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辉清冷,商船燃烧的火焰映在关策安眸中,不多时便由火光冲天减为点点星火,浸于夜色中,片刻后彻底消失于黑暗。

    “陆中郎,可否松开在下?”

    关策安晃动着被紧捆的胳膊,见陆砚双目炯炯一直盯着自己,他也抬头定定看着对方。

    见他没有给自己松绑的意思,关策安沉声问道:“告诉我,他们的名字?”

    “问这个干什么,你现在的处境,应该先顾着自己。”

    陆砚探身过去,从关策安紧靠的椅背上取下匕首,随手将绳子割断,挑眉问道:“一点功夫都不会?”

    关策安不答,仍旧冷眼望着他,“名字。”

    对方摊手,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也不知道。”

    “我不过是奉命前来,此后你就是我的弟弟,刑部尚书陆鸣则的次子,陆今棠。那条船上的人知道你的身份,所以必须除掉。”

    见对方一直端详着手里的杯子,陆砚觉得奇怪,凑过去细瞧,“不过是民间最寻常的瓷杯,等回了家,哥给你找些玫瑰紫釉的,那才漂亮呢!”

    关策安瞧着眼前这人,半盏茶前将一船人屠戮干净,转眼就在他面前扮演起兄友弟恭,不觉称奇,冷笑一声道:“沈氏一脉只有一子,并无兄长。”

    “我说你这个便宜弟弟,你以为我想啊!”

    他环视周围,叫士兵又退后些许,这才压低声音说:“要不是圣上有旨,我才不会搭理你。你们这些文人,天天看什么劳什子书,瞧瞧,刀就放在一旁,都割不断绳子。”

    “哈哈”,陆砚被关策安没来由的笑惊起一身战栗。

    “你,你这是怎么了?”

    关策安没有答他,忽的将手中的茶杯朝他面中掷去,陆砚没来得及反应,忙伸手去挡,趁着这个空子,利落地翻过窗子跳入河中。

    夜凉如水,这夜注定漫长。

    从隆德殿走出,温晩坐着软轿,手中编着平安节。

    许久不编了,此刻有些手生,编一阵停一阵。月光皎皎,她干脆抬头细看星空。柳疏桐跟在软轿旁警惕着四周。

    行至瑞宁街,扫了一眼无人的街道,温晚指着最高处的玲珑阁,“去那儿。”

    “长公主,这个时辰怕是已经打烊了,奴才去掌柜的府上喊他。”

    “不必,停到门口。”

    如今皇帝尚未立后,生母三年前去世,要说如今南燕最尊贵的女子,唯有温晩一人。

    但此刻,这位女子正忍着膝盖疼痛,爬楼梯。

    “乔淮江!你欺人太甚!”

    爬了七层,温晩终于看见那人靠着窗,斜坐在椅子上,一只脚搭在桌边,手里捏着一盏茶微眯着眼细品。

    见温晩双颊飞红,眼里似有怒色,哪里还有前几日的恬静清丽,他笑叹道:“不装了?”

    温晩伸手将他的脚打下去,拿起扣在一旁的茶杯倒水去喝。

    “怎么样?我这一退婚,五年之内,保准你坐上礼部尚书之位。”

    说完她顿了一顿,“你想当礼部尚书还是工部尚书?”

    乔淮江皱眉问道:“当尚书是去菜市场买菜,还有的挑?”

    “不是吗?”

    对方面色一沉,端正了身子有些犹豫地问道:“这些年在北边,很累吧?”

    温晩笑着转身,停在窗边,“万家灯火,十里光照,瞧见这些,就不觉得累。”她停顿片刻,又轻快地问道:“还没回答我,工部还是礼部?”

    “礼部。”

    “原因?”

    “想亲自迎你回家。”

    温晩凑到乔淮江身侧细细地瞧,直到对方躲开她的眼神,这才垂眸隐去满目悲伤,叹道:“我已经回家,你不必去迎了。”

    *

    虽是夏夜,河水也不是洗澡的好去处。

    关策安咬着牙,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成功将已经呛水晕过去的陆砚救上岸来。

    二人围着棉被同坐在榻上,陆砚有些蔫,想他身为中郎将,曾领兵十万,半月破城五座,结果栽在了一个文人手里,还倒欠对方一条命。

    “我不会原谅你的。”

    “啊?”

    “读书无用?中郎将,方才那招声东击西,如何?”

    “啊?”

    陆砚二脸疑问,看见关策安暗自揉着手腕,从包袱里拿出了药膏递给他,“弟弟,擦点这个,好得快。”

    关策安没有去接,陆砚空抬着胳膊,只能讪讪收了回去。

    “我是戴罪之身,要贬去房陵的。如今一路向东,走反了。”

    陆砚摇头,“没反啊,说了要回家的。今儿是五月十三,还有四天你就要成亲了,可不得快点回家吗!”

    “娶亲?”

    “哎呀,瞧我这记性!圣上赐婚你与长公主温晩,五月十七完婚。”

    “什么!”

    *

    五年前,冬,风雪千山,冰河月冻。

    皇城内安静异常,只有细碎的踩雪声,原来是宫女放轻了脚步贴着宫墙疾步走着。

    因为秋日突如其来的大雪,北梁各处受灾,为求生存,与南燕大战三月。

    南燕皇帝亲征,但因几十年来重文轻武,大军连连败退,直至邀请北梁使团前来和谈。

    “条件虽好,但无法保证你们会照做。不如把城池给我们,反正那些人,只要不耽误他们种地吃饭,谁当皇帝都无所谓。”

    北梁以农业为主,民情豪迈,此刻南燕兵力尚弱,自然说话硬气。

    闻听此话,南燕皇帝温戎咳嗽不止,扶着桌面厉声道:“绝不可能。南燕只有亡国,没有割地。再去谈!”

    “这样的话,也没有和谈的必要了,不如我飞书一封,三十万大军即刻挺进白岭关。”

    “不可。”

    闻听此声,侍从连忙将门打开跪倒在一旁,温晚一身白衣迈步而来,她面色平静,眼神却凌厉,所到之处南燕臣子皆跪地拜见,只余另一边北梁的使臣立着,不时歪头说着什么。

    “关正使,白银一百万两,绢一百万匹,分五年给清。本宫愿随你们一同去北梁,待一切付清再回国都。只愿即刻撤兵,今秋天灾已降,再不要有人祸了。”

    她垂眸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关策安,对方端着一盏红瓷杯轻轻晃动,迟迟不说话,身后一直发言的北梁使臣也闭上了嘴默默退后。

    温晚不是由人牵制的性子,伸手夺过茶杯掷到地上,红瓷碎裂,茶水染湿她的裙摆。

    关策安身后的随从上前半步,皱眉可惜地说道:“这是幽都的红瓷,世间罕见,只剩两盏,你怎么……”

    关策安盯着空了的手片刻,抬手制止随从,摆正衣袍望着温晚的眼睛缓缓起身,勾着嘴角躬身说道:“外臣,见过明珠公主。”

    见他如此,身后的北梁使臣都弯腰问礼,温晚冷眼瞧了一圈,清了清嗓子回道:“不必多礼。”

    她仰头盯着关策安的眼睛说道:“本宫方才的办法如何?你应该听过,南燕的明珠唯有一颗,就是本宫。”

    “公主大名早就听闻,只是外臣不明白,公主方才所说人祸。北梁军曾立誓,入城不入户,何来人祸?”

    “两国交战,千万小家破碎,男子打仗,女子劳作,战争之于两国都是人祸。”

    “如此说法,倒是稀奇。”

    关策安提步走到温晚身后对南燕众臣道:“你们视北梁为豺狼虎豹,如今明珠公主自愿作为质子前往,可不就是入了虎窝?你们怎么想,太子殿下?”他的眼神落在早已怒极了的温盏身上。

    不等温盏说话,温晚转身走来,“本宫此计,为的就是给北梁正名,予南燕生机。吾以吾身,为两国的盟约,纽带,屏障。”

    “如此,外臣还有一个条件。”

    温晚心想,这人有些太过贪得无厌了。

    只见关策安弯腰捡起地上的瓷片放在掌心,紧握,鲜血顷刻间从指缝流出,他面色不改,端起温盏的茶杯将血滴入,直至茶水被染成红色,这才抬手淋到温晚衣裙上。

    “放肆!”温盏说道,却被温晚制止。

    一盏茶水泼完,关策安后退几步满意地瞧着眼前的人,原本雪白的裙子上多了朵朵红梅,耀眼又肆意,盛开在隆冬时节。

    温晚心中早就在暗骂对方变态,想要马上回去换掉这身衣服,但想到谈判,只能咬牙忍下,面上不露分毫。

    “请公主明日穿着这身衣服随我回北梁。”

    此言一出,殿内议论纷纷,温晚语调却平和,“可以。”

    关策安又道:“还有”,见到温晚终于皱眉,他略带些可惜地说道:“方才公主打碎的红瓷……”

    “本宫赔你。”

    “这瓷杯天下唯二。”

    “不巧,本宫去年生辰时一友人所赠,正是此物。”说完温晚转身就要离开,这关策安太厚脸皮了,她怕再周旋下去,此人又会提出其他莫名其妙的要求。

    “明日一早启程,公主不必准备身外之物,公主所用,北梁皆有。”

    关策安略带笑意的声音从殿内飘来,温晚捂住耳朵踩雪离开。

章节目录

遥以心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见溪见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溪见兮并收藏遥以心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