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躺在床沿歇两三时辰,楼下的鸡刚一打鸣,季卿砚便起身下楼,抹了把脸往集上去。
循着暗号季卿砚寻到荧惑在此地据点,翻身跳入墙内。
屋中人听得院外动静,立时跳至院外,握刀警惕。
“殿下?”越庭阳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人,又揉了眼方才确信来人真是季卿砚,可他不是往彭城去了?
“要你查的事如何?”
季卿砚站在柿子树下,望着被雪覆住的柿子,想着走时摘两个给温辞筠尝尝,此地柿子要比其他地方甜上许多,冻了再化开,更是有一番别样风味,像是在吃夏日里的冰酪。
“回殿下,长公主确与卫国有私下来往,殿下入卫之事也是长公主那边透露的。”
提杆打下两个柿子,季卿砚从雪地里将它们刨出又问:“王上可知?有何回应?”
“王上……应当知晓……但……”
“早知会如此……可若我当真死了,他要如何?”将柿子仔细包好提在手上,季卿砚转身含笑拾起越庭阳手中一张小折,“让孤看看,谁来做这次的倒霉鬼……”
摊开小册,密密麻麻一串小字,季卿砚懒得细看,直接瞟到最后,朱砂笔落了个稍大的字——许。
“这可不是孤要与姑姑作对,是天意如此。”季卿砚轻笑着将折子抛给越庭阳,“交给言以枫做,他急需出头之机——霍三回云秦了?”
“是,霍大人亲自抓回的,现被禁在家中,殿下问他作甚?”
“无甚,只是闻言一年前他要娶温辞筠罢了……”季卿砚眼中生起一阵愧意,“……本想着等霍三带她来云秦,孤再备上好礼向她致歉的……”
少年时随使团出使卫国,季卿砚在卫王宫中遥见过卫国大名鼎鼎的郁离郡主,裹着个粉衣妥妥像玉团汤里粉玉丸子,她很受宠,宫里的人皆围着她打转。
那时的季卿砚比现在还要顽劣,知晓卫国不敢惹云秦,也讨厌道貌岸然的父王,便威逼着使者向卫君替他父王求娶郁离郡主,要这小丫头做他“继母”。
本就是一阵玩笑,卫国不会嫁,云秦也不真娶,哪知这郁离郡主年纪小,却一身骨气,愣是当众出了家。
季卿砚也知自己闯下大祸,将要上山向温辞筠道歉时,被群臣拦下,说此举会丢了云秦颜面,不得已作罢。
自此之后,季卿砚便下意识与女子保持分寸,除却被内定的太子妃言氏言以歌,他几乎不与女子同道出现,怕又惹了祸端。
“但听闻温辞筠在封地彭城……”越庭阳道,“殿下可要再往彭城?”
“才九死一生从彭城逃出,世间哪有我这般狼狈的太子?”季卿砚笑道,“便不去了,局势不稳若是被人知晓卫国郡主暗会云秦太子,不知又会掀起什么浪,我已祸害过她一次,又何必再为她添麻烦,日后想法子让她与霍三重聚便当将欠她的还了。”
“是……殿下之后要往何处?年关将至,是否回京?”越庭阳问,“……殿下许久未回去了……”
“又无人挂念,亦无挂念之人,回去做甚?”
“可言家姑娘……”
“同往年你随意置办些东西送去就是……”季卿砚捏着手中冻得硬邦邦的柿子道,“我会往叶县去,若有急事去那里寻我……王上一日未诏孤回京,孤便要一日留在卫国,日子过得比质子还艰难,天天想着谁又会来杀自己,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
越庭阳沉默地看着一脸嘻笑自言自语离开的季卿砚。
三年前季卿砚无故被云秦王派至卫国潜伏,半途走漏风声,为季卿砚招来杀身之祸,本以为会将他诏回云秦,可云秦于此事置若罔闻,甚至发暗诏要季卿砚揪出何人暗通卫国,拔干净暗桩才可回京。
如此,季卿砚便被留在卫国,整日风餐露宿、孤立无援,还是与霍舒见了面,借他之手搭建起与云秦重连的联系网,将亲卫荧惑招来卫国日子才好过点。
上集市成衣铺子为温辞筠挑了几件冬衣,季卿砚捂着半化冻了柿子往客栈回去。
温辞筠已醒了,在床上打坐冥想。
轻将手中的衣物放在架子上,两个柿子放在桌前,季卿砚坐在窗边静看着温辞筠,不曾想这姑娘年纪轻轻却是个修道之人,子午诀掐得比观里的老道还要标准。
“还以为你走了。”温辞筠一睁眼便看见桌上的柿子,“……你去摘柿子了?”
“算是,此处冻柿子味道极好,便摘了两颗。”
季卿砚抬眼望着温辞筠,想着如何让她“胖”起来,她身板着实单薄,漠上一阵强风怕便可将她吹走了。
“你为我准备的衣物?”温辞筠见着床边一双鹿绒靴问,一偏头又看见衣架上的衣裳,“我会赚钱还你的,你好生记着帐。”
“姑娘要街头卖艺了?是卜卦算命还是抄书讲经?”紧盯着温辞筠望屏风后去,季卿砚笑问着。
“……”
本意是想要玩笑的,可人却不理他了,再盯下去有失礼数,季卿砚端起茶杯作势要换个方向,可温辞筠脱袍子着实有些快了。
来不及躲闪,将屏风后的身影在山水画间尽数勾勒眼底。
有什么东西窜上他的心间,却让他不禁躁动起来,想要暴躁地掀开碍事的屏风。
直到看清温辞筠眼角浅藏的笑意,季卿砚顷刻反应过来,这丫头是故意的!
定是那些老匹夫教的媚人本事,她是修道之人,手中那本《南华经》昨夜季卿砚抽出来翻看过。
是市面上极为罕见的松鹤观刊本,书的页脚被翻得磨了边,书页内早已泛黄,其间批注的字迹甚至看得出她书道的进步。侧边的韦编是新换的,她定是极为珍稀此书,懵懂字迹越发有风骨,季卿砚猜这册书是她自幼便带着的,想来早早就入了道。
“……你……日子过得很苦吧。”季卿砚平复心境,放下茶杯道,“日后我不会让你吃苦的……姑娘放心跟着我就是……”
什么有的没的?
说她日子过得苦,温辞筠并不觉得,但在彭城之时确实难受。可跟着他又是什么意思,她甚至不知此人是谁,适才不过是个意外,只是嘲笑这个伪君子罢了,谁叫他自一进屋就盯着她看。
“公子所言我不懂。”温辞筠走出屏风道,“但我要提醒公子,昨夜你放了我,可是为你引来大祸。”
“闯都闯了,难不成还要我将你送回去,让那些人再折磨你?”季卿砚道,“……我予姑娘承诺,定不食言……”
“可我连你是谁都不知,凭你昨夜放了我,可不敢轻信。”温辞筠坐到妆台前,拾起梳子为自己梳发。
起身走到温辞筠身后,季卿砚看着镜子笑意盈盈的女子,待她握梳的手再此举至发根处,他伸握住接过被她捏得温热沾了汗意的木梳。
温辞筠警惕着季卿砚,一是男女有别,自昨夜起便共处一室,之后她又睡着了幸得没发生什么其他的;二是昨夜眼前人被人追杀,怕他背后的仇人盯上她,最后则是怕这人知道她是温辞筠。
“我姓季单名一个姜,禾子季美人姜。”
她的头发长且顺滑,平日里定是费了不少心思保养,一梳便可梳到尾。
“姑娘呢?”
顺手放下梳子,用沾了刨花水的篦子再篦一遍,季卿砚动手为她绾髻子。
温辞筠未立时回答季卿砚,静看着他手法半生不熟地为她绾发,心底却笑自己还不如个男子会为自己绾发,长这么大只会胡乱插个髻子盘在头顶。
“……我无姓……”
此言一出季卿砚盘发的手微顿,心底压抑着怒气,不知眼前这丫头年纪多小便被拐了去,那群老匹夫为了寻趣味还教她道法,将她羁于陋室之中,便觉得自己清高了?
“……但他们喜欢叫我阿筠……”
“你喜欢这个名字?”
“为何不喜?”温辞筠觉得这人问得莫名其妙,这是她半个乳名,亲近之人皆是如此唤她,若非不得不隐瞒名姓,她才不会将这个名告诉他。
季卿砚心中怒气更盛,想要立时回彭城去,好好查查那处宅院是哪个贪官污吏住处,竟行如此龌龊勾当,这卫国当真毫无王法?豢养□□,不知那院子中是否还有如她这般可怜的女子……
“那院子只你一人?”季卿砚问。
“只我一人,你怎么了?”温辞筠察觉身后气氛突变,故作镇定却想好若是被戳穿身份该如何跑出这屋子,“……怎了?”
不顾发髻还未梳完,季卿砚松手倾身抱上温辞筠,在她耳边似在安慰她:“……都过去了……我不会让你受苦的……我会让你忘记那些事的……”
她似乎没什么好忘的,宫里的日子很枯燥,松鹤观中亦是,唯一不好的记忆便是母亲去世的那日,可她也只记得那日下了场很大雪,模糊了她的双眼,看不清身前高耸入云的宫门……
二人沉默无言地绾好发,不甚精巧却比温辞筠自己绾得要精致许多。
“你从何处学得?你有妻室?你妻子若是知晓你为别的女子盘发,怕是饶不过你。”温辞筠笑道,“你当不是云秦人吧……”
她只是上山修道又不是真飞升成仙,自然晓得这山下,特别是云秦,男儿郎只会为自己的发妻绾发,达官贵族间还会在宴上暗自比较谁为自家夫人梳得更好,这风气还是当今云秦王带起来的,传闻每日云秦王都会亲自为王后梳不同发式……
“我未有妻室也无亲事。”季卿砚透过铜镜笑望着其中面色微凝的姑娘,又道,“……我确是云秦人……”
温辞筠立时跳开与季卿砚划开距离,微垂着头怒道:“怎可用这种事作玩笑?当真是顽劣,你娘没告诉你不可向姑娘家开这玩笑?”
“我娘早逝,至今都快记不清她容貌,早年与家中决裂远游,也无亲友。”
“休要唬我!”温辞筠厉声道,“你们这些人,有几句可信的?昨夜你我互救,便谁也不欠谁了,这衣裳钱我会给你,就此别过……”
“如此别过,阿筠又如何还我钱?”季卿砚坐到适才的妆台前,双臂靠着妆台仰身打量被他激怒的温辞筠,双颊比用了胭脂还要红润,这屋中的确是热了些。
“……且……我的确要娶你……”
这人当真可恨!
竟一而再再而三地戏弄她,当真是欺她没脾气?
捡起桌上两颗柿子作势要扔去。
“阿筠莫怒!”季卿砚见温辞筠是真气急了,跳起身摆手道:“先听我说完可行?”
“你又要如何戏弄我!”温辞筠道,“……信不信我去告官,说你调戏良家妇女?”
此言将季卿砚惹得大笑。
“你笑什么!”话间温辞筠忍不住将手中两颗柿子扔去。
急接住温辞筠施气抛来的柿子,季卿砚方停下,握住柿子道:“姑娘说告官,可曾想过如何去告官?路引文书你有哪一样?若是此间店家晓得我带了个无身份凭证的姑娘入住,姑娘猜,你和我谁先受罚?”
此言无假,温辞筠也反应过来,她的文书凭证皆被扣押在百里外的国都,现下她连流民都不如,若是官府查她文书凭证,她拿不出便会被认定为隐户或者贱民甚至是细作……
哪个名头按在她头上,她都讨不得好果子,轻则发边充沛重则接斩首。
见着温辞筠沉默的模样,季卿砚晓得她明了他话中之意:“所以我娶你,将你记在我的文书之上,你以新妇之名随我去叶县。”
季卿砚从怀中掏出自己的文书凭证放到桌上,推给温辞筠继续道:“姑娘尽可放心,我家室清白,随叶县县吏做事算有公职在身,昨夜只是意外,查案子惊动了人才惹来杀身之祸。”
“那之后呢?”温辞筠细细查验季卿砚的文书凭证,并寻不出不妥应当是真的,“……我的名声可是毁了……”
“叶县户房胥吏与我相熟,你记我文书上只过关用,并不声张,便无人知晓你我关系。”季卿砚道,“等到了叶县,再寻胥吏拿了章子悄悄销了就是,还可顺理成章做份新文书,姑娘意下如何?”
合上文书凭证温辞筠放在桌上道:“好像没别的法子了……要如何做?”
“姑娘只管写封婚书,其他的事交给我便可。”季卿砚抽出两卷贴金红纸道,“……姑娘会写吗?”
一年前曾写过自己与霍舒的婚书,即便那只是一场做与卫君的戏,也是真真写过供过的……
“……不该是你先写,我再回吗?”温辞筠笑道,“你不写我如何回?”
“姑娘在理。”
拾了卷红纸,用镇纸压好,砚了半方墨,季卿砚坐于案前提笔凝思半刻:
卫有淑女,吾倾慕已久。
逢冬春之交,万物将发,愿以鸿雁为聘,结潘杨之睦,托付中匮,延绵子嗣,长相守之,叩尔之手共渡百年。
逢场作戏,自是不必对仗工整遣词造句费心力。
温辞筠扫了眼,待季卿砚起身,将自己那份红纸铺开不假思索提到:
今有郎君,遗我双柿。匪为遗柿,来即我谋。
德比淇奥之君,文溢谢家子弟。
否泰如天地,自当相许和,与君作婚姻。
句句赞美,字字讽刺,好个俏女郎。
“我去处理此事,姑娘稍候。”季卿砚将墨迹干涸的两卷红纸卷上放于袖中,“……柿子味道不错,等下再为阿筠摘两个?”
桌上孤零零一个柿子,温辞筠道:“随你……早些回来,早去叶县,方可早得文书凭证,我还有事要南下寻人去……”
“夫人家中人?可要为夫帮忙?”
三句话,一句一句让温辞筠火大,得寸进尺了还。
“自重,公子不知此二字何意?”温辞筠捏着软趴趴的柿子道,“你我只是协约,并非真夫妻!”
“可得让旁人觉得是真的不是,夫人?”
笑眯眯如狐狸状的模样,温辞筠觉着自己上了套,伸手去夺季卿砚藏在袖中的婚书,烧了一了百了,大不了再回彭城关着,也比这戏弄她的登徒子好!
似知她要做甚,季卿砚侧身避开推开门大声道:“夫人莫恼,为夫这就去为夫人买柿饼去!”
循着暗号季卿砚寻到荧惑在此地据点,翻身跳入墙内。
屋中人听得院外动静,立时跳至院外,握刀警惕。
“殿下?”越庭阳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人,又揉了眼方才确信来人真是季卿砚,可他不是往彭城去了?
“要你查的事如何?”
季卿砚站在柿子树下,望着被雪覆住的柿子,想着走时摘两个给温辞筠尝尝,此地柿子要比其他地方甜上许多,冻了再化开,更是有一番别样风味,像是在吃夏日里的冰酪。
“回殿下,长公主确与卫国有私下来往,殿下入卫之事也是长公主那边透露的。”
提杆打下两个柿子,季卿砚从雪地里将它们刨出又问:“王上可知?有何回应?”
“王上……应当知晓……但……”
“早知会如此……可若我当真死了,他要如何?”将柿子仔细包好提在手上,季卿砚转身含笑拾起越庭阳手中一张小折,“让孤看看,谁来做这次的倒霉鬼……”
摊开小册,密密麻麻一串小字,季卿砚懒得细看,直接瞟到最后,朱砂笔落了个稍大的字——许。
“这可不是孤要与姑姑作对,是天意如此。”季卿砚轻笑着将折子抛给越庭阳,“交给言以枫做,他急需出头之机——霍三回云秦了?”
“是,霍大人亲自抓回的,现被禁在家中,殿下问他作甚?”
“无甚,只是闻言一年前他要娶温辞筠罢了……”季卿砚眼中生起一阵愧意,“……本想着等霍三带她来云秦,孤再备上好礼向她致歉的……”
少年时随使团出使卫国,季卿砚在卫王宫中遥见过卫国大名鼎鼎的郁离郡主,裹着个粉衣妥妥像玉团汤里粉玉丸子,她很受宠,宫里的人皆围着她打转。
那时的季卿砚比现在还要顽劣,知晓卫国不敢惹云秦,也讨厌道貌岸然的父王,便威逼着使者向卫君替他父王求娶郁离郡主,要这小丫头做他“继母”。
本就是一阵玩笑,卫国不会嫁,云秦也不真娶,哪知这郁离郡主年纪小,却一身骨气,愣是当众出了家。
季卿砚也知自己闯下大祸,将要上山向温辞筠道歉时,被群臣拦下,说此举会丢了云秦颜面,不得已作罢。
自此之后,季卿砚便下意识与女子保持分寸,除却被内定的太子妃言氏言以歌,他几乎不与女子同道出现,怕又惹了祸端。
“但听闻温辞筠在封地彭城……”越庭阳道,“殿下可要再往彭城?”
“才九死一生从彭城逃出,世间哪有我这般狼狈的太子?”季卿砚笑道,“便不去了,局势不稳若是被人知晓卫国郡主暗会云秦太子,不知又会掀起什么浪,我已祸害过她一次,又何必再为她添麻烦,日后想法子让她与霍三重聚便当将欠她的还了。”
“是……殿下之后要往何处?年关将至,是否回京?”越庭阳问,“……殿下许久未回去了……”
“又无人挂念,亦无挂念之人,回去做甚?”
“可言家姑娘……”
“同往年你随意置办些东西送去就是……”季卿砚捏着手中冻得硬邦邦的柿子道,“我会往叶县去,若有急事去那里寻我……王上一日未诏孤回京,孤便要一日留在卫国,日子过得比质子还艰难,天天想着谁又会来杀自己,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
越庭阳沉默地看着一脸嘻笑自言自语离开的季卿砚。
三年前季卿砚无故被云秦王派至卫国潜伏,半途走漏风声,为季卿砚招来杀身之祸,本以为会将他诏回云秦,可云秦于此事置若罔闻,甚至发暗诏要季卿砚揪出何人暗通卫国,拔干净暗桩才可回京。
如此,季卿砚便被留在卫国,整日风餐露宿、孤立无援,还是与霍舒见了面,借他之手搭建起与云秦重连的联系网,将亲卫荧惑招来卫国日子才好过点。
上集市成衣铺子为温辞筠挑了几件冬衣,季卿砚捂着半化冻了柿子往客栈回去。
温辞筠已醒了,在床上打坐冥想。
轻将手中的衣物放在架子上,两个柿子放在桌前,季卿砚坐在窗边静看着温辞筠,不曾想这姑娘年纪轻轻却是个修道之人,子午诀掐得比观里的老道还要标准。
“还以为你走了。”温辞筠一睁眼便看见桌上的柿子,“……你去摘柿子了?”
“算是,此处冻柿子味道极好,便摘了两颗。”
季卿砚抬眼望着温辞筠,想着如何让她“胖”起来,她身板着实单薄,漠上一阵强风怕便可将她吹走了。
“你为我准备的衣物?”温辞筠见着床边一双鹿绒靴问,一偏头又看见衣架上的衣裳,“我会赚钱还你的,你好生记着帐。”
“姑娘要街头卖艺了?是卜卦算命还是抄书讲经?”紧盯着温辞筠望屏风后去,季卿砚笑问着。
“……”
本意是想要玩笑的,可人却不理他了,再盯下去有失礼数,季卿砚端起茶杯作势要换个方向,可温辞筠脱袍子着实有些快了。
来不及躲闪,将屏风后的身影在山水画间尽数勾勒眼底。
有什么东西窜上他的心间,却让他不禁躁动起来,想要暴躁地掀开碍事的屏风。
直到看清温辞筠眼角浅藏的笑意,季卿砚顷刻反应过来,这丫头是故意的!
定是那些老匹夫教的媚人本事,她是修道之人,手中那本《南华经》昨夜季卿砚抽出来翻看过。
是市面上极为罕见的松鹤观刊本,书的页脚被翻得磨了边,书页内早已泛黄,其间批注的字迹甚至看得出她书道的进步。侧边的韦编是新换的,她定是极为珍稀此书,懵懂字迹越发有风骨,季卿砚猜这册书是她自幼便带着的,想来早早就入了道。
“……你……日子过得很苦吧。”季卿砚平复心境,放下茶杯道,“日后我不会让你吃苦的……姑娘放心跟着我就是……”
什么有的没的?
说她日子过得苦,温辞筠并不觉得,但在彭城之时确实难受。可跟着他又是什么意思,她甚至不知此人是谁,适才不过是个意外,只是嘲笑这个伪君子罢了,谁叫他自一进屋就盯着她看。
“公子所言我不懂。”温辞筠走出屏风道,“但我要提醒公子,昨夜你放了我,可是为你引来大祸。”
“闯都闯了,难不成还要我将你送回去,让那些人再折磨你?”季卿砚道,“……我予姑娘承诺,定不食言……”
“可我连你是谁都不知,凭你昨夜放了我,可不敢轻信。”温辞筠坐到妆台前,拾起梳子为自己梳发。
起身走到温辞筠身后,季卿砚看着镜子笑意盈盈的女子,待她握梳的手再此举至发根处,他伸握住接过被她捏得温热沾了汗意的木梳。
温辞筠警惕着季卿砚,一是男女有别,自昨夜起便共处一室,之后她又睡着了幸得没发生什么其他的;二是昨夜眼前人被人追杀,怕他背后的仇人盯上她,最后则是怕这人知道她是温辞筠。
“我姓季单名一个姜,禾子季美人姜。”
她的头发长且顺滑,平日里定是费了不少心思保养,一梳便可梳到尾。
“姑娘呢?”
顺手放下梳子,用沾了刨花水的篦子再篦一遍,季卿砚动手为她绾髻子。
温辞筠未立时回答季卿砚,静看着他手法半生不熟地为她绾发,心底却笑自己还不如个男子会为自己绾发,长这么大只会胡乱插个髻子盘在头顶。
“……我无姓……”
此言一出季卿砚盘发的手微顿,心底压抑着怒气,不知眼前这丫头年纪多小便被拐了去,那群老匹夫为了寻趣味还教她道法,将她羁于陋室之中,便觉得自己清高了?
“……但他们喜欢叫我阿筠……”
“你喜欢这个名字?”
“为何不喜?”温辞筠觉得这人问得莫名其妙,这是她半个乳名,亲近之人皆是如此唤她,若非不得不隐瞒名姓,她才不会将这个名告诉他。
季卿砚心中怒气更盛,想要立时回彭城去,好好查查那处宅院是哪个贪官污吏住处,竟行如此龌龊勾当,这卫国当真毫无王法?豢养□□,不知那院子中是否还有如她这般可怜的女子……
“那院子只你一人?”季卿砚问。
“只我一人,你怎么了?”温辞筠察觉身后气氛突变,故作镇定却想好若是被戳穿身份该如何跑出这屋子,“……怎了?”
不顾发髻还未梳完,季卿砚松手倾身抱上温辞筠,在她耳边似在安慰她:“……都过去了……我不会让你受苦的……我会让你忘记那些事的……”
她似乎没什么好忘的,宫里的日子很枯燥,松鹤观中亦是,唯一不好的记忆便是母亲去世的那日,可她也只记得那日下了场很大雪,模糊了她的双眼,看不清身前高耸入云的宫门……
二人沉默无言地绾好发,不甚精巧却比温辞筠自己绾得要精致许多。
“你从何处学得?你有妻室?你妻子若是知晓你为别的女子盘发,怕是饶不过你。”温辞筠笑道,“你当不是云秦人吧……”
她只是上山修道又不是真飞升成仙,自然晓得这山下,特别是云秦,男儿郎只会为自己的发妻绾发,达官贵族间还会在宴上暗自比较谁为自家夫人梳得更好,这风气还是当今云秦王带起来的,传闻每日云秦王都会亲自为王后梳不同发式……
“我未有妻室也无亲事。”季卿砚透过铜镜笑望着其中面色微凝的姑娘,又道,“……我确是云秦人……”
温辞筠立时跳开与季卿砚划开距离,微垂着头怒道:“怎可用这种事作玩笑?当真是顽劣,你娘没告诉你不可向姑娘家开这玩笑?”
“我娘早逝,至今都快记不清她容貌,早年与家中决裂远游,也无亲友。”
“休要唬我!”温辞筠厉声道,“你们这些人,有几句可信的?昨夜你我互救,便谁也不欠谁了,这衣裳钱我会给你,就此别过……”
“如此别过,阿筠又如何还我钱?”季卿砚坐到适才的妆台前,双臂靠着妆台仰身打量被他激怒的温辞筠,双颊比用了胭脂还要红润,这屋中的确是热了些。
“……且……我的确要娶你……”
这人当真可恨!
竟一而再再而三地戏弄她,当真是欺她没脾气?
捡起桌上两颗柿子作势要扔去。
“阿筠莫怒!”季卿砚见温辞筠是真气急了,跳起身摆手道:“先听我说完可行?”
“你又要如何戏弄我!”温辞筠道,“……信不信我去告官,说你调戏良家妇女?”
此言将季卿砚惹得大笑。
“你笑什么!”话间温辞筠忍不住将手中两颗柿子扔去。
急接住温辞筠施气抛来的柿子,季卿砚方停下,握住柿子道:“姑娘说告官,可曾想过如何去告官?路引文书你有哪一样?若是此间店家晓得我带了个无身份凭证的姑娘入住,姑娘猜,你和我谁先受罚?”
此言无假,温辞筠也反应过来,她的文书凭证皆被扣押在百里外的国都,现下她连流民都不如,若是官府查她文书凭证,她拿不出便会被认定为隐户或者贱民甚至是细作……
哪个名头按在她头上,她都讨不得好果子,轻则发边充沛重则接斩首。
见着温辞筠沉默的模样,季卿砚晓得她明了他话中之意:“所以我娶你,将你记在我的文书之上,你以新妇之名随我去叶县。”
季卿砚从怀中掏出自己的文书凭证放到桌上,推给温辞筠继续道:“姑娘尽可放心,我家室清白,随叶县县吏做事算有公职在身,昨夜只是意外,查案子惊动了人才惹来杀身之祸。”
“那之后呢?”温辞筠细细查验季卿砚的文书凭证,并寻不出不妥应当是真的,“……我的名声可是毁了……”
“叶县户房胥吏与我相熟,你记我文书上只过关用,并不声张,便无人知晓你我关系。”季卿砚道,“等到了叶县,再寻胥吏拿了章子悄悄销了就是,还可顺理成章做份新文书,姑娘意下如何?”
合上文书凭证温辞筠放在桌上道:“好像没别的法子了……要如何做?”
“姑娘只管写封婚书,其他的事交给我便可。”季卿砚抽出两卷贴金红纸道,“……姑娘会写吗?”
一年前曾写过自己与霍舒的婚书,即便那只是一场做与卫君的戏,也是真真写过供过的……
“……不该是你先写,我再回吗?”温辞筠笑道,“你不写我如何回?”
“姑娘在理。”
拾了卷红纸,用镇纸压好,砚了半方墨,季卿砚坐于案前提笔凝思半刻:
卫有淑女,吾倾慕已久。
逢冬春之交,万物将发,愿以鸿雁为聘,结潘杨之睦,托付中匮,延绵子嗣,长相守之,叩尔之手共渡百年。
逢场作戏,自是不必对仗工整遣词造句费心力。
温辞筠扫了眼,待季卿砚起身,将自己那份红纸铺开不假思索提到:
今有郎君,遗我双柿。匪为遗柿,来即我谋。
德比淇奥之君,文溢谢家子弟。
否泰如天地,自当相许和,与君作婚姻。
句句赞美,字字讽刺,好个俏女郎。
“我去处理此事,姑娘稍候。”季卿砚将墨迹干涸的两卷红纸卷上放于袖中,“……柿子味道不错,等下再为阿筠摘两个?”
桌上孤零零一个柿子,温辞筠道:“随你……早些回来,早去叶县,方可早得文书凭证,我还有事要南下寻人去……”
“夫人家中人?可要为夫帮忙?”
三句话,一句一句让温辞筠火大,得寸进尺了还。
“自重,公子不知此二字何意?”温辞筠捏着软趴趴的柿子道,“你我只是协约,并非真夫妻!”
“可得让旁人觉得是真的不是,夫人?”
笑眯眯如狐狸状的模样,温辞筠觉着自己上了套,伸手去夺季卿砚藏在袖中的婚书,烧了一了百了,大不了再回彭城关着,也比这戏弄她的登徒子好!
似知她要做甚,季卿砚侧身避开推开门大声道:“夫人莫恼,为夫这就去为夫人买柿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