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坊新出了一位花魁,男花魁。
花魁游街那日,饶阿菩站在山月桥上,远远地看了看他。
金玉花辇,丝竹管弦不绝,那人一袭朱红罗衣,持着把挂着银饰的团扇,不修边幅地坐在上面。
他未束发,任由青丝随风飘扬,遮去眉间精致的花钿,中北繁闹,街巷百姓叫好阵阵,却始终没见他展颜。
“那采花盗若是男女通吃,他可有能力自保?”朱鸢娘紧了紧腰间的刀,紧眉看向桥上的绯衣女官。
饶阿菩垂眸沉默着,半晌才吐出来道:“他的暗卫暂不在汴京。”
“这……那……他又何必逞能。”
“我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阿菩从桥上走下来,神色略有担忧。
近日来,汴京生了个大乱子,不知从何处跑来的贼人,夜夜采花,前后祸害了十多名女子,这其中不乏有世家小姐。
昨儿个,官府又接到了一个新案子,说是有位郎君衣衫不整地跑来报官,说自己清白被玷污了。
本来衙役和大人听了皆是不信,相视笑笑只当他是脑子不好,刚准备撵人,只见那郎君直径坐在石阶上大哭特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悲惨经历,其间又将贼人相貌说出一二来,这下可是真真吓到了人。
这个案子牵扯甚广,非是官府能来办的,于是那位大人二话没说,直接报给了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一下离了两位画师,新来的画师听不明白话,罪犯像画不出来,李渡舟心里头本就窝了老大火气。这个时候官府又来报了个案子,受害者一个接一个,男女又不限,李渡舟气得登时骂了出来。
问候完采花贼他家十八代祖宗,他呼了一口气,摆手叫人把朱鸢娘唤来。
等人到了,他心情也平复了不少,回头看了眼还埋头画烂画儿的傻子,小声对鸢娘道:“去去,把阿菩请来帮个忙。咱司里这个是个缺心眼儿的,画死画儿不受用。”
于是,饶阿菩从翰林画院里请了假,跑来北镇抚司,听了十几个人的描述,画了十多张人像,等画完,众人懵了,她也懵了。
毕竟这十几张画像,根本没一张相同的脸。
起先,饶阿菩以为是自己问题,但是将画分别拿给受害的娘子郎君们看,他们自己又说都没错,可就是放一起看张张没有关联。
李渡舟纳了闷,憋在屋里给自己怀疑了一通,最后得出个结论,不是团伙作案就是一人千面。
团伙作案,饶阿菩不大认同,毕竟这种情况,暴露性很强,南镇抚司有专门的暗探,若真是有十几人作案,那定然是会被发现的。
所以只有一人千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加之鸢娘曾仔细询问过每一位受害人,他们均说在遇到那人前,都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香味,那味道很醉人,让人头脑发昏,四肢不受控,难受得紧。
这姑且算是一个突破,至少能让前几天在汴京东跑西跑的傅霁一行人有了一个方向。
这种香料不好查,汴京香料店没有卖,去南镇抚司翻过卷宗,才道这是凤凰城独有的迷香,叫春宵一刻。
“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香儿。”傅霁暗自骂了句,看向这几日好累成狗的弟兄们,心中愈发暴躁,他拱手作礼,对李渡舟道,“镇抚使,我们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李渡舟捏着卷页,赞同道:“是这个理儿,不过你可有好办法?”
傅霁略一思索,眼神扫过鸢娘,又看过饶阿菩,最后垂眸:“瓮中捉鳖。”
捉鳖。
听罢朱鸢娘心中了然,嘴角轻挑,挡在阿菩身前:“我进瓮作饵,你别把主意打她身上了。”
傅霁听了不乐意,冷哼一声,双手环胸不抬眼看她:“可别往你脸上贴金,还真没想过你。”
“那你想谁,还是想阿菩?!”朱鸢娘声调扬了半分,气势汹汹。
见气氛剑拔弩张,李渡舟逼不得已只好打圆场:“阿菩不行,她没能力自保。”
傅霁又看了眼饶阿菩,有些无奈地舔了下唇,阿菩倒是看出来他的心思,十分好笑道:“魏明夷也不在汴京啊,你想也是没用的呀。”
瞬间,众人惊掉了下巴。
接着饶阿菩又补道:“而且汴京没人不识他,就算他有意作饵,那贼人大概率也不会择他的。”
她讲完,傅霁心道确实是这个理,他只想魏明夷容貌好,武功高,倒是忘记了他臭名昭著。
这下可怎么办,有了计,却无可实施,真是糟心。
本来朱鸢娘想是毛遂自荐,但被李渡舟三两句劝住了,鸢娘追踪术是北镇抚司最好的,她是追踪主力,万不能出了差池。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春华坊来人了,那位小厮送来一封信,指名道姓要给李渡舟李镇抚看。
听状,李渡舟慌了,他左摆摆手,右摇摇头,紧忙解释:“我没去过春华坊,那些个娘子美人儿我都没见过,这信定然不是我的。”
鸢娘瘪着嘴偷笑,心道这人确实惧内,哪怕夫人不在这儿,也怕的。
看没人接信,饶阿菩只好上前拿过信,李渡舟看见,直道:“你打开吧,当着众人面儿念,反正指定和我无关。”
于是饶阿菩别无他法,当着众人面,展开了信。
不过,看了内容,她却是读不出来的。
鸢娘率先注意到她的反常,迅速拿过信,草草一看,与众人道:“春华坊乐仙儿愿助我们办案,不论金钱还是人。”
“他图什么?”傅霁问。
鸢娘不答,轻轻瞥了一眼低着头的阿菩。
此举不难看出何意,况且傅霁晓得,于是他兀自点头,把话接下来:“图她安全是吧。”
也就这样,乐仙儿被卷进了这场风波之中。
花魁游街,热闹非凡,闹出的动静不容小觑。
由傅霁带领的锦衣卫埋在暗处,于这热闹的背后窥着满汴京的风起云涌。
不过……中北府一圈游下来,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人。
既然没有,他们又不能继续霸着街市,乐仙儿与傅霁相互交换了眼神,随后决定先打道回府。
这边春华坊,乐仙儿前脚刚下了花辇,后脚鸨母就从坊里奔出来,紧紧攥着他的手往里拖,直到她觉得安全了,才松开手,一脸担忧地看着他:“伽儿,你明知你身份尊贵,不可冒险,为何还偏要做这等事。”
尊贵?乐仙儿心中冷哼,随手取下头上的簪花,垂眸看着,漫不经心道:“这二十多年来我倒是没体会过这等尊贵,不过是皇家走狗罢了,何必提呢。”
“伽儿!这些话你万不能对你母亲说,她会难受的。”
自这对母子相认来,关系便水深火热,不容乐观,鸨母听了这话心中不由一紧,想出口为商榕说些好话,可话到嘴边却又难言,最终化成幽幽长叹。
“她不在汴京,听不见的。况且我做的是好事,她也不会不许。”乐仙儿眉眼厌倦,嘴角却是含着笑。
鸨母一听,顿时急了,忙道:“不是她许不许,是万一你有个好歹,她该如何是好……哎,伽儿……”
谁知乐仙儿不欲再听下去,直接褪了外衫,顺手拿起桌上的一壶酒,独自一人进了房间。
鸨母望着他的背影,一时愁绪万千。
这孩子太令人捉摸不透了。
他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知道了商榕没死,又是在什么时候,知道了她的全部计划呢?
十几年来,他佯装不知,依着商榕的计划一步一步走着,甚至在春华坊,装了几年没心没肺的小倌儿。
他可以一直演下去,没有任何破绽地骗过所有人,但他没有,他甚至为了那位饶娘子一次又一次地破了计划。
所以……这一次,也是因为她吧。
*
转眼,夜晚已临,春华坊内灯火璀璨,熙熙攘攘。
乐仙儿换了一身靛蓝色的衫儿,戴着面纱,坐于高台抚琴,风吹动四周纱幔,他身影绰绰,可望不可得。
一壶酒摆在他手边,曲毕,他拽下那面纱,望着台下那抹绯色,硬生生地喝完了一整壶。
朱鸢娘抿唇,小心翼翼地瞥眼看向阿菩,生怕她觉得不自在。
不过不自在是一定有的,饶阿菩觉得她有必要和他好好谈谈,于是她对鸢娘微微一笑,而后离了看台,托一位小厮带话给乐仙儿,叫他来偏处一叙。
约莫半炷香的时间,那人眉眼含笑,步伐不稳地走来:“我始终记得你那日说的话,如今想想,也还是觉得很绝情。”
饶阿菩将手中的解酒茶递了过去,见他接下,才稍稍退了半步,与他保持距离:“至今我也不明白,我哪里值得你如此。”
“从我见你的第一眼,你就已经值得了。”
“商伽,我成亲了。”
乐仙儿听罢,笑了一声,随后将递到唇边的茶水往后一扬,泼了出去:“我……还是醉着吧。”
“不论是醒是醉,这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喜欢他,你自始至终都知道的。”
“我知道啊。”乐仙儿苦笑着垂下手,他往前走了一步,眼眶红了半分,“第一次来春华坊醉酒,是因为他;将自己终身大事瞎托付,是因为他;鸡鸣寺踏青,是因为他;哪怕为我赎身,也是因为他……”
“你喜欢他,我自始至终都知道……”他重复着,像是在一遍遍地提醒自己。
可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辈子是醒不过来了。
偏处灯火幽暗,她一身绯色,明艳端庄,似比从前成熟了许多,好看了许多。
乐仙儿静静端看着,半晌,他目光移到别处,往后退开:“虽选择归你,但喜欢是我的事情,你……也不要为难我了。”
说罢,他转身融进那片灯火之中,不再回头。
花魁游街那日,饶阿菩站在山月桥上,远远地看了看他。
金玉花辇,丝竹管弦不绝,那人一袭朱红罗衣,持着把挂着银饰的团扇,不修边幅地坐在上面。
他未束发,任由青丝随风飘扬,遮去眉间精致的花钿,中北繁闹,街巷百姓叫好阵阵,却始终没见他展颜。
“那采花盗若是男女通吃,他可有能力自保?”朱鸢娘紧了紧腰间的刀,紧眉看向桥上的绯衣女官。
饶阿菩垂眸沉默着,半晌才吐出来道:“他的暗卫暂不在汴京。”
“这……那……他又何必逞能。”
“我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阿菩从桥上走下来,神色略有担忧。
近日来,汴京生了个大乱子,不知从何处跑来的贼人,夜夜采花,前后祸害了十多名女子,这其中不乏有世家小姐。
昨儿个,官府又接到了一个新案子,说是有位郎君衣衫不整地跑来报官,说自己清白被玷污了。
本来衙役和大人听了皆是不信,相视笑笑只当他是脑子不好,刚准备撵人,只见那郎君直径坐在石阶上大哭特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悲惨经历,其间又将贼人相貌说出一二来,这下可是真真吓到了人。
这个案子牵扯甚广,非是官府能来办的,于是那位大人二话没说,直接报给了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一下离了两位画师,新来的画师听不明白话,罪犯像画不出来,李渡舟心里头本就窝了老大火气。这个时候官府又来报了个案子,受害者一个接一个,男女又不限,李渡舟气得登时骂了出来。
问候完采花贼他家十八代祖宗,他呼了一口气,摆手叫人把朱鸢娘唤来。
等人到了,他心情也平复了不少,回头看了眼还埋头画烂画儿的傻子,小声对鸢娘道:“去去,把阿菩请来帮个忙。咱司里这个是个缺心眼儿的,画死画儿不受用。”
于是,饶阿菩从翰林画院里请了假,跑来北镇抚司,听了十几个人的描述,画了十多张人像,等画完,众人懵了,她也懵了。
毕竟这十几张画像,根本没一张相同的脸。
起先,饶阿菩以为是自己问题,但是将画分别拿给受害的娘子郎君们看,他们自己又说都没错,可就是放一起看张张没有关联。
李渡舟纳了闷,憋在屋里给自己怀疑了一通,最后得出个结论,不是团伙作案就是一人千面。
团伙作案,饶阿菩不大认同,毕竟这种情况,暴露性很强,南镇抚司有专门的暗探,若真是有十几人作案,那定然是会被发现的。
所以只有一人千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加之鸢娘曾仔细询问过每一位受害人,他们均说在遇到那人前,都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香味,那味道很醉人,让人头脑发昏,四肢不受控,难受得紧。
这姑且算是一个突破,至少能让前几天在汴京东跑西跑的傅霁一行人有了一个方向。
这种香料不好查,汴京香料店没有卖,去南镇抚司翻过卷宗,才道这是凤凰城独有的迷香,叫春宵一刻。
“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香儿。”傅霁暗自骂了句,看向这几日好累成狗的弟兄们,心中愈发暴躁,他拱手作礼,对李渡舟道,“镇抚使,我们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李渡舟捏着卷页,赞同道:“是这个理儿,不过你可有好办法?”
傅霁略一思索,眼神扫过鸢娘,又看过饶阿菩,最后垂眸:“瓮中捉鳖。”
捉鳖。
听罢朱鸢娘心中了然,嘴角轻挑,挡在阿菩身前:“我进瓮作饵,你别把主意打她身上了。”
傅霁听了不乐意,冷哼一声,双手环胸不抬眼看她:“可别往你脸上贴金,还真没想过你。”
“那你想谁,还是想阿菩?!”朱鸢娘声调扬了半分,气势汹汹。
见气氛剑拔弩张,李渡舟逼不得已只好打圆场:“阿菩不行,她没能力自保。”
傅霁又看了眼饶阿菩,有些无奈地舔了下唇,阿菩倒是看出来他的心思,十分好笑道:“魏明夷也不在汴京啊,你想也是没用的呀。”
瞬间,众人惊掉了下巴。
接着饶阿菩又补道:“而且汴京没人不识他,就算他有意作饵,那贼人大概率也不会择他的。”
她讲完,傅霁心道确实是这个理,他只想魏明夷容貌好,武功高,倒是忘记了他臭名昭著。
这下可怎么办,有了计,却无可实施,真是糟心。
本来朱鸢娘想是毛遂自荐,但被李渡舟三两句劝住了,鸢娘追踪术是北镇抚司最好的,她是追踪主力,万不能出了差池。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春华坊来人了,那位小厮送来一封信,指名道姓要给李渡舟李镇抚看。
听状,李渡舟慌了,他左摆摆手,右摇摇头,紧忙解释:“我没去过春华坊,那些个娘子美人儿我都没见过,这信定然不是我的。”
鸢娘瘪着嘴偷笑,心道这人确实惧内,哪怕夫人不在这儿,也怕的。
看没人接信,饶阿菩只好上前拿过信,李渡舟看见,直道:“你打开吧,当着众人面儿念,反正指定和我无关。”
于是饶阿菩别无他法,当着众人面,展开了信。
不过,看了内容,她却是读不出来的。
鸢娘率先注意到她的反常,迅速拿过信,草草一看,与众人道:“春华坊乐仙儿愿助我们办案,不论金钱还是人。”
“他图什么?”傅霁问。
鸢娘不答,轻轻瞥了一眼低着头的阿菩。
此举不难看出何意,况且傅霁晓得,于是他兀自点头,把话接下来:“图她安全是吧。”
也就这样,乐仙儿被卷进了这场风波之中。
花魁游街,热闹非凡,闹出的动静不容小觑。
由傅霁带领的锦衣卫埋在暗处,于这热闹的背后窥着满汴京的风起云涌。
不过……中北府一圈游下来,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人。
既然没有,他们又不能继续霸着街市,乐仙儿与傅霁相互交换了眼神,随后决定先打道回府。
这边春华坊,乐仙儿前脚刚下了花辇,后脚鸨母就从坊里奔出来,紧紧攥着他的手往里拖,直到她觉得安全了,才松开手,一脸担忧地看着他:“伽儿,你明知你身份尊贵,不可冒险,为何还偏要做这等事。”
尊贵?乐仙儿心中冷哼,随手取下头上的簪花,垂眸看着,漫不经心道:“这二十多年来我倒是没体会过这等尊贵,不过是皇家走狗罢了,何必提呢。”
“伽儿!这些话你万不能对你母亲说,她会难受的。”
自这对母子相认来,关系便水深火热,不容乐观,鸨母听了这话心中不由一紧,想出口为商榕说些好话,可话到嘴边却又难言,最终化成幽幽长叹。
“她不在汴京,听不见的。况且我做的是好事,她也不会不许。”乐仙儿眉眼厌倦,嘴角却是含着笑。
鸨母一听,顿时急了,忙道:“不是她许不许,是万一你有个好歹,她该如何是好……哎,伽儿……”
谁知乐仙儿不欲再听下去,直接褪了外衫,顺手拿起桌上的一壶酒,独自一人进了房间。
鸨母望着他的背影,一时愁绪万千。
这孩子太令人捉摸不透了。
他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知道了商榕没死,又是在什么时候,知道了她的全部计划呢?
十几年来,他佯装不知,依着商榕的计划一步一步走着,甚至在春华坊,装了几年没心没肺的小倌儿。
他可以一直演下去,没有任何破绽地骗过所有人,但他没有,他甚至为了那位饶娘子一次又一次地破了计划。
所以……这一次,也是因为她吧。
*
转眼,夜晚已临,春华坊内灯火璀璨,熙熙攘攘。
乐仙儿换了一身靛蓝色的衫儿,戴着面纱,坐于高台抚琴,风吹动四周纱幔,他身影绰绰,可望不可得。
一壶酒摆在他手边,曲毕,他拽下那面纱,望着台下那抹绯色,硬生生地喝完了一整壶。
朱鸢娘抿唇,小心翼翼地瞥眼看向阿菩,生怕她觉得不自在。
不过不自在是一定有的,饶阿菩觉得她有必要和他好好谈谈,于是她对鸢娘微微一笑,而后离了看台,托一位小厮带话给乐仙儿,叫他来偏处一叙。
约莫半炷香的时间,那人眉眼含笑,步伐不稳地走来:“我始终记得你那日说的话,如今想想,也还是觉得很绝情。”
饶阿菩将手中的解酒茶递了过去,见他接下,才稍稍退了半步,与他保持距离:“至今我也不明白,我哪里值得你如此。”
“从我见你的第一眼,你就已经值得了。”
“商伽,我成亲了。”
乐仙儿听罢,笑了一声,随后将递到唇边的茶水往后一扬,泼了出去:“我……还是醉着吧。”
“不论是醒是醉,这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喜欢他,你自始至终都知道的。”
“我知道啊。”乐仙儿苦笑着垂下手,他往前走了一步,眼眶红了半分,“第一次来春华坊醉酒,是因为他;将自己终身大事瞎托付,是因为他;鸡鸣寺踏青,是因为他;哪怕为我赎身,也是因为他……”
“你喜欢他,我自始至终都知道……”他重复着,像是在一遍遍地提醒自己。
可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辈子是醒不过来了。
偏处灯火幽暗,她一身绯色,明艳端庄,似比从前成熟了许多,好看了许多。
乐仙儿静静端看着,半晌,他目光移到别处,往后退开:“虽选择归你,但喜欢是我的事情,你……也不要为难我了。”
说罢,他转身融进那片灯火之中,不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