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我一向坚信报仇要趁早。因为仇人有可能先被意外截胡,然后就轮不到你了。
这种事时而有之。比如我童年里最怕一个孩子,他比我高,而且比我更壮,常常在上学放学的路途中拦住我,丢我的书在河道里打水漂玩。
妈妈说:“你为什么怕他?他如果打你,你就拿头撞他。”
我试了两次,觉得不可行。因为他打我用的是板砖,我撞他用的是脑袋,孰轻孰重高下立判。
妈妈又说,“既然他不好好和你玩,你就不要和他玩。”
可问题的根源根本不在于我会不会主动找他,我也根本没有和他玩过。妈妈的办法一点儿也不好,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事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话当成放屁去听,逻辑就会变得通顺。
我没想到的是,那个孩子最后确实被头撞了。只不过不是我的头,而是车头。原来妈妈说得也有道理,挨打的人就应该开磁悬浮火车头反击回去。
我不能开车,所以我觉得那名撞了他的司机帮了我大忙,是大英雄。可他因为过失被刑拘,赔了小孩的父母一笔钱。
其实在那之前我本来打算做点什么的。什么来着?好像是在镜子前演练了很多变,我鼓起勇气准备在放学的时候恶狠狠地告诉那个孩子“我不要和你玩了”……
现在看来,火车真是一场及时雨,它阻止了我那日稍晚些时候的一场笑话。但我还是很失落的,因为仇人已经死了,远超出我的预期。我没有多高兴,只觉得空洞。
由此体悟出一个重要的道理,反击的最好时刻是当下,准备筹划的战线不能拉得太长。
就比如这次的乌龙补药事件,我决心当晚就查得水落石出。
宫中的人参鹿茸,库存多少、何时取用,都有严格的记录。送药的人最有可能是从城里药铺收来的材料,但这个渠道能供货的商户也十分稀少。
药材不是人,不会主动抹去痕迹。只要肯查,一定有线索。
我让长穗准备了一身富家纨绔的打扮,又去对影宫找西洲年,让他乔装成我的侍从,把原本负责保卫我的那名小侍卫顶替掉,跟着我出宫。
西洲年不很自在。因为他的西凉装束在街上太过显眼,我就让他把发辫拆了,梳成发髻盘在头上。
于是他的脑袋摇摇晃晃,又衣冠楚楚,看起来帅却不聪明。像被我拐来的人。更显眼了。
我问他,“长唐人不给你梳头发吗?”我明明经常见到他梳中原的冠簪,现在又装上了。
西洲年一嗔目,忿忿道:“长唐人不似你下手那般黑!”
他非说我梳得头不好,揪头皮揪心,我左观右瞧没看出他给我梳的和我给他梳的到底有什么区别。
“挺好的,就这么着吧。”
西洲年不同意,但也没继续反对,我又将调查的步骤一一俱与他说,他也照做了。
我们先去了街上知名的几家药铺,线路很明确,因为梁国的药材管制远比其他三国严苛,尤其是上京城内,但凡名贵药种,无论进城入宫,都需一一称量,记录在册。
特别是河西城以商户单位收税以后,京城内也如法炮制,开始征收酒肆瓦舍、医馆货店的银钱,更加事无巨细。
正规的铺子好查,无一敢虚报。我们问了仅有的三家,近期的库存都一点未少。
剩下的就是不那么好查的地方。私营的店铺总会暗地里偷着倒卖些药货,不严抓的时候就没人明说。
上京城里巷,华灯初上,巷口的地标牌坊刻痕崭新,碑身锃亮,映照出来往行人步履匆匆的侧影。
我坐在路边酒肆门口的椅子,天上雾蒙蒙的,发着乌云调和之后的灰蓝,好像淅淅沥沥地掉下几滴雨点,瓦片青砖略略湿润了。
有个身穿缟素的年轻姑娘,怀抱一条长方漆木盒子从巷口走进来,她每走一步,就掉一颗泪珠,白色麻衣随着抽泣抖着。
酒馆的店面不大,这处巷子也窄。缟素姑娘从我身侧走过,最近的时候,我倘若伸直手能够碰到她的脑袋。
咫尺之间,我瞧得很清楚,她怀里的盒子约一尺见方,只瞟了一眼便从盒子移开目光,小声知会西洲年:“跟过去看看。”说罢放下杯子,付了酒钱,拽着他起来。
“你还挺锱铢必较的。”西洲年笑了起来,“当然,这算一个好习惯。”
我说我不仅锱铢必报,我还成人之美。和谁有仇有怨,会捎带着把和他同样有过节的人带上一起落井下石,“所以才喊你一起。”
他半真半假地说:“那真是多谢。”
我再三保证揪出真凶之后,分给他一个输出的身位解气,邀请他入伙。
起初西洲年不明白“输出”到底作何解释,直到我掏出两根哨棒,他一下就顿悟了一切,大受震撼,附带地心灵有点儿受伤。
“我还以为你总喜欢打我,兴许是钟意我。却原来你只是喜欢打人。”
我很想纠正他,即便专喜欢打他一个人,他也没什么值得开心的。想想算了,人各有志。
半路上,我忽然又找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西洲年,你的观念有问题。你不能把虐待等同于喜爱。假如往后,你再遇到一个心上人,要学着善待他……”
西洲年不明所以地打断我:“为什么是‘再’?”
我顿了一下,自觉失言。
西洲年没看过原著,自然不知道我下意识把他和六公主算作了一对怨侣。可现在六公主和他都应该有崭新的生活。
“我讲错了。不过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我不明白。”西洲年摇了摇头,“你说的话,总是和我从前遇到的人、那些人教给我的不太一样。但有时候,我分不清有什么不同。”
“有人教你?教什么?”
西洲年说,幼年时有一名长唐的侯爷,会反反复复询问他的心情。对事物的情绪,他一开始不太擅长,只会说“烛火好烫”、“水很甜”。
“侯爷说,那不是感情。我试过很多次,直到有一回他终于发怒了,我很害怕。他却和蔼地给我吃枣糕,夸我做的不错。”
我默默无言地盯着墙头的瓦楞。
惊喜啊,惊喜。
这么大的秘密他现在才说!
这长唐人肯定有问题。嘶……怎么感觉线索越挖越多了呢?剪不断理还乱。头好痛,要长脑子了。
我打断他问:“那名侯爷如今安在啊?”
西洲年一愣,“葬在渝州山南百里。”
噢,凉透了。本来蠢蠢欲动攻打长唐的心稍微死了回去。不过好歹是有收获的,这足以证明西洲年是人为的bug。
这本书早就有人开发过啊!
我心中风起云涌,西洲年则怀疑人生:“公主,我迄今为止学会的大半事情,都是我笃信之今的。会不会都是错的?”
我答不上来。
“也许多数时候没有对错之分。”我只能说,“但是从民调来看,在我那个世界,有些人看过你的事迹以后会写短文骂你……”
西洲年看上去更难过了,他的脸色就像塞外的月光结成的霜,久久不舒展。
我又补充说,“也不尽然啦。也有人看过之后嚷嚷着想嫁给你,也许算是一种好事。”
从西洲年的表情来看,安慰没起效果。
谈话间,白衣姑娘走进一间院落。
巷子走到尽头是一条死路,我们躲在墙根下,院内的抽噎声断断续续、不绝如缕。
“一会儿进去问问情况。”我将预先准备好的哨棒分给西洲年,“防身而已,不要伤我大梁子民。”
西洲年将哨棒举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瞧,问我:“你就这么确信自己不会出错?”
我说:“她怀里的盒子,应该是人参。大东西,值钱。”
西洲年略一沉吟:“你怎么知道?”
我不想说。
西洲年偏要追问,他再问了二遍,我才告诉他。
“那姑娘家中有亲眷病逝了,这样的人家通常会把压箱底的宝贝变卖。因为那是预备给病人吊命的,只有病人再也用不上了,才会转手出去。”
“而且她肯定会来里巷,这里不上报税账,折算的银两更高。她已经很窘迫了,需要现钱。”
西洲年一只手攥拳在下唇撑了很久,然后他问:“他们会给她多少银子?”
我掰着指头算了算:“可能三四两。”
西洲年大言不惭地问我能不能借他十两银子把姑娘手里的人参买过来。他再三保证:“我是借的,一定还你。”
我摇头如拨浪鼓:“人参不值十两。”
西洲年坚持:“可是我想给她十两。”
我气笑:“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现在整个人都是我养的,你拿什么还?”
然后姑娘和人参也就不重要了,我们已经在另一些本质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就是“慨他人之康究竟算不算慷慨”,“行自以为之善事算不算善事”。
这是天大的事情,我们双双不敢轻视,因为太过激动,声情并茂,连说带动,不知不觉就走开了原来的位置。
再停下时已经站在里巷附近的一座小桥前。
事情进展到这里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计划,甚至那名典当山参的姑娘揩着眼泪从巷子里走了出来,见到一对年轻人在桥上争执,还停下来听了一会儿。
但我们都没顾得上她,因为我们紧接着吵了起来。
西洲年是真的恼了,他吵架很烦人,根本不许我把一句话说完,他就迫不及待地挑刺反驳。
我也急了,“你不许说,等我说完了你再说。”
我把他按在桥墩上坐下,让他听我娓娓道来,他不,左右扭头像是要把我的声音甩出去。
我没见过他这么不讲道理,和他平常完全是两幅面孔,大声质问他今年多大了。
西洲年恶狠狠回我:“二十有一!”
“谁问你这个!”
他居然紧接着抬手捂住我的嘴。
我在他手心咬了一大口。
“早知道当初烂在鼓楼上风干!”西洲年转头就走了。他甚至忘记了他即便走也只能回宫去,我们行动时虽然只有两个人,可里巷内外都藏满了六公主的护卫。
我踢了一下桥边的石子,石子噗通一声掉进水里。有身披轻甲的羽林军身影出来,冲我行了一礼,悄无声息跟在西洲年身后走远。
他们不可能放他离开上京城。
我在桥墩上歇脚的时候,羽林卫来报,“西凉皇子那边……”
“你们看着就好。”我一时半会不想管他,又坐了片刻,返回里巷去找那间院子的主人。
这种事时而有之。比如我童年里最怕一个孩子,他比我高,而且比我更壮,常常在上学放学的路途中拦住我,丢我的书在河道里打水漂玩。
妈妈说:“你为什么怕他?他如果打你,你就拿头撞他。”
我试了两次,觉得不可行。因为他打我用的是板砖,我撞他用的是脑袋,孰轻孰重高下立判。
妈妈又说,“既然他不好好和你玩,你就不要和他玩。”
可问题的根源根本不在于我会不会主动找他,我也根本没有和他玩过。妈妈的办法一点儿也不好,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事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话当成放屁去听,逻辑就会变得通顺。
我没想到的是,那个孩子最后确实被头撞了。只不过不是我的头,而是车头。原来妈妈说得也有道理,挨打的人就应该开磁悬浮火车头反击回去。
我不能开车,所以我觉得那名撞了他的司机帮了我大忙,是大英雄。可他因为过失被刑拘,赔了小孩的父母一笔钱。
其实在那之前我本来打算做点什么的。什么来着?好像是在镜子前演练了很多变,我鼓起勇气准备在放学的时候恶狠狠地告诉那个孩子“我不要和你玩了”……
现在看来,火车真是一场及时雨,它阻止了我那日稍晚些时候的一场笑话。但我还是很失落的,因为仇人已经死了,远超出我的预期。我没有多高兴,只觉得空洞。
由此体悟出一个重要的道理,反击的最好时刻是当下,准备筹划的战线不能拉得太长。
就比如这次的乌龙补药事件,我决心当晚就查得水落石出。
宫中的人参鹿茸,库存多少、何时取用,都有严格的记录。送药的人最有可能是从城里药铺收来的材料,但这个渠道能供货的商户也十分稀少。
药材不是人,不会主动抹去痕迹。只要肯查,一定有线索。
我让长穗准备了一身富家纨绔的打扮,又去对影宫找西洲年,让他乔装成我的侍从,把原本负责保卫我的那名小侍卫顶替掉,跟着我出宫。
西洲年不很自在。因为他的西凉装束在街上太过显眼,我就让他把发辫拆了,梳成发髻盘在头上。
于是他的脑袋摇摇晃晃,又衣冠楚楚,看起来帅却不聪明。像被我拐来的人。更显眼了。
我问他,“长唐人不给你梳头发吗?”我明明经常见到他梳中原的冠簪,现在又装上了。
西洲年一嗔目,忿忿道:“长唐人不似你下手那般黑!”
他非说我梳得头不好,揪头皮揪心,我左观右瞧没看出他给我梳的和我给他梳的到底有什么区别。
“挺好的,就这么着吧。”
西洲年不同意,但也没继续反对,我又将调查的步骤一一俱与他说,他也照做了。
我们先去了街上知名的几家药铺,线路很明确,因为梁国的药材管制远比其他三国严苛,尤其是上京城内,但凡名贵药种,无论进城入宫,都需一一称量,记录在册。
特别是河西城以商户单位收税以后,京城内也如法炮制,开始征收酒肆瓦舍、医馆货店的银钱,更加事无巨细。
正规的铺子好查,无一敢虚报。我们问了仅有的三家,近期的库存都一点未少。
剩下的就是不那么好查的地方。私营的店铺总会暗地里偷着倒卖些药货,不严抓的时候就没人明说。
上京城里巷,华灯初上,巷口的地标牌坊刻痕崭新,碑身锃亮,映照出来往行人步履匆匆的侧影。
我坐在路边酒肆门口的椅子,天上雾蒙蒙的,发着乌云调和之后的灰蓝,好像淅淅沥沥地掉下几滴雨点,瓦片青砖略略湿润了。
有个身穿缟素的年轻姑娘,怀抱一条长方漆木盒子从巷口走进来,她每走一步,就掉一颗泪珠,白色麻衣随着抽泣抖着。
酒馆的店面不大,这处巷子也窄。缟素姑娘从我身侧走过,最近的时候,我倘若伸直手能够碰到她的脑袋。
咫尺之间,我瞧得很清楚,她怀里的盒子约一尺见方,只瞟了一眼便从盒子移开目光,小声知会西洲年:“跟过去看看。”说罢放下杯子,付了酒钱,拽着他起来。
“你还挺锱铢必较的。”西洲年笑了起来,“当然,这算一个好习惯。”
我说我不仅锱铢必报,我还成人之美。和谁有仇有怨,会捎带着把和他同样有过节的人带上一起落井下石,“所以才喊你一起。”
他半真半假地说:“那真是多谢。”
我再三保证揪出真凶之后,分给他一个输出的身位解气,邀请他入伙。
起初西洲年不明白“输出”到底作何解释,直到我掏出两根哨棒,他一下就顿悟了一切,大受震撼,附带地心灵有点儿受伤。
“我还以为你总喜欢打我,兴许是钟意我。却原来你只是喜欢打人。”
我很想纠正他,即便专喜欢打他一个人,他也没什么值得开心的。想想算了,人各有志。
半路上,我忽然又找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西洲年,你的观念有问题。你不能把虐待等同于喜爱。假如往后,你再遇到一个心上人,要学着善待他……”
西洲年不明所以地打断我:“为什么是‘再’?”
我顿了一下,自觉失言。
西洲年没看过原著,自然不知道我下意识把他和六公主算作了一对怨侣。可现在六公主和他都应该有崭新的生活。
“我讲错了。不过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我不明白。”西洲年摇了摇头,“你说的话,总是和我从前遇到的人、那些人教给我的不太一样。但有时候,我分不清有什么不同。”
“有人教你?教什么?”
西洲年说,幼年时有一名长唐的侯爷,会反反复复询问他的心情。对事物的情绪,他一开始不太擅长,只会说“烛火好烫”、“水很甜”。
“侯爷说,那不是感情。我试过很多次,直到有一回他终于发怒了,我很害怕。他却和蔼地给我吃枣糕,夸我做的不错。”
我默默无言地盯着墙头的瓦楞。
惊喜啊,惊喜。
这么大的秘密他现在才说!
这长唐人肯定有问题。嘶……怎么感觉线索越挖越多了呢?剪不断理还乱。头好痛,要长脑子了。
我打断他问:“那名侯爷如今安在啊?”
西洲年一愣,“葬在渝州山南百里。”
噢,凉透了。本来蠢蠢欲动攻打长唐的心稍微死了回去。不过好歹是有收获的,这足以证明西洲年是人为的bug。
这本书早就有人开发过啊!
我心中风起云涌,西洲年则怀疑人生:“公主,我迄今为止学会的大半事情,都是我笃信之今的。会不会都是错的?”
我答不上来。
“也许多数时候没有对错之分。”我只能说,“但是从民调来看,在我那个世界,有些人看过你的事迹以后会写短文骂你……”
西洲年看上去更难过了,他的脸色就像塞外的月光结成的霜,久久不舒展。
我又补充说,“也不尽然啦。也有人看过之后嚷嚷着想嫁给你,也许算是一种好事。”
从西洲年的表情来看,安慰没起效果。
谈话间,白衣姑娘走进一间院落。
巷子走到尽头是一条死路,我们躲在墙根下,院内的抽噎声断断续续、不绝如缕。
“一会儿进去问问情况。”我将预先准备好的哨棒分给西洲年,“防身而已,不要伤我大梁子民。”
西洲年将哨棒举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瞧,问我:“你就这么确信自己不会出错?”
我说:“她怀里的盒子,应该是人参。大东西,值钱。”
西洲年略一沉吟:“你怎么知道?”
我不想说。
西洲年偏要追问,他再问了二遍,我才告诉他。
“那姑娘家中有亲眷病逝了,这样的人家通常会把压箱底的宝贝变卖。因为那是预备给病人吊命的,只有病人再也用不上了,才会转手出去。”
“而且她肯定会来里巷,这里不上报税账,折算的银两更高。她已经很窘迫了,需要现钱。”
西洲年一只手攥拳在下唇撑了很久,然后他问:“他们会给她多少银子?”
我掰着指头算了算:“可能三四两。”
西洲年大言不惭地问我能不能借他十两银子把姑娘手里的人参买过来。他再三保证:“我是借的,一定还你。”
我摇头如拨浪鼓:“人参不值十两。”
西洲年坚持:“可是我想给她十两。”
我气笑:“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现在整个人都是我养的,你拿什么还?”
然后姑娘和人参也就不重要了,我们已经在另一些本质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就是“慨他人之康究竟算不算慷慨”,“行自以为之善事算不算善事”。
这是天大的事情,我们双双不敢轻视,因为太过激动,声情并茂,连说带动,不知不觉就走开了原来的位置。
再停下时已经站在里巷附近的一座小桥前。
事情进展到这里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计划,甚至那名典当山参的姑娘揩着眼泪从巷子里走了出来,见到一对年轻人在桥上争执,还停下来听了一会儿。
但我们都没顾得上她,因为我们紧接着吵了起来。
西洲年是真的恼了,他吵架很烦人,根本不许我把一句话说完,他就迫不及待地挑刺反驳。
我也急了,“你不许说,等我说完了你再说。”
我把他按在桥墩上坐下,让他听我娓娓道来,他不,左右扭头像是要把我的声音甩出去。
我没见过他这么不讲道理,和他平常完全是两幅面孔,大声质问他今年多大了。
西洲年恶狠狠回我:“二十有一!”
“谁问你这个!”
他居然紧接着抬手捂住我的嘴。
我在他手心咬了一大口。
“早知道当初烂在鼓楼上风干!”西洲年转头就走了。他甚至忘记了他即便走也只能回宫去,我们行动时虽然只有两个人,可里巷内外都藏满了六公主的护卫。
我踢了一下桥边的石子,石子噗通一声掉进水里。有身披轻甲的羽林军身影出来,冲我行了一礼,悄无声息跟在西洲年身后走远。
他们不可能放他离开上京城。
我在桥墩上歇脚的时候,羽林卫来报,“西凉皇子那边……”
“你们看着就好。”我一时半会不想管他,又坐了片刻,返回里巷去找那间院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