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京,次日,饶阿菩不得已当了临空送她的银甲,换了五两银子。
当铺店家嫌弃甲上有损坏而故意压价,不过饶阿菩是从小见过饶丞嘴上讨价还价的功夫,不出意外,自然跟他理论了一番。
店家好容易作罢,饶阿菩趁此又言:“请您妥善保管,我会来赎它的。”
店家敷衍点头,待看人走远了去,细细打量那副银甲,半晌过后,啧了一声。
他咋就认了五两,这后肩膀头子上还有个洞呢。
*
约莫一周后,魏明夷和饶阿菩终于蓬头垢面、步履蹒跚地进了汴京城。
老管家将府里下人都已调教好,用人时也比前些日子舒心很多。
饶阿菩简单收拾了下,休息不一会,便要出门。魏明夷知道她是想回胡里巷给饶丞报平安,欲与她同去,只是这时突然有小厮通报,说是萧铎在府外求见。
他刚回来,萧铎便紧随其后,想来是有什么要紧大事。
魏明夷顿了一下,回头看向正收拾东西的阿菩,饶阿菩见状,立即了然,嘴角轻轻扬了一下,才道:“你忙吧,我回去看看,用不了多久。”
另一旁小厮表情略显急促,看着应是被萧铎反复嘱托过的,魏明夷不再耽搁,命了一个丫头陪同阿菩,随后转身离开。
书房里,魏明夷刚把一壶热茶斟在茶杯里,门口便匆匆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望去,萧铎气喘吁吁闯进来,他抹了把额上汗,随手抽出怀中东西,重重搁置在桌上。
魏明夷瞄了眼:“拿话本来做什么?”
萧铎怒摇了下头,他嗓子干涩得很,想抿口茶水润润,结果一端杯被烫了手,他满脸郁闷,一手按在自己耳垂上,心道:好入夏了,还喝热茶!
他虽想着,可动作没停,没被烫的手迅速掏过书,啪得一下拍在魏明夷胸膛上。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看,给我看!
魏明夷稍显狐疑,不过一会儿,明白过来,这话本恐有蹊跷,他眉微蹙,着手翻看起来。
入眼文字倒还没细瞅,便见旁地配画画风格外熟悉。
他粗略扫过文字,问:“哪儿来的?江南?”
方才萧铎吹了会茶,待温热后已入了喉,他轻咳一声,回道:“对,我哥带回来的。”
“人怎么样?”魏明夷合上书,脸色不大好看。
“没什么事,但水路上遇了袭,我猜是有人想杀人灭口。”
听此,魏明夷心中暗想,合着刺杀他与阿菩的那一拨,大概率是同一批人,同一个命令。
倒是没成想,到底还是惊动了他。按照这个思路,北镇抚司大概也出了岔子。
不出所料,萧铎又道:“原押在北镇抚司诏狱里的鄞州官,死了。”
“可查到凶手?”
“弋良、陈大牛。”
魏明夷嗤了一声,舌尖滚过腮边,重新看过话本。
真是好巧,甚至书中男主姓吕,女主姓商。
与此同时,春华坊一暗室内,十几名黑衣人齐齐伏跪在地,为首那人沉声道:“主子,人回来了。”
上座独一把太师椅,两旁挂着妖艳纱幔,其中人身形袅袅,着一袭粉衣,以团扇遮面。
他懒懒散散地靠在椅上,阖眸问:“人伤了么?”
为首的顿了一下,才道:“江南无人被伤,岐城……不大清楚。”
“哦?”他转了语调,缓缓睁开眼。
于是为首又立马解释:“当时火药爆炸,情况混乱,有人不慎放了箭,射没射中,不得而知。”
“愚蠢。”他淡淡启唇,一双狐狸眼冷淡地透过纱幔乜过去,“岐城到汴京,左右四五天,他们按时归来,没耽搁太久,自然不会有事。”
若是有事,这个时间回来,伤的怕也不会是她。
“那东西何时能传到汴京?”
为首道:“至多三天。”
“三天……”男子起身,袍子松散,露出纤细脖颈,他仰起头,微微叹息,“还是有点太久了……”
依照这个速度,足够那个人反应了。不行,还要快。
他手指抚过扇面,语气不容置疑:“我要今晚,传遍汴京三府。”
大多伏跪在地的黑衣人不解,个个大眼对小眼,不知该如何是好,为首那人更是愣了一阵儿。
上座男子敛眸看向他养的这群呆头鹅们,颇感心累,他收了扇,单手撩开纱幔。
容颜暴露,他朱唇微挑,用手扯了把衣服,盖住那微敞的领口,笑声道:“要是一点准备没有,我也不会要你们做了。”
他随手一指,黑衣人遂而望去,果真见到了他所说的准备。
见此,男人轻笑,缓步离去,口中轻道:“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
在萧铎第五杯热茶下肚,他察觉热的自有热的好,虽是快要入夏,但喝着胃里暖烘烘的,也是舒服。
时间一点点流逝,坐在萧铎对面的魏明夷,拿着话本页页翻看,待书到了末尾,他果断反手合上,垂眸深思。
萧铎见状,忙道:“江南早已无人知晓什么商女存在,我兄长试着打听,最后却都是无疾而终。唯独这话本上,描述的有些意思。”
“这本是他歪打正着来的,是抱着侥幸,寻思可能有点关系,才拿回汴京的。我开始都没做在意,直到后来听说你和饶……额嫂子在岐城遇袭了,我才觉得不大对劲。”
一时改口,萧铎难免不适应,顿了下,继续道:“这不,听说你回来了,我连忙把它带过来给你看。”
魏明夷没在意他的不适应,敏锐地抓住一句话,瞬间目光凌厉起来,盯着他问:“我们岐城遇袭,你们怎么知道的?”
萧铎一愣,反应过来:“对哎,我是怎么知道的?”他细细想过,好像是某日去茶坊喝茶,听别人说的。
于是萧铎原模原样地复述了一边,不料魏明夷一听,原先在脑中的不解之处,豁然开朗。
岐城据汴京路程可是不近,他归程又未同圣上报备,若是一路上无人盯梢,又如何会得知他们的具体动向。
所以,萧铎兄长江南遇险带书而归为始,他与阿菩岐城遇袭猜忌吕左为主,汴京萧铎得知消息重视其书为辅,最后由鄞州官之死栽赃弋良大牛为终,自此将所有矛头都指向为那个人。
不过还是心软了点,手段不狠,倘若这话本真落入吕左之手,其中真假参半,不管是真多假少,还是假多真少,以他的性格,怕是不会留着他平安回京。
魏明夷瞥眼看过书封,无著名,他冷笑一声,言道:“这出借刀杀人,可真是赶鸭子上架啊。”
萧铎迷糊,似懂非懂,勉强问了句:“不是吕左干的?”
“是他干的,我就回不来了。”魏明夷起身,在书房转悠了一圈,像是在找些什么。
萧铎拍案而起:“三品官员,他也敢动?”
“有什么不敢?王一唤怎么死的,你不也知道?说不准那天我也就那么死了。”他毫不在意地笑了下,而后嘴角忽地僵在原地。
萧铎抢道:“胡说什么,你死了阿菩……嫂子怎么办?”
是了,他方才也才想到,他死了,她怎么办呢。
以她的性子,不爱依附别人,就算没了他,大抵过得也不会很差吧,只是会为他伤心流泪吗?
魏明夷摇摇头,甩起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继续在一堆画里乱翻。
萧铎在一旁急得表情皱巴,他饭都没吃地赶来,却只听了个半懂不懂,但还好,他之前的夫子曾与他说,人就该不耻下问。
三步并作两步过去,他以胸脯挡在一堆画前,梗着脖子,做上一副理直气壮的‘我没听懂,你再给详细跟我说说’的样子。
魏明夷推了一把,结果这人退了一步,下一秒又返回来,撅着嘴暗自发力,眼神透着一股子:你推,你推,这把我不信你能推动。
魏明夷甚觉无语,也不跟他见识,站直了身,道:“等我找完。”
瞧他模样,严肃不似玩笑,萧铎力气无从发泄,瞬间像战败了的大公鸡,耷着脑袋站在一边,问:“你为啥忽然要找画啊?”
魏明夷若有所思地睇了桌上话本,没有说话。他觉得,那话本里的画风,实在有些熟悉,似曾相识。
这时,恰好一旁画筒被后脑勺没长眼的萧铎一撞,掀翻在地,画轴落在魏明夷脚边,萧铎哎呦一声,忙着捡起,而他不紧不慢,俯下身,拾来脚旁画。
画卷展开,是一副游春仕女图,上面山桃初开,女子窈窕,或持扇慵坐,或簪花谈笑,怡然自得。
着墨色彩艳丽不失秀雅,精致而无生硬,这样的画风、这样的手笔,大梁唯有一人能做到。
他睫羽未动,视线落于落款,辛符羸。
这画是前些年头,辛符羸赠的,他将画摆在桌面,与话本上的女子细做对比。
萧铎探头探脑跟上来,哇塞了一声:“这出自同一个人?啊——不会是辛大人吧!”
他脑海里渐渐浮现出辛符羸笑眯眯的模样,后又重现他在北镇抚司骂爹骂娘的样子,一时间不禁觉得有些荒唐,嘴角抽了抽:好家伙,这辛大人还有三副面孔呢。
当铺店家嫌弃甲上有损坏而故意压价,不过饶阿菩是从小见过饶丞嘴上讨价还价的功夫,不出意外,自然跟他理论了一番。
店家好容易作罢,饶阿菩趁此又言:“请您妥善保管,我会来赎它的。”
店家敷衍点头,待看人走远了去,细细打量那副银甲,半晌过后,啧了一声。
他咋就认了五两,这后肩膀头子上还有个洞呢。
*
约莫一周后,魏明夷和饶阿菩终于蓬头垢面、步履蹒跚地进了汴京城。
老管家将府里下人都已调教好,用人时也比前些日子舒心很多。
饶阿菩简单收拾了下,休息不一会,便要出门。魏明夷知道她是想回胡里巷给饶丞报平安,欲与她同去,只是这时突然有小厮通报,说是萧铎在府外求见。
他刚回来,萧铎便紧随其后,想来是有什么要紧大事。
魏明夷顿了一下,回头看向正收拾东西的阿菩,饶阿菩见状,立即了然,嘴角轻轻扬了一下,才道:“你忙吧,我回去看看,用不了多久。”
另一旁小厮表情略显急促,看着应是被萧铎反复嘱托过的,魏明夷不再耽搁,命了一个丫头陪同阿菩,随后转身离开。
书房里,魏明夷刚把一壶热茶斟在茶杯里,门口便匆匆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望去,萧铎气喘吁吁闯进来,他抹了把额上汗,随手抽出怀中东西,重重搁置在桌上。
魏明夷瞄了眼:“拿话本来做什么?”
萧铎怒摇了下头,他嗓子干涩得很,想抿口茶水润润,结果一端杯被烫了手,他满脸郁闷,一手按在自己耳垂上,心道:好入夏了,还喝热茶!
他虽想着,可动作没停,没被烫的手迅速掏过书,啪得一下拍在魏明夷胸膛上。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看,给我看!
魏明夷稍显狐疑,不过一会儿,明白过来,这话本恐有蹊跷,他眉微蹙,着手翻看起来。
入眼文字倒还没细瞅,便见旁地配画画风格外熟悉。
他粗略扫过文字,问:“哪儿来的?江南?”
方才萧铎吹了会茶,待温热后已入了喉,他轻咳一声,回道:“对,我哥带回来的。”
“人怎么样?”魏明夷合上书,脸色不大好看。
“没什么事,但水路上遇了袭,我猜是有人想杀人灭口。”
听此,魏明夷心中暗想,合着刺杀他与阿菩的那一拨,大概率是同一批人,同一个命令。
倒是没成想,到底还是惊动了他。按照这个思路,北镇抚司大概也出了岔子。
不出所料,萧铎又道:“原押在北镇抚司诏狱里的鄞州官,死了。”
“可查到凶手?”
“弋良、陈大牛。”
魏明夷嗤了一声,舌尖滚过腮边,重新看过话本。
真是好巧,甚至书中男主姓吕,女主姓商。
与此同时,春华坊一暗室内,十几名黑衣人齐齐伏跪在地,为首那人沉声道:“主子,人回来了。”
上座独一把太师椅,两旁挂着妖艳纱幔,其中人身形袅袅,着一袭粉衣,以团扇遮面。
他懒懒散散地靠在椅上,阖眸问:“人伤了么?”
为首的顿了一下,才道:“江南无人被伤,岐城……不大清楚。”
“哦?”他转了语调,缓缓睁开眼。
于是为首又立马解释:“当时火药爆炸,情况混乱,有人不慎放了箭,射没射中,不得而知。”
“愚蠢。”他淡淡启唇,一双狐狸眼冷淡地透过纱幔乜过去,“岐城到汴京,左右四五天,他们按时归来,没耽搁太久,自然不会有事。”
若是有事,这个时间回来,伤的怕也不会是她。
“那东西何时能传到汴京?”
为首道:“至多三天。”
“三天……”男子起身,袍子松散,露出纤细脖颈,他仰起头,微微叹息,“还是有点太久了……”
依照这个速度,足够那个人反应了。不行,还要快。
他手指抚过扇面,语气不容置疑:“我要今晚,传遍汴京三府。”
大多伏跪在地的黑衣人不解,个个大眼对小眼,不知该如何是好,为首那人更是愣了一阵儿。
上座男子敛眸看向他养的这群呆头鹅们,颇感心累,他收了扇,单手撩开纱幔。
容颜暴露,他朱唇微挑,用手扯了把衣服,盖住那微敞的领口,笑声道:“要是一点准备没有,我也不会要你们做了。”
他随手一指,黑衣人遂而望去,果真见到了他所说的准备。
见此,男人轻笑,缓步离去,口中轻道:“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
在萧铎第五杯热茶下肚,他察觉热的自有热的好,虽是快要入夏,但喝着胃里暖烘烘的,也是舒服。
时间一点点流逝,坐在萧铎对面的魏明夷,拿着话本页页翻看,待书到了末尾,他果断反手合上,垂眸深思。
萧铎见状,忙道:“江南早已无人知晓什么商女存在,我兄长试着打听,最后却都是无疾而终。唯独这话本上,描述的有些意思。”
“这本是他歪打正着来的,是抱着侥幸,寻思可能有点关系,才拿回汴京的。我开始都没做在意,直到后来听说你和饶……额嫂子在岐城遇袭了,我才觉得不大对劲。”
一时改口,萧铎难免不适应,顿了下,继续道:“这不,听说你回来了,我连忙把它带过来给你看。”
魏明夷没在意他的不适应,敏锐地抓住一句话,瞬间目光凌厉起来,盯着他问:“我们岐城遇袭,你们怎么知道的?”
萧铎一愣,反应过来:“对哎,我是怎么知道的?”他细细想过,好像是某日去茶坊喝茶,听别人说的。
于是萧铎原模原样地复述了一边,不料魏明夷一听,原先在脑中的不解之处,豁然开朗。
岐城据汴京路程可是不近,他归程又未同圣上报备,若是一路上无人盯梢,又如何会得知他们的具体动向。
所以,萧铎兄长江南遇险带书而归为始,他与阿菩岐城遇袭猜忌吕左为主,汴京萧铎得知消息重视其书为辅,最后由鄞州官之死栽赃弋良大牛为终,自此将所有矛头都指向为那个人。
不过还是心软了点,手段不狠,倘若这话本真落入吕左之手,其中真假参半,不管是真多假少,还是假多真少,以他的性格,怕是不会留着他平安回京。
魏明夷瞥眼看过书封,无著名,他冷笑一声,言道:“这出借刀杀人,可真是赶鸭子上架啊。”
萧铎迷糊,似懂非懂,勉强问了句:“不是吕左干的?”
“是他干的,我就回不来了。”魏明夷起身,在书房转悠了一圈,像是在找些什么。
萧铎拍案而起:“三品官员,他也敢动?”
“有什么不敢?王一唤怎么死的,你不也知道?说不准那天我也就那么死了。”他毫不在意地笑了下,而后嘴角忽地僵在原地。
萧铎抢道:“胡说什么,你死了阿菩……嫂子怎么办?”
是了,他方才也才想到,他死了,她怎么办呢。
以她的性子,不爱依附别人,就算没了他,大抵过得也不会很差吧,只是会为他伤心流泪吗?
魏明夷摇摇头,甩起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继续在一堆画里乱翻。
萧铎在一旁急得表情皱巴,他饭都没吃地赶来,却只听了个半懂不懂,但还好,他之前的夫子曾与他说,人就该不耻下问。
三步并作两步过去,他以胸脯挡在一堆画前,梗着脖子,做上一副理直气壮的‘我没听懂,你再给详细跟我说说’的样子。
魏明夷推了一把,结果这人退了一步,下一秒又返回来,撅着嘴暗自发力,眼神透着一股子:你推,你推,这把我不信你能推动。
魏明夷甚觉无语,也不跟他见识,站直了身,道:“等我找完。”
瞧他模样,严肃不似玩笑,萧铎力气无从发泄,瞬间像战败了的大公鸡,耷着脑袋站在一边,问:“你为啥忽然要找画啊?”
魏明夷若有所思地睇了桌上话本,没有说话。他觉得,那话本里的画风,实在有些熟悉,似曾相识。
这时,恰好一旁画筒被后脑勺没长眼的萧铎一撞,掀翻在地,画轴落在魏明夷脚边,萧铎哎呦一声,忙着捡起,而他不紧不慢,俯下身,拾来脚旁画。
画卷展开,是一副游春仕女图,上面山桃初开,女子窈窕,或持扇慵坐,或簪花谈笑,怡然自得。
着墨色彩艳丽不失秀雅,精致而无生硬,这样的画风、这样的手笔,大梁唯有一人能做到。
他睫羽未动,视线落于落款,辛符羸。
这画是前些年头,辛符羸赠的,他将画摆在桌面,与话本上的女子细做对比。
萧铎探头探脑跟上来,哇塞了一声:“这出自同一个人?啊——不会是辛大人吧!”
他脑海里渐渐浮现出辛符羸笑眯眯的模样,后又重现他在北镇抚司骂爹骂娘的样子,一时间不禁觉得有些荒唐,嘴角抽了抽:好家伙,这辛大人还有三副面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