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夏末,风轻云淡。

    盘踞浮云骤然收紧,整座城像是被装进乾坤袋,不见分毫日光涤荡。

    列缺好似金蛇从穹顶蜿蜒而下,霹雳炸响落地,犹如巨鼓激鸣。

    滚油般的密雨淋在青砖,刹那间鲸吞犬吠人怨。

    疾风掠过窗柩,一路长驱直入掀开纱帐。

    翻飞的云纱拍打在镂花床的挂檐上,系着的水音铃沙沙作响。

    薄汗将褚英额角的碎发打湿,她捋发的指尖冷得出奇。

    正是这份凉意,令她逐渐清醒。

    褚英只觉眼前发虚,头也疼得厉害。她披衣起身,把一旁的防风罩加在烛台上,室内陈设变得清晰可见。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摆放在她习惯的位置。

    偏偏就是这样一如往常,才隐约透着点违和。

    似乎居住于此的时光,已经因遥远,而变得有些陌生。

    窗外狂风疾走,褚英手持烛台,走向窗边,途经妆镜步子顿了一下。

    她与镜中少女对视,怔怔地摸着脸颊,想走近看得再真切些。

    又是一记响雷熟落,她下意识用手去摸胸口的护心玉,随即又是一愣。

    褚英抬头望向被吹得噼啪作响的窗扇,急雨泛烟,倒灌的风将花瓣吹落在她脚边。

    已到隆冬,青州怎会雷雨滂沱?

    又怎会花香缭绕?

    眼前的反常状况,褚英摸不清缘由。

    “小姐,该起身了。夫人……”

    木奴不由得收声,眨着圆溜溜的眼睛,瞧倚立窗边的褚英。心道: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素来贪觉的小姐头回早起,木奴理应欣慰,但面前的小姐发丝遭风吹得凌乱,面色苍白似绢,像是被拦在风暴中心的困蝶,脆弱忧伤得惹人怜惜。

    木奴上前把褚英左肩垂下的衣袖重新理好,扶她在桌边坐下,将温热的茶盏递到她手里。

    “……木、奴?”

    褚英打量着木奴关窗的背影,紧接着脑海浮现的画面,让她吓了一跳。

    她曾亲眼看到,木奴死了,是被人打死的。殷红的热血,融了一摊凉雪。

    “今早的雨可下得真大哩!下回您别自个儿关窗,着凉了可是要吃苦头的。”

    木奴向手心呵气,搓热了才敷在褚英手背外面。可这温度分明只有活人才有。

    突然褚英又觉头痛难忍。另一个画面,在她眼前浮现:

    山丘之上,白雪皑皑,静谧无声。

    泛白的冬日暖阳,斜照在棉絮般松软的雪地上,泛着粼粼银光。

    唯有中央深褐色的垒土十分惹眼。一名青年男子单手持酒壶独坐其前,他半张脸覆着铁面,凤眸盯着这新坟前的墓碑,看不出情绪,仰面一口接着一口喝酒。

    这人是谁,褚英只觉并不陌生,但一时间并未想起。

    辨认出碑上字后,她脑袋嗡的一声,半晌没有回神:……褚英之墓。

    原来,在记忆中,她也已经死了。

    想到这儿,褚英的呼吸变得急促。

    见小姐皱着的眉心并未舒展,脸色也比方才还差了些。

    木奴担忧地替褚英揉着穴位,以为她受了风寒:“我吩咐后厨给您做碗姜汤?要不还是让郎中来瞧瞧?”

    褚英按住木奴的手:“没事,缓缓就好。”

    “不然等客人走了,您再睡个回笼觉罢。”

    “有客?爹、娘呢?”

    “老爷一早领管家出去了。客人还没到,夫人仍在佛堂。让您用膳后早些去前厅,别怠慢了单府。”

    木奴抬手招来仆妇伺候褚英洗漱更衣,她则拿起梳子替褚英梳发。

    “单家的,来做什么?”

    “提亲呐。昨儿您高兴得半宿没睡,拉着奴婢说今儿要早点伺候您梳妆,这才过多一会儿,您就忘啦?”

    提亲?

    呵。

    没想到,她居然重生到了这个时候。

    也是天赐良机,正好亲手断送这孽缘。

    搭在镜台的烟紫镂空鸢尾纹玉佩,碍了褚英的眼。

    她勾起那块小儿女聊慰相思的“定情信物”,冷眼注视同心玉关巧空转,轻嘲一笑。

    她定是秃鹫啄眼、猪油蒙心,才会引狼入室。

    一切都是她自欺欺人罢了。

    木奴并未察觉小姐的异样,手上仍细致地编着发,眼睛也随着小姐动作瞧那玉佩:

    “单公子仪表堂堂,论样貌家世都是城中姑娘盼而不得的。再者为人又十分和善,定会对小姐好的。奴婢听府中也常有人议论,说他来年春闱也是顶有希望的。”

    褚英将那枚玉佩甩进匣子,啪嗒锁上。

    眼不见,心也烦。

    像是借着烈酒囫囵吞下苦胆,苦涩辛辣的滋味在胸中弥漫。

    单怀瑞。

    至死,她都不曾忘,也不敢忘的名字。

    “你倒是尽替他说话,难不成那单怀瑞给了你多大好处?”

    褚英冷面沉声,眸底情绪晦暗不明。

    小姐一向亲待木奴,这么些年也少见她对自己发这么大火气。木奴打心底,只是想说二人十分般配,不讨好就罢了,还被小姐怀疑忠心。想到这儿,木奴倒是有几分委屈,红了眼眶。

    褚英自觉不该迁怒于木奴,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放软:“你知道,我素来把你看作亲妹妹。无论何时,咱们才是一条心的。”

    木奴轻轻点头,又忽然想起什么,捂着袖袋神色犹豫。

    褚英笑盈盈地向木奴摊开手心,见她把一封信掏了出来,几近嗫嚅:“方才有人递信来,让交给您。”

    接过信的褚英,三指捻住一角,嫌恶地将其用烛焰引燃,打算烧个干净。

    这封信,前世她是读过的。昔日看来真挚动人的“肺腑之言”,如今来看只是冰冷的谎言。

    火舌舔上一角,留下崎岖的焦痕,沿着痕迹簌簌吞噬。

    “哎哟!这不能烧呀。”

    “你又没瞧过,怎知烧不得?”

    眼下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木奴被褚英的话噎住,心想:小姐还是因为自己说的话吃味,反正一会儿人来了,写啥也没多大所谓。她索性由着小姐性子,自己双手交叠候在一旁。

    木奴忽觉被袖袋内的尖角戳了一下,才又想起一桩事来,慌乱地再摸出一封信,眼见得这信封一角,正是单怀瑞清隽的字迹“瑞”。

    “小姐!这封才是单公子给您的。”

    怎么还有一封?

    这与褚英之前的记忆不同。

    她迅速抽回燃烧过半的信件,用茶水泼灭,拿手帕包着残缺的纸张轻柔蘸水,差不多半干才小心打开,勉强辨认洇湿的残篇:玉、珍贵、登门道谢。

    看了可能同没有,差别不大。

    褚英思索着,这字迹十分眼生。

    木奴瞥见了字,眼前一亮:“奴婢想起来了!前几天您陪夫人外出礼佛,拾到过扳指,还差人候在原地等失主。这么瞧着,倒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褚英隐约想起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可上次并没有什么后续,也没留意。

    罢了,要是真来了打点送走就是。

    当下她的心思,只在解决与单怀瑞相关的这件事上。

    褚英陷入回忆。

    当时定亲基本只是走个形式,二人青梅竹马,亲事早已在两家心里默许。

    她和单怀瑞相识在她九岁时。

    那时父亲刚做小官,与单的父亲是同乡,同朝为官受其照拂才调任京城。

    她与他第一次见面,牵着母亲衣脚躲在怀抱里,不爱说话、怯生生的。

    比她大五岁的单怀瑞,已有翩翩姿态,微笑着送她见面礼——一只拴着皮绳的小兔瓷哨。

    “别怕,我会保护你。遇上麻烦,吹这哨子,我就会出现。”

    印象里,单怀瑞遵守诺言,总是默默陪着她。

    久而久之,他在她身边相伴,似乎早已如同呼吸般自然。

    她不明白这份情感是不是倾慕,只是时常畅想她与他共度的往后岁月。

    也是那时起,她的眼中便开始只看得见他一人。

    后来,她的父亲平步青云,而单怀瑞的父亲触怒龙颜贬斥边境青州。

    人们也仿佛对她换了态度。无论做什么,总是对的。

    未到及笄,已陆续有人慕名攀交,想得到她的青睐。

    这样的日子,她十分厌倦,也疲于应付。

    再后来,褚英父亲辞官带着她和母亲到此定居。

    再见时,二人都长大许多。相处中,有五年时光流逝伴随的疏离。

    单怀瑞在长辈面前总是谦卑恭顺的模样,言行也从未逾矩。

    单从礼数上,挑不出半点毛病。

    他依然对她很好,可也对所有人都很好。

    可惜那时的褚英不以为意。

    笃定双方心意相通,水到渠成。

    定亲后,起初一切如常,单家按三书六礼奔走张罗婚事。

    初雪未至,月下惜别,单怀瑞让褚英等她回来。

    连夜动身赴京备考,暂住在褚英父亲引荐的同门家中。

    然而一去音讯渐无,婚期也一再延后。

    没过多久,单家就变了口风,说他们年纪尚轻,先立业再成家也不迟。

    也有风言风语传到褚英耳朵里,说单怀瑞搭上高枝,得贵女垂青。

    单怀瑞一举高中,身为探花郎,任职吏部。

    半年内扶摇直上,背弃与褚家的婚约后,旋即与户部尚书之女结亲。

    而她则成为青州笑话,窃笑私语不堪入耳。

    父母不依,要单家给个说法。几次三番,都吃了闭门羹。

    最后,单府差人递了封信了事:

    “始终我只将你看作妹妹,一切皆为褚小姐一厢情愿,我早已不堪其扰。现今我已有妻室,望褚小姐自重。理隔华盛,再无瓜葛。话已至此,何苦强求?你若仍执迷不悟,又与在下何干?勿复叨扰。”

    褚英攥着手信的指节止不住颤抖,彻底看清单怀瑞的真面目。

    褚英心冷了,不恨单怀瑞誓言回咽。

    但她永远无法原谅,后来单怀瑞与旁人勾结,诬告她父亲任职间接参与叛国案,害她家破人亡。

    以她父亲的死,换单怀瑞他的仕途亨通。

    褚英回过神来,但胸中怒火难消。

    她的拳头攥得泛白,指甲也深陷皮肉,不觉间唇角也被咬破。

    褚英暗下决心。

    杀父之仇无以为报,今生,定要单怀瑞命偿。

    见小姐半天没有回应,木奴试探着问:“您不想去的话,奴婢怎么回夫人呢?”

    “谁说我不去?”

    褚英面带笑容,从妆奁中精心挑选钗镮珠翠对镜比照。

    镜中的她,正值二八年华,稚气未褪,杏眸眼光流转。

    “快!我要好好打扮!”

    褚府正厅,气氛微凉。

    褚夫人坐镇中堂,偏偏不巧,与单怀瑞的嫡母单夫人遇上视线,只得挤出几分笑意。

    “您再尝尝这玄珠金枣酥山,说是西域传来的稀罕物。”

    见单夫人面露不耐,面皮假笑也要绷不住。

    单怀瑞出言安抚:“听闻此物润燥养颜,当下时节进补最为合适。得圣人欢心,千金难求,母亲您试试如何?”

    单夫人品用后面色缓和,又与褚夫人闲谈起来。

    单怀瑞噙着笑,始终是厅内最泰然自若的那个。

    拢袖执盏,轻啜香茗,腰背端正始终如一,眉眼舒展望着屋檐雨落,发上玉冠泛出冷冽的光彩。

    借着来客饮茶的功夫,褚夫人抬手唤来贴身丫鬟。以扇掩面,捏着圈椅扶手压低声音:“怎么还不来?再催!”

    丫鬟提着轻步刚出去片刻,一阵令人诧异的声响由远及近,如珠玉落盘,却并无分毫韵律可言,令闻者感觉嘈杂难耐。

    两个丫鬟一左一右垂着头,不敢去看夫人神情,尽责架着仿佛雕像般的正主,艰难迈过门槛。

    珠钗耳坠、项圈璎珞、戒指玉镯……满满当当压了一身,几乎要看不清来人长相。

    举手投足间,首饰流光溢彩,刺眼得很。

    “唯恐怠慢,稍有来迟。望单夫人、单公子见谅。”

章节目录

双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金月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月木并收藏双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