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为了避免黑衣崖下搜捕,我们顺着河流互相搀扶而行。

    夜晚降临,拓跋欢浑身发热,整张脸烧得通红,呻吟不断。面对手无寸铁,连说话都含糊的北夏皇帝,我很诧异我没能下得了黑手。我盯着他呆坐一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侠之道,不趁人之危。何况我也身负重伤,杀了他逃不出多远。

    等大夏侍卫在河床浅滩处找到我们,已过去一日一夜。侍卫首领请来大夫,给拓跋欢喂下一剂汤药,我去看望时,他已经能坐在床边处理后续事宜了。

    两人对望,皆一言不发。

    我坐多久,他就放下手头的事,陪坐多久。终于我讪笑道:“师弟,你身子骨确实不行啊,多养养…多养养,我不打扰你了。”

    我在门外发怔,月色如水,幽幽地照在我脚下。

    得再想办法杀他呀,我心绪重重。

    侍卫首领再找到我,犯难地请我一定去劝解陛下。

    我去问他:“你伤没好,闹什么脾气?”

    拓跋欢低着头挨训,终于被我训得有点难为情,说道:“师姐,今夜是元宵夜,我听见外面鼓乐喧天,实在心痒难耐。”

    元宵夜,我了悟。

    一年里独有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节日。

    我很能理解他。大难不死,活过来头一件事当然先要实现当时临死前的心愿。他说,他想遇见一位称心如意的小姐。我又有什么理由劝阻?

    拓跋欢说:“既然师姐放心不下,不如陪我一起前去。”

    我本想说谁会担心你?但他殷殷期盼,我惟有硬着头皮答应。

    元宵夜上行人很多。

    在这故土异国,迎面而来的人三三两两成群,也有汉人,也有夏人。这一晚,彷佛不分族类,人们共享这古老节日带来的悸动感觉。

    我内心惊异不安,忽然,拓跋欢轻轻拉了我一下。我回神,就看见拓跋欢站在一方小摊前,冲我招招手。

    “师姐,来猜谜。”

    我走过去,随手拿了几张灯谜,翻来覆去地看:“师弟,这谜题不简单,你猜得出来?”

    拓跋欢说:“别小瞧我,四书五经我也是自小就熟背的。”他为此得意洋洋,炫技一样,连猜中七八盏灯谜。最后是摊主求饶:“大侠,此乃一家糊口之计,您何必赶尽杀绝?”

    我一面吃惊一面恭维,说道:“师弟,原来是我有眼无珠。”

    拓跋欢让我挑盏喜欢的灯,送给我。

    我一呆,问他:“为什么送我啊?”

    拓跋欢虚心问:“为什么不能送给你啊?”

    我憋了半天,才道:“哎,白给的干嘛不要?”

    我埋头在七八盏灯中,苦寻一盏我喜欢的。拓跋欢踱步到一旁,静静等候。

    摊主满脸暧昧,小声指点我说:“女侠,一个男人肯在元宵夜为一个女人猜谜送灯,那意思可再昭显不过啦!他这是在向你示爱,邀约你共赴黄昏呢!”

    我手一僵,勉强笑道:“他是我师弟呢!”

    摊主意味深长:“师姐师弟才妙,同门岂不近水楼台?”

    我弃灯而逃,躲出来,不管后面拓跋欢怎么呼唤我。我面红耳赤地想,他们不了解其中因果际会,才会瞎说。

    随心走到一处,又有江湖儿女在比武。我旁观半刻,手痒心也痒,上台好好耍了一套剑法。

    一套耍完,心平气和,收剑敬谢。

    台下阵阵喝彩,为这良辰夜景、美人英姿。

    “女侠可有婚配啊!”

    吵吵嚷嚷间,我听清这句。

    我红着脸,还不待回答,拓跋欢走出来,沽酒宴请四方。

    他故作大方,实则捻酸难闻:“诸位见笑,此乃我妻。”

    四周哄然一笑,只有我和他俱惊,此刻慌乱,忽然不敢对视:明明一向当这婚姻是算计,才宁肯师姐师弟般称呼。

    终于拓跋欢走过来递碗给我,我伸手接了,一口饮尽。我凝视街角的长灯,感觉拓跋欢在我身边坐下,也一碗饮了。

    拓跋欢借着酒意,真诚地说:“师姐,你别再杀我了。”

    “我的杀意很明显吗?”

    “哎,太赤/裸了,换另一种情意多好。”拓跋欢佯作惋惜,指着过路男女,问道:“师姐,你能看得出他们是汉人,还是夏人吗?”

    服饰明显不同,我忍不住奚落他说:“我还没到老眼昏花,怎会看不出来?”

    拓跋欢问:“那如果他们在今日情投意合,生下的小孩,是汉人,还是夏人?”

    谨防他话中有话,我并不吭声。

    拓跋欢只好又问:“一代一代血缘交融,一百年后,师姐,你还能分辨得出他们的相貌特征吗?”

    我哑口无言,问他:“你堂堂异族皇帝,怎么会琢磨这个?”

    “这种时候,我虽不想大煞风情,却必须如实告知你。”拓跋欢怅然地回想:“那一日,舅舅他突然这样问我,我初闻只觉荒唐,责怪他在江湖上遇见过太多的汉人,立场竟也渐渐转变。彼时斥责,他不发一言。”

    我沉默下来。拓跋欢说:“和我一样想法的拓跋贵族不在少数,准确的说,舅舅那样的才是异端。汉人朝廷绝不容下我们,凭什么我们要接纳汉人?”

    我看向他:“你想告诉我什么?”

    “我改变主意了,师姐,现在我很想做一个一视同仁的皇帝。问罪只在对错,而不该看他的族类。我来江湖走这一趟,日夜熏陶,总算也学会了‘英雄不问出处’,这并不坏,是不是?”

    我忍不住笑,心中却一阵泛苦。

    然而你脚下的土地,曾是我们的故土啊!多少将士魂牵梦萦,不惜变作那无定的河边枯骨。

    师弟,践踏国土之恨,从来没得转圜。

章节目录

不宜欢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满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满絮并收藏不宜欢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