个奇怪的屋子,大却空旷至极,外边一看还以为那户富贵人家的屋子,季卿砚闯进这屋便是相借身藏一夜,却不想毫无藏身之处。
寻常富贵人家会在屋中置博古架摆放古董赏玩,再不济也有书架、雕花柜之类的,可这个屋子处处都予季卿砚诡异之感。
笼着白纱的床榻,榻前胡乱摆放的小桌,虽看不清上面摆放何物,但季卿砚猜测这小桌主人不仅在上用餐还当了书桌,地上桌上书籍纸笔果盘凌乱放着,其间主人不爱收拾又或者不会收拾。
眼神移至紧闭的窗下,是个简单的妆台,只立了块巴掌大的铜镜,桌上放的似乎是只竹簪,季卿砚继续打量见到了被遗弃在妆台一角的纸花,暗道不好“此处住的是位姑娘!”
拾刀起身,季卿砚要赶快离开此处,免得误了他人名声,他可再欠不起这债了。
轻声速至门前,听得外面嘈杂之音怕是不好出去,季卿砚警惕着一旦有人推门,手中的刀定叫人魂飞魄散。
“进来。”
循着声季卿砚望见床榻之后的人坐起身,隔着白纱有几分渗人,声音柔得如志怪小说中勾书生的妖精。
“你有伤在身,出不了这院子。”温辞筠望着门口持刀警惕的人,“藏在我这里,我会保你。”
她虽不知来人作何,但不是来杀她的,只是借此处藏身,奈何这屋子着实简陋,能藏人的怕也只有她帐中了,便救下此人,也算结段善缘,来日念经修道指不定会因此缘得道飞升不是?
“恐怕不妥,会冒犯姑娘。”季卿砚道,“惊扰姑娘休息,是在下不是。”
“我不介意,公子又介意什么?”温辞筠掀开帘子道,“救人一命,日行一善罢了。”
倒也是没再好的法子,季卿砚收刀朝着温辞筠走来,屋里太黑,他并看不清她长何模样,只觉身形削瘦,但她很白,月光在她指尖也失了色。
刚踩上榻将自己隐在榻尾,季卿砚就听得门被人推开,立时屏气凝神隐着自己的踪迹。
“主子还未眠?”侍女看着坐在榻上打坐的温辞筠,仔细打量着周遭不敢漏过一丝痕迹。
“何事?”温辞筠抬眼问,“今夜外面可是嘈杂,院内如何?”
找不着痕迹,温辞筠又在不着痕迹地赶她走,侍女便道:“不知外面如何,院内一切如初,主子不必忧心。”
言外之意告诉温辞筠,别动借机歪心思,这里面依旧受他们掌控,可若真是如此,榻尾之人又是如何进来的?
“你是如何进来的?”
听着侍女步履声远去,温辞筠确定外面无人寻声而问。
“与其问我是如何进来的,不如问问姑娘为何被困于此。”季卿砚将适才摸到的玄铁链拉起来笑问,“他们奉姑娘为主,难道是姑娘自己将自己困在此处?”
“公子问多了。”温辞筠道,“快些离去,再来人我可保不住了。”
季卿砚却顺着玄铁链往下摸索,想要知道这链子拴在这姑娘何处。
“你在做甚!”温辞筠抽脚翻身下榻怒道,“我救你一命,却不想竟是个登徒子,敢摸女儿家的脚踝!”
“姑娘误会!”季卿砚赶忙钻出道,“姑娘救在下一命,在下自然要还恩,便放姑娘出去如何?”
温辞筠闻言嗤笑道:“且不说你有何法子斩断这玄铁链,出去了又如何?还不如困于这樊笼性命无忧,有一方容身之所。”
“原来姑娘竟是在意这些俗物。”季卿砚抽刀道,“姑娘要容身之处、要性命无忧……便跟在下走可行?在下有武艺可为姑娘杀尽仇敌,家中尚有几分薄产可供姑娘衣食无忧……”
不等温辞筠回声,来人手中刀落下,将她脚踝上的铁链斩断。
“……正巧,在下这刀正是用来斩铁的,姑娘走吗?”
如此一来,不得不走了,但也得留心,来人手中刀可斩玄铁便绝非普通工匠所造。
“好像来不及了。”温辞筠耳边嘈杂之声愈近,夹杂着短兵相接之声,似与院中守卫打了起来。
还未问温辞筠何意,季卿砚也听得两声兵刃铿锵:“姑娘好听力。”
说罢捞了地上的裘衣为温辞筠裹上,将人横抱起,踢开门往僻静的后院去,一路绕行跳墙上了无人的街市。
“放开我。”温辞筠道,“我与你非亲非故……”
“适才走得匆忙忘记为姑娘拿双履,赤脚踩雪地冷。”季卿砚抱着她又从大街上绕到无光僻静的小巷中,“……姑娘若是怕误了名声,我背姑娘可行?”
看了眼地上结着薄冰的地面,动动自己冻红的双脚,此人之言不无道理。
被人背着一路也不知往何处去,夜已深沉,早过了温辞筠平日里入寝时候,一时不慎睡了过去。
带着温辞筠一路往北,确定了身后无人,季卿砚进了镇上一家客栈,往日他可风餐露宿,如今带了个姑娘可不能再如此随意了。
借着客栈的烛光,季卿砚看清被他“救”来的姑娘模样。
比起她姣好的容颜,季卿砚先注意到的是她的肌肤,太白了,他见过很多肌肤同她一般白皙之人,无一列外皆是被关押多年见不得天光!
她很清瘦,她手腕怕是连最细的镯子也戴不牢,指骨节节分明,显得她的手更为细长。
久闻某些富商官宦性子怪异,好折磨美人以此取乐,她也是如此吗?毕竟她的相貌也是不俗,关她的院子置物也是讲究……
“……何人要你吃如此苦头?面容生得姣好又非你过错,日后跟着我,定不会让你再受任何苦楚……”
因着宫中尚无公主,温辞筠便自幼养在太后膝下,久居宫中,吃穿用度与公主无二差异。
温辞筠八岁时,先失怙后失恃,大病半年。
又遇云秦使者入卫议和言:“后丧两年,此番入卫愿为王聘请郁离郡主为后,以结两国永好。”
温辞筠自是不能嫁的,一是年纪太小,二来温辞筠是王室亦是权臣遗孤,怎能送去和亲,寒了一众朝臣的心,她的婚事定是慎之又慎。
却不好得罪云秦使者,恐又生事,正一筹莫展之时,温辞筠独自冒着春雪,一步一叩拜上松鹤观,当着卫君和云秦使者的面出家做坤道。
如此云秦使者不再多言,不多时便归国而去,倒也未将战事再起,边郡太平数年。
久居山中修习道法,温辞筠磨出了半颗济世苍生、求天地致道的道心,只可惜困于观之中不得游历,学得一身道医也只是用来开解自己的。
温辞筠虽说是出了家,但婚配之事,宫里却一直着急着,寻不到好人家将温辞筠拖到十七岁,成了个老姑娘。
卫君一想,不可再拖下去,便打算将温辞筠聘与太子做侧妃,名义上是侧妃,可实际上用度仪仗皆与太子妃无异,如此便不会落人口实,招了太子与近臣将这想法一言,皆叹好,便在端午之际招了温辞筠进宫,打算过过她的意思便准备婚礼事宜。
端午时节倒是闷热,温辞筠身着道袍跟着小公公走在廊道上,偏头看着廊外天色,蝉鸣蛙叫在耳边聒噪,心里却盘算着午后落雨该如何回去。
“郡主稍候。”
立身整理衣袍,待通传的内侍出来,温辞筠方才进了殿内去拜见卫君,自己的亲娘舅。
五步之外,温辞筠见着卫君坐于殿上,俯身跪拜道:“臣拜见王上。”
“筠儿见外,舅舅忙于国事倒是疏忽了你,莫要怪舅舅。”
起身俯首温辞筠拜道:“王上日理万机,不必为臣忧心。”
“怎不忧心,你父母早逝,舅舅自然要操心你的大事。”卫君走下台阶行至温辞筠身前,抬手将温辞筠挡住脸的手臂拉下,仔细端详着她的容颜,“筠儿出落成大姑娘,可有意亲事?你太子哥哥如何?暂予你侧妃之位,来日登上王位便由你做王后如何?”
温辞筠闻言,立时跪下大拜不发一言。
卫君心想着这事儿算是成了,躬身亲自扶起温辞筠,却不想温辞筠竟附身不动,以为是喜极不知所措,憨笑一声道:“筠儿羞了?舅舅面前不碍事……”
“王上,臣已与一云秦游医定下亲事,不可再应!”温辞筠道,“劳王上为臣费心。”
“游医……游医?游医!”卫君面目发嗔,握拳而立,“本王为你亲事劳心劳力,你竟与一游医定下亲事?温辞筠你好大本事!”
难忍怒气,一脚踹上温辞筠。
疼得温辞筠捂着胸口不住低咳,却依坚持道:“臣不敢,帖子已供奉案前,不日便成婚,望舅舅来喝杯喜酒。”
卫君怒视着温辞筠笑意盈盈的脸色,心中立时起了要将她拖去斩了的心思,她不是不懂是太懂了,才在此时反了他。
“温辞筠。”卫君捏着温辞筠下颌转怒为笑,“……本王才是卫国的天,你能奈何什么?别同你父亲一般不自量力,嫁给太子,本王当此事没发生,你依旧是本王的好外甥女……”
“王上,多虑了。”温辞筠迎上卫君的目光,毫不畏惧,“无论如何,臣都是您的外甥女,不必非要嫁给太子。”
“你便偏要吃这罚酒?”卫君松开被捏红的下颌转身道:“霍舒是不是?云秦大族霍氏三公子,传言为一个卫女抛家弃国,对嘛,这才是我亲外甥女能干出来的事……哪日你再用这姣好的容颜去引引季卿砚如何?让他带你去云秦,你再去靠近云秦王,搅得他们天昏地暗如何?”
“噗呲——”温辞筠跌坐在地上,听着卫君之言笑出声,“如何同舅舅相较?云秦王后逝去多年,云秦王不娶不纳,言要与王后一生一世一双人,至于云秦太子早有青梅竹马的言氏女,同他老子般是个痴情人……舅舅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见都没见如何知晓?”卫君坐上高位笑言,“……不过,你如此好,孤怎敢送你去云秦?便回你的封地,无诏不得回京亦不得出府,你是本王亲外甥女,本王自然要好生相待。”
温辞筠依是大笑着起身上前伏拜道:“谢王上……不杀之恩!”
“即刻启程,入了六月雨水多路难行,本王会担心。”卫君招了御前卫道,“便由本王亲卫送郁离郡主前往封地。”
如囚犯般被人押解着,温辞筠并不恼怒,她八岁之时便看清了这宫里人两幅嘴脸,她的母亲是棋子,她便是质子。
温辞筠是王室向权臣妥协的产物,她本不会过得如此艰难,便怪她的双亲当真从这场博弈的婚姻中爱上了彼此,她的父亲向王室妥协却依是救不得妻女,反将自己性命和家族前程赔了进去……
“那个霍三公子,便逐出卫境永世不得再入,否则就地格杀,筠儿觉得如何?”卫君看着温辞筠被押解的背影商量着。
温辞筠高声而言:“想不到舅舅不仅畏惧云秦,连云秦氏族都畏惧,只能对自己的外甥女施怒……当真是……好舅舅!”
“郁离郡主突发癔症神智不醒,送归彭城封地静养,令人好生看护……”卫君不怒反道,“直至清醒再迎回京中,行婚礼之事。”
要将她关上吗?以为如此便可叫她妥协?
松鹤观清冷,温辞筠也数十年如一日般过来了,彭城不过是换了个“押解”之处,只要活着休言其他。
——————————
窗隙处偷漏进的寒风闯入温辞筠的床帐,让她知道外面已是隆冬了。
“又要……过年了……”
透过纱帐,温辞筠望见一旁妆台上放着的纸花,是宫里年节赏的,千里迢迢加急为她送来,以示京中时刻挂念这位“久病”的郡主。
“戴了又给谁看?”温辞筠坐起身轻声讪笑,将扣在脚腕上的链子往外扯了扯,“……舅舅当真仔细,用玄铁所铸,便是怕我逃了?我又能去何处?多此一举……”
也幸得常年修道,温辞筠早已习惯独坐念经,被关押的日子于旁人而言水深火热,于她却是习以为常,只是刚开始不习惯整日见不得光,日子久了也习惯了。
久而久之与这院中的守卫打了关系,偶尔也会为她托几册书卷纸笔供她消遣,逢年过节还会为她捎上些酒来,让她解馋过瘾,毕竟是郡主不可过于怠慢了去。
粗服乱头、不施粉黛。
浅望镜中憔悴白皙的容颜,温辞筠还是如常日般将为自己梳顺头发,盘了个髻子,摇晃手边的铜铃让人传膳来。
这僵局,何时可破?
你可敢破……温辞筠?
心魔,她有心魔故而只修得半颗道心,于善于恶,温辞筠皆只有一步之遥……
她不是无争,而是……不知如何争……
终究与王室一脉相承……
今夜不知为何,外面嘈杂极了,却不是院内在院外,关在此处久了,温辞筠的听力要比常人敏感多了,只有如此她方可畅游于天地,游走于街市之上不受束缚……
半梦半醒间,院中一阵窸窣脚步惊醒温辞筠,她分得清院中所有人的脚步气息,这是闯入者,要做什么?
有人忍不住了,要向她下手了?
静默躺在床上不出声,仔细听着细碎的声音,猜测这人来此作甚,若是真为杀他而来,怕是难逃了。
温辞筠隔着帘子眼见着人持刀推开房门,那人先是愣一番尔后迅速合上门,朝着床榻的另一方向的角落去,似不想打扰了她。
将刀立搁在墙边,季卿砚抽出怀中的绷带将手臂上的伤简单缠住,吃了颗止血药靠在墙边紧盯着对面的床榻。
这是个奇怪的屋子,大却空旷至极,外边一看还以为那户富贵人家的屋子,季卿砚闯进这屋便是相借身藏一夜,却不想毫无藏身之处。
寻常富贵人家会在屋中置博古架摆放古董赏玩,再不济也有书架、雕花柜之类的,可这个屋子处处都予季卿砚诡异之感。
笼着白纱的床榻,榻前胡乱摆放的小桌,虽看不清上面摆放何物,但季卿砚猜测这小桌主人不仅在上用餐还当了书桌,地上桌上书籍纸笔果盘凌乱放着,其间主人不爱收拾又或者不会收拾。
眼神移至紧闭的窗下,是个简单的妆台,只立了块巴掌大的铜镜,桌上放的似乎是只竹簪,季卿砚继续打量见到了被遗弃在妆台一角的纸花,暗道不好“此处住的是位姑娘!”
拾刀起身,季卿砚要赶快离开此处,免得误了他人名声,他可再欠不起这债了。
轻声速至门前,听得外面嘈杂之音怕是不好出去,季卿砚警惕着一旦有人推门,手中的刀定叫人魂飞魄散。
“进来。”
循着声季卿砚望见床榻之后的人坐起身,隔着白纱有几分渗人,声音柔得如志怪小说中勾书生的妖精。
“你有伤在身,出不了这院子。”温辞筠望着门口持刀警惕的人,“藏在我这里,我会保你。”
她虽不知来人作何,但不是来杀她的,只是借此处藏身,奈何这屋子着实简陋,能藏人的怕也只有她帐中了,便救下此人,也算结段善缘,来日念经修道指不定会因此缘得道飞升不是?
“恐怕不妥,会冒犯姑娘。”季卿砚道,“惊扰姑娘休息,是在下不是。”
“我不介意,公子又介意什么?”温辞筠掀开帘子道,“救人一命,日行一善罢了。”
倒也是没再好的法子,季卿砚收刀朝着温辞筠走来,屋里太黑,他并看不清她长何模样,只觉身形削瘦,但她很白,月光在她指尖也失了色。
刚踩上榻将自己隐在榻尾,季卿砚就听得门被人推开,立时屏气凝神隐着自己的踪迹。
“主子还未眠?”侍女看着坐在榻上打坐的温辞筠,仔细打量着周遭不敢漏过一丝痕迹。
“何事?”温辞筠抬眼问,“今夜外面可是嘈杂,院内如何?”
找不着痕迹,温辞筠又在不着痕迹地赶她走,侍女便道:“不知外面如何,院内一切如初,主子不必忧心。”
言外之意告诉温辞筠,别动借机歪心思,这里面依旧受他们掌控,可若真是如此,榻尾之人又是如何进来的?
“你是如何进来的?”
听着侍女步履声远去,温辞筠确定外面无人寻声而问。
“与其问我是如何进来的,不如问问姑娘为何被困于此。”季卿砚将适才摸到的玄铁链拉起来笑问,“他们奉姑娘为主,难道是姑娘自己将自己困在此处?”
“公子问多了。”温辞筠道,“快些离去,再来人我可保不住了。”
季卿砚却顺着玄铁链往下摸索,想要知道这链子拴在这姑娘何处。
“你在做甚!”温辞筠抽脚翻身下榻怒道,“我救你一命,却不想竟是个登徒子,敢摸女儿家的脚踝!”
“姑娘误会!”季卿砚赶忙钻出道,“姑娘救在下一命,在下自然要还恩,便放姑娘出去如何?”
温辞筠闻言嗤笑道:“且不说你有何法子斩断这玄铁链,出去了又如何?还不如困于这樊笼性命无忧,有一方容身之所。”
“原来姑娘竟是在意这些俗物。”季卿砚抽刀道,“姑娘要容身之处、要性命无忧……便跟在下走可行?在下有武艺可为姑娘杀尽仇敌,家中尚有几分薄产可供姑娘衣食无忧……”
不等温辞筠回声,来人手中刀落下,将她脚踝上的铁链斩断。
“……正巧,在下这刀正是用来斩铁的,姑娘走吗?”
如此一来,不得不走了,但也得留心,来人手中刀可斩玄铁便绝非普通工匠所造。
“好像来不及了。”温辞筠耳边嘈杂之声愈近,夹杂着短兵相接之声,似与院中守卫打了起来。
还未问温辞筠何意,季卿砚也听得两声兵刃铿锵:“姑娘好听力。”
说罢捞了地上的裘衣为温辞筠裹上,将人横抱起,踢开门往僻静的后院去,一路绕行跳墙上了无人的街市。
“放开我。”温辞筠道,“我与你非亲非故……”
“适才走得匆忙忘记为姑娘拿双履,赤脚踩雪地冷。”季卿砚抱着她又从大街上绕到无光僻静的小巷中,“……姑娘若是怕误了名声,我背姑娘可行?”
看了眼地上结着薄冰的地面,动动自己冻红的双脚,此人之言不无道理。
被人背着一路也不知往何处去,夜已深沉,早过了温辞筠平日里入寝时候,一时不慎睡了过去。
带着温辞筠一路往北,确定了身后无人,季卿砚进了镇上一家客栈,往日他可风餐露宿,如今带了个姑娘可不能再如此随意了。
借着客栈的烛光,季卿砚看清被他“救”来的姑娘模样。
比起她姣好的容颜,季卿砚先注意到的是她的肌肤,太白了,他见过很多肌肤同她一般白皙之人,无一列外皆是被关押多年见不得天光!
她很清瘦,她手腕怕是连最细的镯子也戴不牢,指骨节节分明,显得她的手更为细长。
久闻某些富商官宦性子怪异,好折磨美人以此取乐,她也是如此吗?毕竟她的相貌也是不俗,关她的院子置物也是讲究……
“……何人要你吃如此苦头?面容生得姣好又非你过错,日后跟着我,定不会让你再受任何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