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在咸阳的规划很简单,他想加快县吏的培养速度。
现在秦国连一个国家都没灭,国内吏员就已经不够充分,等开始灭国,那缺口得大到什么程度啊?必须要加大力度。
如果秦人的爵位升到官大夫,他就能来中央深造几年,深造完毕之后会被派往地方,担任县丞、县尉等职。
赵昌瞄上的就是这群来深造的人。再低的小吏他现在没法伸手影响,先一步一步开始。
但在此之前,得让赵高带人把前置任务完成。
“中书,今日进展如何?”
赵高和当初那群集字的护卫,还有秦王在咸阳新挑选的助手们,忙得热火朝天。
听到大监工问话,中监工赵高哑着声音说:“公子,今日已定十七字。”
手底下的人一多,奇怪的问题也多了起来。
赵高这些天又吼又骂又督促又讲解,休息不太够,嗓子很快就受不住,今天终于劈叉了。
室内满是经卷,多得赵昌似乎一眼望不尽。不停有人翻阅,而后激情讨论一番,又有人拿着新简低头书写什么。
这里喧闹得堪比世间最繁华的市场。
按照赵昌的要求,他们不能只把字简化就作罢,最好分门别类,通晓字义。在简化之后,标注出它的小篆或异体字来源,并写好注释的字句。
简言之,这次必须做一部低配字典。
以部首检索,方便大家学习使用。部首如何划分,赵昌已经在之前的旅途中告知赵高了。
“你们继续磨合。”赵昌说。
这种事情应该是越做越熟练,简化的字越多,剩余的内容就能更容易找到对应的成果。
最后速度肯定还可以大幅提升。
这么多人干活,这进度不太行。就算只按简化三千字算,这也得干小半年。时间就是金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核验组的人已经检查过了吗?”
“是的。”
定字之前,赵高也会先过一遍,再交给他人核验,尽最大可能减小返工概率。
“你继续吧,我去看看。”
赵昌找那群考据人才看最新成果。
身为赵昌心目中的教学字典,其经义引用与注释最好采取无异议的词句,这时候就需要一群专研的人来敲锤。
虽然这群敲锤的人总是吵吵“这字应该引我们书上那句话”“放屁!现在这句就很好”,但总体而言,赵高把控得还算平衡,没有明显偏倚哪部经典,大家也都是要点脸面的,吵一吵就算了。
赵昌不是研究经典的大拿,他主要是去看字,再为新字把最后一关。
过了一遍今天的字,他去找爹,说:“父亲,能否请太医令或太官令派人熬煮润喉解渴的汤药。中书等人忙碌,每天口干舌燥,我认为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支持。”
多喝点,保持精力好好干活,也别把嗓子熬坏了。
“可以。”秦王自无不可。
之后的工作室外就多了一个饮料供应处。
——
秦王正在看太原大清扫的最新汇报,再给予批复:“郡县长官,凡是知情不报的,令史以上,皆斩。凡是被下属故意隐瞒而不知情的,上报降职。全然不曾参与其中的,酌情上调。”
桓齮在打进攻狼孟的赵军。秦王调派的增援先过去晋阳,二话不说直接拿下郡守郡丞郡尉,接管全郡事物,并开始严审郡曹。() ()
秦王本来就因为李牧的事憋了一肚子火,太原刚好撞在枪口上。
在来年通过太原出兵之前,先整治一遍它。
该审的审,该罚的罚,该奖的奖。
太原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无声清洗,普通黔首没有多少察觉,顶多认为周围比从前戒严了一些,但家中有做官吏的便人人自危,只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身边的同事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全家人都不见了,这谁不怕啊……
“到底出什么事了?”消息不灵通的战战兢兢,唯恐自己一家也没了。
稍微明白一点的指指西南边,说:“……是那里吧。”是咸阳来的事情啊。
更懂的却望向东北部,道一字:“赵。”
真正通透的闭口不言,只作什么也不知道,闷头做自己的事。
秦王的人去一县控一城,严禁消息外传,狠狠犁一遍城内,力图揪出赵人的所有钉子。
杀主导,迁从犯,太原各地官府好像寂寥了许多,街道莫名也少了些人气。
剩下些还算清白的,面对猛然增添许多的工作,愁苦、担忧、劳累,却也束手无策,只能连轴转,压缩休息,全体加班。
秦王烦躁得很。
清了一郡,空出来很多官吏的位置,必须得安排人填上。但一时之间,哪能有那么多可靠的治理人才,他只能继续任用一些不够可靠的人,维持官府的正常运转。
如此一来,其实也不过是让太原陷入无休止的循环。
“阿父啊,太原怎么样了?”
秦王看他:“你要见我就是想问这个?”
“是啊,斩的人多吗?还能有多少可用的人?波及范围真的很大吗?”
秦王不想回答。
你都在问什么废话?这还用问?你上报的事情你一点都不清楚吗?
赵昌忧愁,问:“父亲,郎中们什么时候才能派出去呢?”
前往咸阳接受培训的爵位拥有者,会被安排到郎中令下做郎中、中郎、议郎等,培训完了再发给他们地方的职位,放人出去。
赵昌手下的字典还没完全弄完,但太原的大清洗在咸阳中开始流传风声,赵昌听了一耳朵,觉得还是先别等了,搞事要紧。
秦王一听就知道昌是有想法,但净在这装,就说:“你觉得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派出去?”
赵昌看人不接茬,自己道:“郎中数量太多了,他们待在咸阳太久了。父亲,只是秦一国之地,吏治就已经如此艰难,太原尚且如此,等到未来兼并多国又应该怎么办呢?您要尽用六国之人吗?”
“快说。”臭小子,我一点废话都不想听。
“好吧好吧,您对我越来越没耐心了。”赵昌偏要佯装失落地撩拨一句,才说正经发言。
“郎中的培养没有危机感,没有紧张感,甚至有的以年数为合格标准,这样怎么可以呢?我认为应当罗列要义,以所学内容为先,并严格规定每一条所能耗费的最高时限,同时也参考军功的最赏殿罚,先完成者奖励,后完成者惩罚。”
可恶,再这么慢悠悠地培养就要来不及了,所有人通通给我卷起来。
现在秦国连一个国家都没灭,国内吏员就已经不够充分,等开始灭国,那缺口得大到什么程度啊?必须要加大力度。
如果秦人的爵位升到官大夫,他就能来中央深造几年,深造完毕之后会被派往地方,担任县丞、县尉等职。
赵昌瞄上的就是这群来深造的人。再低的小吏他现在没法伸手影响,先一步一步开始。
但在此之前,得让赵高带人把前置任务完成。
“中书,今日进展如何?”
赵高和当初那群集字的护卫,还有秦王在咸阳新挑选的助手们,忙得热火朝天。
听到大监工问话,中监工赵高哑着声音说:“公子,今日已定十七字。”
手底下的人一多,奇怪的问题也多了起来。
赵高这些天又吼又骂又督促又讲解,休息不太够,嗓子很快就受不住,今天终于劈叉了。
室内满是经卷,多得赵昌似乎一眼望不尽。不停有人翻阅,而后激情讨论一番,又有人拿着新简低头书写什么。
这里喧闹得堪比世间最繁华的市场。
按照赵昌的要求,他们不能只把字简化就作罢,最好分门别类,通晓字义。在简化之后,标注出它的小篆或异体字来源,并写好注释的字句。
简言之,这次必须做一部低配字典。
以部首检索,方便大家学习使用。部首如何划分,赵昌已经在之前的旅途中告知赵高了。
“你们继续磨合。”赵昌说。
这种事情应该是越做越熟练,简化的字越多,剩余的内容就能更容易找到对应的成果。
最后速度肯定还可以大幅提升。
这么多人干活,这进度不太行。就算只按简化三千字算,这也得干小半年。时间就是金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核验组的人已经检查过了吗?”
“是的。”
定字之前,赵高也会先过一遍,再交给他人核验,尽最大可能减小返工概率。
“你继续吧,我去看看。”
赵昌找那群考据人才看最新成果。
身为赵昌心目中的教学字典,其经义引用与注释最好采取无异议的词句,这时候就需要一群专研的人来敲锤。
虽然这群敲锤的人总是吵吵“这字应该引我们书上那句话”“放屁!现在这句就很好”,但总体而言,赵高把控得还算平衡,没有明显偏倚哪部经典,大家也都是要点脸面的,吵一吵就算了。
赵昌不是研究经典的大拿,他主要是去看字,再为新字把最后一关。
过了一遍今天的字,他去找爹,说:“父亲,能否请太医令或太官令派人熬煮润喉解渴的汤药。中书等人忙碌,每天口干舌燥,我认为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支持。”
多喝点,保持精力好好干活,也别把嗓子熬坏了。
“可以。”秦王自无不可。
之后的工作室外就多了一个饮料供应处。
——
秦王正在看太原大清扫的最新汇报,再给予批复:“郡县长官,凡是知情不报的,令史以上,皆斩。凡是被下属故意隐瞒而不知情的,上报降职。全然不曾参与其中的,酌情上调。”
桓齮在打进攻狼孟的赵军。秦王调派的增援先过去晋阳,二话不说直接拿下郡守郡丞郡尉,接管全郡事物,并开始严审郡曹。() ()
秦王本来就因为李牧的事憋了一肚子火,太原刚好撞在枪口上。
在来年通过太原出兵之前,先整治一遍它。
该审的审,该罚的罚,该奖的奖。
太原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无声清洗,普通黔首没有多少察觉,顶多认为周围比从前戒严了一些,但家中有做官吏的便人人自危,只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身边的同事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全家人都不见了,这谁不怕啊……
“到底出什么事了?”消息不灵通的战战兢兢,唯恐自己一家也没了。
稍微明白一点的指指西南边,说:“……是那里吧。”是咸阳来的事情啊。
更懂的却望向东北部,道一字:“赵。”
真正通透的闭口不言,只作什么也不知道,闷头做自己的事。
秦王的人去一县控一城,严禁消息外传,狠狠犁一遍城内,力图揪出赵人的所有钉子。
杀主导,迁从犯,太原各地官府好像寂寥了许多,街道莫名也少了些人气。
剩下些还算清白的,面对猛然增添许多的工作,愁苦、担忧、劳累,却也束手无策,只能连轴转,压缩休息,全体加班。
秦王烦躁得很。
清了一郡,空出来很多官吏的位置,必须得安排人填上。但一时之间,哪能有那么多可靠的治理人才,他只能继续任用一些不够可靠的人,维持官府的正常运转。
如此一来,其实也不过是让太原陷入无休止的循环。
“阿父啊,太原怎么样了?”
秦王看他:“你要见我就是想问这个?”
“是啊,斩的人多吗?还能有多少可用的人?波及范围真的很大吗?”
秦王不想回答。
你都在问什么废话?这还用问?你上报的事情你一点都不清楚吗?
赵昌忧愁,问:“父亲,郎中们什么时候才能派出去呢?”
前往咸阳接受培训的爵位拥有者,会被安排到郎中令下做郎中、中郎、议郎等,培训完了再发给他们地方的职位,放人出去。
赵昌手下的字典还没完全弄完,但太原的大清洗在咸阳中开始流传风声,赵昌听了一耳朵,觉得还是先别等了,搞事要紧。
秦王一听就知道昌是有想法,但净在这装,就说:“你觉得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派出去?”
赵昌看人不接茬,自己道:“郎中数量太多了,他们待在咸阳太久了。父亲,只是秦一国之地,吏治就已经如此艰难,太原尚且如此,等到未来兼并多国又应该怎么办呢?您要尽用六国之人吗?”
“快说。”臭小子,我一点废话都不想听。
“好吧好吧,您对我越来越没耐心了。”赵昌偏要佯装失落地撩拨一句,才说正经发言。
“郎中的培养没有危机感,没有紧张感,甚至有的以年数为合格标准,这样怎么可以呢?我认为应当罗列要义,以所学内容为先,并严格规定每一条所能耗费的最高时限,同时也参考军功的最赏殿罚,先完成者奖励,后完成者惩罚。”
可恶,再这么慢悠悠地培养就要来不及了,所有人通通给我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