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于渺茫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空洞之内,生乎太无。太无变而三炁明焉。
“乾坤破碎,溟涬茫昧。”
天地名为混沌,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根,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结,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
一缕龙息游旋于太空,一气化三清交融又相离落于混沌。然此缕龙息婉婷其体,变化无常,构灵结精,久之成龙。龙首枕于星宿、张宿,龙尾挂于柳宿、井宿,身体倚靠于太微垣三台。此龙巨硕无比,肋间生翼,通体金黄,五爪彩翼,舒则宇宙无法容纳,缩能从容于无间。
其生性暴戾,龙含怒飞天,其躯遮天蔽光,能使世间昏蒙,随即数万雷霆击落,暴雨倾盆而下,四方汪洋如龙卷上升,万物瞬死;然龙又乐悬于混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恢复世间元气。仙人真人惊怕纷纷避世,真人在元气之上,仙人乃在绝域无崖之际,道人隐居;却又叹为观止称其应时之龙-应龙。
应龙如此几个轮回,天地元气溟涬,人为万物,不知东西南北,人化为禽兽,禽兽化为人,是以人妖兽齐出,更有半人半兽。一日西北大荒处现一巨卵,应龙收翼落于上,俯首于地,闭目侧卧。仙人真人道人惊之怕之,如应龙育子嗣这世间又是何惨状,然数年应龙无动静。仙人以为应龙已寂大喜,但又揣揣不安。
如此一万八千余年,一日龙啸声直冲宇宙,应龙盘旋于天地,不知喜怒。那枚巨卵已顶天立地,红体硬壳,正在剧烈颤动,震得混沌世界仿佛即刻塌陷,世间万物大惧,纷纷逃散至天涯海角。突然卵裂,一巨人名盘古,手持黄金斧钺劈开硬壳,其高30丈,徒手撑开混沌,清为天,浊为地;盘古通身龙纹,蓬头垢发,骨相圆正,络腮大胡里厚唇紧抿,周身火烬滋滋下坠;但更为震撼的是其异瞳,左目红金瞳线为赤曈,右目蓝黑瞳线为墨瞳,左右目即分昼夜,也照亮整个混沌。然而外形是凶悍巨物,盘古眼神却如幼儿,清明稚嫩。
盘古抬首见应龙,只一瞬左眼落泪,不知悲喜。盘古斧在盘古手中挣扎随即飞向应龙,原盘古斧为应龙三片护心麟所化。盘古随即道:盘古谢应龙孵育之恩及赠器之恩。说完盘古转身开始了长达万年的忙碌,他好像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盘古吹风唤雨,发出的声音成为轰鸣的雷霆,其日夜不休,白天左眼为日,夜晚右眼为月,赤足踏黄土,支撑天地。自此应龙再未为祸人间。
避世的神仙道侣见其心至善,便也不再惊惧。总有些许调皮散仙与其逗闷子,一仙童眉心红痣,脸盘圆润,头梳双髻,古灵精怪。其探头问道“盘古大神盘古大神,你会左眼放哨右眼站岗吗”,其立于盘古左肩扮了个斗鸡眼,引得其它爬上爬下的顽劣仙童哄堂大笑,然此神威大汉虽不明,却也憨笑;“盘古大仙那你要老婆不要?”稚语一出,其他天上路过的仙侣纷纷憋笑,说得盘古急时,也只能支吾不语,直视前方专心司职,装聋作哑。久而久之众仙道都知道其为憨厚心善的圣人,而此仙童正是万年后的盘古之妻太元圣母。
盘古开天已过万年余,其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也日高一丈。如此,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天地之间越来越辽阔。期间,盘古左眼的纯阳之气化出了两只三足金乌,一只名叫帝俊,另一只名叫东皇太一。
一日,应龙俯瞰大地众生,刹那间,心念一动。应龙缩身快速向西北大处俯冲,轰然间,西北撞出千米深坑,外围抬高,撞击声响彻天地,众仙大惊大惧,以为这天地会再次陷入混沌纷纷逃窜。
然黄土漫天之际施施然现一身影:双臂金纹,长发飘逸,而剑眉斜刺,如同凛冽的剑锋,透露出坚韧不屈的神性光辉。薄唇平抿,骨相分明,犹如山川之刚毅,尽显地道之方正,无不彰显其作为创世始神的庄严与威严;然在他那深邃的眼眸中,却似乎藏着无尽的邪祟与妄念。眼角斜翘,中庭细直,眉骨投下阴影,形成一片深不可测的幽暗,这使他的神性光辉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妖邪之气。既为创世神,又为妖邪首。
此乃应龙化人形。应龙日日立于盘古左肩不语不言,他似是将其当作了座驾,但也暗自施力撑天。盘古问应龙:
“我见仙人都有名讳,为龙时名应龙,那成人也应有名,不知你姓什么?”
应龙望向天地间绵延千里的黄土,不语。半响,其缓缓道:
“我名唤李土。”盘古了然一笑,
“应德之龙,为土为民。”
又八千年过去,盘古日夜不休地守护着这天地,期间其与太元圣母结为夫妻,生子西王母、东王公。然盘古已垂垂老矣,双鬓发白,眼下纹路纵横,脚底皲裂透黄,撑天的双手时常颤抖,眼神日渐沉郁。一日夜里,李土立于其肩,盘古沉音道:
“吾之大限将近。”
李土侧首望其眸,盘古又言,
“然我放不下这天地,这天地缺乏生气,但十足可爱。”
“漫地黄土有甚可爱。”
李土笑道。盘古偏首望其目
“汝可愿替我”
李土怔愣半响,轻摇头,似沉水的声音慢慢道来:
“这世间有其造化,归混沌是其造化,生盘古是其造化,非吾分内事。但汝乃不死真身,实为人首蛇身,何来大限之言。”
盘古垂目答,
“余甚怠矣。”
再回首,李土已不在,盘古眼神透出坚定。
一日,大地无声,此乃十足怪象,无风无雨无云无声,盘古陡然起跳,将天抬起数百丈,后轰然倒地,众仙惊悲,三足金乌悲泣似血。盘古一声怒吼,似痛似悲,躯体金光四散,原来盘古真身为人首蛇身。他将自己的整个身躯化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四足五体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血液化成了滔滔的江河,筋脉变成了山川道路,皮肤肌肉化作了肥田沃土,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草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和岩石。最令人惊叹的是其脊骨,螺旋式破碎重组如藤快速上升,直至天际,生生将这天地立住,然山形有缺。正如经注中所言“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此为不周山。
然变化未止,其倒地之处的连绵身躯幻化出一侧躺女子,另一边幻化出一对称男子,此为双生子,一子名女娲,一子名伏羲,均为蛇身人首,玉面横陈。应龙飞天盘旋鸣悲,大雨接连下九日,润泽万物,沐浴生灵,那西北深渊蓄满雨水也成了大泽。
传言道“应龙悲则雨。”
西天极地蓝毗尼的释迦牟尼佛,垂目睁眼,僧尼无语泪婆娑。其抬手收得一缕神识,挥手即送。此缕神识破空落入太元圣母肚中,不久育有一婴。
说来也怪,此婴降生时,不哭不闹,双目清明,众仙皆道其天生神根。后太元圣母请李土赐名,李土抚婴半响,道:
“此婴双目如四海清明,天生玉质。不如随盘古姬姓,名唤玉清。”
两只三足金乌交叠俯冲鸣喜。
然不止如此,自盘古化万物后,天地无主,李土按其夙愿暂时接管天地,三足金乌从属李土。一日应龙目视白日,观察其行踪轨迹,双眸一晦,日之核中似有一混圆物,李土沉气凝力,将其物自白日中取出,此物一出,流光溢彩,世间瞬时暗淡。白日中心热力充沛,有毁天灭地之能,却也为大地生物提供能量,然何物能安然居于日心,并化育于日心?只见此圆物通体赤红,暗刻龙纹,巨热无比,即使是李土,也只能手持片刻,李土不禁心生惊奇,然此卵灵力渐失,怕是脱离日心过久,不适应低热。龙心为至纯至阳之物,李土当即收卵于心,开始寻找孵化之地。
话说盘古化天地,再由应龙九日暴雨浇灌,天圆地方之地尽现生机,山泽河川绵延纵横。山脉达26条,由447座山组成,上为北山经,下为南山经,左为西山经,右为东山经,中山经居中,西山经与中山经之间为大荒。有三大泽:稷泽、泑泽、云梦泽,分别位于昆仑山西北、昆仑山东北,南方。有一大河名河水,自昆仑向西,泾水、渭水、伊水、洛水汇而注河水,常发水患。
应龙接管天地后,自此天地分三界:天,人,地。天界有神、仙,位于昆仑山之上,李土分36重天,又以九为重,俗称九重天,分别为大罗天、三清天、四梵天、上层无□□、中层□□、下层欲界。弱水剧毒绕昆仑,向东有钟山;钟山西北处有不周山,上为应龙之处-勾陈宫。钟山北的稷泽北岸,有一山名幽都山,山及山下三千里域为地界,或称幽冥地狱,有五方鬼帝及十殿阎罗,山又出黑水为奈河,剧毒。
应龙见卵虽为至阳至明之物,但妖气四溢,倒是与应龙属十分相似,稍一思索,遂选择近昆仑也近幽都的钟山为孵育之地,受仙气照拂也有幽冥之力相滋养。李土腾飞于天,赤卵与心同搏动“这小家伙倒是十分惬意”李土不禁嘴角含笑,不知何故,李土心中浸满怜爱。两只三足金乌面面相觑,心下一松,自盘古身归天地,应龙虽面上无示意,实际上悲痛万分,时常默默凝视日月,这也算是盘古始神留给应龙始神的慰藉罢。
“乾坤破碎,溟涬茫昧。”
天地名为混沌,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根,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结,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
一缕龙息游旋于太空,一气化三清交融又相离落于混沌。然此缕龙息婉婷其体,变化无常,构灵结精,久之成龙。龙首枕于星宿、张宿,龙尾挂于柳宿、井宿,身体倚靠于太微垣三台。此龙巨硕无比,肋间生翼,通体金黄,五爪彩翼,舒则宇宙无法容纳,缩能从容于无间。
其生性暴戾,龙含怒飞天,其躯遮天蔽光,能使世间昏蒙,随即数万雷霆击落,暴雨倾盆而下,四方汪洋如龙卷上升,万物瞬死;然龙又乐悬于混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恢复世间元气。仙人真人惊怕纷纷避世,真人在元气之上,仙人乃在绝域无崖之际,道人隐居;却又叹为观止称其应时之龙-应龙。
应龙如此几个轮回,天地元气溟涬,人为万物,不知东西南北,人化为禽兽,禽兽化为人,是以人妖兽齐出,更有半人半兽。一日西北大荒处现一巨卵,应龙收翼落于上,俯首于地,闭目侧卧。仙人真人道人惊之怕之,如应龙育子嗣这世间又是何惨状,然数年应龙无动静。仙人以为应龙已寂大喜,但又揣揣不安。
如此一万八千余年,一日龙啸声直冲宇宙,应龙盘旋于天地,不知喜怒。那枚巨卵已顶天立地,红体硬壳,正在剧烈颤动,震得混沌世界仿佛即刻塌陷,世间万物大惧,纷纷逃散至天涯海角。突然卵裂,一巨人名盘古,手持黄金斧钺劈开硬壳,其高30丈,徒手撑开混沌,清为天,浊为地;盘古通身龙纹,蓬头垢发,骨相圆正,络腮大胡里厚唇紧抿,周身火烬滋滋下坠;但更为震撼的是其异瞳,左目红金瞳线为赤曈,右目蓝黑瞳线为墨瞳,左右目即分昼夜,也照亮整个混沌。然而外形是凶悍巨物,盘古眼神却如幼儿,清明稚嫩。
盘古抬首见应龙,只一瞬左眼落泪,不知悲喜。盘古斧在盘古手中挣扎随即飞向应龙,原盘古斧为应龙三片护心麟所化。盘古随即道:盘古谢应龙孵育之恩及赠器之恩。说完盘古转身开始了长达万年的忙碌,他好像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盘古吹风唤雨,发出的声音成为轰鸣的雷霆,其日夜不休,白天左眼为日,夜晚右眼为月,赤足踏黄土,支撑天地。自此应龙再未为祸人间。
避世的神仙道侣见其心至善,便也不再惊惧。总有些许调皮散仙与其逗闷子,一仙童眉心红痣,脸盘圆润,头梳双髻,古灵精怪。其探头问道“盘古大神盘古大神,你会左眼放哨右眼站岗吗”,其立于盘古左肩扮了个斗鸡眼,引得其它爬上爬下的顽劣仙童哄堂大笑,然此神威大汉虽不明,却也憨笑;“盘古大仙那你要老婆不要?”稚语一出,其他天上路过的仙侣纷纷憋笑,说得盘古急时,也只能支吾不语,直视前方专心司职,装聋作哑。久而久之众仙道都知道其为憨厚心善的圣人,而此仙童正是万年后的盘古之妻太元圣母。
盘古开天已过万年余,其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也日高一丈。如此,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天地之间越来越辽阔。期间,盘古左眼的纯阳之气化出了两只三足金乌,一只名叫帝俊,另一只名叫东皇太一。
一日,应龙俯瞰大地众生,刹那间,心念一动。应龙缩身快速向西北大处俯冲,轰然间,西北撞出千米深坑,外围抬高,撞击声响彻天地,众仙大惊大惧,以为这天地会再次陷入混沌纷纷逃窜。
然黄土漫天之际施施然现一身影:双臂金纹,长发飘逸,而剑眉斜刺,如同凛冽的剑锋,透露出坚韧不屈的神性光辉。薄唇平抿,骨相分明,犹如山川之刚毅,尽显地道之方正,无不彰显其作为创世始神的庄严与威严;然在他那深邃的眼眸中,却似乎藏着无尽的邪祟与妄念。眼角斜翘,中庭细直,眉骨投下阴影,形成一片深不可测的幽暗,这使他的神性光辉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妖邪之气。既为创世神,又为妖邪首。
此乃应龙化人形。应龙日日立于盘古左肩不语不言,他似是将其当作了座驾,但也暗自施力撑天。盘古问应龙:
“我见仙人都有名讳,为龙时名应龙,那成人也应有名,不知你姓什么?”
应龙望向天地间绵延千里的黄土,不语。半响,其缓缓道:
“我名唤李土。”盘古了然一笑,
“应德之龙,为土为民。”
又八千年过去,盘古日夜不休地守护着这天地,期间其与太元圣母结为夫妻,生子西王母、东王公。然盘古已垂垂老矣,双鬓发白,眼下纹路纵横,脚底皲裂透黄,撑天的双手时常颤抖,眼神日渐沉郁。一日夜里,李土立于其肩,盘古沉音道:
“吾之大限将近。”
李土侧首望其眸,盘古又言,
“然我放不下这天地,这天地缺乏生气,但十足可爱。”
“漫地黄土有甚可爱。”
李土笑道。盘古偏首望其目
“汝可愿替我”
李土怔愣半响,轻摇头,似沉水的声音慢慢道来:
“这世间有其造化,归混沌是其造化,生盘古是其造化,非吾分内事。但汝乃不死真身,实为人首蛇身,何来大限之言。”
盘古垂目答,
“余甚怠矣。”
再回首,李土已不在,盘古眼神透出坚定。
一日,大地无声,此乃十足怪象,无风无雨无云无声,盘古陡然起跳,将天抬起数百丈,后轰然倒地,众仙惊悲,三足金乌悲泣似血。盘古一声怒吼,似痛似悲,躯体金光四散,原来盘古真身为人首蛇身。他将自己的整个身躯化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四足五体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血液化成了滔滔的江河,筋脉变成了山川道路,皮肤肌肉化作了肥田沃土,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草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和岩石。最令人惊叹的是其脊骨,螺旋式破碎重组如藤快速上升,直至天际,生生将这天地立住,然山形有缺。正如经注中所言“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此为不周山。
然变化未止,其倒地之处的连绵身躯幻化出一侧躺女子,另一边幻化出一对称男子,此为双生子,一子名女娲,一子名伏羲,均为蛇身人首,玉面横陈。应龙飞天盘旋鸣悲,大雨接连下九日,润泽万物,沐浴生灵,那西北深渊蓄满雨水也成了大泽。
传言道“应龙悲则雨。”
西天极地蓝毗尼的释迦牟尼佛,垂目睁眼,僧尼无语泪婆娑。其抬手收得一缕神识,挥手即送。此缕神识破空落入太元圣母肚中,不久育有一婴。
说来也怪,此婴降生时,不哭不闹,双目清明,众仙皆道其天生神根。后太元圣母请李土赐名,李土抚婴半响,道:
“此婴双目如四海清明,天生玉质。不如随盘古姬姓,名唤玉清。”
两只三足金乌交叠俯冲鸣喜。
然不止如此,自盘古化万物后,天地无主,李土按其夙愿暂时接管天地,三足金乌从属李土。一日应龙目视白日,观察其行踪轨迹,双眸一晦,日之核中似有一混圆物,李土沉气凝力,将其物自白日中取出,此物一出,流光溢彩,世间瞬时暗淡。白日中心热力充沛,有毁天灭地之能,却也为大地生物提供能量,然何物能安然居于日心,并化育于日心?只见此圆物通体赤红,暗刻龙纹,巨热无比,即使是李土,也只能手持片刻,李土不禁心生惊奇,然此卵灵力渐失,怕是脱离日心过久,不适应低热。龙心为至纯至阳之物,李土当即收卵于心,开始寻找孵化之地。
话说盘古化天地,再由应龙九日暴雨浇灌,天圆地方之地尽现生机,山泽河川绵延纵横。山脉达26条,由447座山组成,上为北山经,下为南山经,左为西山经,右为东山经,中山经居中,西山经与中山经之间为大荒。有三大泽:稷泽、泑泽、云梦泽,分别位于昆仑山西北、昆仑山东北,南方。有一大河名河水,自昆仑向西,泾水、渭水、伊水、洛水汇而注河水,常发水患。
应龙接管天地后,自此天地分三界:天,人,地。天界有神、仙,位于昆仑山之上,李土分36重天,又以九为重,俗称九重天,分别为大罗天、三清天、四梵天、上层无□□、中层□□、下层欲界。弱水剧毒绕昆仑,向东有钟山;钟山西北处有不周山,上为应龙之处-勾陈宫。钟山北的稷泽北岸,有一山名幽都山,山及山下三千里域为地界,或称幽冥地狱,有五方鬼帝及十殿阎罗,山又出黑水为奈河,剧毒。
应龙见卵虽为至阳至明之物,但妖气四溢,倒是与应龙属十分相似,稍一思索,遂选择近昆仑也近幽都的钟山为孵育之地,受仙气照拂也有幽冥之力相滋养。李土腾飞于天,赤卵与心同搏动“这小家伙倒是十分惬意”李土不禁嘴角含笑,不知何故,李土心中浸满怜爱。两只三足金乌面面相觑,心下一松,自盘古身归天地,应龙虽面上无示意,实际上悲痛万分,时常默默凝视日月,这也算是盘古始神留给应龙始神的慰藉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