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天,空气里的每一个分子都透着燥意,天空湛蓝得不见云彩,只偶尔几只斑鸠掠过,发出疲惫而微弱的鸣叫。
苏荷芝坐在马车里昏昏欲睡,外面忽地传来丫鬟喜乐的声音:“公主,前面就是西扬都城庆城了。”
她掀开车窗帘探头,看见持节护送的郡王正在城门处和守将交涉。
轻轻舒了口气,奔波近三个月,终于到了。
平日出征打仗都是骑快马,这次出行嬷嬷非说是来和亲的,骑马没个姑娘样,苏荷芝拗不过她,只好上了马车。
谁曾想坐马车比骑马还累,三个月下来,腰酸背痛。
骑马由她主导,注意力集中在控马和前方,身下的颠簸便忽去了,但一旦控制权假手于人,无所事事,不适感就会被无限放大。
出行是这样,权力亦是。
和鸿胪寺确认过文书后,北合的和亲队伍被带往都亭驿,等待一天后西扬皇帝的接见和迎接仪式。
和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庆城的主道,引起过路百姓的注意。
隔着帘子,苏荷芝饶有兴致地听着百姓的窃窃私语。
“这是北合的芸公主?听说是个被休弃的?”
“那跟咱们这沾花惹草、见异思迁的二皇子倒是相配。”
苏荷芝勾唇,仿若他们口中蛐蛐的人与自己不相干般,当个乐子听过。
倒是喜乐忿忿:“这些爱嚼舌根子的人真是讨厌。”
她不着调地伸了个懒腰,调侃:“你在北合还没听惯呢?”
世人多将“女子无才便是德”奉为圭臬,也借此规训女子就该娴静地待在后院相夫教子。
她这种离经叛道,外出征战,挑战权威的公主自然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哪怕她替无将帅之才的北合守住了遭受外族人一次次攻击的国门,朝臣仍旧在边境稍显安定后数次上奏,请求皇帝召她回京,收回她手中的兵权。
这次更是直接送她来西扬和亲,永绝后患。
喜乐跺脚,为她打抱不平:“公主,他们又不了解您,凭什么这么说您?就是听惯了我也生气。”
见这丫头急了,她打趣:“乖乖,我以后定好好做人,争取留个好名声好吧。”
喜乐皱眉:“根本就不是您的问题,是那群凡夫俗子不懂,您才是这世上最好的女子。”
苏荷芝摇头笑了笑,她做事素来只遵从自己内心的谋划,不在乎他人的议论。
自从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讨得母后欢心,她便明白,偏见如山。
愚公移山何其困难。
——
到了都亭驿,她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一扫这么多天风尘仆仆的疲惫。
洗漱后苏荷芝到书房召丫鬟永日来汇报自己在西扬置办的产业的近况。
因为一早就盘算好将来要嫁来西扬,于是数年前她便在这里安置了一些房产和田产,方便来日操作。
平日里就全权交给颇有经商头脑的永日打理。
从前把重心放在北合,这边一般只年终宣来回禀一次。
如今她人到了西扬,自然得随之更加上心。
翻着账本大致对自己名下目前在西扬的财产有数后,又细细问了几处都没有纰漏,她放下心来。
正要如常开始看地志时,忽地想起什么,她状似不经意提起:“你这些年在西扬待的日子多,有什么大传闻吗?”
听到传闻二字永日愣了一下。
公主什么时候对坊间流言上心了?她不是一向最……
转念一想,照着公主的性格,应当要她说的是有关朝中局势的传闻。
永日悄悄抬头看了眼公主严肃专注的脸色,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专拣大事说。
不过她也困惑,这些机要她早就汇报过了。按理说公主对这些事也都是了如指掌的,哪里需要她重复第二遍?
难道公主在考验她的记忆力?
苏荷芝咬唇腹诽,谁要听这些了?这些王公贵族的利益牵扯勾连她早就烂熟于心……
还是喜乐懂她,见她神色恹恹,连忙打断永日:“公主哪里是要听这些无趣的,你快说点同二皇子有关的。”
被戳破心思她有些不好意思,装模做样地斥了喜乐一声:“瞎说。”
永日看她口是心非的样,终于明白过来,但面色不虞:“二皇子五年前从北合回到西扬,在政事上不曾听说有什么作为,后院倒是满满当当。”
这些轶事苏荷芝从前都听过,心里明镜儿似的,只是按耐不住想听听关于他的讯息的心思。
哪怕她自己一直不在乎且不相信流言,但一旦关于他,原则什么的还是先靠边吧。
喜乐在一旁抱怨:“这二皇子怎么回事啊?在北合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江何之九岁起就被送到北合做质子,在宫里和苏荷芝走得近。
她和永日都是自幼伺候苏荷芝的,因而她们对他也可以说是看着长大的。
苏荷芝安抚:“外头的传闻咱们听听做个参考就好了,不能全当真。”
她拿自己做例子:“你方才不还为我叫屈呢。”
——
次日早晨,苏荷芝随持节的郡王入朝觐见西扬皇帝。
皇帝说了一番客套的“愿与北合世代友好”的辞令,眼神随即不着痕迹地扫视了一下阶下黑压压的一片。
江何之没来。
不成器的东西。
为了不落两国的面子,他不得不压下心中的怒意,笑着打掩护:“二皇子今日身体不适告假在府中,朕待会儿差张玉去命他复元后带你在庆城转转。”
苏荷芝不着痕迹地皱了下眉,心中困惑但面上不显:“多谢陛下。不过还是以二皇子的身体为重,毕竟臣马上要嫁到西扬来,将来多的是机会领略陛下治下的盛世,不差这么一会儿。”
龙颜大悦:“老二不着调,倒是有福气娶你这么个明事理的皇妃。”
一直在宫里待到晚上迎宾宫宴结束后,苏荷芝才回到都亭驿。
喜乐边侍奉她洗漱边发牢骚:“这二皇子怎么回事啊?早朝没去就算了,宫宴也不到场,这会儿外边都不知道怎么议论开了。”
说是不知道怎么议论,其实只是因为话说得太难听,她不想说出来脏了公主的耳。
说什么二皇子是因为不满要娶个二嫁女才故意不露面,是要给她家公主个下马威。
“既来之则安之吧,咱们又不是为外边人的说法活的。”
开导喜乐的时候苏荷芝确实无甚波澜,但等灯熄后,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发现自己还是有点介怀的。
她直觉他不是那样的人,但五年未见……
人易变,她一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怎么现在却难以接受呢。
暗夜里看不清,其它感官变得敏锐。
她察觉到什么,停止翻身,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抽出枕头下的匕首。
迅速在心里权衡分析,能避开院内数量不菲的守夜暗卫,来者武功不低。
“芝芝。”
苏荷芝听到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愣了神,坐直后试探性地问出:“江何之?”
话音刚落,火折子亮起。
真的是他。
火折子的光黯淡,为了方便两人看清,他走近。
二人的视线相交,张了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怎么来了?”
想到喜乐可能还在外面守夜,她只敢悄声问话。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的声音太过微弱,江何之又凑近了些。
她有些别扭地伸手推了推他:“你别靠这么近。”
他不着调地调戏:“臣为了听清公主的吩咐是靠近了些,但公主这怎么还上手了?”
甚至还倒打一耙:“也不知是不是公主为了满足自己的色.欲故意压低声音。”
苏荷芝知道他一向嘴贱,不过现在的她也不是当年那个一听浑话就羞的姑娘,她自信战斗力爆棚,抱着胳膊刺他:“二皇子看来真是名不虚传,连夜闯姑娘闺房都熟能生巧。”
虽然看不见她的脸,但江何之能想象到她一脸傲娇的言不由衷样:“那公主可真是冤枉臣了,实不相瞒,这还是第一次。”
经这一遭,原先的生疏感散去不少。
至少,他们初步断定,对方还是彼此熟悉的故人。
话题回到最初:“我早上没去上朝,晚上也没去宫宴,怕你多想,所以来知会你一声。”
“我才不多想呢,”苏荷芝听到他的解释,虽仍旧不知具体缘由,但烦闷的心豁然开朗,可还是嘴硬,“你去不去跟我有什么干系。”
江何之知道她别扭的小性子,笑着哄她:“是,你不在乎,是我硬要来跟你说清楚的,我怕你不要我了。”
“你知道就好。”
“张玉今天奉命来告知我,朝会上两国根据礼部给出的良辰吉日选定下月初一完婚。”
“我知道啊,我就在场呢当时。”
江何之方才为了和她平视,单膝跪在床边。
隔着幽微的火焰,说话间苏荷芝看进他深邃的眸子。
眼底闪烁的不知是火光还是他的雀跃。
“在这之前,我都不会在人前跟你接触,你别因此担心。”
苏荷芝知道他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满口应下。
“就不好奇我为什么在人前下你的面子?”
“好奇。那你具体说说,是怎么敢把本公主的脸踩在地上的?”
话虽这样说,但她的语调里不带一丝恼怒。
就在江何之张口时,外头传来永日的声音:“公主,巡夜的暗卫在院外墙上发现了一块被树枝勾下的黑色布料,目前还没找到人,我过来告知您一声,您注意些,外面马上加强巡逻。”
苏荷芝连忙掩住火苗,戳戳他,直到他用气声暗示确实是他的时,她朝外扬声:“没事,永日你让他们别搜查了,说不定是都亭驿的人,咱们低调点。”
听到外面的人走远了,江何之难得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来你这,就没想着那么谨慎。”
随即又理直气壮:“这下信了吧,我没说假话。第一次做采花贼,没经验。”
“你就贫吧。”
话题回到刚才:“我不能在皇后和太子一党心里留下一点想争权夺利的心思,要是对你表现出重视,他们会疑心我是想在皇帝面前争脸,想拉拢北合的势力。”
苏荷芝知道他在北合做质子时就一直谋划着要回国替他母亲报仇,瞬间明了:“那需要我做什么吗?”
他摸了摸她的头:“暂时没有,你照顾好自己,准备好大婚做新娘就行。”
最后一句带上点不规矩的语调,让苏荷芝有些脸红。
这人。
本来江何之打算跟苏荷芝说清楚就离开,不料不小心留下破绽。虽说苏荷芝让永日传下去别搜了,但院外此刻的戒备程度肯定高了一级不止,他只好留下,准备另找机会。
苏荷芝坐在马车里昏昏欲睡,外面忽地传来丫鬟喜乐的声音:“公主,前面就是西扬都城庆城了。”
她掀开车窗帘探头,看见持节护送的郡王正在城门处和守将交涉。
轻轻舒了口气,奔波近三个月,终于到了。
平日出征打仗都是骑快马,这次出行嬷嬷非说是来和亲的,骑马没个姑娘样,苏荷芝拗不过她,只好上了马车。
谁曾想坐马车比骑马还累,三个月下来,腰酸背痛。
骑马由她主导,注意力集中在控马和前方,身下的颠簸便忽去了,但一旦控制权假手于人,无所事事,不适感就会被无限放大。
出行是这样,权力亦是。
和鸿胪寺确认过文书后,北合的和亲队伍被带往都亭驿,等待一天后西扬皇帝的接见和迎接仪式。
和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庆城的主道,引起过路百姓的注意。
隔着帘子,苏荷芝饶有兴致地听着百姓的窃窃私语。
“这是北合的芸公主?听说是个被休弃的?”
“那跟咱们这沾花惹草、见异思迁的二皇子倒是相配。”
苏荷芝勾唇,仿若他们口中蛐蛐的人与自己不相干般,当个乐子听过。
倒是喜乐忿忿:“这些爱嚼舌根子的人真是讨厌。”
她不着调地伸了个懒腰,调侃:“你在北合还没听惯呢?”
世人多将“女子无才便是德”奉为圭臬,也借此规训女子就该娴静地待在后院相夫教子。
她这种离经叛道,外出征战,挑战权威的公主自然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哪怕她替无将帅之才的北合守住了遭受外族人一次次攻击的国门,朝臣仍旧在边境稍显安定后数次上奏,请求皇帝召她回京,收回她手中的兵权。
这次更是直接送她来西扬和亲,永绝后患。
喜乐跺脚,为她打抱不平:“公主,他们又不了解您,凭什么这么说您?就是听惯了我也生气。”
见这丫头急了,她打趣:“乖乖,我以后定好好做人,争取留个好名声好吧。”
喜乐皱眉:“根本就不是您的问题,是那群凡夫俗子不懂,您才是这世上最好的女子。”
苏荷芝摇头笑了笑,她做事素来只遵从自己内心的谋划,不在乎他人的议论。
自从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讨得母后欢心,她便明白,偏见如山。
愚公移山何其困难。
——
到了都亭驿,她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一扫这么多天风尘仆仆的疲惫。
洗漱后苏荷芝到书房召丫鬟永日来汇报自己在西扬置办的产业的近况。
因为一早就盘算好将来要嫁来西扬,于是数年前她便在这里安置了一些房产和田产,方便来日操作。
平日里就全权交给颇有经商头脑的永日打理。
从前把重心放在北合,这边一般只年终宣来回禀一次。
如今她人到了西扬,自然得随之更加上心。
翻着账本大致对自己名下目前在西扬的财产有数后,又细细问了几处都没有纰漏,她放下心来。
正要如常开始看地志时,忽地想起什么,她状似不经意提起:“你这些年在西扬待的日子多,有什么大传闻吗?”
听到传闻二字永日愣了一下。
公主什么时候对坊间流言上心了?她不是一向最……
转念一想,照着公主的性格,应当要她说的是有关朝中局势的传闻。
永日悄悄抬头看了眼公主严肃专注的脸色,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专拣大事说。
不过她也困惑,这些机要她早就汇报过了。按理说公主对这些事也都是了如指掌的,哪里需要她重复第二遍?
难道公主在考验她的记忆力?
苏荷芝咬唇腹诽,谁要听这些了?这些王公贵族的利益牵扯勾连她早就烂熟于心……
还是喜乐懂她,见她神色恹恹,连忙打断永日:“公主哪里是要听这些无趣的,你快说点同二皇子有关的。”
被戳破心思她有些不好意思,装模做样地斥了喜乐一声:“瞎说。”
永日看她口是心非的样,终于明白过来,但面色不虞:“二皇子五年前从北合回到西扬,在政事上不曾听说有什么作为,后院倒是满满当当。”
这些轶事苏荷芝从前都听过,心里明镜儿似的,只是按耐不住想听听关于他的讯息的心思。
哪怕她自己一直不在乎且不相信流言,但一旦关于他,原则什么的还是先靠边吧。
喜乐在一旁抱怨:“这二皇子怎么回事啊?在北合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江何之九岁起就被送到北合做质子,在宫里和苏荷芝走得近。
她和永日都是自幼伺候苏荷芝的,因而她们对他也可以说是看着长大的。
苏荷芝安抚:“外头的传闻咱们听听做个参考就好了,不能全当真。”
她拿自己做例子:“你方才不还为我叫屈呢。”
——
次日早晨,苏荷芝随持节的郡王入朝觐见西扬皇帝。
皇帝说了一番客套的“愿与北合世代友好”的辞令,眼神随即不着痕迹地扫视了一下阶下黑压压的一片。
江何之没来。
不成器的东西。
为了不落两国的面子,他不得不压下心中的怒意,笑着打掩护:“二皇子今日身体不适告假在府中,朕待会儿差张玉去命他复元后带你在庆城转转。”
苏荷芝不着痕迹地皱了下眉,心中困惑但面上不显:“多谢陛下。不过还是以二皇子的身体为重,毕竟臣马上要嫁到西扬来,将来多的是机会领略陛下治下的盛世,不差这么一会儿。”
龙颜大悦:“老二不着调,倒是有福气娶你这么个明事理的皇妃。”
一直在宫里待到晚上迎宾宫宴结束后,苏荷芝才回到都亭驿。
喜乐边侍奉她洗漱边发牢骚:“这二皇子怎么回事啊?早朝没去就算了,宫宴也不到场,这会儿外边都不知道怎么议论开了。”
说是不知道怎么议论,其实只是因为话说得太难听,她不想说出来脏了公主的耳。
说什么二皇子是因为不满要娶个二嫁女才故意不露面,是要给她家公主个下马威。
“既来之则安之吧,咱们又不是为外边人的说法活的。”
开导喜乐的时候苏荷芝确实无甚波澜,但等灯熄后,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发现自己还是有点介怀的。
她直觉他不是那样的人,但五年未见……
人易变,她一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怎么现在却难以接受呢。
暗夜里看不清,其它感官变得敏锐。
她察觉到什么,停止翻身,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抽出枕头下的匕首。
迅速在心里权衡分析,能避开院内数量不菲的守夜暗卫,来者武功不低。
“芝芝。”
苏荷芝听到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愣了神,坐直后试探性地问出:“江何之?”
话音刚落,火折子亮起。
真的是他。
火折子的光黯淡,为了方便两人看清,他走近。
二人的视线相交,张了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怎么来了?”
想到喜乐可能还在外面守夜,她只敢悄声问话。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的声音太过微弱,江何之又凑近了些。
她有些别扭地伸手推了推他:“你别靠这么近。”
他不着调地调戏:“臣为了听清公主的吩咐是靠近了些,但公主这怎么还上手了?”
甚至还倒打一耙:“也不知是不是公主为了满足自己的色.欲故意压低声音。”
苏荷芝知道他一向嘴贱,不过现在的她也不是当年那个一听浑话就羞的姑娘,她自信战斗力爆棚,抱着胳膊刺他:“二皇子看来真是名不虚传,连夜闯姑娘闺房都熟能生巧。”
虽然看不见她的脸,但江何之能想象到她一脸傲娇的言不由衷样:“那公主可真是冤枉臣了,实不相瞒,这还是第一次。”
经这一遭,原先的生疏感散去不少。
至少,他们初步断定,对方还是彼此熟悉的故人。
话题回到最初:“我早上没去上朝,晚上也没去宫宴,怕你多想,所以来知会你一声。”
“我才不多想呢,”苏荷芝听到他的解释,虽仍旧不知具体缘由,但烦闷的心豁然开朗,可还是嘴硬,“你去不去跟我有什么干系。”
江何之知道她别扭的小性子,笑着哄她:“是,你不在乎,是我硬要来跟你说清楚的,我怕你不要我了。”
“你知道就好。”
“张玉今天奉命来告知我,朝会上两国根据礼部给出的良辰吉日选定下月初一完婚。”
“我知道啊,我就在场呢当时。”
江何之方才为了和她平视,单膝跪在床边。
隔着幽微的火焰,说话间苏荷芝看进他深邃的眸子。
眼底闪烁的不知是火光还是他的雀跃。
“在这之前,我都不会在人前跟你接触,你别因此担心。”
苏荷芝知道他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满口应下。
“就不好奇我为什么在人前下你的面子?”
“好奇。那你具体说说,是怎么敢把本公主的脸踩在地上的?”
话虽这样说,但她的语调里不带一丝恼怒。
就在江何之张口时,外头传来永日的声音:“公主,巡夜的暗卫在院外墙上发现了一块被树枝勾下的黑色布料,目前还没找到人,我过来告知您一声,您注意些,外面马上加强巡逻。”
苏荷芝连忙掩住火苗,戳戳他,直到他用气声暗示确实是他的时,她朝外扬声:“没事,永日你让他们别搜查了,说不定是都亭驿的人,咱们低调点。”
听到外面的人走远了,江何之难得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来你这,就没想着那么谨慎。”
随即又理直气壮:“这下信了吧,我没说假话。第一次做采花贼,没经验。”
“你就贫吧。”
话题回到刚才:“我不能在皇后和太子一党心里留下一点想争权夺利的心思,要是对你表现出重视,他们会疑心我是想在皇帝面前争脸,想拉拢北合的势力。”
苏荷芝知道他在北合做质子时就一直谋划着要回国替他母亲报仇,瞬间明了:“那需要我做什么吗?”
他摸了摸她的头:“暂时没有,你照顾好自己,准备好大婚做新娘就行。”
最后一句带上点不规矩的语调,让苏荷芝有些脸红。
这人。
本来江何之打算跟苏荷芝说清楚就离开,不料不小心留下破绽。虽说苏荷芝让永日传下去别搜了,但院外此刻的戒备程度肯定高了一级不止,他只好留下,准备另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