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小兰大人携太史令在殿外求见。”
“没眼力界的东西!”刘珩急忙把脚从脚盆里拿出来,水溅了一地,踩在冰凉的石砖上想去踢李德正一脚,身形一闪,差点儿滑倒。
“还不过来扶着点!快叫人把这些撤走,像什么样子。”
李德正弯腰低头,嘴上“哎!哎!”的回应着,手上整理皇帝衣冠的动作不停,同时不忘回头吩咐着:“端走端走。”
小太监们井然有序,仿佛做惯这一套。
刘珩当皇帝不过个把月,身上的民间习惯保留的彻底,泡着脚见朝臣不是没做过,衣冠不整也是正常,唯独见小兰大人时极其讲究,做“皇帝样。”
他始终把兰泉放在贵人的位置上,皇帝算什么,他一个乡野无赖仅凭血脉也能做,兰泉不一样,兰泉是真正的贵族,刘珩把身型一摆。
李德正心领意会,将兰泉与太史令带了进来。
“臣兰泉…”
“快!快起来!小兰大人无需多礼。”刘珩快步走近,阻止了兰泉屈膝的动作,“小兰大人,你也和兰大人一样,入殿不跪,可好?”
刘珩不知这是否可以,恩赐的旨意还带着询问的语气,兰泉也没推辞,毕竟,谁想跪呢。
“那臣谢过皇帝陛下了。”
小兰大人抬头朝刘珩展颜一笑,倒把刘珩定在那里,在民间时常听一些戏曲里的风流故事,豪奢花千金买姑娘一笑,当时自己是怎么说的,有钱人吃饱了撑的,现在倒是懂了,肯爱千金轻一笑啊,千金多大点事,命都可以给。
“陛下”刘珩听见声音回身,才看到太史令一直跪在地上。
“皇上,太史令是来记录你日常的,是名留青史,还是别的什么,可全靠他一支笔。”兰泉笑着解释。
“啊,我知道了,平身吧。”
“不敢,不敢。”汗流浃背了都,虽然知道皇帝是小兰大人迎回的,但小兰大人这态度,实在让人流汗。
“今天需要补录一些皇帝在民间的传奇,陛下可以说说吗?”
“传奇?我有什么传奇。”刘珩说着朝榻上走,不忘招呼兰泉一起,“坐。”
兰泉坐在榻上,手肘搭着小茶几托着腮,一双媚眼看向刘珩,“无具什么,就说说你的过往。”
“从记事起,就只有我一个人,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这样啊,那就写村民大多做同一个梦,梦见一条龙落在一个破院子里,他说他是天上的青帝,遇难下凡,向乡亲们讨些吃食。第二天一早村民拿着饭食出门,看到村东的破院子上空霞光万丈,隐隐有龙在云里盘旋下落,便知道青帝是落在了这个院子里。从此乡亲们争先恐后的来送吃食。”青帝是古神话里的五帝之一,掌管东方的神,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帝王,兰泉这是想用造神的办法神化皇帝的身世。
兰泉低头想了想,补充道:“有青帝护佑的蔚县风调雨顺,村民大多长寿安康。”
刘珩一脸无语,才发现兰泉这是跟太史令重塑自己的人生,原来历史真是赢的人写的,还能这么写。
兰泉朝他眨眨眼,“继续呀。”
“我爱喝酒,你知道蔚县有美人醉吗!你应该尝尝,一口销魂呐。可惜桥头的老板娘不肯再赊给我。”
刘珩说到这,像是极渴,喉结动了动。
“那就写每每皇帝醉倒在桥头酒家,酒家的生意就格外红火,打酒的络绎不绝。以至于老板娘极爱请他去免费品酒,请他不醉不归,美人醉至此从小小的蔚县酒,名满中原。”
刘珩从没被这样夸张过,饶是极厚的脸皮,也略有不安,“倒也,没有这么出名吧。”
“快了,陛下喝过的,只会是天下第一的酒。”
刘珩扬眉,这状元名不虚传。
“我好赌……”
“这个不用说”兰泉打断,“大宇不提倡赌博,忘掉这一段。”
“我跟赵家原有一门亲,赵父赌博把大女儿输给了我”,因为涉及到赌,刘珩的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兰泉,见她没阻止,继续说了下去,“后来我去求娶,他老婆不同意,我至今连媳妇的面也没见着。”
刘珩说的很气愤,虽然没见过媳妇面,但赌场有赌场的规矩,输了不认,刘珩是万万不服的。
“这倒是我的疏漏,”兰泉换了一直托腮的手,眼朝窗外望去,看到小丫头拿着托盘站在烈日下值守,皱了皱眉,继续说:“我记得蔚县县令是周生,在位得有近十年了,平平无奇。这次从龙有功,升去泗水做个督邮。”
回头看了眼太史令,说“写与陛下结亲的,是蔚县县令赵...”兰泉还不知道这半路出现的国丈叫什么。
刘珩心领神会,“赵令先。”
“写蔚县县令赵令先,颇有些相面的本领,识得陛下隆颜,假以时日定能龙飞冲天。不顾夫人的反对,将长女定于陛下。”
兰泉盯着刘珩,“虽然没见过,但陛下迎回赵氏,不负糟糠之妻,也不失是一段佳话。”
刘珩见兰泉就这三言两语,颠倒黑白,这赵家就要鸡犬升天。
“凭什么!赵令先输了不服输,人品不好,是个无赖,怎么到你口里就成县令了!我不同意,我要悔婚。”刘珩不敢看兰泉眼睛,稍稍坐正了身型,表明自己的抗拒。
“皇上,我并不是草草定下皇后的人选”,兰泉站起来,给刘珩一一分析,“现在的朝堂堪堪平衡,皇帝想要稳固自己的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但无论哪一方势力的女儿入主中宫,平衡被打破,并不是好事。”
“这赵氏,以后写在史书上是县令的女儿,出身官家,虽是抬高她的身份,但终究还是为陛下抬轿。这现实中呢她出身于民,第一对你在民间的名声好,当了皇帝,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二嘛,她在朝中毫无根基,我兰家同意,楼家也不屑于对付她,皇后安全,皇上就没后顾之忧。”
兰泉转身,她的声音十分纯净,娓娓述来带有节奏,极易激发人本能的信任感。刘珩想起来李德正说兰泉的小字叫泠泠,泉水泠泠,她的声音真就像泉水洗过一样。
看刘珩犹自犹豫,兰泉又说道,“我知道陛下的心思,怕她不漂亮嘛!这样,我亲自去一趟,如果这位赵皇后,实在不合眼缘”她看着刘珩,故意停留了半刻,“就另外找三个,不,十个,十个美女补偿给陛下好了。”
刘珩知她又调侃自己了,也不恼,反而就着她的话,“行啊,说好十个一个也不能少。”
兰泉知道他这是答应了,带着太史令退了出来。
皇帝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这找回来的血脉毕竟在名分上缺了那么一点。但史书向来是赢得人书写,造神是最容易的事。其次,才是民心。
朝堂上的事对兰泉来说没什么压力,现在她有更大的烦恼:楼重檐!
“没眼力界的东西!”刘珩急忙把脚从脚盆里拿出来,水溅了一地,踩在冰凉的石砖上想去踢李德正一脚,身形一闪,差点儿滑倒。
“还不过来扶着点!快叫人把这些撤走,像什么样子。”
李德正弯腰低头,嘴上“哎!哎!”的回应着,手上整理皇帝衣冠的动作不停,同时不忘回头吩咐着:“端走端走。”
小太监们井然有序,仿佛做惯这一套。
刘珩当皇帝不过个把月,身上的民间习惯保留的彻底,泡着脚见朝臣不是没做过,衣冠不整也是正常,唯独见小兰大人时极其讲究,做“皇帝样。”
他始终把兰泉放在贵人的位置上,皇帝算什么,他一个乡野无赖仅凭血脉也能做,兰泉不一样,兰泉是真正的贵族,刘珩把身型一摆。
李德正心领意会,将兰泉与太史令带了进来。
“臣兰泉…”
“快!快起来!小兰大人无需多礼。”刘珩快步走近,阻止了兰泉屈膝的动作,“小兰大人,你也和兰大人一样,入殿不跪,可好?”
刘珩不知这是否可以,恩赐的旨意还带着询问的语气,兰泉也没推辞,毕竟,谁想跪呢。
“那臣谢过皇帝陛下了。”
小兰大人抬头朝刘珩展颜一笑,倒把刘珩定在那里,在民间时常听一些戏曲里的风流故事,豪奢花千金买姑娘一笑,当时自己是怎么说的,有钱人吃饱了撑的,现在倒是懂了,肯爱千金轻一笑啊,千金多大点事,命都可以给。
“陛下”刘珩听见声音回身,才看到太史令一直跪在地上。
“皇上,太史令是来记录你日常的,是名留青史,还是别的什么,可全靠他一支笔。”兰泉笑着解释。
“啊,我知道了,平身吧。”
“不敢,不敢。”汗流浃背了都,虽然知道皇帝是小兰大人迎回的,但小兰大人这态度,实在让人流汗。
“今天需要补录一些皇帝在民间的传奇,陛下可以说说吗?”
“传奇?我有什么传奇。”刘珩说着朝榻上走,不忘招呼兰泉一起,“坐。”
兰泉坐在榻上,手肘搭着小茶几托着腮,一双媚眼看向刘珩,“无具什么,就说说你的过往。”
“从记事起,就只有我一个人,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这样啊,那就写村民大多做同一个梦,梦见一条龙落在一个破院子里,他说他是天上的青帝,遇难下凡,向乡亲们讨些吃食。第二天一早村民拿着饭食出门,看到村东的破院子上空霞光万丈,隐隐有龙在云里盘旋下落,便知道青帝是落在了这个院子里。从此乡亲们争先恐后的来送吃食。”青帝是古神话里的五帝之一,掌管东方的神,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帝王,兰泉这是想用造神的办法神化皇帝的身世。
兰泉低头想了想,补充道:“有青帝护佑的蔚县风调雨顺,村民大多长寿安康。”
刘珩一脸无语,才发现兰泉这是跟太史令重塑自己的人生,原来历史真是赢的人写的,还能这么写。
兰泉朝他眨眨眼,“继续呀。”
“我爱喝酒,你知道蔚县有美人醉吗!你应该尝尝,一口销魂呐。可惜桥头的老板娘不肯再赊给我。”
刘珩说到这,像是极渴,喉结动了动。
“那就写每每皇帝醉倒在桥头酒家,酒家的生意就格外红火,打酒的络绎不绝。以至于老板娘极爱请他去免费品酒,请他不醉不归,美人醉至此从小小的蔚县酒,名满中原。”
刘珩从没被这样夸张过,饶是极厚的脸皮,也略有不安,“倒也,没有这么出名吧。”
“快了,陛下喝过的,只会是天下第一的酒。”
刘珩扬眉,这状元名不虚传。
“我好赌……”
“这个不用说”兰泉打断,“大宇不提倡赌博,忘掉这一段。”
“我跟赵家原有一门亲,赵父赌博把大女儿输给了我”,因为涉及到赌,刘珩的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兰泉,见她没阻止,继续说了下去,“后来我去求娶,他老婆不同意,我至今连媳妇的面也没见着。”
刘珩说的很气愤,虽然没见过媳妇面,但赌场有赌场的规矩,输了不认,刘珩是万万不服的。
“这倒是我的疏漏,”兰泉换了一直托腮的手,眼朝窗外望去,看到小丫头拿着托盘站在烈日下值守,皱了皱眉,继续说:“我记得蔚县县令是周生,在位得有近十年了,平平无奇。这次从龙有功,升去泗水做个督邮。”
回头看了眼太史令,说“写与陛下结亲的,是蔚县县令赵...”兰泉还不知道这半路出现的国丈叫什么。
刘珩心领神会,“赵令先。”
“写蔚县县令赵令先,颇有些相面的本领,识得陛下隆颜,假以时日定能龙飞冲天。不顾夫人的反对,将长女定于陛下。”
兰泉盯着刘珩,“虽然没见过,但陛下迎回赵氏,不负糟糠之妻,也不失是一段佳话。”
刘珩见兰泉就这三言两语,颠倒黑白,这赵家就要鸡犬升天。
“凭什么!赵令先输了不服输,人品不好,是个无赖,怎么到你口里就成县令了!我不同意,我要悔婚。”刘珩不敢看兰泉眼睛,稍稍坐正了身型,表明自己的抗拒。
“皇上,我并不是草草定下皇后的人选”,兰泉站起来,给刘珩一一分析,“现在的朝堂堪堪平衡,皇帝想要稳固自己的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但无论哪一方势力的女儿入主中宫,平衡被打破,并不是好事。”
“这赵氏,以后写在史书上是县令的女儿,出身官家,虽是抬高她的身份,但终究还是为陛下抬轿。这现实中呢她出身于民,第一对你在民间的名声好,当了皇帝,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二嘛,她在朝中毫无根基,我兰家同意,楼家也不屑于对付她,皇后安全,皇上就没后顾之忧。”
兰泉转身,她的声音十分纯净,娓娓述来带有节奏,极易激发人本能的信任感。刘珩想起来李德正说兰泉的小字叫泠泠,泉水泠泠,她的声音真就像泉水洗过一样。
看刘珩犹自犹豫,兰泉又说道,“我知道陛下的心思,怕她不漂亮嘛!这样,我亲自去一趟,如果这位赵皇后,实在不合眼缘”她看着刘珩,故意停留了半刻,“就另外找三个,不,十个,十个美女补偿给陛下好了。”
刘珩知她又调侃自己了,也不恼,反而就着她的话,“行啊,说好十个一个也不能少。”
兰泉知道他这是答应了,带着太史令退了出来。
皇帝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这找回来的血脉毕竟在名分上缺了那么一点。但史书向来是赢得人书写,造神是最容易的事。其次,才是民心。
朝堂上的事对兰泉来说没什么压力,现在她有更大的烦恼:楼重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