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知光同薛晴一道赴宴。
宴会场需要走过一段铺着锦绣花毯的台阶。俞知光伸出手,“阿姊扶稳我的手,慢慢走。”
薛晴嗔怪地看她:“才哪到哪儿啊,我没事!”
女郎身高腿长,一步跨过两阶梯,俞知光只好提裙摆跟紧她。来时,薛晴悄悄同她讲,她与崔宏予成婚这么多年,孩子终于怀上,想等稳了再告诉崔家。
她这头看顾着薛晴,女眷那边已到了好些人,等再落座,发现案上给女眷摆了玉露团和酪樱桃。
“崔家夫人不能吃寒凉的啊,能给她把玉露团换成热米锦吗?”俞知光招来司膳宫女问。
宫女点头道:“奴婢这就去。”
女眷座位按着夫君官阶排,俞知光与薛晴隔了一些距离,旁边坐的是同为武官女眷的姚冰夏。
自那次借亲兵往鹭洲,姚冰夏已得知当年抄家事情原委,甚至薛慎在军中养伤时,她还同夫君司马轩去看望过一次,带了好些补品药材过来。
“知光同薛将军姐姐感情真好。”
误会解开,姚冰夏心存愧疚,想拉近两家距离,幸而俞知光也不是记仇的性格,只是……
“知光,我这些话私下里说给你听,你觉得有用,就提醒薛将军,觉得无用,就当我捕风捉影。”
姚冰夏不想再来搬弄口舌是非,可同丈夫商讨过,觉得事关重大,有必要提醒。
“到底是何事?”
俞知光转过头去,听姚冰夏附耳低声说起来。
视线恰好撞见薛慎从宴会场东边带队巡逻来,他穿戴了更郑重的明光铠,熠熠宫灯在周身映照出粼粼的光,英武挺拔,气势煊赫。
两人视线对上,俞知光粲然一笑,没看见薛慎的反应,先看到他旁边的陈镜,转头冲薛慎挤眉弄眼。
吉时至,鼓乐声大得盖过了宴会场的说话声。
叶聿铮十二旒垂珠轻晃,着玄衣纁裳,携身穿深青袆衣的卢若音缓步踏过锦毯,来到众人瞩目之地。
奏乐渐停,婚礼使臣捧着册文宣读,抑扬顿挫地一句句念辞藻瑰丽的贺词。繁琐冗长的礼仪走完一套,帝后离去,宴会场气氛再骤然一松。
俞知光记挂着姚冰夏说的事。
宴会散场后,坐在宫道外的马车里没走,没等一会儿,薛慎就掀帘进来了,“怎么不走?”他一整夜都要当值,是手下来报说将军府马车还停在这儿。
俞知光挪了挪,让他坐到旁边来,嫩生生的脸染上红色,带了酒气,口齿还清晰着:“姚夫人同我说,她前阵子在酒楼里撞见崔少卿,就是阿姊的夫君,在和安庆王的世子接触,你说这个事情,阿姊知道吗?他是不是要避嫌?”
安庆王是先帝的长兄。
先帝龙御归天时,留下当时还是稚儿的叶聿铮,已经就藩的安庆王三番五次要回京奔丧,是李宰相和一众辅臣及时让叶聿铮登基,又连同三州将领再施压,把安庆王困在封地,安庆王世子扣押京中为质。
叶聿铮大婚后便要亲政了。
崔家人竞争后位失败,崔宏予却在这种时候接触安庆王的世子,只是偶尔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俞知光对官场弯弯绕绕的理解,多来自于和父兄的闲谈,不能像他们那样一眼洞明,只下意识觉得,要是出事了会连累薛晴,或许还有薛慎。
薛慎听进去了,“我后日去一趟崔府。”
俞知光便放下心来:“你走吧,我回将军府。”小娘子毫不留恋地摆摆手,抱起软枕,像只猫儿般缩在马车内壁的角落,舒服地眯起了一双圆杏眼。
“笙笙喝酒了?”
“小半壶。”
“贪杯。”
“是上次大比武过后的晚宴的那种蜜水儿,酸酸甜甜的,到仲夏还冰镇起来,更好喝了。”
“我尝尝。”
薛慎凑过来,坚实微凉的铠甲硌到她。
俞知光往后缩,角落里一点退缩的空间都没有,让薛慎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了她的唇,舌头撬开齿关。
他游鱼一样灵活地勾缠着。
俞知光被吻得唇舌发麻,睡意全消,男人手掌还在游刃有余地作乱,专挑她腰侧痒痒肉捏去。她抖了抖,别过脸要喘口气,薛慎的唇就落到她颈窝。
齿边叼起一点细嫩皮肉啮咬,像动物标记地盘。
马车挡帘外不远处,冷不丁响起一句。
“头儿,到换防时辰了。”
“来了。”
铠甲碰撞发出细微声响,车门一开一阖。
薛慎在一瞬间就跳下了马车,沉声吩咐卫镶:“把夫人好好护送回将军府。”
俞知光尚在愣怔,月光透过挡帘缝隙,漏下来,照亮她凌乱的樱草色衣襟。
她一指勾起挡帘,露出个角儿来,望见薛慎坐在高头骏马上,身姿端正,明光铠肃穆,正往宫城内去,丝毫看不出情欲与慌乱。
哇,好过分的人,小娘子捏起拳砸了一下软枕。
叶聿铮是个勤勉的皇帝。
即便大婚,翌日也没耽搁准时上朝,亲政第一日接连颁了好几道政令,引得朝堂一片哗然。
“前任户部侍郎罗禹碹私吞赋税,盗卖官粮一案尚有重要人证在世,暂扣押在金吾卫狱,现令大理寺与刑部重审,所有讯问需金吾卫或御史台监刑。”
“前户部尚书,现任州长史巫宝山,在任州瘟病期间擅离职守,即刻押送回京问责,入大理寺狱。”
“鹭洲州府班全坤勾结巫宝山,多次妨碍钦差政务,企图伤害人证,销毁罪证,一并问罪。”
叶聿铮眉目冷然,语调从容。
薛慎从鹭洲回来不是一日两日,带回来的信件他都看过了,相关罪臣早被秘密监视起来,他隐忍等了亲政才发,不过是走个形式,无需太后干预的形式。
群臣惊诧意外、疑问骇然的目光在他脸上得不到答案,就纷纷投向了大朝会队列之首,着独科花绣纹、紫色官袍的李相身上。
巫宝山回来是因为任州瘟病治理得不好,可前边一道命令是重查罗禹碹一案,除了那刚入朝堂,不知其中关窍的年轻臣子,大多数人都知道,巫宝山就是罗禹碹的上峰,正是因为失察而被贬的任州。
李通懋未曾有半分辩驳,只出列一步,缓缓摘下头顶乌纱帽,双手平举,朝叶聿铮躬下了腰。
“巫宝山是老臣一手栽培和提拔的门生,他入仕是得我举荐,当年科举文试答卷亦是我点的头名。若巫宝山尸位素餐,乃至于犯下更严重的罪责,老臣亦无颜立足于朝堂,愿辞去身上所有官职。”
李通懋自先帝在位就是重臣,身上担着虚虚实实的职衔,一个巴掌数不过来。群臣彼此对视,离队列远的更忍不住窃窃私语。
叶聿铮走下龙椅,亲自扶起了他,语气毕恭毕敬,话却寸步不让:“调查未开始,一切尚未盖棺定论,巫宝山有罪无罪,老师不妨静待。”
大朝会不止这些事情,还有各地汇来的奏折。
千头万绪,桩桩件件的政务都需要厘清。
叶聿铮给足了耐心,巨细无遗地过问,朝会时间前所未有地长起来,甚至破例让内侍给群臣奉茶水。
大朝会未完,叶聿铮的政令已漏了出去。
消息漏向了太后居住的紫宸宫,太后的头疾发作更甚,没多久紫宸宫门就跑出两个小黄门,一人往太医署去请范太医,一人带着腰牌往朱雀门宫外去。
薛慎值守了一夜,清晨才散值,特意留在金吾卫所的值房里补眠,没有回将军府。
他睡至挨着午时才起,手下匆匆来报:“头儿,不好了,朝会消息不知怎么传出来,国子监学生带着民间一群儒生,正在朱雀门外成群结队,要闯宫门。监门卫人手不够,喊我们去支援。”
薛慎盘腿坐起,套上护臂,“闯来为何?”
手下深吸了一口气:“说要面见圣上,不让李相辞官,为首那人在喊什么飞鸟尽良弓藏,还有人说什、什么天下必乱,国家将亡。”妈呀这些话,他说起来都磕巴,那些读书人真是敢张嘴就胡来。
薛慎点了三十个弟兄,带上刀弓火把,骑马赶到朱雀门外,外头人潮汹涌,监门卫拉起的木栅栏竟然已经被冲破,剩余守卫死死架起了刀戟,勉强支撑。
薛慎看了一眼冷笑,读书人。
国子监学生关心政务不是一日两日了,往日都是静坐绝食来抗议,何时爆发过这般大的力量。
里头除了着国子监学袍的儒生和稀稀落落的文人,全是体格壮硕得能冲破木栅栏的别有用心者。
金吾卫看他手势,一拥而上,挥舞火把驱赶。
人群被冲散一些,如潮水消退又慢慢上涌。监门卫架着木栅栏顶上,与金吾卫合力,将人逼至朱雀门外。眼看气势被打击,有人声嘶力竭喊了起来:
“李相在位数十年,行新政,改税制,消除贪官污吏不知几何,李相退位,清明吏治一去不还!”
“国之祸事,天下百姓之不幸!”
“吾辈读圣贤书,识真达理,岂能就此退缩!”
一个人的情绪感染很有限,若是变成三五人,就会很简单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别有用心的人藏匿在人群里,跟着大声念诵,怂恿着左右一起对抗。
儒生被裹挟其中,很快忘记了最先想要的是什么,是表达抗议,请求面圣,为何变成了对抗?
薛慎招来手下,传达了几句话。
他缓缓抬手,身后三十金吾卫如影子,齐齐动作,长弓上箭簇锋利,对准汹涌人群。他手指曲了曲,身后三人松手,箭簇齐齐飞射出去。
“噗嗤”一声,没入了三人肩膀。
是最为慷慨陈词,却未身着国子监学袍的青壮。
人群出现了恐慌,像是沸腾油锅里溅入一滴水,脚步慌乱地远离了中箭的人。
薛慎声线沉稳,像垂坠的行军毡布,平稳地覆盖过去,让在场每一个人都听清楚:“国有国法,儒生围坐朱雀门外两丈,金吾卫与监门卫不予干涉。”
“反之,”他语气倏然狠厉,眉眼是如恶煞修罗的凛冽杀气,“擅闯朱雀门一丈,火把驱赶;两丈,弓箭长戟;三丈,刀兵相向,死生不论。”
薛慎抽刀,往前一步:“此地为三丈!”
金吾卫齐齐抽刀,踏步,白刃在正午耀目日光中散发出危险凛然的锐意,逼得人群往后退去。
薛慎再踏三步:“两丈!”
三十金吾卫如影随形。
薛慎:“一丈。”
金吾卫在一丈距离顿步。
人群退至朱雀门外的安全距离,监门卫松一口气正要将栅栏再推来,此时变故突生,肩膀中了箭隐匿在人群里的煽动者,大步跑来,一下将胸口撞入右侧一个金吾卫的刀尖,脸上尽是疯狂得意。
气势被压到最低,有人带领才能反弹。
他控制了力道,刻意避开左边致命的位置,声嘶力竭地喊道:“为了百姓,死有……”
“噗嗤”,比箭簇扎入身体更沉闷,更令人头皮发麻的身影在他身体里响起。他讶异地瞪大了眼,看薛慎不知何时夺刀,正正扎入了他胸膛的位置。
薛慎抽刀,哐当地扔在地上。
煽动者话未说完,软绵绵地倒下去,血流淌开。
人群以他为中心,彻底地四散开去,好几个真学生吓得跌坐在地上,腿脚发软,面色青白。
薛慎抹了一把脸上飞溅的血。
最先持刀被他撞上的金吾卫还在发愣,随即被上峰拧了个方向,轻缓地推向朱雀门内,“别看了。”
煽动者的尸体被监门卫抬走。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沾血。
除非,这能避免更多人流血。
薛慎撩起衣衫下摆,去擦俞知光送的护腕,围堵在朱雀门前的人群清空了,视野余光就变得开阔起来,像是有一抹熟悉的樱草色裙摆停驻。
他抬头,错愕地看见俞知光提着个食盒,亦站在朱雀门外看着他,五指在提柄上攥得发白。
薛慎一步步走向了俞知光。
他没有杀罗家母女,不意味着他手上没有沾血,这是他最不愿意让她看见的场面。
“笙笙。”
你别怕我。
宴会场需要走过一段铺着锦绣花毯的台阶。俞知光伸出手,“阿姊扶稳我的手,慢慢走。”
薛晴嗔怪地看她:“才哪到哪儿啊,我没事!”
女郎身高腿长,一步跨过两阶梯,俞知光只好提裙摆跟紧她。来时,薛晴悄悄同她讲,她与崔宏予成婚这么多年,孩子终于怀上,想等稳了再告诉崔家。
她这头看顾着薛晴,女眷那边已到了好些人,等再落座,发现案上给女眷摆了玉露团和酪樱桃。
“崔家夫人不能吃寒凉的啊,能给她把玉露团换成热米锦吗?”俞知光招来司膳宫女问。
宫女点头道:“奴婢这就去。”
女眷座位按着夫君官阶排,俞知光与薛晴隔了一些距离,旁边坐的是同为武官女眷的姚冰夏。
自那次借亲兵往鹭洲,姚冰夏已得知当年抄家事情原委,甚至薛慎在军中养伤时,她还同夫君司马轩去看望过一次,带了好些补品药材过来。
“知光同薛将军姐姐感情真好。”
误会解开,姚冰夏心存愧疚,想拉近两家距离,幸而俞知光也不是记仇的性格,只是……
“知光,我这些话私下里说给你听,你觉得有用,就提醒薛将军,觉得无用,就当我捕风捉影。”
姚冰夏不想再来搬弄口舌是非,可同丈夫商讨过,觉得事关重大,有必要提醒。
“到底是何事?”
俞知光转过头去,听姚冰夏附耳低声说起来。
视线恰好撞见薛慎从宴会场东边带队巡逻来,他穿戴了更郑重的明光铠,熠熠宫灯在周身映照出粼粼的光,英武挺拔,气势煊赫。
两人视线对上,俞知光粲然一笑,没看见薛慎的反应,先看到他旁边的陈镜,转头冲薛慎挤眉弄眼。
吉时至,鼓乐声大得盖过了宴会场的说话声。
叶聿铮十二旒垂珠轻晃,着玄衣纁裳,携身穿深青袆衣的卢若音缓步踏过锦毯,来到众人瞩目之地。
奏乐渐停,婚礼使臣捧着册文宣读,抑扬顿挫地一句句念辞藻瑰丽的贺词。繁琐冗长的礼仪走完一套,帝后离去,宴会场气氛再骤然一松。
俞知光记挂着姚冰夏说的事。
宴会散场后,坐在宫道外的马车里没走,没等一会儿,薛慎就掀帘进来了,“怎么不走?”他一整夜都要当值,是手下来报说将军府马车还停在这儿。
俞知光挪了挪,让他坐到旁边来,嫩生生的脸染上红色,带了酒气,口齿还清晰着:“姚夫人同我说,她前阵子在酒楼里撞见崔少卿,就是阿姊的夫君,在和安庆王的世子接触,你说这个事情,阿姊知道吗?他是不是要避嫌?”
安庆王是先帝的长兄。
先帝龙御归天时,留下当时还是稚儿的叶聿铮,已经就藩的安庆王三番五次要回京奔丧,是李宰相和一众辅臣及时让叶聿铮登基,又连同三州将领再施压,把安庆王困在封地,安庆王世子扣押京中为质。
叶聿铮大婚后便要亲政了。
崔家人竞争后位失败,崔宏予却在这种时候接触安庆王的世子,只是偶尔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俞知光对官场弯弯绕绕的理解,多来自于和父兄的闲谈,不能像他们那样一眼洞明,只下意识觉得,要是出事了会连累薛晴,或许还有薛慎。
薛慎听进去了,“我后日去一趟崔府。”
俞知光便放下心来:“你走吧,我回将军府。”小娘子毫不留恋地摆摆手,抱起软枕,像只猫儿般缩在马车内壁的角落,舒服地眯起了一双圆杏眼。
“笙笙喝酒了?”
“小半壶。”
“贪杯。”
“是上次大比武过后的晚宴的那种蜜水儿,酸酸甜甜的,到仲夏还冰镇起来,更好喝了。”
“我尝尝。”
薛慎凑过来,坚实微凉的铠甲硌到她。
俞知光往后缩,角落里一点退缩的空间都没有,让薛慎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了她的唇,舌头撬开齿关。
他游鱼一样灵活地勾缠着。
俞知光被吻得唇舌发麻,睡意全消,男人手掌还在游刃有余地作乱,专挑她腰侧痒痒肉捏去。她抖了抖,别过脸要喘口气,薛慎的唇就落到她颈窝。
齿边叼起一点细嫩皮肉啮咬,像动物标记地盘。
马车挡帘外不远处,冷不丁响起一句。
“头儿,到换防时辰了。”
“来了。”
铠甲碰撞发出细微声响,车门一开一阖。
薛慎在一瞬间就跳下了马车,沉声吩咐卫镶:“把夫人好好护送回将军府。”
俞知光尚在愣怔,月光透过挡帘缝隙,漏下来,照亮她凌乱的樱草色衣襟。
她一指勾起挡帘,露出个角儿来,望见薛慎坐在高头骏马上,身姿端正,明光铠肃穆,正往宫城内去,丝毫看不出情欲与慌乱。
哇,好过分的人,小娘子捏起拳砸了一下软枕。
叶聿铮是个勤勉的皇帝。
即便大婚,翌日也没耽搁准时上朝,亲政第一日接连颁了好几道政令,引得朝堂一片哗然。
“前任户部侍郎罗禹碹私吞赋税,盗卖官粮一案尚有重要人证在世,暂扣押在金吾卫狱,现令大理寺与刑部重审,所有讯问需金吾卫或御史台监刑。”
“前户部尚书,现任州长史巫宝山,在任州瘟病期间擅离职守,即刻押送回京问责,入大理寺狱。”
“鹭洲州府班全坤勾结巫宝山,多次妨碍钦差政务,企图伤害人证,销毁罪证,一并问罪。”
叶聿铮眉目冷然,语调从容。
薛慎从鹭洲回来不是一日两日,带回来的信件他都看过了,相关罪臣早被秘密监视起来,他隐忍等了亲政才发,不过是走个形式,无需太后干预的形式。
群臣惊诧意外、疑问骇然的目光在他脸上得不到答案,就纷纷投向了大朝会队列之首,着独科花绣纹、紫色官袍的李相身上。
巫宝山回来是因为任州瘟病治理得不好,可前边一道命令是重查罗禹碹一案,除了那刚入朝堂,不知其中关窍的年轻臣子,大多数人都知道,巫宝山就是罗禹碹的上峰,正是因为失察而被贬的任州。
李通懋未曾有半分辩驳,只出列一步,缓缓摘下头顶乌纱帽,双手平举,朝叶聿铮躬下了腰。
“巫宝山是老臣一手栽培和提拔的门生,他入仕是得我举荐,当年科举文试答卷亦是我点的头名。若巫宝山尸位素餐,乃至于犯下更严重的罪责,老臣亦无颜立足于朝堂,愿辞去身上所有官职。”
李通懋自先帝在位就是重臣,身上担着虚虚实实的职衔,一个巴掌数不过来。群臣彼此对视,离队列远的更忍不住窃窃私语。
叶聿铮走下龙椅,亲自扶起了他,语气毕恭毕敬,话却寸步不让:“调查未开始,一切尚未盖棺定论,巫宝山有罪无罪,老师不妨静待。”
大朝会不止这些事情,还有各地汇来的奏折。
千头万绪,桩桩件件的政务都需要厘清。
叶聿铮给足了耐心,巨细无遗地过问,朝会时间前所未有地长起来,甚至破例让内侍给群臣奉茶水。
大朝会未完,叶聿铮的政令已漏了出去。
消息漏向了太后居住的紫宸宫,太后的头疾发作更甚,没多久紫宸宫门就跑出两个小黄门,一人往太医署去请范太医,一人带着腰牌往朱雀门宫外去。
薛慎值守了一夜,清晨才散值,特意留在金吾卫所的值房里补眠,没有回将军府。
他睡至挨着午时才起,手下匆匆来报:“头儿,不好了,朝会消息不知怎么传出来,国子监学生带着民间一群儒生,正在朱雀门外成群结队,要闯宫门。监门卫人手不够,喊我们去支援。”
薛慎盘腿坐起,套上护臂,“闯来为何?”
手下深吸了一口气:“说要面见圣上,不让李相辞官,为首那人在喊什么飞鸟尽良弓藏,还有人说什、什么天下必乱,国家将亡。”妈呀这些话,他说起来都磕巴,那些读书人真是敢张嘴就胡来。
薛慎点了三十个弟兄,带上刀弓火把,骑马赶到朱雀门外,外头人潮汹涌,监门卫拉起的木栅栏竟然已经被冲破,剩余守卫死死架起了刀戟,勉强支撑。
薛慎看了一眼冷笑,读书人。
国子监学生关心政务不是一日两日了,往日都是静坐绝食来抗议,何时爆发过这般大的力量。
里头除了着国子监学袍的儒生和稀稀落落的文人,全是体格壮硕得能冲破木栅栏的别有用心者。
金吾卫看他手势,一拥而上,挥舞火把驱赶。
人群被冲散一些,如潮水消退又慢慢上涌。监门卫架着木栅栏顶上,与金吾卫合力,将人逼至朱雀门外。眼看气势被打击,有人声嘶力竭喊了起来:
“李相在位数十年,行新政,改税制,消除贪官污吏不知几何,李相退位,清明吏治一去不还!”
“国之祸事,天下百姓之不幸!”
“吾辈读圣贤书,识真达理,岂能就此退缩!”
一个人的情绪感染很有限,若是变成三五人,就会很简单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别有用心的人藏匿在人群里,跟着大声念诵,怂恿着左右一起对抗。
儒生被裹挟其中,很快忘记了最先想要的是什么,是表达抗议,请求面圣,为何变成了对抗?
薛慎招来手下,传达了几句话。
他缓缓抬手,身后三十金吾卫如影子,齐齐动作,长弓上箭簇锋利,对准汹涌人群。他手指曲了曲,身后三人松手,箭簇齐齐飞射出去。
“噗嗤”一声,没入了三人肩膀。
是最为慷慨陈词,却未身着国子监学袍的青壮。
人群出现了恐慌,像是沸腾油锅里溅入一滴水,脚步慌乱地远离了中箭的人。
薛慎声线沉稳,像垂坠的行军毡布,平稳地覆盖过去,让在场每一个人都听清楚:“国有国法,儒生围坐朱雀门外两丈,金吾卫与监门卫不予干涉。”
“反之,”他语气倏然狠厉,眉眼是如恶煞修罗的凛冽杀气,“擅闯朱雀门一丈,火把驱赶;两丈,弓箭长戟;三丈,刀兵相向,死生不论。”
薛慎抽刀,往前一步:“此地为三丈!”
金吾卫齐齐抽刀,踏步,白刃在正午耀目日光中散发出危险凛然的锐意,逼得人群往后退去。
薛慎再踏三步:“两丈!”
三十金吾卫如影随形。
薛慎:“一丈。”
金吾卫在一丈距离顿步。
人群退至朱雀门外的安全距离,监门卫松一口气正要将栅栏再推来,此时变故突生,肩膀中了箭隐匿在人群里的煽动者,大步跑来,一下将胸口撞入右侧一个金吾卫的刀尖,脸上尽是疯狂得意。
气势被压到最低,有人带领才能反弹。
他控制了力道,刻意避开左边致命的位置,声嘶力竭地喊道:“为了百姓,死有……”
“噗嗤”,比箭簇扎入身体更沉闷,更令人头皮发麻的身影在他身体里响起。他讶异地瞪大了眼,看薛慎不知何时夺刀,正正扎入了他胸膛的位置。
薛慎抽刀,哐当地扔在地上。
煽动者话未说完,软绵绵地倒下去,血流淌开。
人群以他为中心,彻底地四散开去,好几个真学生吓得跌坐在地上,腿脚发软,面色青白。
薛慎抹了一把脸上飞溅的血。
最先持刀被他撞上的金吾卫还在发愣,随即被上峰拧了个方向,轻缓地推向朱雀门内,“别看了。”
煽动者的尸体被监门卫抬走。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沾血。
除非,这能避免更多人流血。
薛慎撩起衣衫下摆,去擦俞知光送的护腕,围堵在朱雀门前的人群清空了,视野余光就变得开阔起来,像是有一抹熟悉的樱草色裙摆停驻。
他抬头,错愕地看见俞知光提着个食盒,亦站在朱雀门外看着他,五指在提柄上攥得发白。
薛慎一步步走向了俞知光。
他没有杀罗家母女,不意味着他手上没有沾血,这是他最不愿意让她看见的场面。
“笙笙。”
你别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