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一行自西岸登东洋岛,迎接他们的是东洋武者的挑战。
云刃知道,东洋王的意思很明白,根本没把齐使当回事。
东洋武者为首的是东洋王三子恭侯田雎。
恭侯身侧的是东洋武师次子诚子杨澄。
“本使乃大齐正使,有劳恭侯、诚子相迎,请带路面见东洋王。”云刃恭敬说道。
恭侯不说话,诚子“恭敬”回答:“在下杨澄,向贵使讨教!”
话音未落,杨澄已经冲到了云刃面前。
杨澄一掌打空,又转变身姿,直冲云刃,才三招,云刃便被压制得脱不开身。
杨澄也没想伤他,只是压制十招便匆匆回到恭侯身边,因为他们知道齐使中有个九阶上的高手,要让对方擒了王可就完了。
恭侯终于发话,道:“本侯也不为难贵使,您是七阶,这些人都是七阶,您挑!”
这哪是对上国贵使的礼节,倒是相反,这恐怕是东洋王要建帝国。
云刃想了想,忍气道:“你们三个,一起吧。”
他指了三个七阶高手,打斗开始了,这一路上听任和芝的讲解,再加上杨澄的突袭领悟与忍下的怒气让云刃突破了八阶的瓶颈,胜负不好说。
云刃学的是四圣剑中的青龙剑,杨恒修白虎剑,黄宣修朱雀剑,两人不在,最后的玄武剑给了杨政,但他迟迟不练。
青龙剑的代表人物是三十年前的云青龙。一身青衣,一纹白虎,一幅朱雀,一背玄武。这便是当年的四圣,也是四大宗师。
可是偏偏梁国连出了两位圣师,达到了传说中的天仙境,继尊师、宗师之后开拓了十阶的更高境界。
当年天下乱战,四大宗师拼死与梁武帝魏宗同归于尽,自此天下再无四大宗师,梁国也败落到了现在的地步,圣师也只剩下了梁国咸阳王梁刀。
自此他自封第二,天下便无第一,也没有第二个圣师,这便是“一刀一剑振大梁”的传奇。
所以,当东洋武者看到青龙剑的时候,便毫无战意,三人纷纷落败。
“好一个突入八阶,好一个青龙剑,好一个上国正使,好一个长史云刃!”
此人一连四个“好一个”吓得众人打了个寒战,说话的是九锡东洋王田兴。
“参见东洋王殿下,下臣云刃,为陛下所派正使。”云刃恭敬说道。
东洋王才正眼看他:“上国使节,请入行宫。”
众人入了行宫,恭侯一行与云刃对话用的是两国邦交礼仪,已经很是过分。
而东洋王自己还是以附属对上国之礼,但足以表明东洋的野心。
东洋王说道:“陛下真是看得起我东洋啊,竟派了堂堂五品长史出使。”
东洋王的讽刺意味再明显不过了,云刃客居东洋,也只能顺着他的话说:“下臣品级是低了些,但下臣今年二十一岁,去年方才科举入仕,得了个状元郎,与家父礼部尚书一同打击科举弊案,今年文榜第四,还算有点小名声,不太折损王爷的颜面吧?”
东洋王笑道:“云正使有些夸大了吧?”
东洋名义上还是齐国的附属国,东洋王也不能提前翻脸,也就只能折辱云刃本人了。
“王爷有所不知,下臣托诚子壮举,有所领悟,已入八阶。”云刃详笑回应。
东洋王觉得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魏王起兵,东洋无动于衷,齐国便会反悔,于是切入正题,道:“不知上使前来,有何吩咐?”
东洋四十年前与齐国一战,全军覆没,几乎灭国,被迫附属,现在实际上已经完全独立。
云刃也不绕圈子,直说道:“我朝北境,您也知道,齐国不能腹背受敌,条件也给不了太多,但您知道,东洋袭齐,齐不会灭,待缓过来--”
这句话说到了东洋王的心刺上了,他也不含糊,直接提:“孤称帝,一切东洋自己作主,齐不可干涉,还有北海也须归我东洋!”
云刃笑了又笑,说道:“殿下,做生意,要讲道义啊,您在开玩笑的话,那我洗耳恭听,若是盟约,还是沐浴入梦吧,万物皆在梦乡之中!”
东洋王也没打算全要,便说道:“那北海便是归齐与东洋共有。”
“不可能!”云刃厉声回绝。
“那请云君永居东洋!”恭侯拔剑相逼。
东洋王出手制止:“云长史可有权回答?”
云刃立刻亮出国书末尾“具体条约由长史云刃全权处理。”
东洋王有些惊讶,道:“没想到齐国皇帝还挺信任你,那我若是以你为要挟呢?”
云刃迅速回答:“不怕王爷笑话,家父礼部尚书,舅父工部尚书,与赵丞相、林国公交往甚密,为陛下亲信。”
这一通关系下来,已十分可怕,东洋王也只能放弃,云刃说道:“讲些实在话,独立,称帝,齐不干涉,北海归齐,商贸不断。”
东洋王被他的实诚打动了,但更主要的是实在无计可施。就这样,正式签订了齐洋《北海之盟》。
在返齐当天夜里,有东洋武者偷袭,两名九阶,三名八阶,五名七阶。任和芝独面两名九阶,还好那二位只是九阶初,云刀、李齐对阵三名八阶,宿维、李博直面五名七阶,实力悬殊,眼看对方一名七阶直冲副使乔仆射而来,云刃只身挡开,对方目的明确,只杀副使,可是这条约是对东洋有利的!
众人为竭之时,恭王田睢带诚子杨澄解围,恭王人多,刺客潜逃,谁都明白,刺客是恭王长兄祁王的人。云刃留下一句话:“谢贵国厚礼,外臣云刃下次一定备上一份更厚的礼!”
云刃归齐,景泰,不,是辽帝颜泰反齐。北辽在北方三胡的强大支持下,占领了燕云路,定辽州为辽都。
北辽的领土是五国中最小的,但北辽是唯一获得胡族支持的。
让东齐最为气愤的,是柳国公拖着年迈的身子去给北辽当丞相。
柳国公成了辽臣,在北辽,柳国公被封为柳王,虽是郡王,但却是北辽唯一异姓王。
高句丽骑兵继续在辽境镇守,而北胡的五万骑与乌桓的两万骑却突袭齐国西北境河北路的代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西北境人心惶惶、龙颜大怒。
在朝议上,众臣争论不休,齐帝气得退朝,又宣各重臣、心腹廷议。
武将之首林准率先开口,道:“陛下,臣本当请缨,但江北的事务太多,臣实在抽不开身呐!”
云刃趁机提议:“陛下,臣有一言,不知--”
“讲!”
“遵旨!臣以为兹事体大,北境无主帅,各位将军镇守各地,且军务繁重,在朝空闲将领--恐无法胜任,臣提议选一位皇子领兵。”
齐帝道:“你直说吧。”
“臣以为,大皇子常年在辽东领军--”云刃徐徐说道--
“住口!”
云刃话音未落,云胜便佯怒制止,云刃假装疑惑,骗过了齐帝。
“景成,景成--”齐帝自言自语,齐帝本以为云刃参与夺嫡,会选择靖王或赵王,可是这“大皇子”让齐帝一惊。
“就这么定了!”齐帝说道。老的惊讶,小的疑惑,计划成功。
齐献二十九年夏,大皇子景成率三万辽东精骑北伐,一举夺回代郡等西北国土,以少胜多,胜胡军七万骑,夺牛、羊、马千余,大胜还朝。
齐帝封景成为二品征北大都督,改辽东军为北燕军,升为五万精骑,齐国武将从此有“南林北景”的佳话。
云刃知道,东洋王的意思很明白,根本没把齐使当回事。
东洋武者为首的是东洋王三子恭侯田雎。
恭侯身侧的是东洋武师次子诚子杨澄。
“本使乃大齐正使,有劳恭侯、诚子相迎,请带路面见东洋王。”云刃恭敬说道。
恭侯不说话,诚子“恭敬”回答:“在下杨澄,向贵使讨教!”
话音未落,杨澄已经冲到了云刃面前。
杨澄一掌打空,又转变身姿,直冲云刃,才三招,云刃便被压制得脱不开身。
杨澄也没想伤他,只是压制十招便匆匆回到恭侯身边,因为他们知道齐使中有个九阶上的高手,要让对方擒了王可就完了。
恭侯终于发话,道:“本侯也不为难贵使,您是七阶,这些人都是七阶,您挑!”
这哪是对上国贵使的礼节,倒是相反,这恐怕是东洋王要建帝国。
云刃想了想,忍气道:“你们三个,一起吧。”
他指了三个七阶高手,打斗开始了,这一路上听任和芝的讲解,再加上杨澄的突袭领悟与忍下的怒气让云刃突破了八阶的瓶颈,胜负不好说。
云刃学的是四圣剑中的青龙剑,杨恒修白虎剑,黄宣修朱雀剑,两人不在,最后的玄武剑给了杨政,但他迟迟不练。
青龙剑的代表人物是三十年前的云青龙。一身青衣,一纹白虎,一幅朱雀,一背玄武。这便是当年的四圣,也是四大宗师。
可是偏偏梁国连出了两位圣师,达到了传说中的天仙境,继尊师、宗师之后开拓了十阶的更高境界。
当年天下乱战,四大宗师拼死与梁武帝魏宗同归于尽,自此天下再无四大宗师,梁国也败落到了现在的地步,圣师也只剩下了梁国咸阳王梁刀。
自此他自封第二,天下便无第一,也没有第二个圣师,这便是“一刀一剑振大梁”的传奇。
所以,当东洋武者看到青龙剑的时候,便毫无战意,三人纷纷落败。
“好一个突入八阶,好一个青龙剑,好一个上国正使,好一个长史云刃!”
此人一连四个“好一个”吓得众人打了个寒战,说话的是九锡东洋王田兴。
“参见东洋王殿下,下臣云刃,为陛下所派正使。”云刃恭敬说道。
东洋王才正眼看他:“上国使节,请入行宫。”
众人入了行宫,恭侯一行与云刃对话用的是两国邦交礼仪,已经很是过分。
而东洋王自己还是以附属对上国之礼,但足以表明东洋的野心。
东洋王说道:“陛下真是看得起我东洋啊,竟派了堂堂五品长史出使。”
东洋王的讽刺意味再明显不过了,云刃客居东洋,也只能顺着他的话说:“下臣品级是低了些,但下臣今年二十一岁,去年方才科举入仕,得了个状元郎,与家父礼部尚书一同打击科举弊案,今年文榜第四,还算有点小名声,不太折损王爷的颜面吧?”
东洋王笑道:“云正使有些夸大了吧?”
东洋名义上还是齐国的附属国,东洋王也不能提前翻脸,也就只能折辱云刃本人了。
“王爷有所不知,下臣托诚子壮举,有所领悟,已入八阶。”云刃详笑回应。
东洋王觉得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魏王起兵,东洋无动于衷,齐国便会反悔,于是切入正题,道:“不知上使前来,有何吩咐?”
东洋四十年前与齐国一战,全军覆没,几乎灭国,被迫附属,现在实际上已经完全独立。
云刃也不绕圈子,直说道:“我朝北境,您也知道,齐国不能腹背受敌,条件也给不了太多,但您知道,东洋袭齐,齐不会灭,待缓过来--”
这句话说到了东洋王的心刺上了,他也不含糊,直接提:“孤称帝,一切东洋自己作主,齐不可干涉,还有北海也须归我东洋!”
云刃笑了又笑,说道:“殿下,做生意,要讲道义啊,您在开玩笑的话,那我洗耳恭听,若是盟约,还是沐浴入梦吧,万物皆在梦乡之中!”
东洋王也没打算全要,便说道:“那北海便是归齐与东洋共有。”
“不可能!”云刃厉声回绝。
“那请云君永居东洋!”恭侯拔剑相逼。
东洋王出手制止:“云长史可有权回答?”
云刃立刻亮出国书末尾“具体条约由长史云刃全权处理。”
东洋王有些惊讶,道:“没想到齐国皇帝还挺信任你,那我若是以你为要挟呢?”
云刃迅速回答:“不怕王爷笑话,家父礼部尚书,舅父工部尚书,与赵丞相、林国公交往甚密,为陛下亲信。”
这一通关系下来,已十分可怕,东洋王也只能放弃,云刃说道:“讲些实在话,独立,称帝,齐不干涉,北海归齐,商贸不断。”
东洋王被他的实诚打动了,但更主要的是实在无计可施。就这样,正式签订了齐洋《北海之盟》。
在返齐当天夜里,有东洋武者偷袭,两名九阶,三名八阶,五名七阶。任和芝独面两名九阶,还好那二位只是九阶初,云刀、李齐对阵三名八阶,宿维、李博直面五名七阶,实力悬殊,眼看对方一名七阶直冲副使乔仆射而来,云刃只身挡开,对方目的明确,只杀副使,可是这条约是对东洋有利的!
众人为竭之时,恭王田睢带诚子杨澄解围,恭王人多,刺客潜逃,谁都明白,刺客是恭王长兄祁王的人。云刃留下一句话:“谢贵国厚礼,外臣云刃下次一定备上一份更厚的礼!”
云刃归齐,景泰,不,是辽帝颜泰反齐。北辽在北方三胡的强大支持下,占领了燕云路,定辽州为辽都。
北辽的领土是五国中最小的,但北辽是唯一获得胡族支持的。
让东齐最为气愤的,是柳国公拖着年迈的身子去给北辽当丞相。
柳国公成了辽臣,在北辽,柳国公被封为柳王,虽是郡王,但却是北辽唯一异姓王。
高句丽骑兵继续在辽境镇守,而北胡的五万骑与乌桓的两万骑却突袭齐国西北境河北路的代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西北境人心惶惶、龙颜大怒。
在朝议上,众臣争论不休,齐帝气得退朝,又宣各重臣、心腹廷议。
武将之首林准率先开口,道:“陛下,臣本当请缨,但江北的事务太多,臣实在抽不开身呐!”
云刃趁机提议:“陛下,臣有一言,不知--”
“讲!”
“遵旨!臣以为兹事体大,北境无主帅,各位将军镇守各地,且军务繁重,在朝空闲将领--恐无法胜任,臣提议选一位皇子领兵。”
齐帝道:“你直说吧。”
“臣以为,大皇子常年在辽东领军--”云刃徐徐说道--
“住口!”
云刃话音未落,云胜便佯怒制止,云刃假装疑惑,骗过了齐帝。
“景成,景成--”齐帝自言自语,齐帝本以为云刃参与夺嫡,会选择靖王或赵王,可是这“大皇子”让齐帝一惊。
“就这么定了!”齐帝说道。老的惊讶,小的疑惑,计划成功。
齐献二十九年夏,大皇子景成率三万辽东精骑北伐,一举夺回代郡等西北国土,以少胜多,胜胡军七万骑,夺牛、羊、马千余,大胜还朝。
齐帝封景成为二品征北大都督,改辽东军为北燕军,升为五万精骑,齐国武将从此有“南林北景”的佳话。